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术语方法

训诂的术语方法
训诂的术语方法

第七章训诂的术语

?所谓训诂的术语,是指前人在训诂实践中创造使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关训诂方式、解说类型和训释字词的习惯用语。

?训诂的常用术语,我们以为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说明训诂方式的术语,指形训、音训和义训;

?另一类是训释字词的习惯用语,如“之谓”“之言”“读如”等等。

?兹按这两类介绍如下。

第一节关於训诂方式的术语

第一节关於训诂方式的术语

一、形训

?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就是形训。

?形训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以《左传》为例,书中就有“止戈为武” ()、“反正为乏” ()、“皿虫为蛊” ()的说法。《韩非子·五蠹》也有“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的解释。

?汉代经师把这一训诂方法继承过来并发扬光大,例如许慎。一部《说文》,基本上依形立训,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例如:

?

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八部)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示部)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穴部)

?形训的局限性:

?①用这种方式分析汉字,只能是“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而对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则很难有所作为。

?②所依据的字形,必须是早期未经讹变的字体,否则,立训的基础错了,所作的训释难免不出偏差。

?因此,现今运用形训来释义,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分析字形,应该依据文字的早期写法。以现今而言,首先应该依据甲骨文、金文(如果有该字的话),再参照《说文》。

?《一部》:“元,始也。从一,从兀。”按:甲骨文“元”作、,金文作。象形字,而非会意字。

?二是分析形体要注意区别字义和词义。

?字义、词义有相一致的,如基本词汇中的山、水、日、月等,字义就是词的本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词义引申、文字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有可能产生了变化,拉开了距离。

?《衣部》:“裕,衣物饶也。从衣,谷声。”引申义丰富、宽绰。

?《而部》:“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假借义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二、声训

?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的来源,就是声训。也称音训。这种训诂方式的起源也在先秦时代。如:

乾,健也。坤,顺也。(《易·说卦》)

德者,得也。(《礼记·乐记》)

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礼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广泛运用声训,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德论》,也经常采用声训的办法。和先秦相比,两汉经注以及《尔雅》、《方言》、《说文》等,声训使用更为广泛。到了刘熙作《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尔雅·释言》:“曷,盍也。”“樊,藩也。”

?《方言》卷九:“轸谓之枕。”卷一二:“噬,食也。”

?《说文·衣部》:“衣,依也。”《人部》:“侨,高也。”

?历代注释者使用声训,除了兼带着释义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探求词源。

?《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说文·茻部》:“葬,藏也。”

“葬”“藏”显系同源。

《释名·释典艺》:“铭,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 说明“铭”“名”同源。

?声训到魏晋以後,有了新的变化。晋人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在金石曰堅,在草木曰緊,在人曰賢。” 总结了这几个从“臤”得声的字,在意义上有共同的特点。

?宋代王圣美提出了“右文说”,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艺文一》记载:“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戔?为义也。”说明形声字的声旁也有表义的功能。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凡从某声者多(皆)有某义”,如“凡叚声如瑕、鰕、騢等皆有赤色”(“鰕”字注语)。肯定了“右文说”的合理成分。

?声训的弊病:

?首先,声训作为一种方法,是有严重缺陷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并不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其次,使用声训来训释词义,必须依据古音,切忌以今度古、随意通假。

三、义训

除了形训、声训以外,其他直接训释字词的方式都属于义训。

?(一)从释义的类型看

?⒈常见的是同义相训。

⑴有用同义词来解释同义词的。如:

《尔雅·释诂》:“适、之、嫁、徂、逝,往也。”

《尔雅·释言》:“孔,甚也。”

?⑵有用同义词互相训释的。也称“互训”。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说文·木部》:“栋,极也。”“极,栋也。”

⑶有用几个同义词层层转训的。也称“递训”。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⒉也有相反为义的,通称“反训”。所谓“反训”,就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正反两个义项。如“贷”

有“借出”“借入”二意,“偭”有“面向”“背对”,又如:

?乞①乞讨。《论语·公冶长》:“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②给与。《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反训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辩证观念,但有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二)从释义的方式看

⒈有用辨析或比较的方式来训释词义的。

《说文·艸部》:“落,凡艸曰零,木曰落。” 又《言部》:“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⒉有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训释的。也称“义界”。

《说文·网部》:“罩,捕鱼器也。”《石部》:“磬,乐石也。”

⒊有描述事物的形状或指明类属的。

《说文·鹿部》:“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

总起来看,训诂的方式就是以上所讲的形训、声训和义训。

第二节具体的训释术语

一、某,某也

例如:

《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郑玄笺:“将,且也。”

二、曰、为、谓之、之谓

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都是放在术语的后面。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

《诗·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潜行为泳。”

?《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东风谓之谷风。”

有时也区别词义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国语·楚语下》:“王曰:…芻豢几何??”韦昭注:“草养曰芻,谷养曰豢。”

?三、谓、言

使用范围较广泛,既可解释字词,也可解释句子;其基本用法都是把被释词放在术语的前面。例如: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郑笺:“此用兵,谓治兵时。”

有时候用来对词义作进一步阐发,例如:

《诗·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毛传:“坏,瘣也。谓伤病也。”

?“谓”和“言”经常用来对句子的含义作出说明,例如:

《诗·秦风·驷》:“公之媚子,从公于狩。”毛传:“能以道媚于上下者。”郑笺:“媚於上下,谓使君臣和合也。此人从公往狩,言襄公亲贤也。”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毛传:“殪,壹发而死。言能中微而制大也。”?在章句体的注释书中,“言”和“谓”特别是“言”的用法更为广泛,有时是在解释词语的基础上对

句意作出进一步的阐发,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拂四夷也。”

赵岐注:“莅,临也。言王意欲庶几王者,莅临中国,而安四夷者也。”

?有时则直接阐明句意。如:

?《孟子·公孙丑上》:“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赵注:“言伯夷之行,不与孔子、伊尹同道也。”

?四、犹、亦

?先看“犹”。“犹”的常见用法是指出被释词和释词在词义上的某种联系,例如:《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毛传:“宿,犹处也。”

?“犹”还可以指出文字通假的情况。例如:

《诗·魏风·葛屦》:“摻摻女手,可以缝裳。”毛传:“摻摻,犹纤纤也。”

?使用术语“亦”的时候,释词通常已经出现於上文,并且其义也是明白易晓的。例如:《左传·文公十八年》:“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杜预注:“成,亦平也。”又:“贪於饮食,冒於货贿。”杜注:“冒,亦贪也。”

?五、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采取的是声训的方法,被释词和释词之间,具有音近和或音同的关係。被释词都处在术语的前面。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郑玄分别注云:“后之言後也。”“夫之言扶。”“孺之言属。”“妇之言服。”“妻之言齐。”

《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六、貌

?“貌”这个术语,通常放在形容词、动词等之後,用来说明人或事物一定性质或状态。被释词处于术语的前面。

《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习习,和舒貌。”

《论语·乡党》:“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恂恂,

温恭之貌。”

?七、属、别

?“属”和“别”是两个说明事物种类的术语。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毛传:“椅,梓属。”

《说文·糸部》:“纪,丝别也。”《禾部》:“稗,禾别也。”段玉裁注:“谓禾类而别於禾也。”

和“属”相类似的又有“醜”,“醜”是种类的意思,《尔雅》中多见。

?如《释鸟》:“鸢乌醜,其飞也翔。鹰隼醜,其飞也翚。”

《尔雅·释鸟》:“鹰,隼醜,其飞也翚。” 郭璞注:“鼓翅翚翚然疾。”

?八、辞、词、语助

?汉代训诂学家把虚词叫做“辞”或“词” 。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

?《说文·只部》:“只,语已词也。”《矢部》:“矤(shěn),况也;词也。”“矤”同“矧”。?也称“语助”、“语助辞”等。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唐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

?九、读曰、读为;读如、读若

?或者用来训释假借字,或者用来标明音读。

?“读曰”、“读为” 是用本字本义来指明假借字。

《汉书·邹阳传》:“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颜师古注:“伯,读曰霸。”

《荀子·王霸》:“赏贤使能以次之。”唐杨倞注:“赏,读为尚。”

?“读如”、“读若” 主要是用来标明音读。

《说文·匚部》:“匚,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属皆从匚。读若方。”

?“读如”、“读若”又可用来说明假借。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郑笺:“闍,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 闉闍: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荼,茅草花,白色。

?十、破、破字、破读、读破;如字

?前四个术语都有用本字来说明假借的作用。

?《诗·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郑笺:“狄,当作剔。剔,治也。”唐孔颖达疏:“毛无破字之理。《瞻仰传》以狄为远,则北狄亦为远也。” “狄”字毛传无说,则读如字。?“破”、“破字” 用本字指明假借之义。“破读”、“读破”亦同。今语还说“破假借”。

?“破读”、“读破”还可改变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词性和意义的转变。通常以改变声调为多。?《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朱熹注:“枕,去声。”

?又《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朱注:“恶,去声。”

?和改变读音的“读破”相反,“如字” 说明该字当读其本音,不改变读音。

?《史记·项羽本纪》:“更持去(太牢具),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唐张守节正义:“(食)上

如字,下音寺。”

?十一、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用来纠正文字错误的。如是形近之误,则指明“字之误”;如果是声近之误,则指明“声之误” 。

?《仪礼·觐礼》:“四享,皆束帛加璧。”郑玄注:“四当为三。古书作三、四或皆积画,此篇又多四字,字相似,由此误也。”

?《周礼·秋官·掌客》:“牲三十有六。”郑玄注:“牲当为腥,声之误也。腥谓腥鼎也。”?除此之外,还用来说明词义、古今字、假借字。

?《诗·商颂·长发》“何天之龙”郑笺:“龙,当作宠。宠,荣名之谓。”《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毛传:“龙,宠也。” 说明古今字。

?十二、或曰、或说;一曰、一说、一云

?这是一组列举不同说法的术语。

?例如:

《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何福不除。”毛传:“俾,使。单,信也。或曰:单,厚也。除,开也。”

《楚辞·离骚》:“吾令丰隆椉云兮。”东汉王逸注:“丰隆,云师;一曰雷师。”椉,同“乘”。?十三、浑言(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别词、对言、对文)

?这些术语是用来说明近义词之间的通别的。

?所谓“浑言”,是指笼统地说,着眼於近义词之间的共同性,忽略其不同点。

?所谓“析言”则是分开来说,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着重强调其异的一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类术语很多。

?《说文·走部》:“走,趋也。”“趋,走也。”段玉裁在“走”字下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尔雅·释诂上》:“如、适、之、嫁,往也。”清郝懿行义疏:“《仪礼·丧服注》云:…凡女行於大夫以上曰嫁,行於士庶人曰适人。?按:此亦对文耳,若散文则嫁亦为适,适亦为嫁,嫁、适俱训为往,故《方言》云:…嫁,往也。?”

?十四、衍文、脱文、倒文、错简、误文、形讹、坏字

?这几个都属于校勘学上的术语,跟训诂学也有密切的关係。

?1.衍文、脱文、倒文、错简

这是一组有关原文字数误作增减以及次序错乱的术语。

?《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朱熹注:“…子曰?二字,衍文。”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朱熹集注:“章首当有…孟子曰?字,阙文也。”

亦即脱文。

?2.误文、形讹、坏字

指文字(因形体相近而)有误的一组术语。

《墨子·非儒下》:“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贼”旧本讹作“贱”,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三》予以改正,并用“误文一”标出。

《礼记·檀弓下》:“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絰。”郑玄注:“衣,当为齐。坏字也。”

或称“字坏”。

?注: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絰:麻带。扎在头上的称首绖,缠在腰间的称腰绖。缪絰:使麻带交结。

?十五、一作、或作、又作、一本作、本亦作、本或作

?这是一组罗列版本异同的校勘学术语。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洪兴祖补注:“未,一作归。”

?《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唐陆德明释文:“辗,本亦作展。”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税冠带而养。”陆德明释文:“(税)本亦作脱,又作说,同音他活反。”

第八章训诂的方法和态度

第一节训诂的方法

?一、因形求义—形训

?《说文?¤辵部》?°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朱熹:“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二、因声求义—声训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梳,言其齿疏也”、“比(篦),言细相比也。”《释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释形体》:“身,伸也。可屈伸也。”

?三、因文求义

?通常称”义训”。通常是不借助字形或字音,只分析文句本身。一个词的确切词义,由上下文,即语境来决定。如不联系上下词语,不联系语言情景、话题,就无法定其具体、确切意义。

如“难”,我们就要放在语境中去考求它的意义。

?《国语·晋语二》:“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 “难”,在这里是“畏惧”之义。

?三、利用工具书及古注

?工具书及古注是训诂学的主要依据。

?《诗经·大雅·皇矣》:“施于孙子”。郑笺:“施,犹易也,延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卢注:“诟,耻也。”

?四、排比归纳语言材料

?如王引之证明“直,犹特也,但也。”排比以下句子。

?《礼记·祭义》曾参曰:“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谷梁传·文公十一年》:“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

?《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白步耳,是亦走也。”

?通过对以上例子排比、比较、归纳,可以看出“直”作副词用,意为特;但;只不过。

?郭在贻先生论证《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中“唧唧”应是“叹息声”时,排比下列例句:

?储完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又《五弦琴》:“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身。”

?《和寄乐天》:“含笑始哑哑,高嗟乃唧唧。”

?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谈何唧唧。”

?以上皆证“唧唧”,叹息声。

?五、利用方言佐证

?唐人喜欢用方言入诗,不明方言,就难以读懂诗作。

?如唐施肩吾诗:“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施肩吾”条:“或云关中谓好为盐。”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府绍》也多次引用方言材料:

?解牛为解,以锯析木亦为解,嘉兴谓以锯析木为解,读古马切。

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第二节

?训诂学是朴学,也就是朴实之学,它最忌主观臆测和哗众取宠,与之相反,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徵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曰务平实,忌好奇;

?二曰重证据,戒臆断;

?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一、务平实,忌好奇

?务平实:务是追求的意思,平实是平稳踏实,它的反面是浮夸浅躁。宋人王安石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成语“绚烂之极,归乎平淡”,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训诂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由绚烂而达到平淡。

?忌好奇:忌是忌讳之意,引申之有竭力避免的意思;好奇就是指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虽然训诂学并不主张抱残守阙、无所发明,但它反对那种大胆假设、凭空杜撰的所谓发明,因为这些所谓发明是靠不住的。

?下面,让我们用实例来加以说明:

?《诗经·关雎》第二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展转反侧。”其中“左右流之”的流字,《毛传》训为“求也”,“求”在此是择取之意,“左右流之”即是左右择取。《毛传》的训释平正通达,无懈可击。可是有的同志竟认为这个流字应按其本义作“水流”、“流动”讲,并谓《毛传》训流为求是牵强附会,不足置信。

?首先,新解训流为流动,这单就《关雎》第二章孤立地来看,自无不可。但是不能忘记,《关雎》是叠章体诗篇,下面还有两章,其开头两句分别为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其句法结构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出於一辙,如果照新解所说,训流字为流动,那麽“左右流之”的主语就是荇菜,而“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主语却绝对不是荇菜。这样,在互相骈俪的三句诗中竟出现了两个主语,这是有背於古代韵文句法规律的。

?再看,在这首诗中,“求之”、“采之”、“芼之”、“友之”、“乐之”都是动宾结构,之字都作代词用,准此,则“流之”也应是动宾结构,之字也应是代词,《毛传》训流为求,正合此例。可是按照新解所说,训流为流动,则流字便是不及物动词,後面一般不带宾语(使动用法当作别论),“流之”也就不是动宾结构了。这,显然跟整首诗的句法结构相龃龉。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中落英的“落”字,与上句坠字相对,其为“坠落”义灼然无疑。但宋人出於好奇,竟提出落字应据《尔雅》训为“始”,直至近年来,还有人不断提出《离骚》“落”字当训为始的“新说”。其理由是“《离骚》中所提到的服饰饮食,都是为了表现诗人…余独好修以为恒?的思想品德的,他当然不会去吃那已经凋落了的菊花”云云。这个理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清人徐焕龙《屈辞洗髓》注这两句道:“朝无饮,但饮木兰之坠露;夕无餐,但餐秋菊之落英。

清贫如此,顑颔可知。正与贪婪之辈相反。”

?清人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落字与上句坠字相应,强觅新解,殊觉欠安。”可谓一语中的。

?更有甚者,有的同志还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落字也应作始字讲,这就更成问题了。落有始训,见於《尔雅》,乃先秦古义,时至南北朝,落字是否还有始义呢?至少从陶渊明的诗文来看,落字已无始义。我们统计了一下,落字在陶集中共出现八次,除“落英缤纷”一条不计外,其馀七次均为坠落、陨落,无一可作始解者:

?《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 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酬刘柴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又:“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风吹君帽堕落。”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其中的“唧唧”,有人一定说不能用它来表示叹息声,这也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

?古籍中以“唧唧”表叹息声者不乏例证,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入其後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硗,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虽梁王兔园,想之不如也。”(范祥雍校注本)前面说“无不叹息”,後面说“咸皆唧唧”,前者呼而後者应,显证唧唧就是叹息(这里的唧唧和叹息都有称赞义)。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孟郊《吊卢殷》:“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 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都用唧唧表叹息声。

?《水经注·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異,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北大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属引,谓猿声接连不断。”(下册,页685)这个注解平实允当,是可靠的。属有连属义,引有伸义,属引训为接连不断,在训诂上无懈可击。

?可是有的同志却提出新解,认为:“属并不是连属,属在禅纽三等,禅三古读端系。属就是独,独在定纽。属、独都从蜀得声,古读相同,词义也通。”然後又根据《埤雅》、《尔雅》、《方言》等,断定属是一种高大的、吃猿的猴子。这种解释,未免好奇已甚。

?此正如王力先生所说:“先假设了一种新颖可喜的解释,然後再乞灵於…一声之转?之类的…证据?,那末,这些假设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了。”(《龙虫并雕斋文集》册一页330)

二、重证据,戒臆断

?所谓重证据,就是重视客观存在着的语言材料;

?所谓戒臆断,就是戒除主观主义的武断之词,不说缺乏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话。

?试看三例:

?《史记·屈原列传》:“屈平即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 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有位前辈学者为了坚持他的“屈原一生只被放逐过一次”的论点,便说放流就是放浪,指四处游历,而不能解作放逐。这种新解只不过是凭臆武断,毫无客观根据。许多语言材料都证明了放流确是放逐,二者是同义词。

?例如《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汉书·贾谊传》:“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这段话在《汉书·地理志》中作“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赋》以自伤悼。”同样的意思,这作“放流”,那作“放逐”,这是放流作放逐解的铁证。

?又《汉书·冯奉世传》:“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申生雉经,屈原赴湘。”这里说的是历史上一些忠爱之士所受到的迫害和不幸的遭遇。“伯奇放流”、“孟子宫刑”,都是指的刑罚。放流就是放逐,决不是自由自在地四处游历。

?《墨子·亲士》:“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有位老先生认为入国是治国的同义词,但入字不能解释为治,於是疑入是乂的形近之误,并引《书·尧典》、《皋陶谟》、《禹贡》的三个乂字及《尔雅·释诂》“乂,治也”为证,谓墨子习於《诗》、《书》及百国春秋,所以不用治国而用乂国(说见《杭大学报》1979年1、2期合刊《墨子校释商兑》一文)。这好像是有根据了,其实乃是臆测。

?首先,这位先生说墨子因习於《诗》、《书》及百国春秋,所以不用治而用乂,不说治国而说乂国,这只要一翻《墨子》本书,便知道这个话靠不住。《墨子·尚同中》:“受天子之严教,退而治国。”这不是在用“治国”吗?《墨子·兼爱上》:“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这不是在用治字吗?其馀各篇治字也不少见,何以《亲士》偏要用乂国而不用治国呢?《荀子·富国》:“观国之治乱臧否;……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墨子》的“入国”,也就是《荀子》的“入其境”,是绝不能随便改作乂字的。(参看蒋礼鸿先生《误校七例》一文)

? 以上二例,均足说明主观臆断对於训诂的危害性,反过来也就是说明训诂必须重视证据。下面再看一例:

? 关於《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是伪作,因为《乐府诗集》卷五十九所引的唐人刘商《胡笳曲序》说:“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

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後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据此,则《胡笳十八拍》的曲谱是董生所作,而非文姬。

?然而有一位先生则坚决主张《胡笳十八拍》的作者是蔡文姬,为了维护己见,便硬说《胡笳曲序》中的董生即文姬归汉後所嫁的董祀,而序中“董生”前头应补上个“嫁”字。因为不补上嫁字,那麽胡笳曲的琴谱及辞就是董生所作而非文姬所作了。但是这种随便补字的办法,只能说是大胆假设,却无任何证据。

?考元稹《小胡笳引》,题注道:“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请姜宣弹。”歌辞有云:“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 这是说有个姓董的人作了胡笳的琴曲而为姜宣所学习所弹奏的确证。这个人当然不是蔡文姬,也不可能是董祀。

三、宁阙疑,勿强解

?所谓宁阙疑,勿强解,就是说对於那些根本不懂或不太弄得清楚的问题宁可承认不懂,而不要勉强去作解释。前代学者处理这个问题,颇有可取之处。如郑玄注《三礼》,於所不知,辄云“未闻”。许慎著《说文解字》,自记云“阙”。高诱注《淮南子》,於注不出处,识以“诱不敏也”。朱熹注《诗经》、《楚辞》,於所不知或知之不确者,均注明“未详”或“未闻”,总观《诗集传》、《楚辞集注》两书,凡云“未详”、“未闻”者达百馀处。这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这方面,今人反不如古人。

?今人张舜徽先生论郑玄注书曰:“郑氏注书,於所不知,辄云未闻;亦犹许氏解字,自记云阙耳……於所不知,不加臆断,疑以传疑,留待後人定之。既明其慎,亦见其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为後世法也。”(《郑学丛著》页142、147)郑玄这种治学态度,注释家应该引为榜样。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训诂学名词解释笔记整理1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的本义不是“词语解释”的意思,而是先王(尧舜禹汤)的古言古道 ■【训诂】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先分别叙述如下: Ⅰ【“狭义的”训诂】: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三合也。象三合之形。”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锴曰:“屮者,木始甲拆,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⑴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例如:《尔雅?解诂》:“阻、艰,难也。”又《释言》云:“征、迈,行也”;“靡、罔,无也”。《说文》:言部云“谛,审也”;“诚,信也”。《诗?七月》“宵尔索绹”传:“宵,夜;绹,绞也”。《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卒,终也。”《诗?硕鼠》郑玄笺:“硕,大也。” ⑵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例如:《周礼》“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诗?东山》“勿士行枚”笺:“勿犹无也”。《孟子?梁惠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赵岐注:“嗜犹甘也”。(注:①嗜:喜欢、爱好;②甘:自愿、乐意。) ⑶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例如:《尔雅》曰:“善父母者为孝,善兄弟者为友”。(注:①善:善待)《诗?七月》“四月秀葽”传:“不荣而实曰秀”。(注:①秀:果实;②葽〔yao一声〕: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野甜瓜,帅姑草。③荣:开花;④实:结果实;⑤秀:古代称植物不开花而结果实)《诗?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传:“风行水成文曰涟”。 《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贾逵左传诂》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餮”读音tao 一声;“餮”读音tie四声。)《说文》云:“兰,香艸也”;“薰,香艸也。”(艸cao三声,草的古字。) 《说文》云:“能,熊属”;“麋,鹿属”。(“能”的本义是“熊”)《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有“淇水汤汤”传:“汤汤,水盛貌。”(注:①汤汤shangshang一声,水盛大的样子。)●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 〔一〕、说义的术语: ⑴“犹” 《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 《国语?周语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韦昭注:“同犹一也”。 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 一定相通)《诗?唐风?采芩》“舍旃 舍旃”笺:“旃之言焉也”。 《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 言则也。阳,温也”。 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 这些字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 《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 雨貌”。又“蜎蜎者蠋”传:“蜎蜎, 蠋貌”。(注:①蜎〔yuan一声〕: 孑孓,即蚊子的幼虫;②蜎蜎:形 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③ 蠋〔zhu二声〕:蝴蝶、蛾等昆虫的 幼虫。) 《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 敦厚之貌”。(氓〔meng二声〕:青 年男子。蚩蚩〔chichi一声〕:敦 厚的样子。) 《诗?葛屦》“好人媞媞,宛然 左辟”传:“宛,辟貌”。(注:①屦 〔ju四声〕:葛麻制成的鞋。②好: 指容貌美,漂亮。③“好人”:犹美 人。④媞媞〔titi二声〕:美好安 详的样子。⑤宛:藏〔cang二声〕。 ⑥宛然,婉转回避的样子。⑦辟: 通“避”。⑧左辟:避让于道左,以 示谦让。) ⑷属、别。(凡说“属”或“别”的, 是明其类别。 《说文》云:“秔,稻属”(秔 〔geng一声〕:同“稉”、“粳”,水 稻的一种。);“鸽,鸠属也”。 《说文》云:“稗,禾别也”。段 玉裁说:“谓禾类而别于禾也”。 ⑸辞。(说明某字是助词,往往用 “辞”或“辞也”。) 《诗?芣苡》“薄言采之”传: “薄,辞也”。(芣苡〔fou2yi3〕: 车前草,其叶煎水服用可预防感冒, 古人认为它的字实可以治妇人不 孕。薄:助词。) 《诗?汉广》“不可求思”传: “思,辞也”。 〔二〕、拟音的术语。 ⑴读如 《礼记?中庸》“武王……壹戎 衣而有天下”郑注:“齐人读殷如 衣”。(注:①壹:统一。②戎衣: 军衣,军服。) 《吕览?制乐篇》“饬其辞令” 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注:①饬:chi四声,告诫;② 敕:chi四声,告诫。) ⑵读若 《说文》云:“宄,奸也。读若 轨”。(注:①宄〔gui三声〕,奸〔jian 一声〕:都是“奸邪、狡诈”的意思。) 〔三〕、改字的术语 ⑴读为、读曰:凡说“读为” “读曰”的,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字 来解释词义。 《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笺云:“泮读为畔,畔涯也。 言淇与隰皆有涯岸以自拱持,今君 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按泮的 愿意为散,与本文不合,所以郑玄 把它改读成畔字来训释它。(注:① 淇〔qi二声〕:水名,源于河南淇 山,流入卫河。②隰〔xi二声〕:a: 低湿的地方;b:所开垦的田地。③ 泮〔pan四声〕:a:散,解;b:通 “畔”。④畔〔pan四声〕:a:田地 的边界;b:边,如“河边、水边、 桥边、枕边”等等。⑤放恣:放纵 任性。⑥心意:心情,思虑。⑦拘 制:牵制,固守。) 《汉书?景帝纪》“减耆欲”注: “耆读曰嗜”。按耆的愿意为老,与 本文不合,所以颜师古把它改成嗜 字。(注:①耆〔qi二声〕:年老; 耆〔shi四声〕:通“嗜”。②嗜〔shi 四声〕:爱好,喜好。) ⑵古字某同,古声某同。 《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 按郑氏改用哉字来解释材。 《诗?东山》“烝在栗薪”笺: “骨折声栗裂同也”。按郑氏改用裂 字来解释栗。(注:①烝〔zheng一 声〕:祭祀。②栗薪:堆积木柴。) 〔四〕、正误的术语。凡有“字误” 或“声误”而必须改正的,则用“当 作”“当为”: ⑴字误 《老子》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 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 王念孙说:“案佳当作佳,字之误也。 佳,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 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 文义正相承也”。(注:①夫〔fu三 声〕:发语词。②佳〔此处读“wei 二声”〕:只有,因为。③兵者:兵 器。④物:他人,众人,人们。⑤ 或:都,全都。⑥故:所以。⑦不 处:不使用。) ⑵声误 《礼记?曲礼》“拾级聚足”注:“拾 当为涉,声之误也”。按旧注:“拾 级,涉阶之级也。聚足,后足与前 足相合也。”(注:①拾〔she四声〕: 古同“涉”,历经,经由。如:拾级 而上〔沿着台阶而上〕。) Ⅱ【“广义的”训诂】:是指“训诂 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 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一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 书面语中的训诂。 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是:语义。 即古代书面语言中字(词)的含义。 其中以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 主。重点是研究词义的思想内容和 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 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 展。 三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 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 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义例、 方法和运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 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 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 四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 ⑴专门解释某部著作,如《毛诗传 疏》、《论语注疏》、《春秋左转集解》、 《韩非子集解》等。 ⑵收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 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 《广雅》等。 五训诂学的源流:(即指训诂学 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①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 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 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 宿:夜晚。 ②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 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 《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 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 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 《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 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 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 正的训诂学。 ③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 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 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 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 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 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 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 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 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 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 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 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 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 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 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 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 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 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 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 “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 等。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 早见于 √. 《毛诗诂训传》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 《说文解字》 ×. 《尔雅》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 的是 ×注释工作 ×. 纂集工作 ×考证工作 √. 编辑工作 □魏晋隋唐时期是 ×. 训诂的产生期 √.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 探讨期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 √顾炎武×. 戴震 ×段玉裁×.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许慎×. 梅膺祚 √段玉裁×. 戴震 □《墨子间诂》属于 ×传注×. 章句 ×义疏√. 集解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 义不同的一书是 ×. 《史记集解》 ×. 《荀子集解》 ×. 《论语集解》 √. 《春秋左传集解》 □《尔雅》分为 √十九篇 ×. 二百零九篇×.二百一十六篇 ×. 五百四十篇 □《释名》的作者是 ×许慎×. 段玉裁 √刘熙 □, 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 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 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 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 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 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 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 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 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 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 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 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 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 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 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 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 “诠”、“疏”、“证”、“微”、“诂”、 “注”、“义证”、“正义”等,都是 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 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 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 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 《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 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 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 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 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 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 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 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 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 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 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 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 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 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 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 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 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 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 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 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 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 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 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 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 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 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 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 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 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 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 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 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 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 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 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 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 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 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 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 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 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 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 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 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 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 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 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 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 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 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 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 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 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 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 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 《小尔雅》、《方言》、《说文》、《释 名》、《广雅》、《玉篇》、《广韵》、《集 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 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 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 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 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 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 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 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 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 “形”和“义”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 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 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 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 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 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 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 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 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 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 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 《尔雅》、《小尔雅》、《方言》、《释 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 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 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 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的方式 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离,丽也。兑,说也。”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一类训诂,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同音相训) 《尔雅·释言》:“宣,缓也。(音近相训) 《说文·上部》:“旁,薄也。”(音转相训) 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具体有三种方式: (1)用声母训声子,例如:《尔雅·释言》:“讹,化也。”《释名·释形体》:“帽,冒也。” (2)用声子释声母,例如:《尔雅·释言》:“干,扞也。”《说文·古部》:“古,故也。”《释名·释形体》:“眉,媚也,有妩媚也。”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例如:《尔雅·释言》:“葵,揆也。” 《释名·释形体》:“恭,拱也。”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 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荀子·劝学》:“天见其明。”注:“明谓日月。” 汉代以后,经师的解经,《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郑众《周礼注》:“忠,言以中心。” 《周易·讼卦》释文:“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它对字形的解说多半是为了释义。例如:命:使也。从口令。 吠:犬鸣。从口犬。 戒:警也。从共戈,持戈以戒不虞。 之所以可以采取形训的方法解释词义,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与词的本义有直接关系。 三、义训——直陈语义的方法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而是直接陈述语义。从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关系来看,这种训诂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同义相训 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同义词。例如: 《尔雅·释言》:“增,益也。”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学名词解释1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作”。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指训释词语的传统释义方法。训诂的方法很多,有注音法、析句法、校勘法、释义法等,前代训诂学家通常把解释词义的方法分为形训、声训和义训。其实形训、声训的的目的仍然在于解释词义,应属于广义义训的下位概念。下面重点介绍形训。 一、形训原理 1、何谓形训? 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来说明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据形索义。 语言里面的词只有语音和语义,无所谓形体。形的概念,产生于文字。早期的汉字是根据汉语的词义来构形的,汉字的形体在通常情况下与其所反映的词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具有表意性,这就使得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成为可能。《说文解字》全面采用了形训的方法,分析字形,推求本义。如:刀、取(见教材P125) 2、形训的理论依据——六书 “六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六书”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到西汉才有了解释,著名的有三家:P126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后来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 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此为著名的“四体二用”之说。 二、形训的类型 1、以形说义(见教材P126-129) (1)象形字的形训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形态、状貌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由此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如:P127~8 口自目吕犬万牛竹臣羊合体象形:瓜页(2)指事字的形训(见教材P129-131) 抽象的义理是无法用象形的办法来造字的,因此,“事无形,故须有所指以见意。”这就出现了指事字。如:十廿卅上下甘亦朱寸刃元本末 (3)会意字的形训(见教材P131-134) 会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及所表达的意义合起来表达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对会意字进行形训,首先要明白各个独体字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才能去体察组合在一起的意义。如:及之祝戍林兼森磊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训诂常用术语(学生用)

训诂常用术语(简) 第一部分随文释义的注疏术语 一、用以释义的术语 1、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说明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含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毛传:“如云,言美长也。” 《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脩焉。”传:“郑国谓学为校。言可以校正道艺。”(语源) 2、斥意思与“指”同。郑笺中多用,后世用“指”。。例如: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郑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集解》引应劭曰:“黔,亦黎黑也。” 二、辨析词义和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1、辨析词义的术语 (1)浑言析言 “浑言”又称“统言”、“通言”,即笼统称说之意,往往用于说明词义相同的原因。析言又称“对文”,与“浑言”相对。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于特指,即分析称说之意。例如: 《说文·夕部》:“夜,舍也。天下休舍。”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 (2)散文散言 与“对文”相对,即分开称说之意。例如: 《尔雅·释畜》:“未成豪,狗。”郝懿行疏:“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散文则《月令》言‘食犬’,《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2、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辞(词) 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例如: 《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 《经传释词》卷五“居”字条:“居,词也。《周易·系辞传》:‘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郑王注并曰:‘居,辞也。’” 三、区别古今和说明通语方言的术语 (1)古文今文 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用古文所写的经书称古文经,与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今文经相对。郑玄即兼通古文、今文诸经,他在经文中采用了今文,则在注文中往往注明某字古文为某。例如: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郑注:“古文某为谋。”意即经文从今文,用“某”字;古文经写作“谋”字。 (2)故书指郑玄注《周礼》时所见到的其他版本。 《周礼·天官·大宰》:“二曰嫔贡。”郑注:“嫔,故书作宾。”贾公彦疏云:“言故书者,郑注《周礼》时有数本,刘向未校之前,或在山岩石室有古文,考校后为今文,古今不同。郑据今文注,故云:‘故书作宾’。” (3)通语凡语通呼为扬雄的《方言》中,用以指没有地域限制,当时比较通行的词语。例如:《卷三》:“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齐曰佚,江淮陈楚之间曰侹,余四方之通语也。” (4)转语语之转指由于时、地不同而语音发生转变所产生的词语。如: 《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今按:“庸”、“倯”为迭韵相转。

05训诂的方法(1-4)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一) 一、几段故事: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

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管晏列传》)

训诂方法之一:观境为训 (一)据境索义 (二)可怜 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唐白 居易《卖炭翁》) 2.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 母爲汝求。(《孔雀东南飞》) 3.可憐春淺遊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唐白 居易《曲江早春》) 4.可憐芳歲青山裏,惟有松枝好寄君。(唐卢 纶《早春》) 5.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户。(唐白 居易《长恨歌》) 【可憐】1.值得怜悯。2.可爱。3.可喜。4.可羡。5.可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

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三)失和 1. 一个例子 (梁)商疾边吏失和,使羌戎不静。并州刺史来机、叙州刺史刘康当之官,商亲喻之曰:“戎狄荒服,蛮夷要服,言其荒忽无常。统领之道,亦无常法;临事制宜,略依其俗。二君皆表素疾恶,欲分明黑白。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况戎狄乎!宜防其大恶,忍其小过。”机、康不从,羌戎扰动,机、康皆坐事征。(《后汉纪·顺宗纪二》卷十九)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第六讲 训诂方法之义训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 一、什么叫义训 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二、义训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如: 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如: 《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孔安国传:乱,治也。“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就是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徵,召也。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三、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 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如杜诗:山城仅百尺。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李世民《咏烛》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柳永《倾杯》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顾琼《玉楼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