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C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物吸收

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 )

A.肺泡

B.上呼吸道

C.细支气管

D.毛细支气管

E.食道

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

A.江河

B.泉水

C.雨雪水

D.井水

E.湖水

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

A.黑脚病

B.氟骨症

C.斑釉牙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

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E)

A.生活污染

B.工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农业污染

E.以上都是

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

A.CO2

B.SO2

C.CO

D.PAH

E.光化学烟雾

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 )

A.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 E.锌烟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A.100 B.105 C.110

D.115 E.120

5.职业病诊断应由( 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A.2 B.3 C.5 D.7 E.9

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C)

A.病史 B.体格检查结果 C.职业史

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 E.实验室检查结果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 E )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卫生监督所

D.卫生行政部门 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

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 A )数量。

A.脂肪 B.总热能 C.蛋白质

D.脂肪与总热能 E.脂肪与蛋白质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 C )%左右。

A.30 B.40 C.50 D.60 E.70

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 )

A.接触机会 B.接触方式 C.接触程度

D.接触的水平 E.接触的吸收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A ) A.亚硝酸钠 B.苯胺 C.一氧化碳 D.笨肼 E.丙烯醛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A )

A.职业性 B.污染性 C.生活性

D.药源性 E.母源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

A.点彩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 D.干扰卟啉代谢

E.红细胞脆性增加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

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

A.有机盐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E )

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4.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 )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

D.α-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

7.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B )

A.钙 B.铁 C.蛋白质

D.脂肪 E.乳糖

8.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A )

A.副溶血性弧菌 B.沙门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肉毒梭菌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问题(18~20)

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A)

19.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 B)

20.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 C )

21.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 E )

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 E.蔬菜、水果问题(22~25)

22.钙的最好来源是( D)

23.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 B ) 24.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E )

25.我国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 )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D )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

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

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

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E )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B 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

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

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A )

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6.健康促进的

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C )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

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

运动相结合

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 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E )

A.教育 B.行为改变 C.增权 D.环境改变 E.社会干预

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 E )

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 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E.求神拜佛

8.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 A)

A. 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疗其全部己有的疾病

B. 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

C. 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

D. 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E. 通过所有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

11.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 A)

A. 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B. 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C. 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D. 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E. 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12.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服务模式上,强调( B)

A. 积极发展医疗专科服务

B.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C. 积极发展综合三级医院服务

D. 积极发展优质门诊服务

E. 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13.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D )

A.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 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 基本治疗

D. 专科医疗

4、可接触硫化氢的作业A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

7、慢性汞中毒无下列哪项临床表现E A、神经衰弱综合征B、口腔炎C、震颤D、易兴奋症E、腹绞痛

(考)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人类生物学

因素。

环境因素的分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饮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流行病学安全、感官性状良好、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

菌落总数≤100CFU/m;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与水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0.3mg/L,管网末梢水中≥0.05mg/L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①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

②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为支持诊断寻求佐证

③临床表现:特别要了解症状发生与接触有害因素之间的时序关系

④实验室检查:接触性生物标志和效应性生物标志

(考)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慢性中毒

①神经系统: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损害可

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②消化系统: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隐痛、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者可见蓝

灰色“铅线”;中度以上中毒病例可出现铅性腹绞痛

③血液系统: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导致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

④其他:肾脏受损

(考)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易兴奋症:早期主要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继之出现情绪和性格改变。

②震颤:汞毒性震颤即为意向性震颤,即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些精细动作时震颤明显,

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

③口腔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牙龈胀痛、发红、感染溢脓,可见汞线。

④肾损害:表现为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⑤其他:流产、早产、月经异常。

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肢体末端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

②手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

③语言障碍、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④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⑤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1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

A、肉制品,剩米饭

B、鱼虾蟹贝类等

C、禽蛋类

D、面包,面条等食品

E、臭豆腐,豆酱等

15、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D

A、真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17、肥胖症患者最易引起哪一种并发症D

A、肾功能损害

B、肝功不全

C、脑发育迟缓

D、糖尿病,冠心病

E、脂肪肝及月经异常

21、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C】

A、突然爆发,易集体发病

B、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C、易集体发病,具有传染性

D、易集体发病,无传染性

26、一食堂,就餐者就餐1小时后,陆续出现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根据中毒症状,中毒的原因最可能是【D】

A、钡盐中毒

B、赤霉病毒中毒

C、磷化锌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黄变米中毒

27、适于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的资料是【A】

A、偏态分布资料

B、对称分布资料

C、负偏态分布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E、正偏态分布资料

32、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最主要途径是【C】

A、皮肤

B、消化道

C、呼吸道

D、口腔粘膜

E、眼结膜

3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D】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感染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3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A】

A、食用碘盐

B、除去水中硫氰酸盐

C、煮沸饮水

D、降低饮用水的硬度

E、饮水除氟

38、下列哪项改变不属于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和损害【C】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暂时性听阈下移

D、暂时性听阈上移

E、永久性听阈上移

40、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D】

A、呼吸数频,面色苍白

B、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

C、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

D、呕吐,腹痛,腹泻,绿色水样便

E、酒醉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42、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C】

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

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

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

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

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

48、腌制或酸渍的肉类、蔬菜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D】

A、黄曲霉毒素

B、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C、胺类

D、Nˉ亚硝基化合物

E、黄曲霉菌

1、某厂仪表制造工,工龄8年,近几个月常出现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症状,并有书写困难、口腔粘膜溃疡、牙龈红肿等体征,此工人可能为【D】

A、急性苯中毒

B、急性铅中毒

C、急性汞中毒

D、慢性汞中毒

E、慢性铅中毒

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不包括【D】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电解

E、结合

10、目前我国粮食污染最严重的毒素是【A】

A、黄曲霉毒素

B、黄变米毒素

C、岛青霉毒素

D、杂色曲霉素

E、展青霉毒素11、风疹病毒有【D】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作用D、致畸作用E、致突变作用

15、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A】

A、红斑作用

B、日射病

C、视网膜灼伤

D、白内障

E、皮肤烧伤

25、可能接触苯的作业【C】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

30、测定某地130名正常成年男子样本红细胞数,要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95%可信限范围是【D】

A、μ±1.96SX

B、X±1.96σX

C、X±2.58SX

D、X±1.96SX

E、μ±2.58σX

36、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B】

A、寄生虫虫卵

B、总大肠菌群

C、细菌总数

D、痢疾杆菌

E、钩端螺旋

41、营养素目前分为五大类,除了【B】

A、蛋白质

B、水

C、脂肪

D、碳水化合物

E、无机盐和维生素

42、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B】A、5μm B、10μm C、2μm D、1μm E、15μm

5、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C】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造血系统

D、消化系统

E、心血管系统

6、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C】

A、发病季节都在9月份,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确切关系

B、潜伏期在10~20小时,发病都在夏秋季节

C、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集中发病,并能找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其动物实验阳性,并有细菌和血清血检测结果

D、可疑食物经动物实验阴性,并有细菌和血清学检验结果

E、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大量病人发病,并有传染

16、职业病是指【C】

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C、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

D、在职业活动中由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E、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6、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D】A、硫酸B、SO3

C、H2S

D、O3

E、CO2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

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

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

际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

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

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

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

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 T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 F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 F)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 T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 T)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 F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T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 T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 F )9.无病就是健康。

(F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 F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T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五、简答题(共35分)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9分)

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8分)

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8分)

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10分)

(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3分)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沉降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2.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

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等同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4.有效氯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

5.碘缺乏病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 )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C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物吸收

的主要作用部位( B)

7.SO

2

A.肺泡

B.上呼吸道

C.细支气管

D.毛细支气管

E.食道

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

A.江河

B.泉水

C.雨雪水

D.井水

E.湖水

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A )

A.房屋地基 B吸烟 C.人的呼出气 D.燃料燃烧 E家用电器

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 )

A.慢性砷中毒

B.慢性汞中毒

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

E.慢性镉中毒

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

A.改善水质

B.除去有害物质

C.改善水质混浊度

D.杀灭病原菌

E. 调节水的PH值

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 )

A.﹥-1者

B.﹥0者

C.≥-1者

D.=-1者

E.=0者

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C )

A.地甲病

B.克订病

C.痛痛病

D.亚克订病

E.新生儿先天甲低

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

A.黑脚病

B.氟骨症

C.斑釉牙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

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E )

A.生活污染

B.工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农业污染

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 E )

A.氟缺发

B.碘缺乏 C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E )

A.镉

B.砷

C.颗粒物

D.挥发性亚硝酸胺

E.BaP

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 )

A.消毒-沉淀-过滤

B. 沉淀-消毒-过滤

C. 过滤-沉淀-消毒

D. 沉淀-消毒-过滤

E. 过滤-消毒-沉淀

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 )

A.CO

2 B.SO

2

C.CO

D.PAH

E.光化学烟雾

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E )

A.治理工业三废

B.预防农药污染

C.预防生活污染

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 B )

A.5.00

B.5.60

C.6.00

D.6.56

E.7.00 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 )

A.工业企业 B.生活炉灶 C.交通运输

D.地面尘土飞扬 E.意外事故排除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2)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3)致畸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2.简述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

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

3.简述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常用的消毒物。

氯化消毒的原理:

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

Cl

2+H

2

O→HOCl+H++Cl-

2Ca(OCl)+2H

2O→2HOCl+Ca(OH)

2

+CaCl

2

Ca(OCl)

2+2H

2

O→2HOCl+Ca(OH)

2

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影响细菌的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并损伤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而导致细菌死亡。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破坏。

常用消毒物法:(1)常量氯化消毒法即按常规加氯量(一般为1—3mg/L)进行饮水消毒的方法。(2)持续氯消毒法指用放有漂白粉或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的20—30倍)容器,上面打孔,悬浮于水中,借水的振荡,容器内的消毒剂由小孔中漏出。(3)过量氯消毒法:加入10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的加氯量,即10—20mg/L。

4.简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1)高碘。(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含有CN-,进入体内可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浓缩能力,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3)饮水因素。

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病(简称地克病)。

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

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1分)

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 2.符合我国国情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是--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3.高温作业类型有----干热环境湿热环境夏季露天作业----三种。

4.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型。

5.医院内感染有三个重要环节:----感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震动性白指-------。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occupational hazard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生产性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

4.Silicosis 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5.PTS 噪生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

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 A )

A.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 E.锌烟

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C )

A.元素铬 B.三价铬 C.六价铬 D.七价铬 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D )

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

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

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

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

E.慢性呼吸道疾病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 )种。

A.100 B.105 C.110 D.115 E.120

5.职业病诊断应由(B )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A.2 B.3 C.5 D.7 E.9

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C )

A.病史 B.体格检查结果 C.职业史

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 E.实验室检查结果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E )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卫生监督所

D.卫生行政部门 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

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 A )数量。

A.脂肪 B.总热能 C.蛋白质

D.脂肪与总热能 E.脂肪与蛋白质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C )%左右。 A.30 B.40 C.50 D.60 E.70

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 )

A.接触机会 B.接触方式 C.接触程度

D.接触的水平 E.接触的吸收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A ) A.亚硝酸钠 B.苯胺 C.一氧化碳 D.笨肼 E.丙烯醛

12.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可出现的“假愈期”,通常发生在( D )后。

A.刺激前期 B.刺激期 C.潜伏期

D.恢复前期 E.恢复期

13.个体监测时,可给工人佩带个体采样器,连续采集毒物浓度,以了解( B )的接触量。

A.个人的 B.个人整个工作时间内 C.车间中所有工人

D.车间中所有工人整个工作时间内 E.以上都不对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 A )

A.职业性 B.污染性 C.生活性 D.药源性 E.母源性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

A.点彩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D.干扰卟啉代谢 E.红细胞脆性增加

16.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医学监护包括( AE )

A.就业前健康检查 B.健康检查档案

C.工伤发病率计算 D.平均工龄计算 E.定期健康检查

17.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有(ABCDE )

A.接触机会 B.个体特征 C.接触方式

D.接触时间 E.接触强度

18.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有( ABCDE )

A.自然疫源 B.生活性污染 C.生产性污染

D.医源性感染 E.外源性传播

19.下列属电离辐射的有(AE )

A.X射线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红外线 E.宇宙线

问题(20-21)

20.环境有害物质所致过敏性肺炎常出现胸闷、气短以及限制性(A )

21.职业性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呼吸道疾患最典型的表现是(D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低色素性贫血

(完整版)急救护理学复习题__含答案

《急救护理学》 一、填空题 1.院前急救最佳时间在伤后12小时以内小时,较佳急救期在伤后24小时以内小时,延期急救在伤后24小时以后小时. 2.现场伤员标记第I急救区为红色,代表伤情严重危及生命;第II急救区为黄色,代表伤情严重不危及生命;第III急救区为绿色,代表伤情较轻;第IV急救区为黑色,代表伤情死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护理体检,急救护理措施实施,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 4.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主要模式有: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急救中心. 5.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按床位与医师之比为39-40摄氏度;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摄氏度,监护床位与护士之比为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期斑疹伤寒. 6.急诊科的任务包括急诊,急救,培训,科研 7.气管内插管每次吸痰时间成人不超过15秒,儿童不超10秒。 8.普通气管插管保留一般不超过72小时,经鼻插管可保留1周或更长时间 9.现场止血时,头顶部出血可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颞浅动脉搏动点止血,颜面部出血可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面动脉搏动点,止血,头后部出血可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往后枕动脉搏动点止血。, 10.使用止血带时,应每3 0~6 0分钟放松一次,时间为2~3分钟。 11.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12.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 13.心排血量(CO)正常值为4~6L/min。 14.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多于2500mL为多尿。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为肾血液灌注不足,是全身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15.正常人昼夜尿量比为3:1~4:1,夜尿量不超过750 mL,尿比重波动在1.003~1.030之间。 16.正常成人平卧位颅内压为90~180 mmH2O,6~8岁以下的儿童为10~100 mmH2。 17.正常人血液pH值为7.35~7.45,pH降低时为酸血症反之则为碱血症。 18.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95~100mmHg。PaO2低于60mmHg为低氧血症。 19.心博停止时,可记录到的心电图变化包括室颤’心脏停博,心电-机械分离 20.心肺复苏的三大基本要素是14-16;18-20;30-40 。口鼻 21.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是基础生命支持____进一步生命支持__,延续生命支持. 22.心脏骤停时间达血液的质量即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种类_____即出现脑损害不可逆。 23.心肺复苏时,基础生命支持中的A、B、C即指_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建立循环,等。 24.胸外按压时,按压与呼吸之比是 15:2 ;频率分别是 80-100 、14-16。 25.临床上将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三种类型: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乙酰胆碱 26. 临床上常见危象有:超高热危象甲亢危象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 27. 超高热危象指高热同时伴有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性危象、 28. 高血压危象只由于某些诱因,外周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达140mmHg,收缩压达250mmHg ,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 2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有应激、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或胃肠疾病等。 3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监测的指标有血糖、、血酮、血气、电解质、,尿酮。 31.根据引起休克的原因,可将其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内分泌性休克。 32.休克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DIC期三期。 33.休克最适宜的体位是头胸部与下肢均抬高30。 34.意识障碍依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35.临床上根据昏迷程度可将昏迷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 36.硬膜外腔压力正常成人为90~180mmH2O,,儿童为10~100 mmH2O。 37.气胸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38.毒物的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39.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毒理作用是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预防医学》试题库

《预防医学》试题库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5.预防工作可分为、、、、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 2.预防医学 3.secondary prevention 4.整体健康 5.健康促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基础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环境.doc

第二章环境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人类的物理环境包括() A 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 B 能量和信息交换 C 生活和生态环境 D 朋友和同事的交往 2水的污染主要原因是() A 人为污染 B 自然污染 C 土壤污染 D 食物污染 3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4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 A 18~20℃ B 18~22℃ C 20~24℃ D 22~24℃ 5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A 10%~20% B 30%~40% C 50%~60% D 70%~80% 6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7符合病人休养要求的环境是() A中暑病人、室温保持在30℃ B 儿科病人、室内温度宜23℃左右C 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D 产妇病室、应保温、不可开窗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何项不妥() A 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使病室空气新鲜 B 使患者舒适愉快 C 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9按国际标准,病区噪声强度宜控制在() A 30d B B 40dB C 50dB D 60dB 10破伤风病室应() A 安静、整洁 B 适宜的湿度、温度 C 安静、光线暗淡 D 空气流通、光线适中 1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下列措施哪项欠妥() A 推平车进门时,先开门后推车 B 轮椅应定时注润滑油 C 医护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D 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12病室湿度过低可导致() A 疲倦、食欲减退、头晕 B 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C 影响机体散热 D 闷热、难受 13为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为() A 4h B 2h C 30min D 10min 14病室群体气氛的主要调节者是() A 病员 B 家属 C 护士 D 伴护人员 15医护人员言语及行为不慎可造成() A 医院内感染 B 医源性损伤 C 无菌观念不强 D 责任心不强 16下列哪项不是病室通风的目的() A 净化空气 B 抑制细菌生长 C 减少细菌数量 D 增加氧含量 17信息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 A 核实情况 B 沉默的运用 C 触摸的方式 D 用心倾听 18倾听对方谈话应() A 全神贯注,注意听讲 B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C 与对方距离约1m D 双方位置平持,稍向病人倾斜 19在护患交往过程中,除以下哪种病人以外,都可使用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的模式()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 B )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E )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B ) A全身总血量 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在静脉内的血量 12、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D ) A血容量的变化 B心排血量的变化 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脑部灌流的变化E肾部灌流的变化 13、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 E )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之二(含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聋人的交往手段主要有手势语、看话和________。 2.护士应具备良好的________沟通技巧和________沟通技巧。 3.思维具有概括性和________两个重要特征。 4.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是与学习密切联系的________感。 5.一般而言,人们常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________和抑郁质。 6.人类心理行为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________属性,其二是________属性。 7.原发性高血压与________型行为有关。 8.内科急性期病人的心理状态以情绪________为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关于异相睡眠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眼球呈静止状态 B.常出现梦境 C.肌张力下降,躯体完全松弛 D.脑电图为去同步低幅波 2.关于病人的需要,哪一项最为首要( ) A.被社会认识和尊重 B.需要得到各种信息 C.及时的诊断与治疗 D.生活有规律、有内容 3.情绪和情感一个共有的基本特征是( ) A.情境性 B.强烈性 C.持久性 D.两极性 4.对护士注意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稳定性 B.广阔性 C.集中性 D.灵活性 5.患病后依赖性增加的心理因素是( ) A.角色身份的改变 B.体力消耗 C.病痛体验 D.食欲减退 6.关于认知疗法,以下哪项是错的( ) A.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 B.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 C.重视无意识事件对心身的影响 D.重视意识事件对心身的影响 7.关于催眠,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 A.暗示是催眠的基础 B.催眠是将被催眠者诱导到一种特殊意识状态 C.催眠后催眠者可对被催眠者进行各种疾病治疗 D.催眠后被催眠者意识域缩小,暗示性升高 8.保持什么样的情绪状态,最能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效率( ) A.稳定的情绪 B.宁静的心境 C.情绪压力 D.适当的焦虑 9.在吮指癖小儿的手指上涂苦味酊属哪种治疗( ) A.厌恶想象疗法 B.厌恶疗法 C.系统脱敏疗法 D.满灌治疗 10.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以下哪一项最正确( )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B.诱发恶性肿瘤 C.急、慢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 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 0.6m B. 0.7m C. 0.8m D.0.9m E.1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 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 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 D.烦渴 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 B.憋气,闷热,难受 C. 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_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 10~17℃ 30%~40% C.20~22 ℃ 40%~50% D. 18~22℃ 50%~60 ° E.15~16℃ 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 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 5~15dB B. 15 ~25dB C.25~35dB D.35~45dB E. 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急救护理学试题集(内含答案)

第一、二章院外救护 A型题 1.emergency medicine是(D ) A. 院前急救 B. 重症监护 C. 急诊科 D. 急诊医学 E. 急救护理学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B ) A. emergency medicine B. 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C.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 nursing in emergency 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care 3.院前急救主要经常性任务(A ) A. 病人呼救 B. 灾害遇难者急救 C. 救护值班 D. 紧急救护枢纽 E. 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科的设置(C ) A. 预检分诊处 B. 急诊诊查室 C. 急诊抢救室 D. 急诊换药室 E. 急诊观察室 5.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护理观察技巧(D) A. 问 B. 听 C. 触 D. 教 E. 看 6.ICU是EMSS中的第几个环节(C ) A. 第一环节 B. 第二环节 C. 第三环节 D. 第四环节

E. 第五环节 X型题 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ABCDE ) A. 院前急救 B. 危重病急救 C. 抢险救灾 D. 战地救护 E. 急救护理人才培养和科研 2.EMSS主要参加人员(ABCD ) A. 最初目击者 B. 急救医护人员 C. 急诊科医护人员 D. ICU医护人员 E. 以上都不是 3.EMSS包括(ABC ) A. 院前急救 B. 医院急诊科抢救 C. ICU D. 抢救室 E. 监护室 4.院前急救的特点(ABCDE ) A. 社会性、随机性强 B. 时间紧急 C. 流动性大 D. 工作环境条件差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一) 单选题 1.二级预防是指(D) A.临床期预防 B.病因预防 C.病残预防 D.临床前期预防 2.属于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D) A.高温 B.矽尘 C.通风照明不良 D.精神过度紧张 3.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B) A.4.5×109/L B.4×109/L C.3.5×109/L D.3×109/L 4.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C)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5.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B) A.一氧化碳 B.有机磷农药 C.氰化氢 D.硫化氢 6.氯乙烯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A) A.肝血管肉瘤 B.膀胱癌 C.肺癌 D.皮肤癌 7.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A)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8.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是(C)P185 A.保肝解毒 B.提供热能 C.防止结肠癌 D.节省蛋白质消耗 9.人体热能最经济、迅速、主要的来源是(B)P185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膳食纤维 10.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D)P189 A.粮谷类 B.肉类 C.干果 D.新鲜蔬菜及水果 11.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C)P236 A.G1 B.M1 C.B1 D.B2 12.为防止粮食霉变,一般粮食含水量应在(B) A.13%以下 B.15%以下 C.18%以下 D.20%以下 13.毒蕈食物中毒属于(C)P242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真菌性食物中毒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_超全面的修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 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 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 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 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 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 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 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 灾难中恢复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 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 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 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 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B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 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 物吸收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 一、 (共 33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 A 、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 2、穿脱隔离衣应避免污染 A 、衣领 B、腰带以上部分 C、腰带以下部分 D、背后 E 、胸前 3、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A 、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 <60次/min ,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 漏服,下一次要加量补服 4、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5、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 、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6、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 、经常更换卧位 B、热敷下腹部 C、膀胱内滴药 D、 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清洁尿道口

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液体用量为 A 、 50~100mL B、 100~200mL C、 200~500mL D、 500~ 1000mL E、 1000~1500mL 8、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 A 、每周更换导尿管 B、间隙性夹管 C、温水冲洗外阴 2次/d D 、定时给病人翻身 E、鼓励病人多饮水 9、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 A 、 Qd :每天 1次 B、 Bid :每天 2次 C、 q4h :每 4小时 1次 D、 Qid :每天 3次 E、 Qn :每晚 1次 10、从上午 8:00开始输液,要求 5小时内输入 1000mL 液体,此时,每分钟 滴数应调节为 A 、 40滴 B、 50滴 C、 60滴 D、 70滴 E、 80滴 11、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生物监测 B、工艺监测 C、程序监测 D、温度计监 测 E、化学监测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 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 四轻 " 要求 A 、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来寻找和收集资料常有访谈和问卷或填表格等方式,调查所获资料是直接从研究对象处得到 抽样误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 率——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小或强度 信息——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及特征的反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运动状态和特征会产生不同的信息 知识——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实践的总结 情报——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而传递由参考价值的的新信息和新知识 文献——是指记录由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并将其外部特征或内部特征按一定的规则加以编排,供读者检索一次文献之用 文献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专门的工具迅速、准确、完整的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它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科研时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检索语言——文献检索中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检索概念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掌握文献检索技能必备基础知识 检索工具——按一定科学,一定主题进行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并给文献以检索标识及时报到二次文献,具有储存、检索和报道信息的功能 护理文献综述——是对护理文献资料的综合评述,指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后,对文献中提出或讨论的某些护理问题的进展情况,经过将各种资料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即吧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加上自己的观点而写成的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

随机分组:是按机遇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等同机会被抽取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使所有干扰因素能均匀分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内,这样可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并使所抽取样本能够代表整体。 变量:是指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变量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出来的。在研究工作中变量可分为自变量、依变量和外变量等。 参考文献:是指文章最后列出的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目录,它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来自同一样本。 14.简述观察指标(观察项目)的概论及指标选择的基本要求。 ①能具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性能②要能如实的反映研究设计的目的③能使观察者从中获得准确的结果和科学的判断 15.按编著方式不同,文献检索工具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其著录内容各是什么 目录——出版物名称、著者、出版项、稽核项 题录——文献著名、著者、刊名、年、卷、期、页码、语种等 索引——外表特征 文摘 48.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准则是什么? 答:1客观性2真实性3完整性4合作性5平等性6效率性 47.量性研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量性研究应先规定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数字资料来研究现象的因果关系。该研究方法认为获得数字的研究可达到测量精确,并能较客观地描述问题和现象,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和设对照组可以避免研究中的偏差。 48.什么是抽样误差?通过哪些方法可减小抽样误差? 答:在抽样时,由于总体中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从某个总体中随机抽样所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往往不相等。这种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的相差称为抽样误差。 可通过:1改进抽样方法,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2增加样本量到一定水平;3选择变异程度小的研究指标等方法减小抽样误差。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 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五、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 )A.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的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 )C.转移 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B.上呼吸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