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解读

教学内容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解读
教学内容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解读

1、一、教学内容: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上限目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对变式训练,都能正确解答。

下限目标: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水平,感到理解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算,

不是难点。难点是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怎样领会题意,正确列式。

四、教学过程:

2、一、教学内容: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上限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限目标: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三、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过程:

3、一、教学内容:练习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含有同一级或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上限目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对变式训练,都能正确解答。

下限目标:掌握含有同一级或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读懂题意,正确列式。

四、教学过程:

4、一、教学内容: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上限目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对变式训练,都能正确解答。

下限目标: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读懂题意,正确列式。

四、教学过程:

5、一、教学内容:小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有关

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关于0的运算。

上限目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对变式训练,都能正确解答。 下限目标:能在教师或同学的提示下,说清每题的计算顺序;知道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熟练判断混合运算顺序,灵活解题。 四、教学过程:

6、一、教学内容:练习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上限目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对变式训练,都能正确解答。

下限目标:能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读懂题意,正确列式。

四、教学过程:

300道分数混合运算1有答案

分数混合运算1 一.计算题(共50小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32×12×[(﹣)×3]÷50+÷ ×2014﹣×2015 ﹣(+)﹣×+× · 2.计算. 8﹣×÷4 ÷+×4 ×(÷+)60×(﹣+) 3.直接写出得数. +=×17×4=÷=10﹣=2÷1%﹦ 12×(+)=×99+= 8÷=×2÷2×=) 100÷1%= 4.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5=﹣(﹣)=+﹣+= ÷÷×=×÷×=~ +++++= 48×+3÷7= 5.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6÷﹣÷6 (+﹣)÷ ×﹣÷13 ﹣××[÷(﹣)] 6.计算下面各题打星号的要简算. ? ×﹣÷23 ×[÷(﹣)] ※(+)×29×23

※×+÷5+. 7.正确合理地计算下面各题 ÷×(﹣)7﹣(2+1)× 15﹣﹣2×+7×9 ××250 - 3×+7÷9×5+÷. 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主要过程) 1125﹣997109×101(+++)×25 ×﹣×(+﹣)÷[﹣(+)]×.9.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 (+)÷ +×+ 21÷(+)÷ ×﹣÷ ×[÷(﹣)]. 1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8÷×8 ②﹣﹣ ③24×(+﹣) ④×[﹣(﹣)]. ) 1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

③2﹣× ④(+)÷﹣. 1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8+ [﹣(﹣)]÷ ×+× — (++)×72 +++. 13.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36+64×85+15 (2)×9×25 (3)61×40%+38×+ (4)2475÷45+2475÷55 (5)(15﹣14×)× (6)+﹣+. 14.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 ×+÷ ×99+ (+)÷ ÷[×(+)]. 15.计算下面各题.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同级运算、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回忆,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学习,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以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加强板书示范,采用画下划线、标箭头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通过解决“跷跷板乐园”等情境中的问题,呈现矛盾冲突,在自主探索、对比交流中,使学生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规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后,对7+(4×3)这一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重点解读,以“为什么要加括号?”等问题,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顺势引出同样能够正确反映运算顺序且简单的算式“7+4×3”,最后通过“7+(4×3)”“7+4×3”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则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先思考运算顺序再计算的解题习惯,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形成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的技能。 4.设计“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根据表格,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等练习,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反馈交流中,逐步学会合理使用小括号,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动态地化解练习难点,如在联系十一第9题的练习中,教师可将各个题目的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用磁性板条贴于黑板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让学生经历综合算式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规范地读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和列综合算式是知识经验,借助色条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烤面包”“买面包”“挖水沟”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知识经验,把已知信息在色条图上表示出来,直观地发现和提出中间问题,并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的支撑。 2.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借助色条图理解问题(两步计算)的策略,在反思、总结中,让学生明白“要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中间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同时更要注重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学会认真倾听,理解他人想法,逐步实现算法的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混合运算(1)

一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1课时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1

2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3×4+6 12+6=18(元) =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2课时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2019-04-16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 (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含有两级运算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 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混合运算(1) (第一单元计划)

一、混合运算(第一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单纯以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的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三步混合运算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的工具。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会计算两步的连加、连减、连乘、连除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分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求: 1、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 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 算中起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 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课时安排: 1、小熊购物………………………………1课时 2、买文具………………………………1课时 3、过河……………………………………1课时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小熊购物。(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 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星期天小熊胖胖和好朋友壮壮一起去逛食品超市买好吃的,你们想一起看看吗?说说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图中几种食物的价钱: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个3元,糖果每袋5元,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 ·我知道了胖胖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 ·我看见图中的壮壮拿着20元钱。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多!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胖胖应付多少元? 师:胖胖应伏多少元?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以小朋友喜欢的小故事开头,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解决“胖胖应付多少元?”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从图中我们已经知道1个面包是3元,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计算出胖胖买4个面包用的钱数3×4=12(元),然后再加上买1个蛋糕用的6元,这样胖胖一共要付的钱数就是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 【目的要求】 1、使学生复习和巩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会进行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什么叫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是什么? 3、计算: ( 1 ) 5451 61 32 2-+; ( 2 ) x x a 1 1 3-; ( 3 ) 4832 31 531 1312--+; ( 4 ) x y y x xy xy y y x ++--6253 新课讲解: 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及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学习了。当二次根式有意义时,它所取的值都是实数。我们说过在实数范围内,过去学过的运算律仍然使用。所以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可以把每一个二次根式看作一个“单项式”,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学过的运算律来做。 例1 计算: ( 1 ) 6)35278 (?-; ( 2 ) )3225)(65(-+ 解:( 1 ) 6)35278 (?-=635627 8 ?-? =6356278 ?-?

= 21534- ( 2 ) 182125225310225 )3225)(65(-+--=-+ = 26310225310225-+-- =219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98页 练习1、2 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和巩固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并利用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学习了有关二次根式的简单的加、减、乘法混合运算。由于混合运算同时牵涉到加法、减法、乘法及分母有理化,所以要特别细心。一般说来,混合运算的结果也要求尽量化简。那就是说,结果中的每一“项”,或者是单项式,或者是最简二次根式,并且所有同类二次根式都要合并。 课外作业: 教科书第 203 页 习题 A 组 1、2 题; 同步精练练习 ( 一 )。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2)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第七小学: 张中丽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以及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 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脱式计算. 35-4+27 6×3÷2 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 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我们在计算一道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二、互动新授 1.、出示例 2. 谈话:看,这是跷跷板乐园,同学们玩的多开心呀!仔细观察主题图。 问题:(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草坪上有7人.) ( 2 ) 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回答。给予鼓励。 (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想一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独立列式计算,再交流讨论。 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适时引导. 方法一:分步计算,先算翘翘板上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3=12(人)12+7=19(人)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4×3+7 这道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还可以列7+4×3 提问:用脱式计算的形式该怎样计算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1)教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 38+5 28÷4 4×5 45-2 36÷9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 15-7= 8+4= 3×8= 24÷6= 36÷9= 4×8= 54÷9= 6×2= 3.算一算。 58-14+6= 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 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2+9-7 (2)53-24+38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 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15÷3×5 =5×5 =25 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果。 在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算(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混合运算(1)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道计算题 12+4-6 6×3÷2 12-4+6 6÷3×2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揭题: 师:这是我们以前接触过的4道计算题,在这几道计算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加减是同一级的,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乘除也是同一级的,当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具店里有哪些商品。(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强调合成) 师: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师: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出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的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计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 师:先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格的算式5×3,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数),并用它与20想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作“综合算式”。 (2)学习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先算除3本笔记本的价钱,然后加上一个书包的价钱)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二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2课时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第2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读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 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 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 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 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 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 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一、目的要求: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过程: 1、 自主探究:下列计算有无错误?若有错,应怎样改正? (1)74-22 ÷70=70÷70=1; (2)2×32 =(2×3)2 =62 =36; (3)6÷(2×3) (4)3 22-(-2)×(41-21 ) =6÷2×3 = 94-(21 -1) =3×3 =94+21 =9; =18 17 2、 试一试:在算式382(4)(75)-÷-?-+中有几种运算?请你算一算。 3、 你认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4、 例题1、计算(1)2 95(3)(2)4+?---÷ (2)[]3 (5)2(6)3005-?---÷ 练习:课本P51 练一练

例题2、计算(1)11()33()33-?÷?- (2)3 541(4)()()()772 -?-÷-- 5、 课堂练习:计算 (1)38(4)23--÷? (2)33(3)9-÷-÷ (3)22733(3)?÷+- (4)4435(2)2(2)-+--÷- (5)(28)(64)(1)5-÷-++-? (6)2(2)07(8)(2)÷-+÷--?- (7)13131()24524864??-+-?÷???? (8)22323 12(3)(2)(9)3÷-?---÷ (9)2 2 2 122(1)33 -÷?-

(10)32432(2)(1)(2)(2)-+-?---÷- (11)32 (1)(5)(3)2(5)??-?-÷-+?-?? 6、 小结:你认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些什么? 7、作业 :整理教学案;完成数学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2014年春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整理和复习 课时:共7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亚南镇区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两步)。 2、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3、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任务二: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复习混合运算——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拓展应用——总结全单元。 3、本节课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知识梳理等解决。难点是,系统的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突破。 准备: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 知识准备,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反思 环节一复习 1.口算卡片(开火车) 2.出示混合运算 学生说运算顺序 环节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师:哪个同学能给老师举个例子呢?(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2)

第2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2) 前置作业 一、旧知链接 1.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口算出得数。 第一组:46+28-4 46-28+4 第二组:27×3÷9 27÷3×9 第三组:16×3+3 70-20×3 2.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我们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二、新知速递 1.计算下面各题。 28+12÷3 86-16÷4 2.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3小时,一共加工18个零件,徒弟1小时加工5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多多少个? 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490÷7+64 54+54÷9 480÷6-55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0-250÷5 69-55÷5 12+87÷3 =100÷5 =11 =99÷3 =300 =5÷6-19 8 =33 3.在○里填上“﹥”、“﹤”、“﹦”。 180÷6+19○180÷6-19 138÷3+112○112+138÷3 4.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105÷5=21 9+2 1=30 综合算式: 87÷3=29 29-15=14 综合算式:

5.小明花60元买了10瓶可乐,小华花8元买了一瓶椰子汁,如果买1瓶可乐和1瓶椰子汁一共要多少元? 6.小芳9天共看了108页故事书,小明平均每天看15页。小芳比小明平均每天少看多少页?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6-19 1.计算。 36+36÷6 132-68÷2 2.在○里填上“﹥”、“﹤”、“﹦”。 90÷9+1○90÷9-1 30×8+12○30×18+12 18+90÷9○18+90÷3 3.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21÷3=7 48-7=41 综合算式: 81÷9=9 9+15=24 综合算式: 拓展提高 4.华华花12元买了6瓶可乐,玲玲花3元买了一瓶雪碧,哪种饮料便宜,每瓶便宜多少元? 5.马虎在计算“8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8。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 发散思维 6.一盒钢笔有8支,一共80元,一瓶墨水3元。1支钢笔比1瓶墨水贵多少元? 7.一盒钢笔有8支,一共80元,一瓶墨水3元。买1支钢笔和1瓶墨水一共要付多少元?

混合运算(1)

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一生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88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条103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3)买两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裤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8)一件上衣比两条裤子便宜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215 +103 + 88 215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算法。 教师对学生适当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合教材创设“买礼物”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又对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品德教育。 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见,能否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小学四年级-含有两级运算

含有两级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板书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6-9页例3 2、想: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做: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尝试做第7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检查“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