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导论8版高级篇习题答案.pdf

运筹学导论8版高级篇习题答案.pdf
运筹学导论8版高级篇习题答案.pdf

C ( )

13

13.1A

2.(1,0) (0,2) Q , 0<λ<1, λ(1,0)+(1?λ)(0,2)=(λ,2?2λ) Q .

13.1B

2.(b) , x 1>1,0

(d) .

(f)

.

C.14

3.(a) , det(B )=?

4.

(d) , 3 .

13.1C

1.

B ?1=

0.3?0.20.1

0.1

x 1x 2x 3x 4 z 1.5?0.50021.5x 300.5102x 4

0.5

1

1.5

, .4. z =34.

max z =2x 1+5x 2s .t .x 1 4,x 2 6,x 1+x 2 8,x 1,x 2 0.

, * .

2 C( )

13.2A

1.(a)P1 .(b)B=(P2,P4) .

2. X B,

{z j?c j}=c B B?1B?c B=c B I?c B=c B?c B=0 7. , n?m.

10. , , .

11.(a) x j=1α, x j.(b) x j=βα, x j.

13.2B

2.(b)(x1,x2,x3)=(1.5,2,0),z=5.

13.3A

2.(b)(x1,x2,x3,x4,x5,x6)=(0,1,0.75,1,0,1),z=22.

13.4A

2.max w=Y b s.t.Y A c,Y 0.

13.4B

5. 1:(b1,b2,b3)=(4,6,8)? =34.

2:(c1,c2)=(2,5)? =34.

7.min w=Y b s.t.Y A=C,Y .

13.5A

1.?27 t<1.

2.(a)

t

(x2,x3,x6)=(5,30,10)0 t 13

(x2,x3,x1)=(254,904,5)13 t 52

(x2,x4,x1)=(52,15,20)52 t<∞

5.{z j?c j}j=1,4,5=

4?3t

2

?3t2

2

,1?t2,2?t

2

+t2

2

. 0 t 1, .

13.5B

1.(a)t1=10,B1=(P2,P3,P4).

2. t=0 ,(x1,x2,x4)=(0.4,1.8,1). 0 t 1.5, . t>1.5,

.

C( ) 3

14

14.1A

1.(a) 0.15 0.25.(b)0.571.(c)0.821.

2.n 2

3.3.n >253.

14.1B

3.

532

.4. p =Liz , John 3p , Jim .Ann 6p . 4 , p +3p +3p +3p +6p =1.(a)

3

13

.(b)

7

13

.(c)

6

13

. 14.1C

3.(a)0.375.(b)0.6.7.0.9545.

14.2A

2.(a)K =20.

3.P { 1100}=0.3.

14.3A

3.(a)P {50 70}=0.6667.

(b) =2.67.(c) =$22.33.

14.3B

1. =3.667 =1.556.

14.3C

1.(a)P(x 1=1)=P(x 2=1)=0.4,P(x 1=2)=P(x 2=2)=0.2,P(x 1=3)=P(x 2=

3)=0.4.

(b) P(x 1,x 2)=P(x 1)P(x 2).

14.4A

1. 12

10

.

2.0.0547.

4 C( )

14.4B

1.0.8646.

3.(a)P{n=0}=0.(b)P{n 3};1.

14.4C

1.λ=12 / .P{t 5 }=0.63.

14.4D

2.0.001435.

15

15.1A

1.(a) 537 , 1000 .

15.1B

2.y?=317.82 ,R?=46.82 .

3.y?=316.85 ,R?=58.73 . 15.1-2 ,y?=319.44 ,R?=93.61 .

15.1-2 , R? , .

15.2A

3.0.43 p 0.82.

6.32 .

15.2B

1. x<4.53, 9?x , .

15.3A

2. x<4.61, 4.16?x , .

16

16.1A

1.(a)P{H}=P{T}=0.5. 0 R 0.5,Jim 10 0.5 R 1,Jan

10 .

7. 0 R 0.5,L=1 0.5 R 1,L=2 .

0 R 0.2, =0 0.2 R 0.9, =1

; 0.9 R 1, =2 . R L. L=1 ,

C( ) 5 R , L=2, , , .

16.2A

1.(a) .

16.3A

4. C.1

5.

C.15

16.3B

1.t=?1λln(1?R), λ=4 .

R t( )

1––0

20.05890.0151760.015176

30.67330.2796780.294855

40.47990.1634340.458288

2.t=a+(b?a)R.

4.(a)0 R 0.2:d=0;0.2 R 0.5:d=1;0.5 R 0.9:d=2;0.9 R 1:

d=3;

).

9. 0 R p, x=0; x=( ln(1?R)

ln q

16.3C

1.y=?15ln(0.0589×0.6733×0.4799×0.9486)=0.803 .

2.t=x1+x2+x3+x4, x i=10+10R i,i=1,2,3,4.

16.4A

1. 16.4-1 , 4. , 50

, .

16.5A

2.(a) .(b) .

3.(a)1.48 .(b)7.4 .

6 C( )

16.6A

2. 15.07 μ 2

3.27.

17

17.1A

2.S1:

S2:

S3:

S4:

S5:

S1S2S3S4S5

S10.40.6000

S20.10.30.600

S30.100.50.40

S40.40000.6

S510000 17.2A

2.

S1S2S3S4S5

00100

S1S2S3S4S5

S10.40.6000

S20.10.30.600

S30.100.50.40

S40.40000.6

S510000

(2 2 ) (P2)

S1S2S3S4S5

S10.220.420.3600

S20.130.150.480.240

S30.250.060.250.20.24

S40.760.24000

S50.40.6000

2 =(00100)P2

C( ) 7

(2 )

S10.25

S20.06

S30.25

S40.2

S50.24

P{ ,S4,2 }=0.2.

17.3A

1.(a) excelMarkovChains.xls, , 3.

(b) 1,2,3 , 4 .

17.4A

1.(a)

S C R

S0.80.20

C0.30.50.2

R0.10.10.8

(π1,π2,π3)=(π1,π2,π3)P

π1+π2+π3=1

S0.502.0

C0.254.0

R0.254.0

=2×0.5+1.6×0.25+0.4×0.25=$1500

(b) μSS=2 , .

5.(a)

0.950.040.01

0.060.90.04

00.10.9

(b)

0.4411752.2666728

0.3676462.7200089

0.1911765.2307892

44.12% ,36.76% ,19.11% .

8 C( )

(c) =0.12($5000×0.3676+12000×0.1911)×70000000

=$34711641097.07

14.(a) =(i,j,k)=( ?2 , ?1 , ),

i,j,k=(0 1)

, , (1-0-0) (0-0-1).

0-0-01-0-00-1-00-0-11-1-01-0-10-1-11-1-1

0-0-00.1000.90000

1-0-00.2000.80000

0-1-000.20000.800

0-0-1000.20000.80

1-1-000.30000.700

1-0-1000.30000.70

0-1-100000.3000.7

1-1-100000.5000.5

(b)

0-0-00.014859

1-0-00.066865

0-1-00.066865

0-0-10.066865

1-1-00.178306

1-0-10.178306

0-1-10.178306

1-1-10.249629

3 =1(0.066865+0.066865+0.066865)

+2(0.178306+0.178306+0.178306)

+3(0.249629)=2.01932

=2.01932/3=0.67311

17.5A

1.(a)

12345

10000

:

12345

00.33330.33330.33330

0.333300.333300.3333

0.33330.3333000.3333

0.50000.5

00.33330.33330.33330

C( ) 9

(3 )

10.074070.214286

20.29630.214286

30.29630.214286

40.259260.142857

50.074070.214286

(b)a5=0.07407

(c)π5=0.214286

(d)μ5=4.6666

(I?N)?1Mu

1235

12110.66674.6666

211.6250.8750.33333.8333

310.8751.6250.33333.8333

410.50.51.33333.3333

5.(a)

A B C

A0.750.10.15

B0.20.750.05

C0.1250.1250.75

(b)

A0.394737

B0.307018

C0.298246

A:39.5%,B:30.7%,C:29.8%

(c)

(I?N)?1Mu

A C B

A5.714293.42857A9.14286

C2.857145.71429C8.57143

12C

A5.882352.35294A8.23529

B4.705885.88235B1.5882

A→B:9.14

A→C:8.23

17.6A

2.(a) 1 ,2 ,3 ,

10 C( )

P

123

100.300.7

2000.10.9

30001

0001

(b)

(I?N)?1Mu

123

110.30.0311.33

2010.0121.1

300131

1.33 .

8.(a)

P

1234F

10.20.8000

200.220.7800

3000.250.750

40000.30.7

F00001

(b)

(I?N)?1Mu

1234F

11.251.2821.3331.42915.29

201.2821.3331.42924.04

3001.3331.42932.76

40001.42941.43

(c) , 16 (4 ) .

=5.29, .

(d) , (c).

10.(a) 0,1,2,3,D( )

P

0123D

00.50.5000

10.400.600

20.3000.70

30.20000.8

D00001

(b) 12 .

C( )

11

(I ?N )?1

Mu 0123D 05.9522.9761.7861.2501213.9522.9761.7861.2519.9622.6191.311.7861.2526.963

1.19

0.595

0.357

1.25

3

3.39

(c)6.96 .

18

18.1A

1.(a) .

(b) x =0 .

(e)x =0 , x =0.63 , x =?0.63 .4.(x 1,x 2)=(?1,1) (2,4).

18.2A

1.(b)(?x 1,?x 2)=(

2.83,?2.5)?x 2.

18.2B

3. 2(x i ?

x 2n

x i

)=0,i =1,2,···,n ?1. x i =

n

√C ,i =1,2,···,n .

?f =2δn

√C 2?n .

6.(b) (x 1,x 2,x 3,x 4)=(?5

74,?1074

,15574,60

74

), .

18.2C

2. (x 1,x 2,x 3)=(?14.4,4.56,?1.44) (4.4,0.44,0.44).

19

19.1A

2.(c)x =2.5, ?=0.000001.

(e)x =2, ?=0.000001.

19.1B

1. ,?f (X )=?f (X 0)+H (X ?X 0).Hessie H X , f (X ) . , , . ,?f (X )=0, X =X 0?H ?1?f (X 0). X ?f (X )=0, X 0 ,X .

12 C( )

19.2A

2. x1=0,x2=3,z=17.

4. w j=x j+1,j=1,2,3,v1=w1w2,v2=w1w3,

max z=v1+v2?2w1?w2+1

s.t.v1+v2?2w1?w2 9

ln v1?ln w1?ln w2=0

ln v2?ln w1?ln w3=0

19.2B

1.x1=1,x2=0,z=4.

2.x1=0,x2=4,x3=0.7,z=?2.35.

19.2C

1.max z=x1+2x2+5x3

s.t.2x1+3x2+5x3+1.28y 10

9x21+16x23?y2=0

7x1+5x2+x3 12.4

x1,x2,x3,y 0

20

20.1A

1. C.16.

C.16

20.1B

1. 1: .

C( ) 13

x12x13x24x32x34

min z15346

111=50

2?11?1=?40

3?111=20

4?1?1=?30

03010100

∞40∞∞∞

2 .

x 12x 13x 24x 32x 34

min z15346

111=20

2?11?1=?40

3?111=40

4?1?1=?20

∞10∞∞∞

20.1C

1. =9895 . 1 210 , 3 220 .

5. =24300 . .

1 2

10500

24500

30300

110000

201000

20.2A

1.(c) x2 M. ,

(x1,x2)=α1(0,0)+α2(10,0)+α3(20,10)+α4(20,M)+α5(0,M)

α1+α2+α3+α4+α5=1,αj 0,j=1,2,···,5

2. 1 (x1,x2)=α1(0,0)+α2(125,0)+α3(0,12)

2 (x4,x5)=β1(5,0)+β2(50,0)+β3(0,10)+β4(0,5)

α1=α2=0,α3=1?x1=0,x2=12

β1=0.4889,β2=0.5111,β3=β4=0?x4=28,x5=0

6. , .

(x1,x2,x3,x4)=(5

3,15

3

,0,20),z=195.

14 C( )

22

22.1A

2. 1 , . 2 , . 3 .

22.2A

1. 1 , $10000. 2 , . 3 . 4 .

$35520

4. 2 1,3 2,3 3.

22.3A

3. 1 $1, 2 $1, 3 $1 . =0.109375.

23

23.1A

2. , 1 , 2 , 3 , 1 2 , 1 3

, 2 3 , .

23.2A

1. 1 2 , . 3 .

3. , 2 .

23.3A

1. 1 .

D

D.1

D.1.1

p1,p2,···,p n n , P ,

P=(p1,p2,···,p n)

P n ( ),P i p i. ,P=(1,2) .

D.1.2 ( )

n

P=(p1,p2,···,p n)

Q=(q1,q2,···,q n)

R=(r1,r2,···,r n)

R=P±Q i r i=p i±q i. , P,Q,S,

P+Q=Q+P( )

(P±Q)±S=P±(Q±S)( )

P+(?P)=0( )

D.1.3

P ( )θ,

Q=θP=(θp1,θp2,···,θp n)

P θ . , P,S θ,γ,

θ(P+S)=θP+θS( )

θ(γP)=(θγ)P( )

D.1.4

P1,P2,···,P n ,

n

θj P j=0?θj=0,j=1,2,···,n

j=1

844 D

n

j=1

θj P j=0, θj=0

. ,

P1=(1,2),P2=(2,4)

, θ1=2 θ2=?1,

θ1P1+θ2P2=0

D.2

D.2.1

. A a ij i j . m n m×n ( ) . , (4×3)

A=?

??

??

a11a12a13

a21a22a23

a31a32a33

a41a42a43

?

??

??= a ij 4×3

D.2.2

(1) , m=n.

(2) , 1, 0.

(3×3)

I3=?

??

100

010

001

?

??

(3) 1 n .

(4) m 1 .

(5) A T A (transpose), i j,A a ij

A T a ji. ,

A=?

??

14

25

36

?

???A T=

123

456

(6) B=0 (zero matrix), B .

(7) A= a ij ,B= b ij , , i,j

a ij=

b ij.

D.2 845

D.2.3

( ) . , ( D.2.6).

( ) A= a ij B= b ij , (m×n) , , D=A+B .

d ij m×n= a ij+b ij m×n

A,B,C ,

A+B=B+A( )

A±(B±C)=(A±B)±C( )

(A±B)T=A T±B T

A= a ij B= b ij , A B , D=AB . A (m×r) ,B (r×n) , D (m×n) , m n . ,D

d ij=

r

k=1

a ik

b kj, i j

,

A=

13

24

,B=

579

680

D=

13

24

579

680

=

1×5+3×61×7+3×81×9+3×0

2×5+4×62×7+4×82×9+4×0

=

23319 344618

,AB=BA, BA .

I m A=AI n=A,I m,I n

(AB)C=A(BC)

C(A±B)=CA±CB

(A±B)C=AC±BC

αAB=(αA)B=A(αB),α

A (m×r) ,

B (r×n) , A B

A= A

11A12A13

A21A22A23

,B=

?

??

B11B12

B21B22

B31B32

?

??

846 D

, i,j,A ij B ij ,

A×B= A

11B11+A12B12+A13B31A11B12+A12B22+A13B32 A21B11+A22B21+A23B31A21B12+A22B22+A23B32

,

???123

105

256

?

??

?

??

4

1

8

?

??=

?

??

??

(1)(4)+(23)

1

8

1

2

(4)+

05

50

1

8

?

??

??=

?

??

??4+2+24

4

8

+

40

53

?

??

??=

?

??

30

44

61

?

??

D.2.4

n

A=?

??

??

?

a11a12 (1)

a21a22 (2)

..

.

..

.

..

.

a n1a n2···a nn

?

??

??

?

,

P j

1j2···j n =a1j

1

a2j

2

···a nj n

A j1,j2,···,j n .

∈j

1j2···j n =

1,j1j2···j n

0,j1j2···j n

ρ n! , A

ρ∈j

1j2···j n

P j

1j2···j n

det A |A|.

A=?

??

a11a12a13

a21a22a23

a31a32a33

?

??

|A|=a11(a22a33?a23a32)?a12(a21a33?a31a23)+a13(a21a32?a22a31) .

(1) , .

(2)|A|=|A T|.

(3) B A , |B|=?|A|.

(4) A ( ) , |A|=0.

(5) α ( ) , |A| .

D.2 847

(6) α,

.

(7) A B n ,

|AB |=|A ||B |

|A | a ij M ij A i j . ,

A =?

?

?a 11

a 12

a 13

a 21a 22a 23a 31a 32a 33

?

??

M 11

= a 22a 23a 32

a 33 ,M 22= a 11a 13a 31a 33

,··· A ij =(?1)i +j M ij B a ij (cofactor), A ||A ij || , adj A = A ij T =?

?

????A 11A 21···A n 1

A 12A 22

···A n 2..

.......A 1n

A 2n ···

A nn

?

?

?

??? ,

A =??

?1232323

34?

??

A 11=(?1)2(3×4?2×3)=6,A 12=(?1)3(2×4?3×2)=?2,···,

adj A =???61?5?2?54?33?1

??

?

D.2.5

r , r . (full-rank) (nonsingular) .

A =???123234357???

A (singular) ,

|A |=1×(21?20)?2×(14?12)+3×(10?9)=0

A r =2,

122

3

=?1=0

848 D

D.2.6

B C n , BC=CB=I, B C , C B . B?1 C?1.

BC=I, B , C=B?1, .

BC=I

B?1BC=B?1I

IC=B?1

C=B?1

, .

(1) A B n , (AB)?1=B?1A?1.

(2) A , AB=AC B=C.

n .

???

???a11a12 (1)

a21a22 (2)

..

.

..

.

..

.

a n1a n2···a nn

?

??

??

?

?

??

??

?

x1

x2

..

.

x n

?

??

??

?

=

?

??

??

?

b1

b2

..

.

b n

?

??

??

?

x i ,a ij b i . n

AX=b

, A .

A?1AX=A?1b

X=A?1b

D.2.7

A n ,

A?1=1

|A|adj A=

1

|A|

?

??

??

?

A11A21···A n1

A12A22···A n2

..

.

..

.

..

.

A1n A2n···A nn

?

??

??

?

TORA LU . Press (1986).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运筹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筹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筹学》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 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 T” ,错误者写“F”。1.T 2. F 3. T 4.T 5.T 6.T 7. F 8. T 9. F 10.T 11. F 12. F 13.T 14. T 15. F 1.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T ) 2.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 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 0,则问题达到最优。 ( F ) 3.若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 必存在最优解。( T ) 4.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 行解。( T ) 5.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

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T ) 6.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T ) 7.在可行解的状态下,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目 标函数值是相等的。( F ) 8.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不一定遵 循m+n-1 的规则。( T ) 9.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F ) 10.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T ) 11.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F) 12.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是不相等。( F ) 13.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T ) 14.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不一致的。( T ) 15.动态规则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F )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C 7.B 8.C 9. D 10.B 11.A 12.D 13.C 14.C 15.B 1、对于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maxZ=CX, AX=b, X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pdf

^ 高等教育《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运筹学:运筹学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线性规划:一般地,如果我们要求出一组变量的值,使之满足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只含有线性不等式或线性方程,同时这组变量的值使某个线性的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是线性规划问题 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 12,,.........n x x x 值称为此线性规 划问题的可行解,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使目标函数f 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运输问题:将一批物资从若干仓库(简称为发点)运往若干目的地(简称为收点),通过组织运输,使花费的费用最少,这类问题就是运输问题 闭回路:如果在某一平衡表上已求得一个调运方案,从一个空格出发,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前进,遇到某个适当的填有调运量的格子就转向前进。如此继续下去,经过若干次,就一定能回到原来出发的空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所组成的封闭折线,我们称之为闭回路 二、单项选择 1、最早运用运筹学理论的是( A ) A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事部门将运筹学运用到军事战略部署 B 美国最早将运筹学运用到农业和人口规划问题上 C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将运筹学运用到政府制定计划 D 50年代,运筹学运用到研究人口,能源,粮食,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上 2、下列哪些不是运筹学的研究范围( D ) A 质量控制 B 动态规划 C 排队论 D 系统设计 3、对于线性规划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可行解 B 在图解法上,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区域都是“凸”区域 C 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可以在可行解区域的顶点上到达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4、下面哪些不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所具备的( C ) A 所有的变量必须是非负的 B 所有的约束条件(变量的非负约束除外)必须是等式 C 添加新变量时,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正负性 D 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5、在求解运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下列哪些方法( D ) A 西北角法 B 位势法 C 闭回路法 D 以上都是

运筹学典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60分) 1、已知线性规划(20分) MaxZ=3X1+4X2 X1+X2≤5 2X1+4X2≤12 3X1+2X2≤8 X1,X2≥0 其最优解为: 基变量X1X2X3X4X5 X33/2 0 0 1 -1/8 -1/4 X25/2 0 1 0 3/8 -1/4 X1 1 1 0 0 -1/4 1/2 σj 0 0 0 -3/4 -1/2 1)写出该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若C2从4变成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4)如果增加一种产品X6,其P6=(2,3,1)T,C6=4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为什么?解: 1)对偶问题为 Minw=5y1+12y2+8y3 y1+2y2+3y3≥3 y1+4y2+2y3≥4 y1,y2≥0 2)当C2从4变成5时, σ4=-9/8 σ5=-1/4 由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仍然都是小于0的,所以最优解不变。 3)当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 X=9/8 29/8 1/4 由于基变量的值仍然都是大于0的,所以最优解的基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4)如果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则 P6’=(11/8,7/8,-1/4)T σ6=3/8>0 所以对最优解有影响,该种产品应该生产 2、已知运输问题的调运和运价表如下,求最优调运方案和最小总费用。(共15分)。 B1B2B3产量销地 产地 A1 5 9 2 15 A2 3 1 7 11 A3 6 2 8 20 销量18 12 16 解:初始解为

计算检验数 由于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小于0,所以不是最优解,需调整 调整为: 重新计算检验数 所有的检验数都大于等于0,所以得到最优解 3、某公司要把4个有关能源工程项目承包给4个互不相关的外商投标者,规定每个承包商只能且必须承包一个项目,试在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各个项目的承包者,总费用为多少?各承包商对工程的报价如表2所示: (15分) 项目 投标者 A B C D 甲 15 18 21 24 乙 19 23 22 18 丙 26 17 16 19 丁 19 21 23 17 答最优解为: X=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总费用为50 4. 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24分)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18 1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2 0 0 11 A 3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7 12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0 2 2 11 A 3 0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答案72731

四、把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2、minZ=2x1-x2+2x3 五、按各题要求。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机械台时消耗量以及这些资源的限量,单位产品的利润如下表所示:

根据客户订货,三种产品的最低月需要量分别为200,250和100件,最大月销售量分别为250,280和120件。月销售分别为250,280和120件。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总利润最大。 2、某建筑工地有一批长度为10米的相同型号的钢筋,今要截成长度为3米的钢筋90根,长度为4米的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才能使所使用的原材料最省 ? 1.某运输公司在春运期间需要24小时昼夜加班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如下表所示: 起运时间服务员数 2—6 6—10 10一14 14—18 18—22 22—2 4 8 10 7 12 4 每个工作人员连续工作八小时,且在时段开始时上班,问如何安排,使得既满足以上要求,又使上班人数最少?

五、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迭代的每一步相当 于图解法可行域中的哪一个顶点。

六、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七、用大M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属于哪一类。

八、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Z=5x1+3x2,约束形式为“≤”,X3,X4为松驰变量.表中解代入目标函数后得Z=10 X l X2X3X4 —10 b -1 f g X3 2 C O 1 1/5 X l a d e 0 1 (1)求表中a~g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1)a=2 b=0 c=0 d=1 e=4/5 f=0 g=-5 (2)表中给出的解为最优解 第四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五、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1.minZ=2x1+2x2+4x3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错误者写“×”。) 1. 图解法提供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 ≥0,则问题达到最优。( ) 3. 在单纯形表中,基变量对应的系数矩阵往往为单位矩阵。(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 6. 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总是与原问题目标函数相等。( ) 7.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是一一对应的。(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不相等。(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一致的。( ) 15. 动态规划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 ) 三、填空题 1. 图的组成要素;。 2. 求最小树的方法有、。 3. 线性规划解的情形有、、、。 4. 求解指派问题的方法是。 5. 按决策环境分类,将决策问题分为、、。 6. 树连通,但不存在。 1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4套

《运筹学》试卷一 一、(15分)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二、(20分)下表为某求极大值线性规划问题的初始单纯形表及迭代后的表,、 为松弛变量,试求表中到的值及各变量下标到的值。 -13 1 1 6 1 1-200 2-1 1 1/2 1/2 1 4 07 三、(15分)用图解法求解矩阵对策, 其中 四、(20分) (1)某项工程由8个工序组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为 工序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序——a a b,c b,c,d b,c,d e 试画出该工程的网络图。 (2)试计算下面工程网络图中各事项发生的最早、最迟时间及关键

线路(箭线下的数字是完成该工序的所需时间,单位:天) 五、(15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其对偶问题最优解为,试根据对偶理论求原问题的最优解。 六、(15分)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下面问题:

七、(3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用单纯形法求得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析在下列各种条件单独变化的情况下,最优解将如何变化。 2 -1 1 0 0 2 3 1 1 3 1 1 1 1 1 6 10 0 -3 -1 -2 0 (1)目标函数变为; (2)约束条件右端项由变为; (3)增加一个新的约束: 八、(20分)某地区有A、B、C三个化肥厂向甲、乙、丙、丁四个销地供应同一种化肥,已知产地产量、销地需求量和各产地运往不同销地单位运价如下表,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并调整求最优运输方案 销地 产地 甲乙丙丁产量 A41241116 B2103910

C8511622需求量814121448 《运筹学》试卷二 一、(2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a)写出其对偶问题; (b)用图解法求对偶问题的解; (c)利用(b)的结果及对偶性质求原问题的解。 二、(20分)已知运输表如下: 销地 产地B1B2B3B4供应量 50 A 1 3 2 7 6 A 2 60 7 5 2 3 25 A 3 2 5 4 5 需求量60 40 20 15 (1)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 (2)确定最优运输方案及最低运费。 三、(35分)设线性规划问题 maxZ=2x1+x2+5x3+6x4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答案78213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 答案78213

四、把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2、minZ=2x1-x2+2x3 五、按各题要求。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机械台时消耗量以及这些资源的限量,单位产品的利润如下表所示:

根据客户订货,三种产品的最低月需要量分别为200,250和100件,最大月销售量分别为250,280和120件。月销售分别为250 ,280和120件。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总利润最大。 2、某建筑工地有一批长度为10米的相同型号的钢筋,今要截成长度为3米的钢筋 90根,长度为4米的 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才能使所使用的原材料最省? 1.某运输公司在春运期间需要24小时昼夜加班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如下表所示:起运时间服务员数 2—6 6—10 10一14 14—18 18—22 22—2 4 8 10 7 12 4 每个工作人员连续工作八小时,且在时段开始时上班,问如何安排,使得既满足以上要求,又使上班人数最少?

五、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迭代的每一步相 当于图解法可行域中的哪一个顶点。

六、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七、用大M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属于哪一类。

八、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Z=5x1+3x2,约束形式为“≤”,X3,X4为松驰变量.表中解代入目标函数后得Z=10 X l X2X3X4 —10 b -1 f g X3 2 C O 1 1/5 X l a d e 0 1 (1)求表中a~g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1)a=2 b=0 c=0 d=1 e=4/5 f=0 g=-5 (2)表中给出的解为最优解 第四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五、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1.minZ=2x1+2x2+4x3

(完整版)运筹学》习题答案运筹学答案

《运筹学》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用动态规划求解工程线路问题时,什么样的网络问题可以转化为定步数问题求解()B A.任意网络 B.无回路有向网络 C.混合网络 D.容量网络 2.通过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把工程线路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问题?()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引入人工变量 3.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人为的引入时段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网络建模 4.串联系统可靠性问题动态规划模型的特点是()D A.状态变量的选取 B.决策变量的选取 C.有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目标函数取乘积形式 5.在网络计划技术中,进行时间与成本优化时,一般地说,随着施工周期的缩短,直接费用是( )。C A.降低的 B.不增不减的 C.增加的 D.难以估计的 6.最小枝权树算法是从已接接点出发,把( )的接点连接上C A.最远 B.较远 C.最近 D.较近 7.在箭线式网络固中,( )的说法是错误的。D A.结点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B.结点表示前接活动的完成和后续活动的开始 C.箭线代表活动 D.结点的最早出现时间和最迟出现时间是同一个时间 8.如图所示,在锅炉房与各车间之间铺设暖气管最小的管道总长度是( )。C A.1200 B.1400 C.1300 D.1700 9.在求最短路线问题中,已知起点到A,B,C三相邻结点的距离分别为15km,20km,25km,则()。D A.最短路线—定通过A点 B.最短路线一定通过B点 C.最短路线一定通过C点 D.不能判断最短路线通过哪一点 10.在一棵树中,如果在某两点间加上条边,则图一定( )A A.存在一个圈 B.存在两个圈 C.存在三个圈 D.不含圈 11.网络图关键线路的长度( )工程完工期。C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等于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线性规划问题中,如果在约束条件中出现等式约束,我们通常用增加__人工变量_的方法来产生初始可行基。2.线性规划模型有三种参数,其名称分别为价值系数、_技术系数 __和__限定系数_。 3.原问题的第1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相应的变量是__无非负约束(或无约束、或自由)_变量。 4.求最小生成树问题,常用的方法有:避圈法和 _破圈法__。 5.排队模型M/M/2中的M,M,2分别表示到达时间为__负指数_分布,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和服务台数为2。 6.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决策自然条件,但决策人无法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那么这种决策类型称为__不确定__型决策。 7.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我们一般采用__效用曲线_来反映每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8.目标规划总是追求目标函数的_ 最小 __值,且目标函数中没有线性规划中的价值系数,而是在各偏差变量前加上级别不同的__ 优先因子(或权重)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9.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D 】 A.有唯一的最优解 B.有无穷多最优解 C.为无界解 D.无可行解 10.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D 】 A.b列元素不小于零 B.检验数都大于零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11.已知某个含10个结点的树图,其中9个结点的次为1,1,3,1,1,1,3,1,3,则另一个结点的次为【 A 】A.3 B.2 C.1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2.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B 】 13.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 m+n B.等于m+n-1 C.小于m+n-1 D.大于m+n-1 16.关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若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也为无界解 B.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c.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必存在可行解

运筹学例题解析

(一)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 B.样题:活力公司准备在5小时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1 单位分别消耗2小时、1小时。又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乙产品的产量应该至少是甲产品产量的3倍。已知甲、乙两种产品每销售1单位的利润分别为3百元和1百元。请问:在5小时内,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单位,才能够使得总销售利润最大 要求:1、建立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2、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和最大销售利润值,并写出解的判断依据。如果不存在最优解,也请说明理由。 解:1、(1)设定决策变量: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1 、x 2 单位 。 (2)目标函数: max z=2 x 1+x 2 (3)约束条件如下:1221 12 25..3,0+≤??≥??≥?x x s t x x x x 2、该问题中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和顶点见图1所示,其中可行域用阴影部分标记,不等式约束条件及变量约束要标出成立的方向,目标函数只须画出其中一条等值线, 结论:本题解的情形是: 无穷多最优解 ,理由: 目标函数等值线 z=2 x 1+x 2与约 束条件2 x 1+x 2≤5的边界平行 。甲、乙两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5,0)或(1,3)单位;最大销售利润值等于 5 百元。 (二)图论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样题 A.正考样题(最短路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清华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第三版267-268页例 13)某企业使用一台设备,每年年初,企业都要做出决定,如果继续使用旧的,要付维修费;若购买一台新设备,要付购买费。但是变卖旧设备可以获得残值收入,连续使用1年、2年、3年、4年以上卖掉的设备残值分别为8万元、6万元、3万元和0万元。试制定一个5年的更新计划,使总支出最少。已知设备在各年的购买费与维修费如表2所示。要求:(1)建立某种图论模型;(2)求出最少总支出金额。

运筹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筹学》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T”,错误者写 “F”。 1. T 2. F 3. T 4.T 5.T 6.T 7. F 8. T 9. F 10.T 11. F 12. F 13.T 14. T 15. F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T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0,则问题达到最优。( F ) 3. 若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必存在最优解。( T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行解。( T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T ) 6. 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T ) 7. 在可行解的状态下,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是相等的。( F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不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T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F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T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F)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是不相等。( F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T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不一致的。( T ) 15. 动态规则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F )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C 7.B 8.C 9. D 10.B 11.A 12.D 13.C 14.C 15.B 1、对于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maxZ=CX, AX=b, X≥0, 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每作一次迭代,都能保证它相应的目标函数值Z必为( A )。 A. 增大 B. 不减少 C. 减少 D. 不增大 2、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最优单纯形表上( B )。 A.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为零 B. 非基变量检验数必有为零 C. 非基变量检验数不必有为零者 D.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小于零 3、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 D )三个部分组成。 A. 非负条件 B. 顶点集合 C. 最优解 D. 决策变量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一、市场对I、II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为:产品I在1-4月每月需10000件,5-9月每月需30000件,10-12月每月需100000件;产品II在3-9月每月需15000件,其它月份每月需50000件。某厂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为:产品I在1-5月内生产每件5元,6-12月内生产每件4.50元;产品II在1-5月内生产每件8元,6-12月内生产每件7元。该厂每月生产两种产品能力总和应不超过120000件。产品I容积每件0.2立方米,产品II容积每件0.4立方米,而该厂仓库容积为15000立方米,要求:(a)说明上述问题无可行解;(b)若该厂仓库不足时,可从外厂借。若占用本厂每月每平方米库容需1元,而租用外厂仓库时上述费用增加为1.5元,试问在满足市场需求情况下,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生产加库存费用为最少。 解:(a) 10-12月份需求总计:100000X3+50000X3=450000件,这三个月最多生产120000X3=360000件,所以10月初需要(450000-360000=90000件)的库存,超过该厂最大库存容量,所以无解。 ? ?(b)考虑到生产成本,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和生产能力,该厂10-12月份需求的不足只需在7-9月份生产出来库存就行, 则设x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1的数量,y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2 的数量,zi,wi分别为第i个月末1,2的库存数s1i,s2i分别

为用于第i+1个月库存的原有及租借的仓库容量m3,可建立模型: Lingo 程序为 MODEL: sets: row/1..16/:; !这里n 为控制参数; col/1..7/:; AZ(row,col):b,x; endsets 1211 127777778 7887898998910910109101110111110111211min (4.57)( 1.5) 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i i i i i i z x y s s x z y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st x z ===+++-=→-=+-=→+-=+-=→+-=+-=→+-=+-=→+-=+∑∑1211121100005000 120000(712)0.20.415000(712)0i i i i i i i y w x z i z w s s s i ?????????=→+=??+≤≤≤?+=+??≤≤≤???变量都大于等于

运筹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新】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筹学》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T”,错误者写 “F”。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0,则问题达到最优。( ) 3. 若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必存在最优解。(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行解。(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 6. 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 7. 在可行解的状态下,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是相等的。(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不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是不相等。(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不一致的。( ) 15. 动态规则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 )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maxZ=CX, AX=b, X≥0, 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每作一次迭代,都能保证它相应的目标函数值Z必为()。 A. 增大 B. 不减少 C. 减少 D. 不增大 2、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最优单纯形表上()。 A.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为零 B. 非基变量检验数必有为零 C. 非基变量检验数不必有为零者 D.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小于零 3、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三个部分组成。 A. 非负条件 B. 顶点集合 C. 最优解 D. 决策变量 4、已知x1= ( 2, 4), x2=(4, 8)是某线性规划问题的两个最优解,则()也是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A. (4,4) B. (1,2) C. (2,3) D. 无法判断

运筹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课后习题运筹学基础] [2002年版新教材 P5 导论第一章区别决策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试举例。、1.——经验或单凭个人的判断就可解决时,定性方法定性(如果或者是如此重要而复杂,以致需要全面分析定量——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时;用计量过时,或者发生的问题可能是重复的和简单的,涉及到大量的金钱或复杂的变量组)程可以节约企业的领导时间时,对这类情况就要使用这种方法。。举例:免了吧。。?、. 构成运筹学的科学方法论的六个步骤是哪些2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分析和定义待决策的问题;. 拟定模型;. 选择输入资料;. ;.提出解并验证它的合理性(注意敏感度试验)实施最优解;. :3、.运筹学定义其目的是通过定量把复杂功能关系表示成数学 模型,利用计划方法和有关许多学科的要求,分析为决策和揭露新问题提供数量根据P25 预测第二章作业 为了对商品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预测,为什么必须做到定量与定性预测的结合?即使. 1、在定量预测法诸如加权移动平均数法、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关于权数以及平滑系数的确定,?是否也带有定性的成分使决策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单靠定量)定量预测常常为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答:调查有些因素难以预料。预测有时会导致偏差,因为市场千变万化,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还需要定原始数据不一定充分,所用的模型也往往过于简化,研究也会有相对局限性,)加权移(2性预测,在缺少数据或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就只能用定性预测了。动平均数法中权数的确定有定性的成分;指数平滑预测中的平滑系数的确定有定性的成分。 ,试用指数平滑法,取平滑5 个年度的大米销售量的实际值(见下表)2.、某地区积累了4181.96年度的大米销售量(第一个年度的预测值,根据专家估计为= 0.9,预测第系数α千公斤) 年度 1 2 3 4 5 大米销售量实际值 (千公斤)5202 5079 3937 4453 3979 。 答: F6=a*x5+a(1-a)*x4+a(1-a)~2*x3+a(1-a)~3*x2+a(1-a)~4*F1 F6=0.9*3979+0.9*0.1*4453+0.9*0.01*3937+0.9*0.001*5079+0.9*0.0001*4181.9

第四版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P47 1.1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in z=23 466 ..424 ,0 x x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MABCN,且可知线段BA上的点都为 最优解,即该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这时的最优值为 min 3 z=2303 2 ?+?= P47 1.3 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ax z=10x5x 349 ..528 ,0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OABCO,且可知B点为最优值点, 即 1 12 122 1 349 3 528 2 x x x x x x = ? += ?? ? ?? +== ?? ? ,即最优解为* 3 1, 2 T x ?? = ? ?? 这时的最优值为 max 335 z=1015 22 ?+?=

单纯形法: 原问题化成标准型为 121231241234 max z=10x 5x 349 ..528,,,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 ++=??≥? j c → 10 5 B C B X b 1x 2x 3x 4x 0 3x 9 3 4 1 0 0 4x 8 [5] 2 0 1 j j C Z - 10 5 0 0 0 3x 21/5 0 [14/5] 1 -3/5 10 1x 8/5 1 2/5 0 1/5 j j C Z - 1 0 - 2 5 2x 3/2 0 1 5/14 -3/14 10 1x 1 1 0 -1/7 2/7 j j C Z - -5/14 -25/14

大连理工大学运筹学习题与答案

线性规划习 题 一 1.1试述LP 模型的要素、组成部分及特征。判断下述模型是否LP 模型并简述理由。(式中x,y 为变量;θ为参数;a,b,c,d,e 为常数。) (1)max z=2x 1-x 2-3x 3 s.t.123123123121 35824350,0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min z= 1 n k k kx =∏ s.t. 1 ,1,2...,0,1,2...,n ik k i k k a x b i m x k m =?≥=???≥=?∑ (3)min z= 1 1 n n i i j j i j a x b y ==+∑∑ s.t. ,1,2,...,,1,2,...i i j j i i ij x c i m y d j n x y e ?≤=? ≤=?? +≥? (4)max z= 1 n j j j c x =∑ s.t. 1 ,1,2,...,0,1,2,...n ij j i i j j a x b d i m x j n θ=?≤+=???≥=?∑ 1.2试建立下列问题的数学模型: (1)设备配购问题 某农场要购买一批拖拉机以完成每年三季的工作量:春种330公顷,夏管130公顷,秋收470公顷。可供选择的拖拉机型号、单台投资额及工作能力如下表所示。 问配购哪几种拖拉机各几台,才能完成上述每年工作量且使总投资最小? (2)物资调运问题

甲乙两煤矿供给A,B,C三个城市的用煤。各矿产量和各市需求如下表所示: 各矿与各市之间的运输价格如下表示: 问应如何调运,才能既满足城市用煤需求,又使运输的总费用最少? (3)食谱问题 某疗养院营养师要为某类病人拟订本周菜单。可供选择的蔬菜及其费用和所含营养成分的数量,以及这类病人每周所需各种养分的最低数量如下表所示: 另外为了口味的需求,规定一周内所用的卷心菜不多于2份,其它蔬菜不多于4份。若病人每周需14份蔬菜,问选用每种蔬菜各多少份? (4)下料问题 某钢筋车间要用一批长度为10米的钢筋下料制作长度为三米的钢筋90根和长度为四米的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最省? 用图解法求解下列LP问题: (1)min z=6x1+4x2 s.t. 12 12 12 21 34 1.5 0,0 x x x x x x +≥ ? ? +≥ ? ?≥≥ ? (2) max z=2.5x1+x2 s.t. 12 12 12 3515 5210 0,0 x x x x x x +≤? ? +≤? ?≥≥?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答案

5、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具备哪几个要素?答:(1).求一组决策变量x i 或x ij 的 值(i =1,2,…m j=1,2…n)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2).表示约束条件的数学式都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3).表示问题最优化指标的目标函数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线性规划问题是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_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2.图解法适用于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 4.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零。 5.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基可行解的非零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无关 6.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极点)达到。 7.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必有基可行解。 8.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其基可行解_的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9.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10.在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时,引入的松驰数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零。 11.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时,“≤”的约束条件要在不等式左_端加入松弛变量。

1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决策(可控)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三个要素。13.线性规划问题可分为目标函数求极大值和极小_值两类。 14.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约束条件取等式,目标函数求极大值,而所有变量必须非负。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与可行域顶点的关系是顶点多于基可行解16.在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取得极值的等值线与可行域的一段边界重合,则这段边界上的一切点都是最优解。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无解,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松弛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 j 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 j ′,X j 〞,同时令X j = X j ′-X j 。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max(min)Z=∑c ij x ij 。 21..(2.1 P5))线性规划一般表达式中,a ij 表示该元素位置在i行j列。 二、单选题 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doc

运筹学A 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 A .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 .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 .(0, 0, 4, 3) B .(3, 4, 0, 0) C.(2, 0, 1, 0) D .(3, 0, 4, 0) 3.则 A .无可行解 B .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对任意可行解X 和Y,存在关系 A .Z > W B.Z = W C.Z≥W D .Z≤W 5.有6 个产地4 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 .有10 个变量24 个约束 B .有24 个变量10 个约束 C.有24 个变量9 个约束 D.有9 个基变量10 个非基变量

6. 下例错误的说法是 A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 B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 m+n -1 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 A .m+n-1 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 .m+n-1 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 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 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 .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 .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 有m个产地n 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 个基变量 B .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 个基变量,mn-m-n-1 个非基变量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A . B .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