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整理答案资料

2012年5月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时事政治模块

1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此外,党的基本路线也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而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杜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教师资格条例》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基本内容: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二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1,明确使命,增加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3投身实践,教学相长

三、加强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

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加强内省和慎独

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一词源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人尚知内省和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总之,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2.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上: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发展: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等。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结构。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B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学对教育的作用:1,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以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

技术的成果。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A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

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B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道德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2)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胫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的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内在需求的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功能:

一 ) 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如果教育工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

( 二 ) 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 三 ) 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

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要求或意义时,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四)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争论

( 一 )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具体观点是: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的;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是使这种本性和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不全面的。

( 二 )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具体观点是: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三 )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要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为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的正确的途径。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 一 ) 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推动学生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 二 )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为一谈,把智育等同于教学。实际上,智育与教学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育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而教学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从完成的任务方面看,智育与教学亦有所不同。智育与其他各育一样,具有自身的任务和内容。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即智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智育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智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人类精神财富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着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其他各育中的知识因素,都要靠智育去形成和发展。同时,智育中也包含着其他各育的因素。因此,要使年轻一代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熟练的劳动本领,必须实施智育。

智育的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中,选择最基本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 .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获得在日常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常用的活动方式,如学习技能、操作技能、社会活动技能等。

3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三 ) 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是智力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能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活泼愉悦的心情,遵纪守法的品德;体育能使学生形体匀称,动作协调、姿态优美,培养美的感受与情感;体育还能为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学生在完成硬性的具有被动感学习任务之外。,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休闲性的,具有主动感,这能起到愉悦学生性情、缓解学习紧张、丰富学生生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享受闲暇能力的作用。

体育的任务:

1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4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5 .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

( 四 )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美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增长人们的聪明才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情趣。美育能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美育可使学生在未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美的要求创造出优质美观的产品。

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美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陶冶人。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美育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

( 五 )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增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的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体质受到锻炼。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较差,怕吃苦、讲享受、缺乏勤俭节约精神,缺乏责任感。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和生产技能,形成学生优良的民族精神与美德,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学大纲。如日本规定中学生每周在学校、农场、果园和家禽饲养场参加两小时全校性的生产劳动,每个学生每周还要参加一小时小组生产劳动。美国近年来有计划地从小学开始进行“事业教育”,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并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注意在劳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之所以不能替代,是因为各育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一育都有它特定的内涵、任务和功能,每一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都是不同的、不可或缺的,之所以不可分割,一方面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每一育中都包含着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各育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存在着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再者,教育活动的综合性也决定了这五部分的任务和功能综合在每一类活动中,每一类活动中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实现各育的任务和功能,而不是由不同的活动分别来实现这五部分的任务。我们把完整的教育活动相对地划分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只是出于研究的安排而人为进行的一种抽象的、理性的划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等。

综上所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理论。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相统一;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目的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化的组织保证。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社会的经济、社会的政治、社会的文化、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制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

发展:

古代学制(奴隶和封建社会)的特点:

1、没有严格的学习年限的规定,学校层次单一,

2、入学资格有明显的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象征性

3、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知识

4、教学形式、方法死板

◆近、现代学制的特点:

1、有严格的学习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2、世俗化、非宗教性、普及性

3、科学技术等知识丰富多样

4、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化

◆当代学制的特点:

更规范、更完善、更丰富、更灵活

◆教育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

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制

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学制)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1912年对学制进行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

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

不大。

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幼儿教育(二)初等教育(三)中等教育(四)高等教育

现代学制的发展前景是:单轨学制走向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不久的将来将向单轨学制发展(通过高中综合化)。也就是说,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8.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任务和职业角色的多重性所决定。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性工作,教师为专业人员,从职业性质上认定它是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具有复杂性。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培养人的精神生产的过程,不同于物质生产的操作过

学技术手段与方法日益应用于教育领域,这都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这说明现代教师劳动复杂性提高了。

第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这就要求,教师的劳动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讲科学性,同时还要讲艺术性,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工作是对人的改造与塑造的统一。

(2)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总是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就要求教师富有创造性,灵活机敏地去处理问题。

(3)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从小培养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方法与习惯,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因此,富有创造性是现代教师劳动的突出特点之一。

第三,示范性。

(1)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基本手段与教育者融为一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他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法等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2)少年儿童最富有模仿性,也最信赖他们的老师,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他们天然的学习榜样。自觉地接受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榜样教育学生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

第四,长期性。培养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长,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是长期的。认识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有助于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追求的应是长期育人目标,而不应只追求短期的考试成绩。长期育人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素养含义:旨在养成胜任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性质:整体性,自觉性,稳定性,普遍性,社会性。

内容包括: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素质

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那些方面?

⑴良好的教学基本功⑵课堂驾驭能力⑶实践操作能力⑷语言表达能力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占有者,而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研究者。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

(另一种版本:

一、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二、教师应该是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三、教师应该是学习者。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他(她)不仅是教人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综合各种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应该是研究者,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另外,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

(4)学生的特点

特点: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及时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

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

响下全面发展。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者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意义: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c)加强自身修养。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应当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有好帮助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是很重要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以自己的高尚德行感染和影响老师。

9.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课程的意义: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含义: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

意义:

一、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二、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三、它标志着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四、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五、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六、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重大举措

功能: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前言部分

2、课程目标部分

3、内容标准部分

4、实施建议部分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特征: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可以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综合性: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

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他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与地方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于学校办学的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0.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种,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任务:第一,教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养成连高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含义:教学过程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施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个性、体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构成: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本质: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规律: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种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种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简介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4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教书育人相统一是一条教学客观规律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结合教材的特点,发挥教学的教育性;针对学生的实际,发挥教学的教育性(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基本要求:

a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教学进行教育;

b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

a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讲授

b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基本要求:

a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b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讲解密切配合

c研究和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a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c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

a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组织各种作业,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5.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基本要求

a按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

b抓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

a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b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c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并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工作

(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相关的参考书。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上课(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与其他教学工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导入是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主要起着集中注意、稳定情绪和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导入一般不宜占用过长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整个的教学进程。实践经验表明,一般以2—3分钟较为适宜。导入的类型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

三、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课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级授课制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要适中。

第二,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例题或材料的照搬。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三,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第四,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但不可牵强附会。

第五,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速度,给优生和差生分别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或帮助。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辅导的方式有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和指导。课外辅导虽然是一项课外工作,但搞好这项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上课,提高上课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外辅导,充分认识到它和班级授课制的相辅相成性。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班级授课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

的重要手段。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分析、检查作业及各种测验来进行;二是分析评价教师上课的效果,可根据前面所述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检查、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按时检查,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二,认真批改,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和缺陷。

第三,仔细评定。作业一般应有成绩并尽可能写上简短的评语,以对学生学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指出其原因。

第五,重点辅导。对大多数学生在作业中易犯的错误,教师应找机会进行辅导、重点讲解或纠正。(6)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

个别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辅导一般是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老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现场教学。:而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复式教学。则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这种形式目前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含义: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只是程度编成固定

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要重过程重于重结果

4、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注重学科

11.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内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更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进展过程中所做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其目的是监督学习进程,对学习进程进行调整或修正,这类评价将原来预定的发展目标作为评价依据。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结束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关注的是整个教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具有对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教育评价的方法:

一、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者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吧各个议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作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它有利于在群体内作出横向比较,故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二是它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这种评价方法一度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队就是这一评价方法的典范代表。

然而,也存在弊端:首先,由于评价对象所在集体的水平不一,评价结果只是产生于小范围的评价基础之上,不一定表示被评价者在更大集合中的实际水平,即优者未必优,劣者未必劣,这一班的差生甚至优于另一个班的优等生;其次,由于相对评价重在考查被评价者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不注重是否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故不仅难以确定教育目标的达成度,而且往往导致学生争分、争名次,忽略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在这种评价中,无论被评价者如何努力,都要受“两头大,中间小”的等级分类限制,容易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因此,在学生评价中,相对评价法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尤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比较要坚持等质的原则,否则即使勉强地进行比较评价,其价值也不大。

例如,就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论,重点校的第一名同一般校的第一名之间、数学的第一名与语文的第一名之间都不具备等质的条件,都没有比较的价值。二是比较要力求实效,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改进教学上,不要把它作为惩治某些学生的手段。

例如,有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把学生的成绩排队名单公布于众,给学习困难生的家长和学生本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这种做法就违背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宗旨,应予以纠正。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一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一个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然后将每一个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客观标准对象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

因此通过绝对评价,可以明确学生发展状况与教育目标之间有无差距,差距有多大,从而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现教育目标上来,避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因为相互攀比而造成的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例如,各级学校的毕业考试,就是根据规定的标准要求,对学生达到标准与否做出判断,凡达到规定标准要求的,都是为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就是一个客观的绝对的标准。但是,由于实施绝对评价首要的问题是制定客观的标准,而对于学生评价来说,客观标准的制订又是非常困难的,往往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合理、有效,因此,目前对学生进行绝对评价还存在许多问题,往往由于评价标准的不统一而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容易受到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和经验影响。

3、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或者:把被评价者过去和现在进行评价,或者将其评价对象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例如,某个学生上学年的语文考试成绩是60分,这一学期增加到80分,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再比如,将同一个学生的不同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就可对他两门课之间的学习是否均衡作出评价。这都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但是被评价者不与他人比较难以找出自己真正的差距,且个体内具体de判据,往往难以选择二、定性分析评价法与定性综合判断法。

定性分析评价法:预先根据评价的观点,把评价的内容分解为几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

定性综合判断法:对评价对象的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要求评价者有丰富的经验

三、行为目标评价法和临床督导评价法。

行为目标评价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学,其提倡者认为传统的教育评价的目标是含糊不清的,人们只是根据主观的期望和想象制定目标,二并不考虑这目标在指导行为和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即采用可观测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的一种议价方法。

临床督导评价法:其意义不仅在于评价,更主要在于帮助和提高,即对被评价者的实际行为进行直接的现场观察和记录,然后所观察的结果和评价意见反馈给被评价者,并和被评者一起讨论改进措施的一种评价方法。

四、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

指标评分法:是以百分为满分,把被评者的行为表现划分为若干个指标,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分值,评价时对每个指标分别打分,最后累计出总分。

指标评分法增大了可比性和精确性,并且量化指标明确,容易操作。但各项指标分值的确定缺少科学依据,评价者评出的具体分数也有随意性,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等级换分法:就是把具体项目的等级评定换算成分数,然后将各项分数相加,满分是100分等级换分法的具体做法为:

①首先规定若干大项目的分数,各大项目分数之和为100分。

②在各个大项目下,分列具体项目,并规定满分分数。

③将各具体项目分为若干个等级进行评定。有些项目可分二等级,如合格、不合格;有的项目可分三等级,如优、中、劣;有的项目可分成四等级,如优、良、中、差。每一等级需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④将各等第折算成分数,如某一项目的满分值为11分,可定为优——11分,良——9分,中——7分,差——5分。⑤将各项目得分相加,即为评价对象总体的评价分数。

由于评价分数是根据客观的等级标准转换的,所以该法比指标评分法更为精确

五、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集体综合评价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

加权平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