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孔滩镇小学校张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口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口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口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强调口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比如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训练口算,看看谁能把火车开得更远;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谁能得到胜利的小红花,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用多媒体、卡片、小黑板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答、游戏中口算等方式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口算转变为喜爱口算。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二、创设情境,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例如,“9加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9加4”,出示共有10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9个皮球,盒子的外面有4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清楚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皮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 4 = 13。同样,教学“9+7”“9+8”,先出示实物图,让学生画一画,

凑成十,再相加。“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口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口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三、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练习中要养成学生的口算技巧:运用数的组成口算;用凑十法口算;做减法,想加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等。口算的训练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中年级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卡片或游戏进行训练;高年级训练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抢答、齐答、听算、视算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节数学课前进行适当的练习,相信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学生的口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这种“粗心”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让你受益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前提。

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呢?

认真审题。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口算时要认真而仔细。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口算题,有的学生却一看见还没分清是加是减就算。加上口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容易看错符号或看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 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 二、要审清运算顺序; 三、要审清口算

方法的合理、简便。

五、开展竞赛活动,形成口算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口算、抢答等。如“夺红旗”比赛,教师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数学接力口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口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六、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总是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口算接触的机会,口算的训练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捡。如人民币的口算,买东西如何付钱?怎么找零?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人民币的教学中,我就创设了一个小商店的场景,让部分学生当售货员,部分学生去买商品,在付钱找零的过程中进行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口算。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像这些参与性很强的活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灵活新颖。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训练,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步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原因分析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8”,将“26”写成“6 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2、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除上述的原因外,还非常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32.78-(8.9+2.78)可以变成分别减去后两个数,而类似的32.78-(8.9-2.78)就不能简算,去括号后要变成32.78-8.9+2.78。 3、多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比如:计算乘法的时候,不少的孩子就经常出现加法的计算情况。 二、措施方法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本册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就要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我在课堂上经常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答案,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 ×(1 -0.5),错误地算成20×(1 -0.5)。3、分步入手,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1)、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这些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听算、做口算练习册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

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时,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算法,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练习不够,就导致错误的发生了。比如,口算9+6=15与17-9=6、15-7=8与17-5=12时就特别容易混淆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工作总结 千泉校区三年级三班李成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计算这一块的教学中,笔算显然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与笔算在各种计算中正确率较高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而由于现在的评价机制——考试的分数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使我们大部分教师更是重视学生的笔算。但是,虽说是笔算,但却不是纯粹的笔算,其中也或多或少穿插了口算的内容,如:除法笔算当中的试商,假如要一次性的试对,那口算就必定会参与。因此,这几个月来,我对口算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口算进行研究。采取课前口算训练,口算测试,利用口算题卡等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从测试结果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口算速度要和以前相比有所降低。但口算速度基本上达到有关要求,口算正确率有所上升。从中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强化训练就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经常的有效的训练。而口算的训练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容易形成惧怕口算,逃避口算的心理。口算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2. 多种形式变换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不使他们对枯燥的口算厌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方式进行。 3.每堂课上安排练。每节数学课教师可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验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二)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夺红旗、找朋友等,都应当充分运用。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学生当堂演练,讲究其速度及正确率,同时及时反馈,当堂校对、当堂评价。当堂练习口算,打破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格局。课堂口算练习,既能减少学生课外负担,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口算比赛时不怯场的目的。 (三)布置适量课外练习,保证口算的训练量

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其次,口算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不感单调、不乏味;再次,结合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映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让学生理解口算算理 只有对算理的正确理解,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如用凑十法计算8+5,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8和2相加可组成10,先把5分成2和3,8和2相加得10,10再加3得13,这是计算8+5的具体过程。通过重复训练,找出规律后,可以简化思维过程,只要思考先把5分出2和8凑成10后,剩几就是十几。最后省略计算过程,直接算出8+5=13。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规律,口算就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口算训练 口算是基本功,必须经常训练,才能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有意识的渗透。比如:在每一节课前的两分钟,可以拿出来专门训练口算能力;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可以利用一些自习时间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口算类小竞赛;平时注重对口算能力强的同学的表彰,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等等…… 五、注重对口算技巧的引导 有些计算题,虽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式题数据的特点、运算定律和运算符号,找到口算的简便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方能打下扎实的口算基本功。 口算,是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灵活多样利用口算卡片,既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系列题目口算训练,又可以任意抽取,进行随机训练。口算卡片在老师手中,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视算速度,坚持天天训练,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数学论文 教师:张岚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

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导读:本文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在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的电化教学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2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2个中拿1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1个,一共11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

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3=?,9+4=?……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并能类推出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16-7=(),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9+7=16,所以16-7=9”,我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发生改变。我们既要尊重学生差异,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更加要关注课堂的教学过程。口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让学生正确口算,还应培养学生将相应的口算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能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认真读题,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成绩也随之有相应的提高。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 2.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交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

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3.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口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4.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小专题的研究,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并稳步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非常重要,这主要来自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取决于教师应不断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专题训练。 5.以点带面,确实提升学生的口算成绩 在辅导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口算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一点的,不断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乐趣。 6.及时表扬,增强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比寻常高出3-4倍。”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细心观察,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学困生上,时刻提醒他们要认真投入课堂学习。如:有简单的问题,优先让他们回答,有简单的计算,优先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板书,练习的时候优先进行辅导,如果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则优先解答。若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主动参与的学习信心,还要注意把知识连贯串通辅导。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的口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效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 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 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 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 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 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保留出处。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 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浅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 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 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 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 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 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 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 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 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 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 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 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 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 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通用版 口算能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最佳时期是低年级阶段,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能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他们能够掌握口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运用直观手段开展口算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必经步骤就是引导学生由直接感知实物逐步过渡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多运用直观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木棒,课堂上教师发给学生几张图片或几根小木棒,学到哪个数字就让学生数出相应的图片和小木棒数量,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巩固学生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10”之间数字所对应的图片或小木棒进行分一分、拆一拆的直观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并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认知,锻炼他们能够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再如,训练学生进位加分的口算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操作,如“9+2”的结果,教师可以先摆出9根小木棒,旁边摆出2根小木棒,之后提问学生:“怎样摆放这些小木棒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了?”学生很快想出办法:“从两根小木棒中拿出一根,放入9根小木棒那一部分中,这样就变成了整数10根,10根加1根,总共是11根。”无形中,学生便使用了“凑十法”,这正是口算的一个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题:“8+4、9+3、7+5……”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又使他们建立了表象,提高了口算的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doc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城关镇北街小学张居玲本学期,我们组申请了新乡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 (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们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我们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口算教学提倡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是指一个学习群体里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身上的几种方法。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如: 我在教学“19+18=”这道口算时,我说:“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全班交流。生1、我是这样想的 10+10=20 9+8=17 20+17=37;生2、19+10=29 29+8=37;生3、20+18=38 38-1=37

这些思路是每个同学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灵活运用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四、注意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 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要靠我们不懈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解答应用题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技能。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提高笔算速度和计算正确性。反之,口算不熟练,正确率不高,势必影响笔算的正确。如多位数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都要在脑中进行多个环节的连续口算,且需要环环相扣,只要有一环算错,则全题皆错。可见打好口算基础至关重要。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必须天天练、可可练。而经常练习,就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形式要多样化,以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果方式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更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形式来进行。 1、试算 教师出示口算题,让第一个学生口算第一道题,随后第二、三……个学生分别计算教师出示的每一道题。这种形式的口算时间短练习面广,但每一个学生只轮到一道题,轮不到的学生思想就不容易集中。为此,可作一些变动,随便叫一个学生口算后,教师一边出示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前左后右,有关学生听到指令随机口答,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下一道谁来口算,所以,大多数学生口算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2、听算 教师口报习题,如:5×3、6×6、7×8等等,学生听题写得数,教师

口报习题的速度可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调节,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并提高计算速度。 3、抢答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如:27+8,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口答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四人小组比赛,进而发展成擂台式的抢答,最后评选出数名“口算能手”。 4、用手势表示得数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要每个学生举手表示得数,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题,另一方面,谁对谁错老师一目了然。 5、接力赛 36-4 ÷8×5 +32 -9 +17= 每组发一张同样的题纸,从每组的最后一个同学开始逐个向前传递填写,比一比哪一组正确率高速度快。这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气氛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夺取第一。(中间有一人出错,后面同学就会跟着错,比赛中允许后者纠正前面同学的错误) 口算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不同类型的口算训练,让学生自编口算题,全班同学展开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运用投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效果。只要深钻教材,把握重点,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是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形式的。在选取的形式上要注意搭配得当,动静结合,简便易行,讲究实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并对口算产生兴趣,逐渐便“要我练”为“我要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

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总结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问题研究总结 本学年,我们申请了校本研修一般性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问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个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

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预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 一、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可是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粗心,算错了。通过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运算符号混淆错误 (2)粗心大意错误。如:300×8=1600(误把300当30算) (3)运算顺序错误。 (4)题目数字错误。 (5)进位退位错误。 (6)没有口算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口算习惯,口算题也是经常进行笔算,即使不允许学生用笔算算口算题题强调口算必须用口算时,学生口算时在大脑中出现的还是笔算的竖式过程。(7)口算枯燥无味。每次做口算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

二、加强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就能更快更准确的口算。学生熟练基本方法之后,就转入提高训练,即交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利用”凑整×法”计算 (1)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分析法”口算 根据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4×8×=20×8=160计算. 3.运用“速算法”口算 三、强化口算训练 1.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2)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2.加强个别差异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