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RAN_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_王晓云

C_RAN_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_王晓云
C_RAN_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_王晓云

国内聚焦C-RAN:

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

王晓云,黄宇红,崔春风,陈奎林,陈沫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北京,100053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业务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移动运营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高额的能耗、高涨的

建设和运维成本、紧张的频谱资源、快速增长的业务流量以及日趋严峻的成本压力。为解决这些挑战并追求未来可持

续的增长,根据现网条件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出了面向绿色演进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C-RAN。C-RAN是基于集中

化处理(Centralized),协作式无线电(Cooperative Radio)和实时云计算构架(Real-time Cloud Infrastructure)的无线接入

网构架, 集中式基带处理可以大大减少覆盖同样区域所需基站的数量;面向协作的无线远端模块和天线可以提高系统

频谱效率;基于开放平台的实时云型基础设施和基站虚拟化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共享处理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

基础设施利用率。这些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移动运营商所面临的上述挑战,并满足营收和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同步发

展要求。

关键词:集中化基带池;协作式无线电;云计算;无线接入网;网络架构

C-RAN: Evolution toward Green Radio Access Network

Wang Xiaoyun, Huang Yuhong, Cui Chunfeng, Chen Kuilin, Chen Mo

China 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53, P. R. China

Abstract:Today’s mobile operators are facing a strong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s the expenses to build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and power consumption keep going up while the revenue remains relatively 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mobile Internet traf fi c are surging, whilst the ARPU has been ?a t or even declining. Aiming to achieve pro fi t ability and keep growing, a C-RAN architecture, which consists of Centralized signal processing, Cooperative radio, and real-time Cloud infrastructure RAN (C-RAN) is proposed. Centralized signal processing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site’s equipment room needed for covering areas with the same acreage; Cooperative radio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equipped by Remote Radio Head (RRH) can provide higher spectrum efficiency; real-time Cloud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open platform and BS virtualization enables processing power aggregation and dynamic allocatio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s well as increasing infrastructure utilization rate. These novel technologies will well solve the challenges that mobile operators are facing and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mentioned above.

Key words: centralized base-band pool; cooperative radio; Cloud Comput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network architecture

I.概要

如今移动运营商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用于建设、升级无线接入网的支出不断增加,同时运营庞大的基站数量意味着高额的运维支出(能源消耗、人工维护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逐渐兴起,无线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迅速上升;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增长缓慢,甚至不断下降,这些因素都将严重地影响移动运营商的盈利能力。为了保持持续盈利和长期增长,移动运营商必须追求低成本为用户提供服务。无线接入网(RAN)是移动运营商赖以生存的重要资产,通过无线接入网可以向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高质量的数据服务。传统的无线接入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每个基站连接若干固定数量的扇区天线并覆盖小片区域,每个基站只能处理本小区收发信号;第二,系统的容量是干扰受限,各个基站独立工作已经很难增加频谱效率;第三,基站通常都是基于专有平台开发的“垂直解决方案”。这些特点带来了以下挑战:数量巨大的基站意味着高额的建设投资、配套、电力消耗、站址租赁以及维护费用,建设新的站点意味着更多的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此外,现有基站的实际利用率还有待提高,网络的平均负载一般来说大大低于忙时负载,而不同的基站之间不能共享处理能力,也很难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最后,专有的平台意味着移动运营商需要维护多个不兼容的平台,需要不同的人员来维护。

总而言之,传统架构的无线接入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节能减排的挑战因此,无线接入网必须重新考虑新的网络构架以适应新的环境,找到一个可以建立适合移动互联网的高性能、低费用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方法。

II.移动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2.1 运营商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

移动运营商通过增强空中接口能力,以及增加基站数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宽带业务,随之而导致的能量消耗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高能耗意味着高运营成本(OPEX, Operating Expense)以及巨大的环境冲击,而这些因素在现有的社会形势下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显然,基站节能减排的直接途径是降低基站数量,但将导致同样的覆盖问题。因此,运营商需要谋求更加有效的方式降低能耗;1)采用主设备节能技术,积极应用创新性的网络节能产品与技术,实现节能降耗。例如,通过采用无线网设备软件节电方案,可减少基站功耗;通过载频智能关断技术,动态控制电源,根据忙闲和话务量高低关闭闲置载频,同样可降低基站功耗。2)建设绿色能源基站,中国移动积极在供电系统覆盖不到的边远地区引入新能源,探索建设绿色能源基站,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3)采用节能空调技术,充分结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应用、推广绿色环保技术来提高网络设施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空调这些配套设备的能耗。

上述方法都是当前降低能耗的辅助手段。长期来看,运营商需要从网络架构设计开始考虑低能耗准则,以满足产业长期发展要求。随着国家宣布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45%,运营商不仅需注重企业自身的环境影响管理和节能降耗,更需努力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与影响力,不断开发和提供具有良好环境效益的行业信息化应用,带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2.2 网络的CAPEX/OPEX逐年增高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用户智能终端以及数据卡的普遍使用,世界各地的移动运营商必须不断地对网络扩容,以满足用户的移动宽带需求。然而,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逐渐走向饱和,导致语音业务ARPU逐年下降,加上技术发展网络更新改造速度加快,将不断增加资本性支出(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和OPEX投入,进一步削弱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这些因素使得运营商需要比以往更加关注CAPEX和OPEX以保证持续的竞争能力。

一般而言,移动运营商网络的CAPEX中80%用于无线接入网的建设,而无线接入网建设费用主要用于无线蜂窝站点的建设。2007年至2012年,全球各类3G网络的CAPEX支出计划逐年增加。由于3G/B3G的部署频点高于已有的GSM网络,这意味着为了保持与2G网络同样的覆盖范围,需要建造更多的蜂窝站点。

因小区建站而引起的CAPEX主要包括设备购买以及建设相关的工程费用,如图1所示,购买基站主设备只占据CAPEX的36%,而勘站、土建

国内聚焦

以及配套设备所导致的资本支出接近50%。这意

味着超过一半的CAPEX 没有被用于产生直接效益的无线主设备单元。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降低接入网的CAPEX 不仅局限于基站主设备,更多需要关注如何有效降低基站配套设备以及站点安装、部署的成本上面。在网络整体拥有成本(TCO)中,产生于网络运维阶段的OPEX 同样占据了重要比例。如图2所示,假设基站主设备具有7年的折旧期,OPEX 占到TCO 的60%以上。因此,除了CAPEX ,运营商需要意识到OPEX 的成本控制更加重要,而成本控制的前提是必须首先保证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然后在此前提下去关注如何降低网络中没有产生直接效益的资本支出。

这意味由于技术标准升级而带来的空中接口速率的增长速度难以满足数据流量增长的需求。因此,为进一步满足容量的需求,站点建设将越来越密集,也随即带动了各类成本支出的增加。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出新的网络架构以及空口技术以进一步增强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另一方面,运营商的收益并没有随着网络容量的提升而增加。已有运营数据表明,运营商的语音话务量稳步增加的同时,数据流量增长迅速,但运营收益并没有随之快速增加,甚至全球范围内很多运营商的ARPU 值还在逐年下降。为了应对缓慢的收益增长,运营商需要不断地降低每比特的数据成本,并同时提供高容量的网络以保持用户的良好体验。

2.4 潮汐效应对提高基站利用率带来挑战

移动网络的一个固有特性就是其用户处于移动状态,在通信过程中经常会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在一天中也会在不同的基站覆盖区之间移动。通过对实际运营网络的观察发现,用户的移动呈现出很强的时间规律性。例如在上班时间段,大量的用户从居住地移动到办公区;而当工作时间结束后,大量用户又从办公区返回到居住地。随着这些用户的移动,移动网络的负载也呈现出随着时间而在网络中迁徙的现象,即所谓的“潮汐效应”。图4中,实际网络中不同地点在不同时间段的负载情况就验证了这一点:工作时间段,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负载最高,而非工作时间段,居住区的负载最高。

在传统的无线接入网中,每个基站的处理能力只能被其服务的小区内的用户使用。当小区内的用户离开后,基站的处理能力无法转移,只能白白地浪费。由于运营商需每时每刻保持着网络的覆盖,使得这些空载或者零星负载的基站必须和那些高负载的基站消耗一样的功率,且由于用户的在某一时

图3 移动带宽数据率/负载增长趋势

移动数据流量每年131%

速度增长

无线网络宽带速率每年55%

速度增长

P B /m o

M b p s

LTE 100Mbps

HSDPA 14.4Mbps

UMTS 2Mbps

LTE+1Gbps

2002 2004 2005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00

1800160014001200

1000

800600400

2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10000

5000

图1 基站CAPEX和OPEX分析

网络规划勘站

基站主设备传输设备及租用

土建配套设备

4%4%16%

28%

12%

36%

小区站点的CAPEX

站点租金租用链路电费

人工维护

28%28%

11%

33%

小区站点每年的OPEX

图2 基站TCO分析

7年的OPEX

60%TCO

{

电费人工维护

站点租金传输

40%TCO

{

CAPEX

勘站及网络规划

配套设备土建基站主设备

2.3 流量增长和收入增长严重不成比例

随着3G/B3G 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系统的峰值速率也快速提升,随即引发了移动用户的数据流量迅速增加。随着LTE 以及LTE-A 网络的部署,未来几年内,移动宽带用户数量将快速增长。移动用户也开始尝试各种需要更高带宽的多媒体服务,如基于视频的应用等。

如图3所示,据Cisco VNI 预测,2008年到2013年全球的移动数据流量将增加66倍,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31%[1]。与此同时,空口的峰值速率从3G 到LTE-A 只以每年55%的复合增长率提高。

段在一些区域的聚集,基站往往满负荷运转,其需要的处理能力远高于平均水平。因此,一方面形成了处理能力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处理能力的不足。III.面向绿色的C--RAN网络架构

面向上述诸多挑战,运营商需要新的无线接入网演进方案来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自身的竞争力。为此,中国移动提出融合4C 特点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是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架构的重要演进方案,所谓4C ,即Clean(节能减排)、Centralized(集中处理)、Cooperative(协作式无线电)和Cloud(利用了云计算能力的软硬件平台), 我们称该方案为C-RAN 。 如图5所示, C-RAN 主要包括3部分:由远端无线射频单元和天线组成的分布式无线网络;由高带宽低延迟的光纤或光传输网连接远端无线射频单元;由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和实时虚拟技术组成的集中式基带处理池。分布式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提供了一个高容量、广覆盖的无线网络。由于这些单元灵巧轻便,便于安装维护,它们的CAPEX 和OPEX 很低,因此可以大范围、高密度地使用。高带宽低延迟的光传输网络需要将所有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射频单元之间连接起来。基带池由通用高性能处理器构成,

通过实时虚拟技术连接在一起,集合成异常强大的处理能力来为每个虚拟基站提供所需的处理性能需求。集中式的基带处理大大减少了需要的基站机房需求,并使资源聚合和大范围协作式无线收发技术成为可能。

在C-RAN 中,运营商可以迅速地部署或者升级网络。运营商只需要配置一些新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并连接到集中式的基带处理池,就可以实现网络覆盖的扩展或网络容量的增加。与传统的分布式基站不同, C-RAN 打破了远端无线射频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每个远端无线射频单元不属于任何一个基带处理单元实体。每个远端无线射频单元上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都是在一个虚拟的基带基站完成的,而这个虚拟基站的处理能力是由实时虚拟技术分配基带池中的部分处理器构成的。应用实时虚拟技术使得物理资源全局最优利用不再是奢望。

C-RAN 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1)节约CAPEX 和OPEX 成本。在C-RAN 架构中,基带处理单元的机房数量可以减少一个数量级。远端无线射频单元较容易部署,并不需要频繁的维护,可以大大加速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速度。运营商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租借或购买站址资源的成本,从而降低运营和维护的开销。

(2)节约功耗。C-RAN 是一个绿色网络。首先,机房数量的大量减少意味着机房内空调耗电和排放的大量减少。其次,通过所有虚拟基站共享一个基带池,使得基带处理资源得到了最优利用,消耗也自然降到了最低。

(3)提高网络容量。在C-RAN 中,虚拟基站可以在基带池中共享所有通信用户的接收和发送信息、业务数据和信道质量等信息。这使得联合处理和调度得以实现,小区间的干扰也变废为宝,从而显著地提高频谱使用效率。

(4)基于负载的自适应资源分配。C-RAN 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基站处理资源的灵活调配,这使得网络可以根据各个区域或时段的不均衡负载来调配处理资源。用户在物理小区间移动的同时,其占用的基站处理资源也是随之移动的。

(5)互联网业务的智能减负。通过采用C-RAN 智能地识别各类业务类型(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等),使电信业务还保留通过核心网, 而将智能终端和其他移动通信设备产生的大量互联网业务从基站上直接进入互联网。这使得传输网与核心网的业务

图4 全天移动网络负载举例

商务区居民区

话务量

时间

图5 C-RAN构架

基带池

协作式无线电

高速交换

负载均衡高速交换

负载均衡光传输网

虚拟基站集群

虚拟基站集群

虚拟基站集群

国内聚焦

负载和相应的成本开销降低,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IV.C-RAN核心技术方向

C-RAN构架在成本、容量和灵活性等方面都体现出传统无线接入网所没有的优势。但是,这一方案的实现在技术上还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运营界、产业界和学术界通力合作,共同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4.1 基于光网络的无线信号传输

? LTE/LTE-A系统OBRI链路需求分析

随着3GPP TD-LTE向LTE-Advanced的后向演进,多跳连接的网络拓扑以及支持8天线的高阶MIMO配置对OBRI (Open BBU-RRH Interface)链路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需求。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高带宽、低延迟的光传输网络成为C-RAN的一个挑战。一般地,影响OBRI链路带宽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系统带宽、MIMO天线配置以及级联级数等。

? 基于光网络的ΟΒΡΙ链路数据传递

为了满足RRU与BBU之间的高带宽数据传递,运营商需依据现网传输资源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依据城域传送网光纤资源丰富程度,特别是接入环的光纤资源状况,可实现以下几种基带池OBRI链路的传输方案:光纤直驱模式、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传输模式、基于UniPon的传输模式。

? 技术挑战

连接RRH和BBU的OBRI接口必须满足高带宽、低延迟的苛刻要求,并需要费用低廉的光传输网络来承载才能满足C-RAN构架。现存的各种数据压缩方案可以将OBRI接口带宽需求降低到原始数据的50%~60%,但是,仍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LTE-A阶段OBRI接口的传输问题。基于WDM的UniPon可作为实现OBRI传输较佳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是其必须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另外,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包括:高效的联合处理机制、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机制、多小区的用户配对和联合调度算法、多小区协作式无线资源和功率分配素算法。

4.2 动态无线资源分配和协作式收发

C-RAN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显著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并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然而,众所周知,在采用OFDM技术的蜂窝小区中,边缘的用户经历比较严重的信道间干扰(ICI),因而使得系统性能明显降低。因为系统的容量是干扰受限的,所以不能通过不断增加发射功率来解决该问题。同时,鉴于前述分析,单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效率较低。C-RAN将采用有效的多小区联合资源分配和协作式的多点传输技术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4.3 集中式基带池及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站虚拟化

集中式基带池可以有效地实现载波负载均衡,避免部分BBU过载以及部分BBU较空闲的现象发生。这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载波负载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并可以更方便地部署协作式MIMO以及干扰消除等信号处理算法,从而增加无线系统的性能增益。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主要移动运营商需要在同一覆盖区域同时支持多种网络运营。多模基站使运营商必须以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式控制CAPEX 和OPEX成本。基于软件无线电和处理器的基站系统提供了这样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及信号处理器、通用处理器近年来都取得了很多进展,包括:

(1) 多核扩展及支持线程并行化的硬件多线程;

(2) 更适合信号处理的SIMD指令,VLIW构架,数据宽度更宽;

(3) 指令级更高的并行度;

(4) 指令集增强技术,例如数据搬移,变换,比较,封装等;

(5)基于硬件的虚拟化技术。

当前的BBU处理板是为某种专用的通信标准而设计(如GSM、TD-SCDMA或LTE),并仅能支持固定数量的载波。计算所需资源(如DSP,FPGA 或GPP等)一般专门用来完成基站的物理层或MAC层的处理。随着无线技术与标准的快速演进,上述“固定”设计的机制将带来众多问题。虚拟化是指将计算机资源抽象化。对用户隐藏了计算平台的物理属性,仅显示另一个抽象的计算平台。如果在基站系统中运用这一概念,“固定”设计机制带来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因此,相信在未来的移动网络中,将出现基于实时基站虚拟化技术的基带池。

由于基站有实时处理、高性能的设计需求,传统虚拟技术难以解决信号高效处理的应用问题。为了设计新的虚拟化技术以构造基带池,还需研究以下问题:

(1)需要有高性能、低能耗的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处理器以实现实时信号处理;

(2)高效灵活的虚拟化系统,以实现硬件处理资源的虚拟化管理,实现物理处理资源动态分配给虚拟基站,并保证虚拟基站的实时性,处理延迟和抖动可控;

(3)高吞吐量、低延迟的的交换构架,以实现基带池的物理处理资源间互联拓扑,这包括处理板芯片间的互联、处理板之间的互联及多个物理机架之间的互连。

V.演进路线

新型C-RAN架构是传统RAN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现存的RAN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取代,而且,C-RAN的各种技术挑战也需要在实验室及外场环境中仔细开发和反复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C-RAN 必须采用逐步演进路线——即逐步成熟并取代传统RAN,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逐步演进路线的构想。

5.1 基于光传输网络的分布式RRH+BBU基站

第一步,基站的功能可以由分离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RRH)和基带单元(BBU)实现。RRH通过光纤或光传送网与BBU相连接,可以部署在远离BBU物理位置的远端站点(如1~10km)。为方便部署,RRH设计得小巧而轻便,通过光纤从BBU接收,或给BBU发送无线电信号(模拟或者数字格式),BBU是信号处理的核心。RRH和BBU之间的光纤连接也可以被标准化为OBRI,使得不同厂家的RRH和BBU可以互联。

5.2 基于软件无线电和协作式处理的的基站

第二步,BBU的基带处理完全由基于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处理器(GPP)的软件无线电(SDR)实现。将基带处理由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处理器上的软件无线电实现,可以更容易地支持多标准或升级HW/ SW,方便支持新标准的引入、增加处理容量。通过将多个RRH连接到集中式的BBU,并在BBU中实现软件无线电,协作式波束成型和联合信号处理将更容易在BBU中实现。多个基站通过交换调度信息、信道信息和用户数据,可使得系统容量最大化,并减小了系统干扰。

5.3 基于实时云构架的虚拟基站

一旦BBU建立在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处理器上,并可用软件无线电实现基带处理,那么基于实时云构架的虚拟基站将是C-RAN演进的下一步方向。大量处理器可组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池——“虚拟基站簇”,如同IT产业中的广泛应用的“云计算”。

VI.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目前的无线接入网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众多问题亟待移动运营商来解决:业务量迅猛增长带来的无线网络成本的不断上升,而收入却增长缓慢;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多标准和动态网络负载缺乏灵活性等。

C-RAN是为解决以上挑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利用分布式RRU和集中式BBU基带池,可以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先进的多点传输/接收技术、支持多标准的软件无线电、虚拟基站与资源融合、RAN边缘业务等。C-RAN可以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架构,以保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的业务和利润同步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所有移动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传统IT系统厂商、以及关注未来RAN演进的产业、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到C-RAN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共同推动C-RAN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EB/OL]. [2010-6-15].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022474.html,/web/go/vni.

SPENCER Q H, SWINDLEHURST A L, HAARDT M.

Zero-forcing Methods for Downlink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Multiuser MIMO Channel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4, 52(2): 461-471.

CHOI L U, MURCH R D. A Transmit Pre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Multiuser MIMO Systems using a Decomposition Approach[J].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4, 3(1): 20-24.

ZHANG Jun, CHEN Runhua, ANDREWS J G, et al. Coordinated Multi-cell MIMO Systems with Cellular Block Diagonaliz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41st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 Systems and Computers, 2007: 1669-1673.

[1]

[2]

[3]

[4]

5G系统中无线接入网中接口的定义和功能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5G系统无线接入网中常用的几个接口。5G哥尽量将这些概念简单化一些,要不,沉下心来看的人就不多了。 NG接口 NG接口:无线接入网和5G核心网之间的接口。 NG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规范了NG接口,NG-RAN节点与不同制造商提供的AMF的互连;同时,分离NG接口无线网络功能和传输网络功能,以便于引入未来的技术。 从任何一个NG-RAN节点向5GC可能存在多个NG-C逻辑接口。然后,通过NAS节点选择功能确定NG-C接口的选择。从任何一个NG-RAN 节点向5GC可能存在多个NG-U逻辑接口。NG-U接口的选择在5GC 内完成,并由AMF发信号通知NG-RAN节点。 NG接口分为NG-C接口(NG-RAN和5GC之间的控制面接口)和NG-U 接口(NG-RAN和5GC之间的用户面接口)。 NG接口的功能 寻呼功能 寻呼功能支持向寻呼区域中涉及的NG-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例如UE注册的TA的NG-RAN节点。 UE上下文管理功能

UE上下文管理功能允许AMF在AMF和NG-RAN节点中建立,修改或释放UE上下文,例如,以支持NG上的用户个体信令。 移动管理功能 ECM-CONNECTED中的UE的移动性功能包括用于支持NG-RAN内的移动性的系统内切换功能和用于支持来自/到EPS系统的移动性的系统间切换功能。它包括通过NG接口准备,执行和完成切换。 PDU会话管理功能 一旦UE上下文在NG-RAN节点中可用,PDU会话功能负责建立,修改和释放所涉及的PDU会话NGRAN资源以用于用户数据传输,NGAP 支持AMF对PDU会话相关信息的透明中继。 NAS传输功能 NAS信令传输功能提供通过NG接口传输或重新路由特定UE的NAS 消息(例如,用于NAS移动性管理)的手段。 NAS节点选择功能 5GS架构支持NG-RAN节点与多个AMF的互连。因此,NAS节点选择功能位于NG-RAN节点中,以基于UE的临时标识符确定UE的AMF 关联,该临时标识符由AMF分配给UE。当UE的临时标识符尚未被分配或不再有效时,NG-RAN节点可以改为考虑切片信息以确定AMF。

5.8G宽带无线接入方案介绍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本文关键字:运营商6, 电信1, 网络1, 城域网1, 最后一公里1, 宽带接入1, 宽带6, 无线接入8, 骨干网1, 网桥1, IP15, 招标1, TDD1, 基站11, OFDM2, 天线1, Qos2, VoIP10, 综合接入1, 网关3, IP电话5, PSTN1, 传真2, 视频点播1, GSM1, CDMA1 近年来各个运营商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在城域网向用户驻地网延伸的部分,“最后一公里接入”仍然是各运营商争夺最终用户的瓶颈。基于3.5GHz、26GHz频率上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都为解决这种瓶颈提供了各自的方案。随着国家主管部门2002年开放5.8GHz频段,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作为骨干网络的延伸和补充,能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业务,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目前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本是由国外厂家生产,通过代理和OEM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有点对多点和点对点两种系统,其中点对点5.8GHz系统又可细分为点对点网桥,用于传输IP业务;点对点数字微波,提供E1传输通道;5.8GHz点对多点系统主要用于IP接入。 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频段 5.8GHz频段为开放频段,不像3.5GHz或者26GHz频点需要招标分配,因此获得5.8GHz频点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到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并备案即可。运营商在没有其它频段可用的情况下,申请使用5.8GHz频段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2)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 5.8GHz频段范围是从5725MHz到5850MHz共有125MHz。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强行规定5.8GHz设备的信道带宽及划分方式。因此各个厂家的5.8GHz设备在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也不尽相同,信道从4-10个不等,信道带宽从6MHz-35MHz不等。从频率规划和蜂窝组网角度来看,信道越多越好(至少需要4-6个不重叠),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但反过来看,如果信道带宽太小,在相同调制方式下,业务带宽就会比较小。因此从频率规划和业务带宽综合考虑,既要能很好进行频率规划又要有较宽的业务带宽,5.8GHz系统信道带宽为15MHz到25MHz范围比较合理。 3)调制方式及业务带宽 5.8GHz频段没有规定上下行信道范围,因此多数5.8GHz系统空中采用TDD方式,上下行共用一个信道。其业务带宽指标一般指上下行业务带宽之和。5.8GHz接入系统调制方式有BPSK、QPSK、8QAM、16QAM、64QAM等,业务带宽从6Mbps到70Mbps 不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主要和覆盖距离、链路情况等相关。以信道带宽为20MHz为例,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18Mbps,采用16QAM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51Mbps。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手册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尊敬的用户,您好 欢迎您选择使用中国移动宽带业务,为确保您正常使用我公司宽带业务,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率,敬请您在日常使用中重点关注下面三点: 1. 正确下网节约用电 宽带下线时,请先断开宽带连接,防止账号出现异常掉线及帐号挂死,影响后续网络浏览;及时关闭接入设备电源,避免设备长时间在线引起的老化损耗、缩短使用寿命和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下的危险,同时也为环保增添一份力量。 2. 确保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终端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扫描,及时更新软件版本,省级相关应用软件,提高计算机稳定性,确保宽带上网正常。 3. 装修时规范线路布放 避免平行线的布放,采用合格的双绞线(如五类、六类网线),并且尽量避免线路接头及复接太多;室内线路与设备应远离变压器、电力线等电磁辐射源,减少外部干扰。 下面我们将日常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汇编成册,相信通过您的配合加上我们的努力,您将更好的享受宽带网络带给您的乐趣。

1. 概述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PPOE拨号方式,客户在成功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相应账号、密码,再按照如下步骤正确设置即可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快乐。2.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家庭宽带客户,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除了WINDOWS 2003有自带PPPOE虚拟拨号功能外,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VISAT/7系统需要另外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下面介绍“WINDOWS XP自带拨号软件”的安装过程: 2.3.1 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2.3.2选择PPPOE拨号方式 2.3.2.1在这里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

接入网技术期末复习题

1.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挑战主要体现在:a、争抢用户,满足多业务需求;b、提高服务质量;c、提供新业务;d、发展各种宽带接入技术e、可能会被淘汰机会主要体现在:a、给新运营商带来契机;b、庞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022474.html,st mile和First mile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Last mile是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First mile 是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3.推动接入网发展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需求牵引,技术推动,规制开放,竞争激励. 4.简述电信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区别? 参考答案:(1)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用户驻地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 (2)在结构上,核心网结构稳定、规模大、适应新业务能力强;而接入网结构变换大,规模小,用户类型复杂,连接入网的网径大小不一; (3)在业务上,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传送,而接入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 5.选择电信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1)经济性,即网络建设费用; (2)系统可靠性; (3)重新配置难易程度,即适应性、灵活性; (4)网络维护难易程度。 6.Y.1231与G.902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1)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而G.902建议由UNI、SNI和Q3接口界定;2)Y.1231具有独立且统一的AAA用户接入管理模式,适于各种接入技术,G.902必须通过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管理,受制于电信网体制;3)Y.1231建议除具有复用、连接、传送,还具有交换和记费功能,G.902建议只具有复用、连接、传送,无交换和记费功能;4)Y.1231建议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业务提供者,业务与传送相对独立,符合下一代网络:业务、传送、控制相对独立的趋势,G.902建议不解释用户信令,UNI和SNI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接入网与SN不能完全分开。 7.电信接入网的定界接口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SN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电信管理接口Q3,连接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他部分的标准接口 8.简单描述的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参考答案:运送功能,承载并传送IP业务接入功能,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和管理(AAA)系统管理功能,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9.对于以太接入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有什么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实现用户隔离的措施:用VLAN交换机或使用接入专用交换机实现用户隔离。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用户接入需要身份认证,验证不通过不允许接入;MAC地址、端口、

农村宽带无线接入覆盖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宽带入户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万户上网工程”,以及“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等正蓬勃发展。但农村地域广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居住地间距离较远且分散,网络建设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等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村镇级网络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户住地比较分散、上网需求由少增多、一次性投入建设费用比较少等特点。无线局域网,以其技术先进而成熟、网络覆盖面积大(开阔地区达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带宽高而稳定 (11/54/108/150/300Mbps)、灵活的拓展性(满足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相对有线网络低廉的一次性费用投入、以及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等多项优势,成为农村网络建设的首选。 农村无线信号覆盖采用全无线覆盖,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无需或很少布线,安装快捷方便,不受空间和建筑结构制约的特点,正好可解决了农村网络建设中所遇到的布线难题。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拟采用2.4GHz 和5.8GHz混合组网模式:采用5.8GHz无线网桥实现ISP系统运营商机房与村庄接入基站之间的网络接入,采用2.4GHz室外型无线接入点基站实现对农村住户的无线覆盖。对于用户端,可根据用户到接入基站的距离, 可采用无线网卡、无线CPE客户端来实现。 采用2.4GHz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农村大量用户进行覆盖,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布线安装等多方面的费用,而且由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增加或减少用户是相当容易的,通过增加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就可以增大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这一特点对于逐步开发农村用户的网络建设需求是非常适合的。运营商可以根据农村用户数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地配置设备,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的目的。在网络开通初期,可配置较少的接入点,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根据需要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方案设计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精华)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年五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 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 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具体包括: 1)LTE研发和产业化:完成TD-LTE的多频多模芯片、终端、系统和仪表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解决产品开发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2)LTE-Advanced标准化、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参与3GPP LTE 增强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建立技术试验环境,建设2~3个规模试验网。 3)TD-SCDMA及其增强型优化和提升:支持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和完善、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等。 2011年本项目主要考虑安排基带芯片、仪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中还需支持的课题以及高铁等特殊环境下的研发课题。

课题1-1 TD-LTE面向商用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和TD-SCDMA/GSM 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TD-LTE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提供1000片面向商用的多模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支持TD-LTE和TD-SCDMA/GSM多模;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 –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近年来各个运营商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在城域网向用户驻地网延伸的部分,“最后一公里接入”仍然是各运营商争夺最终用户的瓶颈。基于3.5GHz、26GHz频率上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都为解决这种瓶颈提供了各自的方案。随着国家主管部门2002年开放5.8GHz频段,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作为骨干网络的延伸和补充,能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业务,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目前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本是由国外厂家生产,通过代理和OEM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有点对多点和点对点两种系统,其中点对点5.8GHz系统又可细分为点对点网桥,用于传输IP业务;点对点数字微波,提供E1传输通道;5.8GHz点对多点系统主要用于IP接入。 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频段 5.8GHz频段为开放频段,不像3.5GHz或者26GHz频点需要招标分配,因此获得5.8GHz频点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到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并备案即可。运营商在没有其它频段可用的情况下,申请使用5.8GHz 频段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2)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 5.8GHz频段范围是从5725MHz到5850MHz共有125MHz。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强行规定5.8GHz设备的信道带宽及划分方式。因此各个厂家的5.8GHz设备在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也不尽相同,信道从4-10个不等,信道带宽从6MHz-35MHz不等。从频率规划和蜂窝组网角度来看,信道越多越好(至少需要4-6个不重叠),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但反过来看,如果信道带宽太小,在相同调制方式下,业务带宽就会比较小。因此从频率规划和业务带宽综合考虑,既要能很好进行频率规划又要有较宽的业务带宽,5.8GHz系统信道带宽为15MHz到25MHz范围比较合理。 3)调制方式及业务带宽 5.8GHz频段没有规定上下行信道范围,因此多数5.8GHz系统空中采用TDD方式,上下行共用一个信道。其业务带宽指标一般指上下行业务带宽之和。5.8GHz接入系统调制方式有BPSK、QPSK、8QAM、16QAM、64QAM等,业务带宽从6Mbps到70Mbps不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主要和覆盖距离、链路情况等相关。以信道带宽为20MHz为例,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18Mbps,采用16QAM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51Mbps。 4)传播特性及覆盖距离 5.8GHz与3.5GHz一样受雨率影响很小,在16mm/h的雨量下,雨衰为0.06dB/KM,也就是每10公里雨衰为0.6dB,在做无线链路设计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单载波5.8GHz系统,基站与端站之间通常要求视距;对于采用OFDM技术的5.8GHz系统,基站与端站之间可以不要求视距。5.8GHz点对多点系统覆盖距离通常可以达到5公里-10公里。覆盖距离主要和系统调制方式有关,如采用QPSK方式时,覆盖距离可达10公里,采用16QAM方式时,覆盖距离为5公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使用1-3个5.8GHz基站,每基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1:35:34.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黄桂泉[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65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无线信号的简洁性和方便性,无线组网方案被众多无线家庭网络平台所采用。但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改善成为了提高无线平台性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实施方案,希望可以为家庭无线宽带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宽带;无线接入;超宽带 近年来,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可以享受到网络的便捷,同时也要求宽带技术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性能,于是又出现了超宽带技术(UWB)。所谓超宽带技术,实际上是普通宽带技术的一种升级,它可以实现更宽的频谱,并且采用超低功率的信号进行传输,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Gbp级别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宽带技术在性能上有极大的提升[1]。UWB在抗干扰、高速率、宽带宽、低功耗等方面的性能使其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通信平台、高速无线宽带、家庭网络平台、无线电话、雷达通信等领域[2]。 1 家庭组网技术的特点 超宽带技术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优异的性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另外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它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3]。首先,UWB具有比传统宽带技术有更宽的带宽,其带宽通常可以达到1GHz以上,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更高[4]。带宽的增加同时也使容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它也能够与窄带通信系统并行工作而保持原有的性能;其次,UWB技术在抗干扰上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跳时扩频技术,与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再次,UWB技术由于无需载波即可实现信号传输,因而只需要采用更低的功耗,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了瞬间脉冲来表达信号电平,直接传输二进制信号;最后,UWB技术由于采用了跳时扩频技术[5],因而在保密性能上更加优异,因为接收机需要事先知道发送端的扩频码才能进行解码,与传统的接收机不能通用。 2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由于无线信号有一个功率限制,因此家庭无线往往会有一定的盲区。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的无线组网开始采用无线路由和无线AP 的解决方案,实现全覆盖的同时,也使多个移动终端可以自由共享数据。下面将分析家庭宽带无线组网技术的结构、配置及应用特点。 2.1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 采用了一个无线路由器进行组网,按照星形拓扑结构使各终端实现互联。网内设备通过无线路由接入互联网,从而完成了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无线路由的信号来自于外部的交换机,只需用一要网线将其WAN口与LAN口相连即可打通物理链路。对于无线路由的运行参数,一般启用SSID广播方式,并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加密。为了减少网络维护的麻烦,路由采用动态IP分配,自动获取IP地址。显然,这种方案虽然采用了无线路由器,实际上也可以很容易改造成有线宽带网络,使用比较灵活,对于一般的家庭宽带而言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2无线路由器中继方案 与无线路由独立组网的方式不同的是,中继组网方案采用了多个无线路由器,其中一个是主路由器,负责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在其下面再分级连接路由器,实现中断功能,并把信号传输到家庭宽带系统。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主路由采用与下级路由不同的配置方案。主路由同样需要启用无线功能和SSID广播,将其内网地址设置为192.168.0.1,局域网密码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保护,由于需要从外网获取公网IP,因此配置为动态IP模式。下级路由器除了无线功能、SSID广播外,最主要的区别是采用无线桥接功能及固定IP模式,因为对于主路由而言,下级路由均为内部局域网,因此采用静态IP模式更便于使用和维护。该方案同样可以改造为有线宽带组网模式,但由于中继路由的存在,使得改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但次级路由的无线桥接功能显然可以进一步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实现全家庭无盲区覆盖。 2.3方案对比及性能分析 家庭无线网络的性能可以通过平均传输速度、平均吞吐量和平均响应时间等参数来进行评估。中继路由器的存在使信号传输更远,但需要牺牲网络的响应时间,信号需要更长时间的传输才能被网内设备所接收,同时,传输速度也会相应下降。实际上,如果采用无线AP方法,将获得比无线路由更加优异的网络性能。中继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响应时间和传输时间进一步增加,严重时会影响网络的体验。另外,考虑到宽带接入的速度要求,一般家庭宽带中的移动设备数量不宜过多。对于一般的小家庭而言,采用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且传输速度比较高,使用体验较好。对于需要完全无线信号覆盖的家庭来说,可以采用第二种无线路由中继方案。如果室内结构较复杂,墙体较多,面积较大,而又需要实现全覆盖时,可以采用多级中继方式来实现,但需要牺牲一定的网络性能。 3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家庭宽带无线接入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可以预见,未来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广泛推广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节省实施成本。在城市地区,无线接入方案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无线接入的成本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更低。尽管无线宽带有很多优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管理和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运营商各自为政,无统一标准,兼容性差等等,并且无线信号传输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气、基站等环境的影响,并且与宽带骨干网、公共电信网等的对接还不能做到完全无缝互联。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周群.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不同技术对比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5). [2]韩寸叶.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制作,2016(23):77-77. [3]苏秋侠.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2.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 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传送功能TF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介质适配功能。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以及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拓扑结构:物理配置结构/逻辑配置结构,五种类型: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形结构。 接入网分类: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蜂窝通信、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几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对比分析

络巨头们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围绕着不同的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Wi-Fi:局域网接入技术 Wi-Fi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Wi-Fi技术包括已经批准的IEEE802.11a、b和g规范以及等待批准的802.11n规范。Wi-Fi是第一项得到广泛部署的高速无线技术。Wi-Fi首先在笔记本电脑中顽强地站稳了脚跟,笔记本电脑快速上升和移动办公模式的逐渐深入人心奠定了Wi-Fi进一步流行的基础。在英特尔、IBM、AT&T等众多IT和电信运营商的努力下,Wi-Fi被广泛部署在全球机场、酒店、咖啡馆等场所。然而,Wi-Fi能够支持的范围非常有限,用户只有保持距离无线接入点设备(AP)300英尺的范围内才能实现高速连接。尽管以目前的情况,希望通过公共服务来盈利还不够现实,但这些热点的存在无疑对Wi-Fi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Wi-Fi有着“无线版本以太网”的美称。802.11b的带宽可以达到11Mbit/s,而802.11a及802.11g更可达54Mbit/s,如此高的带宽几乎赶上了线缆的连接,大大超过同类型的无线网络技术。 IEEE 802.11的影响不仅源于IEEE802.11a、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在于802.11n将会使其应用格局跃上一个新台阶。IEEE 802.11系列规范主要从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两方面来制订无线局域网标准。其中物理层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信号等基础规范,如IEEE 802.11b、802.11a、802.11g、802.11n等;而媒体访问控制层则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应用要求规范,如IEEE 802.11e、802.11f、802.11i等。目前,802.11n标准是横跨MAC与PHY两层的标准,预计带宽将达到108Mbps,最高速率或许会达到320Mbps,并加入服务质量管理功能。以此看来,WLAN从IEEE 802.11b发展到IEEE 802.11g,只不过是升级;而到IEEE802.11n,才能说是换代。 虽然Wi-Fi拥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存 几种宽带无线 接入技术的对比分析 田学军 湛江教育学院 长期以来,无线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有线技术的补充,不可能取代有线技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系列宽带无线技术已经带领无线技术走向关键应用领域。以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以太网为代表的有线网络技术不但极大地扩展和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模式和效率,促使互联网蓬勃地发展,也给后来的技术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现在的无线技术与当初有线网络初创时期的环境极为相似,面临着标准林立、市场错综复杂、带宽不足等等挑战。而且,今天无线遇到的问题更为复杂,长距离传输的信号衰减、成本、辐射、QoS、安全脆弱和更高的带宽需求等。相比起有线技术,无线应用的环境和需求也更加复杂,这也决定了无线技术必然是以多种不同的技术标准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众多的无线技术中,Wi-Fi、WiMAX、UWB、IEEE 802.20/3G成为不同领域的无线技术的代表,非常引人注目。由于目前无线领域标准众多,即使是一种技术也可能存在多种竞争的标准。为了争夺未来市场的主导权,制定标准的网 在的安全隐患却是一个致命的缺点。Wi-Fi采用的是射频(RF)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无线电波能穿透墙壁和隔板,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Wi-Fi崛起虽然迅速,但是面对WiMAX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有舆论认为WiMAX将取代Wi-Fi,但也有人认为WiMAX不会取代Wi-Fi,双方将在无线接入中互补。WiMAX与Wi-Fi最明显的区别是覆盖范围存在巨大差别,Wi-Fi最高只能达到300英尺的覆盖范围,而只能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中使用,而WiMAX802.16e通常可以达到几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动无线城域网环境中使用。 WiMAX:城域网无线技术 WiMAX技术是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的缩写(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认证,消除IEEE802.16标准应用的障碍,扩大标准的应用范围。802.16是由IEEE802开发的无线接入技术空中接口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包括802.16d固定无线接入和802.16e移动无线接入标准。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802.16d主要定位于企业用户,提供长距离传输的手段,而802.16e的用户群则定位于个人用户,支持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宽带接入网络。 802.16d可支持TDD(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两种无线双工方式,根据使用频段的不同,分别有不同的物理层技术与之相对应,即单载波(SC)、OFDM(256点)、OFDMA(2048点)。其中,10-66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主要采用单载波调制技术,而对于2-11GHz频段的系统,将主要采用OFDM和OFDMA技术。OFDM和OFDMA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且在抵抗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OFDM和OFDMA是低频段802.16系统采用的主要物理层方式。802.16e的物理层实现方式与802.16d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差别是对OFDMA进行了扩展。在802.16d中,仅规定了2048点OFDMA。而在802.16e中,可以支持2048点、1024点、512点和128点,以适应不同地理区域从20MHz到1.25MHz的信道带宽差异。在802.16标准中,MAC层定义了较为完整的QoS机制。MAC层针 对每个连接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QoS参数,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化、通话质量高、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3、GPRS接入技术 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情形大概就跟使用了下载软件NetAnts差不多。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单纯进行

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篇一:成都阳城大厦无线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波迅WBS无线网络 Wi-Fi通信系统 成都阳城大厦 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 ...................................... - 2 - 商务中心无线网络 ................................................ ................................................... ................. - 2 - 厂商介绍 ................................................ ................................................... ................................. - 2 - 项目概况 ................................................ ...................................................

................................. - 3 - 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 ................................................ ................................................... .................... - 5 - 项目需求分析 ................................................ ................................................... ......................... - 5 - 方案设计 ................................................ ................................................... ................................... - 5 - 第三章工程实施配套要求 ................................................ ................................................... .......... - 10 - 设备安装方式 ................................................ ................................................... ....................... - 10 - 接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应用与发展 标准、 -标准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简介 几种主要技术标准 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 无线人域网技术(WPAN)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FBWA)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MBWA) 结束语

100Base-T T-1 10Base-T Bluetooth 802.11b Broadband Dial-Up Lo Hi Hi 带宽优化 未来: 高移动性和大带宽 True Mobile Multimedia Edge WCDMA cdma2000 L e a d i n g T h e E d g e 无线通信的未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TD-SCDMA GPRS 带宽 移动性 802.11a/HiperLAN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简介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 Packet WLAN Short New IP based Services and type Cellular Short Range Wireline other Digital Interface IMT-2000 2nd gen. Range Connectivity xDSL entities Broadcast download channel Radio Interface based Core Network applications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简介(续)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对核心网络的接入 具有与有线接入技术相当的速率和质量 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比 速率更高:最大可达几百Mbps 对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支持有限:最大十几Km/h 应用广泛 高速Internet接入、移动办公 家庭信息家电联网 军事、救灾、探险 ……

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的发展前景(上)

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的发展前景(上) ?2001-05-11 窄带固定无线的失败并不能减慢宽带无线的发展速度,现在代表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技术被认为是最佳解决方案,但还须事实证明。 固定无线系统真的比有线系统更简单更便宜吗?支持者说,无线技术不需要地面铺线,不需获得市政批准,但怀疑者说,无线技术果真这么好?那么无线本地网(WLL)的推广怎么遭到了失败?现在看起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似乎是正确的,做为替代固定有线设备的无线技术一直被夸大了,主要的设备提供商已经放弃了他们的基于GSM,DECT和CDMA.的窄带无线本地网方案,只有无线市话PHS业务还在保持上升势头。 但随着宽带时代的到来,无线技术将证明它做为一项接入技术在成本和性能上的无比优越性,而且也是参与竞争的必备条件。高速固定无线网与无线本地网(WLL)一样,速度快而且便宜,你不依靠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就可构建自己的网络,还可在有线网络中结合使用无线技术。 波士顿的先峰顾问公司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表示,到2005年无线设备销售可达67亿美元,服务收入可达89亿美元,到2010年底这两项收入分别可达152亿美元和356亿美元,是一个利润可观的市场。ARC公司的报告也说,到2005年无线市场将增长三倍,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亚洲的重要性有可能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使得宽带无线技术在亚洲的发展受到了抑制。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让人关注,对美国无线设备提供商来说,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使得中国市场极富吸引力。现在宽带市场相对来说还很有限,中国电信的1.44亿固定电话用户中只有10万是ADSL用户,公司计划今年再增加30万。 与中国电信竞争的还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数据通信专营公司吉通和新成立的网通、铁通公司,它们都有计划开展宽带无线业务。在这样一个垄断的电信行业里,边界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可质疑,现在可选择的高速无线技术是LMDS,所有运营商的试验项目都集中在24-26和38GHz这一范围,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试验项目履盖1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