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命智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2009年3月第28卷第3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 tion M a r .2009Vol .28No .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刘伟杰(5),女,山东莒县人,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儒家生命智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刘伟杰1,李海立2

(1.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40;2.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培训系,山东青岛266001)

摘 要:儒家生命智慧博大精深,对当前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重生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仁爱为怀几个方面探讨了儒家生命智慧对当前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生命智慧;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3-0040-02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大学生自杀及伤害他人生命现象的屡屡出现,生命教育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但在授课内容、理论体系、课程设置等诸方面不够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尚需完善和发展。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虽然刚刚起步,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智慧却博大精深,尤其具有“贵生、乐生、轻死”文化传统的儒家,可以说是一门“生命的学问”[1]127

。深入挖掘儒

家生命智慧,弘扬其健康、积极的内容,对于当前开展大学生

生命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重生有为,教育大学生珍惜有限的生命

生命是有限的,脆弱的,生命的得与失往往只在一瞬间,对于任何生物体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十分强调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天地之心。《孝经圣治章》

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

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

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这里,荀子把人放在了水、火、草、木、禽兽之上,认为人不仅有生命、知觉,而且有道义,所以最为高贵。

孔子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的

感慨,看到滔滔河水无论白天黑夜奔流向前,永不停息,他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时光的飞逝。这一感叹表达出了儒家重视生命,有所作为的生存观。既然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就应倍加珍惜,不可虚掷光阴,浪费宝贵的生命。孟子指出:“知命者不立乎危墙之下。”(《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人不仅应该重视生命,而且还要善待生命,注意保护生命。站在将要倒塌的危墙之下轻易而死,是他十分不赞同的。

我们要深入挖掘儒家优秀传统,以古圣先贤的思想言论教育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珍贵,教育他们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对生命存“敬畏”之念。让他们知道生命不是私有财产,在每个人的生命根源上连着父母的生命,民族的生命。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化的人生观,消解了他们对父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痛苦的解脱,很少考虑他人。因而,较之先辈更容易采取自杀或杀害他人的极端行为。应教育他们认识到,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还属于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社会。失去生命对于我们自己也许会是一种解脱,可是对关心、爱护我们的亲人和整个社会,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如果当代大学生都能将孔孟之语牢记于心,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珍贵的生命,那么,大学生自杀及杀人的现象必将会减少。

二、自强不息,教育大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君子应该像自然一样刚劲强健,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待人接物也要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靠着包容和团结,靠着吃苦耐劳,不断进取,才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一直延续至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人生要经历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也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生命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看人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现实生活中,常听大学生抱怨“累”、“没意思”,存在消积、懈怠心理。我们应教育学生了解接受痛苦与困难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且对自身的成长,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战胜困难和痛苦,学会坚强,学会抗争,才能真正发现生活的真谛。要让他们坚信,困难

—:2008-11-21

:197-04

总是暂时的,矛盾总是会解决的,使他们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于人生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孔子提出了“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这一生命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论断,涉及到了年龄和心理特征,对我们当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成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借鉴。

荀子同样有积极的人生发展观,他强调人只有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不断学习,才能达到“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的过程。

生命有限,自强不息,儒家积极的人生发展观激励人们不断进取,最终实现生命的不朽。如果我们能够教育当今的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先哲自强不息的生命发展观,并从中获得教益和启发,那么,他们遇到一点挫折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甚至损害他人生命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所以,通过弘扬儒家经典生命智慧,让大学生理解、掌握先哲的生命思想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舍生取义,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价值

时光流转,生命消逝,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如何能够超越自然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而实现生命本质的永恒和不朽呢?春秋时代人们曾讨论过这一问题,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左传》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九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三不朽”。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魏文帝说:“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魏文帝:《与王郎书》)儒家文化虽然十分注重“功名”对人生的意义,但特别倡导以“立德”为特征的生命价值观。通过“立德”来实现生命的“不朽”,是儒家生命智慧的最高境界。

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认为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看来,只有实现了“仁”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孔子的生命价值观对后世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发挥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生为人所欲,但不能背义而偷生,死为人所恶,但不能背义而避患。孟子认为人生在世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必要时,应果断地舍弃生命,追寻道义真理,只有这样的选择才是有价值的。王夫之说:“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尚书引义》卷五《大诰》)先哲们并不是轻视生命,而是在苟且偷生与舍生取义之间,选择了后者,希望通过牺牲生命使个体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使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

儒家这种在特殊情况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最终实现“立德”不朽的生命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它形成了中华民族在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时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也形成了人们在和平时期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励一代代有理想的年青人发愤苦读,立志报效祖国。儒家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在今天仍有重大意义。如果当今的青年大学生都能有古圣先贤的这种宽广的胸怀和志气,都能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会明白,人在生时,就应该珍惜生命,追求真理,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不能轻易赴死。

四、仁爱为怀,教育大学生爱惜他人生命

“仁爱”思想贯穿于儒家忠、孝、悌、恕、恭、宽、信、敏、惠等诸项伦理原则与规范,是儒家伦理规范之灵魂。

“仁爱”首先要孝顺父母。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后孔子又对樊迟解释说,“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是十分重视孝道的,他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同时,他指出,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他说对父母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和颜悦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仅仅替父母做事,为父母提供食物并不是真正地尽孝道了,能够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孔子所指出的这种仅仅替父母做事,为父母提供食物的“孝顺”儿女日益增多了,“空巢”老人却比比皆是,老人们衣食无忧,却无儿孙在身旁,倍感孤独。在一些地区,忽略、歧视、虐待老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儒家合理的孝道,教育学生尊重父母,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关心、爱护父母,爱惜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的生命。

儒家仁爱思想的另一方面就是推己及人,仁爱为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同时,推己及物,对生命现象普遍尊重,面对残害生灵的现象,有“不安之心”、“不忍之心”,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

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生命道德观,而且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角度讲,弘扬儒家仁爱为怀的生命道德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学校生命教育应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形成“仁爱为怀”的思想,形成一种敬畏生命,珍重生命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6

(责任编辑熊晓平)

199.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