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_王沛

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_王沛
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_王沛

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

王 沛

1,2 乔玉柱2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730070)(2

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系,英国)

摘 要 采用自编日常消费决策材料,以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为指标,通过对120名男女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⑴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⑵认知信息、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均对决策依据有显著影响,而情绪信息对决策依据无显著影响,认知信息、情绪信息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决策质量均无显著影响;⑶不同的认知信息在负性情绪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正性情绪变化上无显著差异。关键词:社会决策 消费决策 认知信息 情绪信息

1 问题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决策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Kahneman 和T versky 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人类决策过

程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他们认为人类是认知资源有限、具有情感偏好、受制于自身特点和现实环境的决策者,但他们仍未将情绪作为一个影响决策的参数予以考虑[1]。对此,Clore 和Schw arz (1994)提出情绪信息等价说,认为情绪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线索直接影响决策判断[2]。LeDoux (1997)指出:“情绪可以淹没意识......,因为在我们的进化史上大脑从情绪系统到认知系统的联结强于从认知系统到情绪系统的联结。”[3]Anderson (2001)在总结人们决策过程中产生避免行为的原因时,认为情绪不只是认知过程的副产品,而是一个起独立作用的因素[4]。Hastie 在2001年《心理学年鉴》上提出了决策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16个问题,情绪就是其中之一[5]

。Drevets 和Raichle (1998)利用P ET 对局部皮层血流量的考查发现:由强烈的情绪状态所导致的脑内活动的变化会影响决策的质量[6]

;A ntoine (2004)通过选取额叶损坏的病人从而对其大部分认知功能加以控制,利用fM RI 观测到了博弈任务中情绪对决策的重要影响[7]

尽管对决策时认知与情绪的作用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但是认知信息、情绪信息和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8]

。Sto ne 和K adous (1997)对多重属性矩阵下选校问题的研究发现:随着负性情绪的增加,个体将会使用扫描式策略,且会提高简单任务的正确决断而阻碍困难任务的正确决断,同时负性情绪对正确决断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决策的早期[9];Shiv 和F edorikhin (2002)区分了由刺激引发的认知和情绪的两条加工路线的基础,通过操纵信息的认知负荷、决策时间、刺激物的性质综合考查了对决策任务的影响,发现决策中情绪的作用是通过寻找获得满意感的目标而被激活的[10];Zhang 和Fitzsimons (1999)以及Creyer 和Ko zup (2003)所作的选购爆米花的研究证实: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数量会对与任务相关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且当信息不足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经历更多的不满意感[11];Barbara 和Shawn (2004)对儿童在图片游戏情境下的冒险行为的研究发

现:认知和情绪因素会共同决定儿童的风险决策[12]。纵观目前社会决策中认知和情绪的关系研究的现状,诸

如对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日常生活决策的研究还未充分开展,据此,本研究将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决策做进一步的探析。消费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种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理性的选择,即用最少的成本购买到能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13]。它既包括理性的消费决策(即消费者只考虑商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也包括感性的消费决策(为了获得更多的心理和精神的满足,消费者注重

和利用商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功效)[14]。本研究欲通过对不同的商品类别的选购来激发男女不同的情绪体验,进

而考察这种与任务相关的不同情绪信息对决策的影响。而从认知信息来看,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认知信息常常具有不同的表征形式,比如信息表述的详尽程度等。当决策者在一个较为宽泛的水平上考虑选项并做出决策时,信息加工的程度是有限的;相比较而言,详尽分析每个属性并进行权衡的模式会导致较为深层的加工。所以本研究考虑选取两种不同水平的认知信息。考虑到实际条件,本研究将采用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认知信息。

2 预备实验1

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男女在选购哪些不同的物品时可能会经历不同的情绪体验的原始信息,进而设置能够激活被试的与任务相关的情绪的决策任务。

2.1 被试

随机抽取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共63名,其中有效被试为59名(93.7%),其中男31名,女28名,平均年龄为21.6岁(标准差为2.1岁)。2.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以选取在购买时会引起男女不同或相近情绪体验的产品。2.3 不同类型产品的选择

对所有被试的结果进行频次统计,分别挑出三类产品中被选率最高的前三种产品。在选购时会让男性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而女性会经历更多的正性情绪的产品为:化妆品

通讯作者:王沛,男。E -mail :w pchxio @sohu .com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编号CX03—01)。716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9(3):716-720

(45.7%)、时装(23.7%)、饰品(16.9%);在选购时会让男性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而女性会经历更多的负性情绪的产品为:香烟(33.9%)、酒(22.0%)、剃须刀(16.9%);在选购时男性与女性所经历的情绪无明显差异的产品为:生活日用品(37.3%)、食品(28.8%)、书籍(13.6%)。最终决定各选用眼霜、剃须刀和牙膏作为材料编制的来源。

2.4 决策任务的编制

依据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的特点,经过网络搜索相关广告和参阅具体实物商品的信息进行编制,同时为了操纵认知信息,在每种商品下均设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认知信息。整个信息编制过程在3位心理系研究生和1名中文系研究生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已达到与各种产品真实信息的最大匹配。为了有效地区分认知信息的不同水平,随机抽取20名被试(其中男10名,女10名,平均年龄为22.4岁,标准差为1.2岁)分别对经过比较严格编制的三种产品的两类信息进行了7点Liker t式详尽度的评分,其结果如表1所示,即不同产品的两类认知信息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算得评分者信度W=0.86,表明有良好的区分度。

表1 不同产品的不同认知信息之差异性检验产品类型认知信息详尽度M SD t

剃须刀眼霜牙膏低

3.95

5.05

4.15

5.65

4.25

4.95

1.05

0.69

0.49

0.67

0.85

1.15

-3.92***

-8.08***

-2.193*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考虑到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本研究中各商品均选取3种不同的品牌和4种主要的属性,并对各种具体的品牌代之以品牌A/B/C。

3 预备实验2

出于对各种可能被选结果的质量进行评分和比较的需要,方便起见,我们以最理性的选购为参照,从而确认在选购各种商品时优先考虑的各主要属性的权重。

3.1 被试

随机抽取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共40名,其中男20名,女20名,平均年龄为24.2岁(标准差为1.5岁)。

3.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以调查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选购各种商品时优先考虑的各主要属性的次序,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权重。

3.3 产品属性权重的提取结果

分别对应每种具体产品及其属性,将所有被试排序的结果求平均值。按照购买时考虑的优先顺序依次赋值为0.4、0.3、0.2、0.1。结果如表2所示。

4 正式实验

4.1 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3×2×2×2的完全组间设计。

其中组间变量为:产品类别(眼霜×剃须刀×牙膏)、认知信息(低详尽度认知信息×高详尽度认知信息)、性别(男

表2 各产品主要属性的权重

产品属性平均排序值权重值

眼霜功效

配方

含量

价格

1.38

3.00

3.35

2.28

0.4

0.2

0.1

0.3

剃须刀内装电池

充电时间

刀片类型

价格

2.93

2.77

2.26

2.07

0.1

0.2

0.3

0.4

牙膏成分

香型

功能

价格

2.71

2.90

1.79

2.60

0.2

0.1

0.4

0.3

×女)和情绪信息(正性情绪信息×负性情绪信息);因变量为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其中决策依据利用决策依据量表测得;决策质量利用趋于理性决策的水平加以表示,它可以依据代数式Vi=∑Wk×V k(Xk)进行计算,其中V i是个选项的值,W k是属性的权重,V k是属性的值,它是属性k的水平Xk的函数[15]。属性权重通过第2次预备实验获得,而属性值则取商品品牌本来的优劣水平,分别用3、2、1表示。

4.2 方法

4.2.1 被试

采用随机抽取西北师范大学学生120名,其中男59名,女61名,平均年龄为21.5岁(标准差为2.1岁)。

4.2.2 实验材料

文字性商品选购信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即眼霜、剃须刀和牙膏,各商品均包含3种不同的品牌和4种主要的属性,要求被试从品牌A/B/C中选取其认为最为合算的品牌。这三种被选的商品在引起不同性别的情绪体验上可能存在差异。同时在每种商品下均设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认知信息,以对其选购结果进行比较。

中文版PA N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该量表由20个形容词组成,包含两个情绪维度: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各由10个形容词组成。量表所有项目的α系数为0.82,正性和负性项目的α系数分别为0.85和0.83。研究表明该量表在用于不同时间限定时具有一致性特征[16]。为确保决策任务激发了与任务相关的情绪,研究中采用该量表进行了前后测,并将前后测无差别的被试信息删除。

决策依据量表:由Shiv和Fedorikhin(1999)编制,该量表由5个7点项目组成,量表所有项目的α系数为0.88,表明5个项目的得分可以平均并转化为1个变量,即决策依据。数值越低表明经历认知加工越多,相反,数值越高则受情绪支配越多[10]。

4.2.3 实验程序

随机抽取自习室中的学生并集体施测。主试由受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担任。为了掩盖实验的真实目的,指导语为:“本研究是为了测查大学生一般的行为风格而进行的一项情境实验研究,不涉及任何个人的隐私,请大家按照各自手中的具体材料放心做答,我们会对您的回答予以保密!”针对具体实验处理的情况,由2位助试分发每种产品下的2种不同认知信息的购物材料,以保证男女被试数量

王沛等: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717

 

平衡。每种处理的购物信息均打印在3张A4纸上,首页为中文版PANAS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第二页为商品的认知信息,最后一页为中文版PANA S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决策依据量表,以测查与任务相关的情绪被激活,同时对被试做出决策的加工机制进行考察。实验开始前,先让被试浏览实验材料,如有问题或疑义,则给以解释。在被试进行选购时,为保证不同的信息表述详尽度对信息加工的作用,接受低详尽度认知信息的被试只需“阅读”相关信息并进行属性值的排序,而接受高详尽度认知信息的被试需“仔细阅读”相关信息并进行属性值的排序。待确认所有被试顺利完成任务后,收回所有实验材料,并对被试的合作表示衷心感谢。4.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2.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经过情绪的前测和后测,用后测的正、负性情绪分别对应减去前测的正、负性情绪,以确认与任务相关的情绪被激活,再分别+10以转化为正值;在此基础上,用正性情绪的变化量减去负性情绪的变化量,根据实际变化方向的情况,将情绪信息的影响区分为正性情绪信息和负性情绪信息,同时对各自变化并不明显的另一极情绪的结果不予统计。所有数据中除去3个无效结果外,将剩余的117个全部计入有效数据。

4.3.1 不同的性别和产品在情绪变化量上的比较

基于上述对情绪因素的分类,对不同性别和产品在情绪变化方面进行t 检验。结果表明,剃须刀引起男性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95,SD =0.47)要大于女性的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58,SD =0.45),t =2.44,p =0.02;引起男性

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67,SD =0.67)要大于女性的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50,SD =0.30),t =0.924,p =

0.361。眼霜引起女性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60,SD =0.59)要大于男性的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64,SD =0.55),但是t =-0.219,p =0.82;且引起男性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60,SD =0.64)和女性的(M =9.61,SD =0.43)差别不大,t =0.031,p =0.975。牙膏引起男性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82,SD =0.84)近似于女性的正性情绪的变化量(M =9.52,SD =0.73),t =0.021,p =0.983;引起男性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64,SD =0.42)要大于女性的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34,SD =0.51),t =1.976,p =0.056。这表明男女在三种产品上的正性的情绪变化量和负性情绪变化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说明选用的三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设想,即选购不同的产品可以激活男女不同的正负性情绪。

与此同时,对男女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变化量的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正性情绪变化量(M =9.74,SD =0.62)和负性情绪的变化量(M =9.56,SD =0.53)之间的r =0.070,p =0.451>0.05;而t =2.537,p =0.013<0.05,证实了正性和负性情绪是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两维。4.3.2 不同的性别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的比较为了便于对不同产品的决策质量进行直接比较,对在原有评价条件下各种产品具有的潜在不同质量实行了标准化处理,即产品的决策质量一律采用Z 分数加以表示。经过对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表现的t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

表3 不同性别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因变量性别

n M SD t p 决策依据男女58593.76

4.01

1.010.94-1.340.18决策质量(Z -Score )

男女

5859

-0.030.06

1.011.00

-0.46

0.65

4.3.3 不同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

面的比较对不同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做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信息、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均在决策依据上有显著性差异,而情绪信息在决策依据上无显著性差异,认知信息、情绪信息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决策质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其中,低详尽度的认知信息的决策依据M =4.20,SD =0.91,n =60;高详尽度的认知信息的决策依据M =3.80,SD =0.79,n =57;正性情绪信息的决策依据M =3.78,SD =0.99,n =77;负性情绪信息的

决策依据M =4.07,SD =1.03,n =40。与此同时,有71.8%

被试的决策依据(M =3.89,SD =1.01)居于3-5之间,说明了两种信息在决策中是共同作用的。4.3.4 不同的认知信息在正负情绪上的变化

如表5所示,不同的认知信息在负性情绪变化上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且负性情绪的变化在低详尽度认知信息上要比在高详尽度认知信息上变化值大,而在正性情绪变化上无显著性差异。

表4 不同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的方差分析

变异源因变量S S d f MS F

p 认知信息决策质量(Z )决策依据1.674.71111.674.711.674.83*0.200.03情绪信息决策质量(Z )决策依据0.032.73110.032.730.032.800.860.10认知×情绪决策质量(Z )决策依据0.513.91110.513.910.504.01*

0.480.05

Error

决策质量(Z )

113.661131.01718 心 理 科 学

表5 不同的认知信息在正负情绪上变化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情绪变化认知信息详尽度n M SD t p

正性情绪低

高60

57

-0.28

-0.23

0.66

0.57

-0.410.69

负性情绪低

高60

57

-0.54

-0.44

0.42

0.60

-2.05*0.04

5 讨论

5.1 不同的性别对产品选购的影响

研究将性别作为一个购物决策的影响因素,是考虑到性别是人类个体差异中最重要、最明显的一个方面。由于社会分配给男女在需要、兴趣等方面的角色各不相同,使得男性以粗犷、豪放的男子气概为美,女子则以温柔、细腻、文静的女性化发展,所以人们都能够普遍地发现专门或者强烈地与某个性别的社会成员相联系的商品,即常采用性别来描述产品或品牌。不同的产品作为一定的客体,对于人们是具有不同意义的,这使得男女会将一定的情绪体验与某种具体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在购物前,无论男女都会对其怀有一定的预支情绪。而情绪正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的反映[17]。这种看法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吻合。此外,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上无明显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商品,与性别角色的联系已经或完全没有或正在消退,而对另一些商品来说,这种界限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说,产品对性别的诉求界限正在模糊起来,而间接地使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预期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正如研究中选取的三类具体产品一样,原初设想在性别方面会表现出明显差别的商品及其购物前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已经变得不甚清晰,所以被选中的各种具体产品的最高比率也不过50%,随后的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则表现出群体的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很显然这一系列结果是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对性别角色的重新设定和赋予的意义所分不开的。

5.2 不同的认知信息、情绪信息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

按照信息加工论的观点,信息加工既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有关,也与被加工信息的复杂性有关。消费者通过属性、品牌间的比较或综合这些因素来加工处理产品信息,虽然属性特征包括在品牌信息中,而可用选择方案的数量及信息表征影响信息加工的强度或程度,但是认知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获得产品信息的多少。所以本研究选择认知水平相当的大学生作为被试群体,通过操纵可选项信息的详尽程度来考察不同的认知信息对决策的影响。理想决策者的观点认为,研究中接受两类不同详尽程度的信息的消费决策者,都需要了解所有可获得的产品选项信息,按照每个选项的利弊进行正确地排序,然后从中找出了最佳的选项。但是从有限理性决策的观点出发,消费决策者很少能够拥有所有的信息或充分准确的信息,即并不是在一个完全理想的世界中进行决策,但他们仍会积极搜索信息并尽力作出满意决策。当提供的认知信息越详尽、越充分时,一旦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拥有了可以做出“满意”决策的信息,他们就会停止搜索的努力,此时其准确性相对来说还不错;而当面临的信息可提供的详尽线索有限时,他们常会利用启发式的决策规则或通过建构缺失信息以加快决策过程,但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其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情绪作为相对于认知的另一个心理过程,它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但其影响的效力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和强度。Welfo rd(1974)研究发现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操作的不同效应符合Yerks-Dodson定律[17]。本研究中不同的认知信息在负性情绪变化上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负性情绪的变化在低详尽度认知信息上要比在高详尽度认知信息上变化值大,而在正性情绪变化上无显著性差异。这可以解释为:个体根据自己的具体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对当前的情境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些情绪以反馈的形式指导个体的判断和信息加工过程。具体来讲,负性情绪是当前环境存在问题的信号,告知信息接受者应认真对待环境,对环境中的信息采用精细和系统的加工方式;相反,积极情绪是环境安全与良好的信号,它预示着对信息进行精细和系统的加工方式是不必要的[37]。此外,本研究中有71. 8%的决策依据居于中间部分,这说明认知和情绪是共同对决策起作用的,即个体在情绪激活条件下的认知加工出现了情绪染色效应。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看起来既影响人们想什么(信息效应),又影响人们怎么想(加工效应)。

5.3 不同的信息对决策依据及决策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中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决策依据有主效应,而对决策质量则无主效应,该结果与Stone和Kadous(1997)以及Shiv和Fedorrikhin(200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决策依据是决策(这里为决策质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协变量,各自变量(这里为认知信息、情绪信息)对决策依据有影响,甚至主效应,且两者在决策依据上有交互作用;而当决策依据介入时,各自变量与决策(这里为决策质量)之间的关系被削弱了,即在统计意义上无主效应。

不同详尽度的认知信息在决策依据上的主效应显著,可以解释为:当认知信息的详尽度较低时,被试很难搜索到更多的信息以利于加工,此时的加工机制更倾向于受情绪的支配;而当认知信息的详尽度较高时,被试可以搜索到更多的信息以利于进一步的加工,此时的加工机制更倾向于受认知的支配。所以低详尽度认知信息的决策依据(M=4.20)要高于高详尽度认知信息的决策依据(M=3.80)。与此同时,对于正性情绪信息和负性情绪信息不同的决策依据,可用此类观点来加以阐释:如果要求在正性情绪条件下来寻找项目间的差别,被试会更多地感知到差别点[36];而如果要求在经历负性情绪条件下做决策,被试会更多地体验到与任务无关的想法,而且会促使其以一种简化的方式行动[18]。所以正性情绪信息下的决策依据值(M=3.78)低于负性情绪信息下的决策依据(M=4.07),这就意味着被试在前者进行了更多的认知加工而后者则更受情绪的引导。

王沛等: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719

 

6 结论

6.1 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6.2 认知信息、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均对决策依据有显著影响,而情绪信息对决策依据无显著影响,认知信息、情绪信息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决策质量均无显著影响。

6.3 不同的认知信息在负性情绪变化上的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正性情绪变化上无显著差异。

7 参考文献

1

Kahneman D ,Tversky A .C 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39:341-350

2C l ore G L ,Schw arz N ,Conw ay M .Affective causes and conse -quences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 ing .In :R S Wyer ,T K Srull (ed .).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 (Vol .1).Hill sdal e ,NJ :Erl -baum ,1994:323-417

3Armony J L ,Servan -S chreiber D ,Cohen J D ,LeDoux J E .Com -putational modeling of emotion :Explorations through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fear conditio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 ciences ,1997,1:28-34

4Anderson C J .The ps ychology of doing nothing :Forms of decision

avoidance res ult from reas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129(1):139-167

5Hastie R .Problems for j udgment and decis ion making .Annual Re -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653-6836

Drevets W C ,Raichl e M E .Reciprocal suppression of regional cere -b ral blood flow during emotional versus higher cognitive p rocess :Im -plications for interactions betw een emotion and cogni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8,12(3):353-385

7Antoine B .T he role of emotion in decision -m aking :Evidence from

neurol ogical patients with orbitofrontal damage .Brain and Cognition ,2004,55:30-40

8Schw arz N .Emotion ,cognition ,&decision mak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 .S pecial iss ue :Emotion ,cogni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2000,14(4):433-440.

9Stone D N ,Kadous K .The Joint Effects of Task -Related Negative Affect and Task Difficulty in M ultiattribute Choi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7,70:159-17410Shiv B ,Fedorikhin A .Spon taneous versus Controlled Influences of Stimul us -Based Affect on Choice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es ,2002,87:342-370

11Elizabeth H C ,John C K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 -tw een coping styles ,task -related affect ,and the desire for decision assist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 ion Processes ,2003,90:37-49

12Barbara A M ,Shawn M .Determinants of children 's risk -taking in different S ocial -s ituational contexts :The role of cognitions and emo -tions in predicting children 's decisions ,Applied Developmen tal Psy -chol ogy ,2004,25:303-326

13Dell H ,R ogers J B ,Kenneth A C .消费者行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98-299

14王海鹰.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策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2,30(1):92-94

15Hernry S .Vocational choice :A decis ion maki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66:273-303

16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54-56

17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8-42418Luce M F ,Payne J W ,Betteman J R .Coping w ith Unfavorable At -tribute Values in Choi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 -s ion Processes ,2000,81,274-299

The Interaction of Cognitive Information and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on Consuming Decision -making

Wang Pei 1,Qiao Y uzhu 2

(1College of Education ,Northw 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2

Department of Ps ychology Bristol University ,England )

A bstract T o explo 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 gnition and emotion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self -made daily co nsumer decisio n -making tasks with decision -basis and decision -quality as indices were assigned to 120male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T he results w ere as follows :⑴N 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decision basis and the decision quality ;⑵Ex cept for emotio nal

information ,cog nitiv e info rmatio n ,the interaction of cog nitive info rmatio n and emo tional info rma tio 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deci -sion -basis ;but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was found on decision -quality ;⑶Sig 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change of negative emotional in -formation were foun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 gnitive information ,but positive emotional information was unaffected .Key words :so cial decision -making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cognitive information ,emo tio nal information

720 心 理 科 学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报告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报告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调查报告范文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 ”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核心情绪_探究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新视角

March ,2011 第24卷第2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Vol.24No.22011年3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收稿日期:2010-11-10 课题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与心理复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2400450268。 作者简介:黄玲玲(1986-),女,山东枣庄人,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绪与认知、核心情绪;许远理 (1960-),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情绪智力、情绪与认知。 长久以来,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一直受到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对立到统一,从隶属、分离、整合到互倚的漫长过程。[1]然而近期,又有学者提出无论在功能水平还是神经水平上,情绪与认知之间都存在交互作用。[2]对认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成熟,然而为情绪提供一个明确定义,却比较困难。迄今为止,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大量描述情绪的方法,赖尔认为“情绪”至少指三或四种不同类的东西;有些研究者将情绪定义为驱力和动机;[3]有些更关注情绪体验;[4]还有些强调情绪图式,[5]或者基本情绪。[6]可见,情绪的范围如此庞杂,甚至无法用单一的科学分类对其进行定义,那是否存在一个结构足以描述它呢?由于情绪的主观性,使实验研究中的条件控制和实验结果的量化分析相对较难,加上对情绪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导致人们对它的探索滞后于认知,因而情绪的心理结构是认识情绪与认知关系的重要保证。 一、核心情绪 (一)历史追溯 1980年,罗素提出环形情感结构的观点,由愉 悦度与激活度组合而成的二维情感空间,几乎所有情绪种类都能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这说明愉悦度与激活度是每种情绪的基本构成成分。1986年,迪 纳等人研究了不同类型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享成分,即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感状态。这些证据都指出情绪的心理结构有一个基础状态,这也促进了核心情绪概念的形成。1996年,罗素在未发表的手稿中首次正式提出“核心情绪”。2003年,罗素通过一些人们熟悉的概念,详细阐述了核心情绪的结构。2007年,邓肯和巴雷特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2009年,罗素从核心情绪出发再次探索情绪的心理结构,认为情绪的心理结构并不是一个单一过程,而是对所有过程的一个总称,其中包括各种情绪情节成分、特定情绪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分类模式。 (二)核心情绪的概念 核心情绪是特定情绪产生的前准备状态,是意识体验的核心,可以用效价与激活两个维度来描述。当其强度较微弱时,它仅体现在激活水平上,甚至充当意识的背景;当刺激足够强烈时,核心情绪中便卷入价值判断,就被体验为愉快或不愉快。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讲,核心情绪是神经生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指由机体神经生理状态和躯体内脏状态组成的连续不断的流,这些状态是瞬息万变的,是能够意识到的最基础情感体验。邓肯和巴雷特认为,情绪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而核心情绪是最能接近其发生的预备期。[7]伊扎德认为情感感受是被 核心情绪:探究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新视角 黄玲玲,许远理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核心情绪是把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表征的心理机制,由机体神经生理状态和躯体内脏状态组成的连续不断的心理流,以此为视角重新审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在论述核心情绪的渊源、概念及神经机制后,继续阐明核心情绪的认知功能,为探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奠定基础。最后得出,情绪和认知仅是大脑机制在功能上的心理表现差异,本质都是对外部信息在图式上进行加工,二者是一种动态交互作用,且情绪图式是对这种动态交互作用的最佳诠释。 关键词:核心情绪;心理流;情绪;认知;情绪图式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1)02-0047-04 47··

大学生情感认知- 期末感悟

大学生情感认知课程考试 印可阳13121224

《大学生情感认知》学习体会 印可阳13121224 十周的大学生情感认知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节课,但上了这么几节李晨老师的课,还是觉得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呢。 起初选这一门课的时候,只觉得是一门和老师聊聊谈恋爱趣事的课。然而令人惊悚的是,某些学长的选课指导中居然指出“大学生情感认知”课是一门教你你如何不谈恋爱的课。抱着诧异与好奇的心理进了课堂,不过…… 一、初探课堂 李晨老师初见,是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上课也是幽默风趣,善于活跃课堂气氛。可是,他在第一节课居然提出前三节课禁止提问与反驳,这十分令人不解。在第一堂课中还真有些许老师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急于反驳与质疑的同学也被老师禁言。第一堂课下课,有些不欢而散的味道。 1.悲壮的大学爱情 李晨老师在讲课时不住地提及上大学不要谈恋爱,竭尽全力描述大学恋爱的悲惨过程与结果,这令人匪夷所思的意见不禁让我耳旁又飘过某些学长的忠告。在困惑之时,广交异性朋友的建议抛给了我们。广泛的异性交往,会极大地提高个人的交际与思维能力;同时填补情感方面的空缺,拥有大量异性交往基础,既收获大量的快乐,也积累丰富的交往经验。老师的一番解释如醍醐灌顶,自己细细琢磨一番,果然发人深省,默默地在心理为老师点了一个赞。 2.失败的感动家庭 当子女提及父母时,总是潸然泪下;家庭里充满着落泪的感动,这样的家庭和家庭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再次令我陷入沉思,从幼时到如今,在我的家里好似未出现过互相感动落泪的场景,只有父亲拉着我到处找地玩乐、拍照纪念、购买特产或是母亲拖着我四处购物shopping、看衣服、尝美食的记忆,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

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XX进行分析和统计。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

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最终版汇总

小组成员:龚雪儿 谢小琴 何亚蓉 张弘毅 付小新龙伍洋 1 倾向于大学生高消费或情绪性、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各类洋品牌、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先锋性消费的定性论述较多。时尚的追随者、将来中高新产品、新消费观念将不断涌入,大学生--又是如何支配层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处于半踏入社会的人们,解他们手中的货币的呢?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脉搏,

读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方式,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当前的消费市场中,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特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下面我们将为大学生群体做一个有关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消费情况方面的分析。 2 …………………………… 4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4(一)大学生整体经济情况分析5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二)………………………………………5三) 大学生消费特点……………………………………………( 6二、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 (6)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6) ……………………………………7(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9三、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如何开拓大学生市场 (9) (一)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二) 从手机行业的角度分析 (10) 11....................................(三)从网购行业的角度分析(四)从旅游行业的角度分析 (11) 3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整体经济情况分析 1、经济来源 关于经济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经济来源的方式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目前76.19%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余几个来源 渠道所占比例较小,例如打工、贷款等。 分析可以得出,一方面,家人对其消费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在其消费观念的树立上 的影响依然很大;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普遍较为强烈,容易造成大学 生不负责任、不顾后果、不理性的消费。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 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对未来主要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反射作用,因此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很必要的。 二、调研概述 (一)调研对象 本次社会调研的对象是西安财经学院大一至大四共110名同学 (二)调研内容 大学生日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及消费心理 (三)调研方法与方式 问卷调查法:经过网络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分析情况 (四)调研目的 为了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并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她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调研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消费心理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经过网络发放问卷,有西安财经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1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 94.54% 其中男生比例为 52.88%,女生比例为

47.1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我们发现整体而言,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还是比较合理的。经过统计,调查结果如下: 1500元以上8 7.69﹪ 2、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从调查问卷能够看出,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也有部分同学经过勤工俭学或者做家教的方式自己赚取生活费。

3、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能够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交际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其它12 11.54% 4、理财的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部分同学拿到生活费后先进行一定时期内的预

认知对情绪中的作用研究评述

认知对情绪的作用研究评述 赵晶婕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认知对情绪的作用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认知对情绪的作用有着广泛的理论假说与研究证据。从情绪的因素理论到情绪的评价理论再到有关情绪生理系统中的新发现都一致认为认知对情绪有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作用。认知评价是介于外界刺激与生理和行为之间的认知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对情绪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绪;认知;评价;策略;调节 1 情绪的概述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一般而言,需要得到满足会肯定情绪,反之则产生否定情绪。 情绪既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也是一种客观生理反应。情绪诸多引起内部生理变化,在情绪紧张时皮肤电阻下降,皮肤电电流增加。个人呼吸频率和深度、瞳孔大小、血压、血管容积、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及血糖等生理指标均受到情绪的影响。 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取向的不同给情绪下了不同的定义。情绪的生理取向认为情绪是部分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同情绪有自己独特自主的活动方式。情绪情绪的行为取向把情绪视为一种反应。例如:Amsel(1952)提出痛苦是对有害刺激的反应;焦虑是对条件性痛苦的反应;情绪性是一种在痛苦之后的持续反应。情绪就是有机体对特定情境的反应。一定的情景导致一定的反应。情绪就是这个反应模式。行为主义关注情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1]。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分化情绪理论将情绪定义为“神经过程的特殊组合,引导特定的表达和相应特定的感觉”。这一理论认为情绪有自己的神经生理基础,独立于认知和其他心理过程,并与认知相互作用。机能主义观点认为情绪是在有个人意义的事件中,行使适应机能的多成分多过程的有组织的总和。机能主义根据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和活动倾向性,而不是主观情感状态来定义情绪。认知模型强调情绪机能的认知基础,情绪被构建为认知的结果或者是一种认知建构。认知观点强调情绪依赖于认知,情绪发展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组织观点提出了明确的结构-发展框架。Sroufe(1996)提出了一个情绪的工作定义:“对重要事件的主观反应,以生理、

大学生情感修养

第十一章大学生情感修养 情感(affect)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常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大方面,情感即为其中重要方面之一。事实上,人们在生活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情感活动总会伴随而起。 如何修好爱情这门校园大课 2010-10-31 11:45:24 作者:俞水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莘莘学子告别紧张而青涩的中学时代,怀着对新生活的浪漫憧憬,走进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恋爱不再是过去遮遮掩掩的“地下工作”,而是轰轰烈烈的青春体验。 然而,经历爱情,并非只有浪漫与幸福,迷惑、伤痛甚至悔恨也往往随之而来。当下,面对拜金、开放的多元婚恋观的冲击,面对年轻带来的激情与冲动的诱惑,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对爱怀有困惑。 什么是真爱?应该如何看待性?怎样才能拥有无悔的爱情?如何在爱情中收获成长?大学是学生学习独立生活和充分发展自我的重要阶段,在大学中经历爱情是成长的一部分。既然爱是人一生的功课,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无疑是一门人生大课。怎样帮助他们修好这门课?这是一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解答的命题。 大学生情感教育:掀起你的“盖头”来 2010-10-14 16:23:20 作者:小熊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08年4月15日一篇在网络上被广为转载的文章《情感教育不足“网上征友”热与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指出,“有关情感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尤其是80后、90后这批个性鲜明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们,当他们离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在大学校园里相对独立地生活的时候,他们比上一代大学生们的情感需求更为强烈。在大学校园这个全新的环境中,父母的关爱暂时缺位,中学教师百般细致地指导也成为了过去,生活上需要独立自理、学习上需要自觉自学,这些无形的压力都使得当代大学生们的感情需求更为强烈。”与之遥相呼应,面对生活中猝不及防的各种情感问题,此次受访的我校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接受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情感教育。 大学生情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失恋引起的感情波动。2,人际疏离造成的情感孤独。3,缺乏人生目标导致的情感空虚。4,自控能力弱,陷入情感冲动。如果不及时得到干预,后果很严重。比如会导致学习下降,影响学业;情绪不良,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诱发不良行为,导致犯罪。 健康的情感是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的必要条件。情感教育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情感智力,了解自己的情感、调控自己的情感,进而理解他人的情感 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袁:1,合理安排时间,丰富业余生活。2,学习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树立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4,树立正确恋爱观,理性处理恋爱中的问题。5,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方法主要有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建立积极认知和环境改变法。 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比如有一束光照到面前的时候,我看见这束光,是因为这束光真真正正存在的,直接作用于我的眼睛,然后我感觉到了,所以直接的意思是说我们真的看到了真的听到了真的嗅到了,这个东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 知觉同样是物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不同的是增加了个人的信息加工,掺杂了主观思维、主观判断在里面,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比如,面前有一个苹果,颜色红,形状圆形,闻起来香甜,摸起来光滑,那么这个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滑度就是它的属性,当单独提出红色的时候,红色就是它的个别属性。曾经有一道题说,“我看到一个苹果”这种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并不是仅看到它的颜色或它的形状,而是把它的颜色形状味道还有滑度等等所有的整天属性放在一起才得出了它是一个苹果这个结论。因此,“我看到一个苹果”属于知觉。 知觉的四个特性不作重点,了解即可。 1、知觉的选择性图片解释:如果我们的知觉选择这个老头老太太的话,那么除了这个老头老太太之外的所有东西就成为了知觉的背景,老头老太太是对象。(中间的瓶子、弹奏乐器的人、门中间的人) 2、整体性图片解释:线条不完整,但我们仍然能从整天上知觉它,可以看出一个小孩和一条小狗在奔跑。 3、理解性:比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具有相关知识经验) 4、恒常性:比如一个人穿还是没穿大衣,我们都能知觉出都是同一个人。外在条件变化,我们的知觉仍能安装惯常的思维方式感受它。如图,不管门关着还是开着还是虚掩,我们都能知觉出它就是门。 知觉者的影响:课本上的例子易懂P142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 调研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研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研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研内容,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研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

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研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研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

认知、生理和环境等因素对情绪的综合影响

认知、生理和环境等因素对情绪的综合影响 认知,生理和环境,对情绪的影响很大,它们整体致使情绪变化。而它们的综合影响也与它们分别单一的影响有关。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在于判断评估刺激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从而产生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在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Singer,1962)的一个实验中探讨了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对情绪的作用。他们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称为"SuProxin"的复合维生素,目的是测定这种新药对视力的影响。但实际上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和食盐水。注射肾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热等情绪生理反应。 被试分为三组:正确告知组、错误告知组和无告知组,分别给以不同的指示语。对于正确告知组,即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发抖、脸发热等反应。对于错误告知组,有意错误地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可能无感觉、会发麻、发痒、头痛等。对无告知组,主试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们。注射食盐水的所有被试都列为无告知组。然后,人为地安排了两种实验情境:一种是"欣快"的环境,一种是"愤怨"的环境。所谓欣决环境,是由主试的助手(这个助手是受过训练的,他和被试一起,被试以为他也接受同样的注射,在同样的情况下参加实验)同被试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所谓愤怒环境,是主试的助手当着被试的面对主试要他填写的调查表,表示极大的愤怒,不断咒骂、斥责并把调查表撕得粉碎。实验后,主试向被试询问当时的内心体验。结果显示误告知组的反应最容易受助手的高兴所感染,正确告知组的反应不容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无告知组的反应则介于上述两组之间。同样,他们对愤怒的环境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说明,注射肾上腺素虽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绪唤醒状态,但它的单独作用却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同样,环境因素也不能单独决定人的情绪。在这里,认知对人的情绪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于生理唤醒状态的错误告知组,因对其自身的生理状态不能作出恰当的说明,他一方面环视周围环境,以求得某些说明的线索,同时又认为自己之所以体验到这种生理反应,乃是由环境的气氛所致,于是就把自己的生理状态与环境线索相适应说成是"欢乐"或"愤怒"。正确告知组由于已经具有说明自己的生理反应的信息,便不去寻找环境中的线索。无告知组从主试那里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完全按自己的评价作出反应。于是沙赫特认为,情绪是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这就是沙赫特的情绪生理认知理论。实际上,在沙赫特的实验中,认知对情绪可能有三种作用,即:对情绪刺激的评价和解释,对引起唤醒原因的认知分析,对情绪的命名以及对所命名的情绪的再评价。 生理对情绪的影响: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强调中枢神经机构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证明情绪的特殊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丘脑是较早被发现的情绪中枢。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仑(W.B.CaNNoN)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根据丘脑受损伤或丘脑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这样一些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说:“当丘脑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门性质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 许多研究已经确证了下丘脑在情绪形成中的作用。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欧德(J.OldS)和米尔纳(P.MIlNER)倡导的用埋藏电极的方法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提出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部位存在着“奖

大学生情感认知

《大学生情感认知》学习体会 姓名马姣姣 看过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也听过一些或励志或煽情的讲座,但却没有听人讲过情感,于是,在课程上看到有这门课,便毅然选了,如愿。不敢说“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更不敢说“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之类太空的话。但确实是让我有所想,有所思,有所得。于是我打开以前做的作业,对比现在的认识,写了这个学习体会。 一、九次思维碰撞,有感醍醐灌顶 课程主要讲了亲情,爱情,友情三个大的方面,中间也穿插有为人处世的一些技巧。 1.亲情 通过观看日本记录片《狐狸的故事》,思考亲情的实质,父母家庭教育的实质,以及独立的生存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的情感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观看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对匡与妈妈关系的思考与解析。 在第一部影片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种严格的爱,是为了子女能够独立,更能适应这个社会。 那么,我的收获是什么呢?有什么变化呢?首先,我抱怨的次数少了,对于选择来到外地上学这个决定,我的内心没有那么排斥了,人总要学着长大,不能总依靠父母,现在看来,我应该感谢家庭共同做的这个选择。对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范与引导这句话我很赞同,我庆幸有一个乐天派的爸爸,虽然妈妈的有些做法与老师讲的面对有些事情家长的正确做法不同,但至少我有在反思以后如何做一个好的家长,教育子女。现在在每次与父母的交流中,他们真的会感觉我不在他们身边,他们做事情也很舒服,家里一如既往的好,他们会很鼓励我多出去走走,不管是看演出还是去旅游。还有一个小变化是,在外地,我自己买了电脑买了相机,像这种大设备,以前的我绝对不会自己去买的。这也算是我正在逐步独立的体现吧。 2.爱情 通过观看电影《咱们的牛百岁》,思考什么是打情骂俏并想出一种情感表达或吸引异性的方法?通过看电影《天云山传奇》,思考人性与情感,社会环境变化对情感的影响?什么是情伤?如何疗伤?什么是乐观?以及对情感的影响等问题。通过阅读小说《拉斯维加斯,钱来了》思考小个子为什么总是吸引大美女?什么是情感、情怀、情调,以及调情?如何吸引异性?通过看电影《女大学生宿舍》思考辛甘表白被拒后恢复那么快,有什么启发?关于爱情,讲的应该是最多的。 我的收获是:打情骂俏是异性增进关系的方式,男生的相貌不一定重要,但有责任心,体贴,会关心人的一定是会受欢迎的。女生要靠关心去打动别热,要有热情,要认真,够意思,会害羞,比较贼(选自老师微信文章《女生好找对象

大学生日常花销

吃饭: 早餐:豆浆1.5元,包子一个1.5元。3乘以30等于90元!补充:贵的不敢吃…… 午饭:6元……想吃饱加3元!(贵的不敢吃) 晚饭:6元……想吃饱加3元!(贵的不敢吃) 平均每天15元,午饭加晚饭共计15乘以30等于450元! 晚上饿了喝个酸奶,涨价了3.5元!平均每月15次共计15乘以3.5等于52.5元! 水果:每个苹果2.5元,吃省点每两天一个2.5乘以15=37.5元!共计90+450+52.5+37.5=630元! 生活: 牙膏牙刷(每三个月换一次平均每月4元)+洗衣服(每月用洗衣卡2次每次3.5元,加肥皂一半月一块平均每月2元,加洗衣液用得很慢忽略不计) +洗发水(一月一瓶220ml飘柔每瓶10元)+护发素(蜂花最便宜,奉贤时一瓶450ml9元,现在踏马涨到16.5元,一个半月一瓶平均每月10元)+沐浴露(三月一瓶每瓶24元平均每月8元)+洗面奶(三月一瓶每瓶30元平均每月10元)=51元

卫生纸(3元每周)+洗澡(1.5元每次,每天都洗)+电费(到了徐汇还没交过,不知道政策就不算了 )+学习用具(用钢笔很省,墨水不贵也可忽略不计)+姨妈巾(每次一包苏菲410约12元,日用苏菲或七度15-18片约20元,共32)=89元 话费50元!学生工作的时期每月100元打不住! 共计190元! 吃饭加生活共计820元! 附录:以上统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坚决不生病不吃药! 2.坚决不买任何衣服! 3.坚决不吃任何零食,不吃鸡腿鱼类不喝茶! 4.坚决不离开学校,任何节假日不回家,坚决不接待任何同学朋友! 5.坚决不请客不送任何人礼物! 6.坚决不缴纳任何集体费用! 7.坚决不买任何书!(其实前几天刚刚买了几本雅思真题练习……)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析情绪与认知的整合关系

第26卷第1期 (201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EIJIANG NORM AL U NIVERSIT Y No.1Vol.26 (2011)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析情绪与认知的整合关系 郑 庆, 许远理, 瞿鸿雁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学者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以往集中在哲学和心理学范畴;而认知神经科学以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其关系,从大脑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角度,强调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关系,发现杏仁核、前额皮层等大脑结构是情绪与认知共同的神经基础;这些大脑结构具有 网络集线器的作用,其功能是对情绪和认知进行整合。 关键词:情绪;认知;连通性;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1)01-0117-05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已经深深地困惑西方哲学家长达两千年之久。早期关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经历了四种不同的观点:(1)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激情、欲望三者构成的,理性占主导地位,把理性与情绪比喻为 主人!奴仆的关系。(2)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这种有机体的更为高级的机能,即认知,欲望和情感;并且他认为情绪是人类高级认知与低级的纯感官欲望相结合的产物,即情绪的认知观点。(3)中世纪的哲学家认为情绪可以通过心理上的训练加以改变,原因是观念时常是情绪的根源。说明人们逐渐认识到认知的变化可以引起情绪的改变,即认知与情绪之间有相互作用。(4)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 情绪与认知谁为首因大辩论中,双方各自列举大量证据,结果打成了平局。随后,Lazar us从分析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观点,强调情绪与认知之间是互倚关系。 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止,关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主要经历了 主!从关系、彼此独立、相互作用、互倚关系四种不同的观点[1]。这些结论主要集中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而且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情绪与认知有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各自有着不同的脑机制。因此,在冷认知为主的研究背景下西方的哲学界和科学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认为情绪与认知是相互分离的系统,它们之间很少有相互影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无损伤技术(如ERP、FM RI等)的广泛运用,人们开始以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情绪与认知的传统划分是基于普遍的、明显的加工过程和表征不同,情绪与认知只是人为的区别,而非本体论的;由于大脑具有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情绪与认知的神经基础不可完全分离。 一、大脑的连通性 从Broca(1824-1880)提出 功能定位的概念起,人们试图定位 情绪脑和 认知脑的区域。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同杏仁核、下丘脑、腹侧纹状体等皮层下结构属于 情绪脑,参与情绪信息的加工;而外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等皮层结构属于 认知脑,在认知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2]148 14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实验数据表明 情绪脑和 认知脑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整合操作对于人类适应性功能是必要的[3]。以下 收稿日期:2010 10 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年课题(课题编号2010-JD-015) 作者简介:郑庆(1984-),女,河南南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许远理(1960-),男,河南商城人,信阳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瞿鸿雁(1979-),女,河南商城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生活能力。和许多地方相比,宜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些日常消费状况,我们小组特意在我院范围内做了此项调查。 这次调查不分年级,在各系随机抽取宿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在数据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中得出以下调查结果报告: 一,在经济来源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调查结果中有66.33%的同学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剩下的一般是靠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等方式获得生活费。在被调查的180名同学中,71.12%的同学来自农村,22.88%的同学来自城市,这些家庭中55.68%是可以维持一般家庭开支需要的,比较困难的占19.89%,其余的是可以满足一定享受层次的消费或是更高生活水平。 二,在消费支出方面:

34.27%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200400元之间, 39.89%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400600元之间,19.10%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600800元之间,6.74%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上。而平均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上的几乎全是男生,且大部分是艺、体类的学生。在调查中,只有少数的几个没有手机,除了拥有手机外,26.15%的同学还拥有电脑,近10%的同学拥有数码相机,12.62%的同学拥有MP3、MP4、MP5中之一,因此,每月同学们用在电话费、网费上的支出大多数是在30100元之间,也有28.42%的同学低于30元。分析中发现,在伙食费上(包括各种零食、饮料)的支出,有43.46%的同学处在200350元之间,36.65%的同学处在350500元之间,低于200元和超过500元的都在10%左右。在每月的生活费中,除了通讯、伙食费的支出较大外,同学们每月用在学习、旅游、购物、应酬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相对来说是较小的。 三,在消费标准及消费状况方面: 55.08%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应以经济实惠为主,27.81%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既要兼顾实惠又要追求高标准,只有少部分的同学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或是不清楚自己的标准。对待名牌、高档商品,过半的同学认为,其质量比较好,可以在打折的时候购买,也有的同学说是赶时髦,可以秀出自己的个性,也有同学认为其太贵了,浪费金钱。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士一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是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它是美国人詹懿和丹麦人兰格在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及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舞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士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先跑后怕。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至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可见,詹姆士和兰格所说的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只是一团混乱的肌肉感觉和内脏感觉。例如,詹姆士认为愤怒就是心跳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血压的感觉以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詹姆士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因为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而引起了一些争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推动了许多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到现在还未弄清楚。 2.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经过20年的思考和经验积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精湛理论。这一理论从外显和内隐的方面描述了内驱力、感情、冲突、心理和人格等现象。可被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理异常的起源和发展。从情绪的角度看,弗洛伊德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的框架之内的。 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个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这意味着他对情绪所持的理论是内驱力理论,他把情绪和动机过程联系在一起,说明这个过程中的本源的力是内驱力。他认为焦虑和忧郁是由能量压抑所引起,而能量的压抑与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 弗洛伊德有时将情绪和无意识等同看待,使用了“无意识自罪感”、“无意识焦虑”等概念,认为情绪可以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他也意识到把体验和感情视为无意识的看法不妥当,他认为焦虑的开始是对其感受到的威胁的事件进行无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