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_赵洪山

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_赵洪山
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_赵洪山

收稿日期:2011-07-15

基金简介:201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博士生课题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及政府应对策略—基于浙江的数据研究”(10CGJJ11YBB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洪山(1969—),河南周口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收入分配研究。

第33卷第5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33No.5

2011年9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Sep.2011

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

赵洪山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近年来不断走低,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集中于技术进步、全球化、结构转型等方面,并且着重于实证分析和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劳动收入份额的调整、全球化影响和劳动收入份额同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等课题是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综述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11)05-0152-05

随着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逐渐增多,

特别是2007年以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讨,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能人们对此问题认识更清晰,研究更深入。

一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

决定

(一)要素投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本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者在资本和劳动是互补或替代的关系上持有不同观点。

一些研究认为资本和劳动是互补关系。罗长远等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1987—2004年的数据,发现资本产出比与劳动收入份额是显著正相关。他们认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情况下,资本积累会促使劳均资本拥有量和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如果按边际产出获得报酬,劳动者的收入将随着资本的积累得到提高,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弹性的绝对值等于

0.94,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型[1]

。其他的

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出了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的结果,但在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方向上存在不同观点。白重恩等利用1997—2003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劳动收入份额具有反周期性)为基础,假设要素替代弹性小

于1的情况下,劳动收入份额具有反周期性,回归分

析证实了这一假设,从而也论证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在近十年来的下降

[2]

另一些研究认为,资本和劳动是替代关系,资本产出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同发达国家的一些研究结论相符。白重恩等利用我国工业企业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发现工业部门要素的替代弹性为1,

强制性增加工资和其他劳动力成本将导致资本对劳动形成替代,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总劳动收入不会增加。从长期来说,

会导致企业选择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技术,

反而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并认为,过去十年中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很可

能造成对劳动总收入不利的影响[3]

。而李稻葵等利用2000—2004年的我国企业调查数据,

研究发现资本对劳动比与劳动收入份额呈负相关,这意味着资本与劳动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

[4]

应当明确的是,这些实证分析都是基于新古典

经济模型,

由于利用的数据和研究的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一些学者甚至对新古典经济模型解

释我国经济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

(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在西方学者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 )、单位劳动时间GDP 或信息通信产业资本存量份额表示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有见地的成果。尽管总体上

认为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负向效应,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黄先海等利用1989—2006年的数据,用工资收入代替劳动收入,通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当资本—劳动比为任一不变值时,导致YK/ YL增大,每一个工人生产函数的向上移动所表示的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乘数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效应。研究认为,除个别年份外,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各年均发生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增长起反向作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大于资本积累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并提出要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必须更加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技术进步在要素收入比重的变动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尤为直接[5]。

宋冬林等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细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中性、非中性和资本体现式),发现不同类型技术进步都呈现技能偏向特征,其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技能需求和技能溢价(由于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技能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形成劳动报酬非均等化)的互补关系更强,伴随着蕴含前沿技术的设备投资高增长,同期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技术进步具有物化型和技能偏向型的双重特性[6]。

此外,一些学者进一步从劳动异质性研究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王永进等运用1993—200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包含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和物质资本的三要素模型,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增加技能劳动需求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但物质资本收益的提高和对非技能劳动需求的减少,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如果资本与技能劳动之间是互补关系,技能劳动供给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呈“U型”关系,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就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7]。

然而,罗长远等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产出水平表示技术进步,认为由于工资增速远落后于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或者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并没有显著提升劳动收入占比,就整个经济而言,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工资的较快增长是一个普遍事实[8]。白重恩等利用我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也发现技术因素(代表技术变化的资本—产出比和代表行业技术差异的行业因素)对工业要素分配份额影响很小[9]。在白重恩等所考察的解释变量中,影响最大的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

二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衡量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等。

(一)对外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融入全球化的速度逐渐增快。根据经典的贸易理论(Stolper-Samuelson 定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会使劳动者收入增加,但现实却是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

姜磊等利用我国省级1996—2006年数据,考察了对外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由于对外出口的就业效应大于劳动生产率效应,对外出口对劳动分配比例产生了正面影响,对外进口的就业效应小于劳动生产率效应,对外进口则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总效应为正[10]。罗长远等认为,出口对于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并从外资在我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升到50%以上和我国出口结构向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转移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不符合Stolper—Samuelson定理[11]。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出口贸易的增加将使国内高生产率的企业迅速扩张,因而出口贸易将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周明海等发现我国出口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效应为负,出口产品复杂度的上升和出口企业效率的提高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贸易理论对此加以解释[12]。

就实证来看,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总体上并不明确。

(二)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效应比较明确,总体为负。研究集中于FDI的我国特性和FDI通过影响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来决定劳动收入份额。

罗长远等认为,FDI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而劳动收入占比提高反过来也不利于吸引外资。在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竞争,强化了资本的谈判地位。主要来源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也使得劳动收入占比降低[13]。

邵敏等利用1998—2003年工业部门的省级面板数据,认为外资进入程度的提高对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的降幅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外资影响我

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的途径为:通过影响工资增长(外资进入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直接效应与“工资溢出”效应:直接效应为外资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高于内资企业;对于不同的东道国,外资企业的这种“工资溢出”效应是不同的),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压低工人工资,进而使工业部门的劳动所得低于劳动边际生产率)来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而外资对劳动者报酬份额的这种负向作用主要来源于其负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并认为,负向的“工资溢出”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在东道国技能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外资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高于内资企业,技能劳动力或其他人才会向外资企业流动,使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14]。

三劳动力流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研究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为基础,特别是考虑了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从总体上能够解释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李稻葵等以刘易斯二元经济为背景,提出一个二元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解释。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摩擦工资”(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剩余劳动力使得企业能够压低工人工资,进而使工业部门的劳动所得低于劳动边际生产率)带来了劳动份额的“U型”变化,但我国目前基本仍处于“U型”发展的左半边,劳动份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逐步下降,而未来几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2000年固定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之后,劳动份额也会在到达拐点之后逐步回升[15]。从依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完善劳动经济制度,健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劳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龚刚等建立了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认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导致劳动收入(这里指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的无限供给不仅使得工资不随劳动力需求增长而增长,同时也使劳动生产率和物价的变化对工资的影响不够敏感。这意味着,当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物价上涨时,工资的提高不够显著,从而由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非工资,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由劳动者分享[16]。

李稻葵等的模型假设劳动力只在工业和农业部门间转移,忽略了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而龚刚等建立了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基于需求的视角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给出了与李稻葵等不同的机理解释,更符合我国的现实。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需求不断上升使剩余劳动力供给逐渐消失,工资将逐渐恢复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这意味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工资的增长率会随经济的增长而更快地上升,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得到逆转。

四经济发展对劳动份额变动的决定

(一)经济发展和劳动收入份额间的“U型”关系

源于Kuznets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间的“倒U”假说,成为了许多学者信奉和研究的对象,由于劳动收入份额是收入分配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劳动收入份额间是否存在“U型”关系。

罗长远等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人均实际GDP (1987年价格)每提高1%,劳动收入份额将下降0.13%。同时,在加入人均实际GDP的平方项后,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确存在“U 型”关系[17]。白重恩等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收入份额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从另一侧面验证了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发展间存在反向关系,同时人均GDP对模型的解释贡献最大。他们认为,在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的资本收入份额的变化可能并不是单调的,后者的变化方向取决于各部门资本收入份额的差异[18]。当然,这一实证并没有验证罗长远等一文中的“U型”关系。应该注意的是,这一结论是在保证各产业部门资本收入份额的高低关系在所有地区相同的情况下得出的。

事实上,Kuznets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间的“倒U”假说一直在受到置疑,Kuznets本人也没有直接认可。他敏锐地意识到研究所使用的可信资料的贫乏,认为得出的结论是“5%的经验材料和95%的推测,此中还可能有如意算盘之嫌疑”[19],并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其他因素。所以,我们以此为基础研究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应全面考虑所涉及的因素。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研究主要借助(Solow,1958)的行业分解方法来

实证劳动收入份额的内部变动情况。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征是农业部门比重的持续下降和工业部门比重的迅速上升。

白重恩等通过对三大产业进行分解,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总体收入份额变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部分是由产业结构转化引致的,即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所产生负的结构影响,使总体劳动收入份额降低,部分是由工业部门自身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引起的[20]。罗长远等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以正相关性同时波动,加剧了整个经济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由于整个经济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性大于产业层面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性,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收入占比的产业差异(即“Kuznets事实”),并未在加总的层面上促使劳动收入占比趋于稳定(即“Kaldor事实”)。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性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在1996年之前,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与三次产业内部的劳动收入份额均有增加,以及第一、三产业比重提高有关,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在1996年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但第三产业比重却未有更大幅度的上升,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萎缩。除此之外,三次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出现下降也是促使整个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下滑的重要因素[21]。

在此基础上,李稻葵等认为,我国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将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经济转型中的非农化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释目前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22]。肖文等将产业结构细分到行业,对工业内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行业分解,发现各细分行业内部同时出现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情况,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向下的影响。通过比较固定权重和加权平均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解释能力比较有限,起决定作用的是各行业内部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23]。

五制度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一)国企改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李稻葵等将国有企业比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份额与国有股比重存在负相关,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机械行业的国有企业比重比纺织行业高,国有企业更多地代表了资本密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水平较低[24]。

白重恩等利用国有、集体、法人、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在全部实收资本中的比例代理企业目标差异,发现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导致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4.7个百分点,认为这是由于国有企业平均劳动收入份额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是要素市场扭曲减少所致,国有企业改制是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解释力度占模型总预测值的51%[25]。这一解释同李稻葵等的解释完全相反。

二者的主要差别是在研究该问题时所选择的解释变量不同,并且分析问题的视点不同:一个是利用国有企业比重和资本密集度来解释,另一个是利用各经济在实收资本中的比重和平均劳动收入份额来解释。

(二)民营化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罗长远等利用非国有部门的就业比重表示民营化,认为民营化后的企业报酬支付更能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工资侵蚀利润”的状况得到扭转,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富余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供给冲击,对工资产生向下的压力,民营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显著为负[26]。周明海等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表示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和以国企改制、民营化和外资进入为特征的所有制变化),认为国企改制、民营化和外资进入为特点的所有制结构将通过提高经济的效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27]。

(三)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是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而议价能力又受制度,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影响。任太增认为,劳资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一系列制度因素。工资的历史传统和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为劳资双方提供了谈判的起点,劳动力市场结构决定了劳资双方基本的谈判能力,工人的选择权和第三方力量会强化或弱化某一方的谈判能力。在我国,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人选择权的丧失,资方偏向的第三方力量等,表明我国的制度环境具有资方偏向,劳动收入份额过低[28]。

六测度方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

我国没有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直接统计数据。不同学者运用不同的数据所进行的研究,带来了数据的可信度和数据的可比较性问题。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运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对我国的劳动报酬数据进行调整。

白重恩等认识到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所带来的

2003—2004年劳动收入份额的跳跃性变化,为同以前数据可比,按照以前的统计口径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研究表明,1995—2004年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73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4年统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使劳动收入份额被低估了6.29个百分点[29]。

有些学者通过剔除生产税净额这一“楔子”,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研究。白重恩、罗长远、周明海等对此进行了研究。周明海等的研究更加深入,不但估算劳动收入份额时剔除了生产税净额的影响,而且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生产税净额比重的增加,将高估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幅度[30]。

张车伟等使用1978年以来的有关数据,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对我国劳动报酬数据(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收入)进行了调整,发现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31]。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国学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总体来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仍需深入。

一是对劳动收入份额数据的调整。各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这就需要逐步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对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调整。部分研究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我国学者在劳动收入份额计量的规范性研究方面还需深化,特别是在间接税的剔除、农村家庭经营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收入的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的重新定义和度量等方面。

二是全球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决定的机理。全球化作为同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相伴的一重要现象,被普遍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决定因素。我国近十几年来出现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同Stolper-Samuelson定理相悖。如何进一步结合我国的现实,探讨现代贸易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解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要素份额决定的机理也应成为以后研究的方向。

三是对劳动收入份额和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仍需拓展。目前对收入差距和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并没有统一起来,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影响机理?如果存在,内在的机理究竟怎样?如何将二者有效贯穿起来?等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30.[2]白重恩,钱震杰.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44-145.

[3]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40.

[4]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U 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9.

[5]黄先海,徐圣.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一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7):35-42.

[6]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我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5):80.

[7]王永进,盛丹.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J].世界经济文汇,2010(4):48.

[8]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30.[9]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37.

[10]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32.

[11]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29.[12]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10(10):31.

[13]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32.[14]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4):1200-1206.

[15]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18.[16]龚刚,杨光.从功能性收入看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J].我国社会科学,2010(2):68.

[17]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30.[18]白重恩,钱震杰.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44.

[19]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XLV):26.

(下转第169页)

精神、团队文化的品味、格调与UTT的愿景目标、人文精神、教学教改水平、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息息相关,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UTT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的UTT的文化机制,将个人的愿景与团队的愿景相融合,将个人的发展核心价值融入UTT的愿景理念之中,既要确认UTT成员在团队中的位置,更要强调其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既要确认UTT成员个人在教学教改中取得成果的自豪感,更要强调团队对质量工程整体推进的集体荣誉感;既要尊重UTT成员个人在教学中的能力与作用,更要强调UTT成员之间的沟通信任、协同合作、凝心聚力、优势互补、共同承诺、彼此促进,追求UTT的整体和谐与绩效,从而实现UTT 的愿景及其质量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余春.团队行为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

[2]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局,

2007:15.

[3]盖伊拉姆斯登,唐纳德拉姆斯登.群体与团队沟通[M].冯云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56.

[4]乔恩·R·卡曾巴赫.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侯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1.

[5]刘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

[6]俞祖华等.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7]粤高教教【1995】27号《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一三五二”工程的意见》

[8]教育部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9]Jan R.Katzenbach,Douglas K.Smith.团队修炼[M].童慧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1.

[10]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责任编校周永军】

(上接第156页)

[20]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33.

[21]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我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我国社会科学,2009(4):74

-78.

[22]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l):76-77.

[23]肖文,周明海.贸易模式转变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我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57-162.

[24]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l):79.

[25]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36-37.[26]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30.[27]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10(10):31.

[28]任太增.劳动份额、制度羁绊与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J].改革,2010(5):122.

[29]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38.

[30]周明海,肖文,姚先国.我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我国工业经济,2010(6):36.

[31]张车伟,张士斌.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J].我国人口科学,2010(5):34—35.

【责任编校周永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显着。自16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自由贸易产生分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这一观点后,掀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热潮。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增长理论、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图在浩瀚的文献中找出主流的声音。 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着。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着重于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上。 (―)国际贸易视角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

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书中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成本没有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经济利益: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李嘉图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与H-O理论推断相反的“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新篇章。约翰.穆勒首先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促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此阶段主要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提出“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出口较为单一且大量的开放型发展中国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信息来源:财经信息网日期:2011-07-11 作者:[崔丹] 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收入分配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经济学家对其研究日渐深入,也得出了许多新的成果。自库兹涅茨假说提出之后,研究重点集中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证分析结论,理论学家从多个角度研究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政治经济机制、社会稳定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等介绍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收入分配理论演进概述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回顾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十分庞杂,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家曾对分配理论给予极高的重视,侧重于讨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此后,亚当·斯密将前者的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等问题的出发点。而针对分配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则是古典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他始终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中心,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正是商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分配变量。 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和体制变化同收入分配状况和趋势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促使资本集中、积聚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产业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于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周期性爆发, 经济发展在经济危机强制调整中辗转行进。经济制度变动是决定收入分配机制的观点,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联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代收入分配 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收入合理分配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1637487.html,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作者:刘铭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了 1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程度较大、最受认可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人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甚至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的应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的最新的或经典的,尤其是对年份较近的比较有影响力1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10个因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 1.大学生就业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它既可以隶属于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又可以隶属于教育这个巨大的系统。构成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应是大学毕业生,从系统的角度看,毕业生自身也能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最新报道显示,仅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达756万,数字十分庞大。另外,该系统还包括了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子系统。来自外界的信息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环境因素,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国家或者企业。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的优惠就业政策信息,再诸如企业自身扩大招收规模等。在此,将大学生就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大学生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社会系统。 2.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为了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因素,下面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分别从四个子系统的视角对所看文献进行聚类,形成简单的综述。文献检索过程中,我选择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设定时间为2013—2016(为了跟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ISM模型作对比,期望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为了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文

中小学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文献综述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文学院王茹珍 2013120257 通过阅读和浏览数百种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 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便于传授大量知识,。正因为 如此,才会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学校教学的主流。但同时,能够大量传授知识的 同时它也存在着问题,照顾到了大多数的学生因而少数的,极个别的学生就被自然而然的“淘汰出局”。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这种模式明显是违背了这 一初衷的。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 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以学生为 中心,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缺陷是学 生素质存在高下差异,同时,学生的三观也还没建立,看待和分析问题缺乏客观性,认识 比较片面。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 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 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 今较为先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 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 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教学而教学,没有把语 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是外界客体结构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的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太复杂太抽象的东西一股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综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 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 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 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 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 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 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向居民倾斜(~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年至今)两个阶段。 ~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下降到,下降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从下降到(见表)。 .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无论是城乡之间、城乡内部,还是行业之间、地区之间, 居民收入差距均呈扩大趋势,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较大。 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年超过的国际警戒线之后,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年达到。其中,城 镇居民基尼系数为,农村居民为,分别比年提高和(见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 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年的扩大到年的,绝对差距已经超过万元。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年,在城镇职工中,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其他单位职工实际工资分别增长倍、倍和 倍;行业门类间的工资差距由年的倍,扩大到年的倍;年证券和纺织两大行业的职工平均工 资之比达到创记录的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放缓,~年,城乡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分别增 长和,明显低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的增幅。 .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特别是腐败和灰色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社会 影响恶劣。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王小鲁的一项研究表明,加上隐性收入后,年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 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从统计显示的倍扩大到倍。主要是企业家、个体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文艺工作者以及部分公职人员存在大量隐性收入。这些收入主要来自公共 资金的流失、银行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收费、行政许可中的寻租、土地收益流失、垄 断收益等。 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Education QIU Y un-mei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Zhejiang Lishui32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flourishing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tourism education has become vital sub-s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of tourist disciplines, structural system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setting up of courses. The paper offer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about tourism education to which special research should be paid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s: tourism education; research of tourism education;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游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有关旅游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对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依笔者目力所及,我国有关旅游教育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996年以后,即从《旅游学刊》出刊《旅游教育增刊》开始。1999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推出了教育专刊。增刊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内容涉及旅游教育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旅游教材、教法的探索等。 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我国的旅游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正规学校的旅游教育始于1978年,而零星的职业培训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存在[1]。陶汉军对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阶段从50年代起进行回顾,并将之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化、标准化三个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结构体系,并且已经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董观志在对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就进行总结时,认为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和内涵式发展时期三次跳跃式发展阶段,并认为自1995年以后进入了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时期,现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3]。刘志江从旅游教育的现状、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旅游教育有继续稳定发展、体制改革更趋深入、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水平接轨的趋势[4]。喻学才通过对上海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的剖析,指出规范化是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规范化的保证措施[5]。丁力等针对全国范围旅游需求已趋饱和,而旅游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指出我国旅游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对旅游教育质量的追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6]。张立明在分析了旅游业全球化特征、世界旅游业发展态势及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现状之后,总结出中外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教育的国际接轨是我国高等旅游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7]。刘文江[8]、黄松山[9]等通过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旅游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入世的挑战和满足21世纪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尚不稳定,旅游学学科地位偏低,和旅游业对国家所作的巨大贡献形成很大的反差,阻碍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申葆嘉[10]、郝索[11]、明庆忠[12]等人从发展时间短、方法论尚无重大突破、研究力量薄弱、观念意识不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学科尚不成熟的原因。同时他们指出,从旅游学科的跨学科、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职业教育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许金龙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545004)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展开了文献述评。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古典学派的传统就业观点。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货币供给、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支出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持久的影响。价格和工资的灵活变动能够维持充分就业。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指出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凯恩斯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改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主义者坚信,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改善就业。马克思的就业理论。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运用劳动力的二重性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马克思把就业与失业看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矛盾,同时揭示了其剥夺人性之本质,科学展现了劳动力市场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另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值得借鉴的毕业生就业经验,如美、日、德、法四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模式。美国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不包分配的情况下,学校提供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自主择业。日本的模式和做法是采取巨资投资优先发展教育的明智策略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立法也是日本政府对教育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的模式是一方面政府加快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毕业生就业,再一方面就是政府提供就业服务培训。法国的模式是主要通过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工作岗位;采取就业灵活的方式,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并对其提供鼓励性补贴,从而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 二、国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因素探讨。 文东茅(2005)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2006)研究得出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不大;不管在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求职进行阶段,潜在帮助者人数、专业、党员、学生会干部和父亲主要领导干部阶层五个因素对求职者选择非正式渠道都有显著正影响。 钱明霞,任蓉蓉,张舒华(2008)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次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同的高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是有差异的。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岳昌君,丁小浩(2004)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的研究,并进行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和教育两方面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魏捷,付春新(2006)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李炜,岳昌君(2007)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分析。 阎凤桥,毛丹(2008)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大学生毕业走向、大学生就业落实率、起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受社会资本影响的关系。 (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陈海平(2005)提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曾庆双(2005)提出了加强心理辅导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加学生对人才需求的了解,改革就业培训机制,增强高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等对策和建议。 李昌林(2007)指出目前需要从社会、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是完全可能的。 张立波(2006)结合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分别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这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 涂晓明(2007)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借助的家庭关系资源和学校的就业努力、就业服务等社会资本成为其获得就业机会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并指出,作为传统的毕业生人力资本质量的信号的学习成绩,依然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永君,李宇遐(2007)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集中围绕解决毕业就业问题的多元主体构建及加强其功能塑造、人才市场的培育、就业氛围的营造、用人单位转变人才观念和走出招聘歧视误区等方面,寻找出路与对策,旨在着力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文献述评 纵观以上文献,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可谓文献缤纷,对于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且提出的对策建议也适应了就业发展的形势,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尤其是某一具体区域的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区分不同区域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许金龙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22228/2011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姜磊郭玉清 2012-3-8 11:01:05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二元经济模型,无限劳动供给,就业压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收入份额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93年至2007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缓慢攀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4%,然后一路下滑到2007年的39.7%,特别是2002年后,劳动报酬比例加速下降,短短6年内劳动报酬比例降低了11.2个百分点,降幅达22%。白重恩等(2009)指出,2004年经济普查以后,我国变更了劳动收入的统计口径,将2004年以前属于劳动收入的个体企业所有者收入变成了资本收入,可能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降幅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但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都保持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即便考虑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趋降”这一判断仍然是准确的。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但与我国相比则迥异斐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体,虽然熟练劳动力同发达国家近似,也是稀缺的,但非熟练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稀缺,甚至存在无限供给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时,简单套用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其内生出的结论能否反映问题实质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运用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二元经济模型修正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关于劳动是稀缺的假定,进而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具体影响因素。 二、劳动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与评价 分配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嘉图甚至把分配问题说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盛行的时代,英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具有无限供给特征,因此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普遍假定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着无限劳动供给,工资是由社会习惯决定的,其在数量上等于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假说。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将快于工资上涨速度,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逐渐下降。 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更。克拉克于19世纪末在生产要素论、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提出解决分配问题的边际生产率论。他认为,在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

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在高速发展下,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被拉大,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是整个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也是一种分配机制,对资源和财富具有分配和再分配功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文是对研究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篇文献综述。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未来的研究拓展方向。【关键词】收入分配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Abstract During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income gap is wide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ld saying goes, "Don't worry about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worry about the distribution. Naturally, the issu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cent debate. As the lifeblood of the economy, financ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lso, finance is a kind o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t has the function of distributing and redistributing resources and wealth. Through consult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is a literature review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ree parts,part 1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part 2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s,the last on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Keyword】income distribu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literature review

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资产分类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既包括企业契约理论(政治成本假设、报酬契约动因、债务契约动因)对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也包括盈余管理、管理者意图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最终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根据现有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由管理者意图划分是不可行的,而三大契约理论在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上解释力很强。 【关键词】金融资产;企业契约理论;盈余管理;管理者意图 -------------------------------------------------------------------------------- 一、企业契约理论对金融资产分类的影响 科斯于1937年提出的“企业的契约理论”(the contractual theory of the firm)是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起点,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契约是签约方关于各方合作者关于合作中取得的收益分配问题达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协议或约定,预期在未来(契约到期日)能够被兑现。如果一个主体加入企业期望的回报高于它付出的成本,这个契约便成立了。每个签约方(企业各主体)投入和取得资源的数量、形式和时机是他们之间讨价还价的博弈结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选取会计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基本契约动因:政治成本因素、债务契约、报酬契约。 (一)政治成本因素 企业会计数据是政府进行税收和其他相关调控的基础,所以企业为规避政治成本,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的影响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税收政策,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等特征,企业管理者倾向于选择降低当期计税基础,所以会增加企业现金流的会计政策;第二,被收费和管制成本,在政府管制较严垄断性行业,常常会依据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来制定收费标准,所以企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后改革时代”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及治理

“后改革时代”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及治理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确定是劳动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内涵、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本质规定及其历史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政府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市场因素、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与供求不匹配是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的对策:应着力在初次分配强化“劳权”,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再分配着力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解决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问题。 标签: 劳动力;收入;分配不公;成因 我国已进入“后改革时代”,社会和谐、共同富裕、关注民生和质量增长是“后改革时代”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据统计,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统计显示,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60%多下降到了2007年的50%,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三是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6.76%下降到12.19%,10年间下降了4.57个百分点。解决劳动收入分配不公应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从后改革时代的要求出发,重新解读马克思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本质规定性,坚持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原则,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一、文献综述 对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的研究须基于对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清晰认识。国内学者对劳动力商品价值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上,形成了差异化的观点。陈永正认为,劳动力价值除马克思所说的三部分内容以外还应该加上劳动者受教育而形成的新价值,因为教育是在劳动力价值形成过程中凝结成“隐含劳动力”在劳动力支出时表现出来。谭运进则强调,马克思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构成,而现代劳动力价值是一般构成,应该在最低构成上加上劳动者享受性消费资料的价值。吕君奎则认为,除马克思所说的三部分内容以外,由于活劳动投入能够形成较大的劳动力价值,因此,劳动力价值还应该再加上家庭对劳动者的活劳动投入。上述代表性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认为现代劳动力商品价值应包含更丰富的构成内容,应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价值进行新的解读,这种解读既不应脱离时代背景,也不能离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pdf

争论之焦点:劳动收入份额是稳定的吗?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雇员报酬的份额)则较低”。[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Young(2004)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2007)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Ruiz(2005)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Giammarioli等人(2002)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欧盟经济体的劳动份额由20世纪6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64%。因此,“过去四十年中主要欧盟国家劳动份额的演进表明的首要一点就是,由标准增长理论所预言的稳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5]类似地,欧盟前15个成员国1970-2004的数据也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下降了”。[6]而Guscina(2006)运用OECD18个国家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劳动份额波动的情形,“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稳步上升之后,工业化国家中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几十年中是下降的”,[7]这种波动并非具有周期性的特征。Krmer(2008)指出,“劳动份额的变动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的情况)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最为接近,具有(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稳定的劳动份额。在英国劳动份额经历了相当大的短期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显著。在欧洲大陆总的情况是在过去的20、30年中(劳动份额)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德国和法国的劳动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而其他国家如奥地利和荷兰高峰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国家中,(劳动份额的)下降是相对温和的(如法国),而另一些国家(的劳动份额)则表现出稳步的甚至是强烈的下降(如奥地利)”。[8]Morel(2005)指出加拿大的劳动份额在1998-200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劳动份额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Takeuchi(2005)以日本为例也对劳动份额稳定性假说提出质疑。他分析了日本劳动份额的波动情况,认为劳动份额的波动是“有助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层面上厂商获利能力的重要基础”。[9]无论以横截面数据还是以时间序列为视角,上述对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中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并不具有稳定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劳动份额不稳定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ollin(2002)认为劳动份额计算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致使计算结果显示劳动份额不稳定。“通常对劳动份额的‘简化的’计算———即用雇员报酬占GDP比例———这是个明显的并且重要的错误(因为)它没有计算个体经营和其他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劳动力的数据表明这个错误在贫困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劳动力比例较大。”[10]Gollin通过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劳动份额,结果表明劳动份额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中都是基本稳定的。Zuleta和Young(2007)通过构建两部门的“具有引致创新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说明“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份额彼此独立地波动,但总的劳动份额却呈水平趋势”。[11]Young(2006)把稳定定义为均衡,并指出相对于单个行业中劳动份额变动的非均衡特征而言,总的劳动份额变动具有均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的劳动份额就是稳定的。劳动份额是稳定的吗?自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人们关于稳定性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总的劳动份额还是行业的劳动份额均表现出波动特征。究竟是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是虚假的?还是后人的观测不够长期?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Xie(2011)运用1950-2004年1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与人均真实GDP之间呈三次方的倒N字型关系”,[12]即在工业化(由农业向工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是下降的;在后工业化(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上升;在金融化(金融和房地产部门兴起)阶段,劳动份额又转而下降。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仅仅是这些变化中的一部分。Xie的发现对稳定性的研究有了新的启示。稳定性问题关注的是劳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论怎样,其实质是关于其演进路径的研究。 争论之实质:劳动份额是如何演进的? 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变动是怎样的?是随机的摆动还是具有内在规律?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劳动份额长期趋势的关注最终引导人们转向了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发现了劳动份额演进的不同特征,并据此得出了差异化的演进路径。(一)递减特征劳动份额随时间而表现出递减变动是大部分学者对于近几十年来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特征的演进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此有普遍的认同,他们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主要是收入分配理论。这其中又包括收入分配的定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及其原因等方面。 在对收入分配的定义方面,我主要关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观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将收入分配问题视作价格形成问题的一个方面。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下公平的收入分配就是人们按各自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例如,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认为,在一个竞争经济中,收入分配由生产要素的定价来决定,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又与增加的总产量的货币价值相称。对于工人工资,他认为“在工资率(边际要素成本)等于企业出售边 际产品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产品)时,达到雇佣的最优水平”。马歇尔等新古 典主义经济学家主要立足于“效率”来考察收入分配,但他们却忽视了“公平”的作用,忽视了雇佣工人所应得到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他们明显的缺陷。[1] 再来看马克思对收入分配的定义,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第7篇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中。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收入分配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分配。而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并且劳动力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分解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取决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所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就是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得到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工资。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被进一步分解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其中利润归产业资本家,利息归银行资本家,地租归土地所有者。[2] 在收入差距问题方面,我关注了以下几种理论观点:(1)唐松年教授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会造成心态失衡,会给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3](2)赵友宝教授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会形成恶性投资循环,即“大多数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致使国内市场狭小,投资引诱不 足进而导致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3)曹国安教授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由于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经济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状态,另一方面会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