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1)

践上的合情性。因为我国的教育、卫生行政系统的设立和中小学教育工作存在许多实践问题。比如大家已经习惯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所以《纲要》要求各地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对此项工作统一规范

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我国是一个政府机构设立过于庞杂而有互相配合比较颇烦的系统,卫生系统只负责疾病预防和身体保健,教育系统只负责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相互不能越位;比如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就需要制定政策时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

就此可以认为,逻辑起点是理论的科学,实践起点是实践的科学。逻辑起点的理论可以成为实践起点的政策咨询报告,而实践起点的政策可以成为逻辑起点理论的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10年实践充分说明,学术理论的实践化、政策化和政策指导的学术化是实现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理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J].上海教育科研,1998,(3).

[2]张海钟.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及其师资培养若干问题的讨论[J].甘肃高师学报,2000,(1

).[3]张海钟.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J].健康心理学,1997,(1).

[4]张海钟.论身心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关系[J].教育探索,1996,(6).

[5]张海钟.论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两种工作模式[J].教学与管理,1999,(7).

[6]张海钟.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1998,(2).

[7]张海钟.心理健康是不能教育的———兼评“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逻辑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

[8]张海钟,糟艳丽,陈小萍.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8.

[9]张海钟.人性人格人生———现代心理学视野的理论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张海钟等.中国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M].北

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郜东星]

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

*

茆怡娟

*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08BSH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茆怡娟,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进城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缺乏学习动机、敌视、无归属感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

题,加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要从政策上加强对其利益的保障,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根源;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数量日益增多,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渐渐成为常住人口。这种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凸现出来。进城农民工子女正处在学习知识、发育身体的时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但他们却远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

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待遇,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经常处于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生了缺陷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封闭与自卑

根据蒋玉芝等人调查发现,弱势群体子女的抑郁成分比正常人群高,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自我封闭。

[1]

调查资料

教育政策研究

63

2010年第8期(综合研

究)

表明,农民工子女到城市以后,除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还不能够感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而没有自卑的感觉或者自卑感较弱外,较高年级的农民工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使得他们无心做事,反应迟钝,情绪低落,心境忧郁。

(二)缺乏学习动机

进城农民工家庭生活极不稳定,经常变换居住地,孩子跟随父母自然也是居所不定,不断转学,面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教材、课程进度及教学方法,短时间内往往无法适应,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纪律性普遍较差。

[2]

(三)不平等感和敌视心理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提出挫折—侵犯理论,即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

[3]

当人们遭受到被剥夺和被歧视的时候,最直接产生的心理反应便是逆反与不满。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公立学校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就义务教育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很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阴影,“借读生”“黑市户口”的帽子也会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农民工子女虽然和城里的孩子同在一个城市,却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这是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和敌视心理的原因。

[4]

(四)被歧视和无归属感

这些歧视可以说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城市同学的排斥;教师不公正的态度;来自学生家长的偏见。多数城市流动儿童喜欢和城市儿童一起玩,但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作为“乡下人”的后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这种复杂的心态足以说明“外来人口”的身份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五)人际交往困难

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其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城市孩子不同,常常被人嘲笑。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有强烈的自尊要求,为了维护自尊,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被歧视”“受压抑”是许多刚来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共同的感受,他们虽然身处城市,却很难融入其中。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一)家庭因素

进城农民工家庭生活的极不稳定性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导致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进城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

良好的学习环境。农民工望子成龙的愿望比城市人更加迫切,这对其子女造成了心理压力。进城农民工子女自身特有的与城市孩子不同的个人习惯、思维方式等“乡下”特征,往往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噱头,使其心理上更加孤单,对其学校人际关系处理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学校因素

进城农民工子女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后,往往也不能得到同等的对待,与同龄的城市孩子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同学的不同程度的歧视甚至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加上其自身存在着一些与城市学生明显的差异,比如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容易给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里的人际适应带来较大的难度甚至障碍。

(三)社会因素1.社会制度因素

社会在制度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仍然有着很多不平等、不公平的限制。进城农民工子女在他们所在的城市上学时,需交纳一定数量的赞助赞、借读费等,而民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管理和服务。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它首次明确了两个为主的原则,即以流入地政府和当地公立学校作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方式;明确了收费标准,如当时北京市初中借读费为1000元,小学借读费为500元。学生交纳的借读费并不足以完全弥补教育成本,以北京市流动人口集中的朝阳区为例,朝阳区政府提供与借读费等额的经费补助,不足部分由学校自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积极性接纳这些学生。

2.非制度性因素

家庭经济贫困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的主要因素,社会排斥影响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都决定了他们与市民交往的机会和可能性都十分小。家庭生活的拮据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使得他们心中感到孤独和寂寞,进而将自己封闭起来。城乡文化的差异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流动人口通常集中居住,人员复杂,管理不规范,社会风气差,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的对策(一)各级政府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利益的保障1.消除对进城农民工的政策性歧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禁止企业要求员工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这样,农民工才有和子女相处、交流的时间,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健康的成长家园。

[5]

64

2.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北京师范大学倡导教育创新的知名学者陈孝彬建议:“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终办法在于修改《义务教育法》,依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保障机制和民工子女就学的相关制度。”

(二)优化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

1.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掌握孩子的成长特点,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方法、技能方面的指导,可以采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否则,家庭教育特点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将大打折扣,也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产生偏颇,并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障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要与教师协同合作,经常与教师进行电话或通信联系,并且对他们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家长应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设定恰当的目标。另外,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经常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行为表现。

2.指导进城农民工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进城农民工首先应该学会做父母,在工作之余应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每天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可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教咨询热线、进行家访、书面指导、电话联系以及组织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周)等活动,不断提高家长家教的整体水平。因此,对进城农民工来说,注重自身素质提高,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取得子女家庭教育和谐成功的最明智的选择。

(三)学校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1.消除歧视,构建和谐班级

公办学校应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子女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进城农民工子女同其他所有的孩子一样,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所以教育好他们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同学,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厚此薄彼。在班级里,应该形成团体凝聚力,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同时,全体教师应形成共识,营造“爱生”的氛围。[6]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学校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共性心理问题,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作为社会的窗口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

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教

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

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学习,普及心理卫生知

识,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自我

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其敢于正视自我,进行自我

调适,确定合理的期望值,既不自负,也不自卑,减

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二,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与这些学生交朋友,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

他们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正面引导教育,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民工子女

受到更好的教育,健康成长,教师应针对他们在学习

内容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缺失,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

从非智力因素着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四)社会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在城市里,绝大部分农民工主要是集中居住,其

居住地人员之复杂,管理之不规范,社会风气之差等

许多方面到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7]

对于社会来说,由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涉及面

广,因此需要强化政府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对他

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多

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多层次、多渠道加以解决。

如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学生四元教育途径,加强社

区实践,参与社区建设,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注释:

[1]蒋玉芝,吴携春.试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点与教

育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2]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

中国农业教育,2006,(3).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

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

育研究,2006,(11).

[5]胡轶群.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文

教资料,2007,(8).

[6]黄小萍,龙军,刘敏岚.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现状及

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6,(10).

[7]赵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J].社会,

2003,(9).

[责任编辑:黄蕾]

教育政策研究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