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A0702043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总体上讲,艺术学理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同时,普通艺术学以整个艺术为研究对象,又包括音乐学、舞蹈学、喜剧学、电影学、美术学等具体的艺术理论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性特点。本课程的学习,着重介绍艺术学的最基本的一些原理,主要是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尤其要从文化角度带领学员对五大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中外古今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提高学员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艺术的本质特征(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艺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3.课程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第二章艺术的起源(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2)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难点: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2)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3)艺术与宗教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4)艺术与道德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5)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重点与难点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

(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2)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3)艺术与宗教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4)艺术与道德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5)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点: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3.教学建议

(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第五章实用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

(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

(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难点: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3.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第六章造型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2)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

(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难点: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3.课程教学要求

(1)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理解和认识。

(七)第七章表情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2)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2.重点和难点

(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

(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

(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八)第八章综合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重点和难点

(1)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

(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电视艺术的分类。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九)第九章语言艺术(共2学时)

1.教学内容

(1)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2)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2.重点和难点

(1)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

(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

(十)第十章艺术创作(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3)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

2.重点和难点

(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4)无意识。

(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

(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

(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4.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2)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

(3)指导学生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4)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十一)第十一章艺术作品(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作品的层次

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

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2)典型和意境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2.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艺术意蕴。

(2)典型和意境。

(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3.课程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

来进行研究。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4.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

(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

(3)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4)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十二)第十二章艺术鉴赏(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2)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4)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

2.重点和难点

(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

(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

(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4.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2)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五、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记分制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

2.考试成绩构成

例:课程总成绩=期末试卷成绩70%+平时成绩(作业、考勤等)30%

六、参考教材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2]王宏建.《艺术概论》.第5版.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7

[3]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七、大纲说明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理论课程,艺术学包括三方面:1、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2、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3、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等。休学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对以上艺术学所包含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项有深入的知识储备。

由于本课程综合性强,加之学员对艺术门类了解有限,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多媒体课堂讲授,授课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内容要丰富、例证详实,要熔“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可以结合微视频、慕课等手段辅助教学。

执行本大纲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好艺术学概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与艺术密切相关,掌握这些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互相沟通,相得益彰。同时对加深对艺术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获取丰富的艺术实证资料,以避免艺术理论的枯燥无味。艺术是一个十分繁复的领域,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工艺、戏剧、影视等,甚至包括今天刚兴起的网络艺术、游戏艺术。

3、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艺术学概论的根本法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对人的实践行为的概括和指导。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就是教条,不但无益甚至有害。艺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辟地理解专业课所讲授的内容,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艺术感悟力;反过来,较高的艺术感悟力对于提升我们的艺术理

论水平,促进我们对艺术现象的理论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学员的艺术欣赏水平,结合所学专业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广告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适用层次、专业与参考学时 适用层次及专业:本科,广告学专业。 参考学时:60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先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把握企业广告战略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方向、基本方式,以及操作方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观念和协作意识,以求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广告的本质,广告业的构成,广告活动的基础,广告战略的确立,广告策划的依据,媒介策划,创意战略与创意过程创意实施。了解各广告媒介的特征与运用。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办法 闭卷考试。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当代广告学》(美)William F. Arens 著丁俊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现代广告学》何修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现代广告学》苗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现代广告学》余明阳著安徽人民出版社 《广告精要Ⅰ原理与方法》东京株式会社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广告精要Ⅲ计划与管理》东京株式会社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媒体与广告》钟以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国际广告》杂志、《中国广告》杂志;《现代广告》杂志。 七、课程具体讲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广告概述 [教学目的] 本章将讲述广告业的全貌,提出广告的定义,阐述广告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各种功能与类型。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广告在传播过程中的基本作用和广告如何在营销过程中发挥

作用;了解经济对广告发展的影响。认识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和效应;以及对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的总体影响。掌握广告的定义和广告学与广告业常用的基本术语;从而为后面具体内容的学习搭起一个基本的框架。 [教学要点]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对广告定义的分析:广告是一种传播活动;广告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活动;广告是有偿的;广告是劝服性的;广告促销有形和无形的商品;广告必须有出资人;广告要借助媒介进行传播。 二、广告传播的独特性: 1、人类的传播过程:信源→编码→讯息→渠道→解码→受者 2、这一传播过程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信源层面;讯息层面;受者层面;反馈与互动。 三、广告与营销: 1、营销的定义:营销指对观念、商品及服务进行策划并实施设计、定价、分销和促销的过程, 其牡丹是引起交易,从而满足个人或某个组织的预定需要、欲求和目标。 2、广告与营销过程; 3、识别目标市场与目标受众:目标市场的定义;目标受众的定义; 4、营销战略的实施:产品元素;价格元素;分销元素;传播元素;整合营销传播。 四、广告的经济与社会作用: 1、经济作用:对产品价值的影响;对价格的影响;对竞争的影响;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对 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2、社会作用:对价值观的影响;欺骗问题;品位问题;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政府对广告的 管理;广告公司与广告协会的自律问题。 [教学建议] 本章的重点是广告的定义、本质和广告的四个层面;广告传播活动与人类其他传播活动的区别;难点是广告与企业营销策略的关系及其在营销传播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建议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建议安排4学时。 [复习与练习] 1、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在哪里? 2、在营销传播过程中,信源、讯息和受者各涉及哪些层面? 3、营销战略对广告主选择广告类型会产生什么影响? 4、试举出反营销手段的三家企业或团体。 5、试举出你所知道的参与营销战争的企业。 6、假如你是一个消费者,你会为省钱而不到做广告的商店购物吗,为什么? 7、广告对我们的价值观有什么影响,如何影响? 8、你如何看待广告中的夸大宣传? 9、我国政府如何对广告进行管理? 网上练习: 1、请选择一个网址或网上广告,从中识别出以下传播元素:信源、作者、讯息、渠道、受者、 反馈和潜在噪音。 2、请上网查阅汽车、体育用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的广告个一个,并指出它们各自的广告类 型和广告目的。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艺术概论课程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4200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课时 学分:2 适用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概论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艺术概论”课程是为美术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为其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接受和批评、艺术门类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为第三章、第五章。(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参观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相结合的手段实施教学。 (五)实践环节 1、名称:艺术概论 2、主要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学。 3、学时分配:6课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艺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李胜利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 (九)说明 授课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适当调整授课的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外国美术种类欣赏方面拓展层面引导与启发学生,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更全面的突出和展示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以讲授“艺术”的含义导入课程,讲授课程新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概论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要点: 1、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性 2、“艺术”和“艺术学”的含义 第二节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要点: 1、△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美术)

高中艺术欣赏课(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 说明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进行。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26:040541008广告学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541008 课程英文名称:Advertis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8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广告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广告理论,掌握广告业务运作流程,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初级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进入角色。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要求学生在营销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了解广告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掌握广告概念、广告市场、广告管理、广告创作、广告传播、广告效果测定等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广告业务运作和广告策划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部分章节可根据学生先修课的情况酌情增减。由于广告是实务性比较强的学科,建议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形式应占至少一半的课时。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课教师定期审阅; 2 、本课程的课程实践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广告策划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 考核目标:通过考核,首先要了解和检验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相应的评价,并以此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根据考核情况来分析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以此为依据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提高。 3. 成绩构成: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七)参考书目 1. 《现代广告学概论》,陈培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 《广告学教程》,李宝元,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 《广告与促销》,乔治贝尔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通过对广告理论 与实务的知识教学,是学生了解广告活动的规律性,掌握广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熟悉广告市场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和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 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测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 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 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建设工程经济 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 学时:36 学分:4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 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 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 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 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广告学概论-教学大纲

《广告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233A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51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9 学分:3 适用对象:广告学 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经济学原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广告学概论》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的是学科基础课,是为培养和强化经济类高等院校学生广告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广告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广告活动的规律性,全面地理解广告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从事广告策划、创作、经营等的职业素养,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四号字)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讲授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告基础理论。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逻辑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对广告的定义、作用、发展简史等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论证广告产业与广告市场。 第二部分广告经营理论与实务。论述广告市场活动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发布者的经营特点与经营模式。 第三部分广告策划、创意理论。重点阐述广告策划的原则、任务及策划的程序、步骤,用案例解读广告创意理论。 第四部分广告监督管理理论。它是研究运用国家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广告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和指导,使其在遵守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条件下运行的理论与实务。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当前广告市场现状介绍、重点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业发展的关注,学会用广告学原理解决广告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基本要求: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 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 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2)试卷分数:(按卷面100分30%)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 )试题结构:基础知识题30%,思维发挥题50%,辨析题20%。 (5)题型:填空,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6)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5、试题样例: 一、填空题:1、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选择题:1、关于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有许多种,其中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泰勒弗雷泽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斯宾赛 D三者都有 三、简答题:1、简述原始艺术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1、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制定人:审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