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8347253.html,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郑俊珂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11期

摘要:网络舆情工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观念及手段落后等问题。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舆情工作应该采取多方对策,进一步加强教育,健全机制,依法管理。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素质;专业人才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和壮大,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扩散者,而“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将每个个体的信息传播能力以指数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信息传播影响力立体效应呈现”,甚至最终演变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高校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最热衷的阶段,喜欢标新立异,推崇言论自由,但很多大学生本身“三观”未定,尚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最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虚假网络舆论的推手。近年来,高校舆情危机时常发生,把高校一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新问题,已成为高校必须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BBS论坛、微博、微信,新闻评论、跟帖及转帖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载体是校园网络,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社会“焦点”“热点”。第二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载体扩展到整个互联网,行为主体涵盖所有网民,客体是高校有关工作。

不管我们怎么理解高校网络舆情,不可否认的是,每次出现的高校网络舆情都会打破高校宁静的育人环境,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较大且多为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1.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网络舆情管理的规定

XXX医院关于网络舆情管理的规定 为进一步健全全院网络舆情管理,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和保障医院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互联网法律规定,把网上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医院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疏导消极情绪,有效控制负面信息传播扩散,树立医护教职员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处置能力和水平,构建职责明确、应对及时、处置稳妥、宣传有力、考核到位的全院网络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体系。 二、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院各职能部门科室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舆论阵地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科室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对涉及本科室舆情要及时处置,有效抑制负面新闻炒作和蔓延扩大。对涉及我院的负面新闻或领导干部信息,短期内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的,要在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 (二)重大网络舆情汇报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医患暴力冲突、影响医院声誉的其他突发事件;有关医院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转载、转发、评论数量大,占据各大网站主要版面或重要位置,不断扩散的;私自建成网络新媒体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偏激评论,传播面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针对上述重要舆情,要及时上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妥善处置。 (三)坚持正面宣传疏导 网络宣传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因为其快捷性、草根性、集成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围绕医院、科室病区的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策划,形式多样地做好宣传报道,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权威性、时效性,形成网上的医院好声音,传播“仁人爱院”的正能量,打造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医疗卫生舆论氛围。 (四)严格内部审核管理 对医院职能部门或科室已建立的新媒体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要集中梳理,规范管理,统一到两办集中办理登记备案。严禁因个人的诉求或不满,违规私下建立微信群,妄议医院政策规定,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散布不利于医院团结和发展的虚假信息,对于影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要批评教育,依纪依法给予党纪行政处分,必要时诉诸法律。

(完整版)舆情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为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切实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畅通员工意见表达渠道,进一步规范企业舆情信息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舆情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大局、大事、大势开展工作,积极贯彻“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群众满意、维护良好形象”的工作方法,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正视问题、坦诚对待、公开透明、依法处置,有效推动企务公开、切实化解负面质疑、杜绝矛盾升级、优化舆论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公司的组织成长。 第二条**公司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下设舆情监测协调组、网络舆情监测组和舆情应对处理组等专业小组。 各单位、各部门要指定1-3名人员担任部门舆情监测员,

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三条舆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与**公司相关舆情监测管理的决策和指挥。 舆情监测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口径的把握和舆情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的各专业小组负责对舆情进行指导、协调、监测分析、督办、处理、反馈等具体工作。 舆情管理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四条为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舆情,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或部门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工作,并按照舆情管理办公室部署和要求做好跟帖等处置工作。 (一)舆情管理员应当要求具有保密意识,且责任心强,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对一些苗头性、共性的、敏感性、焦点性问题,要早发现、早重视、早解决、早上报。 (二)日常监测时段为7×8工作制(7个监测日,8个工作小时),重大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监测频次,延长监测时间,增加监测人员,重点关注各大网站、省市内各热门网站论坛、重点人员的博客微博。 (三)重大舆情发生,舆情管理员应于第一时间上报至公司舆情监测管理办公室。 (四)公司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舆情信息报送的汇总、登记和评比,并提交舆情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研判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

高阳小学网络舆情工作制度

高阳小学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学校各处室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高阳小学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瓜州”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领导小组设置 成立高阳小学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书记杨思衡同志任组长,冯秀、韩国辉、刘小平、范维民同志任副组长,易庭富、贺华平、吴波、汪军锋同志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省市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教育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公众留言板、论坛、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发现涉及高阳小学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机关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经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关处室或人员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到批办的意见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局、政府。 4.跟踪督办。学校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处室或个人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处室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校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

网络舆情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瓜州县审计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瓜州”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领导小组设置 成立瓜州县审计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局长王鸿勇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刘兴中和经责办副主任王玉春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雷晓玲为成员。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瓜州县审计局”网公众留言等瓜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审计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瓜州政府网公众留言板、瓜州审计网、瓜州论坛、瓜州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发现涉及瓜州县审计局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局领导、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经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关单位或人员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到批办的意见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局、政府。 4.跟踪督办。审计局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或个人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局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6.立卷归档。办公室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本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7.监督检查。对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

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试行)

XXX轨道交通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XXX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防控舆情危机,维护集团形象和声誉,规避生产经营风险,营造集团建设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根据XXX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国资系统网络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舆情包括: (一)报刊、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体对集团进行的负面报道; (二)社会上存在的已经或将会给集团造成不良影响的传言或信息; (三)可能或者已经影响社会公众对集团的舆论取向,以及造成其他不良效果的信息。 舆情信息根据产生效果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根据影响程度分为一般舆情和重大舆情。本办法所称一般舆情主要是指网民就地铁施工围挡、交通导行、噪音扬尘污染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定向单一投诉;重大舆情主要是指造成重大社会舆论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媒体报道、网民(主要指“大V”)评论或转发、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引起的舆论等等,重大负面舆情也称舆情危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舆情处置是指利用舆情监测手段,分析舆情发展态势,加强与网络的沟通,以面对面的方式和媒体的语言风格,确保新闻和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虚假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先入为主,确保更准、更快、更好地引导舆情的一种危机处理方法。

第四条集团应对各类舆情(尤其是媒体质疑信息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要求,多渠道、全方位做好舆情收集,及时、规范、合理地做好舆情处置。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及所属各单位。集团各部门、所属各单位须严格按照此办法开展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 第二章舆情管理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集团设置舆情危机管理小组、舆情管理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成立专门的舆情监测队伍。 第七条舆情危机管理小组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集团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所属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及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人组成。是集团应对各类舆情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就相关工作做出决策和部署,根据需要研究决定集团对外信息发布,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决定启动和终止各类舆情处理工作的相关事宜; (二)拟定或审议舆情管理办公室拟定的各类舆情信息处理方案; (三)沟通协调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四)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舆情管理办公室设在集团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集团日常舆情管理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完善舆情分析研判体系,对舆情进行分类、分级和定性,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开展专题性、综合性分析,研判舆情走向、发展趋势和网民关注点、关注热度; (二)遇舆情发生,根据舆情发生的时期(酝酿期、爆发期、解决期、恢复期),分析舆情严重性、损失相关性,拟定舆情处理方案,报舆情危机管理小组; (三)与市委市政府、国资委和本市主流媒体建立应对舆情协调联动机制,动态更新媒体管理信息,逐步形成全天候、一体化、立体式的工作态势;

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8347253.html, 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 作者:张竟艺江娜 来源:《甘肃教育》2018年第18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舆情;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22—01 一、我省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1. 舆论危机应对滞后。目前,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省教育厅通过行政手段加强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教育政务新媒体运维,积极带动了一批省属高校、市州教育局、厅直单位开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组建了全省教育系统网评员队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中职院校、部分高等院校并未建立官方微博,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能迅速正面发声,应对不及时,丧失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造成总体局面的被动。 2. 舆情监测和研判能力不足。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教育网络舆情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对舆情的监测和研判能力不足。通过对当前出现的教育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在舆情事件发生时,缺乏舆情的监测、研判能力,导致事态不断扩大,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3. 舆情应对消极,处置不当。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部分学校存在消极应对舆情,沉默不言,态度冷漠,正面发声较为官腔,缺乏真诚处理问题的态度等行为,这些行为导致学校在应对中丧失了主动发布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的机会。 4. 教育系统内外资源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在舆情事件发生后,不能够及时与各种媒体进行沟通,也不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把问题控制在学校内部解决,没有充分运用各种网络媒体对事态进行干预,导致在应对危机事件时教育系统内外资源联动不够,上下合力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5. 缺乏优秀案例资源库的建设。部分学校管理者在舆情处理上都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因此,如何积累优秀案例,建设案例资源库是我们在舆情应对方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加强我省教育网络舆情管理的应对策略 1. 建立机制,夯实基础,加强舆情队伍建设。一是明确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加强舆情应对工作的管理。二是加强全省教育系统网评员队伍建设。三是建立

最新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汇编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我局良好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一)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能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商定信息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审定信息发布稿、负责信息发布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 (4)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加强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测,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生舆情突发事件,迅速上报领导小组组长; (2)协调各科室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3)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一)研判预警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发现重大舆情后,应立即向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最新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定教务处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电教处)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中国公司 网络舆情监管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切实加强中国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在论坛、微博、微信、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网络媒体上出现的关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发生任何级别的安全事故、环境保护事件和造谣诽谤信息等危害企业安全稳定的各类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第三条工作原则 (一)快速反应。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蔓延,避免进入失控状态。 (二)有效沟通。网络媒体是突发公共事件公关活动的主要渠道,是开展危机公关的重要对象。要与网络媒体建立密切联系,保持顺畅沟通。

(三)统一协调。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项应急工作;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队伍建设,邀请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参与应急处理,建立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动协调制度。 第四条工作机制 (一)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企业形象安全和队伍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公司应急指挥部,为公司应急指挥部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二)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公司应急指挥部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网络舆情预警 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信息沟通机制。 (四)网络舆情应对 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事发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及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齐镇中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提高其正面宣传功能,及时、准确的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 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形象, 根据眉教体发【】号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实施办法。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曹茂君 成员:刘文轩汶磊田坤王震飞王华王哲宏邵军涛张利花,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哲 宏为主任。 职责: 、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 的事宜。 、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 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邵军涛、张利花 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 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眉县吧、校内外论坛、贴

吧、博客、群、虚拟社区等网站。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 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的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 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 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县局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 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 类编号存储。 、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 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快速反应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 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 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 题。 、正面回应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 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的引导 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第一时间报

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青岛惠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校园网络上有关校园内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论坛、聚合新闻RSS、贴吧等。 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校党务部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

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校党务部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校党务部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反馈表态性回复。 (四)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五)奖优罚劣,严格舆情考核。年底对各系(部)、各科(室)的网络舆情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表现优秀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不予配合或敷衍了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查处。 五、处置

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崇文街道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日常监看原则。新闻发言人、评论员,具体负责网上舆情的日常监看工作,发现网上涉及本乡舆情,报主要负责人审阅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事实真相后做好回复反馈工作。 (二)及时回复原则。网上舆情发展迅速,在回复引导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回复引导。 (三)有效引导原则。注重方式方法,采用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堵与疏相结合、培养网上意见领袖等方法,确保网上舆情回复工作有效有力。 (四)网上来网上去原则。一般性的网上舆情尽可能采取网上回复和引导,必要时可采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舆论引导。 二、办理流程 (一)舆情发现。网络巡视员负责下载和登记网上舆情,及时通知乡主要领导和涉事部门。 (二)舆情处理。涉事部门对网上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网上回复反馈。如不需要网上回复,则及时将原因等处理情况上报效能办和宣传部。如需进行网上回

复引导,视情况在发现舆情或收到网宣办通知后24小时内给予回复;如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协调处理的,可先行进行疏导性、情绪安抚性的回复引导,并及时跟进开展正面回应和舆论引导。重大突发性网上舆情应在收到通知后,12小时内上网回复。 (三)协调领办。对需要多个单位(部门)进行协调的舆情,由舆情信息领导小组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配合。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网上舆情回复反馈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化解群众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人员,责任到人,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负责人是网上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 (二)求真务实,及时办理。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实事求是,真心实意接纳网民意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情绪疏导工作。 (三)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上舆情回复反馈工作是一项全新的长期任务,各部门要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网络舆情管理应急预案

网络舆情管理应急预案 第一条为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和媒体 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与学校相关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大众舆情管理。 第三条工作原则:防范未然、快速处理、应对有序、处置有效第四条管理机构: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小组。 第五条舆情管理预警:学校各部门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第六条舆情上报管理 上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及可能危害,组织协调。 第七条舆情处理策略 潜伏期→发现潜在风险,大事化小 爆发期→分析事件,引导舆论,有效疏导 持续期→控制局面,尽快转移受众视线,同时避免新的危机出现终止期→形象重塑或品牌强化 第八条、舆情管理实施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决策组织组立即启动相关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30分钟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后勤保障组与本地派出所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件定性,并写出事件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件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不胡乱表态,加强门岗管理。 9、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10、信息管理组应借助学校网站、微博等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经过及解决措施,与媒体建立良好沟通,牵涉法律问题可征求司法部门和律师意见再作答复。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 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学校舆情工作方案

黄集镇陈楼小学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为积极利用互联网宣传、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网上负面信息,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互联网舆论氛围,结合上级有关规定,特制订本方案。 2、本方案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我校工作和形象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我校各项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二、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机构 3、黄集镇陈楼小学新闻及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我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决策和指挥机构;一新闻应急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二)领导小组成员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舆情管理与处置负责,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具体执行者。 4、我校设立舆情监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控制和化解的具体工作,做好网络舆情的书面回复,并交一份书面回复到信息处存档。信息处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汇总、分析工作,并将舆情回复的资料汇总归档。学校办公室负责网络回复的上报联系工作。 三、网络舆情的监测 5、对教育局以及上级要求回应的帖子网络监控人员应密切监控,及时汇报,有效沟通。 四、网络舆情的控制 6、网络舆情发生初期,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具体处室必须做好网络舆情的控制工作。(一)学校办公室在掌握、研判舆情后,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落实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举措;(二)办公室及时向教育局及上级单位汇报处理情况

7、网络舆情的控制应采取以下手段:(一)了解掌握突发或重大事件详情,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二)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系领导,等待处置指令的下发;(三)积极寻求教育局及互联网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网络媒体的配合,控制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五、网络舆情的化解 8、网络舆情大规模传播后,领导小组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影响。对涉及到的处室负责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化解网络舆情的不利影响; 9、学校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类舆论积极参与网络互动,全校一条心,形成共谋陈楼小学良好发展的态势。 10、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后,领导小组应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化解情况总结经验,并根据情况采取有利于挽回影响的举措,开展有关工作。 六、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保障 11、我校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领导小组,设置兼职岗位和人员。 12、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各层次、各系统培训。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XXXXX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院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网络上有关 XXX 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BBS、聚合新闻RSS、贴吧等。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网络舆情科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院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院宣传部网络舆情科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网络舆情科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网络舆情科反馈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网络舆情科反馈表态性回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