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内容

中医必背内容
中医必背内容

中医必背内容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疼痛,少阳经头痛―――两侧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连项背,厥阴经头痛―――巅顶痛,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太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疼痛,少阳经头痛―――两侧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连项背,厥阴经头痛―――巅顶痛,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阳明潮热(日晡潮热):在日晡(下午3-5点)热势较高,属于胃肠燥热内结,阴虚潮热:在午后和夜间低热。由于阴虚阳亢而生热。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为湿热内盛。身热夜甚。温病热入营血

221.反治属于:治病求本。222.用寒远寒属于:因时制宜。223.正治属于:治病求本。224.既病防变属于:治未病。225.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标本同治。226.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急则治其标。227.寒因寒用属于:反治。228.实则泻之属于:正治。229.热因热用属于:反治。230.热者寒之属于:正治。231.扶正法适用于:虚证。232.祛邪法适用于:实证222.221.反治属于:治病求本。

223.222.用寒远寒属于:因时制宜。

224.223.正治属于:治病求本。

225.224.既病防变属于:治未病。

226.225.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标本同治。

227.226.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急则治其标。

228.227.寒因寒用属于:反治。

229.228.实则泻之属于:正治。

230.229.热因热用属于:反治。

231.230.热者寒之属于:正治。

232.231.扶正法适用于:虚证。

233.232.祛邪法适用于:实证

234.199.“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阴邪为病,阳气受损。20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阳热亢盛,阴液受损。201.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阴虚则热。202.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阳胜则热。203.阳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实热证。204.阳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虚寒证。205.阴偏衰所形成的证候是:虚热证。206.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实寒证。199.“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阴邪为病,阳气受损。

235.20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阳热亢盛,阴液受损。

236.201.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阴虚则热。

237.202.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阳胜则热。

238.203.阳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实热证。

239.204.阳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虚寒证。

240.205.阴偏衰所形成的证候是:虚热证。

241.206.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实寒证。

242.18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劳神过度。

243.182.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过饱。

244.18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

245.184.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是:正气不足。

246.185.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虚实夹杂证。

247.186.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实证。

248.187.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虚证。

249.188.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真实假虚证

250.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251.胖而能食为形盛有余,表示脾胃健旺;

252.胖而食少形盛气虚,表示脾虚痰湿

253.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瞳仁属肾,称为“水轮”

254.黑睛属肝,称为“风轮”;

255.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

256.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57.白睛属肺,称为“气轮”

258.瞳仁属肾,称为“水轮”

259.5.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两目晦暗。6.得神的表现是:面色荣润,目光精彩。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黄胖。8.小儿疳积的面色可表现为:乍黄乍白。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面色黑而干焦。10.瘀血证最常见:面色青紫

260.5.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两目晦暗。

261.6.得神的表现是:面色荣润,目光精彩。

262.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黄胖。

263.8.小儿疳积的面色可表现为:乍黄乍白。

264.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面色黑而干焦。

265.10.瘀血证最常见:面色青紫

266.19.脏腑精气衰竭则:肉消著骨。20.中焦有火则:形瘦食多。21.瘫痪的特征是:四肢不用,麻木不仁。22.痿证的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23.痹证的特征是: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

267.19.脏腑精气衰竭则:肉消著骨。

268.20.中焦有火则:形瘦食多。

269.21.瘫痪的特征是: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270.22.痿证的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271.23.痹证的特征是: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

272.39.喜胜:悲。40.恐胜:喜。41.属于“火”的是:喜。42.属于“金”的是:悲。43.属于“水”的是:耳。44.属于“土”的是:口。45.属于“水”的是:咸。46.属于“木”的是:酸。47.属于“水”的是:黑。48.属于“金”的是:白。

273.39.喜胜:悲。

274.40.恐胜:喜。

275.41.属于“火”的是:喜。

276.42.属于“金”的是:悲。

277.43.属于“水”的是:耳。

278.44.属于“土”的是:口。

279.45.属于“水”的是:咸。

280.46.属于“木”的是:酸。

281.47.属于“水”的是:黑。

282.48.属于“金”的是:白。

283.49.“君主之官”指:心。50.“将军之官”指:肝。52.“罢极之本”指:肝。53.“气之根”是指:肾。54.“气之主”是指:肺。55.“先天之本”是指:肾。56.“后天之本”是指:脾。57.“生气之源”指:脾。58.“主气之枢”指:肺。59.“生痰之源”指:脾。60.“贮痰之器”指:肺。

284.49.“君主之官”指:心。

285.50.“将军之官”指:肝。

286.52.“罢极之本”指:肝。

287.53.“气之根”是指:肾。

288.54.“气之主”是指:肺。

289.55.“先天之本”是指:肾。

290.56.“后天之本”是指:脾。

291.57.“生气之源”指:脾。

292.58.“主气之枢”指:肺。

293.59.“生痰之源”指:脾。

294.60.“贮痰之器”指:肺。

295.79.主治节的是:肺。80.主升清的是:脾。81.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肾。8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心。83.心的功能为:行血。84.肝的功能为:藏血。85.肾的功能为:纳气。86.肺的功能为:主气。87.称为刚脏的是:肝。88.称为娇脏的是:肺。296.79.主治节的是:肺。

297.80.主升清的是:脾。

298.81.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肾。

299.8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心。

300.83.心的功能为:行血。

301.84.肝的功能为:藏血。

302.85.肾的功能为:纳气。

303.86.肺的功能为:主气。

304.87.称为刚脏的是:肝。

305.1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推动作用。1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推动作用。1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120.津液运行依靠气的:推动作用。1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清气。1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元气。123.脉内的气是指:营气。124.脉外之气是指:卫气。125.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126.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1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宗气。128.肺所宣发的气是:卫气。129.生化血液的气是:营气。1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宗气。131.贯心脉的气是:宗气。1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元气306.1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307.13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

308.1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津血同源。

309.13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

310.1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1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1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1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151.冲脉的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152.跷脉的功能是: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311.153.太阳经病可见:头项痛。

312.154.厥阴经病可见:巅顶痛。

313.155.“十二经脉之海”是指:冲脉。

314.156.约束纵行诸经的是:带脉。

315.157.“阳脉之海”是:督脉。

316.158.“阴脉之海”是:任脉

317.159.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风邪。16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湿邪。161.火热之邪致病可见:狂躁妄动。162.湿邪致病可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163.其性凝滞者为:寒邪。164.其性粘滞者为:湿邪。165.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湿邪。16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燥邪。167.寒邪的致病特点是:易伤阳气。168.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易于伤肺。169.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开泄。170.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凝滞。318.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319.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320.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321.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322.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23.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324.18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劳神过度。

325.182.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过饱。

326.18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

327.184.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是:正气不足。

328.185.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虚实夹杂证。

329.186.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实证。

330.187.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虚证。

331.188.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真实假虚证。

332.189.阴盛格阳证属于:真寒假热证。190.阳盛格阴证属于:真热假寒证。191.阳虚则寒出现:虚寒证。192.阳胜则热出现:实热证。193.阴虚则热可引起:虚热证。194.阴胜则寒可引起:实寒证。195.外感寒邪的病机是:阴偏胜。196.过食生冷的病机是:阴偏胜。197.邪热内盛可出现:阳盛格阴。198.阴寒内盛可出现:阴胜则寒。

333.189.阴盛格阳证属于:真寒假热证。

334.190.阳盛格阴证属于:真热假寒证。

335.191.阳虚则寒出现:虚寒证。

336.192.阳胜则热出现:实热证。

337.193.阴虚则热可引起:虚热证。

338.194.阴胜则寒可引起:实寒证。

339.195.外感寒邪的病机是:阴偏胜。

340.196.过食生冷的病机是:阴偏胜。

341.197.邪热内盛可出现:阳盛格阴。

342.198.阴寒内盛可出现:阴胜则寒。

343.221.反治属于:治病求本。222.用寒远寒属于:因时制宜。223.正治属于:治病求本。224.既病防变属于:治未病。225.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标本同治。226.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急则治其标。227.寒因寒用属于:反治。228.实则泻之属于:正治。229.热因热用属于:反治。230.热者寒之属于:正治。231.扶正法适用于:虚证。232.祛邪法适用于:实证。344.35.耳流白脓为:缠耳。

345.36.耳流臭脓为:耳疳

346.88.称为娇脏的是:肺。

347.37.气阴两亏,虚火上浮,可见: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38.肺胃热毒壅盛可见: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咽喉出现白色假膜,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348.40.肾在舌分属部位是:舌根。

349.41.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舌尖

350.42.湿热内阻可见:舌苔黄厚腻。43.痰饮水湿内停可见:舌苔水滑。44.胃阴耗损,胃气虚弱:舌苔剥。45.舌淡白、胖嫩而滑,多属:脾肾阳虚。46.舌瘦薄、色淡者多属:气血两虚。47.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为:舌光无苔。48.提示正气渐复为:舌苔由厚变薄。49.舌苔由薄转厚为:邪气入里。50.舌苔厚腻骤然消退为:胃气绝。51.胃之气阴两伤可见:镜面舌。52.湿热可见:黄腻苔。53.热盛津伤可见:燥苔。54.瘟毒内盛可见:粉白苔351.55.湿病化热,津液暴伤可见:苔白糙裂。

352.56.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风寒之邪可见:绛舌薄白苔。

353.57.气营两燔的舌象:绛舌黄白苔。

354.58.里热挟湿的舌象是:红舌苍老滑苔

355.63.疹的特点是: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64.斑的特点是: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65.湿疹的病机是:风湿热留于肌肤。66.缠腰火丹的病机是:肝火妄动,湿热薰蒸皮肤。67.隐疹的病机是:营血虚,风中经络。68.小儿指纹紫为:内热。69.小儿指纹色淡为:虚证。70.热扰心神则见:谵语。71.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则见:郑语。72.太息表明:肝气郁结。73.呃逆表明:胃气上逆。74.实热证则:咳吐粘痰黄水。75.虚寒证则:咳吐清水痰涎。76.胃阴虚则:干呕。77.食滞则:呕吐酸腐。

356.63.疹的特点是: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

357.64.斑的特点是: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358.65.湿疹的病机是:风湿热留于肌肤。

359.66.缠腰火丹的病机是:肝火妄动,湿热薰蒸皮肤。

360.67.隐疹的病机是:营血虚,风中经络。

361.68.小儿指纹紫为:内热。

362.69.小儿指纹色淡为:虚证。

363.70.热扰心神则见:谵语。

364.71.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则见:郑语。

365.72.太息表明:肝气郁结。

366.73.呃逆表明:胃气上逆。

367.74.实热证则:咳吐粘痰黄水。

368.75.虚寒证则:咳吐清水痰涎。

369.76.胃阴虚则:干呕。

370.77.食滞则:呕吐酸腐。

371.咳声不扬,咯痰黄稠不易出者,属肺热咳嗽;咳声清脆,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属燥热咳嗽咳声重浊,痰液稀白者,属风寒咳嗽;咳声紧闷,痰白滑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咳嗽;咳声低微,咳出白沫者,属肺虚咳嗽寒痰色白清稀热痰色黄质稠风痰清稀有泡沫湿痰色白量多燥痰量少而粘寒痰色白清稀热痰色黄质稠风痰清稀有泡沫湿痰色白量多燥痰量少而粘小儿指纹色鲜红为外感表证;色紫红为热证

372.78.呼吸困难,短促急迫为:喘。

373.79.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者为:短气。

374.80.喘息气粗,声高息涌为:实喘。

375.81.咳嗽胸闷,纳呆,泛恶,头晕目眩,苔腻脉滑者为:痰饮。

376.82.湿温特点是: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377.83.阳明实热特点是:日晡热甚,汗出大便干结。

378.84.阴虚火旺则:午后低热。

379.85.湿热交阻则:身热不扬。

380.86.阳虚可致:自汗。

381.87.阴虚可致:盗汗。

382.88.里热亢盛则:蒸蒸汗出。

383.89.气血运行不周则:半身汗出

384.90.头顶痛属:厥阴经。91.前额痛属:阳明经。92.有形实邪闭阻气机为:绞痛。93.湿邪困遏气机为:重痛。94.真心痛的诊断依据是:胸痛持续不解,面色青灰。95.肺痈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96.肺痈为:胸痛、身热、咳吐脓血腥臭痰。97.肺阴虚为: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98.肝火炽盛可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99.肝气郁结可致:胁胀痛,太息易怒。100.胃脘冷痛多因:寒邪犯胃。101.胃脘隐痛多因:胃阴虚。脾胃虚寒385.90.头顶痛属:厥阴经。

386.91.前额痛属:阳明经。

387.92.有形实邪闭阻气机为:绞痛。

388.93.湿邪困遏气机为:重痛。

389.94.真心痛的诊断依据是:胸痛持续不解,面色青灰。

390.95.肺痈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

391.96.肺痈为:胸痛、身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392.97.肺阴虚为: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393.98.肝火炽盛可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394.99.肝气郁结可致:胁胀痛,太息易怒。

395.100.胃脘冷痛多因:寒邪犯胃。

396.101.胃脘隐痛多因:胃阴虚。脾胃虚寒

397.112.迟脉为:脉来一息不足四至。113.代脉为:脉来一止,止有定数。114.结脉为:脉来一止,止无定数。115.虚脉见于:气血两虚。116.微脉见于:阳气衰微。117.濡脉与弱脉不同处是:部位。118.短脉与动脉不同处是:流利度。119.促脉与疾脉不同处是:节律。120.浮脉与散脉不同处是:力度。121.实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按均有力。122.洪脉的脉象是:状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123.滑脉的脉象是:脉来流利,应指圆滑。124.突然大出血时多见:浮大中空。125.长期慢性出血,而致气血不足可见:浮而细软。126.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可见:浮大无根,按之消失。127.浮脉可见:脉象轻按即得。128.实脉可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398.129.肝郁化火多见:弦数脉。

399.130.气分热盛多见:洪数脉。

400.131.内热食积多见:滑数脉。

401.132.肝火夹痰为:弦滑脉。

402.133.阳明热盛为:洪数脉。

403.134.寒凝血瘀为:沉涩脉。

404.135.表证挟痰为:浮滑脉。

405.136.虚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406.137.芤脉的脉象是: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407.138.滑脉的脉象是:流利圆滑如珠走盘。

408.139.数脉的脉象是:脉来数一息五至以上。

409.140.濡脉的脉象为:浮而细软。

410.141.细脉的脉象为:脉形小而应指明显。

411.142.微脉的脉象为:极细极软,若有若无。

412.143.疮疡阳证为:高肿灼手,根盘紧束。

413.144.疮疡已成脓为:按之边硬顶软,有波动感。

414.145.痞是:心下满,按之柔软无压痛。146.积是:腹内有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147.聚是:肿块时聚时散,痛无定处。148.症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是:表里同病。149.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150.舌苔黄白相兼是:由表入里。151.实热证可见:蒸蒸汗出。152.亡阳证可见:冷汗淋漓。153.畏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嫩是:虚寒证。154.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是:表虚证。155.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是:表实证。156.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发热为:阴胜则寒。157.久病体虚出现畏寒肢冷为:阳虚则寒415.156.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发热为:阴胜则寒。

416.157.久病体虚出现畏寒肢冷为:阳虚则寒。

417.158.阴虚证可见:口渴咽干多饮

418.159.温病热入营分可见:渴不多饮。

419.160.热极似寒属:转化。

420.161.寒极似热属:真假。

421.162.阴阳两虚属:同病。

422.164.属错杂关系为:上热下寒。

423.165.属格拒关系为:真寒假热。

424.166.表寒里热属:错杂。

425.167.上盛下虚属:错杂。

426.168.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属:同病。

427.169.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者是:实证夹虚。

428.170.正虚为主、实邪为次者是:虚证夹实。

429.171.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者是:虚实并重。

430.190.伤暑的临床表现为:身热多汗,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赤短,脉濡数。191.阴虚证可见:口渴多饮192.瘀血证可见:但欲漱水不欲咽。193.突然大出血时多见:脉浮大中空。194.长期慢性出血者多见:脉浮而柔细。195.胸胁胀痛,咳唾更甚是:饮停于胸胁。196.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饮停于肺。197.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黑色、青色。198.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黄色、黑色。199.血虚的病机是: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200.血瘀的病机是:血液循行不畅或停滞。201.气随血脱者为: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脉微欲绝。202.气不摄血者为:面色淡白,而无华气短乏力,漏下不止,舌淡,脉细弱。203.气滞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剌痛拒按,舌紫暗,脉涩。204.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可有:眩晕,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205.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剌痛拒按,舌淡暗,脉沉涩431.220.肺热壅盛为: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432.221.肺痈为:咳嗽胸痛,咯吐脓血脓臭痰。

433.222.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434.223.小便混浊如米泔多属:中气下陷。

435.224.黄疸色晦暗如烟薰多属:寒湿困脾。

436.225.阴挺多属:中气下陷。

437.226.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胸闷纳呆者多因:湿邪困脾。438.227.头面浮肿,继而遍及全身,恶风发热者多因:风水相搏。

439.228.女子宫寒不孕是:肾阳虚。29.男子滑精早泄是:肾气不固。

440.230.女子经少经闭或崩漏是:肾精虚。

441.231.肝气郁结的诊断依据是:胸胁胀痛而走窜。

442.232.胸痹的诊断依据是:胸痛彻背时作时休。

443.233.痰热蕴肺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痰。

444.234.头晕昏沉,胸闷,苔腻脉滑的病机是:痰湿内阻。

445.235.头晕胀痛,头重足飘的病机是:肝阳上亢。

446.236.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的病机是:气血两虚。237.肝气上逆则:目眩。38.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239.脾胃湿热可见:眼睑红肿湿烂。240.心火可见:目眦赤。241.痫证的病机为:肝风挟痰。242.狂证的病机为:痰火扰心。243.脾胃气虚可见:244.肝郁乘脾可见:大便时干时稀。245.脾胃湿热可见:黄腻苔。246.胃之气阴两伤可见:花剥苔。247.消谷善饥见于:胃火亢盛。248.饥不欲食见于:胃阴不足。

249.心阳虚的临床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冷肢凉、舌淡胖,脉微细。250.心阴虚的临床表现有:以上都不是。

251.瘀阻心脉为:痛如针剌、舌质紫暗。

252.阴寒凝滞心脉为: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

253.热邪壅肺为:发热胸痛,咳吐脓血。

254.肺阴虚为:咳嗽无痰,盗汗颧红。

255.肺气虚为:咳喘无力,气短音怯。

256.痰湿阻肺为:咳嗽气喘,痰易咯量多。

257.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258.热邪壅肺为:发热胸痛,咳吐脓痰。

259.风热犯肺为:咳嗽痰稠色黄,恶风发热。

260.胃寒证可见:胃脘冷痛。

261.胃热证可见:胃脘灼痛。

262.食滞胃脘可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263.中气虚弱可见:便溏纳差,腹胀乏力。

264.肝气犯胃呕吐可见:脘胁胀满,脉沉弦。

265.食滞胃脘为:脘腹胀痛,厌食,呕吐酸腐食臭。

266.寒湿困脾为:脘腹痞闷胀痛,口淡不渴,头身困重。

267.中气下陷为:食入则胀,脘腹重坠。

268.胃阴不足为:脘痞隐痛,饥不欲食。

269.脾不统血为:便血、尿血、面色淡白。

270.肝火上炎为:吐血,衄血,面红目赤。

271.瘀血出血为:大便黑褐如柏油。

272.湿泻为:泻下如水,便次多,兼有胸闷,肢体酸重,肠鸣,腹痛轻微,舌淡苔腻脉缓。

273.脾虚泻为:纳少腹胀,大腹隐痛,便溏神疲形瘦。

274.寒泻为: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如鸭溏清彻,舌淡苔白,脉沉迟。

275.脾胃湿热可见:面目黄如橘子。

276.脾不统血可见:便血肌衄。

277.寒湿困脾可见:头身困重。

278.胃阴不足则:干呕呃逆。

279.肝胆湿热则:口苦泛恶。

280.胃寒则:口泛清水。

281.热极生风则:角弓反张。

282.肝血虚则:肢体麻木,肌肉掣动。

283.肝阳化风则:突然昏倒,半身不遂。

284.脾不统血则:便血,面色白,脉缓弱。

285.肝火上炎则: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吐血衄血,脉弦数。286.肝气上逆则:头痛、眩晕、呕血。

287.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288.肾阴虚可见:遗精。

289.肾精不足可见:小儿骨骼痿软。

290.肾气不固则:小便失禁。

291.膀胱湿热则:小便频急而痛。

292.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此为:肾不纳气。

293.少气不足以息,此为:肺气不足。

294.太阳病传入少阴属于:表里传。

295.太阳病传入太阴属于:越经传。

296.病初起表现为太阴经证候,称为:直中。

297.病初起表现为三阳经同病,称为:合病。

298.身热,面目俱赤,便秘,腹胀,口干咽燥,呼吸气粗,苔黄,脉沉涩,此属:中焦病证。

299.身热不扬,胸闷不饥,头胀身重,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此属:中焦病证。

300.厥阴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证。

301.少阳病证属于:半表半里证。

302.肺胀,喘咳,胸部满闷,缺盆中痛,其病变属于:手太阴肺经。

303.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其病变属于:手少阴心经。

275.脾胃湿热可见:面目黄如橘子。

276.脾不统血可见:便血肌衄。

277.寒湿困脾可见:头身困重。

278.胃阴不足则:干呕呃逆。

279.肝胆湿热则:口苦泛恶。

280.胃寒则:口泛清水。

281.热极生风则:角弓反张。

282.肝血虚则:肢体麻木,肌肉掣动。

283.肝阳化风则:突然昏倒,半身不遂。

284.脾不统血则:便血,面色白,脉缓弱。

285.肝火上炎则: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吐血衄血,脉弦数。286.肝气上逆则:头痛、眩晕、呕血。

287.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288.肾阴虚可见:遗精。

289.肾精不足可见:小儿骨骼痿软。

290.肾气不固则:小便失禁。

291.膀胱湿热则:小便频急而痛。

292.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此为:肾不纳气。

293.少气不足以息,此为:肺气不足。

294.太阳病传入少阴属于:表里传。

295.太阳病传入太阴属于:越经传。

296.病初起表现为太阴经证候,称为:直中。

297.病初起表现为三阳经同病,称为:合病。

298.身热,面目俱赤,便秘,腹胀,口干咽燥,呼吸气粗,苔黄,脉沉涩,此属:中焦病证。

299.身热不扬,胸闷不饥,头胀身重,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此属:中焦病证。

300.厥阴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证。

301.少阳病证属于:半表半里证。

302.肺胀,喘咳,胸部满闷,缺盆中痛,其病变属于:手太阴肺经。

303.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其病变属于:手少阴心经。

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精)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四气、五味、六、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歌诀 中药性能歌 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六歌枳壳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妊娠服药禁忌歌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第二章《中药学.各论》一、解表药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桂枝温卫

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紫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二、清热药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白椿。清热解毒银花翘,野菊公英鱼腥草,青叶板蓝黛贯众,荞麦红藤败酱草,射干豆根穿心莲,白头齿苋地锦草,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胆漏芦白蔹勃,绿豆鸦蛋四季青,半边地丁蛇舌草。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牛角紫牡丹。清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连青蒿薇。石膏解肌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降火虚热退,栀子泻火除烦躁,凉血通淋衄疸瘥,夏枯草清肝散结,消瘿瘰乌珠疼解,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凉血又安胎,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营卫邪,公英解毒消痈肿,乳痈肿痛功尤胜,板蓝根凉血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鱼腥草解毒排脓,尤善治痰热肺痈,射干解毒善祛痰,咽喉肿痛痰壅喘,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效尤捷,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功效真,丹皮凉血散瘀血,外痈肿骨蒸热,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青蒿透散阴分热,除蒸解暑截疟邪,地骨皮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 三、哮病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 --------------------------------------------------------四、喘证 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 五、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银)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 六、肺痨 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中医考研必背针灸歌诀

中医考研必背针灸歌诀 2015-11-29 中国中医考研 编辑/中国中医考研 十二经脉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真。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栖。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膀胱齐。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作。关冲液门中渚焦,三焦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记,中封曲泉属于肝。 原穴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原太白胃冲阳。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膀京骨。包原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络穴 肺络列缺大偏历,脾络公孙胃丰隆。心络通里小支正,肾络大钟膀飞扬。包络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募穴 肺募中府太天枢,脾募章门胃中脘。心募巨阙小关元,肾募京门膀中极。包募膻中焦石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郄穴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肾郄水泉膀金门。阴郄郄门焦会宗,肝郄中都胆外丘。阴维筑宾阳阳交,阴窍交信阳跗阳。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窍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中脘,气会膻中血膈俞。 筋会大杼髓绝骨,筋会陵泉脉太渊。 下合穴 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三焦委中阳。 胆经阳陵胃三里,下合六穴腑可详。 经络主治诗 任督脏腑神志清,任泌殖壮身回阳。 督中昏热及头面,包心神志手阴胸。 肺经肺病及喉咙,包经心胃心心病。 手三阳经咽喉热,小肠焦经眼耳病。 大肠前头鼻口齿。三焦侧头胸胁病。 小肠后头肩胛神,足三阴前阴妇科。 脾经脾胃肝肝病,肾经肾肺咽喉病。 足三阳热眼神志,胃前口齿鼻咽肠。 胆侧头耳胸胁胆,膀后头背腰脏腑。 骨度分寸诗 前后发际十二寸,印堂前发际三寸。 大椎后发际三寸,印堂大椎十八寸。 两额发角为九寸,耳后两突亦九寸。 天突岐骨隔九寸,脐中岐骨是八寸。 脐中曲骨离五寸,两乳头间是八寸。 腋窝章门十二寸,胛骨后中隔三寸。 肩峰后正中八寸,肘纹肘尖是九寸。 肘尖腕纹十二寸,耻骨股骨十八寸。 胫髁内踝十三寸,股转腘横十九寸 腘横外踝十六寸,骨度分寸需牢记。 五输穴应用 五输阳木阴井金,脏井色荥输间甚。 音经满血胃取合。井心下满荥身热。 输重节痛经喘咳,合穴主逆气而泄。 现代井穴治神昏,荥热合穴六腑病。 本文由中国中医考研编辑整理,转载请保留版权说明。 中国中医考研 学习中医与备战考研,欢迎加入中国中医考研这个大家庭。长按下面二维码3秒选择识别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中医内科歌诀整理

一、感冒 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二、咳嗽 寒三热桑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三、哮病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四、喘证 寒喘麻黄肺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五、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六、肺痨 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七、肺胀 痰浊苏子痰热婢,水泛真苓肺肾平八、肺痿 肺痿虚热门清燥,虚寒甘姜生姜甘,上下麻升瘀都气 九、心悸 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瘀桃痰火黄连温 十、胸痹 胸痹淤血浊瓜夏,寒枳滞柴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附 十一、真心痛 真心瘀保寒当逆,虚阳脱逆人参汤 十二、不寐 不寐火龙痰热温,心胆安神心脾归,心肾不交六交泰 十三、头痛 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痰浊半夏瘀通窍,血虚头痛四物汤 十四、眩晕 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瘀通窍 十五、中风 中风风痰白丸子,风阳天麻阴风镇,痰 热桃仁痰火羚,痰浊涤痰脱参附。风痰 解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 十六、癫狂 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瘀梦醒 十七、痫证 风定火涤瘀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十八、痴呆 痴海七福脾还少,痰浊涤痰瘀通窍 十九、胃痛 胃寒良食保肝柴,湿热清中瘀失丹,虚 寒黄建阴亏贯 二十、痞满 痞满食保痰二平,热朴肝柴虚补中,胃 阴不足益胃汤 二十一、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与,痰夏肝气四七煎,气 香阳理胃阴麦 二十二、噎膈 痰启津沙瘀通幽,气虚阳微补运脾。 二十三、呃逆 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不足益胃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饮食枳导肝郁柴, 瘀血少腹中小建 二十五、泄泻 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肝痛脾参苓,肾 阳虚衰四神丸 二十六、痢疾 痢疾湿芍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 连阴驻真虚寒 二十七、便秘 热秘麻子气六磨,冷温气黄血润肠,阴 虚增液阳虚济 二十八、胁痛 胁痛郁柴瘀复元,湿热龙络一贯煎 二十九、黄疸 阳黄热茵湿苓露,胆大柴毒炽千角;阴 黄寒湿茵术附,脾虚湿滞芪建中; 后热茵苓肝柴六,气滞血瘀逍遥甲 三十、积聚 聚肝逍木食六磨,积滞柴瘀膈虚珍 三十一、鼓胀 气柴湿实热中消,阳附阴六瘀调营 三十二、疟疾 正柴温虎劳何人,寒姜冷金热清瘴 三十三、水肿 水肿风水越婢术,水浸胃皮湿盛疏,毒 麻脾实肾阳济,瘀水互结桃红五 三十四、淋证 热淋八石苇劳比,血蓟气沉膏萆清 三十五、癃闭 癃湿八正肺热清,滞沉浊挡脾中益,肾 阳济肾 三十六、关格 脾肾温茱肝肾杞,阳微参苏继痰涤 三十七、郁证 郁肝柴火丹逍遥,痰气郁结半夏朴,心 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脾肾阴天 三十八、血证 鼻热肺桑胃玉女,肝火龙胆气血归; 齿胃火清阴火味;咳燥桑肝泻阴合; 吐胃泻肝龙气归;便肠湿地气归脾,脾 胃虚寒黄土汤;下焦小蓟肾火知,脾不 统归肾不药;紫血热灰阴火茜,气不摄 血归脾汤 三十九、痰饮 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热沙,溢 支寒饮小青龙,饮退阳虚肾气丸 四十、消渴 上消消渴;中消:胃热玉女气阴术;下 消:肾阴六味阴阳匮 三十九、自汗、盗汗 肺屏风桂阴火六,心血归脾邪郁龙 四十、内伤发热 血归阴清气补中,阳虚金匮痰连中, 气郁丹栀瘀血府 四十一、虚劳 气虚:肺心脾肾,肺福四元; 血虚:心肝心物; 阴虚:肝心脾肺肾,补天益沙归; 阳虚:心脾肾,保附右 四十三、厥证 厥气实五虚生附,血实羚角虚独参,痰 厥选用导痰汤 四十四、痹证 行防痛乌着苡仁,热虎痰合虚独生 四十五、痿证 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 四十六、颤证 颤风阳天痰羚角,气血人参髓龟鹿,阳 气虚衰地黄饮 四十七、腰痛 寒湿姜苓湿热四,瘀身肾虚左右归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必背条文 《内经》条文精选(4条)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略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膳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伤寒论》条文精选(27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乾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医必背歌诀16473(参考文档)

发现运用+ 四小经典校对药性赋 第一章寒性药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 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 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 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 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 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 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 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 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 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 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又闻 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 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茅根止血与吐衄; 石苇通淋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 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若乃 消肿满逐水于牵牛; 除毒热杀虫于贯众。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 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出崩漏之疾; 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又况 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 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 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 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 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必记的经典语录

中医必记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