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1)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1)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1)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史勇

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14日

班级学号姓名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

作者指导老师史勇

摘要:移动机器人导航涉及到路径规划,传感器的选择及传感器信息的融合等技术。本文综述了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技术,对其中的定位、路径规划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对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导航;定位;路径规划;多传感器融合;人工神经网络

前言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目的是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及在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和规划能力。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世界上一批著名公司开始研究移动机器人平台,这些移动机器人平台主要作为大学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近年来,自主式移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及社会服务业等领域显示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国际机器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导航技术是其研究核心。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导航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获取移动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以及所处环境的信息;(2)用一定的算法对所获信息进行处理并建立环境模型;(3)寻找一条最优或近似最优的无碰路径,实现移动机器人安全移动的路径规划。目前,对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还有很多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本文将就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技术展开讨论。

1 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方式

常见的导航方式有电磁导航、光反射导航、视觉导航、味觉导航、声音导航等。

电磁导航也称为地下埋线导航,是20世50年代美国开发的,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导航方式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柔性生产。其原理是在路径上连续埋设多条引导电缆,分别流过不同频率的电流,通过感应线圈对电流的检测来感知路径信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已生产出基于电磁导航的多代移动机器人产品。该技术简单实用,但其成本高,改造和维护困难。光反射导航的原理是在路径上连续铺设光反射条,是一种方式简单、价格便宜的导航系统。上述两种导航技术已相当成熟,目前国内制造行业使用的移动机器人大多是基于这两种导航方式[1]。

视觉导航方式具有信号探测范围宽、获取信息完整等优点,是未来移动机器人导航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视觉导航系统中,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采用在移动机器人上安装车载摄像机的基于局部视觉的导航方式。采用这种导航方式,所有的计算设备和传感器都装载在机器人车体上,图像识别、路径规划等高层决策都由车载计算机完成,因而延时问题较为明显。现在也有很多机器人系统采用CCD图像传感器。CCD传感器在一个硅衬底上配置光敏元件和电荷转移器件,通过电荷的依次转移,将多个象素的信息分时、顺序地取出来,分为一维和二维两种传感器。其中二维的图像传感器需要进行水平、垂直方向扫

描,对扫描所得的模拟电压进行采样、量化,并将数字化了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二维阵列处理器中。视觉导航中的图像处理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始终是一个瓶颈问题。为了提高导航系统的实时性和导航精度,仍需研究更加合理的图像处理方法。

当物体不在视野之内或光线很暗时,视觉导航方式将失效,此时,声音是最有用的信息[1]。与视觉相比,声音的空间分辨率比较低,但声音具有无方向性,时间分辨率高,能在黑暗中工作等优点。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声音的导航方式,并采MUSIC法、时间—空间梯度法、最大似然法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定位。

味觉导航是指机器人通过化学传感器感知气味,根据气味浓度和气流方向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气味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鲁棒性好等优点。目前的味觉导航实验多采用在机器人的起始点与目标点之间用特殊的化学药品,引出一条无碰气味路径。这种导航方式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如用于搜寻空气污染源和化学药品泄露源等[2]。

2 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相关技术

2.1定位

定位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二维工作环境中相对于全局坐标的位置及其本身的姿态,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最基本环节。定位技术可分为绝对定位技术和相对定位技术。相对定位技术主要有测距法和惯性导航法。测距法以位移方程基础,其中s为第n个采样周期时车轮移动的总路程,si为第s个采样周期内车轮移动的路程。测距法常采用的传感器有光电编码器、里程计和航向陀螺仪。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短期精度、低廉的价格以及较高的采样速率。惯性导航法采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实现定位,陀螺仪测量回转速度,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根据测量值的一次积分和二次积分可分别求出角度和位置参量。陀螺仪通过对所测的角速度值进行积分,计算出相对于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即δ=∫ω(t)dt。其中:δ为t时刻相对起始方向的偏转角度,ω为瞬时角速度,t0为起始时间。相对定位技术的基本思路都是基于测量值的累积,因而无法避免时间漂移问题,随着路径的增长,任何小的误差经过累积都会无限增加。因此,相对定位不适于长距离和长时间的准确定位,通常将它们与绝对位置测量技术相结合,以获得更可靠的位置估计[3]。

绝对定位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有全球定位系统、路标定位和地图匹配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它是一种以空间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导航与定位系统。GPS 定位系统用于移动机器人定位时存在近距离定位精度低等问题。路标定位是一种常见的定位技术。路标是具有明显特征的能被机器人传感器识别的特殊物体。根据路标的不同,分为基于自然路标定位和基于人工路标定位。其中,人工路标定位技术应用得最为成熟。人工路标定位是在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里,人为地设置一些坐标已知的路标,如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反射板等,机器人通过对路标的探测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基于已知地图的定位系统称为地图匹配定位技术,移动机器人通过自身的传感器探测周围环境,并利用感知到的局部信息进行局部地图构造,然后将这个局部地图与预先存储的完整地图进行比较,如两地图相互匹配,就能计算出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位置与方向。地图匹配定位的两个关键技术是地图模型的建立和匹配算法[4]。

2.1 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是研究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一个活跃课题,所谓路径规划是指移动机器人按照某一性能指标搜索一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最优或次最优的无碰路径。根据掌握环境信息的完整程度可分为环境信息完全已知的离线全局路径规划和环境信息完全未知或部分未知的在线局部[5]。

路径规划,分别称为静态路径规划和动态路径规划,确定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环境部分已知和完全未知的局部路径规划领域[6]。

全局路径规划的主要方法有: 可视图法(V2Graph)、栅格法(Grids)等。所谓图就是用弧连接节点的数据结构,节点意味着机器人的位置,弧意味着两个位置间的移动,在图上给出距离、工作量或时间。可视图法将机器人、目标点和多边形障碍物的各顶点视为节点,把机器人、目标点和多边形障碍物的各顶点进行组合连接,连接的直线视为弧,要求机器人和障碍物各顶点之间、目标点和障碍物各顶点之间以及各障碍物顶点与顶点之间的连线均不能穿越障碍物,即直线是可视的。从而最优路径搜索问题就转化为在这些直线中搜索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距离问题。可视图法能求得最短路径,但缺乏灵活性,若障碍物过多,搜索时间会很长。采用优化算法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连线,可以简化可视图,缩短搜索时间。可视图法适用于多边形障碍物,对于圆形障碍物该法失效。切线图(Tangent Graph)法和Voronoi图法对可视图法进行了改造[7]。切线图(如图1)用障碍物的切线表示弧,因此是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的图,即移动机器人必须几乎接近障碍物行走。其缺点是如果控制过程中产生位置误差,机器人碰撞障碍物的可能性会很高。图2用尽可能远离障碍物和墙壁的路径表示弧。由此,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将会增长,但采用这种控制方式时,即使产生位置误差,移动机器人也不会碰到障碍物。栅格法将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二值信息的网格单元,每个矩形栅格有一个累积值,表示在此方位中存在障碍物的可信度,高的累积值表示存在障碍物的可能性高。传感器不断快速采样环境,存在障碍物的栅格将会不断被检测到,从而导致高的累积值。栅格大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控制算法的性能,栅格选得小,环境分辨率小,但抗干扰能力弱,环境信息存储量大,决策速度慢;栅格选得大,抗干扰能力强,环境信息存储量小,决策速度快,但分辨率下降,在密集障碍物环境中发现路径的能力减弱[8]。

图1切线图2 voronoi图

Fig.1 tangent graph Fig.2 voronoi graph

局部路径规划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势场法、模糊逻辑算法、遗传算法等。人工势场法是由Khatib提出的一种虚拟力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一种虚拟力,将机器人在未知环境

中的运动视为在人工虚拟力场中的运动,即目标对被规划对象存在吸引力,而障碍物对其有排斥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作为机器人运动的加速力,从而计算机器人的位置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势场法结构简单,便于低层的实时控制。其缺陷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存在陷阱区域;(二)在相近的障碍物群中不能识别路径;(三)在障碍物前震荡;(四)在狭窄通道中摆动。因而可能会使机器人在到达目标前就停车。模糊逻辑算法是通过对驾驶员的工作过程观察研究得出的。驾驶员的避碰动作并不是对环境信息的精确计算来完成的,而是根据比较模糊的环境信息,靠经验来决策采取什么样的操作。模糊逻辑算法基于实时传感器的信息,参考人的驾驶经验,通过查表得到规划出的信息,完成局部路径规划。该法克服了势场法易产生局部极小的问题,计算量不大,易做到边规划边跟踪,适用于时变未知环境下的路径规划,实时性较好[9]。遗传算法(GA)是Holland教授与1962年首先提出的。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学原理的搜索算法。遗传算法借鉴物种进化的思想,将欲求解的问题进行编码,每一个可能解均被表示成字符串的形式,初始化随机产生一个种群的侯选群,种群规模固定为N,用合理的适应度函数对种群进行性能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繁殖、交叉和变异遗传操作。

适应度函数类似于自然选择的某种力量,繁殖、交叉和变异这三个遗传算子则分别模拟了然界生物的繁衍、交配和基因突变。多数优化算法都是单点搜索算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遗传算法却是一种多点搜索算法,因而更有可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遗传算法用于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存在以下缺陷: (一)路径个体编码设计若不合理,会导致进化缓慢、进化过程中产生非法个体;(二)若遗传算子选择不合理,进化效果不明显;(三)若规划过程中没有利用背景知识,进化效率不高。

3.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传感器作为移动机器人获取环境信息的接口,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单一传感器信号难以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以反映外界环境信息,致使机器人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而采用多个传感器则有很多优点,如多个传感器可提供同一环境的冗余信息和互补信息;多信息可以并行快速地分析现场环境;在某一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可迅速重组,重新投入工作[10]。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便是针对一个系统中使用多个或多类传感器这一特定问题而展开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新的研究方向,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数据源的互补性和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信息处理结果的质量,保证机器人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移动机器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也形成了很多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贝叶斯估计、多贝叶斯方法、卡尔曼滤波、D2S证据推理、模糊逻辑、产生式规则、人工神经网络等[11]。

加权平均法是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多传感器低层数据融合方法,一般用于对动态低层数据进行处理,缺点是难以取得最佳权值,权值的获取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其结果不是统计上的最优估计。

用一致传感器的贝叶斯估计方法是融合静态环境中的多传感器低层数据的一种常用

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已发生的事实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概率的判断,首先去除可能有错的传感信息,然后对剩下的“一致传感器”提供的冗余信息进行融合处理,适用于具有高斯白噪声的不确定性传感信息融合,一般只能对相同特征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数据融合。

在多贝叶斯方法中,将所有传感器视为一个由多个决策者组成的小组,这些传感器必须确定该小组一致的结果,适用于静态环境。

卡尔曼滤波用于实时融合动态低层传感器数据,该方法用测量模型的统计特性递推决定统计意义下最优融合数据估计。如果系统具有线性动力学模型,且系统噪声和传感器噪声是高斯分布的白噪声模型,卡尔曼滤波为融合数据提供唯一的统计意义下的最优估计。卡尔曼滤波具有计算速度较快,所需存储空间不大的优点,因而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领域中应用得非常成功[12]。

4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自主式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移动机器人导航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视觉导航具有探测范围广、目标信息完整等优点,仍是今后导航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视觉导航技术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由于现有计算设备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限制,其中的图像处理速度慢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静态和动态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最终将得到解决。

(2)移动机器人执行任务时,系统的实时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上述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的研究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13]。

(3)在很多应用场合,要求移动机器人体积小、自重轻、负载能力强,因而需要开展导航系统的分布式结构研究。所谓分布式结构是指通过网络把机器人的决策级操作分解到机器人自身的计算机和远端的主计算机。机器人把采集到的视觉信号和传感信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合成,再传送到远端的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也减小了机器人的体积和自重。

(4)常规传感器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非视觉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和精度与视觉导航系统相比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导航任务还不能胜任,因而需要开发出新型传感器及提出新的信息融合方法来弥补不足。

(5)导航系统的模块化问题。由于机器人的导航工作可以分解成若干低层工作,因此研究机器人导航的通用接口模块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6)目前,多机器人系统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机器人系统的导航,则是研究的重点,已经提出了由利用空间通信手段的控制中心发送指令的控制方案来实现多机器人系统的导航[14]。

(7)网络技现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机器人也就随之产生。基于网络

的机器人控制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的机器人控制,其导航问题也是智能机器人导航技术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白井良明著.王棣棠译[M].机器人工程.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J] .机器人,2002,24 (5) : 475 - 480.

[3]马兆青,袁曾任.基于栅格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实时导航与避障[J] .机器人,1996,18 (6) : 344 - 348 .

[4]崔茂源,田彦涛,赵中祺.基于模糊逻辑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实时滚动路径规划及控制[J ]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1) : 58 - 63 .

[5]马明山,朱绍文,何克忠,李相伟. 室外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4月,43 - 46 .

[6]李开生,张慧慧,费仁元,宗光华.定位传感器及其融合技术综述[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年9月,1 - 3 .

[7]王宏,张钹.基于地图的室外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和导航系统[J] .机器人,1994,16 (1) : 24 - 29.

[8]欧阳正柱,何克忠.GPS在智能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1年11月.

[9]赵翊捷,陈卫东.基于地图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新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0月,1435 - 1438.

[10]姜若愚,范丰仙.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的研究评述[J].湖南大学学报,1994年10月,96 - 100 .

[11]肖海荣,富文军,张晓军,周风余,李贻斌等.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导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7) : 66 - 69 .

[12]王军,苏剑波,席裕庚.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概述[J].机器人,2001,23(2) : 182-92 .

[13]Li Wei.Behavior based control of a mobile robot in unknown envi2 ronments using fuzzy logic

[J]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96年4月,153 - 161 .

[14].AM ES F.GIL DE LAMADRID &MARIA L .GIN I.Pat h tracking t hrough uncharted moving obstacles

[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C].1990年11月,1998- 1422 .

[15]Khatib.Real2time Obstacle for manipulators and mobile robot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 Research.2013年5月,90 - 98 .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总结

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分为以下三种: (1)导航技术 导航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的一项核心技术之一[3,4]"它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目前,移动机器人主要的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其中,视觉导航15一7]通过摄像头对障碍物和路标信息拍摄,获取图像信息,然后对图像信息进行探测和识别实现导航"它具有信号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完整等优点,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而基于非结构化环境视觉导航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研究重点。 (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8,9]"信息融合是指将多个传感器所提供的环境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形成对外部环境的统一表示"它融合了信息的互补性,信息的冗余性,信息的实时性和信息的低成本性"因而能比较完整地,精确地反映环境特征,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证了机器人系统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贝叶斯估计,D-S证据理论推理,产生规则,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例如文献[10]介绍了名为Xavier的机器人,在机器人上装有多种传感器,如激光探测器!声纳、车轮编码器和彩色摄像机等,该机器人具有很高的自主导航能力。 (3)机器人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分,机器人控制器是影响机器人性能的关键部分之一"目前,国内外机器人小车的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己经由MCS-51、80C196等8位、16位微控制器为主,逐渐演变为DSP、高性能32位微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由于模块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前景,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机器人控制器也成为当前机器人控制器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几年,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机器人控制器,如日本安川公司基于PC开发的具有开放式结构!网络功能的机器人控制器"我国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也已对这方面的研究立项 视觉导航技术分类 机器人视觉被认为是机器人重要的感觉能力,机器人视觉系统正如人的眼睛一样,是机器人感知局部环境的重要“器官”,同时依此感知的环境信息实现对机器人的导航。机器人视觉信息主要指二维彩色CCD摄像机信息,在有些系统中还包括三维激光雷达采集的信息。视觉信息能否正确、实时地处理直接关系到机器人行驶速度、路径跟踪以及对障碍物的避碰,对系统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视觉信息处理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研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2

题目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授课老师唐延柯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教学单位德州学院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16日

一、摘要 (2) 二、引言 (2) 三、智能机器人的构成 (3) 3.1硬件构成 (3) 3.2 软件构成 (3) 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综述 (4) 五、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及分类 (5) 5.1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5) 5.2 智能机器人分类 (7) 六、展望与讨论 (9) 6.1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展望 (9) 6.2 建议及设想 (10) 七、结论 (10) 八、参考文献 (11)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摘要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世界各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水平,然后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分类,从几个典型的方面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讨论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展望,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分析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方面发展并提出期望。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趋势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intellectual robot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llectual robot,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robot in many countries. And then it presents the categories of intellectual robot, talks abou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all works of life from several typical aspects and trends of intellectual robot. After that, it puts forward prospects for future technology, suggestion and a tentative idea of myself,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robot in China. Finally, it raises expectations of intellectual robot in China. Key words: intellectual robot; development status; application; trend 二、引言 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智能机器人则是一个在感知- 思维- 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试验场,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一部智能机器人应该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感知环境的能力、执行某种任务而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能力和把感知与行动联系起来的能力。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功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1]。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期望智能机器人在更多领域为人类服务,代替人类完成更复杂的工作。然而,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未知

一种由Matlab仿真控制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模拟器(英文)

A Matlab-based Simulator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Abstract Matlab is a powerful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 and can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programming workload during the period of algorithm development and theory research. Unfortunately, most of commercial robot simulators do not support Matlab.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lab-based simulator for algorithm development of 2D indoor robot navigation. It provides a simple user interface for constructing robot models and indoor environment models, including visual observations for the algorithms to be tes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imulator. Keywords: Mobile robot, Navigation, Simulator, Matlab 1. Introduction Navigation is the essential ability that a mobile robo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avigation algorithms,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m in simulated robots and environments before the testing on real robots and the real world. This is because (i) the prices of robots are expansive; (ii) the untested algorithm may damage the robot during the experiment; (iii) difficulti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lternation of system models under noise background; (iv) the transient state is difficult to track precisely; and (v) the measurements to the external beacons are hidden during the experiment, but this information is often helpful for debugging and updating the algorithms. The software simulator could be a good solution for these problems. A good simulator could provide many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o help the researchers to find out problems in their algorithms in different kinds of mobile robo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listed above, this simulator is supposed to be able to monitor system states closely. It also should have flexible and friendly users’ interface to develop all kinds of algorithms. Up to now, many commercial simulators with good performance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instance, MOBOTSIM is a 2D simulator for windows, which provides a graphic interface to build environments [1]. But it only supports limited robot models (differential driven robots with distance sensors only), and is unable to deal with on visual based algorithms. Bugworks is a very simple simulator providing drag-and-place interface [2]; but it provides very primitive functions and is more like a demonstration rather than a simulator. Some other robot simulators, such as Ropsim [3], ThreeDimSim [5], and RPG Kinematix [6], are not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navigation algorithms of mobile robots and have very limited functions. Among all the commercial simulators, Webot from Cyberbotics [4] and MRS from Microsoft are powerful and better performed simulators for mobile robot navigation. Both simulators, i.e. Webots and MRS, provide powerful interfaces to build mobile robots and environments, excellent 3-D display, accurat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for robot control. Perhaps due to the powerful functions, they are difficult to use for a new user. For instance, it is quite a boring job to build an environment for visual utilities, which involves shapes building,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illumination design. Moreover, some robot development kits have built-in simulator for some special kinds of robots. Aria from Activmedia has a 2-D indoor simulator for Pioneer mobile robots [8]. The simulator adopts feasible text files to configure the environment, but only support limited robot model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commercial simulators are not currently supporting On the other hand, Matlab

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

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 0504311 19 刘天庆一、引言 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物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从而完成一定作业功能。其本身能够认识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能够根据人给予的指令和“自身”认识外界来独立地工作,能够利用操作机构和移动机构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因此,要使智能移动机器人具有特定智能,其首先就须具有多种感知功能,进而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规划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自主行动。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通常会碰到并且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1)我(机器人)现在何处?(2)我要往何处走?(3)我要如何到达该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其导航系统中的定位及其跟踪问题,第二、三个是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问题。移动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技术的任务就是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进而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面向目标自主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技术。而定位则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相对于全局坐标的位置及其本身的姿态,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基本环节。 目前,应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定位技术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安装CCD 摄像头的视觉导航定位、光反射导航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声音导航定位以及电磁导航定位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和分析。 1、视觉导航定位 在视觉导航定位系统中,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基于局部视觉的在机器人中安装车载摄像机的导航方式。在这种导航方式中,控制设备和传感装置装载在机器人车体上,图像识别、路径规划等高层决策都由车载控制计算机完成。视觉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摄像机(或CCD 图像传感器)、视频信号数字化设备、基于DSP 的快速信号处理器、计算机及其外设等。现在有很多机器人系统采用CCD 图像传感器,其基本元件是一行硅成像元素,在一个衬底上配置光敏元件和电荷转移器件,通过电荷的依次转移,将多个象素的视频信号分时、顺序地取出来,如面阵CCD传感器采集的图像的分辨率可以从32×32 到1024×1024 像素等。视觉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说来就是对机器人周边的环境进行光学处理,先用摄像头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压缩,然后将它反馈到一个由神经网络和统计学方法构成的学习子系统,再由学习子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和机器人的实际位置联系起来,完成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功能。 视觉导航定位中,图像处理计算量大,计算机实时处理的速度要达到576MOPS~5.76BOPS,这样的运算速度在一般计算机上难以实现,因此实时性差这一瓶颈问题有待解决; 另外,对于要求在黑暗环境中作业的机器人来说,这种导航定位方式因为受光线条件限制也不太适应。 当今国内外广泛研制的竞赛足球机器人通常都采用上面所说的视觉导航定位方式,在机器人小车子系统中安装摄像头,配置图像采集板等硬件设备和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机器人视觉系统。通过这个视觉系统,足球机器人就可以实现对球的监测,机器人自身的定位,作出相应动作和预测球的走向等功能

全球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全球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综合体。主要用于心脏外科和前列 腺切除术。外科医生可以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术概念,在 世界微创外科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 第一代手术机器人已经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手术室中。这些机器人不是真正的自动化 机器人,它们不能自已进行手术,但是它们向手术提供了有用的机械化帮助。这些机器仍 然需要外科医生来操作它们并对其输入指令。这些手术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是远程控制和语 音启动。 虽然说手术机器人比人手有一些优点,但是要用自动化的机器人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 下对人体进行手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随着计算机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本世纪将会设计出一种机器人,可以找出人体中的异常,进行分析并校正这些异常而不 需要任何人指导。 组成部件 之所以将机器人引入医疗,是因为在微创手术中,它们可以实现对外科仪器前所未有 的精准控制。目前为止,这些机器已经用来定位内窥镜、进行胆囊手术以及胃灼热和胃食 管反流的矫治。机器人手术领域的最终目标是设计一种机器人,可以用来进行不开胸口的 心脏手术。某制造商表示,仅在美国,机器人设备每年可以用于超过350万个医疗手术中。机器人。 1、达芬奇手术系统

操作方法 外科医生站在控制台边,离手术台几十厘米远,透过探视镜向里看,来研究病人体内的照相机发送的3-D图像。图像显示的是手术点以及两个固定在上述两根杆端点上的手术仪器。像操纵杆一样的控制手柄,位于屏幕的正下方,外科医生用来操作手术仪器。每次操纵杆移动时,计算机就向仪器发送电子信号,仪器就和外科医生的手同步移动。 另一个即将被FDA批准的 机器人系统是ZEUS系统,由ComputerMotion公司制作,在欧洲已经可以使用。但是,无论是达芬奇系统还是ZEUS系统,用来进行手术计划的每一道程序都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价值75万美元的ZEUS系统与达芬奇的装置类似。它有一个计算机工作站、一个视频显示器和控制手柄,用于移动手术台上安装的手术仪器。ZEUS系统目前在美国只被批准用于医疗试验,而德国医生已经使用此系统进行了冠心病搭桥手术。 ZEUS系统得到了自动化内窥镜定位(AESOP)机器人系统的协助。由ComputerMotion公司于1994年发布的AESOP是FDA批准使用的第一台可以用于手术室协助手术的机器人。AESOP比达芬奇系统和ZEUS系统要简单得多。AESOP基本上只是一个机械臂,用于医生定位内窥镜——一种插入病人体内的外科照相机。脚踏板或声音软件用于医生定位照相机,这就让医生的手空出来继续进行手术。

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研究姓名:王红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指导教师:阮秋琦 2008060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摘要: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导航技术。与其它的非视觉传感器导航相比,它具有信息丰富、探测范围宽、目标信息完整等优点。本文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摄像机标定、目标识别、单目测距和运动控制。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摄像机标定,基于张正友的平面标定算法对摄像头进行精确标定,针对摄像头的自动变焦特性,提出了一个新的离线离散标定策略,并获得多个状态下的摄像头内外参数。 第二,目标识别,传统分割方法存在多分割问题,影响到目标物提取的精度, 这罩提出一个改进了的基于HSI模型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在多通道阈值分割的基础上,融入了连通区域标记和形念学开闭运算。 第三,单目测距,基于摄影测量学和立体几何理论,建立了单目视觉测距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地平面约束的单目测距算法。针对多种误差因素,在测距算法中加入了误差校币,使移动机器人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目标物体。 第四,运动控制,控制摄像机云台实现日标物搜索,调整移动机器人位姿和对夹持器的动作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恶劣光照条件下,提出的Hs工分割算法能够对向光、背光、近处、远处物体实现快速有效提取;提出的单目测距模型和算法能够对目标物体进行精确的测距;当把这些算法集成到实验平台上时,能够快速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控制,并成功完成物体抓取操作。 关键词:摄像机标定、彩色目标识别、单目视觉测距、移动机器人 分类号:TP 391.41 ABSTRACI' ABSTRACT ABS。I’RAC’1.. In recent years,vision attracts a lot of attention for navigating a mobile robot in dynamic https://www.360docs.net/doc/dd2804194.html,pared with other sensing systems,visual navigation is excellent and effective.With a visual sensing system,wider view of field,rich and intensive data Can be obtained for a mobile robot moving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a visual navig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for a mobile robot to realize object collection,and it comprises of camera calibration,object recognition,monocular measurement and motion control,as stated in the following. Firstly,the technique of camera calibration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Zhang’S algorithm.Since a PTZ calTlera is used here,it is controlled to move up and down,from left to right,to extend the view of field.Therefore,calibration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s needed,and a new discrete method is proposed here. Secondly,a

变电站机器人发展概况及最新发展趋势

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用途广泛,世界各国正在加紧移动机器人的研制。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末期,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Nilssen和CharlesRosen等人研制出了名为Shakey 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它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识别对象、自主推理、实现路径规划和控制功能。美国军方于1984年开始研制第一台地面自主车辆,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在道路上行驶,也称之为早期的移动机器人。许多国家也各自制定了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计划,如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和欧洲尤里卡中的机器人计划等。虽然由于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期望过高,导致80年代的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却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探讨人类研制智能机器人的途径积累了经验,同时推动了其他国家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 上世纪90年代,人类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上,希望移动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各种环境下,尤其是恶劣的条件下辅助人类的工作,为人类服务。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飞抵火星考察,并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开始在火星表面漫游,行进了几千米,完成了预定的科学探测任务。进入21世纪后,美国研制的第四个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于2012年8月6号成功降落火星,并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第一辆釆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1992年美国研制出时速75公里的自主车,地面自主车的研制大大推动了遥控机器人的发展。目前美国“自动化技术协会”(ATC),每年在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仿真、传感器的投资超过几亿美元。欧共体(EU)和“机器人技术”有关的课题总数约为250~300项,在EU提供基金的机器人研究领域,移动机器人占22.8%左右;日本不仅加紧研制移动机器人,更把发展重点放在移动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目的是可以代替人在各种环境下为人服务(如在医院、家庭、恶劣的环境和核反映堆、核废料清理和排雷等危险环境下工作)。 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国家也大力发展机器人,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机器人进行技术攻关,发出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对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机器人技术水平、实用化程度以及稳定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国内研制的机器人样机,有保安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有轮式和履带式;但大都是有缆方式,具有小范围内一定的避障功能。国内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清华大学的智能移动机器人THMR-V型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AGV自主车和防爆机器人;

基于行为设计的自主式小型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详细摘要(正式)

基于行为设计的自主式小型机器鼠系统研究 学生:谢群指导老师:周伦 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3级 摘要 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集中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移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来完成运输和上下料等任务,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农业、医疗等不同行业。 在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中,路径规划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7]。本文首先初步讨论总结了目前主要的路径规划技术。从基于事例、基于环境模型和基于行为三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路径规划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和分析。 基于行为的方法是由MIT的Brooks在他著名的包容式结构[42]中建立,它是一门从生物系统得到启发,而产生的用来设计自主机器人的技术,也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目标。它采用类似动物进化的自底向上的原理体系,尝试从简单的智能体来建立一个复杂的系统。将其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把导航问题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行为单元,比如跟踪、避碰、目标制导等。这些行为单元是一些由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的完整的运动控制单元,具有相应的导航功能,各行为单元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这些单元通过相互协调工作来完成导航任务。 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反对抽象的定义, 因此采用具体化的解释更适合该领域的哲学思想。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系统结构而不是算法, 基于行为设计的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动态环境中的性能非常优越,用基于符号的机器人学设计的类似机器人无法达到如下性能: a.高速度,高灵活性。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移动速度很快; b.高鲁棒性。可以承受局部损坏; c.高效性。软件代码可以是传统的几百分之一,硬件可以是传统的几十分之一; d.经济性。价格是传统的十几分之一; e.可扩展性。很少改变原有系统便可增加性能; f.可靠性。分布式自组织并行工作,可靠性强。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行为的规划方法,而引入一个真实环境及任务模型,即IEEE每年举办的微型机器鼠比赛,通过设计基于行为的机器鼠模型论证该算法的可行性。此项比赛要求机器人能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15【43】ShengL'Goldenbe唱AA.Robustdamping con们1ofmobilemalljpulators嘲.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meticsPanB,2002,32(1):126.132. 【44】ShengL,G01denbe唱AA.Neuralnetworkcon乜Dlofmobilemanipulators【J】.IEEE1hnsactionsonNeuralNetworks,200l,12(5):1121.1133. 【45】李磊,叶涛,谭民,等.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J】.机器人,2002,24(5):475—480. 【46】徐国华,谭民.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3):7—14. [47】L硼neEParker.CooperativeRoboticsforMulti_Target0bservation[J].IntelligentAutomationandSoftComputing,specialissuconRoboticsResearchatOakRidgeNationalLabomtory,1999,5(1):5—19. [48】MamricMJ.LeamingtoBehaveSocially【A】.FromAnimalst0Animats:IntemationalconferenceonSimulationofAdaptiveBehavior【c].1994.453-462. [49]ueyamaT,Ful(IldaT.self-o唱aIlizationofCellularRobotsusingRandomwall【wimsimpleRules【A].ProceedingsofIEEEI—CRA【c】.1993595—600. [50】王越超.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 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DeVelopment ofMobileRobotResearch zHANGMing?1u,DINGCheng-jun,DUANPing (schoolofMech锄icalEngineerin舀HebeiUnivers时ofTecllnolo鼢Ti柚jin300130,China) Abstract:Thepresentresearchsituationofmobilerobotisanalyzedandsul砌arizedincludingitscomputercontrolsystem,infbmlationfusionof multi-sensors,enviromentrecogIlition,robotVision,roadfollowingandintelligentcon仃D1.IntheendthestudytrendofIImlti—robotcoordinationandmobilemanipulatorispointedout. Keywords:mobilerobot;infbmationmsion;road following;曲elligentcon仃01;multi—robot 作者简介:张明路,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 机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全国高校机器人及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编委会理事,天津市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高校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1篇.主页:http://mes.hebut.edu.cll/inmechjVeb/index.htIIl 联系电话:022—265“506;E.man:zhangml@hebut.edu.cn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徐国华谭民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引言 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关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首先,要考虑移动方式,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腿式的,对于水下机器人,则是推进器。其次,必须考虑驱动器的控制,以使机器人达到期望的行为。第三,必须考虑导航或路径规划,对于后者,有更多的方面要考虑,如传感融合,特征提取,避碰及环境映射。因此,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或挑战性的理论与工程技术课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更由于它在军事侦察、扫雷排险、防核化污染等危险与恶劣环境以及民用中的物料搬运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对它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关注。 二、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 从移动方式上看,移动机器人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腿式(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和水下推进式。本文重点放在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对水下机器人和两足人形机器人不做详细讨论。 1.国外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1.1室外几种典型应用移动机器人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曾预言: 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作战系统,其中2000年以后遥控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将连续装备部队,并走向战场 。为此,从80年代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专门立项,制定了地面天人作战平台的战略计划。从此,在全世界掀开了全面研究室外移动机器人的序幕,如DARPA的 战略计算机 计划中的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1983 1990),能源部制订的为期10年的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计划(RIPS)(1986 1995),以及后来的空间机器人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欧洲尤里卡中的机器人计划等。 初期的研究,主要从学术角度研究室外机器人的体系结构和信息处理,并建立实验系统进行验证。虽然由于80年代对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期望过高,导致室外机器人的研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却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探讨人类研制智能机器人的途径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其它国家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机器人开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开拓各个应用领域,向实用化进军。 由美国NASA资助研制的 丹蒂II 八足行走机器人,是一个能提供对高移动性机器人运动的了解和远程机器人探险的行走机器人。它与其他机器人,如NavLab,不同之处是它于1994年在斯珀火山的火山口中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虽然在返回时,在一陡峭的、泥泞的路上,失去了稳定性,倒向了一边,但作为指定的探险任务早己完成。其它机器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需要人参与或支持。丹蒂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实现在充满碎片的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进行探索而提供一种机器人解决方案。 美国NASA研制的火星探测机器人索杰那于1997年登上火星,这一事件向全世界进行了报道。为了在火星上进行长距离探险,又开始了新一代样机的研制,命名为Rock y7,并在Lavic湖的岩溶流上和干枯的湖床上进行了成功的实验。 德国研制了一种轮椅机器人,并在乌尔姆市中心车站的客流高峰期的环境和1998年汉诺威工业商品博览会的展览大厅环境中进行了实地现场表演。该轮椅机器人在公共场所拥挤的、有大量乘客的环境中,进行了超过36个小时的考验,所表现出的性能是其它现存的轮椅机器人或移动机器人所不可比的。这种轮椅机器人是在一个商业轮椅的基础上实现的。 7

基于视觉导航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设计方案

基于视觉导航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设计方案第一章移动机器人 §1.1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历史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1962年,美国Unimation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Unimate。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 智能移动机器人更加强调了机器人具有的移动能力,从而面临比固定式机器人更为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也增加了智能系统的设计复杂度。1968年到1972年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研制了移动式机器人Shaky,这是首台采用了人工智能学的移动机器人。Shaky具备一定人工智能,能够自主进行感知、环境建模、行为规划并执行任务(如寻找木箱并将其推到指定目的位置)。它装备了电视摄像机、三角法测距仪、碰撞传感器、驱动电机以及编码器,并通过无线通讯系统由二台计算机控制。当时计算机的体积庞大,但运算速度缓慢,导致Shaky往往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来分析环境并规划行动路径。 1970年前联月球17号探测器把世界第一个无人驾驶的月球车送七月球,月球车行驶0.5公里,考察了8万平方米的月面。后来的月球车行驶37公里,向地球发回88幅月面全景图。在同一时代,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也研制了月球车(Lunar rover),应用于行星探测的研究。采用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以及触觉传感器。机器人能够把环境区分为可通行、不可通行以及未知等类型区域。 1973年到1979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制了CART移动机器人,CART可以自主地在办公室环境运行。CART每移动1米,就停下来通过摄像机的图片对环境进行分析,规划下一步的运行路径。由于当时计算机性能的限制,CART每一次规划都需要耗时约15分钟。CMU Rover由卡耐基梅隆大学机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摘要 移动机器人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对移动机器人的发展与现状以及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了总结与阐述。 1.引言 导航技术在移动机器人的相关技术研究中,是其核心技术,也是其实现其智能化的技术。导航研究的目标就是没有人的干预下使机器人有目的地移动并完成特定任务,进行特定操作。机器人通过装配的信息获取手段,获得外部环境信息,实现自我定位,判定自身状态,规划并执行下一步的动作。机器人及其技术在未来将起到重要作用。展望生产自动化的未来,从使用角度看,生产系统如何才能在与人协调的作业环境中快速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商品。 2.移动机器人的分类 移动机器人按工作环境来分:室外移动机器人和室内移动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分:轮式移动机器人,步行移动机器人,蛇形移动机器人,履带移动机器人,爬行移动机器人。按结构体系结构分:功能式结构机器人,行为式结构机器人,混合式结构机器人。按功能和用途分: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助残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按作业空间分:陆地移动机器人,水下移动机器人,无人和空军移动机器人 3.移动机器人导航及定位现状 导航和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发展的两重要问题,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方式可以分为:基于环境信息的地图模型匹配导航,视觉导航,传感器数据导航。 3.1导航 3.1.1陆标导航 陆标导航是将陆地上的一些特殊景物作为陆标,移动机器人在知道这些陆标坐标形状的前提下通过对陆标的探测确定自己的位置。同时将全场的目标分解为陆标和陆标之间的片段。不断对陆标探测完成导航,根据不同环境可以分为人工路标导航和自然路标导航。人为路标导航是通过对人放置的一些陆标进行识别完成导航,但它容易改变工作环境。自然路标导航不会改变自然环境,是机器人对工作环境中的自然标志进行识别完成那个导航。 3.1.2视觉导航 由于计算机视觉理论及算法的发展,视觉导航成为导航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DeSouza等总结了近20年机器人导航中视觉导航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桂秋等也描述了图像技术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飞行器包括导弹、飞机等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控制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控制 一、研究的背景 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排雷、搜捕、救援、辐射和空间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都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导航技术是其研究核心,同时也是移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及完全自主的关键技术。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导航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l)通过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获取环境信息;(2)用一定的算法对所获信息进行处理并构建环境地图;(3)根据地图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 二、相关技术 移动机器人定位是指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相对于全局坐标的位置,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基本环节。定位方法根据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配备传感器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而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方法有惯性定位、标记定位、GPS定位、基于地图的定位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结构化环境与非结构化环境。 惯性定位是在移动机器人的车轮上装有光电编码器,通过对车轮转动的记录来粗略地确定移动机器人位置。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车轮与地面存在打滑现象,生的累积误差随路径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定位误差的逐渐累积,从而引起更大的差。 标记定位法是在移动机器人工作的环境里人为地设置一些坐标已知的标记,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反射板等,通过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对标记的探测来确定机器人在全局地图中的位置坐标。三角测量法是标记定位中常用的方法,机器人在同一点探测到三个陆标,并通过三角几何运算,由此可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坐标。标记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定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其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且计量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环境作一些改造,添加相应的标记,不太符合真正意义的自主导航。 GPS定位是利用环绕地球的24颗卫星,准确计算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庞大卫星网 定位系统。GPS定位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除了最初的军事领域外,在民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在移动导航中,移动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受到卫 星信号状况和道路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时钟误差、传播误差、接收机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