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朱晓薇、林纬琳、庄翠兰、孙澄玉、李懿

指导教师:黄美华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人物。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于不可争辩的显赫的首脑地位。剖析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是研究洋务运动所不容回避、不能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门户洞开,资本主义列强纷至沓来,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中国暴露了自己的愚昧和落后,挨打受辱,几乎无以自存。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华夷混一局势已成,我悲岂能强分界画”,中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而“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必须正视现实,善于自处。他概括当时中外形势的特点为两句话:“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扼要中肯,发人深思。在浑浑噩噩的清代统治者中,能有这种认识的可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承袭者“神明华”的荣光,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一般封建士大夫都闭目塞听,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世界形势的变化。他们回顾历史,感到“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法度纪纲,灿烂大备”,认为清朝统治“岂特远过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茫然问道:“中国何弱之有?”他们环顾当世,两次鸦片战争已成陈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已被镇压,天下太平,共庆“中兴”,振振有词地问:“尚得谓之弱乎?”于是昏昏沉沉,不思振作,梦想着退回到闭关自守、一统天下的旧时代去。为了喊醒昏睡中、蒙昧无知而又侈然自大的官僚士大夫们,李鸿章一再大声疾呼:

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局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中土士大夫不深悉彼己强弱之故,一旦有变,曰“吾能御侮而破敌”,其谁信之?于目前小胜,谓“内贼不足平,外患亦不足虑”,其又能自信耶?

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

并强调指出:“我朝处数前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翻然变计,师敌所长以自强自立。因此,必须讲求洋务。

李鸿章所说的“大变局”、“奇局”,实际上就是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着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不可抗拒的潮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世界时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李鸿章自然不可能洞悉原委,他也始终没有变成“资产者”,但却代表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不想灭亡”的人,不自觉地朝向“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蹒跚前进。正是基于“处奇局应建奇业”的认识,李鸿章颇为自负、毫不掩饰地回答那些讥刺他“喜谈洋务”的顽固分子说:

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卤莽,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

“喜谈洋务”是时代的需要,“圣人”处于“今日”就得如此。何等坚定,何等爽朗!正视现实,不甘灭亡,勉支大局,变计图存,这就是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出发点。

二、“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的认识出发,李鸿章把“外须和戎,内

须变法”作为洋务的总纲。

为什么“外须和戎”?根本原因在于中外实力相距悬殊。“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必终败”,“有贝之财,无贝之才,均未易与数强敌争较,祗有隐忍徐图”。“和”的条件是“洋人所图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地也”,只要遵守“和约”,便可共处;而“和”的基础则在于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以相抗衡。“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必先存不惮用兵之心,而后兵不至于竟用”,“彼见我战守之具既多,外侮自可不作,此不战而屈人之上计;即一旦龃龉,彼亦阴怀疑惧而不敢遽尔发难”,所以“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否则,“平日必为外人所轻,临界事只有拱手听命”。总之,“和”的关键在于“变法”“自强”。“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李鸿章对列强的侵略性是认识不足的,因此对林则徐等人的抗英斗争曾嗤之以鼻,斥为“逞一时之愤”。把“外须和戎”作为一条最高准则。因此,在对外交涉中就不免怯战乞和、妥协投降。但“外须和戎”的本意并不是予取予求,拱手听命。他所希冀的是“保境庇民”,“相安无事”,即避免完全任人宰割。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刻刻自强”。因此,对于当时的因循守旧风气,李鸿章疾首蹙额,反复抨击又深长叹息:

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而知其故耶?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若事事必拘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今日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成法。

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拘何症概投其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由此可见,李鸿章不但斥责守旧、不变通的人,而且为实现自强而极力倡导变法,深思焦虑,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三、“师其所能,夺其所恃”

李鸿章开始认为:“中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剑手。”于是把“自强”寄托在仿造外洋船炮、创办军事工业上。他最早,成效最大,排除“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的反对派的干扰,建立了江南制炮总局等,接办和扩建了天津机器局,开始改变了清朝军队专恃刀弓矛箭、帆篷舟楫的落后状况。

清朝武装力量的加强,意味着反清人民的灾难。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决不可能是为了给人民提供精利的武器以颠覆自己的统治。这些军事工业其实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维护清政府统治、延长清朝寿命。而问题在于,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者,他们创办军事工业,是否还具有加强国防力量借以抵御外国侵略的意图和作用呢?回答是肯定的。

还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震惊于洋枪洋炮的神奇,李鸿章在力图“学得西人一二秘法”以利攻剿的同时,有感于来自国外的长远威胁,便表示深深的不安和忧虑。他曾一再指出:洋务最难著手,终无办法。惟望速平贼氛,讲求洋器。

盖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堂堂华夏,积弱至此,岂一人一时所致。抚髀太息而已。

盱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厝火积薪,可危实甚。

对于“借洋助剿”的长远后果,他忧心忡忡:

长江通商以来,中国利权操之外夷,弊端百出,无可禁阻。英、法于江浙各口力助防剿,目前小有裨益。但望速平此贼,讲求戎政。……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至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

先“平贼”再图“自强”,便勾结英、法在各口防剿,反映了李鸿章在内战期间坚决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但对中国积弱的深沉叹息,对外来隐患的由衷焦思,表明了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的主要出发点是国家安危的考虑。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但还有保护社会同利益、防止内部和外部侵犯的职能。不能把清朝武装力量的加强看成绝对的坏事。随着国内战争的逐浙平息,各项军事工业却越办越多,越办越大。江南制造总局是攻克天京、打败太平天国后兴建的。当时,由于中国的落后,各造船厂、兵工厂在原料、机件、技术乃至管理上都不得不依赖外国。例如,江南制造总局“各船虽系自造,而大宗料物无非购自外洋,制造工作亦系洋匠主持,与购买外洋船只略同”。但从长远的国防意义上考虑,李鸿章坚持自造的方针是正确的。因为购买不足以自立,而自造则有可能真正达到“师其所能,夺其所恃”的目的。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更重要的是自主权。“如雇用洋匠,进退由我,不令领事、税务司各洋官经手,以免把持;定购外国机器货料,自择洋商评订”。还批评左宗棠办福州船政局“专任税司法人日意格”。在他接办天津机器局之后,便选用华工,不用洋人。在自造、自主问题上,应该说李鸿章的认识还是胜人一筹的,是较有远见的认识。

那么创办军事工业的实际效果怎样呢?李鸿章自己说“制中土则有余,御外侮则不足”,“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可信”以及对外战争的失败求和,证明对外毫无价值,“自强”无非标榜而已。其实这是片面的论断。第一,李鸿章说的是中外军事力量对比的客观真实状况。但是李鸿章也曾以为只要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就可以声威及远,这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说实话便是无御侮之心,那么说大话怎会是有远略之志吗?第二,指出“不足御侮”,无非表示不能满足现有的成就,是为了折虚骄之风,鼓奋发之气,讲求足以御侮的办法。第三,“不足御侮”让他遇事有了点凭借。事实上,不办军事工业,就没有左宗棠进军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甲午中日战争等历史场面了?第四,目前虽“不足御侮”,但为百年后“开拓始基”,仍有重要意义,不容抹煞。这正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端。正如李鸿章谈到造船时所说:

现造兵船,虽未能即云御侮,而规模已具,门径已开,数十百年后中国御侮必兼赖之。

况彼之有枪炮轮船也,亦不过创造于百数十年间,而浸被于中国已如是之速。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学愈广,安见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至于军事、外交上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如果只看到他的不足,而忽视他所做的正确的一面,显然不是客观、公允和实事求是。

其实,李鸿章主观上只是想引进某些西方的物质文明和增强国家实力来应付变化了的国际形势,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是只是为了封建统治而宣告破裂,但是,不得不承认,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在当时还是比较开明,具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是应该辩证地看待的。

参考书目:《近代史新论》

《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 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 “毬”字的音译。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 当中的 “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 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另外,马球运动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 都是与汉语“毬”的读音相同的发音,而“毬”是在中国汉代以前就有的发音, 就是指球类运动,所以也不会是对波斯语的音译。所以笔者认为,波斯语当中的giu 或guy 是从中国地区引入的,而且是通过官方渠道。 根据上述论断,笔者认为,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西藏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其传播出去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丝绸之路的民间传播,另外一个是通过官方的传播。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就比较清晰了。马球运动是一种在马背上的运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参与,在唐代以前也很少有记载在民间的官员和富商当中有从事大规模马球运动的,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一定是通过皇室,后逐渐扩大。而皇室当中的马球运动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大规模的推广一定是在唐代时期,因为,从唐代以后关于宫廷、 官员乃至书生从事马球运动的记载就非常丰富了。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不是从民间的辐射式传播,而是通过官方的影响力进行的传播,即先兴起于都城,之后逐渐在各地兴起的。 参考文献 [1]戴伟谦,袁俞光.中国古代马球运动起源论断的比较[EB/OL].[台湾地区]国立体育学院论坛,民91,13卷1期. [2]韩丹.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5).[3]希罗多德.波斯战争第9卷. [4]姜伟伟.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历史溯源[J].音体美, 2010.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外交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避。从1863年荣升江苏巡抚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晚清外交生涯,直至1901年因病去世,近四十年为晚清政府服务,主持操办一切重要对外交涉,因此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写照。当时清政府衰微没落,资本主义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的国内外客观形势造就了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策略以及外交行为。 一、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 1.“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形成。李鸿章形成这一外交思想是基于对晚清的时局和国际局势清醒的认知。 在他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而终败”,李鸿章看到了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只有隐忍徐图”,“力保和局”以求生存。国家间的交往并非只依靠外交家的聪慧才智和灵活手段,外交是基于国家 的经济、军事实力的。但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微,“弱国无外交”,靠李鸿章一人之力难以改变局势,晚清政府更不可能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以订立不平合约而避免战争,减小损失,维持稳定局面,为自强创造有利环境是当时晚清政府唯一的出路,“外须和戎”的思想正是由此而得。李鸿章还认识到,铁枪火炮是西方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闭关锁国”已使得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学习西法是自强的重要手段,“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对晚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外交思想。这一外交思想的最终形成除了客观因素起作用之外,李鸿章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其父李文安进士出身,对李鸿章教育尤为严格,自幼所受的教育均为儒家传统思想,一生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道德纲常,忠于君主,忠于朝廷。这就使得李鸿章在与坚船利炮的列强交涉中,为保清廷免遭推翻的厄运,推行对外 “和戎”的政策, 衷心维护清廷的利益。其次,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深受其师曾国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 史背景,对李鸿章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外交策略应用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刘海荣 摘要关键词………………………………………………………………………………………………………………………………………………………档案解读 DANG'ANJIEDU 43

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的举措及其评价 4

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的举措及其评价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此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李鸿章为了强国富民,维护清朝的统治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救国运动——洋务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从军事、民用、教育、科技等等各个方面入手,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时成为洋务运动的挂帅人物。 关键词: 洋务运动举措贡献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面对此种不利形势,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与顽固派。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然而对于洋务事务经营时间最长,兴办事务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李鸿章。两个方面了解他: 第一:李鸿章在兴办洋务运动中做出的功绩主要从以下兴办洋务的举措中来了解:(一)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有二十余个,而最大的有示范性的四大兵工厂,即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总局。其中除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所创办外,其余皆由李鸿章创办或接办,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上海机器局,成立于1867年9月。它以生产枪炮弹药为主,后来能修船造舰,成为综合性的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初建时,厂内修船之器居多,制炮之器甚少,之后在李鸿章的要求下,这个厂很快改造成为以生产枪炮为主的兵工厂,成批生产田鸡炮与前膛枪,所制“开花,田鸡等炮,皆与外洋者足相匹敌”,生产的前膛“亦与购自洋者无异”。从1867年起,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制造轮船,次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李鸿章十分喜悦,鼓励中国工人再生产实践中边干边学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曾国藩对此轮船命名为“恬吉”,意取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之意。1868年9月28 日,这艘船驶至南京江面,接受了曾国藩检阅。1869年至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又相继造成“操江”、“测海”、“威靖”、“海安、”驱逐”等多艘轮船。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在华龙镇设黑药厂制造黑色火药。又建枪弹厂,生产子弹。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开始设立炼钢厂,从国外购置炼钢机炉,在湖南湘乡购买矿石、生铁、自行炼钢。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造成5响后膛快利枪以及全钢后膛快炮。1892—1893年,设立栗色火药厂与无烟火药厂,制造栗色火药与无烟火药。在李鸿章等人支持、监督与指导下,甲午战争前夕,江南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厂,在造船与军火武器制造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867年至1893年二十多年中,该局共造轮船8艘,各类枪支5万余支,各种炮270尊,水雷500余个,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近代炼钢厂,增强了国防力量,培养并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产业工人队伍的成长与壮大。甲午战争期间,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枪炮弹药,几乎调拨一空,在抵御日本侵华战争中起了明显作用。 金陵制造局,是在1865年由苏州洋炮局扩建而成的,它的厂址位于南京。迁至南京后,规模扩大,生产能力也提高了。它主要从事各种口径的大炮,炮弹和子弹的生产,还生产其他军用品。就当时规模而言,金陵制造局在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与天津机器局的第三大军工厂。金陵制造局与江南制造总局都是制造军用器械的兵工厂,它们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以机器为工具,雇佣了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史学界对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评价争议很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别是十年文革浩劫的阶段对李鸿章以及他所倡导与积极实践的洋务运动基本上持否定批判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不过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帝国侵略势力传来的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度以便维护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的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运动。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对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变。史学界的研究工作者可以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客观的评价。正如我国近代第一位写李鸿章的史学家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1]用客观历史史实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一方面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是比较开明的地主阶级他们深感到“外国枪兵利器,百倍中国”(2)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精细,器械之显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及” (3)在认识到西方国家的“长技”后主张向西方学习,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李鸿章等地方势力派为主的洋务派官员,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进行了练军队,修铁路,开矿山,建工厂,创办新式的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近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批近代化的工业,军事,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运动。其主要的领导者李鸿章则被评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这一运动的大致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政治思想主要为“中体西用”。大致的本质则是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来发展晚清政府的社会经济达到自强的目的。用中国封建的伦理纲常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以便维护封建的政权统治。“中体西用”的这种指导思想在洋务运动的早期适应了中国当时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对于促进传播西方的近代文明与发展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对国家贫弱症结的进一步的认识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求富原因的了解。“中体西用”的这种的思想的弊端逐渐的显示出来。特别是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中体西用”的思想渐渐的丧失其历史进步的意义。成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思想障碍。 【2】李鸿章与洋务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李鸿章认为在与洋人的坚船利炮的频繁接触中,深感西方武力的强大,逐渐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自强”的念头,在“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4]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工业。在安庆,上海,福州,等地相继设局,制造枪炮轮船。李鸿章的主要功绩是创办了当时最大的最具有示范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这些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应用一套封建的官僚制度来管理运行,其制造的武器直接拨交军队使用。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主要军队,如湘军和淮军以及所建立的水军的武器的来源为这些企业所提供。在洋务运动的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存在的资金,燃料短缺,交通运输困难等,李鸿章又率先创办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辅助军事企业。在具体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中,李鸿章极力推行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为资本所有者投资近代工业开放了条件用股份制集股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其中李鸿章对于兴办近代矿业的迫切性,重要性认识比较早和明确。虽然存在资金,科技人才及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的重重阻碍下,他仍积极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这是《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 对李鸿章的评价。的确,作为晚晴第一重臣的他在才识和谋略上远远超出了晚 清政府的其他官员,在国内外事务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延缓着晚晴政府的衰败。但正由于李鸿章代表着清政府与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扶植着如今 看来腐朽无能的晚晴政府,他在教科书中的评价总是负面远远多于正面。可如 今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了解了自晚清以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 发展,开始慢慢对李鸿章之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化的认识和看法。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首先不同于其他大臣之处的便是他 对时局的洞悉和顺应历史的发展意识。李鸿章在光绪元年因台湾事变筹划海防 的奏折中就提到资本主义列强实力的崛起对清政府统治的巨大威胁,“数千年 未有之变局”一句更是体现了他对列强的警惕意识和构想着自身的发展意识。 于是乎,李鸿章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军事上,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洋务运动的初期便首先开始通过采用西 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江南 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除此之外,李鸿章还主导开办了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江南陆军学堂等一 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创办的北洋海军 曾经是中国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尽管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但不可 否认的是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军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中的巨大贡献。 经济上,从洋务运动中期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为起点,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相继发展。这些民用企业不仅填补了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空白,并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在李鸿章积极创办这些民用企业的进程中,鼓励了一批爱国实业家创办民族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教育上,洋务运动中为最大家所熟知的选派留美幼童,便是在容闳的提议下,最后经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奏报清廷获准,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大力创办地一系列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为中国近代 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李鸿章的变革存在着不彻底性,最终甲午海战的失败也宣告了李鸿章在 救亡晚晴道路上的失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变革的种种举措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命脉上都有着极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全方位发展。就像邓小平之余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我想若将李鸿章看作为中国近代化事业的总工程师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摘要: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abstract:”merits and failure all due to coping with external enenmy” is a sentence to summerize li hongzhang’s whole life. so we can see that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cope with enemy, internal political reform” accounts for a lot in li’s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hought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关键词:李鸿章和戎变法 key words: li hongzhang ,coping with enemy, political reform 在晚清统治集团中,李鸿章可算是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可见李鸿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李鸿章不仅在政坛活动时间长,而且活动范围广,参与的事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外须和戎,内要变法”便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从历史背景出发来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 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主张变法自强。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而李鸿章清醒的认识到形式的危急。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在此时李鸿章就已不再不盲目的称列强为“夷人”,敏锐的察觉的此时与以往的不同,意识到中国要面对时局进行变革,学习西方:“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 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然则我中国深惟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面对天下未有之变局,传统的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的观念,封建伦理道德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体系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的以自身为中心的上国外交已无法适应国力衰弱,国势日下的晚清中国。 面对上国衰落,列强不断入侵,步步紧逼而清廷无力抵抗的现实,李鸿章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自当自强,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3)他认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处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李鸿章洋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体思想创办的洋务运动,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措施——编练新式海军、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洋务运动虽然有局限性,但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掀开了重要的一页。 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军事改革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别名省心、中堂,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谥号文忠,安徽合肥县人[1]。晚晴名臣,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人物,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李鸿章初入社会及入朝为时,正值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名主义者侵略大陆地区、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从独立自主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演化的过渡时代,李鸿章适逢其时,成为这一时期新旧时代交替的过渡性人物。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出身的熏陶、加上良师的督导,李鸿章在政治、经济、义理方面都有较深的理解,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准备在传统的官场走下去的时候,一场突发的社会动荡使得他以儒生而充军旅——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成为李鸿章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可以说从此,李鸿章的一生参与了晚清几乎一切重大事务,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举办洋务运动、参与晚清外交事务等等。而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他的代表者和领导者李鸿章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洋务,原来叫夷务,本来是指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的一切事物。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变为以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包括外交、贸易的一些事务,统称为“洋务”[2]。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摇 摇欲坠的清王朝进行了打击,1856年英法联军又武力入侵,清政府企图对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同时进行武力镇压,但实践证明,此时的清政府力量有限。所以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两害相权取其轻”[3]的策略,即企图拉拢外国侵略者,适当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达到不被太平军所用,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此后,清政府一直处在内外两重压力下,开始逐渐思考以"师夷长技"来应对这一压力,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太平天国起义的剧烈冲击,一些清朝官员,如李鸿章、左宗棠、奕?、曾国藩等,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措施已经不能够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时期采取军事改革措施的的背景 (一)、国内情况: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再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境地。而此时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不堪忍受重负的劳动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面对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政府中首先觉醒的进步人士在和外国侵略者交

洋务运动和李鸿章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作用

洋务运动和李鸿章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作用19世纪60年代初,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在清廷遭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创之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扭转内外交困的窘迫境地,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颇有远见卓识的成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些主张并兴办洋务运动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恭亲王奕 。他在1860年的辛酉政变中协助慈禧太后夺取政权,是慈禧太后的心腹,是最得太后信任的皇族王爷。他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朝廷的“心腹之害”,而吞并东北大片领土的沙俄是“肘腋之忧”,霸占香港的英帝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捻为先,制英次之,制俄又次之”,为了达到“灭发、捻,制英,制俄”的目的,他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这也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的主将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目的和途径曾作如下解释:“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就这样,在中央权威人物和地方封疆大吏的共同主张和推动下,洋务运动冲破了清廷保守派的重重阻挠,最终在地方推行开来,并且持续了三十余年之久。 “洋务派”首先兴办了军用工业,1865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在上海筹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到1890年以前,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但是在军工厂运作的过程中,洋务派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1)军工企业中资金只入不出,朝廷的拨款有限,常常发生资金短缺;(2)原料和燃料的供应不足;(3)交通运输落后,原料和燃料的运入和成品的输出都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开辟财源,“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重点建设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从十九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了民用企业20多个。 另一个重头戏是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以及沿海港口城市的军队纷纷装备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进行军队操练。19世纪70年代,由于日本对台湾的搅扰,海军的建设也提上议程,到90年代时,已建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四支海军部队,共有舰船90多支。其中北洋水师是请政府的主力海军,驻扎在渤海湾,担当着保卫京师的重任,这支舰队一直由李鸿章管辖和经营。 为了配合兴办近代工业和训练新军的技术要求,打破洋人的技术垄断和技术欺诈,培养本国的技术专门人才,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主要有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三种。翻译学堂用来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方面的人才;军事学堂用来培养海军人才。此外,李鸿章还先后派遣了留美幼童和官费赴欧学生200多人。 那批将洋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先进士大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场历时几十载,耗资百千万的兴国运动竟结束的得那样萋萋惨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洋务派兴办的工厂相继倒闭。从此,洋务运动的时代结束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甲午战争,没有列强的侵略,它也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外交思想;和戎;主战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列强加强“条约口岸体制”为核心的体系,通过修约谈判或者武力威胁,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更多优惠条款,保障贸易有利可图,或者通过赔偿割让条款获得直接经济利益。同时这一时期教案纠纷不断,边疆问题纷至沓来,清廷内部派系不断加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重。无论是李鸿章①还是清流派②,他们的对外思想都产生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但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其外交思想也存在差异。 一、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修变法” 李鸿章外交思想以“外须和戎”为中心,这是他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时的总方针。主要表现在于主张遵守已定条约,竭力避免发生冲突。在关乎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都极为谨慎,避免冲突,为晚清赢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建设条件和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对外战争方面,李鸿章更是尽力维护一个中外和平的局面,避免战争。他同时主张主动了解外情,办好交涉,认真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反对仍然闭目塞听、不承认现状的顽固态度。 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对于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在早期是与外国合作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在随后几十年与西方的交涉活动中,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外时局变化“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而由此带来的实力悬殊,他逐渐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实力外交观。在《行抵直境分兵边界折》中,李鸿章写道:“臣向在江南办理外涉棘手事件,往往兵威稍盛,彼族氣焰稍减……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李鸿章认为只有“严兵”,即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真正实现“和局”。然而当时中外实力差距悬殊,晚清政府虽然不断地采取措施加大军备建设,但是落后的经济制度、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经济压力、不稳定的国内国外环境、腐朽的官僚体系难以支持建设的开展,也难以改变中外实力对比。 因而,在他看来通过实力的对抗带来和平这条路是行不通的。1883年的中法战争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这条路在现实条件下不但不能带来“和局”,反而将会把清朝拉入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在战争中原本就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军事实力的落后,清军的损失相较于列强将会更多,在中法战争中中国约有10000人伤亡,但是法军则仅有2100人伤亡。即使是一场战争胜利了,

命运与国运 —— 评说李鸿章洋务人生

命运与国运——评说李鸿章洋务人生 市八中学张敏霞[教材分析] 洋务运动是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单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原因自然是洋务运动对于清朝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乃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都有极其深远地影响。但这部分内容非常理论化,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费尽了唇舌,学生却好似雾里看花,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 本课属于高三复习课,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围绕着李鸿章人生展开教学活动,以其后半生创办洋务企业,从事洋务运动为脉络,在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通过学习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教师试图以一个兴奋点、一个思考点、一个知识框架为主旨,进行以历史人物为线索、以解读史料为活动的高三复习教学探索。 [教学目标] 1. 阅读《李鸿章一生大事简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李鸿章幕府组成及其特色》等史料,初步掌握识别史料的基本技能;了解李鸿章、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轮船招商局创办与发展”、“马拉火车”的故事,感受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2. 通过归纳重要的洋务工企业、李鸿章幕僚的特点等相关内容掌握整理归纳等方法;学会阅读材料、汲取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依据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阐释李鸿章洋务人生、评说历史人物,理解人物活动与主观因素、社会环境的关系,领会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与探究精神,掌握“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3. 通过解读、分析、论证材料的过程,感受李鸿章等将“师夷长技”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所面临和产生的问题,体会到在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之艰难。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与史学方法,解释历史现象、评说历史人物。 难点:掌握多视角、多层次的人物评价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5分钟) 150年前,清王朝展开了一场持续30年的改革,史称“洋务运动”。 110年前,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在北京病逝。 100多年来,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展示材料:对李鸿章的几种评价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评价李鸿章

浅析李鸿章 61115112 曹贺 我拿到的题目是选择一个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进行评价,我选择的人物是李鸿章。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带有近代化气息的民用工业,而这些企业的出现,大多与李鸿章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当时同僚中的进步人士,李鸿章率先意识到要发展军事,壮大国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完整近代工业体系。在李鸿章的主持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中兴煤矿公司;上海织布局等民用工业接连成立。与洋商争利”是民用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也是李鸿章办近代企业的目的之一,即将自己企业的营销活动推向被西方商人垄断的中国市场,与之展开竞争以分洋商之利,这无疑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在之后“求富”的过程中,李鸿章始终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并在事实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与外国轮船公司长期“跌价相争”,打破了外轮独占中国航运的局面;支持创设赴英贸易的轮船公司与外国展开“商战”:积极倡导“用洋法开采煤铁”,可见,李鸿章的这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客观上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并且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促进作用。李鸿章等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还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发展出新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无疑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以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这虽然不是李鸿章等人的主观意图,但却客观地成为洋务经运动所带来的重大成果之一。 李鸿章的努力和贡献贯穿近代海军创建的全过程,正是他开拓性的工作,加快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脚步。但指挥全面战争的李鸿章,时常“坐失战机,使北洋舰队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并导致了北洋舰队的战败和覆灭。在这一点上李鸿章是应负重大罪责的。客观来看,北洋水师比清朝陆军,甚至比李鸿章的淮军要好得多。”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时,“北洋舰队奋起抵抗———尽管是被动的并最后导致全面覆灭———但仍给日本海军以一定打击,广大爱国将领和水兵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称颂的。李鸿章在战争初期的表现也有应该肯定之处”。诸如雇用外轮向牙山运兵,派舰护航,截击日舰等。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外交 一、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是无须多言,而这一切与我们国家的积极正确的外交方针是密不可分的。而回顾历史,从1840至今,从被迫打开国门,签订条约,到如今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在国际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百多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我们不得不感叹,近代的外交史是一部从屈辱被动到自立强大的奋斗史。在当下,重新思考那段令人尴尬的外交史的依旧十分必要,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现在的形势和任务,在外交中取得更多成就,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这部近代外交的奋斗史由数不清的人共同谱写,其中的心酸屈辱与艰苦卓绝旁人或许可以想象,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些人物就当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始终饱受争议的人物——晚清名臣,李鸿章。 二、正文 很久以来,外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非常之高,而国人对其的评价却远远不如外国。在当时,西方把李鸿章与德国首相卑斯麦、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并称为“当世三杰”,认为他是国际外交中的佼佼者:而国人却大都怒斥其为“卖国贼”,只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卖国的条约”。 其实,在以79岁高龄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前,李鸿章作为清帝国的朝廷重臣,他的功劳有目共睹。他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矿、请开铁路、建设海军,兴办洋务运动,推动着已经没落的帝国艰难向前。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认为他是成也外交,败也外交。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鸿章在清廷初展身手就是天津教案的成功处理。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法国当时忙着应对普法战争,无暇顾及清国,但李鸿章的外交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作为外交大臣的第一场漂亮仗。 然而,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面对一个将亡的大清国,既是卓越如李中堂,也难以力挽狂澜。他能做的,不过也就是努力让风雨飘摇的王朝再苦苦支撑几年。 纵观李鸿章外交生涯,上上下下总共签订了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1823─1901)是晚清第一重臣,任封疆大吏40余年,位高权重。清政府在其死后特旨予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后又于京师建立专祠,由地方大吏春秋致祭。这是有清一代汉族官僚的最高殊荣。当时,他在国外的知名度也是“中国第一人”,外国人“知有李鸿章,不知有清国”。欧洲雕塑家把李鸿章与德国的俾斯麦、英国的格兰斯顿并列为“世界三大伟人”,并雕像纪念。日本的“世界之五大伟人明信片”中也有李鸿章。 李鸿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要了解近代中国,不能不了解李鸿章。中国近代思想家粱启超在所著《李鸿章传》中说,对人物评价,“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 本文不全面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只介绍他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洋务运动的先觉者 “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

务。“洋务运动”则是历史学家对1861年至1895年间人们所从事的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所谓“洋务”事业的历史概括。对洋务运动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认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林则徐、魏源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蹉跎20年,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付诸实施,直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才开始发起以图谋富强为宗旨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在朝中有奕 、文祥等人,地方大吏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而经营时间最长、兴办洋务事业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李鸿章。洋务运动初期,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最先从行动上向西方学习的人。1862年,他率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并很快升任江苏巡抚。叹于洋人武器之威力,惊呼“真神技也”,视为“攻城利器”。他认识到,中国兵器不如人,必须引进西洋兵器。他认为,“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在军费紧张的条件下,大量购买洋枪洋炮,派官兵向洋人学习技术,聘请外国教习训练部队。1863年,又创设“炸弹三局”,即英人马格里主持的先在松江后迁苏州的洋炮局及两个上海洋炮局。李鸿章的洋炮局“广觅巧匠,讲求制器及制器之器,击锐摧坚,业已著有成效。”李鸿章

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摘要:李鸿章在外交政坛活跃的三十多年,这是清政府走向穷途末路的三十多年, 也是中国主权快速沦丧的三十多年。作为晚清政府的外交重臣,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乃至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这一思想的宗旨和核心,“避战求和”与“以夷制夷”是其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思想本身缺乏实践基础,不能应对晚清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最终在实践中宣告失败,晚清政府也在内交外困中土崩瓦解。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避战求和以夷制夷清政府 正文:他以一身之计负九重之忧,但能争回一分是一分;他处事棘手之际,力争骄 悍之异国,哀叹“若舍我命而有利于国,我也毫不吝惜啊”;他“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他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四子,翰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李鸿章其宗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五日”①。他少年聪慧,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他 20岁便作《入都》诗安徽庐州府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篇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②其胸怀之广之大不由得令人惊叹。1847年在科举的道路上爬上了进士的名位,开始跻身于封建统治者的行列。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 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他以军事起家,纵横于晚清外交界,弛名于西方,为晚清一代“兵家”、“外交家”,代表晚清政府主持签订了近代史上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重大不平等条约。因此就有人说,“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而李鸿章正是其中一个。从天津教案中初涉外交,台湾事件中舌战日本来使,中法之战中极力斡旋,马关议和中血溅袍服,割让辽东后联俄制日,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始终能看见李鸿章的身影。同时他又对晚清近代化进程做出过贡献,史学界中也有人称他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始人”。1901年11月7日,大清王朝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李鸿章终于不堪沉疴而溘离那个风雨动荡的年代。李鸿章在外交政坛活跃的三十多年,这是清政府走向穷途末路的三十多年,也是中国主权快速沦丧的三十多年。作为晚清政府的外交重臣,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乃至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是这一思想的宗旨和核心,“避战求和”与“以夷制夷”是其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思想本身缺乏实践基础,不能应对晚清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最终在实践中宣告失败,晚清政府也在内交外困中土崩瓦解。

评价李鸿章及洋务运动

评价李鸿章及洋务运动 摘要 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 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即使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也不能全部责怪他,也是当时的时代所造就的,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理去评价他,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看到落后的清政府,所以想挽救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主张引进、仿造西方武器来强化自己,在当时是非常有先进的思想,即使在以后洋务运动失败了,但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 一、李鸿章的简介

李鸿章(1823-1901),亦称李合肥,汉族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其先祖本姓许,李鸿章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1855)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今肥东县,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鸿章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 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密切,也是到后来他们一起兴办洋务运动。 二、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运动的原因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当时,由于感受到西方列强的船尖炮利,感受到国家的民穷兵弱,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李鸿章(直隶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为代表的封建大官僚发起了洋务运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① 三、洋务运动做了些什么 洋务运动可以归纳其三个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1867,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运动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所以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现代工业、训练新军,要有西方的先进专业人才。所以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时间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主要有3种学堂:1、翻译学堂。2、工艺学堂。3、军事学堂。 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学习西方文化,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 四、洋务运动的口号 ①冯桂兰《校庐抗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