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二、神话的保存

文献资料:

《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列子》《穆天子传》

出土资料:简帛、壁画、器物

简析《战国策》论辨艺术

1.长于记言,论说方式灵活机智,如触龙说赵太后,寒暄、好奇、利害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叙事写人重奇重趣(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左传》相比,人物身份下移,描写刻画更细腻

3.铺张扬厉的语言艺术(以苏秦为例),铺陈: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事物的各个方面。夸饰:过甚其辞夸大强调。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奇丽多姿,浪漫恣纵。

2、善用寓言,蕴哲理于形象,意趣盎然。

3、善于描绘,逼真传神。

4、擅比喻,新奇生动。

5、善讽刺。

“楚辞”的含义:

1、指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2、指屈宋等作家的骚体作品;

3、指诗歌总集《楚辞》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1、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峻洁高大的抒情主人翁的形象。诗中用诗人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的伟大诗人塑像。

2、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

(1)、丰富奇特的想象。

屈原的想象力似横驰骋,超越了时间、空间即整个宇宙的范围。后半部诗,把现实跟曲折奇丽的神话境界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恍忽迷离、变幻多姿的画面、宏伟壮观的场景,以此来表现诗人寻求知己的强烈愿望和追求理想的顽强斗争精神,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开辟了源头。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继《诗经》之后,《离骚》中大量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以求女象征追求“美政”,以“美人”比喻君王,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以众女妒美喻群小嫉贤,(众女嫉余之娥眉兮),以规矩,绳墨喻国家法度,以香兰恶草比喻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不同的品质,构成一种象征,使人透过兰草的气息联想到政治斗争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使作品绚烂多彩,产生出一种寄托幽远,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一手法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3)、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离骚》虽是政治抒情诗,但故事性很强。第一部分以自传体形式叙述自己的身世和不幸遭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穿插了女媭劝告,南征陈辞,上叩天阍,追求上女、追求下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远游西海等八个叙事性故事情节片断,使后半部分诗波澜起伏,千回

百转,一会儿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倏忽间却又柳岸花明,转出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及强烈的感情波澜表达得淋淳尽致。

3、形式和语言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二句一韵,二韵一节“合一字用在一、全句末”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最短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言为主。偶句如:“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之坠霪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言,如“羌”、“侘傺”、“”“蹇”,更突出了民歌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聘”、“陆离”(双声),“逍遥”、“偃蹇”、“顑颔”、“骐骥”、“相羊”(叠韵),叠字如:“謇謇”、“菲菲”、“翼翼”、“婉婉”、“邈邈”、“曼曼”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什么是赋?

铺叙手法

用诗方法

文体形式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汉赋的特点:

1、内容上大都铺写宫廷建筑、田猎巡游,都市风光,并以此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2、创作主旨上有“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

3、艺术形式上铺张扬厉。结构上庞大恢宏,极力铺张宫殿田苑的规模。

4、语言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文辞华丽,夸奇炫博。

一、大赋的特点: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

3、主旨上,既美且刺,“劝百讽一”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

东汉抒情小赋

1、纪行赋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2、述志赋:

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解释:互见法、四史、班马

《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从史学上看它有何发展创造?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是怎样理解的?

5、试以《李将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项羽本纪》为例,分析说明《史记》人物传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

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体例

130篇,52万多字

12本纪,以编年的形式记叙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

30世家,有功之臣、贵族王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一、《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二、《史记》是后世史学和文学学习的范本,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1、《史记》的求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和批判精神影响着后世的史学和文学的创作。

2、《史记》渗透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3、《史记》的写作方法、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都为后世散文家所效法、学习。

4、《史记》对后世小说和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安风骨

即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明朗舒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文人政治理想落潮,建功立业之心为忧生之嗟代替,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二)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三)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

《和郭主簿》、《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移居》

(四)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

(五)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如《桃花源诗》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1、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

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的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

2、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

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

3、情、景、事、理浑融一体,意境高远。

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景物描的写上。

写自然景物不求形似,而是着意于神貌的点染。

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自己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言有尽而意无穷。4、平淡自然中的语言锤炼

语言质朴自然,精炼传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风格多样。

陶渊明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酒与菊的象征。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抒情长诗《西洲曲》,北朝民歌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概述 【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与传播活动规律得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得个人与个人之间得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就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与发展相关得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得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即沉溺于被动得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就是现实。类似“自我达成得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得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 传播得本质 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得本质) 大众传播 职业化得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得技术手段向不特定得多数人传送信息得行为或过程。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得四大功能 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得变动 协调社会各部分——以 【论述题】 传播得定义 (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得额分享 (二)影响说:强调就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得过程 (三)“仪式"说:强调就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得仪式 (四)“符号“说:强调传播就是符号得流动 拉斯维尔得5W模式 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5W,传播结构(过程)中得5个要素与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得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5W模式得问题: (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就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得过程。但传播使双向得。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得联系 (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 (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就是环节。 申农—韦弗得通信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多项选择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0277)多项选择题(2009-04-23 14:23:40) 标签:教育分类:教育学习类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论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执 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 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立法、C。行政、E。司法三种权力。 6、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西蒙B.怀特C.汤姆森E.斯密 斯堡。 7、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期。 8、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威尔逊D.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 离的观点。 9、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怀特B.魏劳毕E.费富纳完成的。 10、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 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1、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E.文化环境。 12、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管理对象E.组织文化。 13、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 14、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 公共行政模式。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陶然亭小学杨立玲 老师们,大家好,这学期我很荣幸地来到礼贤进行支教,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把我在陶小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进行汇报,由于是第一次单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发言,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希望老师们能用掌声再鼓励我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在这一点中,我讲的理念性的东西比较多。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对第三点稍作解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和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和,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课堂实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谈) (一)、启发一:树立人文思想,人本位思想;树立生命意识,善待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生成的文化。 例:《聪明的华佗》华佗看到两只羊打架,顶牛,于是想办法解决,他找来青草,两只手各拿一把,于是化解了这场争斗。老师问学生:“华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华佗十分聪明。”老

舆论学复习提纲

《舆论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 主体:公众 B 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 C 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D 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 E 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 F 质量:理智 / 非理智 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 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 数量 强烈程度 持续时间 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 12、舆论生成的模式 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初中巩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自主选择,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降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衢州中专张雨荷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的谈谈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学生观,进行优质教学,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自身修养 转变教育观念要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三、注重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如何站在理论知识角度反思实践,如何站在实践知识角度反思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不断地提高。 四、关注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2019年新版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复习资料串讲笔记【过关宝典】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浓缩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 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 理学的创始人。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五、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六、行政管理学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科学的性质。 1、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 2、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3、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 4、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 七、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1、19世纪未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 派的理论为代表。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3、20世纪80 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 八、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 1、古典学派不仅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 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较小的管理幅度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20世纪40-7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1、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2、理论基础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由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的研究基础;3、理论形态更加完善,各个学派的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 十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十三、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 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 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十五、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十七、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来说,既有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只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其全部。 十八、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因为:1、行政管 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行政管理学是 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3、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 用科学。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环境就是指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 值文化。2、行政功能文化。3、行政运行文化。4、行政公 共关系文化。 三、行政环境的含义?(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 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 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 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四、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五、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 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 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六、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生于20世纪30—60年代,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 1

传播学(新)总复习资料

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概述 一、“传播”有哪些特性? 1、形态多样性 2、时空遍布性 3、行为伴随性 4、极端重要性(本质) 二、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三、传播的两种分类 1、二分法:1、亲身传播 2、大众传播 2、四分法:1、自我传播2、人际传播 3、组织(团体)传播 4、大众传播 四、按时间顺序考察“结构(过程)研究”的成果,可分为三类 1、线性模式:a、拉斯韦尔的5W模式b、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2、控制论模式:a、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b、奥斯古德—施拉姆控制论模式C、竹内郁郎的“单位传播模式” d、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3、社会系统模式:a、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b、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五、传播“二功能说” 1、托尔曼的“工具性传播”—为的是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一切行为。 2、斯蒂芬森的“消遣性传播”—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也能间接地有得应对环境。 六、传播“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年,1、环境监测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功能 七、传播“四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年,1、环境监测(新闻)、2协调社会各个部分(宣传)3、传承社会遗产(教育) 赖特提出的娱乐功能,调节身心 八、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正功能:授予地位(派生功能)、促进社会规范的实现(协调功能) 负功能:麻醉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了现代人的大量时间,使他们越来越轻于行动,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1、拉斯韦尔与5W模式 贡献:他领导了宣传研究,他的《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中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与别人合写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书,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他在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5W模式:谁(Who)对传播主体的研究“控制分析”; 说什么(Whar)传播的内容“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Which)“媒介分析”; 对谁说(Whom)“受众分析”; 产生什么效果(What)“效果分析” 2、勒温(库尔特。卢因)与“把关人”理论 创立了“把关人”,也称“守门人”;创立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3、霍夫兰与劝服研究 贡献: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而且侧生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把劝服研究和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影响了传播学研究对传播效果的重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填空。(60分,每空2分) 1、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2、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 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6、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7、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9、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 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0、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 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1、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和(责任)意识。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 (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二、判断。(20分,每题4分) 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对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对 3、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 要采取考试。()错 4、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70-140学时。()错 5、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对 三、选择. (20分,每题4分) 1、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和(B )。 A 信息技术 B 综合实践活动 C 美术 D 音乐 E 艺术 2、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 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 )。 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3、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 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 B )。 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C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4、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C )。 A版式的设计B特殊效果的处理C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5、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A )。 A学会使用电子邮件B网页制作C网络通信基础

《行政管理学》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1、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2、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思想,即政治学上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 制衡”原则的是法国的孟德斯鸠 3、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 4、美国第一本大学教科书是《行政学导论. 5、“行政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史坦因在1865年提出,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 6、1911年美国的FW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一书,提出了其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 7、最早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的行 政学著作是《行政学导论》 8、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 9、开创了行政决策理论研究的先河,是决策学派的行政理论在美国行政管理理论中占有重 要地位的学术著作是赫伯特A西蒙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 10、主要以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的行政理论为代表的学派是决策理论学派 11、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不但研究了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问题,而且还修正了传统的理性 决策准则,提出了所谓的“满意”决策准则,因此,其理论被称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12、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它所说的“公共能量场” 13、1984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发起召开了全国性的行政管理学研讨会 ,并正式宣布着手筹备建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自此以后,行政管理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 恢复和发展。 14、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形式是“实践----理论-----实践” 15、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规范研究法 16、在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 避事实背后的规律的方法是实证方法 17、在现代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案例方法 第二章 1、系统,环境这两个基本概念得以产生的理论前提是“边界” 2、在全面理解行政环境这一概念时,要想确定行政环境的构成,首先就必须界定特定行政 系统的边界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环境中不可见的情势因素的是政府机构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陶然亭小学杨立玲 老师们,大家好,这学期我很荣幸地来到礼贤进行支教,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把我在陶小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进行汇报,由于是第一次单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发言,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希望老师们能用掌声再鼓励我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在这一点中,我讲的理念性的东西比较多。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对第三点稍作解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课堂实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谈) (一)、启发一:树立人文思想,人本位思想;树立生命意识,善待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生成的文化。 例:《聪明的华佗》华佗看到两只羊打架,顶牛,于是想办法解决,他找来青草,两只手各拿一把,于是化解了这场争斗。老师问学生:“华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华佗十分聪明。”老

舆论学答案复习

一:试比较关于舆论的各种定义的特点,自己总结舆论的概念和本质属性 三种舆论的定义: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强调的是舆论对社会的知觉) 2.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3.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二三强调的是对某一具体对象的共同意见) 注:三者都强调这种意见的“共同”特征。 性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强烈态度的持续性。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成分。 二:舆论发展过程中一般呈现哪几种形态 1.潜舆论(一种低水平的情绪化的舆论) 2.显舆论(在一定范围内相当人数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形式表达的对舆论的态 度,或是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或是由情绪型潜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转化而来) 3.行为舆论(主要以行为式表达的舆论,包括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舆论,自发 狂欢、游行示威等) 三:试以你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或是在自己的身边碰到过的“多数人的暴政”一类事件为例,分析舆论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多数人的暴政”是舆论的功能歪曲的一个表现,但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具有舆论的相关作用: 1.舆论信息功能,使信息迅速传播; 2.舆论的指导功能,将矛头迅速指向过错方; 3.舆论沟通即意见互动,过错方几个错误之处相关意见的叠加; 4.监督作用,比如在“骂师门”之后形成的“尊师重教”主题会。 在事件发生后,受众在情绪激动甚至盲目的情况下,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几种相关意见互动融合后,形成一种共识,积极表达自身观点,甚至利用威胁恐吓等过激方式,产生“强凌弱”的现象,媒介真实代替社会真实。 四: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 1.问题、事件的产生引发议论; 2.意见在舆论领袖带领下的互动与整合; 3.权力机构、大众传媒促成舆论的形成。 五:简述意见领袖对舆论的传播所起的作用 意见领袖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信息源并且热衷于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两级传播,还是多级传播,意见领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影响或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 六: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几例能说明舆论起到强制规范作用的例子,并谈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计算机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系10级徐嘉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类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对事物的改造使之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着力点以设计为基本特征。作为与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与其它许多科目领域整合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依赖电子技术与软件基础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流行性。 二、课程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部分。 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 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 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 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三、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1、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小学 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

西方行政学期终考试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 1、威尔逊的行政学说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容。 (1)论证了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2)明确了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3)揭示了行政管理的本质;(4)说明了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5)提出了其行政学研究方法论;(6)提出了其人事行政思想;(7)提出了其行政监督思想。 2、韦伯所谓”官僚制”有何基本特征(简答题)?或试述韦伯”官僚制”(论述题)。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3、法约尔是如何对管理定义的? 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管理活动的要素分析来揭示的。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的意思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根据具体情况,经营可以指船长驾驶一只船、经理经营一个企业或政府首脑管理一个。在他看来,“经营”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作为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管理”则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要素构成,“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将管理定义为这五个要素正是法约尔最主要的贡献之一。 4、厄威克认为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是什么? 在厄威尔看来,下列原则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目标原则;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单头领导的原则;“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的原则;“授权原则”;“责权相符原则”;明确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 5、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论述。 西蒙是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 关于判断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即前者是基于人的主观价值,而后者则是基于客观的、实证的真实性。基于这种观点,西蒙提出了下列区分政策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 (1)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 (2)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以上区分原则并非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等同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但是它与价值-事实的区分有着密切关系。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两种因素,但是,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来说,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蒙的这种政策(政治)与行政区分说,其目的并不在于作为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准则,而是在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或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 —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 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