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任教以来,不少教师把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前提,习惯用在钻研教材,备写教案上,如今,学习研究了《高效课堂导学案》,使我们重新找到了新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法宝。

一、“导学案”的概念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是指导、引导,“学”是以学生为根本的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想,不是知识,题的简单堆积。核心内容是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学习、预习前置),三种意识(自主、合作、探究)。

导学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不同于过去的教案和学案。教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学案则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导学案的实施把教师与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伙伴,地位平等、作用并重,真正体现了师生的双主体地位。

“导学案”不是教学内容的复制品,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标。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

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编制应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3、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实用性原则。编写的导学案要从自身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适合学生和老师使用。

6、方法性原则。具体、明白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怎样去学。

7、课时性原则。每节课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并注明课时数。

三、“导学案”编写要求

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阅读

文本,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切实认真地备好教材,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先由主备人“个备”,再返回学科组“群备”。主备人根据大家的

建议进行完善、修订。任课教师拿到导学案后再根据本班具体学情进行“复备”,这样,导学案方可进入课堂使用。

3、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

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4、导学案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一目了然,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

5、导学问题的设置和学习过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掌握定义、公式等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言简意赅,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

四、“导学案”的构成

“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学习小结等几个环节构成。

1、学习目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数量以2-4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

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学习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学习重难点。

3、知识链接。(复习相关知识或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目的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4、学法指导。把学习方法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导学中,不单独呈现。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建构特点。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要使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学习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6、展示提升。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

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生性。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7、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

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要求。

8、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

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9、学习反思。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习反思”,当作复

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

五、“导学案”的编写设计

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注重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编写导学案时,强调内容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导学案为学生学习的一根红线,贯穿课堂的八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要求每一环节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时导学案要确实具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认真细致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习题的设计要力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导学案”中教师及学生的地位

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由“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对于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想学;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则会妨碍学生才能的发挥,给学习带来低效率,使学生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无力、越学越怵学。

教师的作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会学。把教师的组织引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正是导学案的一大亮点。导学案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重大转变。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能够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很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 红楼春趣》【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 红楼春趣》【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一、课文背景 《红楼春趣》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中了解放风筝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二、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A.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激发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B.学习重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三、学习方法 五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比较陌生,课文又是节选自原文,文中的很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不容易;而且学生所掌握的《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关于《红楼梦》的生活体验几乎为零,理解更为不易。因此,孩子们读通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感悟的同时,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体会语言、肖像描写。 四、教学过程 1.背景介绍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又称《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是清代曹雪芹。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二、初读课文,指导方法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a 认字 b识字游戏 c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人物 1、用刚才老师教的方法,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做到大致读懂即可。 2、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很多,请你边读边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用红笔圈出来。 3、人物简介(弄清楚人物关系,读懂课文。) 贾宝玉:贾政和王夫人之子,贾母的孙子。衔玉出生,名为宝玉,集万千宠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儒林外史导学案第一课时-.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儒林外史》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 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 【学习目标】 大体了解作者、作品。 【自读感知】 自读学案与名著,了解作者简介及作品基本内容。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吴敬梓( 1701— 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 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一辈,兄弟五人,四人中进士,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十五年( 1658)殿试第三名,俗称探花,官至翰林院 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一辈,族祖父吴晟是康熙十五年( 1676)进士,吴昺 是康熙三十年( 1691)殿试第二名,俗称榜眼。但到了父辈逐步中落,父吴霖起, 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是个清贫的学官。二、结构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共有56 回。对于它的结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总体上看来,整部书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可以看做是总纲,点明主题和创 作意图;第 56 回则借“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1465— 1487)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 1595)为止,一百年间几代士人风 格迥异的命运遭际。这一部分与其他长篇小说不同,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像串糖葫芦一

氓 优秀实用导学案(两课时)含答案

临开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学教稿编号 16 课题:《氓》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制作人:薛振华审核人:高一语文组时间:2012年11月 学习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并默写本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理清思路。 一.了解《诗经》 1、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情爱诗,歌颂美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作品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以“赋”“比” “兴”为主要表现手法,许多诗篇采用重章迭唱的形式,句中多重言、双声、叠韵词,音节和谐,语言朴素,很有艺术魅力。 2、《诗经》“六义”: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是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划分的。风,即国风,大都是各地的民歌,“风”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共40篇。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二、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 于.()嗟.()鸠.()兮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 ..(), 渐.()车帷裳.()士也罔.()极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咥.()其笑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三、指名朗读或全体齐读 诵读指导:这是一首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诵读目的:一是强化字音识记,二是明确朗读节奏,三是进一步熟悉课文。 四、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理清思路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感悟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感悟 经营管理 11-23 1243 :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 训感悟 每一次培训对我来说都是心灵的洗礼,理念的更新,激情与力量的增加,技术与方法的提升,所以很感恩学校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也很感恩中国教师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更感恩那些冒着酷暑,不远千里来到张家界为我们讲学的专家教师们。 我们学校进行课改已经一年了,在师生关系上、课堂模式上、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上都产生的较大变化,但到了下半学期,当课改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师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倦怠,小组建设和导学案设计依然存在着简单化和粗糙化的重大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与学校几位老师奔赴张家界参加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收获颇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以及对高效课堂的独到理解对导学案的编写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就在这些不同之中,也呈现出许多共同之处,而这些共同之处就是专家们给我们最为丰富的营养大餐。 近乎疯狂般的课改激情。课改是一场鏖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作为这场战争引领者的专家们给我们上演了激情洋溢的一课,杜金山校长、李炳亭主任、刘爱军主任还有全国数位引领课改的校长,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老革命了,却依然高举课改的大旗,在第一线为我们冲锋陷阵,实在让苟安于现实的年轻的我汗颜。只有宗教般的意志和初恋般的热情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为了学生,为了前辈们的良苦用心,我一定要迎难而上! 高远而朴素的教育思想。专家们不断的强调,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使教学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回到正常的学习规律上来,回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常规律上来,回归教与学的本来面目,除去所有的扭曲与异化,构建教与学最为本真自然的课堂。 真诚平等博爱的教育情怀。只有真诚的面对教育、面对学生才能让我们从功利中走出来,理性地审视当下的课堂的弊病,并找到

14.大雁归来 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两课时

14、大雁归来 主备人: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重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3.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缄( )默 狩( )猎凋( )零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顾忌: 目空一切: 3.作者_________,美国著名____________者。 二、课上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与合作释疑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给画线的字注音: 雾霭()缄默()香蒲()凋零()沙锥鸟()狩猎() 2、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 B、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六)作业:本课练习册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 一、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阅读训练:(阅读一至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典汇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全套精典汇编

目录 1 山中访友 (1) 2* 山雨 (5) 3* 草虫的村落 (8) 4* 索溪峪的“野” (11) 词语盘点 (14) 口语交际.习作一 (14) 回顾.拓展一 (17)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1) 7*彩色的翅膀 (24) 8* 中华少年 (27) 词语盘点 (29) 口语交际.习作二 (30) 回顾.拓展二 (33)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9) 11.唯一的听众 (41) 12*用心灵去倾听 (43) 词语盘点 (45) 口语交际.习作三 (45) 回顾.拓展三 (47) 13 只有一个地球 (48) 14* 鹿和狼的故事 (5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2) 16* 青山不老 (54) 词语盘点 (56) 口语交际.习作四 (56) 回顾.拓展四 (59) 17 少年闰土 (60)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2) 19* 一面 (65) 20* 有的人 (67) 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69) 回顾.拓展五 (71) 口语交际.习作五 (72)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75)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78)

与诗同行 (80) 21 老人与海鸥 (84)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87) 23 最后一头战象 (89) 24* 金色的脚印 (92)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 (94) 回顾.拓展七 (95) 口语交际.习作七 (96) 25 伯牙绝弦 (99) 26 月光曲 (101) 27* 蒙娜丽莎之约 (104) 28* 我的舞台 (106) 第八单元词语盘点 (108) 回顾.拓展八 (109) 口语交际.习作八 (112)

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11周

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11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界水中学“262”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备课人:毛桃花时间:第11周 学习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 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学生自学环节】 学习指导任务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3、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 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 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 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 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 分的周长呢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完成。 【交流展示环节】 小组展示汇报任务 【学习成果检测】 完成教材P69第8题。 【课后作业】

界水中学“262”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备课人:毛桃花时间:第11周 教学内容:年、月、日(教材第76~78页及相关习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 天。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优质课-南亚导学案(含答案)

《南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南亚的地理位置。 2、熟悉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3、熟悉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学习重、难点 1、学会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2、学会分析南亚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地理位置(自主思考、展示答案) 1、经纬度位置:南亚大致范围为 0°-35°N以及60°E-97°E ,北回归线和80°E 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3、国家和位置:南亚共包括了 7 个国家,内陆国为不丹、尼泊尔,临海国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地形与河流(自主思考、展示答案) 2 三、气候类型及分布(合作探究、展示答案) 1、主要气候分布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2、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

甲: 冬 季,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 影响,吹 东北 季风,较 干燥 。 具体:冬季陆地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热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又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偏转为东北季风。 乙: 夏 季,因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吹 西南 季风,较 湿润 。 具体: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偏转为西南季风。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为什么? 6-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雨季 2、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低?为什么? 11月—次年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离该地较远。凉季 3、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高?为什么? 3-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辐射变强。热季 乞拉朋齐因降水丰富被称为“世界雨极”,原因是什么? 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四、南亚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作探究、展示答案) 当带来主要降水的 西南季风 强度适中时,当地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当 西南季风强劲时,表现为早来晚退 ,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 洪灾 ;当 西南季风势弱时,表现为晚来早退 ,雨水过少,容易造成课堂总结 南亚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2500字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25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原创:韩伟利焦作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 尘封已久书页略带发黄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在整理旧教案时被发现,重新拾起阅读后,发现与当初强制阅读意义不同。当初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一本张海晨和李炳亭共着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回想当初拿到此书,仅仅是略看了一下就放那了。现在重新翻开,发现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导学案设计行动要求、基本规范以及使用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到10个专题内容,基本上把我们在做导学案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注意事项都包含在内。因此,不管是从导学案的设计、使用,还是到

最后的课堂评价,都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课堂实现效果最大化,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很多的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高效课堂不是说运用了多媒体,就是高效的,不是说课堂气氛活跃就是高效的,高效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为此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高效课堂导学案和传统的教案是有区别的。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

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被形象的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和“导航仪”。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单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辅资料。它既是隐含教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又是一个满足学生认知目标的文本——“学案”,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文本——“练案”,更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文体。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导学案的设计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

(完整word)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 2.理解赵盾、晋灵公等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难点】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法设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本章节概览】 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分组成。“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文字层面质疑检查 (一)、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胹_____________蹯_____________畚_____________ 饮____________ 嗾_____________ 獒_____________ 遗_____________箪_____________ 橐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活用现象并解释 1.晋灵公不君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3.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4.食之,舍其半 5.提弥明死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3.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5.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6.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8.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寸否。 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10.斗且出。 11.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12.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 (四)、解释下列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并指出词性1.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君知所过矣,将改之 2.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3.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4.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5.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五)、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②三进及溜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④反不讨贼 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11周

界水中学“262”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备课人:毛桃花时间:第11周 学习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 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学生自学环节】 学习指导任务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3、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 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 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 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 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 分的周长呢?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完成。 【交流展示环节】 小组展示汇报任务 【学习成果检测】 完成教材P69第8题。 【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的相关内容。 学后反思:

界水中学“262”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备课人:毛桃花时间:第11周 教学内容:年、月、日(教材第76~78页及相关习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 天。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学案一:季氏将伐颛臾 【课标要求】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重视诵读在培养语感、增进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体会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过”“是”“相”“疾”“为”“于”“何”等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把握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3.理解本文善用譬喻、层层批驳、逻辑严密的艺术手法,并能运用层层批驳的结构方式进行片段习作。 【课前预习】 二、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1.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主张仁义、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被尊称为“圣人”。晚年整理“六经”()()()()()()。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3.夫子:当时对大夫、老师和()的称呼。 4.自称其名在古代是()的一种表达方式。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称呼别人的名字一般是长辈对晚辈,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5.诸侯的封地叫(),卿大夫的封地叫()。 三、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把持鲁国朝政多年,鲁国王室日益衰微。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势力强大了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新学期伊始,校领导将一本《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发到我们的手中。手捧着这本厚厚的书,我如获至宝。我轻轻地翻到这本书的第一页,“野渡无人舟自横,是怀才不遇的无奈,而望穿秋水,则是换一种心境的期待。”这一句颇有哲理的诗句映入我的眼帘,将我的心牢牢抓住。心里想着,或许这本《导学案设计》就是教育中的一艘船,登上了这艘船,就不再是眼望秋水,而是从容地到达彼岸吧。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细细地阅读起来,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盏指路明灯。它为我们深刻地剖析了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等等,为导学案揭开了身上的神秘面纱,使之在我们的心目中渐渐地清晰起来,明朗起来。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从我们的孩提时代直到我们走上讲台,几十年来一直乐此不疲地上演着。课堂上,学生有口不能辩,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手不能动。课堂下,老师挤时间抄教案,抽时间批习题,没时间备学生,没时间搞教研。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痛苦,老师喊累。导学案的出现则彻底地改变了这种教学现状。它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系统性设计。在这样的导学案下,学生的学习自

然要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真正地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导学案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比如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教师要提前发到学生手里以便做好课前预习。在导学案的设计中,特别注重了分层设计题目,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准备的是自助餐式的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 近一年来,我不断地思索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并逐渐摸索出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操作----矫正反馈----拓展延伸。 1.明确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确这40分钟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目标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明确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可以自学来解决,哪些需要老师点拨?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我让学生自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在关系。而在如何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上则由教师进行点拨。如此明确学习目标,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2.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指导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例如,在《掌声》一课中,我设计的自主学习问题是:英子上台前后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动作与语言描写来体会她内心的世界。

秦观《鹊桥仙》优质课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秦观《鹊桥仙》优质课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 必修上) 导学目标 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秦观的有关文学常识。对秦观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情绪,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 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1.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2.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1、作者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婉约派词人。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望海潮》、《满庭芳》等。 2、写作背景简介: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能是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3、学生试读,能够做到准确朗读。 4、文本基本解读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注释:

《鹊桥仙》秦观: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2] 译文: 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的朝欢暮乐? 评解: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名著导读《简爱》导学案--_.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简爱》导学案 阅读指导鉴赏案 目标导航 1、了解夏洛蒂 ?勃朗特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引导学生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知人论世 1、连线作者 夏洛蒂 ?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父 亲是个穷牧师。全靠他们一位小有资产的姨妈资助他们上学,并留给他们财产。后来三姐妹利用这笔财产 的一部分自费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诗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写一些奇特的故 事。基于父母遗传的天分和他们后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长写作,1847 年,他们都发表了小说,夏洛 蒂用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了《简 ?爱》。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 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 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 ?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 者的欢迎。实际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热爱写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写一些关于伯爵的小说,可惜日后都 丢失了。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 1849)、《维莱特》( 1853)和《教师》( 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 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人物关系 简?爱——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 罗切斯特——贵族,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 海伦——简爱在学校的朋友,得热病去世 布洛克尔赫斯特——坏人,孤儿院主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简爱的追求者之一戴 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思·费尔菲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简爱的朋友 阿黛勒——罗切斯特的朋友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的十分漂亮, 但只看重钱的贵族小姐 , 她根本不爱罗切斯特先生 3、内容提示 一、苦难的童年 地点:盖茨黑德府 人物:瑞德太太(舅妈)伊丽莎乔治娜(表兄妹)约翰.瑞德贝希(佣人)阿波特 梗概:简. 爱在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舅舅收养了她,但不久舅舅也亡故了。舅妈一直视简. 爱为一家人的沉重负担,并极其讨厌她的一举一动。于是,在舅妈家度过的童年时期,简. 爱遭受了巨大的磨难。最终,在十岁那年,她被送到了洛伍德义塾 二、艰难中成长 地点:洛伍德义塾 人物: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学校司库、主管)谭普尔小姐(学监)史密斯小姐斯凯丘小姐皮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韩海泉 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也在积极的学习和探索,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索,可谓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到教学方法的改变,就此谈谈高效课堂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高效课堂的两个核心。 1、导学案的编写。 一篇好的导学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校开展高效课堂以来对导学案的编写严格把关,对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组建设。 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班级的核心,好的班委等等,同样一个小组是否优秀取决于小组成员的优劣和一个优秀的小组长。 我班在小组建设上已有半年多时间从小组长的选拔到组员的搭配都有考量,小组长学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组织能力应当是最强的,采取AABBCC形式搭配组员,加之一套完整的小组评价机制,激励孩子们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做到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融洽”的情景。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的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同时又受到鼓舞、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体验 老师对学生的规定不要太多,只要保证人身安全,学生实在听不进去了,即使搞点小动作也没什么关系。反过来,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把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学生就会很难受,极不自在。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孩子的智慧引导到学习上去。通过幸福课堂,还他们空间和权利,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用心去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放开手脚、全情投入,真正地“活”起来,最终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人在自由的空间里做着自己觉得幸福的事,就不可能做不好!因此,有理由相信他们主宰课堂,既能学到知识,又实现了幸福课堂。”现在的课堂,学生很快乐、很自由、很幸福。 总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始终要以导学案为主导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