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行品6--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意业

安乐行品6--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意业
安乐行品6--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意业

安乐行品6--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意业

(2016-06-19 20:34:18)[编辑][删除]

转载▼

安乐行品6--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的意时间:2016-4-27 12:17:31 作者:来源:查看:2 评论:0内容摘要: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

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又亦...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

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

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

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

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

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这段经文往下是讲「意安乐行」。「于后末世」,末法时代有前末世、中末世、「后末世」。佛特别说明「法欲灭时」,也就是在一万年末法的后五千年,乃至后一千年,众生的心更加麻木不仁,心狠手辣。所以弘法之人需倍加小心。

怎么样做到「意安乐行」呢?一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嫉妒就是好占上风,不愿意看到别人超过自己。修出世间的法,是希望一切的人都比自己

强好。谄诳之心:「谄」就是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诳」是吹嘘自己,说大话来欺骗人。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不可以轻慢人,侮辱人。许多人好为人师,总感到只有自己会修行。不懂装懂,误导别人。我经常听到一些修行人说

「我认为」,我最头疼听这句话。「你认为」对的话,你还来修行干什么?

求其长短:有些人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短处。修行是要想成佛,本身就是要克服自己的短处,你还老去看别人的短处,何苦来哉?越看别人的短,自

己就会越来越短。你不要随便地指责人家。看到一切人都是恭敬合掌,甚至都可以

向他们顶礼;哪怕是歪魔邪道你都要向他顶礼。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有人不懂《法华经》《楞严经》,讲万法平等,这就是「戏论诸法」。见道之人你要善于分别诸法,这是菩萨的责任。

当我们明白了「一心三藏」,才是万法平等。真正明白了万法平等,你才真正相信

《法华经》是王。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起大悲想,对治「自私」;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众生、如来都是一体,也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要「起慈父想」,对治「嫉妒谄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是对治「恼乱」。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这是对治上面的「诤竞」。这里众生也好,如来也好,十方诸大菩萨也好,我们观照为一切的人、事、物,种种的环境,以此来成就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

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讲经说法要有平等心。不能说喜欢的人我跟你多说几句,我不喜欢的人就跟你少说几句,这个心都不能有。凡有上门求法者,有问必答,你都要对众生负责任。这个是平等说法。不过有一条要强调,对于那些毛病习气特别重的人,应该多说法,你是出于公心;对那些发心特别大的人,也应该多说法,那是培养老师。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如实按照佛的教诲,做好身口意三安乐行,就可以避免麻烦,也会成就许多爱好修行的人在一起共修。为人师表者,要尽可能圆满自己的教学方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

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嫉妒、嗔恚、我慢,叫「嫉恚慢」。谄诳邪伪心:「谄」是虚伪、伪装,专门讲好听的话;「诳」,狂妄自大。这个「邪伪」就是对「谄诳」的注解,是一个意思。常修质直行:这里的「质」是讲忠诚、老实;「直」是忠诚老实的外在表现,把自己的心交给众生。

不轻蔑于人:「轻」是轻慢,「蔑」是蔑视、看不起。亦不戏论法:所谓「戏论法」,你并不真正懂得诸法真实义,你却在狂妄地厚此薄彼。真正读懂了,一切经都是一部经,都是一个念。正法、邪法、大法、小法、有文字的法、没有文字的法,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啊?「不令他疑悔」,讲法要让人家明白,不是把人家讲糊涂了。当然,同样一句话,你讲得很清楚,也可能有个别人听糊涂了,那与你无关。

「云汝不得佛」,这些话太伤人心。你不要讲:你不能成佛。你讲:学了《法华经》了,能当下成佛。实际上就暗示他不这样不能成佛。你别讲:你这个小孩你这么愚痴、这么笨?你讲人家那个隔壁的小孙子多聪明啊、多勤劳啊、多有智慧啊!就是拿一根长绳子来比这个短绳子一样。「事实胜于雄辩」,用对比法。这是做人的智慧,也是教人的智慧。所以我们不讲你这部经怎么短怎么短,我们只讲《法华经》怎么怎么好。

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憍」是自己高傲的那种气氛,自己显得非常高傲。「慢」呢,是自己对别人显示的那种鄙夷不屑。修行人一定不能有这种心。修行人看一切人事法皆是佛、皆是老师、皆是菩萨,只有自己是凡夫。这是修行人的心态。

说法无障碍,第三法如是。「第三法」就是「意安乐行」之法。你这个心态始终是柔和、平等。

标签:安乐菩萨如何护持自己意业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百度空间和讯天涯社区0

上一篇:安乐行品7--初心菩萨应如何发愿

下一篇:安乐行品5--初心菩萨如何护持自己口业

普贤行愿品(标准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罽(jì)宾国三藏(zàng)般若(bōrě)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何等为十?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

第四品 思题答案

第四品思考题答案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36节课 329、什么叫做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做到了多少?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330、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不放逸? 答: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时自己监督自己,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谨慎取舍,随时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331、《菩萨地论》中将不放逸分为哪五种?请具体解释。 答:第一种叫前际不放逸,即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第二种是后际不放逸,就是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第三种是中际不放逸,是指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第四种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第五种是现行不放逸,指

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后两种与前际不放逸、中际不放逸稍微有点差别,后者是从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则是从不作恶法的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332、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这属于舍弃愿菩提心,违犯了菩萨的根本学处。其后果必将堕入恶趣。 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想过布施一些微少而平常的东西,但因悭吝而没有施舍,这种人将会堕落为饿鬼。更何况在三宝前发菩提心,发誓令众生得到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安乐,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了佛菩萨和众生,因烦恼不如是行持,这种人怎能超越因果规律而投生到善趣呢? 第37节课 333、论中说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那么舍利子尊者因地时舍弃了菩提心,为什么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请引用各大论师的观点具体分析。 答:这是特殊的因果业报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思议,只有一切智智的佛陀才可现量知道。这并不是推诿,因为佛陀宣说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一般众生造某种因,定会有某种果报,但是有些特殊业力关系,不一定会如此,这是极为微妙、深密的道理,并非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