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课标版七年级第一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扩展资料

美术人美课标版七年级第一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扩展资料
美术人美课标版七年级第一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扩展资料

美术人美课标版七年级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扩展资料

扩展资料

捣练图1捣练图2中国画的发展----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

捣练图

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p

.px14

.style11

扩展资料

捣练图1捣练图2中国画的发展----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

捣练图

捣练图(局部)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所绘。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於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编辑:许雨青)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p

.style11

扩展资料

捣练图1捣练图2中国画的发展----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

中国画的发展----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

仕女图,绮罗画,开元间,起变化;

体硕肥,服饰华,颜色美,构图佳。

有张萱,和周昉,别一格,周家祥;

张萱作,品种强,捣练图,画卷长。

写妇女,最勤苦,忙缝纫,烫熨斗;

赵佶摹,流美洲,国之宝,外人收。

游春图,写贵妇,杜甫诗,形象涂;

丽人行,前后呼,行从图,神气足。

周昉画,众仕女,有纨扇,簪花曲;

帝纳凉,妃出浴,唐宫廷,多淫欲。

李隆基,击梧桐,扬玉环,教鹦鸣;

射鸟乐,斗鸡风,唐天子,多浪情。

仕女图,重典雅,罗裙薄,肌肤滑;

画笔浓,色调佳,绔罗画,竞艳华。

绮罗人物画,一般指仕女画。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前48年)就有著名的宫廷画家毛延寿,开始创作仕女画,更早的晚周帛画中的《龙风美人》图,马王堆帛画上驮侯妻像,北魏木板漆画上的“帝舜二妃娥皇女英”等,也都属于仕女画。不过唐代以前,不论是宫廷仕女或是民间仕女画,大都画烈女、节妇,如晋代的司马昭、荀励、卫协等人画过《烈女》图,张墨画过《捣练图》顾恺之的《女史箴》,也是有名的仕女画。到了南北朝,陆探微画的《宋桂阳王宠姬像》、《蔡姬荡舟图》等,更是精美的仕女画卷。其他如解倩画的《丁贵人弹曲项琵琶图》,杨子华画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也都是仕女画卷。又如梁武帝有一道《咏美人观画》诗:“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可知齐梁时代长画仕女的画家是很多的。到唐代开元间,仕女画,题材更加丰富,多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如韦项唐墓中出土的石刻妇女图像,永泰公主墓出土的许多壁画仕女像,都是现实生活中妇女形象,在造型上都是肥硕丰满面健康的形体,服饰、头饰也丰富多彩。敦煌130窟中的《乐庭环夫人供养群像》,也是仕女图画,只是唐代逐渐注重体态肥硕,肌肉丰满的造型。

张萱:《捣练图》

唐代仕女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张萱和周昉,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间(713—741年),任史馆画直,工画人物,好画妇女婴儿。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他曾画鞍马、贵公子、屏障(屏风、或画在帐子上的画),以宫苑仕女名冠于时,曾作《长门怨词》、《宫中七夕乞巧》、《望月》等图。他的作品很多,现在只能从摹本中看到他的三幅作品。第一幅是反映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图景(为宋徽宗赵佶临摹,现藏美国波斯顿博物馆)。长卷式的画面上分为三组,一组是用木杵捣练的场面;一组是理线和缝纫的活动;一组是用熨斗熨平的活动。

第二幅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宋徽宗的摹本,现藏东北博物馆),画的内容是杨贵妃的姐妹虢国夫人一行七人游春的行列,把贵妇人们玩赏春光、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现得很生动,还有秦国夫人、韩国夫人在内,反映了杨家兄妹集团无聊而骄奢的生活。人物形象和《捣练图》一样,流露着艳媚丰满的风格。第三幅是《唐后行从图》,是描写武则天宫廷生活的一个片段。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字景玄(景元)大历年间(766一785年)任越州长史。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曾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把赵纵的性格和谈笑的神情,都画了出来,他画佛壁画,改变了千篇一律的“三尊式”,创造了“水月观音”形式,较为活泼。但他仍以“绮罗人物”画著称,和张萱一样,妇女形象多是艳媚丰满的体态。

现存的作品《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都是唐式仕女图画的典型风格。张萱和周昉开创的绮罗人物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至晚唐仍在盛行。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贵妇人宴游生活片断,与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丽人行》相呼应,一诗一画,均概括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骄纵富有,炙手可热的场面。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并有直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题材,如《明皇纳凉图》、《杨妃出浴图》、《明皇斗鸡射鸟图》、《太真教鹦鹉图》、《明皇夜游图》、《明皇击梧桐图》等。

簪花仕女图一

簪花仕女图二

表现这种奢靡浪浪生活的创作倾向的,不仅有张萱、周昉,还有其他画家。当时画游春宴乐、凭栏烹茶、横笛舞蹈和围棋等仕女活动的很多。这与佛教画所表现的庄容华贵和烈女画中僵硬死板的内容很不一样。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逸的气息和柔软温腻的姿态,甚至对丰满的肌肤都赤裸裸地画出来,尽管唐代经过了安史战乱,但商业经济仍很活跃,特别是在江南和西蜀一带,官商大贾、新兴地主、官僚,均把绘画当做奢侈品之一。那些腰缠万贯的人,最迷恋黄金和美人,但黄金画不出,而美人却可画出,于是荆南富人,纷纷去西蜀购买“川样美人”,一时成为风尚。“周家祥”的艺术特色,即指张萱、周昉的绮罗

人物的特色。造型特点是,唐以前一般体形稳重敦实,脸部呈椭圆形;到了唐代,体形变得肥胖,脸型更加圆润丰满起来。画中妇女浓丽肥胖,酥胸长裙,从披纱中能看出丰满的肌肉。杜甫《丽人行》中“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就是画中的诗意,给人的感觉既是百无聊赖,又有极浓宫贵气象。画仕女,如用吴道子的粗旷刚劲的线型来画,或用春蚕吐丝的线型来画,都不适合;于是张萱、周昉创造了一种适于表现光洁华美、轻罗簿纱的透明感的“铁丝描”和“游丝描”的综合技法。用色采取了朱红、绯红、石青、翠绿、米黄、草绿、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既富丽而又活泼明快。

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p

扩展资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曲家(四)歌唱知识冼星海贺绿汀

贺绿汀

(1903—1999)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东乡人。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专学习。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1928年随红四军撤至海丰。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摇篮曲》两首钢琴曲荣获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赴华北宣传抗日。后到重庆,在育才学校音乐组及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任教学工作。1941年,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至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的工作。1943年到延安筹建中央管弦乐团。后任华北文工团团长。中华人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模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二、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为使初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美术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教材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块,且相互穿插设置,内容松弛有度,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力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三、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学生美术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重视不够。 2.有囫囵吞枣现象。以本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养成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创作习惯。 六、提高质量的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上好美术课。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将学习美术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不断吸纳先进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 4.欣赏课部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感知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第1 课时第1周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 2课时第2周三、立体图象的表达 第 3课时第3周四、立体图象的表达 第 4 课时第4 周五、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 5课时第5 周六、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 6 课时第6 周七、单色版画 第 7 课时第 7 周八、单色版画 第 8 课时第 8 周九、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第 9 课时第 9 周十、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第10课时第10周十一、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第11课时第11周十二、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第课时第周十三、策划出游活动第13课时第13周十四、 策划出游活动(二)第14课时第14周十五、旗帜与标志第15课时第15周十六、 帽子和文化衫 &nb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 2018--16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第1 课时第1周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 2课时第2周三、立体图象的表达 第 3课时第3周四、立体图象的表达 第 4 课时第4 周五、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 5课时第5 周六、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 6 课时第6 周七、单色版画 第 7 课时第 7 周八、单色版画 第 8 课时第 8 周九、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第 9 课时第 9 周十、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第10课时第10周十一、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第11课时第11周十二、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第课时第周十三、策划出游活动第13课时第13周十四、 策划出游活动(二)第14课时第14周十五、旗帜与标志第15课时第15周十六、 帽子和文化衫 &nb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 2018--16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

高中人美版美术鉴赏全套教学设计参考

高中人美版美术鉴赏全套教学设计参考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高天民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以下列出的分类并不完整,仅供参考: 1.绘画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人美版 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自学;格尔尼卡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 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d89780986.html,品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三)赏析作品: 1、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牛、马、母亲、灯、举灯的人、跳楼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态,用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四)、总结赏析办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练习活动: 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 (六)、展示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 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 格尔尼卡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4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可制成读书卡片) 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 文化;政治;民族关系:地理角度(信息综合)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 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题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作品风格等 2、版块评比。 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 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 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人美版高中美术高一《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设 计学生动手模拟布置电影场景的情境, 在亲身体验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主要理论 知识的归纳,有学生的实验中完成。 二、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体验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的内容,围绕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包括 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区分,色 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在学习过程中分两部分进行。本课重点解决影响物体颜色的 因素和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一部分是光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课间中色光的混合和小组调 制颜色的混合的区别, 明晰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二部分先引导学生以导演的身份排演 《动 物世界》观察动物的变化思考原因,说明固有色和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再介绍印象派 画家莫奈的作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知识。b5E2RGbCAP

四、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成因和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 2.学生探讨固有色的概念。 3.学生了解色彩的几个知识,同时能注意和生活现象结合。
五、教学难点 “固有色”观念的明晰。 六、教学重点 1.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2.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能力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原色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一·光与色彩 1. 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 不同色的衬布、灯光、几何体
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 的色彩从何而来? 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p1EanqFDPw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

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可制成读书卡片)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学时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美术的分类 1. 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 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批注教师放映幻灯 教师引导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 二、上课过程: 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

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 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 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 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 中国画:纸、墨、笔、砚。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 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 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 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 建筑: 古代:石、木、瓦 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 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 三.练习 曼陀铃和吉他素描 玉兰黄鹂雕塑 磨镰刀油画 血衣国画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版画 评价: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自学: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2、什么是美术鉴赏? 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

课题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 教学时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具准备: 与课本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二、导入新课: 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三、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四、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 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 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

最新人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全套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第一周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 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根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三)、敦煌的历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结合PPT课件展示 3、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 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第1 课时第1周 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2课时第2周 三、立体图象的表达第3课时第3周 四、立体图象的表达第4 课时第4 周 五、物象空间的表达第5课时第5 周 六、物象空间的表达第6 课时第6 周 七、单色版画第7 课时第7 周 八、单色版画第8 课时第8 周 九、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第9 课时第9 周 十、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第10课时第10周 十一、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第11课时第11周十二、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第12课时第12周十三、策划出游活动第13课时第13周十四、策划出游活动(二)第14课时第14周十五、旗帜与标志第15课时第15周十六、帽子和文化衫第16课时第16周十七、袋和包第17课时第17周十八、出游活动综合展示第18课时第18周

课题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的认知目标: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比等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西方绘画的体现出的不同的审美特征。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人们的审美观具有时代性。环保目标:通过对唐代仕女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步教学内容五处 讲讲思问问思问教法:比较、学生自主学习【组织教学】组织纪律,稳定情绪。新学期的开场白。【引入新课】从哪一段历史开始用到了照片?(明清时期,注:照相技术产生于18世纪)。那么在此之前,你们的教材都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的呢?(绘画形式) 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发明之前,绘画成为记载历史的主要方式。而这当中,又以人物画发展得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的岩画和陶绘。那么,人物画发展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成熟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的第一面,看看这件作品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人物?猜猜她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发言) 【讲授新课】一、作品的时代和背景作品创作于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张萱,是盛唐时期的著名画家。盛唐时期: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

人美版高中美术第2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语言 教案设计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从而奠定一定美术鉴赏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美术鉴赏视野,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的认识,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二 美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三:教学难点: 美术语言的概念,分类学生较难理解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多媒体四:教具: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吴道子和李思训同为盛唐时期著名画家,两人同为唐玄宗画嘉陵江山水画,但吴道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嘉陵江300里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思训却画了几个月。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教师用多媒体放映多幅中国工笔画和写意画从绘画方法上说明中国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差别,进一步说明中国绘画的两种不 同艺术语言。 2)教师用多媒体导出《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图,教师间插叙述《韩熙载夜宴图》创作背景。并再次导出《韩熙载夜宴图》全图。 提问学生《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造型,场景刻画等特征,引发学生讨论引出具象艺术的定义。 )教师用多媒体导出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并提问学生:请问3.能辨认画中所画对象吗?(学生回答) 教师阐述:为什么此人与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