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地理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卧龙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

地理试题2011.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8分)

一、选择题(共34题,每题2分)

1.有关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客观反映

B.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D.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洞庭湖平原⑥山西省汾阳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的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4.青藏高寒区农作物集中分布在河谷中,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5.下图中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b旱地c林地d荒山B.a水田b旱地c草地d林地

C.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D.a水田b林地c草地d荒山

读右图,完成6~8题。

6.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7.图示I、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土壤和植被B.水文与植被

C.地形与气候D.地貌与水文

8.有关I、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9.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10.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

A.北部的五大湖区B.东北部工业发达区

C.东西沿海平原区D.南部和西部地区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

(《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完成11~12题。

11.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D.人地伙伴论

12.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

C.地形更平坦

D.水源更充足

14.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年总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减少C.年降水量减少D.自然灾害增多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16.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

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下图是“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

B.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

D.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

18.A处深厚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读图完成19~21题。

19.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②乙地整修梯田

③丙地修建水库④丁地平整土地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可能变为

A.a B.1010m等高线C.b D.1020m等高线

21.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蒸发C.下渗D.地表径流

我国某城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在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矾等矿产丰富,该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据此完成22~23题。

22.该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下列哪一工业区相似

A.美国五大湖工业区B.德国南部工业区

C.印度南部工业区D.上海宝山工业区

23.该城市今后的出路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列有关该市今后的发展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有

①做强做大炼铝工业②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③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旅游业④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完成24~26题。

24.主要分布在辽南各地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高粱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棉花、苹果D.春小麦、棉花、梨

25.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6.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不同期,气候大陆性强③河网密布④水稻种植业⑤常规能源不足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太阳辐射强烈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⑤⑥⑦⑧

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A.北煤南运

B.南磷北运

C.川气东送

D.西电东送

28.关于图中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电东送线路之一B.有灵活快捷的运输特点

C.主要依托城市布局D.穿越我国三级阶梯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爆发,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29~31题。

29.洞庭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是

A.汛期削减洪水流量B.冬季长江水补给湖水

C.增加水量的季节变化D.对枯水期流量没有影响

30.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入湖泥沙增多②暴雨③长江洪水倒灌④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31.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湖③拆除围垸(围湖形成的田地),迁移居民④疏通出湖河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读右图,完成32~34题。

32.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33.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34.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B.机械产品C.棉花D.粮食

第Ⅱ卷(综合题共32分)

二、综合题(共32分)

35.20世纪前半叶,图示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

地区称为“锈带”。读图,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请分析本地区一度成为美国产业中心的区位优势。(3分)

(2)20世纪中后期,为什么本地区逐步陷入萧条状态?(4分)

36.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结合右侧漫画——“断指”,回答问题。(9分)

(1)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3分)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

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3分)

(3)对于漫画,有人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

展方式吗?试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面分析原因。(3分)

37.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①西江汛期较长,落差较小②西江上游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③东江、北江下游喀斯特地貌广布④合理进行该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产生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经济效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年来,该河上游水电不断输往下游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有利影响。(3分)

(3)在对河流上游开发的过程中,若大量破坏森林植被,则对流域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哪些?(3分)

38.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图所示为我国地区;乙图所示为我国平原地区。(2分)(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4分)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的重要的粮食产区,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的条件方面所具有的优点。(2分)

参考答案2011.1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5 BDDBC 6—10 BCDAD 11—15 ADBAB 16—20 CABAC

21—25 DACCC 26—30 BCCAD 31—34 ACAA

二、综合题(共32分)

35.(7分)

(1)水运廉价;煤铁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大。(每点1分,共3分)

(2)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传统工业的衰退;世界对传统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任答4点得4分)

36.(9分)

(1)经济社会生态(每点1分,共3分)

(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任答3点得3分)

(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3分)

37.(8分)

(1)D(2分)

(2)上游地区充分开发水电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缓解下游地区能源供需矛盾;促进下游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航运条件;发挥防洪效益等。(任答3点可得3分,其它合理可酌情给分)(3)导致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破坏;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航行;河流径流变化增大,水旱灾害威胁加大。(3分)

38.(8分)

(1)东北长江中下游(每点1分,共2分)

(2)(自左向右,自上而下)黑土旱地高低(每点1分,共4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降水更为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