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控实验

水控实验
水控实验

1

实验一混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①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观解;

②了解混凝现象的影响因素和混凝剂的筛选方法;

③选择和确定最佳的混凝工艺条件。

(二)实验原理

混凝是在废水屮预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的隐定性,使废水中

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再加以分离除去的

过程。它包括使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和接着发生使颗粒增大的凝聚作用。

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它们之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体的布朗运动和胶

粒表面的水化作用,因而使胶体顆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即稳定性。

脱稳的胶粒相互凝聚。另外,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

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间起吸附架桥作用,

使颗粒逐渐结大,形成粗大絮凝休,即矾花。形成矾花最佳的条件是要

求pH值在等电离点或接近等电离点。问混凝剂的反应必须奋足够的贼度,

对于碱度不足的废水应投加Na

2CO

3

、NaOH或石灰。

在脱稳之后,凝聚促使矾花增大,以便使矾花随后能从水中去除。在凝聚阶段将近结束时,投加0.2?1.0mg/L长链阴离子或非离子聚合物,

通过桥架吸附作用,有助于矾花的聚集和长大。

整个混凝过程经历3个阶段:混合、絮凝、沉淀。胶体脱稳发生在混合阶段,混合时间T为10?30s,最多不超过2min,速度梯度G为500?1000s-1,絮凝阶段生成大矾花,要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速度梯度G为10?75 s-1

沉淀阶段矾花与水分离。

(三)实验试剂、设备

1.实验用水

(1)河水或自配水;

(2)某种工业废水。

2.实验药品

聚合硫酸铝丶聚合硫酸铁、聚合氧化铁、聚合氧化铝、聚丙烯酰胺、lmol/L盐酸、 lmol/L氢氧化钠、石灰。

3.主要实验装置及设备

①学混凝实验装置采用可编程的六连电动搅拌器,其结构如图5-4所示。

②仪器pHS-2型精密酸度计、浊度仪、1000mL烧杯、量筒、移液管。

2

(四)实验步骤

1.最佳混凝剂的筛选

利用所选废水的水质特点,利用聚合硫酸铝、聚和硫酸铁、聚和氯化铁、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常规混凝剂进行初步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和检测结

果,筛选出适宜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混凝剂。

2.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①在6个1000mL烧杯中分別)川入1000mL原水,投于实验用的六联电动搅拌

器平台上,使搅拌叶片位于烧杯正中,注意保持各烧杯中叶片的位罝相同。

②分別测定原水水样的温度、浊度和P H,并记录。

③初步确足水样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用量。

方法如下:在一烧杯中,加人200mL原水,慢慢搅动烧杯中的水样,每次增加

0.5mL 的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投加量为形成矾花

的最小投加量。

④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方法如下:分别向6个烧杯中投加混凝剂,使

它们的浓度变化接近最小混凝剂投加量的25%?200%。

⑤熟悉搅拌器的操作,按要求调整搅拌器的运行参数。

a.混合揽梓转速:100~160r/min;

b.泥合时间:l~3min,可取2min;

c.絮凝撞扑转速:20?40r/min;

d.絮凝时间:10?30min,可取15min。

⑥按混合搅拌速度启动搅拃机,当到达预定的混合时间后,自动按预定的絮凝搅

拃速度,降低搅拌机转速,在到达预定的絮凝时间后,自动关闭搅拌机。注意

记录过程中各矾花出现的时间及矾花尺寸、松散程度等现象。

⑦轻轻将搅拌叶片(搅拌桨片)从烧杯中提出,注意不要扰动水样,静止沉淀

20min, 注意观察各烧杯中矾花沉降情况。

⑧沉淀时间到达后,分别从各烧杯中用50mL注射针筒取其上清液(澄清水样)

共 l00mL左右(可分3次取)放入200mL烧杯屮,测定各自的剩余浊度并记

录(每杯水样测定3次)。根据结果确定最佳混凝剂投药量。

(五)实验结果整理

(1)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数据记录如表5-1所示。

3

以上淸液的浊度为纵坐标、混凝剂投加员为横坐标,绘出剩余浊度与混凝剂投加量关系曲线,并根据曲线图求出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凝剂的增大剩余浊度达到一个最低点,此时的混凝效果最好。之后,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继续增大剩余浊度又逐渐上升。所以由剩余浊度与混凝剂投加量关系曲线知,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13.125mg/L 。

(六)注意事项

①取水样吋,必须把水样混合均匀,以保证各个烧杯中的水样性质一样。取澄淸水样的上淸液时,应避免搅动已经沉淀的矾花,且尽量使各烧杯水样取上部同一清水层。

②注意避免某些烧杯中的水样受到热或冷的影响,各烧杯中水样温度差<0.5℃。 ③注意保证各搅拌轴放在烧杯中心处,叶片在杯内的高低位置应一样,且满足约定的比例关系。

④测定水质时应选用同一色仪器进行,例如,当pH 计不止一套时,由于仪器精密度可能不一致造成误差,故设选用同一套仪器测量。

4 实验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实验模型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①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工艺各工序的运行操作要点;

②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和COD的测定方法;

③正确理解SBR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④了解SBR活性汚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

⑤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 工艺

(sequencing batchreactor)。本工艺最主要的特征是集有机污染物降解与混合

液沉淀于一体,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相比较,工艺组成简单,无需设污泥回流

设备,不设二沉池,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

够进行脱氮和除瞵反应,易于自动控制,处理水水质好。

间歇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在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在有机物降解方面是时间上

的推流,有机污染物是沿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的,运行工序如图5-7所示。

图5-7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艺示意图1

间歇式活性污泥曝气池的运行操作由①进水、②反应、③沉淀、④出水、

⑤待机(闲置)5个工序组成。这5个工序构成了

一个处理污水的周期,可以根椐需要调整每个工序的持续时间,进水、排水、

曝气等动作均由自动控制箱设置的程序自动运行。

(三)实验试剂、设备

模型由本体、附属设备和工作台等组成,外形尺寸:长×宽×高=860mm×

760mm×1250mm。

本体为一有机玻璃制作的矩形水池,长×宽×高=800mm×400mm ×400mm,

内有曝气管、厌氧搅拌器、浮动出水堰、进水管、排水管。

1.主要装置

①曝气管上有8个微孔曝气头;

5

②厌氧搅拌器一个,电机为Z50/20-220型,配电子调速器为KZT-01型;

③浮动出水堰一个,外形尺寸为70mm ×100mm,排水管上接一个DN15电磁阀; ④进水管配转子流量计,LZB-10, 6-60L/H 。

2.配套装置

①配水箱一个,长×宽×高= 600mm ×400mm ×400mm ;

②进水泵一个,HQS-4000型潜水泵,Q=4500L/H ,H=4m; ③空气泵一个,LP-60型,Q=60L/min ,H=0.04MPa;

④自动控制箱一个,PVC 制作,长×宽×高= 870mm ×750mm ×200mm 。内有:a.DZ47-60型漏电保护器一个;b.DHC8型时间继电器4个,进水、曝气、出水、搅拌各一个;c.插座4个。

3.实验装置配套测定设备及仪器

①悬浮固体测定装置及设备; ②COD 测定装置及设备。

4.实验水样及活性污泥

①生活污水;

②城市污水厂回流泵房的活性污泥

(四)实验步骤

首先必须弄清楚组成模型的所有装置和连接管路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模型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始模型的启动和运行。

1.清水实验

按进水-曝气-沉淀-排水-搅拌顺序设定4个继电器的运行时间,配水箱灌满自来水,用进水泵将水打入本体,曝气一段时间,再停止曝气一段时间,打开排水电磁阀排一部分水,观察浮动出水堰是否灵活,最后开动搅拌器慢速搅拌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完整的运行周期,可根据实验目的调整继电器使用的个数和设定时间。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周而复始,重复循环。

2.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回流泵房的活性污泥装入本体中,体积占本体有效容积的1/3?2/3, 剩余体积装入自来水,只开动曝气的空气泵曝气1?2 d ,然后在配水箱中配低COD 浓度的实验用水,或稀释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控制每次进水量,延长曝气时间。根据污泥沉降性能和出水水质,逐步增大进水浓度和进水水量,直到直接进入原污水。

上述阶段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污泥适应将要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二是使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装置运行稳定的标志是:①污泥浓度基本稳定;②有机物去除率基本稳定。

3.在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完成后,SBR 反应器进入负荷运行实验

根据污水、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质,确定每个周期的进水量、出水量、每个工序的持续时间。通常一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在4?8h ,进水量或出水量1/3左右,当污水可生化性较差时,持续时间要延长。当不考虑去除污水中氮、磷时,可不使用搅拌器。当考虑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时,必须使用搅拌器,采用脱氮除磷的工艺参数。

6

有机物去除规律及污泥增长规律的实验:在投加废水后,2min 、40min 、l00n 、180min 后取混合液样10mL 进行测定,将混合液样过滤,测定其MLSS 值,并测定滤后水的COD 值。

(五 )实验结果整理

1. COD 的测定

2.MLSS 的测定

3.实验结果分析

绘制随时间变化的COD 曲线及COD 去除率曲线

7

结果分析: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曝气过程的推进,在50分钟内COD 迅速降低,去除率也迅速增加。在80-180这段时间内,COD 下降的的速度变缓,COD 的去除率也变缓。因此,SBR 去除有机物的量并不是全部被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吸附阶段,有机物主要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在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在SBR 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应在40~50分钟。

实验三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①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活性炭吸附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废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

泛的一种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行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有一些被吸附物质先在活性炭表面积聚浓缩,继而进人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间被吸附,此外还有些特殊物质则与活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附。活性

炭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机理是活性炭表面的分子受到不平衡的力,从而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曲。当活性炭对水屮所含杂质进行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人水屮,即同吋发生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吋,称为吸附平衡。而此时被吸附物质作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 表示:

式中,q 为活性炭的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质量,g/g; x 为被吸附物质质量,g;m 为活件炭投加量,g; V 为污水休积,L; C0, 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 。

q 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及 pH 值有关,一般说来,当被吸附的物质能够与活性炭发生结合反应、被吸附物质又不容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的排斥作用,且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和作用力强、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又较大时,q 值就

8

图5-12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冱A 意图 】_有机玻璃管;2—活性炭层》

3—承托;4一单孔橡皎塞

n _

lgq=lgK+(1/n)lgC(5-22)

将q 和C 相应值绘在双对数坐标上,所得直线斜率为1/n ,截距为K 。 连续流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同间歇性吸附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前者被吸附的杂质来不及达到平衡浓度C ,因此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这时应对吸附柱进行被吸附杂质泄露实验和活性炭耗竭过程实验,也可简单地采用Bohart-Adams 关系式:

式屮,t 为工作时间,h;v 为吸附柱中流速,m/h; D 为活性炭层厚度,m; K 为速度常数,L/(mg/h); N0为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物质的吸附量,mg/L; C0为人流溶质浓度,mg/L; CB 为允许出流溶质浓度,mg/L 。

根据入流、出流溶质浓度,可用式(5-24)估算活性炭柱吸附层的临界厚度,即保持出流溶质浓度不超过CB 炭层的理论厚度。

D0=)10

ln (0 CB

C KN v

式中,D0为临界厚度。

在实验时如果原水样溶质浓度为C01,用3个活性炭柱串联,则第一个活性炭柱的出流浓度CB1,即为第二个活性炭柱的人流浓度CG2,第二个活性炭柱的出流浓度Cb2,即为第三个活性炭柱的入流浓度C03。由各炭柱个不同的入流、出流浓度C0、CB 便可求出流速常数K 值及吸附容量N.

9

连续流吸附采用有机玻璃柱内装活性炭、水流自上而下连续进出的方法,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如图5-12所示。

2.间歇与连续流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 ①振荡器1台; ②烘箱;

③有机玻璃柱d=20~30mm ,H=1000mm; ④活性炭;

⑤500mL 三角烧瓶;

⑥COD 、SS 测定分析装置,玻璃器皿,滤纸; ⑦配水及投配系统; ⑧酸度计; ⑨温度计;

(四)实验步驟

1.连续流活性炭吸验

①将污水过滤或自配水样,测出污水的COD 、SS 、pH 、水温等各项指标。 ②在内径为20-30mm,高为1000mm 的有机玻璃柱内装入500-750mm 高的经水洗烘干后的活性炭。

③打开进水阀门,使原水进入活性炭柱,一40-200mL/min 流量运行,运行时炭层中不应有空气气泡。实验要用3中不同的流速进行。

④在每一流速运行稳定后,每隔10-30min 各炭柱取样,测定出水COD 值,至除水COD 达到进水COD 浓度的0.9-0.95为止。并将结果记于表5-11.

(五)实验结果整理

表5-11 连续流连续流活性炭吸验实验记录

①将原始数据记录于表5-11,并根据t-C 关系确定的当出水浓度等于Cb 时各柱的工作时间T1,T2,T3。

T2=(56.2464-42.112)/0.624=22.7min

③将已知C0,Cb,V,等值代入,求出流速常数K和吸附常量N0和临界深度D0的值。

C0=62.496

Cb=56.2464

V= (4*400*60)/(1000000*0.3*0.3*π)=0.34(m/h)

N0=6.6261*62.496*0.34=140.8(mg/l)

k= (ln?(62.496/56.2464-1))/(8.412*62.496)=-0.00418(L/(mg/h))

D_0=0.34/(-0.00418*140.8)*ln?(62.496/56.2464-1)=1.27m

(六)注意事项

12

①间歇吸附实验屮所求q ,如出现负值,则说明活性炭明显地吸附了溶剂,此吋,应调换活性炭或原水样。

②活性炭要用经处理后200目以下的粉状炭… ③振荡时间不能太短,一般控制在30min 以上。

④连续流吸附实验中,如果第一个活性炭柱出水COD 值小于20mg/L ,则可增大流量或停止后继续从吸附柱进水。反之,如果笫一个吸附柱出水COD 与进水浓度相差甚小,可减少进水量

13

实验四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①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②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③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二)、实验原理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综合特性的综合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

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

污泥(或同一种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凝剂后)的过滤性能。污泥比阻越大,过

滤性能越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mL)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2)、过滤面积F(cm2)、

过滤时间t(s)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cm*s2/mL)、滤液黏度μ[g/(cm?s)]成

反比。

V=P F t

μR

(m L)

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z和过滤隔层阻力Rg构成。而阻力R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因此将上式改写成微分式:

dV dt =

PF

μ(Rτ+R g)

由于R

g 比R

τ相对来说较小,为化简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dV

=

PF

=

PF

μα′c′V

F

式中,α′为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δ为滤渣厚度;c′为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上式可改写为:

dV

=

PF2

式中,α为污泥比阻,在CGS制中其量纲为s2/g,在工程单位制中其量纲为cm/g。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限由0~t及0~V内对上式积分,可得

t V =

μαC 2PF2

V

上式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V与V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

b=t/V

V

=

μαC

2PF2

α=2PF2

μ

×

b

C

=K

b

C

因此,为求得污泥比阻,须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及C。

14

①b 的求法 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V 数据,用图解法求得斜率。

②C 的求法 根据所设定义C =(Q 0-Q y )C d /Q y [滤饼干重(g )/mL 滤液] 式中,Q 0为污泥量,mL ;Q y 为滤液量,mL ;C d 为滤饼固体浓度,g/mL 。

根据液体平衡: Q 0=Q y +C d

根据固体平衡:Q 0C 0=Q y C y +C d Q d

式中,C 0为污泥固体浓度,g/mL ;C y 为滤液固体浓度,g/mL ;Q d 为滤饼量,mL 。 可得

Q y =Q 0(C 0?C d )C y ?C d

带入化简得,

C =C d C 0

C d ?C 0

(g /mL )

上述求C 的方法,必须必须测量滤饼的厚度方可求得;但在实验过程中滤饼的厚度很难测得,故改用测滤饼含水比的方法求C 值。

C =1

100?C i

C

i

?100?C f C f

式中C i 为100g 污泥中的干污泥量;C f 为100g 滤饼中的干污泥量。

投加混凝剂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比阻减小,对于无机混凝剂如三氯化铁,硫酸铝等,投加量一般为污泥干重的5%~10%,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碱式氯化铝等,投加量一般为污泥干重的1%。

(三)实验试剂、设备

1、比阻实验装置

污泥脱水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本实验是用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步形成后,滤液还需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可压缩性滤饼,如沉砂、初沉池污泥和其他无机污泥;另一类为可压缩性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作用下,污泥会变形。

2、实验配套设备与试剂

15

①秒表、滤纸;

②烘箱;

③布氏漏斗;

④氯化铁、硫酸铝。

(四)实验步骤

①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0。

②配置氯化铁(10g/L)和硫酸铝(10g/L)混凝剂。

③用氯化铁混凝剂调节污泥(每组加一种混凝剂),加量分别为污泥干重的

0%、2%、4%、6%、8%、10%。

④在布氏漏斗上放置滤纸,用水湿润,贴紧周底。

⑤开动真空泵,调节真空压力,大约比实验压力小1/3时,关掉真空泵。

⑥加100mL污泥于布氏漏斗中,开动真空泵,调节真空至实验压力,达到此压

力后,开启秒表,并记录开始时管内滤液量V0。

⑦每隔一定时间记下计量管内相应的滤液量。

⑧一直过滤至真空破坏,如真空长时间不破坏,则过滤20min后即可停止。

⑨关闭阀门取下滤饼放入称量瓶内称重。

⑩称重后的滤饼于105℃的烘箱内烘干称重。

(五)实验数据处理

①测定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

②将布氏漏斗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在表5-13并计算。

16

17

表5-14 比阻值计算表

18

(六)注意事项

①检查计量管与布氏漏斗之间是否漏气。

②滤纸称重烘干,放到布氏漏斗内,先用蒸馏水湿润,而后再用真空泵抽吸一

下,滤纸要贴紧不能漏气。

③污泥倒入布氏漏斗内时,有部分滤液流入计量筒,所以正常开始候记录量筒

内滤液体积。

④污泥中加混凝剂后应充分反应。

⑤整个过滤过程中,真空度确定后应始终保持一致。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一Matlab软件使用

武汉工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一 专业班级:14级通信03班 学生姓名:秦重双 学号:1404201114 实验时间:2017年5月2日 实验地点:4B315 指导老师:杨述斌

实验一 MATLAB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环境; 2、熟悉MATLAB的常用运算符; 3、了解MATLAB的一些常用函数特别是信号处理常用的函数; 二、实验内容 1、浏览MATLAB软件的窗口和菜单。 2、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和要查询的函数名称,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帮助信息;直接用菜单中 的help,可以查到更详细的信息。 2、MATLAB中的固定变量: ans:在没有定义变量名时,系统默认变量名为ans; pi:表示 。 exp:表示数学中的e。 3、复数表示:如a+i*b或a+j*b,虚数用i和j表示。 4、请用help查看以下运算操作符的功能: +- * / \ ^ ‘; .* ./ .\ .^ .’; & | ~ xor;~= 完成下列操作,记录运算结果,并说明具体的运算功能: 输入矩阵 x=[1,2],y=[3,4],x’*y,回车;

输入x.*y,回车; 输入x.^y,回车; 输入2^3,回车;

5、请建立一个4×4的矩阵,矩阵中的元数值自定。要求写下输入的指令并记录结果; 6、本课程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函数: (1)输入a=3+4*j,b=abs(a),记录运算结果,说出函数abs()的功能; abs为取复数X的模 (2)输入a=3+3*j,b=angle(a),记录运算结果,说出函数angle()的功能; angle()为X的相位 (3)zeros(m,n),m和n为正整数,请输入参数并记录结果,然后确定该函数的功能; m=2,n=3,即为两行三列的零矩阵 (4)ones(m,n),m和n为正整数,请输入参数并记录结果,然后确定该函数的功能; m=3,n=2为两行三列的一矩阵 (5)y=conv(x1,h1),输入help conv查看该函数的功能,并用讲过的例题或作业题来验证,请写下指令程序并记录结果;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2015年10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作业题目一: 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哪几种?通常得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答: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无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等。通常得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 单容过程模型 1、无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多容过程模型 3、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当参数, 时,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多容有自衡能力得对象)与(多容无自衡能力得对象),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题目: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院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___ 学号: __ 学生姓名: 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 成绩: 日期: 2017年 4月 15日

线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l.加强对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 2.掌握用 matlab 进行系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能控能观性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第一题: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S23S2 求解下列问题: (1)用 matlab 表示系统传递函数 num=[1]; den=[1 3 2]; sys=tf(num,den); sys1=zpk([],[-1 -2],1); 结果: sys = 1 ------------- s^2 + 3 s + 2 sys1 = 1 ----------- (s+1) (s+2) (2)求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A1,B1,C1,D1]=tf2ss(num,den); A = -3-2 10 B = 1 C = 0 1

第二题:已知某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321 A ,B,C 01:10 求解下列问题: (1)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该系统的能观性和能空性: (3)求该系统的对角标准型: (4)求该系统能控标准型: (5)求该系统能观标准型: (6)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状态响应以及零输入响应:解题过程: 程序: A=[-3 -2;1 0];B=[1 0]';C=[0 1];D=0; [num,den]=ss2tf(A,B,C,D); co=ctrb(A,B); t1=rank(co); ob=obsv(A,C); t2=rank(ob); [At,Bt,Ct,Dt,T]=canon(A,B,C,D, 'modal' ); [Ac,Bc,Cc,Dc,Tc]=canon(A,B,C,D, 'companion' ); Ao=Ac'; Bo=Cc'; Co=Bc'; 结果: (1) num = 0 01 den = 1 32 (2)能控判别矩阵为: co = 1-3 0 1 能控判别矩阵的秩为: t1 = 2 故系统能控。 (3)能观判别矩阵为: ob = 0 1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 的基本操作与编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和基本操作 2)掌握MATLAB 矩阵的输入方式、元素的提取与组合 3)掌握数值运算。 4)掌握MATLAB 软件的绘图功能 5)掌握M 函数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 1)启动MATLAB 软件,观察其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使用基本的MATLAB 命令,并观察记录执行结果 帮助、查询信息类命令:Demo 、help 、who 、whos 显示、记录格式等命令:clc 、clear 、format 尝试一下其他的命令(dos 命令) 3)生成一个5阶魔方矩阵,并提取其第(3、4、5)行,第(2、3、4)列构成的新的矩阵 5)用命令行方式求解下式的值 4 2 cos lim 2 2x x e x -→(提示使用syms x 定义一个符号,使用limit 函数) 6)MATLAB 的绘图 (1) 二维绘图命令plot :画出,sin x y =在]2,0[π∈x 上的图形 (2) 三维绘图命令plot3: 画出三维螺旋线 ?? ? ??===t z t y t x cos sin ,]4,0[π∈t 的图形. mesh 命令:绘制) 2(22y x e z +-=,在]5,5[-∈x ,]5,5[-∈y 区间的曲面 7)编写M 函数 利用程序流程控制语句编写一个函数myfactorial (n ),实现n !(阶乘)。要求使用help 命令可以列出相关的帮助信息。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名称: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及计算机解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典型闭环的仿真过程 2)掌握MATLAB 编程实现典型闭环环节仿真 3)利用典型闭环环节仿真程序解题。 4)掌握MATLAB 下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和根轨迹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典型环节阶跃响应函数 典型环节冲击响应函数function [yout,t] = my_step(num,den,v,t0,tf,h,R,n) 输入参数: num :传递函数的分子系数向量 den :传递函数的分母系数向量 v :反馈比例系数 t0:仿真起始时间 tf :仿真终止时间 h :仿真步长 R:阶跃幅值 n:系统阶次 输出参数: yout :响应输出 t :时间向量 2)用上述函数分析以下系统,同时用simulink 分析该系统,并比较其结果。 3)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20030(400 )(2++= S S S s G ,用simulin 建模并分 析其单位阶跃响应。用MATLAB 命令绘出其伯德图和根轨迹图。

过程控制仪表实验报告

成绩________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实验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 (2) 实验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5) 实验三模拟调节器开环校验 (8) 实验四模拟调节器闭环校验 (12) 实验五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编程设计与操作 (14) 实验六SLPC可编程调节器PID控制参数整定 (19) 1 实验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熟悉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及各种部件的作用。 2.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起点及终点调整、精度校验、迁移的调整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掌握气动定值器、标准电流表、标准压力表、标准电阻箱的使用方法。2.了解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熟悉各调节螺钉的位置和用途。 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仪表的起点、终点调整,进行精度、迁移校验。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1台 2.标准电阻箱1个 3.气动定值器1个 4.标准电流表1台 5.标准压力表1个 6.大、小螺丝刀各1把 7.连接导线、气压导管若干 四、实验原理 实验接线如图2-1所示。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

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 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 ↑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

红色染料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 -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信息楼前池塘水 四、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五、实验步骤: 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 (min) 氨氮10 0.2 1支10 蒸馏水(对 照) 10 0.2 1支— 亚硝酸盐10 0.2 1支20 蒸馏水(对照)10 0.2 1支—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系统的能控和可观性。 二、实验设备 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三、实验容 二阶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分析 四、实验原理 系统的能控性是指输入信号u对各状态变量x的控制能力,如果对于系统任意的初始状态,可以找到一个容许的输入量,在有限的时间把系统所有的状态引向状态空间的坐标原点,则称系统是能控的。 对于图21-1所示的电路系统,设iL和uc分别为系统的两个状态变量,如果电桥中 则输入电压ur能控制iL和uc状态变量的变化,此时,状态是能控的。反之,当 时,电桥中的A点和B点的电位始终相等,因而uc不受输入ur的控制,ur只能改变iL的大小,故系统不能控。 系统的能观性是指由系统的输出量确定所有初始状态的能力,如果在有限的时间根据系统的输出能唯一地确定系统的初始状态,则称系统能观。为了说明图21-1所示电路的能观性,分别列出电桥不平衡和平衡时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平衡时:

由式(2)可知,状态变量iL和uc没有耦合关系,外施信号u只能控制iL的变化,不会改变uc的大小,所以uc不能控。基于输出是uc,而uc与iL无关连,即输出uc中不含有iL的信息,因此对uc的检测不能确定iL。反之式(1)中iL与uc有耦合关系,即ur的改变将同时控制iL和uc的大小。由于iL与uc的耦合关系,因而输出uc的检测,能得到iL 的信息,即根据uc的观测能确定iL(ω) 五、实验步骤 1.用2号导线将该单元中的一端接到阶跃信号发生器中输出2上,另一端接到地上。将阶跃信号发生器选择负输出。 2.将短路帽接到2K处,调节RP2,将Uab和Ucd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将阶跃信号发生器选择正输出使调节RP1,记录Uab和Ucd。此时为非能控系统,Uab和Ucd没有关系(Ucd始终为0)。 3.将短路帽分别接到1K、3K处,重复上面的实验。 六、实验结果 表20-1Uab与Ucd的关系 Uab Ucd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 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饮用水水质评价实验报告

饮用水水质评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测定水质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等一般化学指标的方法。 2.掌握测定水质中硝酸盐(以N计)等毒理学指标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饮用水和自来水的水质状况。 二.实验原理 水质评价指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在水质评价中,常用的参数有六类:①常规水质参数,包括色、嗅、味、透明度(或浊度)、总悬浮固体、水温、pH值、电导率、硬度、矿化度、含盐量等;②氧平衡参数,包括溶解氧、溶解氧饱和百分率、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③重金属参数,包括汞、铬、铜、铅、锌、镉、铁、锰等成分;④有机污染参数,分简单有机物(苯、酚、芳烃、醛、DDT、六六六、洗涤剂等)和复杂有机物(三、四苯骈芘、石油、多氯联苯等);⑤无机污染物参数,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等;⑥生物参数,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底栖动物、藻类等。 水的pH测定:pH=7的水为中性水,pH>7时为碱性水,pH<7时则为酸性水。实质上,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因为水中氢离子是由水分子解离而来,纯蒸馏水在22℃时,一千万个水分子中有一个解离成一个H+和一个OH一。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容性微粒等。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2~108摄氏度。但105摄氏度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采用177~183摄氏度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此时

现代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实验三典型非线性环节 一.实验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典型非线性环节的原理。 2.用相平面法观察和分析典型非线性环节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实验以运算放大器为基本元件,在输入端和反馈网络中设置相应元件(稳压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组成各种典型非线性的模拟电路。 三、实验内容 3.1测量继电特性 (1)将信号发生器(B1)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Y测孔,作为系统的-5V~+5V输入信号(Ui):B1单元中的电位器左边K3开关拨上(-5V),右边K4开关也拨上(+5V)。 (2)模拟电路产生的继电特性: 继电特性模拟电路见图 慢慢调节输入电压(即调节信号发生器B1单元的电位器,调节范围-5V~+5V),观测并记录示波器上的U0~U i图形。 波形如下: 函数发生器产生的继电特性 ①函数发生器的波形选择为‘继电’,调节“设定电位器1”,使数码管右显示继电限幅值为3.7V。 慢慢调节输入电压(即调节信号发生器B1单元的电位器,调节范围-5V~+5V),观测并记录示波器上的U0~U i图形。实验结果与理想继电特性相符 波形如下:

3.2测量饱和特性 将信号发生器(B1)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Y测孔,作为系统的-5V~+5V输入信号(Ui):B1单元中的电位器左边K3开关拨上(-5V),右边K4开关也拨上(+5V)。 (2)模拟电路产生的饱和特性:饱和特性模拟电路见图3-4-6。 慢慢调节输入电压(即调节信号发生器B1单元的电位器,调节范围-5V~+5V),观测并记录示波器上的U0~U i图形。如下所示:

函数发生器产生的饱和特性 ①函数发生器的波形选择为‘饱和’特性;调节“设定电位器1”,使数码管左显示斜率为2;调节“设定电位器2”,使数码管右显示限幅值为3.7V。 慢慢调节输入电压(即调节信号发生器B1单元的电位器,调节范围-5V~+5V),观测并记录示波器上的U0~U i图形。波形如下: 。 3.3测量死区特性 模拟电路产生的死区特性 死区特性模拟电路见图3-4-7。 慢慢调节输入电压(即调节信号发生器B1单元的电位器,调节范围-5V~+5V),观测并记录示波器上的U0~U i图形。如下所示: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1505 姓名及学号:任杰311508070822 日期:2018.6.3

实验一、单容水箱特性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容水箱阶跃响应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 和传递函数。 二、 实验设备 1. THJ-FCS 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 万用电表一只。 三、 实验原理 图1 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 由图 2-1 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 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 Q 1,手动阀 V 1 和 V 2 的开度都为定值,Q 2 为水箱中流出的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02010=-Q Q (式2-1),动态时,则有dt dV Q Q = -21,(式2-2)式中 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 dV 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 h 的关

系为Adh dV =,即dt dh A dt dV =(式2-3),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2-3)代入式(2-2)得dt dh A Q Q =-21(式2-4)基于S R h Q =2,S R 为阀2V 的液阻,(式2-4)可改写为dt dh A R h Q S =-1,1KQ h dt dh AR S =+或()()1s 1+=Ts K s Q H (式2-5)式中s AR T =它与水箱的底面积A 和2V 的S R 有关,(式2-5)为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若令()S R S Q 01=,常数=0R ,则式2-5可表示为()T 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11/00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T t e KR t h /01--=(式2-6),当∞→t 时()0KR h =∞,因而有()0/R h K ∞==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当T t =时,()() ()∞==-=-h KR e KR T h 632.0632.01010,式2-6表示一阶惯性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下图2-2所示 当由实验求得图 2-2 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 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 T 。该时间常数 T 也可以通过 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 时间常数 T ,由响应曲线求得 K 和 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 数如式(2-5)所示。 如果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为图 2-3,则在此曲线的拐点 D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 B 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 A 点。图中OB 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环境概论实验报告时间 2016年10月31日上午9点 地点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 采样点1:新月湖采样点2:邵逸夫图书馆对面的池塘 图1 采样点示意图(三角标志为采样点) 天气状况 天气:微雨风向:东风风速:微风温度:15-17℃湿度:89% 气压:1027hPa 实验一塞氏盘法测定水体透明度 【目的】 1.了解校园人工湖水质的基本情况。 2.掌握水体透明度测定的监测技能。 【原理】 塞氏盘法是一种现场测定透明度的方法,利用一个黑白相间圆盘沉入水中后,观察到不能看见它时的深度。 透明度盘(又称塞氏圆盘):以较厚的白铁片剪成直径200mm的圆板,在板的一面从中心平分为四个部分,以黑白漆相间涂布。正中心开小孔,穿一铅丝,下面加一铅锤,上面系绳,在绳上每10cm处用有色丝线或漆做上一个标记即成。 【仪器】 透明度盘。 【步骤】 将盘在船的背光处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记取其尺度,就是透明度数。观察时反复三次。

【数据处理】 计算平均透明度、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 表1 采样点水质的透明度 2- - - - - 注:2号采样点为小池塘,水深仅为米,直至水底仍能看到盘面。因此未计算其平均透明度、标准差及相对标准偏 差。 在相对标准偏差为%的情况下,本组认为该实验数据可取,一号采样点的平均透明度为米,而二号采样点由于深度较浅,其透明度未能准确测得,但仍能反映出二号采样点的水质透明度远高于一号。因二号样本的透明度较高,杂质较少,后续实验就略去了过滤这一步骤。 实验二校园人工湖水质监测——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目的】 1.掌握溶解氧样品的采集和固定技术; 2.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 3.了解校园内人工湖湖水溶解氧浓度变化状况。 【原理】 测定水中溶解氧常采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清洁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 其原理是: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释出游离碘。 Mn(OH)4+2H2SO4+2KI=MnSO4+I2+K2SO4+4H2O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化硫酸钠滴定释出的碘,即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2Na2S2O3+I2=2NaI+Na2S4O6 【仪器】 1.250~300mL溶解氧瓶; 2.25mL滴定管;

过程控制仪表实验报告解析

成绩________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实验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 (2) 实验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5) 实验三模拟调节器开环校验 (8) 实验四模拟调节器闭环校验 (12) 实验五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编程设计与操作 (14) 实验六SLPC可编程调节器PID控制参数整定 (19)

实验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熟悉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及各种部件的作用。 2.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起点及终点调整、精度校验、迁移的调整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掌握气动定值器、标准电流表、标准压力表、标准电阻箱的使用方法。2.了解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熟悉各调节螺钉的位置和用途。 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仪表的起点、终点调整,进行精度、迁移校验。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1台 2.标准电阻箱1个 3.气动定值器1个 4.标准电流表1台 5.标准压力表1个 6.大、小螺丝刀各1把 7.连接导线、气压导管若干 四、实验原理 实验接线如图2-1所示。 图2-1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校验接线图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水处理实验报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处理实训报告 班级给排水131 运行装置生物接触氧化

目录 第一章实验方案 (3) 第一节处理对象 (3) 处理的对象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 (3) 第二节处理工艺 (4) 第三节监测项目及方法 (6) 3.1 NH3-N的监测 (6) 3.2 MLSS的监测 (9) 3.3 SV(污泥沉降比)的监测 (9) 3.4 SVI(污泥容积指数)的监测 (9) 3.5 PH的监测 (10)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与讨论 (11) 第一节监测数据汇总 (11) 第二节各个因素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13) 1.运行工况 (13) 2.最佳工况 (14) 3.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15) 4.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15) 第三章实训操作规程 (15) 1.总则 (15) 1.1 (15) 1.2 (15) 2.一般要求 (16) 2.1运行管理要求 (16) 2.2安全操作要求 (16) 2.3维护保养要求 (16) 第四章个人总结 (17)

第一章实验方案 第一节处理对象 处理的对象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

第二节处理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能配合JBM新型组合式生物填料使用,可加速生物分解过程,具有运行管理简便、投资省、处理效果高、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等优点。[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也称生物接触氧化池。图所示其基本流程。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姓名:朱建勇 班级:自动1306 学号:201323020601

现代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自动1306 姓名: 朱建勇 学号: 201323020601 成绩评定: 一、实验题目: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以及线性变换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学会在MATLAB 中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的方法。 2. 掌握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学会用MATLAB 实现不同模型之 间的相互转换。 3. 熟悉系统的连接。学会用MATLAB 确定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 4. 掌握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相似变换。掌握将状态空间表达式转换为对角标准型、约当标准 型、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的方法。学会用MATLAB 进行线性变换。 三、实验仪器 个人笔记本电脑 Matlab R2014a 软件 四、实验内容 1.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a) ) 3()1(4)(2++=s s s s G

(b) 3486)(22++++=s s s s s G

(c) 6 1161)(232+++++=z z z z z z G (1)建立系统的TF 或ZPK 模型。 (2)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ss( )转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再将得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用函 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3)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jordants( )转换为对角标准型或约当标准型。再将得到的对角 标准型或约当标准型用函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4)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ctrlts( )转换为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再将得到的能控标 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用函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飞鸽传书实验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方向)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实习成绩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说明: 1、实习指导教师由学院校内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实习、学生管理、参加实 习答辩、实习成绩评定、给出实习评语等工作。 2、实习报告由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基本格式(适用于 学院各专业),各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实习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学生须按指导教师下达的实习报告格式认真进行填写。 3、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绩。 4、指导教师评语一栏由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教师)就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 的表现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包括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答辩的情况等。 5、学生必须参加实习答辩,凡不参加实习答辩者,实习成绩一律按不及格 处理。实习答辩小组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否则视作无效答辩。 6、实习报告正文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实习日记字数不少于200字/天。 7、实习报告正文中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可 由指导教师统一给出(自主实习除外)。学生自主实习的,可根据实习的情况自行填写以上内容。 8、自主实习的学生还应提供由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与实 习报告一起装订,作为参加实习答辩和评定成绩的依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评语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转入到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参观和听取专业报告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相关产品的研发过程和管理手段。具体任务包括: 1、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 2、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树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3、增强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二、实习地点 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三、实习内容和要求 1、参观武汉烽火集团有限公司展厅,听取基地指导教师的介绍,了解我国光信息及通信 产业的发展现状、产品的研发过程。 2、在武汉锐诺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国际宽幅打印机的开发流程及发展动态。 3、在鑫人达电子有限公司,参观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波峰焊接设备和全自动源器件切片; 全自动回流焊接设备。 4、听取专家报告,了解计算机教育相关知识,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最新研究动态,了解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技术。 5、实习期间,每天需记实习日记(最好手写),字数不少于200字/天,内容包括:时间、 地点、主要实习内容等。实习结束后,撰写认识实习报告(模版打印)。

过程控制控实验报告

实验一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a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K 、T 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 1. A3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原理 由图2.1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Q 1,Q 2为流出水箱的流量。手动阀QV105和闸板QV116的开度(5~10毫米)都为定值。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 0Q Q 2010=- (1) 动态时则有: dt dV Q Q 21=- (2) 式中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 dV 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h 的关系为Adh dV =,即: dt dh A dt dV = (3) 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3)代入式(2)得: QV116 V104 V103 h ?h QV105 QV102 P102 LT103 LICA 103 FV101 M Q 1 Q 2 图2.1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

图2.2 单容水箱的单调上升指数曲线 dt dh A =-21Q Q (4) 基于S 2R h Q =,R S 为闸板QV116的液阻,则上式可改写为dt dh A R h Q S =-1,即: 或写作: 1 )()(1+=TS K s Q s H (5) 式中T=AR S ,它与水箱的底积A 和V 2的R S 有关;K=R S 。式(5)就是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若令S R s Q 01)(=,R 0=常数,则式(5)可改为: T 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0011/)(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 )e -(1KR h(t)t/T 0-= (6) 当∞→t 时0KR )h(=∞,因而有=∞=0R )h(K 阶跃输入 输出稳态值。当t=T 时,则)h(KR )e -(1KR h(T) 001∞===-0.6320.632。式(6)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2.2所示。 当由实验求得图2.2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由响应曲线求得K 和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1KQ h dt dh AR S =+

水中实验报告

水中实验报告 篇一: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实验目的 1、对水样中耗氧量COD与水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 2、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一个重大指标,本实验通过用酸性高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武汉东湖内的水样进行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测定时,在水样中加入H2SO4及一定量的KMnO4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使其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剩余的KMnO4用一定量过量的NaC2O4还原,再以KMnO4标准溶液返滴定NaC2O4的过量部分。在煮沸过程中,KMnO4和还原性物质作用: 4MnO4- + 5C + 12H+ = 4Mn2+ + 5CO2 + 6H2O 剩余的KMnO4用NaC2O4还原: 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再以KMnO4返滴NaC2O4过量部分,通过实际消耗KMnO4

的量来计算水中还原性物质的量。 三、主要试剂 0.01mol/LKMnO4 0.01mol/LNa2C2O4 1:3H2SO4 四、实验步骤 1、Na2C2O4 0.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Na2C2O4于100-105℃干燥2h, 准确称取6.701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线。取上液100ml稀至1升,得到0.01mol/L标准溶液。 2、KMnO4 0.01mol/L溶液的配制 称取3.3g KMnO4溶于1.05升水中,煮沸15min,静置2天, 以“4”号砂芯漏斗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约0.1mol/L KMnO4溶液)。取上液100ml稀至1升,摇匀。 3、水中耗氧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ml的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 1:3H2SO4,再加入10ml 0.01mol/L KMnO4溶液,若此时紫红色消失,应补加KMnO4溶液,记录KMnO4总体积用量V1(若紫红色不消失,则V1=10ml),置沸水浴锅30min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组员: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年月日

实验1 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转换 [实验要求] 应用MATLAB 对系统仿照[例]编程,求系统的A 、B 、C 、阵;然后再仿照[例]进行验证。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方法、了解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相互转换的方法;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掌握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相互转换方法。 [实验内容] 1 设系统的模型如式示。 p m n R y R u R x D Cx y Bu Ax x ∈∈∈?? ?+=+=& 其中A 为n ×n 维系数矩阵、B 为n ×m 维输入矩阵 C 为p ×n 维输出矩阵,D 为传递阵,一般情况下为0,只有n 和m 维数相同时,D=1。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如式示。 D B A SI C s den s num s G +-== -1)() () (()( 式中,)(s num 表示传递函数阵的分子阵,其维数是p ×m ;)(s den 表示传递函数阵的按s 降幂排列的分母。 2 实验步骤 ① 根据所给系统的传递函数或(A 、B 、C 阵),依据系统的传递函数阵和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如式,采用MATLA 的编程。注意:ss2tf 和tf2ss 是互为逆转换的指令; ② 在MATLA 界面下调试程序,并检查是否运行正确。 ③ [] 已知SISO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2010050010000100001 0432143 21u x x x x x x x x ? ? ??? ? ??????-+????????????????????????-=????????????&&&&[]??? ? ? ???????=43210001x x x x y 程序: A=[0 1 0 0;0 0 -1 0;0 0 0 1;0 0 5 0]; B=[0;1;0;-2]; C=[1 0 0 0]; D=0; [num,den]=ss2tf(A,B,C,D,1) 程序运行结果: num = 0 den = 0 0 0 从程序运行结果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 4253 )(s s s S G --= ④ [] 从系统的传递函数式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程序: num =[0 0 1 0 -3]; den =[1 0 -5 0 0]; [A,B,C,D]=tf2ss(num,den) 程序运行结果: A = 0 5 0 0 1 0 0 0 0 1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