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现状和对策

文化自信现状和对策
文化自信现状和对策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年轻力量,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五四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投入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去,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但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目前通过网络和其他方式传播的外来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存在一定冲突和碰撞。

当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文化自卑,一是文化自大。

前者低估了本土文化的价值,由于对本国文化的不了解,加之受网络等媒体的影响,一心追求糟粕的外来文化。例如当今蔓延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就是上述问题的体现。此外,当今的主流文化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却是吸收了中华五千年文化内核,包含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但是由于理解不深刻,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层面的“和谐”、“大同”不屑一顾,认为这是虚无的说辞。相反他们注重个人享乐,奉行个人主义。

后者即高估了本土文化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可取和不可取之处,不能明确的分出高低,也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瑕的。有些大学生盲目排外,比方说有同学认为我们是中国人学好汉语就行了,没

有必要学习外国人的语言。实则不然,随着中国与外界交流越来越多,学好外语有利于我们学习他国先进文化。

那么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首先,我国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古代体现了它的力量,在当代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首先应加强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开传统文化中某些与当代社会现实不合之处。还要创新文化教育方式,避免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文化性融入其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教育效果。此外,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不同的选修课,以满足不同需要,充实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最终真正达到文化自信。

我们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过程中,更要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坚决抵制中国文化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要用年轻的心态去传播主流文化,弘扬正气。此外还要合理的看待文化冲突,在践行和创新我国文化时既要有安全意识,保护我国文化不受玷污,又要辩证地包容外来文化。

唯有如此我国当代大学生才能早日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成为国之栋梁,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报告参考

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报告参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以下小编分享一份有关大学生" 文化自信"调查报告,欢迎参考。 Q1:你所在的年级是: O A.大一 O B.大二 O C. 大三 O D. 大四 O E. 研究生及以上 Q2:你的性别是: O A. 男 O B. 女 Q3:你所学的专业类型是: O A. 文史类 O B. 理工类 O C. 体艺类 O D. 其他 Q4:你认为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意义何在? O A. 传承文化精华,弘扬优秀的传统精神,有助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O B.修身养性可得一技之长,丰富自身文化内涵 O C.没有特别意义,纯粹学习认知 O D. 其他 Q5:你在欣赏中国文化时,你对其中蕴含价值观的自信如何? O A. 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十分认同喜欢 O B. 自信心一般,认同感一般 O C. 没什么自信,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出色,不太认同本土文化 O D. 没感觉 Q6:你认为大学生该如何对待现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 化发展? O A .坚持本土文化的优越性,摒弃一切外来文化 O B .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交流中吸取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 O C .好无保留的吸收外来文化 O D .其他 Q7:你对于节日西化持什么看法? O A. 西方节日更丰富多样,比中国节日有趣多了,应该按照西方来过节日 O B. 中国节日自有其魅力和意义,应传承和发展中国 节日,抵制外来节日

O C.中西方节日各有其特点和精华,应在传承发展中 国节日基础上,引进西方优秀节日 O D. 无所谓,文化节日与个体没有关系 Q8:你认为提升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O A. 个人提高对文化的重视,有意识的自我提升 O B. 教育体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O C. 企事业推行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O D. 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文化的重要作用 O E. 其他 Q9:你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 □A. 课本内容 □B. 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C. 电视节目 □D. 网络信息 □E. 亲友介绍 □F 其他 Q10:你认为对文化自信的践行起主体单位的是 □A. 政府部门 □B. 社会团体机构 □C. 华人华侨 □D. 公众人物

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报告参考

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报告参考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以下小编分享一份有关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报告,欢迎参考。 Q1:你所在的年级是: ○ A.大一 ○ B.大二 ○ C.大三 ○ D.大四 ○ E.研究生及以上 Q2:你的性别是: ○ A.男 ○ B.女 Q3:你所学的专业类型是: ○ A.文史类 ○ B.理工类 ○ C.体艺类 ○ D.其他 Q4:你认为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意义何在? ○ A.传承文化精华,弘扬优秀的传统精神,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B.修身养性可得一技之长,丰富自身文化内涵 ○ C.没有特别意义,纯粹学习认知 ○ D.其他 Q5:你在欣赏中国文化时,你对其中蕴含价值观的自信如何? ○ A.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十分认同喜欢 ○ B.自信心一般,认同感一般 ○ C.没什么自信,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出色,不太认同本土文化 ○ D.没感觉 Q6:你认为大学生该如何对待现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 A.坚持本土文化的优越性,摒弃一切外来文化 ○ B.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交流中吸取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 ○ C.好无保留的吸收外来文化 ○ D.其他 Q7:你对于节日西化持什么看法? ○ A.西方节日更丰富多样,比中国节日有趣多了,应该按照西方来过节日 ○ B.中国节日自有其魅力和意义,应传承和发展中国节日,抵制外来节日

○ C.中西方节日各有其特点和精华,应在传承发展中国节日基础上,引进西方优秀节日 ○ D.无所谓,文化节日与个体没有关系 Q8:你认为提升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 A.个人提高对文化的重视,有意识的自我提升 ○ B.教育体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 C.企事业推行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 D.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文化的重要作用 ○ E.其他 Q9:你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 □ A.课本内容 □ B.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 C.电视节目 □ D.网络信息 □ E.亲友介绍 □ F其他 Q10:你认为对文化自信的践行起主体单位的是 □ A.政府部门 □ B.社会团体机构 □ C.华人华侨 □ D.公众人物

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今,像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乐一乐之后呢?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和对西方节日的追捧早已说明了这一点。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也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情达意的重要管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热情高涨,却连最简单的古文都无法理解;可以迅速认出电视节目里的无数当红明星,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事件,分不清基本的朝代顺序;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甚至不如普通外国中文爱好者,连对中国文化本身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又从何谈起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呢? 面对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信,现象我们又当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呢? 首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文化的中心,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大力举办红歌红诗等活动,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其次,我们要对外来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既然能被很多人接受,就说明自有其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吸收她优秀的内容来丰富我们本国的文化,同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策略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策略 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引领新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教育功能,采用科学的教育策略培养大学生们形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传统文化观缺失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标识,蕴含着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便是在现代化社会,也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的文化精髓。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认同感较低,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即代表着落后腐朽,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我国古代一些传统的礼仪、风俗习惯等,却热衷于了解有关西方节日的意义和习俗。由于传统文化观的缺失,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也不会主动运用与之相关的知识。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现象也正是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二)革命文化观淡薄 革命文化是指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一大批伟大革命先驱们在开辟新中国时所坚持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一代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说,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革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观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们普遍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导致他们的革命文化观较为淡薄,在现实安稳优越的生活中很难对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很难去继承和发展这种文化。 (三)对社会主义文化观缺乏正确的认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向心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大量涌入,给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容易受资本主义文化误导,开始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质疑,甚至抵触心理,盲目地使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来评价我国的社会现象,忽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策略

最新 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精品

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文章中,曾多次提及此问题,例如,“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等等。我们的文化自信所赖以建立的基础之一,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 关于“文化”,中国古典文献《易传》中说要“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人类的各种知识、技能等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要安顿人的身心、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人以什么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为此提供了一个答案:即要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真实人生。与此相对应者,便是无价值、无意义、非真实的人生。于是,便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分辨,则必蕴有“价值”的判断,因而也成为价值哲学。 相对于特别关注对“宇宙世界”与“知识”的反思、解释,中国哲学的重点则侧重于反思和解释“人生”。这样一种反思和解释,又特别强调对与价值观、人生观相关问题的探讨,如“理想人格”“道德理性”等。当然,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亦非常重视对“人”的问题的探究,其所谓正义、美、善、理想国、公平、道德等,皆属于“人”的问题。但在对“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似乎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种是以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为代表,对“美德”与“正义”等作概念、逻辑的理论分析,使之成为客观的求真对象;另一种是以中国儒家孔子等为代表,强调以道德实践的方式践行“美德”与“正义”,即不从知识、定义的方面入手,而是从“人”的生命的道德实践入手,通过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现实地开出“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比较起来,中国哲学与文化在“人”的问题上,更关注人格养成的实践。中国哲学与文化,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都非常注重安顿、解决人的身心问题,以此为中心,发展出高度的人生智慧、人生哲学。 正因为此,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就非常重视“心性之学”。此“心”与“性”代表道德心,也即“道德的主体性”。所谓“为天地立心”,就是强调人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心,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的“道德心”立起来了,人才能够与动物相揖别,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人若于道德上不能立,站不起来,那么,发展程度再高的科学、技术等文化,也会因缺乏道德价值的导向、追求,变得危险、可怕。这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其贡献于人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当代人们在都市的逼仄之下,急躁盲从,遑遑不安,对于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乃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所适从,不能追求真正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正如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物欲的过度膨胀、扩张,导致了古朴的乡村及其文化遭到破坏,民德归厚不复存在,民风浇薄,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也随之而

筑牢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3053539.html, 筑牢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自信 作者:邹悦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2期 摘要:文化的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新媒体时代中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就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文立足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我国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塑造方式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促进我国文化蓬勃发展。 关键词:文化信息;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影响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七一”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宽泛意义的自信,而是基于我国强大文化实力基础上对我国文化的自信,这种文化既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在塑造社会主义健康文化的基础上来促进我国文化国际化,世界文化交融化。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树立充足的文化自信,将中国文化继承与发展下去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筑牢新媒体时代文化自信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中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树立充足的文化自信,还要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面对文化冲击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文化潮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想涌入了我国的文化当中,作用在文化的各个角落,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也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当中,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精神。众多的文化因素不仅让我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难以让我们有着正确的思维意识来认知文化本身,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因此,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就成了我们面对多元文化冲击保持清晰思维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文化的流失 传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认知,不仅作用在我们的精神层面,而且也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当中,面临现代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冲击,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在崇尚着追求个性,追求独立的思想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

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传承策略研究

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传承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27T16:15:35.70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作者:王冬杰 [导读] 本文将主要论述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传承策略。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 065001 摘要: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同优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同几千年中医所倡导的赤诚济世、仁爱救人的医德一脉相承。社会越发展、医疗水平越进步、民众健康水平越提高,就越需要在卫生高职院校教育中传承好中华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高职教育体系,也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医疗卫生事业合格接班人。本文将主要论述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传承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承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传承革命文化,坚定政治方向,激发内在动力,形成协同效应,培育文化自信。 一、培育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国家的根,是民族发展的源。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与国民是否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与欣赏感,对“自己的”文化是否有发扬传承的精神息息相关。在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要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就成了其成长成才道路中必须坚持的信念选择,并且始终身兼力行的实践行为。同时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先进文化 道家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儒家中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法家中的富国强兵,这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无论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富强,亦或是对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些在他国正在被外国人不断学习发扬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能在今天的中国却被国人所嫌弃,而忘了文化是国家的国之精髓,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好的东西不应被丢弃,而应该被传承。职业院校学生是最有活力、最具代表性,最具象征性的新生群体,对其文化自信的培育也就更有成效。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如果有了文化自信的理念,有实践的行为,那么对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先进文化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有效举措 如何抵御一些外来文化中并非积极先进文化的入侵,培育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可能忘了庆祝春节的习俗,但不会忘记西方圣诞节那一天的狂欢; 可能忘了中秋佳节“秋暮夕月”的情怀,但一定会记得愚人节可能恶意捉弄他人的“趣味”。职业院校学生把吃麦当劳、肯德基、过洋节看作是追求时尚、有品位、赶时髦的一种倾向。其实这些社会现象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学生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而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我们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虽然各国文化呈现出互相交融的现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但是近年来,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和文化消费现象迅速地侵入我国,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威胁着我国的本土文化。教会职业院校学生如何辨别外来文化,懂得对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很好的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这促使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变得更加迫切。 二、新时代下文化自信与传承策略 (一)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社会、学校、家庭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要扩宽和加深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广度、深度,还需要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一是对外来文化要具备辩证统一的分辨能力,锻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能力。二是拓宽文化知识视野,更新文化知识结构,用多读书且读好书的态度指导自己投身于文化实践中,丰富文化底蕴。三是塑造文化创新意识,正确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的关系,在理论探究与社会实践中塑造文化创新意识。 (二)通过学校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怎样信”与“信什么”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大学一般比较注重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往往忽视了文化自信在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有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职业院校学生才会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感兴趣,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不仅能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知、情、意、形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无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文化自信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文化崇尚敬畏心、培育文化自信精神、并且将其践行到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第二,做好知识宣传。大学校园中的知识宣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校园讲座、校园活动、交流访问、参观体验等,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宣传活动,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以确保职业院校学生了解应该对什么样的文化保持自信,引导其在众多文化激烈碰撞的新时代,塑造文化自信理念。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又有了新的期待。我国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惠民,丰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力度,健全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也要兼容并包,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了解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更具包容力,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使我国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现代文化才能明确自身的规定性,现代文化只有在融合了传统文化之后才能底蕴深厚。二者可以并存,成为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流砥柱。我们

文化自信来源于哪三方面

文化自信源于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发展优势 第一,文化自信源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根脉。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淀。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体现出本民族的特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千年灿烂历史文明。中华文明凝结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闪耀着民族智慧,展现出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历史演变中,中华文明在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中吸收异质文明,在多元融会中不断自我更新,既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也不过度扩张。有所坚守而又通达,是中华文明生命恒久的重要原因。经过长期积淀、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优势。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和对外拓展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发展只有适应时代、对物质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才会被自觉传承,并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占据优势地位才不会被外来文化侵蚀与颠覆。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屹立不倒,就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与自觉,保持文化创新,并努力为文化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是人类思想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增进文化认同,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系。发达国家文化建设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要想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做好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确立明确的文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方针及实施步骤。中国要想快速提升文化软实力,参与到国际文化竞争中去,就必须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战略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将文化战略理论研究提上日程。二是要建立专门的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机构,组建一批专门的人才队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三是要加强文化战略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针对现实、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切合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战略措施和战略实施方案,充分指导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提升。 增进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反映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对共同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认同程度。人民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度高,这个国家就会稳定发展,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国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更加隐蔽与频繁,增进文化认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增进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文化观,就

大学生文化自信自觉现状调查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文化自信自觉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姓名 班级学号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评定成绩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编制

大学生文化自信自觉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珍宝,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无疑应该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但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很难做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平衡,所以大学生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实力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进步的强大动力。 关键字: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校园文化 一、对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理解 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指的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文化影响下,对于这种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还有人们对于文化所起的作用、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建设任务的认识与理解,在理解文化作用方面要具备高度自觉的认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可见,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内容代表国家的外在形象,文化兴盛则国家一定富强。大学生要坚信传统文化的价值,相信它的发展。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积极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发挥中华文化的进步作用,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现状及分析 在如今快速发展又相对开放的社会,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大学生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选择和重视上往往会有所失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正在慢慢缺失。经过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民族传统文化认识和兴趣不足 虽然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直被世界各国人民称道喜爱,来到我国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不在少数,但作为中国人的很多大学生似乎不是这样。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这个问题的结果显示:62.22%的大学生兴趣一般,有6.67%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迂腐过时,基本没兴趣,不想了解,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的人只占了17.78%,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真的不太大。在“中国四大名著,你读过几本?“这个问题的结果显示:有51.11%的大学生只看过一两本,都看过的只占28.89%,甚至有8.89%的大学生四部都没看过;而在“如果你有空闲时间,你会读《暮光之城》还是《边城》?”这个问题的结果显示:有53.33%的大学生选择看《暮光

文化自信现状和对策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年轻力量,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五四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投入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去,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但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目前通过网络和其他方式传播的外来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存在一定冲突和碰撞。 当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文化自卑,一是文化自大。 前者低估了本土文化的价值,由于对本国文化的不了解,加之受网络等媒体的影响,一心追求糟粕的外来文化。例如当今蔓延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就是上述问题的体现。此外,当今的主流文化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却是吸收了中华五千年文化内核,包含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但是由于理解不深刻,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层面的“和谐”、“大同”不屑一顾,认为这是虚无的说辞。相反他们注重个人享乐,奉行个人主义。 后者即高估了本土文化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可取和不可取之处,不能明确的分出高低,也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瑕的。有些大学生盲目排外,比方说有同学认为我们是中国人学好汉语就行了,没

有必要学习外国人的语言。实则不然,随着中国与外界交流越来越多,学好外语有利于我们学习他国先进文化。 那么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首先,我国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古代体现了它的力量,在当代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首先应加强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开传统文化中某些与当代社会现实不合之处。还要创新文化教育方式,避免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文化性融入其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教育效果。此外,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不同的选修课,以满足不同需要,充实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最终真正达到文化自信。 我们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过程中,更要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坚决抵制中国文化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要用年轻的心态去传播主流文化,弘扬正气。此外还要合理的看待文化冲突,在践行和创新我国文化时既要有安全意识,保护我国文化不受玷污,又要辩证地包容外来文化。 唯有如此我国当代大学生才能早日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成为国之栋梁,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一、我国的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阶段,人民的水平日益提高,从古代到,国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奔入小康阶段,文化自信是一个我们国家或是个人对充分肯定和对自己的认知。中华民族的坚毅和自信对我们发展自身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或是其他国家的文化建设,都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本,是支撑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重要基础。 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其自身的建设,成立,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联系,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的文化五千多年,我们的祖先通过他们伟大的思想,行动,勤劳和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关键。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穷无尽,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所要珍惜的根本,是我们继续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做到“扬弃”。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不仅要从的文化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文化的改进与创新,让我们继承的文化拥有新的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要有新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从自身做起,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每个人做到就是在促进社会的文化改进与创新。传统文化和现今应该继续对外开放,所有这些都壮大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我国文化竞争力,为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姓名:马欣杰学院:文法学院学号20114120228班级:中文110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马欣杰,来自文法学院中文二班。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乐一乐之后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和对西方节日的追捧早已说明了这一点。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也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热情高涨,却连最简单的古汉字都无法理解;可以迅速认出电视节目里的无数当红明星,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甚至不如普通外国中文爱好者,连对中国文化本身一知半解,又从何谈起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呢? 面对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信现象,我们该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其次,我们要对外来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既然能被很多人接受,就说明自有其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吸收她优秀的内容来丰富我们本国的文化,同时也能借鉴其吸引人的特色。而且,我们所谓的“西化”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俘虏。我们过圣诞节,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其真实的含义,我们只知道是和亲人朋友团聚。从这一点说,是我们把西方的圣诞节中化了。因此,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强大的同化能力。意识的转变还不足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热”起来,我们重要的步骤是践行和表达传统文化。我认为,在学校里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对策初探 教育文档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对策初探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繁荣。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状态,一般来说,人是文化自信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大学生成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应当了解传统、了解历史、坚守精神。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党和国家应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保持理性判断和理性选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底线,坚守信仰。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过程中,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抵制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腐朽成分,弘扬主旋律,传大力弘扬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播正能量,

的传播和建立,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物质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利用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资源,在全社会宣传历史知识、进行传统教育,让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孕育的精、气、神动起来、活起来,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展现历史、渗透精神,让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历史和屹立不倒的精神在全社会鲜活起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当附有中华民族的标签、渗透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铭记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坚守红色精神,将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民族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增添色彩。 二、净化新闻媒体环境,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全社会文化自信 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直观而深刻,要号召新闻媒体行业及其从业者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传递信息时要遵循客观严谨的原则,积极传播正能量,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同时要利用榜样模范的优势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逐步建立既符确立符合自身的长远发展合个人利益又符合集体利益的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成长面对着一个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中国和世界,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把握形势大局、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十分重要;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有效地使理论学习和对实际情况的认识相结合,缓解认识上的反差,解疑释惑,起到“桥梁”作用。用一句话来形象比喻,就像“登高望远”,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人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可以帮助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国家把形势与政策课专门设置为大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是有远见的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坚定信念,既是一种从容应对多种文化之间交流交融交锋的价值底气,是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思想屏障,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力量之源。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虽然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的文化自信逐步开始回归,但是制约文化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同时,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使一部分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削弱着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今天,中国的崛起,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崛起,也应该是文化的崛起。只有当经济的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时,中国才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来源于当代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因此,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气的价值功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达成思想共识,把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兼具归属感和包容性的文化共同体,自然而然地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坚守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认同自己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意义深刻。坚持创新实践,提升中国文化成果的气质。文化自信来源于本民族所创造出来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和震撼力的优秀成果,这就要求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树立创新思维,坚持创造性实践。原始性文化创新,最能体现民族智慧和创造力,最能彰显出民族的审美和价值观念。集顶级技

术和一流演技的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美国电影文化的符号,这些影片实质上是对本国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地传播和宣传,极易对观众的价值观产生渗透和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要讲好中国故事,注意用生动的故事和产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展现中国的主流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