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人朱丽

执笔人朱丽
执笔人朱丽

六枣核

执笔人:朱丽

教学目的: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谊》:“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然后提问“绿叶”指谁?“根”指谁?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为课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渲染了特定的气氛。

二、初读枣核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试着概括

2、词语积累:

①蹊跷(qī qiāo)嫣红(yān)倘若(tǎng)山坳(ào)掀启(xiān)镶嵌(qiàn)

②风烛残年故弄玄虚安顿感慨良深精致匀称泛舟

三、读懂枣核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是枣核

2、围绕枣核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共有三处:第一段,求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试种枣树。

请学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

3、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当因为种种原因(上学、探亲、旅游等)而离家之后,时间稍长一点,你会有什么感受?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5、这位老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6、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7、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一件小小的事,但作者通过自己所见所闻、同窗所语渲染了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情。除了想试种枣树,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里读出了那位老人的思乡情呢?你认为句中哪些词语很关键,用得好呢?(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品味枣核

1、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从文中勾画主旨句

明确:“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祖国、家乡的一景一物他都思念。这思念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他要朋友不远万里从祖国带几颗枣核,他要种下这故乡的种子,寄托他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土的眷恋之情。

以小见大、以物传情。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3、欣赏《乡愁》,结束课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板书设计:

枣核萧乾

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说枣核——为解乡愁表达深深爱国之情

议枣核——民族之情

课时作业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蹊跷()殷()切嫣()红土坳()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故弄悬虚风烛残年迫不急待如火如荼

姹紫焉红感慨良深不约而同再接再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例造句。

例句: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想……想……一……就想……想……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2)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4)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8分)

(1)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蹊跷:

(2)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风烛残年:

(3)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托付:

(4)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出息:

6.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是(4分)

()A.离开水的鱼儿,嘴巴一张一翕的,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B.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绿茵场上,足球健儿们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D.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①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我国政府再次郑重________: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人制造两个中国。

②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28日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行了________的揭牌开馆仪式。

③我国自己研制的无人飞船“神舟三号”发射成功,________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A.声明庄重标志 B.声明隆重标志

C.申明庄重标明 D.申明隆重标明

8.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有创意的,可加1—2分)(5分)

9.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义是

()A.饭菜的滋味 B.兴趣

C.意思 D.特色

(2)老友家后花园中反映“家乡味道”的植物是:________。

(3)老友把自己的“花园”装点成家乡风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缺”的是

()A.家乡的温暖 B.没有家乡的枣吃

C.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 D.报效祖国,为民族尽力的机会

(5)选文中加横线一句中连用四个“想”字,具体体现

()A.家乡可想的地方很多

B.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怀

C.主人公思乡之“苦”

D.再现故乡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乡情

(6)作者与“同窗”第二次谈话时,用了“感慨良深”一语加以修饰,怎样体会这一修饰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A.思绪万千,难于启齿 B.发自肺腑,倾吐真情

C.欲言又止,羞于谈吐 D.感情激动,语无伦次

(7)写“同窗”“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前文和本段都有具体交代。为什么写“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只是一语带过了呢?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读者可以想像,无须赘述。 B.设备太多,难于列举。

C.别墅花园都有了,自不必说。 D.无关紧要,说了也没有用。

综合题

家之美赵丽宏

①家,是生命的摇篮,生活的港湾,是芸芸众生赖以生存的巢穴。拥有一个美丽温暖的家,是所有人的梦想。

②何为家之美?

③家之美,美在展示个性。金玉满堂是美,A也是美;精致繁复是美,B也是美。只要符合主人性情,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有人以现代人的心情,追求古雅之风,此为美;有人以中国人的眼光,撷取欧美情韵,此亦为美。中西合璧,南北交汇,取天下之妙物为我所用,虽只是一鳞半爪、寸木片石,却能将奇妙风光汇集于室内,这当然也是美。家不在大,有情调则美;家不在豪华,有品位则美。居室为人而筑,为人而饰,为人所住,理应以人为本。人居其中觉得舒服适宜,心情欢悦,便为美。如家中的装饰只是为了展示炫耀,那美便会变质,便会成为生活的累赘和负担。本末倒置,何美之有?

④家之美,美在贴近自然。人在四壁之内,如果和自然隔绝,会使心情荒芜,呼吸凝重。如何将小居室与大自然连接?如果开窗能见山林日月,能闻流水鸟鸣,那当然让居者心旷神怡;更多的居室,嵌于城市楼林,被钢筋水泥和砖石高墙包围,人在家中,如幽囚于箱笼之内,不见天日,何其可怜。聪明而有情趣者,能以自己的方式移植自然于室内。年轻时代,我曾经蜗居于一间没有窗户的暗室,屋内一灯独照,四望皆壁,不知昼夜更替。有画界友人来访,环顾我居室的幽暗和窄小,顿生恻隐之心,说要为我开一扇窗户。画家言之凿凿,我却以为她说笑话。四壁之外,毕是邻家居室,如何开窗?几天之后,画家又来访,赠我油画一幅。画面上,天高地阔,远山逶迤,原野中麦浪翻滚,河渠里清流奔濯……油画上墙,如洞开一扇天光斑斓的窗户,顿时满室生辉。画中自然,虽是虚假,却能引发无限遐想,使我心驰八荒,神飞九天。以画代窗,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但不失为一妙法。如想直接将自然的气息和色彩引入家中,则莫如

养花植草,有几盆绿色花草点缀,室内便春意融融。如以精美的玻璃瓶和古瓷花坛插玫瑰、牡丹和腊梅,名花名器相映成辉,当然是美事;以青花粗瓷或塑料盆碗养几棵野草蔬菜,同样美妙。记得很多年前,我父亲在洗菜之余,常常将一棵菜心或一段萝卜养在一只青花小碟中,置于窗台案头,但见绿叶飘动,其清新怡人不亚于水仙惠兰。在我关于家的记忆中,这是极温馨美妙的一曲。

⑤家之美,其神髓应该是人性之美。

1.第③段横线上,A处应填的词语是,B处应填的词语是。(备选词语:简朴清淡、单纯空灵)(2分) 2.下列各句中均有“自然”一词,其中含义不同的一句是()(2分)

A.家之美,美在贴近自然。

B.如以……名花名器相映成辉,自然是美事。

C、如想直接将自然的气息和色彩引入家中。

D.能以自己的方式移植自然于室内。

3.从第③段中“家不在大,有情调则美;家不在豪华,有品位则美”一句你联想到古人哪两句话?(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请你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3分)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A.第④段中“这是极温馨美妙的一曲”指的是“我父亲在洗菜之余,常常……不亚于水仙蕙兰”。

B、第④段中“望梅止渴”是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与请葛亮有关,现用以比喻用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C.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家之美”应是“展示个性”、“贴近自然”,最重要的是“人性之美”。

D、全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有二,一是首尾呼应,过渡自然;二是先分后总,段落中心句、主旨句明显。

6、片断写作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值中秋佳节,你会思念旅居国外的亲戚吗?请给他(或她)写一封信,倾吐你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qiāo yīn yān ào 2.“悬”改为“玄”“急”改为“及”“焉”改为“嫣”“励”改为“厉”3.示例:我想戈壁滩,想塔克拉玛干沙漠。只要一看到山,我就想天山。近来,我老是想建设兵团的那段生活。 4.(1)表明友人是郑重其事的要求,希望十分殷切。(2)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惜。(3)表示“她”蛰居海外思乡心切,急于向来自故国家乡的“我”倾诉思乡之情。(4)说明“她”并不追求、迷恋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5.(1)奇怪(2)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3)委托别人办理。(4)长进 6. A 8. B

8.示例:(1)动物微微笑,杂物勿乱扔!(2)动物正在减肥,请不要给他们增加食物! 9.(1)D(2)垂杨柳、睡莲(3)借以慰藉思乡之情(4)A(5)C(6)B(7)A

综合题

1.A处:单纯空灵;B处:简朴清淡

2.B(提示:B中“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A、C、D,中均指“自然界”。) 3.A

4.抓住答题要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理由要说清楚。

5.B(提示:与曹操有关。)

6.略

最后一课

都德

执笔人:王升美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情感目标:

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

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发展目标:

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

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1、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1)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2)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

(3)出示投影仪,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解释:宛转懊悔祈祷哽咽诧异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1、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最后一课

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气氛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3、你认为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那里看出来?

4、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四、板书设计:

情节人物

小弗郎士韩麦尔

上学路上(序幕)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疑惑、诧异

课上(发展)难受、懊悔

下课(高潮和结局)悲愤、懂事心理

五、课时作业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______________。

2、注音:

哽.住( ) 皱.边( ) 惩罚( )

祈祷( ) 踱步( ) 郝叟( )

3、“最后一课”指的是:( )

A、最后一堂语法课

B、最后一堂历史课

C、最后一堂法语课

D、最后一堂习字课

4、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________到________。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_____和弗郎士的___________,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_______到_________。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_____到__________。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____、_____的气氛。

第二层,从_____到__________。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

第三层,从_____到__________。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从_______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二、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如: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写出了人物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告别讲台的沉痛悲哀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如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钢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2)*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

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4)总结: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这首交响曲

的主旋律。文章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言行的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决心,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板书设计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四、课时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祈祷()()惨白()哽住()

2.在_____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3.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2)“散学了,——你们走吧。”()

第三课时

一、第三个教学板块:分析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话是写“我”的心理,反映小弗郎士无忧无虑、贪玩幼稚,竟不懂民族的灾难。这是为后边写他觉悟成熟做铺垫,以显示最后一课的巨大教育作用。)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二、第四个教学板块:问题探究: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对敌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一个隐喻)。

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韩麦尔先生由于痛苦和悲愤,话断断续续地说不出来。如果说出来,可能是:“我要走了,再也看不见你们了。”“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要永远做真正的法兰西人。”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表现觉悟了的小弗郎士强烈的要学好祖国语言的欲望。)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这最后一课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赞美所反映出的对祖国的爱,对学生们语重心长的告诫;村民前来听课的动人情景;亡了国的人不准学祖国语言的羞辱,这些都是他永远忘不了的。)

5、指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本体是“语言”,喻体是“钥匙”。“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自由。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亡了国的人只要牢记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心中就会燃起永不熄灭的收复祖国失地的斗争火焰,就会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中飘扬。(本体是“字帖”喻体是“小国旗”韩麦尔先生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字帖,是要让学生记住:“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领土,决不容敌人侵占。”可见老师用心良苦。小弗郎士有如此的感受,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意图,爱国感情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6、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另外,小说表现的是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只要想想小弗郎士的变化及他的内心感受,就会自然的向导对小弗郎士的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8、《国际歌》,让学生沉浸音乐世界,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境,体会文章主旨

深入探究: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9、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

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总结:不朽的东西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最后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正在上演,在这种特定的时刻,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迸发出来,无不崔人心魄,催人泪下。

三、第五个教学板块:拓展阅读:

1、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四世同堂》片段作家都德(法国)老舍(中国)

背景普法战争抗日战争

事件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中心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人物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手法:侧面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四、课时作业

(一)小说运用了生动的场景、细节、心理描写,运用了对比、烘托、反复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主题。

1、如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叫,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又如韩麦尔的那顶“锈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都属于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将平时上课和最后一课作了______,将小弗郎士感情的前后变化作了________,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渲染“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主题。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____和对祖国的____,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____,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八始终眷恋着祖国

执笔人:朱丽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

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3、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某位美国海军次长对某位华人的评价。根据军队的编制,每个师约有1-2万人,五个师就是5万人甚至10万人!究竟谁有这样大的威力呢?(停顿)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他的故事——《始终眷念着祖国》。

二、检查预习情况,朗读下列生字词

庚(gēng)子遨(ào)游眷(juàn)恋拘(jū)留

触(chù)怒募(mù)捐诬蔑(mia)募(mù)集

三、朗读课文

学生分组朗读,要求有感情地读,并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1911、1935、1943……

四、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话简介钱学森的主要经历。

明确:一部分是求学和科学贡献方面,一部分是经过长达五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回到祖国的爱国之情。(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织语言,不要求与课文原话一致,只要大意可以就行)

2、钱学森归国遇到哪些险阻?(迅速浏览课文,美国政府在针对“钱学森的回国问题”上,他们又采取了哪些非人道的做法?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说一说。)

①他们对钱学森进行恐吓,非法搜查了他的住处,进行人格诬蔑。

②他们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关押了15天。

③他们监视钱学森的生活,屡次来捣乱和对住处进行检查。

小结:整整五年,钱学森处于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身心饱受折磨。这就是自诩为自由国度的美国的人权和民主。

4、钱学森是如何对待这些艰难险阻的?找出相应的词语。

饱受折磨、与世隔绝、想方设法、毅然决然

5、最后是如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明确:最后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同志亲自过问此事,才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6、又是什么原因使得钱学森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呢?明确: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6、课文不止一处,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想法写出了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5-15自然段,划出来关键语段,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例如: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其他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明确:两个“不止一次”都突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念。第一个侧重于钱学森对现有情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桑梓的眷恋之情。

词语: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

五、情感的延伸,有度的拓展

1、正因为这“赤子情怀”,所以钱学森回来了,所以李四光回来了,所以华罗庚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回来了。

学生默读李四光、华罗庚的相关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2、引读式小结:他们抛弃了在国外的一切荣华富贵,义无返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他们把全部的身心和爱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他们心中珍藏着最大、最深的爱,最浓最牢固的情结,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

3、有这样一首歌唱得好: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你会唱吗?会唱的和着音乐大家一起唱。

集体演唱《我的中国心》。

六、小结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板书设计:

美国当局的阻挠钱学森

↓↓

恐吓饱受折磨

始终眷恋着祖国逮捕与世隔绝拳拳爱国心

监视想方设法

软禁毅然决然

课时作业

基础题: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惴惴踹开端丽喘气B.磋商蹉跎差使嗟叹

C.妖娆阻挠侥幸富饶D.玷污粘帖请帖沾染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3分)

(áo) 游推 (jiàn)枪 (bì)

(juàn)恋(dàn) 生 (qiān) 订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汤皓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B.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2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

C.在敌人的集中营里,共产党员林红饱受折磨,仍坚强不屈。

D.在铁的事实面前,罪犯无言以对。

语段阅读:

(一)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然而,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你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年8月,钱学林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9月中旬,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定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移民局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还搜查并扣压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笔记本,诬蔑他企图运送机密科学文件回国。那时,中美在朝鲜战场正处于交战的敌对状态。美国正盛行法西斯式的麦卡锡主义。钱学森的回国决心触怒了美国当局。1950年9月9日,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和当时远在欧洲的马?卡门教授闻讯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又募集了1.5万美元保释金,才将钱学森从特米那岛的拘留所营救出来。

1.第一段中横线上的两句,语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②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A.①②B.②①

2.与“他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2分)

A.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

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D.贴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9.若将祖国比作母亲,文中第二段中钱学森在中秋节萌发的感情,可用一句唐诗来形容。(3分)

3.对海军次长的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钱学森威力无比,具有强大的军事潜能。

C.是对钱学森能力的肯定,也表明了他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

D.对钱学森个人有成见。

E.对新中国抱有偏见,不愿钱学森回国。

4.不改变原意,将下面句子改成“联邦调查局……”的形式。(3分)

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

联邦调查局。

5.文中钱学森夫妇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揣摩他俩尚未说尽的话。(3分)

(二)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忍,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呀。

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fěi ca________,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都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

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母亲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zhàn lán________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

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焐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1.根据注音写汉字。

(1)fěi ca________(2)zhàn lán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荡气回肠________(2)随遇而安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贯穿于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故乡那么多事物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那袅袅绕绕的炊烟作为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尤其是一些句子中的动词用得十分贴切,请你列出两句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础题:1.A2.略 3.A

语段阅读:

(一) 1.B 2.B 3.每逢佳节倍思亲。 4.B

5.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把他送到特米那岛上一个拘留所关押15天。

6.新中国诞生了,人民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了。我们这些海外学子,也该回去看看了,为新生的祖国贡献微薄之力。(符合语境即可)

(二)1.悱恻湛蓝2.(1)(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指人的感情十分动人。(2)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3.散文,炊烟。

4.因为炊烟的飘忽不定与游子的漂泊有着外在的相似;而炊烟的根在村庄,游子的根在故乡,二者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作者选择炊烟作为意象是颇有道理的。5.如“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绕”写出炊烟的飘忽之态;“站”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写出炊烟在无风的状态下向上冒的形态。(言之有理即可)6.说明作者思乡之切。炊烟会断、会散、会灭,但炊烟也有根;故乡的儿女会走、会飞、会一去不复返,但心中的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削弱、消散,所以说“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书法教案2、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 如何正确执笔是能否正确用笔的前提,是能否把字写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被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所重视。只要我们翻开古今书法理论的典籍,关于执笔方法的探讨比比皆是。如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短长,各具特点。 一个初学者应该怎样执笔呢?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最为普遍的是执笔法中的五字执笔法。下面我们对擫、押、钩、格、抵五字的含义作一简明的解释,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执笔方法的特点。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 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 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 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 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在运用五字执笔法时,注意用手指第一节的中上部分执笔,掌心自然空虚,即可符合“执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初学者可选用这一执笔方法。 下面再谈谈关于执笔的松与紧的问题。很久以来,民间盛传王献之学书的故事。相传他小的时候,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王羲之高兴的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大名气。这则故事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论著作《书断》中记载了留传下来的,只是个传说而已。然而,后来的人们多依据他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实际这是一种误传。一味强调执笔紧是失于偏颇的。执笔紧,易于稳健;执笔松,便于灵活。但是执笔过紧则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执笔过松,则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执笔的松紧要依据所写字体,风格及字形的大小来决定,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就是在写一种字时能执笔稳健,又挥洒自如。

正确的写字坐姿与执笔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小百合艺术学校的书法课堂,很高兴认识各位同学,我是你们的吕老师。 在我们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咱们可以互相了解一下。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下面由老师讲一下游戏规则。同学们在音乐声中传递这只笔,音乐停止时,笔传到谁手上,谁就要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并说出自己的名字。现在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行字(老师看同学们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好,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写的字都还不错,但是还存在一些小问题。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在我们写字的时候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姿势不正确危害可小不了,容易造成近视、斜视、驼背、手指变形等不良后果。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正确的坐姿与拿笔姿势。 正确的坐姿与拿笔姿势 教学要求: 1、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4、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一、写字的姿势(8-10分钟) 首先我们学习一下正确的坐姿,八字要领要记住,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 1、书写姿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上身自然向前稍倾,头不要歪斜或伏在桌面上,胸部要离开桌沿约一拳头,双臂要自然撑开,左右要平放在桌面上,右手执笔,左手平放。 具体要求: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姿势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现在所有同学听老师说,一二三坐端正。我们要开始来比赛了,看谁坚持的时间长,老师会奖励一个小贴画。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如(图二)所示。 (三)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好处是: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错误执笔方法及原因 1、吊腕。原因:上肢发育不成熟有关。 2、手腕屈曲。原因:由于孩子的手腕稳定不够,负责将手腕拉向上的肌肉群还不够力道或不懂怎么运作。 3、拇指包食指(见图三)。原因:手指指头欠灵活和力度。 4、拇指内收。原因:拇指欠灵活。 5、指头达近笔尖。原因:指头力度或触觉发展不足。 6、前四指执笔。原因:这多与前三指与后二指的分工发展欠成熟有关。 7、握笔太紧。原因:上肢发展欠佳,包括手指未能发展出独立的活动能力,触觉发展不成熟,手部力度调节能力弱等。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学习资料】 坐姿和立姿 一、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见图4)。 二、立姿

硬笔书法执笔及运笔训练备课讲稿

运笔是硬笔书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大方书写教室通过多年的习字和辅导,认为很有必要加强运笔的单独训练。其训练内容:能大能小的运笔范围;能快能慢的运笔速度;能轻能重的运笔力度;能正能斜的运笔方向。 能大能小的运笔范围。未经过运笔训练之人的手,执笔后运笔范围不大,尤其是中小学生,其手指肌肉骨骼未完全发育,错误的握笔姿势 五花八门,或是五指死死紧握笔杆, 或是三指捏笔成向内紧缩状,或是 握笔后食指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成 90°,或是手腕向内弯曲,造成运笔 范围极其小,从而使错误的执笔造 成不规范的坐姿,既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又影响书写的流畅。针对中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大方书写教室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手指活动范围尽可能得到极大扩展。比如在书写练习前,用正确的执笔,以大拇指、食指、中指的屈伸(指动腕不动)来画一些尽可能大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等几何图形以及平行排列的横、斜直线。接下来练习一些短小的笔画,如点画练习。点画虽然短小,其运笔是在笔尖触纸后极短的距离内完成起、形、收“三步曲”的,这就要求手指有极强的微控能力。也可以练习一些尽可能小的几何图形和平行排列的横、斜直线,做到熟能生巧,从而体会运笔的微妙动作和细微之处的神奇效果。

能快能慢的运笔速度。作为书法,不掌握能快能慢的书写技巧,便无从形成节奏,更谈不上神韵,也就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钢笔书写,是墨水随着笔尖在纸上的接触移动,流渗入纸形成线条的。行笔快,线条劲键飘逸。然而,纸吸墨较少,易流于浅薄浮滑,实为书法之大忌。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在“赶作业”时,运笔速度飞快,转折处一绕而过,这样的线条软弱乏力,给人以轻飘浮滑之感;行笔慢,线条厚重稳健,有立体感,耐看。而过于慢,纸吸墨过多,线条凝滞呆板,没有神韵,也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见,加强运笔快慢的练习是硬笔书法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若行笔速度能快能慢,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可臻佳境。譬如起笔、驻笔、蓄势稍慢,行笔较快,收笔时又略减慢;撇画的节奏比写捺画快;写挑画的节奏比写横画、竖画等笔画快;写钩、捺、折等笔画,顿笔蓄势时慢;写较长的笔画行笔慢;写较短的笔画时快。就是如此快慢、轻重有节奏的反复,直至一字、一行、一幅的完成。 能轻能重的运笔力度。由于硬笔笔尖的特殊性,提按程度远不及毛笔明显,因而在硬笔书法书写中不能过于强求运笔提按的效果。然而,在钢笔书法练习中,行笔时出现轻微的提按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好“度”,既在提不离纸,按不破纸的“力”的范围内尽量表现出用笔提按的艺术效果。 能正能斜的运笔方向。汉字笔画的行笔方向,在 实际书写中是难以计数的。粗分起来“横”有平横、 斜横。“竖”有左倾竖、中竖、右倾竖。“撇”有斜撇、平撇。“捺”有斜捺、

硬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一课时:硬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这学期我们就要练习用钢笔写字了。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由笔尖、笔杆和笔帽三部分组成,也可以分为笔壳、笔胆和笔尖。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

东西。在写字时要注意别让笔尖上的墨水弄脏小手和纸张。 三、学习执笔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五、欧阳修画沙练字的故事 诉说故意,激起学生练字的兴趣和决心。

第二课时:白字头(硬笔) 教学内容:白字头(2-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生字。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激励学生练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教学难点: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钢笔、字帖。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导入 1.交流:同学们,喜欢美吗?想欣赏美的字吗? 2.欣赏含有白字头的字。 这些字写得很美,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也能写得一样美,大家有信心吗?大家想一下,在你认识的字中,哪些字分别属于这个偏旁呢?(板书课题)

写字姿势 执笔方法 书法教案

单元第二单元:用笔方法单元课时第一课时主题1、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总课时1第 1 课时 背景分析 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保障。古人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对执笔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古人认为执笔无定法。 教学目标1、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评价设计生生互评:指出彼此写字姿势和执笔上的不足。 教师点拨: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用笔方法。 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课堂准备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学生书写用具的摆放位置。 二、故事引路 讲一个书法家学习书法的小故事。 凡是学写字,必先学执笔。执笔要“紧”,还是要“松”,从来就有不 同的说法。关于“执笔要紧”,有一则小故事,说王献之五、六岁时学书, 王羲之潜于后,掣其笔不脱,乃叹日:“此儿当有大名。”这则小故事流传 很久很广,不少书法家从此作为“执笔紧”的依据,而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 也常常强调:执笔要紧。关于执笔要松,历代也有许多书法家主张。苏轼认 为执笔要轻巧自然,笔才能挥洒自如;张长史认为执笔要轻松,不然会影响 手腕运动;米芾则认为:“把笔轻,自然天真,出乎意外。”就是说,“把 笔轻”,才能产生更美妙的线条。”“用笔之意在于动作。”这动作是笔的 运动。“把笔轻”,运笔方能不拘挛而挥洒自如,线条才能有天真自然、出 乎意外的变化。古人说:“一笔之内,棱侧起伏,书法俱备。”这也就是说, 每一点画中要有轻、重、快、慢、提、按的不同运动,从而产生粗、细、长、 短、方、圆、枯、润的不同线条,表现出遒劲、柔美、苍老、秀丽等不同的 效果,才能达到高度的,具有音乐节奏感的艺术水平。如果握笔紧,不论毛 笔还是钢笔,都不能达到至美的艺术效果。提笔就要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谈收获。 三、正确坐姿和执笔方法的示范与讲授 1、教师用媒体出示坐姿图,让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坐姿。师 板书课题:写字姿势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 脚放平和肩同宽。(与写硬笔坐姿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学生学习坐姿,老师巡视,纠正坐姿。 2、媒体出示站姿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 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3、媒体出示执笔图,同时补充课题:执笔方法 该部分的 设计目的在于 激发学生学习 书法的兴趣和 热情。

执笔姿势

【手腕的姿态】: 1.手腕要自然打直、不左右弯曲,和手臂成一直线(手臂约45度,不能过于外张)。手掌心面最后要稍微向右翻转约30度,才能自然依靠到手腕掌根支点, 也才能露出清楚书写笔尖视野,进而避免歪头斜视、坐姿不正等现象。 维持和改正手腕打直的技巧,请依照上篇「改正「写字总是手腕弯曲」的「鸡尾酒疗法」~图示说明篇里所提:将手腕支点永远保持在书写字体的右下方45度位置,即可有效改进及保持。手腕的姿态,请见以下说明图: 【图示1】: 自然上扬(约15度): 2.手腕 握笔别太高过低;不然手腕过于上挺下弯.也都会造成手腕不灵活或绑死、容易疲劳。适当的握笔高度:一般约为1.8 -2.3公分之间(笔尖到食指尖端的距离),手部过大过小的大人小孩,请另行调适到自我感觉舒适即可。孩童握铅笔时,直接以削铅笔线为握笔高度的标准即可。高于 2.5公分握笔高度者,通常是末三指没有自然并拢的错误机会很大,请检查并改正一下。

【图示2】: 3.手腕上扬如做不好或无法体会者,可把纸张贴在墙壁上,练习一阵子这样的立式书写。对于手腕的放松和弯曲度,就会比较容易达成。 【图示3】:

【写字手腕施力方式的练习】: 上面的准备做好后,我们只要开始一直写横划的练习,一直练到:能轻松、快 速的连续写出笔直的长短横线,就算成功结业了。(听起来很简单吧?嘻嘻..)【A】、先准备一根30公分以上的长尺,让孩子用尺操作,画出许多横线。让他能明确知道,并体会:「笔直」的定义标准和此感觉。 【B】、练习用尺画直线时,要注意:从头到尾,都只能用笔尖的右下半侧来接 触纸张。所以,笔杆倾斜的角度,划线时,从头到尾都是一样角度的!而笔杆一定要靠在食指骨第三关节线的正确位置(握笔的第四支点),此笔杆与 桌面角度大约是60-70度之间。(绝不可像很多人说的:将笔杆靠于虎口、使笔杆向后倾倒成45度的姿态,切记!) 写横划横线时,笔杆要从头到尾保持这种角度的运动轨迹://///////////////////

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坐姿和握笔姿势的“三个一”: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铅笔握好后要靠在虎口上,不能向上竖起。 就要上小学了,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们在练习握笔了,并且练习写字了。最近发现部分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喜欢趴着或者歪着身子写,反正姿势不规范。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乘着我们现在还是刚刚起步,我们老师和家长朋友要严格规范孩子们写字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一、坐姿 头正:书写时头摆正,不能向左或向右偏,并略向前倾,眼睛距书本一尺(大约30厘米)左右。 身直:胸挺起,背撑直,胸口里桌沿一拳(大约10厘米)左右。 肩平:两肩齐平,不能一边高,一边低。 臂开:两臂自然张开,左手五指伸开按纸,右手书写。 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和脚跟同时着地。

二、握笔姿势 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均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 1、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分别从三个方向捏笔,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2、大拇指在笔杆左下侧,食指在笔杆右上侧,中指在笔杆下方; 3、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 4、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节前端捏笔,中指用第一指节侧上部顶住笔; 5、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关节处,笔杆和纸面成50度左右; 6、捏笔处离笔尖一寸(大约3厘米)左右; 7、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 8、手腕伸直,不能勾手腕或向上翻手腕。 执笔写字,一点一画都应尽心尽力。写字姿势得体,人才感到舒适、灵便。姿势正确,松肩振臂,凝神静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坐着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同样重要。 执笔方法是:捏、托、垫、靠

书法正确的执笔的方法

书法正确的执笔的方法 如何正确执笔是能否正确用笔的前提,是能否把字写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被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所重视。关于执笔方法的探讨比比皆是,如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短长,各具特点。 一个初学者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执笔方法呢?当这个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翻阅古今有关执笔的诸多论述,从中发现唐太宗李世民的"指实掌虚"说与唐代韩方明的"虚掌实指"说是最富于智慧的。他们可谓不谋而合,一同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指实,是强调五指执管,把笔执稳。掌虚,是掌心空虚,以便于指腕灵活运动。执笔的要领说到底就是稳与活二字。 与这种理论相呼应的最为普遍的是执笔法中的五字执笔法。当代有关书法基础的教科书,都认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沈先生的观点是否多少有些绝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五字执笔法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巨大的。 下面我们对擫、押、钩、格、抵五字的含义作一简明的解释,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执笔方法的特点。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在运用五字执笔法时,注意用手指第一节的中上部分执笔,掌心自然空虚,即可符合"执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初学者可选用这一执笔方法。 切记,探讨执笔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把字写好,凡是有利于写好某种字体或某风格的都是可行的方法。

书法笔法-执笔

书法笔法——执笔的方法和书写的姿势 张维民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站着写还是坐着写,手怎样拿毛笔,手指、腕、肘乃至臂、身的姿势等都会对写字有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姿 书写大小在10厘米以内的字或字较小的行草书,可采用“坐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翘二郎腿。 (二)立姿 如果书写大小在10厘米以上的字或篇幅较大的行草书,可采用“立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立式书壁(较少使用),书法教师在大班教学中书写示范时可应用。 立式书壁,即将纸竖挂在墙壁上站在壁前书写。其书写要领和俯写式差不多,但难度更大。因为面壁而书,为了视觉正确,要求面部与墙面始终保持平行,这全靠两腿屈伸来调节。再说书壁时,要准确掌握濡墨量,如果濡墨多了,墨汁就会滴下来。由于书壁能更好地训练运腕用墨技巧,故米芾也主张:“入学之法,在先写壁,作字必悬手。”悬手书壁是教师板书的一项基本功,师范生学习书法,平时要下意识地作书壁训练。

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书法基本常规) 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书法基本常规) 通过毛笔练习毛笔字,学习书法技巧,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执笔,因为执笔的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灵活自如地运笔把字写好。 一、关于毛笔字执笔法 历来有很多说法,什么单钩法、双钩法、凤眼法、回腕法、拨镫法、五字诀、八字诀等等,这么多的“法”,看起来挺玄妙的,真是有点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学起。其实,执笔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句话是说,执笔很简单,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灵活自然,便于书写就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执笔呢? 执笔又叫拿笔。由于毛笔已不是我们现代流行的使用书写工具,拿笔、用笔的方法与钢笔、铅笔大不相同,为了能使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在书写时笔锋能在笔画的中间运行,做到“中锋运笔”,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拿笔方法,前人传下来的拿笔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五指执笔法”最为常用易学。

这种执笔法,强调每一个手指都在执笔中发展挥作用。前人将五指各自的作用概括为(yan,读作厌)、押、钩、格、抵五个字。因此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执笔法”。如图: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①以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注意大拇指的第一关节要向外凸起,不要凹下去。 ②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并向内勾住笔杆,注意也要用第一指节;(因为手的第一指节感觉最灵敏,最灵活,应用也最多。) ③无名指的指背向外抵住笔杆的内侧; ④小指跟在无名指后面,两指合力,抵住笔杆,起辅助作用。 切实掌握五指执笔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项要领: 第一、笔杆必须正直不歪斜,这样毛笔的主锋则正,写起字来才不会像拿刷子刷东西一样。 第二、执笔要注意做到“指实掌虚”。即在执笔时手指接触笔要实,手掌要虚,五个手指捏笔要紧密靠拢,手掌心空虚,像握着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执笔写字,一点一画都应尽心尽力.写字姿势得体,人才感到舒适、灵便.姿势正确,松肩振臂,凝神静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坐着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 掌握正确地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同样重要. 执笔方法是:捏、托、垫、靠 捏:用拇指和食指地指肚靠指尖处捏住笔杆.食指地第一关节不能弯曲. 托:用中指地指甲上端左侧与肉相连处从内向外托住笔杆.写字时,这儿最为吃力.写字多时会压出小坑,甚至磨出茧来.这儿不用力,笔就抓不牢,运笔也就是不得劲儿.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垫:小臂、手腕和小指落放在桌上,无名指和小指请请垫在中指下,保证运笔灵活. 靠:笔杆向右后方倾斜,靠在虎口食指指关节地位置上. 执笔还须注意“指实掌虚”.指端用力,掌心要自然空虚;作为依托地小指和腕部,不要死压在桌面上,要虚提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执笔不可过于用力,否则影响运笔地灵活性,也易产生疲劳.执笔不可过低,手指距离笔端一寸为宜.执笔太低会影响运笔,还会挡住视线,造成头歪地毛病.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写字姿势 书写地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地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地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地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正确地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地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如(图一)所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地控制能力,运笔地灵活性,书写地速度,直接影响书写地效果.良好地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正确地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厘米左右地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地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地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那传统观点认为,正确地握笔姿势地要点在于眼睛距离书本市尺,胸口距离桌沿拳宽,握笔处距离笔尖~3cm,但这种标准姿势地推广并未能真正遏止近视发病地不断增长.他们调查了

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1

小学生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写好字。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一、坐姿 头正:书写时头摆正,不能向左或向右偏,并略向前倾,眼睛距书本一尺(大约30厘米)左右。 身直:胸挺起,背撑直,胸口里桌沿一拳(大约10厘米)左右。 肩平:两肩齐平,不能一边高,一边低。 臂开:两臂自然张开,左手五指伸开按纸,右手书写。 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和脚跟同时着地。 二、握笔姿势 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均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 1、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分别从三个方向捏笔,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上面,用第一个关节托在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后自然弯向掌心。 2、大拇指在笔杆左下侧,食指在笔杆右上侧,中指在笔杆下方; 3、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

4、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节前端捏笔,中间呈椭圆形。中指用第一指节侧上部顶住笔; 5、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关节处,笔杆和纸面成60度角;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6、捏笔处离笔尖一寸(大约3厘米)左右; 7、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 8、手腕伸直,不能向内侧扭。这样书写起来才能运笔自如、灵活用笔。平时忽略了写字的姿势和、坐姿以及相关事项,现在开始要重视起来。正确的握笔姿势编成口诀如下: —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首句中的“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 “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第二句的“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 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腕灵活”是指手腕

正确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要领

正確執筆方法及寫字姿勢要領台(九O)體字第九OO五五二一七號一、姿勢: (一)雙腳自然平放。 (二)全身重量平均座落臀部。 (三)腰幹挺直、不倚桌。 (四)前臂平放桌面、左掌五指自然分開平置以固定或移動簿本。 (五)兩肩持平、頭部端正。 (六)眼與簿面距離保持三十五公分以上。 二、執筆: (一)前臂全部平放桌面以維持穩定性。 (二)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握在筆桿等高的同一環節上距筆尖二~三公分處,筆桿自然靠在虎口處。 (三)筆桿與簿面成四十五度角,眼睛需能看到筆尖。 三、運筆: (一)手指輕握,指關節成圓弧狀,除大拇指外,餘四指排列密合,無名指與小指輔助中指,掌心中空。 (二)以小指下方手掌側緣為支點,腕關節運筆為主,手指關節運筆為輔。 (三)左右筆劃運腕,上下筆劃運指,斜向筆劃腕指並用。 附註: 1、鉛筆以B或HB筆心為宜。 2、簿面紙質勿太光滑,國小低年級作業簿格子長寬為二公分×二公分,字旁注音格子為二公分×0?八公分;中年級以上作業簿格子邊長至少一?五 公分。 3、每一筆劃至少0?五毫米粗,顏色不宜太淡。

正確握筆姿勢圖示說明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寫字練習(由字體結構練習寫字) 獨體字: 一了人刀力又下上口土大女子小山工不中夫尺心手文方日月木毛水火父片牙牛王冊凹凸市本母永瓜生田白皮目石立交光印年米羊羽老耳肉衣西串弟我求見貝身車並亞京來兔妻東爭表金長門雨非畏面頁飛食首乘真馬高巢票魚鳥寒象愛鼠龜 左右結構: 孔比他加功北叫外奶幼休份吃地好她池行住伴伸但作你伯佈冷別利助吹吸吵均圾壯妙形快抄抗扶把抓村沙汽牠防依供例到味呼和垃妹姐姊帕怕拉招拍抬放明服朋枝林杯注泳河波泡炒物狗玩社肥信城律持指拾枯柳洋流洗活派相秒秋紅紀胖虹倍值借們倡候剛孫射師徑時校浪消海浮浴祖神站蚊記健側動唱彩情接推採救教晚涼淺清淋混猜眼粒細船傍剩啼喊喝喉報愉握椅棵植港游渡湯渴測滋猴評跑郵陽飯飲傲勤嗎嗅塘媽愧新暗暖煙獅睛腳蜂詩話路跳飽嘈慢歌演滿漁種網綱膀說銅餅價嘻嘴增彈數樣樓澆磅編誕請課豬餓餘操橙樹機澡燈燃獨積糕糖褲貓輸錶錢鋼險頭鴨龍戲燭環績縫聰臉餵歸獵蹤雞騎繩蠅鏡願勸嚨護歡灘驗觀 上下結構: 分天少主兄冬出去只它先多字安早百血努告忘志忍步災男走足兒忠昏果爸花采青亮勇室客思急春是星美背苦英哥哭員夏家息拿旁書桌烈益笑臭草隻剪晨梨眾蛋雀雪單富惡悲登發筆絲菜裂集雲塗愚慈想愁愈會照萬筷節聖落葉雷電察熊管聚裳製鼻寫慰熱箭箱篇膚蔬賣震髮齒壁學築聲臂舉醫霧警彎籠聾驚 左下包孕結構: 爬建起鬼從進遊道遇趕遠適遲避還麵 左上包孕結構: 友右左危在有房虎屋看病康處瘦

第一课 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写字教案

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铅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能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时精神集中。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一笔好字看了以后,令人赏心悦目。但是要写好字必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板书课题,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写字姿势 1.出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图。 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坐的? 总结: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全班学生练习正确的坐姿,师巡视纠正不良坐姿。 三、执笔方法

1.老师讲解执笔方法 2.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执笔,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四、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写“三、九、中、元” 老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五、课间活动 手指操,活动手腕,促进手指和谐操作。 六、学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课,我们懂得了书写时只有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才能做到正确、整洁,有速度,希望同学们多写多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横、竖的写法。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硬笔执笔姿势及田英章论书法

一直以来不正确的握笔姿势造成了我写字时横不能写平,竖不能写直,练字月余毫无进展,今天偶然看到最标准的握笔姿势后,调整了错误的姿势,横能写到水平,竖能轻松写直终于恍然大悟,虽说执笔姿势没有定法,但是影响基本笔画书写的错误万万不可一直不予纠正,转帖希望对有错误执笔姿势的童鞋有所帮助 正确握笔姿势的步骤与相关重点说明: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步骤四:

步骤五:

步骤六: 注:以上最后把手掌以上微偏向右边翻,使笔杆朝右后方约65~70度,是为了能清楚露出书写视野。而且能放松掉手腕扭力,使得手腕能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姿势和角度!这是除了三指握笔姿势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千万不可忽略这小环节喔!(本笔杆和桌面65-70度之角度,是以握笔高度约2.2公分,我的手大小之条件下经实际测量而测出的数值。如握笔高度更降低些,此角度会随之加大;反之,握笔愈高,此角度会愈减小。) 以上拇指(右上方指尖)和食指的侧面,可以是轻微接触的(当握铅笔等细口经笔杆时),也可以是稍微分开约1-2毫米的距离(当握有握胶的粗笔杆时);只要保持以食指的侧面高度为标准,务必形成食指要在上方,拇指在下方的关系(就是不能把拇指的指尖过于前伸,使得拇指指尖跟食指指甲面一样高或是到达食指侧面高度的1/3以上位置),就都是可以的! 如下图示:

另外,也在此把一些大家常犯的普遍错误握姿各种古怪类型,分别制作了图片(如下),大家也可以浏览一下,以便调整小孩的握姿! 以下是各种错误的握笔类型:

注:↑↑以上这种拇指紧压住食指的错误握姿,是最常见、最普遍所见的类型(本人深受其害!),这种握姿坏处很多: 1、让中指更加疼痛或是长厚茧,甚至关节变形! 2、让手部因为一直紧绷,而非常疲劳酸痛! 3、让书写活动范围因为受限制而变得很小,连带使得写出的字体都偏小。 4、也写不出大点的字体,更写不快,写不轻松!!! 5、拇指弯曲的关节当住了笔尖的书写视线,所以跟著必须歪著头才能看得到笔尖来写字,又连带影响的坐姿和脊椎弯曲,视力后退....... 坏处太多了............所以拍摄了两种角度,把这种列为第一位,需要立即矫正的类型!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写字姿势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 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 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 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 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 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 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 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 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如(图一)所示。 二、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 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 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 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 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如(图二)所示。 如何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发现班上很多孩子写字时握笔姿势不正确,尽管每节课不断地提醒,但

孩子,可能是出于习惯,很难改正。昨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资料说孩子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对视力危害很大,所以我很着急,在学校我们会时刻监督提醒他们,希望家长朋友在家也要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握笔姿势。下面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觉得以下文字对错误姿势的分析很有道理,并配有图片。 经过反复观察与思考,我认为学生写字时头很低,且有的学生还弯着脖子写字,罪魁禍首是执笔方法(包括握笔姿势和握笔高低)不正确。而引起学生执笔方法不正确的主要原因是由学生写字过早引起的。现在的家长和幼儿园由于想让孩子早点学会写字,而在孩子手部肌肉未发育的情况下让孩子去握笔,已经违反了儿童生理发展规律(实践证明已经受到惩罚,但孩子是无辜的。)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些。初入小学,跑、跳都很自然和协调,但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是比较费劲的。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写字,为时过早,容易形成了各种适合自己的不正确的执笔方法(不同儿童手部各部分的肌肉发展是不同的,如拇指包食指原因是手指指头欠灵活和力度。拇指内收原因是拇指欠灵活。指头达近笔尖原因是指头力度或触觉发展不足。)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能力纠正孩子错误的姿势,那是误人子弟。而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就要花几十倍甚至百倍的精力。让小学教师来承担这项任务也的确难为大家了,如果每节课化去大量时间来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也不是很现实,毕竟40分钟内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

执笔法

毛笔该怎么拿?史上最全执笔法 关于执笔,启功曾经说过,怎么舒服怎么来。历代书法名家是如何执行的呢?大多和启功观点相似,因人而异,执笔无定法! “执笔无定法”,清代周星莲说此语出自欧阳修,康有为说出自苏轼。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首出谁人之口,并非其要,要紧的是这句话道出了执笔的真谛。 执笔本不复杂深奥,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夹得利落。我们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 民国书家中有“江南大儒”之誉的钱振锽(1875 -1944) 《名山书论》中所言“大抵古人执笔只求其便,今人执笔只求其难,吾不能不伤今人之愚矣”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时,不能不佩服其见识之高远。 今天,我们就看看古代书法大侠们是如何握笔的,让我们穿越千年看看当时的”书法教育视频“。 一、东汉的执笔 东汉时期执笔图像中大部分为握管之法式,握管法为方公开式的执笔方法,也必有二指单钩法的存在,二指或三指单钩的执笔法可视之为文人与民间一般性的执笔法。 【东汉】《仓颉》﹙部分﹚画像石山东临沂博物馆 图中仓颉以左手执笔,大指斜翹贴笔杆,四指握笔,为握管式的执笔法。笔杆前粗后細尾尖。

【晚唐】《说法图》﹙部分﹚敦煌壁画大英博物馆藏 图中菩萨及弟子部分用握管式法执笔,或可看作汉代流行的握管法之遗风。二、晋朝的执笔 东晋时代普遍流行的执笔方法应为二指单钩之法。所以,书圣王羲之的执笔方法也极有可能为二指单勾法。

【西晋】《对书俑》雕塑永宁二年(302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塑像的执笔方法为握管式执笔法,可以看作为汉代主流性执笔法的延续。

钢笔的执笔姿势

钢笔的执笔姿势 执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具使用的得当与否;它与笔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三指虎口”执笔法 所谓“三指虎口”执笔法,即以大拇指第 一关节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 两面夹信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信笔杆(三个手指在笔杆上的高低位置应基本一致);笔杆的尾部靠在虎口上。无名指和小指不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切忌紧握拳头,要做到指实,掌虚。虎口处能见到一对“凤眼”。 2.执笔角度与执笔高低的关系 执笔角度的大小及执笔部位的高 低,与笔画的粗细有关(园珠笔例 外,因为园珠笔笔尖是一颗360度 的园球,任何角度书写时,只要轻 重不变,粗细都是一样的)。当笔 杆以不同角度倾斜于纸面时,笔尖接触纸面的部分便随之增大或减小,从而产生笔画精细的效果。 执笔的角度通常以45度左右为宜,执笔的高低随执笔

角度而定。执笔高,角度小,书写范围大,笔画粗;执笔低,角度大,书写范围小,笔画细。当然,执笔的高低还应视笔杆粗细和手的 大小而定,笔杆细或手小,则可略低,笔杆粗或手大则可略高。但无论笔杆的粗细、手的大小、执笔的或高或低,其执笔角度一般应保持在45度左右。 3.轻重缓急与粗细变化的关系 笔画的粗细变化,除了与执笔角度有关系之外,还有赖于用笔时的轻重缓急。在执笔角度和高低相同的情况下,若用力不同,快慢有别,笔画便能产生不同的粗细效果,甚至达到中和的效果。 执笔要强调角度与高低,用笔须讲究轻重与缓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正确的书写姿势 硬笔书写的姿势,多以坐势为常见。要求头正,身直,脚平,胸挺,两肘平放,视线一 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 自然。 头正,是指头要放正,微微下低, 不要歪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