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_林虹

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_林虹
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_林虹

1.日本禅宗的审美观

12世纪禅宗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迅速发展。在深得中国禅宗精要的同时,又很好地融合了本国的地缘文化,从而逐渐衍生出了独具日本本土特色地禅宗思想。正是基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观。

中国的禅宗杂糅着老、庄“任性逍遥”、“返归自然”的思想;玄学的“无为而治”和从印度佛教传来“寂定忘我”的禅定。传至8世纪初的六组慧能将其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质的、以“见性成佛”为宗旨的禅宗思想,即以平常心去追求返璞归真的平静,把向外觉悟大千世界的外在超越变成向内返归本心的超越,更胜者则是超越本心,归空一切,即“超越一切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中观”、“中道”。而后,经过历代禅师的传承,1187年日本禅僧明庵荣西将临济禅宗引入日本、1223年希玄道元将曹洞禅宗引入日本,至此禅宗逐渐风靡日本,融入普通国民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在未受到中国禅宗思想影响之前,日本就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民族特性。深受自然众多恩惠的日本民族对大自然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与此同时日本民族也承受着自然灾害(地震、台风、火山活动等)残酷的生存压力的敬畏之心。正是感激和畏惧的心理使他们坚信万物都存在神灵,而且将这些创造万物的神灵人格化。缘于对神灵的崇拜、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特性——

—追求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的神道信仰。于是中国禅宗和日本神道的融合,在日本民族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崇尚自然、追求简约、沉浸空寂的民族传统审美观。

2.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审美观

禅宗审美观对日本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尤其是在住宅建筑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禅宗审美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建筑的审美观也集中表现在自然、简约、空寂。

禅宗审美对日本建筑的影响主要是从寺院开始。12世纪末,地方势力兴起,武士掌握政权,日本进入幕府时代,中国正处在宋朝繁盛时期,禅宗文化的传入使日本的文化再次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当时武士道崇尚忠勇、慈悲、礼让、质朴;而生命无常却又要置生死之度外的空寂感与禅宗“表空一切”,“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思想殊途同归,因而禅宗“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直于心”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深受幕府统治下的武士欢迎。正因为如此,14世纪至16世纪(镰仓、室町时代)深刻蕴涵禅宗思想的建筑文化伴随禅宗逐步从寺院走向武家、皇家。日本的主流建筑便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表面建筑,而是创造出深含禅宗哲学的自然建筑。自然、简约、空寂的禅宗审美已不再是简单的宗教精神追求,而上升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的美学标准和象征。它左右了日本建筑,反过来日本的建筑深刻地表现出日本民族这种独具特色的审美观。

2.1.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之“自然”

真正将禅宗思想、禅宗审美酣畅淋漓表现出来的当属古典建筑,其中不乏住宅建筑。朴实、勤劳的古代日本人民崇尚自然,善于利用天然的自然材料,忠实于材料的本性,尽量减少人工斧凿痕迹,摒弃华丽鲜艳的材料堆砌和精巧装修。而且特意将住宅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暧昧化、模糊化,给人一种建筑本身和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主客不分,“我在自然,自然有我”的感觉。

2.1.1.取材

日本的古代住宅多种多样,有起于贵族住宅的“寝殿造”,有起于武士僧侣住的“书院造”,有起于专供茶道进行的“茶室”等。无论是哪种样式的住宅无不体现着鲜明的民族审美特性,其主要体现在建筑中平易亲切而富有人情味,尺寸虽小而设计细致、朴实,擅长呈现材料、构造的天然性;运用不加处理的天然材料(如:石、竹、泥、草、木),再经技艺娴熟的匠师们细心设计,都以淳朴、自然的形象展现出日本古代住宅建筑特有的禅宗美学魅力。

曾有人戏称:日本的古代文化其实就是木与纸的文化,当然纸本身也是由木头制成的。这与以石材为主要建材的西方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浑厚、雄壮的庄重特性相比,以木构为主要材料的日本的古典建筑则更表现出通透、自然的禅宗美学特性,以鹿苑寺为例。

鹿苑寺原为镰仓时西原寺家的宅邸,后为将军足利义满换得,把其中的“舍利殿”用来当作修禅的场所,在义满死后改为鹿苑寺。舍利殿是一座依山傍水以大木为主要结构的三层阁状建筑。一层为寝殿造风格,二层为“潮音洞”式的武家风格,三层为更深层次的禅宗样建造风格。三种不同的木造风格产生的强烈视觉反差不禁使人想起佛教中对世俗三界的划分: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这样一座典型蕴意禅宗思想的住宅建筑,在木制结构的承载下深刻地体现了禅

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林虹

赣南师范学院高职学院李庆申

160

宗审美的艺术价值和哲学价值。

2.1.2.采光

除了取材,日本建筑师们在住宅建筑中总是或刻意地或不自觉地展现另一种传统的自然元素——

—光。在采光上也一如既往地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日本人对光的痴迷,古到“书院造”、“茶室”、“数寄屋”,近到日本的各种建筑都极尽体现。为了能尽量采光他们通常会安置巨大的落地窗体,一打开,大自然的阳光一拥而入,给房间带来满满的生命气息。正如安藤忠雄4×4小屋,狭小的房间设置的巨大窗体几乎占据整个墙面,打开时不仅能感受阳光的滋养,迎面的凉风也会给人重归自然的美妙。

2.2.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之“简约”

2.2.1.茶室的“简约”之美

茶室是从住宅中独立分割出来的单体简易建筑,它得益于茶道的发展。在日本茶道是将日常生活与禅宗、哲学、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通过茶道活动休养生息,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活动以达到陶冶情操,培养道德观、审美观的目的。茶道概念首先由十五世纪的村田珠光提出,他同时也首创了具有乡村建筑风格的茶室——

—草庵式茶室。草庵式茶室尺寸不大,材料结构简朴、自然,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饰,简单追求空寂、枯淡的禅宗境界。

茶室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采取灰色过度的手法,承载这种过度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窗体来实现的。一般茶室附有三种窗体:天窗、墙底窗、连子窗。与灰底粗糙、不加粉饰保持自然造痕的外墙相映衬的内墙采取的是简约的自然装饰,通常在茶室墙上挂一幅色彩单调的轴画或是一个字以供人静观冥思。

2.2.2.集合住宅的“简约”之美

日本的现代住宅建筑体现“简约”的禅宗审美观的一个实例是城市中的集合住宅。普通的集合住宅已形成了多种标准化的样式:DK住宅、LDK住宅、3DK住宅、3LDK住宅及套型住宅。无论哪种住宅样式,其室内的精巧设计无不体现出禅宗的简约美。卧、厅、厨、卫都是整洁干净的,虽然面积小,但储藏空间设置却非常合理。

2.3.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之“空寂”

有人曾经对日本民族的性格进行过这样的总结:日本人有三颗“心”,第一是口头上用的,即建前;第二是只有在亲友间互相敞开的,即本音;第三是对谁都不说起的,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这最后一颗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那就是空寂的心。空寂是日本民族在其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禅宗空无思想的共同影响下缔造出来的。空寂自古就存在于日本人的审美范畴中,可以说是日本人美学精神的最高境界。空寂重视用心去感悟,在寻求自我感悟中保持超脱自然的精神境界。空寂美在住宅建筑文化中的体现也是深刻的,以“住宅庭院”、“茶室”为例。

2.3.1.住宅庭院的“空寂”之美

日本住宅中的庭院自古就追求小中见大。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缩影,依山傍水的清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尊敬,顺应自然,人们可以处身于古朴的环境中享受世外桃源的安详。镰仓时代开始,禅宗思想受到推崇,住宅庭院在禅宗的启发下,赋予山岳、石岩以佛性,删繁就简,孕育出“枯山瘦水”这种抽象化的景致。枯山瘦水庭院符合日本人特有的自然、简约、空寂的审美情怀。它剔除了一切池、泉、花、树等常规庭院布置的物件,而仅留下一些天然的枯石、沙砾和自发长成的苔藓。起初只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后来这种禅宗意境受到当时权贵的青睐,得到大力推崇,于是“枯山瘦水”庭院大范围出现在住宅建筑当中,成为住宅中的一部分。

2.3.2.茶室的“空寂”之美

得益于十六世纪茶道始祖千利休将茶道文化提升到艺术的水平,茶室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千利休将标准茶室的四张半榻榻米缩小到了三张甚至两张,将室内装饰简化到最小的限度,且摒弃了繁琐茶道流程,使茶室摆脱物质因素带来的束缚,使茶道精神与禅宗精神联系得更加紧密,摒除一切多余因素还本归心。同时他提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与万物和敬的心情下求清求寂的精神,与茶室文化追求的自然、简约、空寂共同诠释禅宗美学的真谛。

3.结语

通过研究日本住宅中展现出来的禅宗文化和禅宗对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现代住宅建筑的影响,有利于我们了解日本人的生活追求及审美价值取向。对日本禅宗审美的探究将有利地促进我们了解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出来的精华,这不仅是对于日本文化的探究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对于致力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我们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勇.日本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9。

[5]刘毅.禅宗与日本文化[J].《日本学刊》1999(2)。

161

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 影响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对 日 本 的 影 响 仅限参考 类型:论文 字数:5000

【目录】?中文摘要 ? ? ? ? ?

中文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精美的造型特征和独特的结构技术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从产生到逐步发展成熟,它高度的建筑文明、先进的技术工艺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极大地感染和影响了周边诸国。特别是与我国有一衣带水之缘的日本,更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忠实追随者,从最初的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照搬、套用到后来的借鉴、吸收,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强烈影响。 本文先以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影响从建筑的文化、结构形制、技术等诸方面为横线进行阐述和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侧重于对日本的影响,特别是在宫殿和寺庙建筑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对意义深远,具有典型影响的古建筑遗迹和技术制度加以分析,通过上述研究脉络的交织,复原、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影响研究,从而体现各个时期的日本接受、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程度,反映出在古代处于文化弱势的日本在对待中国古建文化强势涌入状态下的吸收、融合和本国特色的形成。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文化非对称性枯山水禅宗 绪论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建 筑也是这样。可以说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坚持着本民族 的特质,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建筑文化。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 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空间意境 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 讲究不对称、强调抽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 建筑的特点。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与中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 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 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根基。造成日本建筑文化这种与中国建筑和而 不同的原因必然要从两国的文化上谈起。 在中国,儒文化作为国学深入中国人心。它是一种入世的哲学,讲究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严格 的礼仪制度。其中等级、秩序是最根本的表现。建筑作为各种礼仪活动的物 质基础,同样也表现出了这种等级与秩序。所以中国的建筑布局常常呈现出 严格的对称;反映等级的建筑各守其位、层次分明。不同等级的建筑通过色 彩、用材等区分等级。而园林中则表现出了老庄的“乐”的思想,讲究闲 逸、无为的生活观念。不论在民居中还是皇家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园林建筑 都分隔开来,居住建筑按照礼仪制度呈现出对称格局,而园林建筑则布局自 由。可以说中国建筑中礼与乐是“分封而治”的。

日本禅文化

日本禅文化 日本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神秘主义。独特,是因为它借助禅的形式表现出生活于现实中的日本人的自我的内心世界。日本人纤细而哀愁的精神气质是属于东方古典世界的禅宗的思想和审美风格。日本的美在清冷与寂寞,美丽与幻灭,性感与纯情,快乐与死亡,永恒与无常中体现无遗。 禅,佛教名词“禅那”的略称,意译作“思维修”, “弃恶”等,通常译作“静虑”。禅宗作为中国佛教派别的一支,由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来华授禅法而创立,后分为很多派别,南宋以来,唯临济,曹洞两派盛行,且流传到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日本的美处处体现了日本化了的禅文化的精髓。 一、物之哀 世人认为日本消化了中国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文化精髓是在平安时代,这个时代最具支配的审美观是“物之哀”。是指一种“物心合一”的意识,以“意”来表现悲哀与同情,爱怜浑成的感动情绪,具有优美、纤细、沉静等特殊的关照意义和情趣意义.这种审美精神是由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来开拓和完成的。里面的众多人物陷入苦海进行反省时,都进入“善恶不二”、“菩提即烦恼”的境界,紫式部的目的虽然并不是宣扬佛教,但却处处流露出悟道,弃恶的味道。《源氏物语》对日本后世的影响范围极广,和歌自不用说,甚至从工艺美术到造园艺术,都不断从它那里获得美的精神食粮。 二、恬静 “恬静”是战国时代结束后在人们寻求恢复内心平静的时代里,得势的町人所具有的审美观,是从崇尚“和苑寂静”,敬重“古雅”、“闲静”的茶道中产生

的审美观。指潜在内心的丰富情趣,极其狭隘、简朴的茶室反而寓意无边的开阔和无限的雅致。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贫困”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千利休的草庵式空寂茶的精神,是超越人力而回归自然,视茶道为佛道,通过禅宗与茶道的结合,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从中发现“空寂美”的存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茶道”。以茶会友,“一味同心”,构成了日本民族“茶道”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至今,“空寂”茶道仍然是日本文化的一颗明珠。要使人觉得一朵花要比一百朵花更美。日本的插花名家池坊专应也曾“口传”:“仅以点滴之水,咫尺之树表现江山万里象,瞬息呈现千变万化之佳兴。正所谓仙家妙术也。茶碗使用之前,也先用水湿过,使它带着润泽,这成了茶道的规矩。 三、闲寂 “闲寂”乃是以松尾芭蕉为核心的俳句世界中所谈论的美学意识,意指寂静孤高的心境。芭蕉是徘人,也是禅僧,他的禅文化精神贯穿于他的俳论和俳作。芭蕉的名句《古池》就是通过这种禅的精神创造了“闲寂”的风雅美。句曰: 闲寂古池旁青蛙跃进池中央水声扑通响‘从芭蕉的“俳眼”来审视古池、青蛙入水、水声三者,可以想象,幽寂的古池,青蛙猝然打破了这一静谧的世界,水声过后,古池水面和四周又恢复了宁静。一瞬间,动与静完美结合,表面死一般沉静,内里却蕴育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无穷的奥秘以及作者内心的激情。这种纤细的、风雅的、敏感的美不是在永恒的孤独精神中是不会产生的。进入镰仓时代后,武士阶层取代贵族成为政权的中心和新文化的担当者,创造出朴实刚健的武家文化。武士的兴起使以武器、武具为中心的工艺品受到特别的重视,造型越来越美,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在佛教世界

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禅宗美学思想中的“空寂”“自然”和“简约”美学观,三个方面阐述禅意美学思想精髓在我国现代设计语境中彰显的“尊重人性、反对浮夸、注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理念,以期在今后的艺术设计研究和发展中,能吸纳和融合禅宗美学思想精华。 标签:禅宗美学;艺术设计;应用 “禅”,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基本精神是“抛却世俗,到这宁静的地方”。“禅宗”乃佛教的一支别派,通过“禅”法将心专注在一种法镜上,以期怔悟本自心性,即“有序的心灵修行”。“禅宗”是印度佛学本体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道精神和智慧形成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推崇自性顿悟,而非言传。禅宗美学思想倡导直视事物本质,强调运用简洁洗练的手法或自然、单纯的材料表现禅意,反映内心的空灵与冥思。这种追求自然与纯净的手法形成了禅宗美学最为独特的魅力,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法。 一、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空寂”美学观——“空纳万境”“天人合一” 禅宗主张“万法皆空”,意指世界万物本质是虚空。“空”并不是真空,而是性空。“空”乃佛教根本,具有否定恒久不变存在实体之意,音译“舜若多”,作“空寂”“空性”“有非”等,包容一切。在禅者眼中,世间一切犹如水中月镜中花,本质上都是虚空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国画的创作和审美中追求的即是“空”“无”的艺术表现和审美境界,一些留白的画面更能让人浮想联翩、意味无穷。早在南宋时期,马远的山水画就是“空寂”意境诠释的典范代表。其经典作品《寒江独钓图》,呈现在画面上的是一扁舟,一孤叟,独坐船头静心垂钓。画面中没有描绘水,通过大面积留白,却使人感到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满幅皆水,传神地表现出寒江独钓的寂寥和空灵,予人以无限想象之空间,百看不厌。因此,这种留白的“空寂”意境完美地展现出禅宗式的美学。 原研哉为无印良品(MUJI)设计的海报作品《地平线》,也巧妙的采用了“空纳万境、天人合一”的禅宗美学设计理念。海报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将空间一分为二的地平线,人们从地平线出发,将天地间所有的景象收于眼底,人与地球的关系也得到一个趋于极致的体现。古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该系列海报如同一个巨大、空白的容器,能容纳天与地,既是原始状态下的“无”,也是丰富想象境界的“有”,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建筑艺术中,空寂玄幽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智慧之美。日本园林设计的山

看日本动漫对日本禅宗文化的浅析

对日本禅宗文化的浅析 ---观赏《幽灵公主》 日本很多动漫都带有神学色彩,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千与千寻》,《棋魂》,《龙猫》等等。这些动漫集中表现了禅宗思想在日本是占有极大的地位的。本文以《幽灵公主》为例,简单谈谈日本的禅宗文化。 《幽灵公主》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描述人神魔三者之间的斗争。影片中有虾夷族的首领,即影片的男主人公----阿席达卡,有从小在狼群中长大的小桑,即女主人公,有山林的保护神----麒麟兽,有勇敢的斗士----白狼,有被诅咒的野猪----拿各神。还有森林精灵,大猩猩等。电影的故事梗概是受诅咒而变成“业报神”的拿各要毁灭一切,而为了拯救族人的阿席达卡射杀了拿各,但因右臂被却因被触角缠住而受伤,手臂中更是有着拿各神的仇恨诅咒,要解除诅咒,他必须要往日本西部,在解除的过程中引发了人神魔三者之间的斗争。 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到很久以前日本就已经存在宗教信仰,并且通过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千余年来,三大宗教即宗教化的儒学、佛教和神道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和日本人的思想及精神,而禅宗则是佛教诸宗中对日本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宗派。因此,揭示日本禅宗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内涵、社会价值、历史作用等,便显得格外重要。在本文中,我将对日本的禅宗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的。日僧明庵荣西可谓是日本禅宗的创始人。而禅宗自中国传到日本后,曾经形成过二十四种之多的流派,其中以临济宗,曹洞宗和黄檗宗为主要派别。临济宗以荣西为开祖,曹洞宗以道元为开祖,黄檗宗以隐元为开祖。临济宗和曹洞宗同时创建于镰仓时代,黄檗宗则创建于江户时期。目前,临济宗的主要寺院有妙心寺,大龙寺,大德寺等。曹洞宗的主要寺院有永平寺和总持寺。黄檗宗的主要寺院是万福寺。临济宗的信仰者多为武家阶层,曹洞宗的信仰者多为庶民阶层,二黄檗宗则巩固了与各阶层的联系。 虽然禅宗在日本占有非常流行,但其实禅宗传入初期,受到佛教的压制,它在日本并不流行。那为什么直至今天日本禅宗三大派别能够站得如此之稳呢? 日本真正形成禅宗热,始于镰仓幕府时代,正是武士集团兴起的时候。一些著名禅匠都与幕府上层关系密切,并积极在武士之间传授禅法。如"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受到摄政九条道家的

浅谈北欧和日本的现代简约风的异同

浅谈北欧和日本的现代简约风的异同 摘要:北欧的设计和日本的设计都可以归结为“简约”,一般来说,把造型简洁、配色素雅的设计统称为“简约风格”。两者虽然都是简洁风,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征。从家居风格中体现出的不同也正是北欧和日本两地之间人文的差异。在大多数人看来,日本的设计和北欧的设计总感觉很相似,小到工艺小饰品尤其是木制家具,大到家装设计和装饰风格,到处都有着相似的材料和元素。想要理清北欧与日本简约风格的区别,单凭几句话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即使把MUJI 家具和宜家的家具搭配到一块,也毫无违和感。喜欢此种感觉的人也许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微妙不同,但又说不清楚,这就是北欧和日本现代简约风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北欧现代风格日本现代简约家居风格 一、起源 1.北欧现代简约风格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北欧涌现了功能主义或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家具、工艺品方面开始崛起,1939年纽约博览会上,芬兰展馆向世人展示了北欧的自然形象、文化传统、乌托邦思想、对手工艺品的感触等要素,整个北欧国家在普通层面上的居住环境的意识也开始萌生。 进入20 世纪 50 年代,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军事目的而开发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战后为家具及建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胶合板、不锈钢管、塑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米兰家具展、北美巡回展为北欧的文化输出提供了契机。90 年代后随着信息的通畅以及北欧设计师不断在国际获奖,北欧现代设计更一步被英语圈为中心的地区所追捧。 2.日本现代简约风的起源 日本战后在美国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工业发展迅猛,但有过迷茫,好在日本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民族。懂得吸收,更懂得本土化的改良。今天日本的简洁风格,受到当年北欧现代风格的影响很大。日本也是一个从抄,到改良,再到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日本的现代简约风起源于欧洲而在日本本土发扬成派。 二、特征 北欧现代简约风以极简为主至纯至真则至简,但是简约而不简单,相对柔和典雅。代表了一种回归、崇尚原木韵味的自然时尚。正是因为北欧的设计来源于自然,尊重自然,所以北欧的设计作品不仅给人一种人文关怀,而且也崇尚节俭这一宝贵品质。北欧现代家居风格的四个典型特征为线条简约、温馨舒适、实用主义、自然环保。北欧现代风格的基础还是有着强烈民族气息的,更像是一种改良,更具包容性。有传统的演变,也有十足现代感的出现。没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北欧的室内设计风格是世界设计王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本重视物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日本的简洁设计往往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纯朴、清雅、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日本设计在解决基础功能后,不会做刻意的修饰。简洁可以是直角直线,比如 MUJI 大多数产品的线条一样,也可以是不加刻意修饰的纯朴样子。也因为国土资源以及战争的原因,日本在设计时的出发点更趋于回归原点。每一件产品有良好的功能,尽可能的减少浪费,更加环保且性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

《居住建筑设计》之项目四: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 (任务书) 建筑设计技术教研室 — 1 —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高层建筑设计相关规范;掌握中高层住宅楼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及其有关图纸的绘制;培养居住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要求 (一)、拟建项目概况 根据省会规划建设委员会对一公园开发扩建项目建议书的精神,拟对该公园地段做出以住宅楼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方案。该地段附近城市管网齐全,基本可以满足该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二)、基地选址 1.环境 基地位于济南市重要风景区内,北邻五龙潭,西靠筐市街,南依共青团路病愈趵突泉隔它相望,西南为济南回民小区。 2.区域 基地处于趵突泉风景区以西,紧邻济南五龙潭公园,公园绿化层次丰富,大面积水面,优美的园林建筑,成为了该基地的后花园。并且地段内有多出古泉该项目建成后将是一处环境优雅,富有全程文化气息,购物方便、工作和生活舒适的建筑环境。 3.建筑 该基地位于泉城济南商业中心心劳交接地段。东临泉城路商业街,西接马上要改造的普利广场。其附近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医院、银行、学校、酒店等等一应俱全。 4.交通 基地环两条主干道,东为趵突泉北路,南为共青团路,西为次干道筐市街。地块交通便利,适宜人们的出行。 5.规划 建筑用地西、北、东面的建筑控制线后退用地界线不小于10m,南面后退不小于8m。建筑限高60m。 三、设计内容 1、总建筑面积20000㎡(允许误差±10%)。 2、地下部分:两层地下储藏、设备用房等 地上部分:两层商业服务网点,上部为住宅楼。 停车部分:商业部分以室外停车为主,需要有适当的自行车停放场地。 3、建筑不允许超出红线,自行设计住宅入口,并留有适当院落以停放车辆和人员疏散。 4、充分考虑环境设计。 5、户型要求:四室两厅建筑面积 140-160平方米(可做跃层)占20% 三室两厅建筑面积 120-140平方米占30% 两室一厅建筑面积 70-90平方米占20% 两室两厅建筑面积 90-120平方米占30% 户型设计在顺应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市场需求,指导人们的新生活、新思维。 6、设计灵活,有新意,体现高层住宅发展趋势,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7、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在平面布置方面注意避开市场的常规思维,在实用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出奇、出新。 — 2 —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

日本的企业精神受到了中国唐宋明清以来禅文化的深巨影响,再加上西方的科学思维和管理,才有了日本今天的成就。 中国禅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禅文化在某一时代,某一阶段,更注重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行愿。? 这种行愿最终要落实到我们的民族国家、社会上面,不单是个人上面。众生成就,你我才成就,国家社会成就,你我才成就,老百姓成就,企业才算成就。 ?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禅文化,把禅文化的精神充分的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其中最典型的是铃木正三,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战国时期末年,日本的社会正由混乱走向建立秩序的过渡时期。? 铃木本人做过武士、官僚,最后出家,他在当时提出如何缔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从他的基本世界观来看,首先是“心知佛”,这里所谓心知佛的“佛”字,铃木正是引用了中国禅文化对于“佛”的重新定义,在禅文化中的“佛”,早已不是印度佛教形式的“佛”,而是融入到中国文化精义中,与《易经·乾文言》及《大学》中的“大人”同义。 ?“佛”只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 学佛就是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之学问。??做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正是中国禅文化的标旨也是最终理想。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之中,在在处处都显示出了这种精神和要求,铃木正三的“心知佛”,正是在这种意义之下提出和倡导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人之觉”,而在大人之觉的启导之下充实内在,在这种诚敬的心态和行为当中而去生活,这就是成佛之道,也就是铃木所说“心知佛”的根本意义。 比如说,农民要学“佛”,而且要有佛行,对于农民而言,可以说完全没有这种时间,那么要怎么办才能使农民学佛又有佛行呢???铃木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口号:农业就是行愿,就是学佛。 ?如果像一般人只有利用闲暇时才去修行的话,这是完全错误的。 农民应视农业本身为修行,不论严寒与酷暑,均要行其艰苦之业。也就是说,不管三九也好,三伏也好,都应该以农业为本生才是修行,才是学佛之道。??因此,铃木提出能在严寒

和风禅意在日本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

大 众 文 艺大 68摘要:日本设计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 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也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日本的设计艺术中,由于禅宗美学的渗透而愈发显得灵性和深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空寂。禅宗和设计的结合,已成为日本设计师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禅宗美学;简素之美;隐喻;空灵虚无; 纯净意象;幽玄 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是有独特魅力的。其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静、虚、空灵的意境,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很多大和民族的文化大都是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然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和风禅意的艺术魅力 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1] 日本是世界上受禅宗思想浸染最多的国家,日本设计常以一种传统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超越对视觉符号表面形式的关注,把人们对于视觉的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 (一)轻圆融、喜残缺 这一审美理念符合禅宗推崇“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2]的主张,禅学认为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并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完美的形式易使人只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精神。 (二)淡与简 禅宗往往以淡为尚,以简为雅,以惨淡微茫为妙境,化深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一洗火气、躁气、锐猛之气而进入一个更深的或更为基本的层次,在恬淡虚无中,展示自然与人生的内在节奏和豁然开悟之境,若要触及有关生命的最终的不可知的真理,其特色必然是静穆和单纯的,舍去非必需之物以接近本质。 [3] 现代的日式简约设计更加趋向自然,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生活情趣。 (三)道有心悟获得生命之美 禅宗强调顿悟,主张通过冥思方式,以自心自性的“悟”获得生命之美,达到审美境界。所以禅宗美学拒绝采用具象的手法,而通过写意的方式来隐喻和比拟,同时也反对人工的雕琢和装饰,强调运用纯粹自然的,单纯的材料,并以一种极为洗练的手法来反映内心的冥想。这种追求自然和纯净的极少主义的写意手法构成了禅宗美学的最为独特的魅力。[4] 二、日本设计中禅意识的融入 (一)和风拂面、禅意袭人——谈日本陶艺 日本陶艺深受禅宗美学理念的影响,如常利用陶器的破损形态,呈现出一种残缺之美,从残破的陶艺作品中,体现“物盛则衰”,“有生有灭”这一禅宗理念。 1.日本陶艺的简素之美 日本的设计崇尚自然、朴实。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已成为日本设计艺术中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向。日本的陶艺多素烧、熏烧,呈现出泥土的本色,再加上粗糙的质地,随意的形态,无不体现出自然的本色之美。 2.日本陶艺的残缺之美 日本陶艺作品多凹凸不平、不规整,往往呈破损形态,体现出一种残缺之美!不完整的空间,往往给人留下些许的伤感,从这些残破的陶艺作品中,很好的体现出物盛则衰的禅宗理念。 3.日本陶艺的非对称之美 日本陶艺作品常利用非对称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形体,形态看似规整,却又不对称,简朴的造型和单一的色调,看上去静穆袭人,但又折射出内在的张力,这也是“静中的极动”的一种呈现。 (二)返璞归真的品牌设计——无印良品 日本有一个很能体现本土风格的品牌—无印良品(Muji)。“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无印”意为“无品牌”,然而靠着它的质朴简约的纯粹之美,追求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无品牌”,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它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其产品以简洁的色彩、利落的形态与个性化风格为标准,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简约中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使得无印良品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 三、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法宝——独特气质 日本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中,始终信奉“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这一禅宗理念。 在日本的许多平面设计中你会感到好像雪花静静地飘落。多是细致的描写,平静的抒情,往往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5](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日本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并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 在现代高科技冲击中的日本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并且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当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当下设计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但日本设计的民族风格在这种趋势的发展中却随之增强,就是因为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启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日本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些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的当代设计起步比较晚,设计作品停留在对外国设计中物质层面的模仿上。中国要想跻身设计强国的行列,就必须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本质。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因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 四、总结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作为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早已感觉到了这种碰撞对自身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深谙传统精髓的当代中国设计师,也应该具备融和这种矛盾的设计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民族的精神,植根于设计理念中,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更新 和风禅意在日本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 刘春廷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 理论研究·设计

比较北欧_日本工业设计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_王明治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王明治,袁平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210067) 摘要:通过对北欧、日本两大优秀设计文化的观察、比较,以及对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和传统美学的观察,得出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中国现代意义的本土设计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这种建设活动应该在尊重我国自然环境、尊重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同时将本土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二者放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从审美内核开始、而非从形式到形式的、“对冲互补”以求和谐的中国的、现代意义的设计美学构建。 关键词:北欧设计;日本设计;中国传统美学;中国自然资源环境;中国现代设计美学构建中图分类号:T 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5)05-0183-03 收稿日期:2005Ο05Ο20;修订日期:2005Ο07Ο26 作者简介:王明治(1977-),男,河北秦皇岛人,南京工程学院教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设计研究和教学。 Com par ison of the outst and i n g desi 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ope and Japan and the con structi on of the Ch i n ese m odern desi gn aestheti cs WAN G M ing Οzhi,YUAN P ing (Nanj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Nanjing 210067,China ) Abstracts:Thr ough the comparis on of the outstanding desi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 ope and Japan and the study on the envir on ment of natural res ources and the traditi onal Chinese aesthetics,the thesis put for 2war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constructing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 on of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should be based on res pecting our natural envir on ment and our traditi onal aesthetic i 2deas;put the traditi onal and the western modern in equal positi on;carry on the constructi on fr om the core of aesthetics t o get har monic,Chinese,modern aesthetics . Key words:Northern Eur opean design;Japanese design;the Chinese traditi onal aesthetics;Chinese natural res ources envir on ment;constructi 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设计的教育与实践是系统的统一体,通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只能依靠廉价参与竞争、而知识品牌竞争力微弱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设计活动未能给工业带来值得信赖的保障。而在国际上发达工业国家无不是通过现代设计来整合其产业竞争优势,“在制造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竞 争,主要的就是竞争‘设计’[1]。”已成为共识。那么中国设计 界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呢? 作者认为观察、分析成功者的经验,对我国的设计实践有着现实意义。在世界设计强国中,北欧国、日本等国的优秀现代设计文化的成因、得失对我国较具有针对性。因为我国与当初的北欧与日本同样面临人均资源短缺、民族文化传统中对自然因素的欣赏、以及均有强烈而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及审美特质。 1 北欧设计对民族传统及生活习惯的尊重 北欧设计制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心目中基本上是柔 和、简约和人情味的代名词。那么北欧人是如何成功建立起这套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设计风格,从而促使其各类产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均拥有大量消费群体的呢? 首先生活环境。北欧气候严寒,资源种类稀少但森林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冬季往往一天只有3个小时日照,决定了北欧人主要交流场所是在室内。因此北欧人对家居环境的气氛历来就非常重视,面对严寒和黑夜,北欧人更愿意将家居营造的柔和、舒适和简约。这使得北欧人的制品中自然流露出他们民族那种质朴、明朗的人情味道。 其次,北欧人长期的户内生活和丰富的木材资源,造就了他们丰富而熟练的各种民族工艺传统。同时这些工艺保障了他们各种制品的民族特色,并为制品增加了不可复制的人的痕迹,这在工业化环境中显得格外可爱和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民族情感。北欧人在现代设计活动中没有将工业化生产和传统手工艺对立起来,而是采用融合的态度保障了北欧制造的独特性和人文特质。 3 81王明治等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日本的禅文化与建筑

日本的禅文化与建筑 日本的建筑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而日本对禅宗的欢迎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这不单单是因为仰慕当时先进的中国文化使然,还有来自日本内部的自身因素。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本的自然条件,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洋性气候明显,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日本人的无常感跟宿命感。他们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日本人爱樱花,但樱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暂易落,它的美是一种让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凉的美。伤感的日本人,总是把它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同时,大量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压抑、自身的渺小。台风、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让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这种无常感和孤寂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这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相逢了。 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禅宗也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媒介,这也是禅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

一个重要原因。禅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这种禅宗影响下产生的空寂的审美倾向,对日本文化艺术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在诗歌领域表现为“余情”?在绘画领域表现为“留白”,在园林艺术领域表现为“空相”,在茶道表现为彻底的“无”。 枯山水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影响。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地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感。回国后,在禅寺庭院模仿杭州、苏州名园,陶冶性情,体会“物我一如”的禅境。梦窗疏石著《梦中的问答》中说“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室町时代

说到禅宗美学设计

一日本艺术设计的特点 在日本设计美学思想中,设计之道遵循自然之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设计创作源于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其二,设计创作不矫饰、不夸张做作、不违背自然事物的状态以及人的自然天性和情感。而禅宗的自然观,符合日本本土尊崇自然的思想,加上日本民族坚守俭朴的生活方式,与禅宗简朴的审美趣味相合,禅宗影响着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日本的禅来自于我国,但演变至今却发展出不同的风貌,“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因而 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艺术和联想艺术。特别是在园林、建筑、室内设计、书道、茶道、花道等等中积累下来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味,已成为日本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后者的性格和文化也就是禅。正如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所说:“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 禅宗使日本美学呈现出幽深、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特征,倡导在凝神静察中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眷恋,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工艺文化与设计风格在日本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这种自然观与美学态度对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乔治·萨肖姆在《日本文化史略》中所言:“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微妙而广泛的,它已成为文化的精髓。” 二禅宗美学在园林设计上的体现 在禅宗美学的影响下,造园家与僧人融禅宗思想于园林创作中,将园林的审美体验与诗画的审美体验相融合,“画境”、“诗境”上升为“意境”。日本造园者不是复制自然,而是把自然作为一种原材料,从中获得灵感并利用想象来造园。日本最有特色的古典园林代表是枯山水庭园。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尝试使用一些静止、不变的元素,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这实际上可称为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园林。 所谓枯山水,就是没有真的山和水,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砂之中,白砂表面 梳耙出圆形和长形的条纹,看上去耐人寻味。在慢慢观望、细细琢磨之中,逐渐达到心领神会。枯山水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来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体。最简单的砂石通过人们的空间视觉感受,让人去联想、去顿悟,创造出独特的宗教审美效果,使这种“枯山水”变成了充满灵性的“抽象自然”。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具有震撼力的精神园林,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浅析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的区别与关联

青春岁 月 416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经济化的时代,不可避免的,各国的文化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设计的边界也渐渐模糊。然而在这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优秀设计的国家坚持着将本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 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其中包括功能性问题和心理问题,无论是问题本身还是解决之道都是千差万别的,就拿极简主义来说,日本的“无设计”与北欧的 “简约设计”就有很大的区别。 一、日本“无设计” 设计,在日本这个以商业为主导的产业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日本产品设计开始极力淡化品牌形象,而是将重心放在倡导自然质朴的生活模式。当被问到如何取得商业效应与设计理念的平衡,设计师更多的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坚持自己想要表达的态度。在看似简单的结构中,隐藏着设计师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如何在极简主义的形式下发挥创意,让平凡的生活变化出无限可能,才是他们的追求。 “无设计”的由来:“无设计”观念是日本安金聪设计团队提出的,同时为了给本国无印良品提出独特的设计理念,他们提出了“无设计的设计”这一口号。对此,安金聪解释说:“这是设计的最高境界:无品牌,朴实无华,也没有商标”。“无设计”认为真正的设计不是在功能型基础上的单纯修饰与雕琢,而是使之看起来不俗自然、宛若天成。 “无设计”的产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代社会过度消费、过度包装,导致受众审美疲劳,而呼吁的返璞归真;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根植在日本民族思想中的“空寂”的审美哲学。 “无设计”的美学范畴:在设计中要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事物的本性以及本来的样子,部位设计之物做违背自身规律的改变。从“纯粹性”“精神”“色彩”与“细节”等特质辨识其日本特色,日本设计是简单的,但简单背后却是涵括了许多不简单的设计思考与制作技巧。在构思是注重设计悟性及精神的体现,表现时注重形式的单纯简朴,实践时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意境中表现空寂枯淡之感。这受到日本的“空寂”审美哲学影响很大:因为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诸多原因使日本民族具有干净、空灵、柔和的气质;同时,狭小的国土,地震火山频繁、四面环海的独立感又给日本民族造成一种悲壮、崇高的壮美感。日本人偏爱樱花,这其中带有明显的“物哀情怀”,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叹人生苦短。这种种自然、地理、历史因素,造成了日本民族 浅析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的区别与关联 □ 高一心(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同为两个优秀的质朴设计之国,日本与北欧存在许多异同点。通过对比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如何将国家的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在资源匮乏的今天,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以人为本;质朴设计;自然;和谐这种幽闭,孤寂,不随世俗、无所执着的独特审美情怀。“空寂”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无”而实现对“无”的突破。“空寂”完全排除“物”的世界,建立在“无”的美学基础上。拒绝“物”而显枯淡,就意味着精神的寂寥。 二、北欧的“简约设计” 北欧特别是瑞典大部分地区因高纬度,冬季漫长且寒冷,然而,严酷的环境没有击退瑞典等北欧的设计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突破环境的障碍与束缚,获得更广大、更深远的视野,设计师喜欢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换得与大自然的交融;为了凝固阳光的味道,设计师采用浅淡鲜艳的色彩、简洁明快的造型作为家居用品的设计语汇……换言之,正是设计,为北欧人民创造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北欧设计主要指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综观北欧四国设计风格,北欧设计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它们吸取了现代主义中积极地因素,同时又传承了自身民族特色,这种现代、实用、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引起很多使用者感情上的共鸣。 北欧设计多为简约主义,它体现了一种生活概念,既简单又高贵。用很少的装饰营造出美的家居环境,简化室内装饰要素,可使人视觉开阔,让空间中的重点之处富有活力。北欧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在以下几点也表现出特殊个性: 1、线条利落简洁 简约风格中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或简洁流畅的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 2、材质更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主要的基本材质,还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塑料、高密度玻璃…… 3、光照效果的功能性 北欧简约风格中灯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光照体本身的形象质感和光源对象内不同光环境的功能性。 4、功能设计 虽然线条与颜色简单,但简约风格多功能可不简单。每一物件都强调相对与人的机理功能学和储物使用合理性,显示设计者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纯熟的设计应用能力。 日本设计与北欧国家有着相似的美学特征:同样追求极致的简约之美、崇尚自然、简朴本真、亲切舒适,在材料的运用上,追求未加工的天然材料,使之更加接近自然。同为两个优秀的质朴设计之国,如果说北欧的设计简洁有力、古朴优雅,整体洋溢着实用主义的现代风情,那么日本的设计则更凸显出一种东方的禅意。 设计并没有美丑对错之分,它的受众不同,它所呈现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不论是空寂淡漠,充满灵性的日本“无设计”,还是北欧强调民族情结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简约设计”,它的本意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孤立的去看待,不是“即在设计中仅仅考虑人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并且作为设计的唯一尺度,使人走向自然的对立”而是达到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者简介】 高一心(199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浅谈禅宗美学与东方意蕴对服装风格的影响——以日本服装设计为例

浅谈禅宗美学与东方意蕴对服装风格的影响——以日本服装 设计为例 摘要:在当今时尚界,日本服装设计师通过对禅宗美学的精妙解读,在世界范 围内树立起独特的设计风格,东方服饰美学的话语权被日本服装品牌占去半壁江山。禅宗美学如何影响日本服装设计,中国设计师又该如何把握和发展属于中国 的东方设计元素? 关键词:禅宗美学,日本服装,东方元素 1.禅宗与日本禅学 1.1 禅宗的起源 佛教自西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与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 有的佛教。佛教在中国逐渐分成多个宗派,在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 派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思想主张通过心性修行达到心性升华,从而摆脱烦恼,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文化,本质上可以概括为自然-内在-超越。与其他佛教派系不同,禅宗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认为日常活动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通过日常的生活,发现清净的本性,体验禅意,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寓理想与现实之中,称为 禅宗最具有世俗意味的长处。 禅宗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如“道”、“无”、“自然”等,化为几用,不断进化称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 日本禅学传承 禅宗思想于镰仓幕府时代传入日本,此时中国正值南宋,禅宗思想已经发展 成熟。镰仓幕府是第一个由武士阶级掌权的政府,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 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武士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寻找一种前朝贵族不曾遵循的宗教,这便成为了中国禅思想传入日本的契机。中国禅宗东传日 本后,发展成为了不同于中国禅宗的“日本禅”,进而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武士道与禅宗在某种意义上被定位为武士道德与 人格的修炼方法,这也使得禅宗美学在近七百年的幕府统治中保持繁荣昌盛,至 今仍留有巨大影响。近代以来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等禅师在西方广泛传播禅宗 思想,禅宗已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东方的神秘文化符号。 2.日本服装设计中对禅宗美学的体现 (1)自然主义 深受禅宗美学影响的日本人十分推崇“自然之美”,追求“天人合一”。大自然 与四季对于日本人有着独一无二的感情在其中。所以日本服装品牌在面料上常用 棉麻,毛呢,真丝等天然的织物和纤维。大和民族的代表性服饰——和服则是日 本服装崇尚自然美感的经典代表:传统和服由真丝织就,天然染料染成,纹样则 多为花木鸟兽,顺应四季变换。而知名服装品牌KENZO的创始人高田贤三的设计 也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幻想色彩,是自然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体。高田贤三喜 爱天然棉麻面料,也常常把和服的设计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KENZO的服装不

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

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 肖艺吴隽宇 ?简介:早期日本哲学思想的发展,比较滞后。没有出现过像希腊从泰勒斯(Thales)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时代和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时代。因而,不得不移植别国思想。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共同的肤色和类似的文字,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便成了日本发展 本国思想的借鉴。从隋唐、宋明等朝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事实中,可以清楚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 本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以及政治制度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得到了变形 的移植,并融化在其独特、执著的精神铸模中。这种民族特有的“复合变异性”,生命力极其旺 盛,使得日本文化并没有流于同化,而是在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关键字:禅宗思想,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 1 禅宗哲学思想的特点 在中国众多哲学思想中,佛学对日本文化及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有很多派别,其中对日本影响最深远的是禅宗思想。禅宗,源于佛教文化东渐,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亦在人的心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如一的整体。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 禅宗思想可归纳为如下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通过渐悟或顿悟发现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省体验、直觉感情的独创精神等的作用,提升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公元12世纪,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将曹洞一派带回日本,经过镰仓、室町、德川幕府时期,深深地渗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并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哲学思想。 2 禅宗思想与日本枯山水庭园 到了室町时代,禅宗思想开始影响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排除一切言语、文字和行为表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将日本园林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神僧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一种观照式的庭园,表现广大无垠的自然世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枯山水,顾名思义,庭园内不用水,表现的山水是干枯的。它以各种形态的天然块石代表山岩、岛屿,地上铺设白砂(一种从河滩中采来的石英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纹的图形,以象征江河湖海。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衬,形成山峰、岛屿、涧谷、溪流、湖海、瀑布等多种山水景观。园中有时也点缀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