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SUFE-IAR-20

SUFE-IAR-20101010005]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0年度政策研究报告之五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2010年12月

上海财经大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隶属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10年6月12日召开了“低碳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专题研讨会。经过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形成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1、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总体上为实现低碳经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应该适度放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给企业和经济发展明确合理的政策信息,促使低碳经济发展。

2、控制碳排放的市场化政策手段包括碳排放税和碳排放许可证交易。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施碳排放税可行性较大。但要注意由于我国整体实际税赋较重,应该在实施“碳税收”的同时,减少其它方面的税收。

3、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着重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税、可再生能源

引言 (1)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二、碳税是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政策手段 (4)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建议 (6)

附件1:与会嘉宾名单 (9)

附件2:研讨会专家发言记录 (10)

引言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经济体,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国际上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尤为关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在经济、环保、贸易和外交领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安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建议是目前国家和政府十分关切的问题。

为此,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心于2010年6月12日召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专家座谈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谭继军助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经济系赵金华教授,复旦大学环境学院戴星翼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徐晋涛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会议出席者的详细名单请见附录1)参加研讨会并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形成以下3点共识:

1、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总体上为实现低碳经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应该适度放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给企业和经济发展明确合理的政策信息,促使低碳经济发展。

2、控制碳排放的市场化政策手段包括碳排放税和碳排放许可证交易。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施碳排放税可行性较大。但要注意由于我国

整体实际税赋较重,应该在实施“碳税收”的同时,减少其它方面的税收。

3、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着重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上海财大高等研究院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形成这份政策建议书,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碳排放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当前,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面临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作为世界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必须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气候政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增长对于欧美市场的依存度非常高,目前欧美在气候变化上的对中国碳排放越来越关注,相对应的也在逐渐推出针对中国的措施,可以在很多方面影响中国的发展,中国应该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思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发展正和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另外从国家发展的内在需求看,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低碳经济作为切入点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经济发展需要资源,但是如果目标只是放在GDP上,而不提高资源利用率,长期以往肯定会危害国家安全。同时,发展以低碳为特点的可再生能源从长远角度可以促进我国工业以及技术上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有助于解决减排问题,也有助于解决能源安全性和经济长期增长问题。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探讨低碳经济问题就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体系如何低碳化的问题,而是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低碳不仅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等具体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更深层次是要降低人类对于自然系统的有害影响,所以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针对温室气体,也要减少其它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其他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相关,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时候,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当我们考虑如何应对全球变

暖,特别怎样制定和实施减排政策的时候,应把减排二氧化碳作为一个切入点。

适度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控制碳排放,必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结合。因此我们要确定能够容忍多低的增长速度,因为不同的增长速度内涵完全不一样。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比如上海,6%-7%的增长速度在“十二五”期间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固定投资形成的GDP、服务业增长、工业轻型化这三个方面加起来可以为GDP增长贡献7-8个百分点,同时停止落后产能,重工业发展可能会使GDP增长减缓1-2个百分点。

如何解决减排过程中地方和中央的博弈问题是关系到减排成效的关键。由于地方存在利益相关,有些地方不愿意在减排方面采取更大的行动。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地域性问题,按照地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东部地区过去发展快,累计排放量大,在这种情况下减排,能够快速地执行。但是西部地区,环境容量大,排放量也小,如果按照一刀切的政策同样减排10%,不公平也不科学。这样减排就会出现博弈。博弈的情况就是中央要求实现减排目标,地方就弄虚作假,中央只好另外设立核查监督体系,派专家核查,造成行政成本的上升。减排作为中国特色的办法,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成本过高,影响长效性。所以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对于一些地方的减排,中央要进行调控,给予一定的补贴,减轻地方博弈。

二、碳税是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政策手段

目前中央和地方在执行环保政策上,行为有很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政策是命令控制型政策,具体表现为关停并转,如果严格执行中央的环保政策,给地方政府

造成的成本就会非常高。中国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延续“十一五”期间提出来的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社会成本预期更高,继续关停并转的对象就会变成中型企业,对于很多县来说就是把所有企业都关了,这么高的社会成本国家和地方政府能不能承担,如果社会成本太高,地方政府不能承担,就会导致弄虚作假,最终的结果是无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这种强制性的关停并转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措施效果并不理性,因此经济手段应该日益变成主流的环保工具。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排污权交易的经济效率和征税相同,但是具体到实施政策的时候,是实施碳税的政策还是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效率,还有很多别的因素。

碳税目前在中国实施的现实效果可能会更好,首先碳税如果能够实行,包括环境税、资源税只要制订的合理可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其次,实行碳税有可能给地方政府提供激励。如对于新疆石油天然气征收资源税,资源税跟地方政府分成,每年给新疆几十亿的税收收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信号,中央政府开始调整自己在财政政策上的分配政策,将来如果实现碳税同样也可以这样做,地方政府就有了执行的积极性。所以给地方政府提供环保的经济激励非常重要,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此外,我国已经建立了非常有效的行政体系,可以保证税收能够有效征收。征收环境方面的税,存在双重红利,收了环境税,可以减少所得税等方面的税,减少要素市场的扭曲。第二,收了碳税,有可能代替将要出台的资源税和环境税,碳税调整了能源结构,整个污染排放,资源消耗可能都下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这个角度已经实现了,所以有

可能其他的税收就没有必要出台了,可能起到简化税收的作用。

收税的关键问题是税将来的用途,通过税收上来的钱,在交易体系下是在社会产业资本中存留的,现在我们应该还利于社会和产业资本,因此我们总体上认为应该是专款专用,用于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税收和碳排放许可证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如在美国就是把两级税和污染权交易制度结合起来.从经济理论上看,结合起来要比单一控制方法更加有效,但实施成本也更高一些。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的选择已经决定了国家前途,由于低碳经济主要的内容是在能源领域开展活动,如发展新能源产业,实行碳汇、碳捕捉等,实际上是国家战略的考虑。比如美国过去把国家的竞争力的重点放在金融创新等虚拟经济上面,但是现在通过复兴和复苏的投资方案,把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有关低碳的工作都作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内容,这就变成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竞争力的竞争。因此我国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高能耗的方式发展经济,未来将失去竞争力。

现在我们国家推出的4万亿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很大部分投在新能源产业上,特别是核电和风电等能源产业,这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但是现在存在问题是投资的效率不具有竞争力,因此下一步发展低碳经济要增强效能,比如风电、水电,我们的产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排耗程度比较高,效率还不高,还比较昂贵,到目前为止风能价格一般高于火电,目前清洁能源还是没有竞争力。所以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一轮国际战略上的制高点。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要从市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

首先政策干预非常必要,因为天然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市场是不存在的,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环境收益没有办法用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

所以,自然的市场不存在,这就需要用政策扶持培育这个市场。

美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有些经验可以借鉴,在美国政策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以刺激供给为目的的政策工具,第二是以调动需求为目的的政策工具。在培育供给方面,首先允许私人资本准入,美国70年代以前的电力市场,电力行业也是属于管制型的,即使在今天很多州的管制也非常强,1978年美国出台能源法案,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电力市场成为独立发展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而且在这个能源法案中规定私人资本进入的时候,如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可以免除许多管制上的限制,享受很多管制上的优惠。其次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补贴,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中开始实行PTC制度,生产税收的优惠,把税收补贴加入到法案中是有有效期的,这个期限过了以后,需要另外一个法律延续,如果中间有空档,市场预期不明确,私人资本就很少介入,如果在政策连续的情况下,这个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明显。需求调动的政策,第一是可再生能源份额制度,这个跟治理污染的交易制度非常相似,在每个州,美国没有联邦级的可再生份额制度,只有州一级的,这个市场的建立是非常有力的政策维护。第二个调动需求的政策工具,就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制度,给消费者选择的自由,这种模式就是以付费为基础的,消费者付出的钱是跟他用的多少电密切相关,另一种以自愿捐献为基础的。美国还出台了其他的政策性工具,比如政府用电的强制性要求,政府机关要求必须要用可再生能源;电网接入的保障,美国有很多农场,如果农场建立风电厂,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将电传到电网上面去,也可以使用电网上的电,每年进行核算,鼓励小风电的发展;公共基金。

从我国现行的政策工具来看,传统的行政干预的色彩非常显著,政府有钱可以提供补助,然后也必须收购,来确定价格。

我国风电总量的增长较快,在过去三年风电总量的增长连续翻了一番,但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定义,

包括水电,大家会看到另外一个事实,这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监管2008年第七号公告,自2005年底至2007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比例下降了1.37个百分点,比例不是增加,而是下降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长期规划中确定的目标是要保持增长的态势,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形势并不乐观。第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低效运转,以风电为例,一兆瓦装机容量在美国每年发2076MWH,但在中国只能发电955MWH,差距非常大。

另外,虽然我们有行政上的建议和要求,但是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之间的矛盾比较显著,电网公司把电全额收购过来,就意味着其利润的降低。数字显示,大约有1/3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容量上不了网。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基金,和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补助一道,以财政手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很多发电项目都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资助。第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确定上网电价。第三,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提供上网服务。

总之,发展可再生能源要有长远战略规划。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国家对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而且还存在一哄而上的问题,导致可再生能源低效的现象,所以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发展策略应该适当调整,不要追求在当前各种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占比,而是应该扎实地从最基础的东西出发,比如智能电网。

附件1:与会嘉宾名单

(排名按拼音顺序)

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谭继军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林立国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教授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系教授

马恒运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王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规划院

夏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徐晋涛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

尹海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教授

赵金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Program,Director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修改版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海海杰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弄明白,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经济?它与我们现有的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通过保障供应,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型的、以提高能源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被提出来了,来替代传统的经济形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形式走向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自身能源储备的 不足,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例如,到2030年, 预计中国80%以上的石油需求将依赖进口;其次,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做出了2020 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第三,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如果不降低能耗,必将挤压企业的 经济效益,对于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甚至高达五成的 高能耗产业更是如此。 在这种必然的选择之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又将有什么机遇呢? 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而在新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锂电池等行业,与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只落后了一两年。因此,在当今传统产业发展受挫、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的国家,如此广阔的国土面积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据估计,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在东北、中西部、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地热能方面,全国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当前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为906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 那么同时,中国又将面临着怎样的严峻挑战呢?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2016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卷及答案(题库)100分

1.(2分)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2.(2分) 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 D.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3.(2分)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工业发达国家 C. 农业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4.(2分)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气候变化 B. 经济危机 C. 政治改革 D. 经济全球化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5.(2分) 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B. 贴息、直接补贴 C.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D.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6.(2分)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7.(2分)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D.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8.(2分) 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 资金—交易 B. 限额—交易 C. 商品—交易 D. 基准—交易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9.(2分) 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 A. 南京环境交易所 B. 沈阳环境交易所 C. 上海环境交易所 D. 北京环境交易所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0.(2分) 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A. 日本 B. 南非 C. 韩国 D. 巴西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1.(2分)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农业活动 C. 自然灾害

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时间和背景以及挑战

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时间和背景以及挑战、途 径、误区、生活方式的变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 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中国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一章导论 1 1.1 什么是低碳经济 1 1.2 低碳经济的产生及目的 1 1.3 经济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2 第二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3 2.1 低碳经济 3 2.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解释 4 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压力 4 第三章.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5 3.1 提高能源效率 5 3.2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5 3.3 引导消费者行为 6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7 4.1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8 4.2展望—低碳技术未来展望 8

第一章.导论 1.1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2低碳经济的产生及目的 1.2.1.由全球范围内严峻的环境问题引出的低碳经济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诤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到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1.2.2.低碳经济的目的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最全版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一、简答 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101-102页)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99-101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7-99页) 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171-173页 )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87-189页) 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177-179页 )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27-229页) 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197-198 )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265页)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279页)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330-331页 )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21页 )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270-274页 )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83-85页) 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69-170页) 二、多选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 B C D)36

(发展战略)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全版

(发展战略)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马翠梅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报告》发表之后,温室气体减排正逐步由科学共识走向全球行动,且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壹些国家也相继发表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倡议书和行动计划。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目前国际上仍没有形成壹个严格统壹的定义,世界各国提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这充分反映了各国基于自身国情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诉求。总体上见,低碳经济是壹种以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为基础,以温室气体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外延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提高工业生产和能源转化效率、加大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少高能耗和高排、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等。 部分国家低碳经济的政策和行动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解及做法有着明显不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低碳经济目标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紧密联系在壹起;而发展中国家历史和人均排放较低,现阶段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采用高能效、低排放的技术和节约的消费模式,力争走出壹条不同于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思路,实现减排和发展的双赢。 1.英国。 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且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实施低碳经济战略,计划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且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讨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 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2021年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将以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实质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容量有限的湖北而言意义重大,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应对国际 ___、实现“弯道超越”、“提档进位”的重要途径。本报告在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占有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国际国内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最新动向、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抢占发展先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核心是技术创新、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能源问题,主要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机;二是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明显;三是粮食问题,也就是贫困人口和粮食安全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仅靠传统方式是难以奏效,必须有新的技术和新的革命,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xx年的《能源白皮书》,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意在占领新时期产业制高点,为自身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如英国提出,到2050年将二氧

论文—浅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发展之路

浅谈如何认识低碳经济 郭亚军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未来十年有望削减二氧化碳排放4.7亿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日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作者之一、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表示,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政府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 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 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 长了1.2倍.朱跃中认为,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 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 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未来十年内将单 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 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使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报 告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教授表示,大量的石油进口造成了中 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将会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倪铭娅)

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案资料

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 续发展

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040202109 丁月摘要: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适用性强的减排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整理:玉溪一中龚华 一、低碳经济体现了哪些哲理? 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应对气候变化,人类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向低碳社会转型,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体现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一)哲学 1.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采用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可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环境保护,遏制全球变暖趋势。 3.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应对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政治学 1.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决定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职能部门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这是由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决定的。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扞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3.这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经济独立与安全。 4.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三、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一)经济学 1.坚持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要用市场化手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3.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发展低碳经济所需技术和资金,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市场竟争力。 (二)哲学 1.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协调人与自然、经济社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了必然选择。我国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合理自主的“中国模式”,结合实际,合理自主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国家。 2007 年9 月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中国外交部2010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 中国目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带来我国就业的新机会。为了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需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由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对于目前的中国,低碳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其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第2题: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 )选择。 A:形式 B:对象 C:地点 D:时间 第3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4题:()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消费者 B:企业 C:政府 D:社会 第5题: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第6题:()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A:东极 B:西极 C:南极 D:北极 第7题: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第8题: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 A:0.5 B:2.2 C:8 D:10 第9题: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第10题:()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第11题:臭氧层厚度减少(),可使大豆减产20~25%。 A:22% B:23% C:24% D:25% 第12题: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A:100 B:200 C:300 D:400 第13题: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第14题: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 B:60% C:70%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与建议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 与建议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与建议 ■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内容提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我省自2007年开始的“双三十”工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探索。据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已由2006年的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吨标准煤/万元,累积降幅达到%,但绝对值仍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吨标准煤/万元)。只有通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低碳时代的河北选择是:用低碳标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尽快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适应低碳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位一体”的低碳经济发展网络;营造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全体动员打造绿色生活方式。

在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云川书记指出,“河北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体现。河北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积极寻求自身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迫在眉睫。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实际已经成为河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怎么样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经济的发展必然增加能源的需求量,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唯一的道路就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