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货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百货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百货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百货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各地商业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然而令地产商头疼的不是前期开发,而是对楼盘销售有着直接影响的后期运营问题,所以大批商业地产商迫切需要有合适的运营商来合作,同时,一

部分百货公司,往往是一家在某一地域已经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以及形成了一套成功管理模式的百货公司,受到自身资本实力的限制,为了发展壮大,或多或少会考虑低成本、低风险的品牌管理输出方式,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与异地的有形资产拥有者(通常是地产商或物业拥有者)合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然而,这种合作却屡遭失败,磨难众多。

问题一:合作方式的原罪问题

一般来说,百货品牌管理输出的方式有两种:

1、参股或直接投资控股的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

优点:参股或完全控股,管理模式的推广与落实具有切实保障,对百货业强调经营的灵活性、强调企业整体品牌的塑造和提升不无裨益。缺点:经营风险大,首先它要求企业有强劲的资金后盾支持,以免前期的巨大垫付成本加上后期的经营投入加剧资金链条的紧张;其次它要求管理层具备雄厚的经营能力。如果经营不力而延误了资金回收的合理速度,企业也将面临倒闭的危机。北京王府井就对没有资本介入的品牌管理输出从不感冒,它在成都和南宁开店时甚至选择了自己直接投资建设地产的模式。百盛与太平洋现在中国内地开的30多家店也都是以参与地产投资或者租赁的形式来进行紧密管理。这种模式不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2、完全以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

它类似于加盟方式,共享著名百货的系统资源与品牌,甚至可以共享配送系统。优点:动用企业的无形资产资源较多,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是比较稳健的品牌输出模式。缺点:接受品牌一方的企业主要领导人必须能够对该品牌以及管理模式高度认同,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否则,很容易导致先进的管理模式无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广,或者受到既得利益的合作方的阻碍,新的管理模式无法落实。该经营模式就目前情况来看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所谓的“亿安模式”,即地产商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实施对商场货款的控制;第二是“新大新模式”,即品牌零售商占主导;三是“信和模式”,即品牌零售商与地产商既监督又合作。

如今看来,只剩广百信和尚且相安无事。这种模式在国外之所以推崇甚广,是因为它可以有效弥补地产商商业经营经验的不足,可使竞争力大大增强。但由于地产商对短期内回笼资金的“快”与百货业资金回收的“慢”构成矛盾,彼此合作的心态不一极易引发合同中所谓的“责、权、利”不明晰,除非谈判双方就合同条件彼此默契,否则,合同关系的破裂便在所难免。百盛集团原来就是输出管理的典型企业,这家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型集团在北京百货业站稳了阵脚之后,就想到中国的其他城市一试身手。1999年9月,百盛以品牌输出的方式踏入羊城土地,在广州老城区亿安广场落棋,广东“亿安百盛”的所有权属于亿安集团,百盛是品牌输出的管理方,亿安投入资金、提供场地,百盛派高层管理人员全职投入管理,希望借助百盛品牌的影响力招揽专柜和品牌进入,统一经营“亿安百盛”,但是2001年末,百盛与亿安这桩跨国合作就宣告结束。当时,百盛方面给出的原因是,“亿安”最初的一些承诺难以兑现,所以在经营管理、资金调度等方面,百盛虽为一线的直接管理者,但处处受到制约,于是,百盛萌生去意。百盛选择了在失败之城卷土重来。2002年1月,百盛又以同样模式进入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中泰广场,可是时隔不久,类似的失败又一次上演。北京赛特也走过相似的路程。2002年1月28日开业的广州“宾友赛特”由赛特集团与亿安下属的宾友商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但是他们也没有逃过宿命,2003年7月3日,赛特也结束了

羊城之旅。赛特方面对此次合作失败的解释是,赛特集团作为北京最大的品牌输出商业企业之一,必须维护“赛特”品牌的整体形象以及业态模式,所以选择退出。

这里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如今地产商与百货公司合作的动机。地产商希望借助百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把所开发物业及周围商圈的商业价值提升起来,然后卖铺套现,或者把新开的百货商场作为它的提款机,而百货公司打出的帮地产商解决商业难题的王牌,正中地产商的下怀。百货公司则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回报:低投入低风险的品牌与管理输出模式获得丰厚回报,例如,天河城铸造的辉煌,为天贸南大换来的是输出品牌、管理,免租、免装修、免带资经营的低成本扩张“诱惑”。借品牌拉力扩张是其手握的第一张王牌,天贸南大肇庆分店就是循着此种思路扩张的产物。落户肇庆天宁广场的分店,完全由地产商出地出资金,天贸南大只是提供品牌及管理。然而,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现在毕竟是资本的社会,你百货公司不做资本投资,在许多方面就没有发言权,就像百盛在亿安百盛中所处的境地。“新大新模式”中你百货公司凭什么发言?最多是做到“信和模式”,即品牌零售商与地产商既监督又合作,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亿安模式”,即地产商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实施对商场货款的控制。这种合作方式注定了它一开始就会面对一系列问题,就像西方的原罪论,人生而有罪,一系列后续问题原来早已是宿命的安排。

问题二:先天缺陷的消化问题

一般来说,百货公司与地产公司合作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商业地产的二次工程改造,因为大多数项目都不太合格,都与商业要求有差距。笔者就遇到过这种项目,从外部看非常不错的楼体,结果进去一看,整个商场无法设计出合适的主通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柜机房、卫生间、配电室等设施占据了卖场内部最黄金的位置,可以说该建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原因在于地产商对商业的专业知识认识不够,很多人拿到一块地以后先找建筑设计院,有些建筑设计院是在忽悠,讲得非常好,很多和实际相差很远,对商业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根本没有研究,比如规模,在蚌埠那个6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了一个50万平米的商业建筑,设计院的教授在那里忽悠得特别好,说要辐射北方四省,怎么可能辐射北方四省呢?这些建筑专家设计好之后进行土建,土建完成后甚至是在基本装修之后才联系零售商合作,这时候才发现,仅仅靠建筑设计院来设计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不同商业业态的要求最后应该反映在建筑设计中。比如,铜锣湾百货在选址时有如下一些规定:

1、面积:2万平米-5万平米;

2、单层面积:6000平米以上;

3、标准层高:首层层高不低于5.5米,二层以上层高不低于5米;

4、楼板承重:不低于450公斤/平方米;

5、柱距:不小于8米;

6、配套设施:扶梯、货梯、中央空调、防火分区、卸货区等;

7、停车位:200个以上。

还有更细的要求。很多地产商的设计都没有这些考虑,如,客流动线怎么设计,包括电梯的位置,不同的业态对电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层高、柱间距、荷载、外立面、吊顶、消防等,都应该有商业专家参与共同完成。这是不能全部由建筑设计师所完成的,它里面商业性的东西,建筑设计师几乎没有考虑进去,只从他建筑方面考虑。我们的开发商愿意花大价钱去请建筑设计师,但是不愿意请商业专家参与设计,这是我们普遍碰到的问题。没办法,百货公司只能是根据商业规律进行二次改造,这一改造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有些开发商不想进行二次投资,这些建筑缺陷很多时候成了商场运营的致命伤,百货公司就是再努力也无力回天。

一般来说,项目如果比较容易运作的话,地产商就不会请你专业的百货公司过来管理输出了,因为输出费用都不低,所以很大一部分项目是地产商已经多次开业都未成功的烂摊子,

不仅名声极差,而且还有一大帮前朝遗老遗少在那里需要整合,这些无形的东西,所带来的麻烦,可能超过了土建工程的二次改造。笔者曾经操作过这种项目,地产商曾经多次组建商业管理团队招商,结果员工也招聘培训了,开业广告也打了,由于招商不力三次开业都未成功,最后在业内名声极差。当笔者接手后,拜访当地供货商时,发现几乎所有的目标供货商在前面的三次开业招商中先后都与该百货项目签过约,甚至还有一部分都装修好了,由于没有开业,他们本身也受到了损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供应商对你有信心,可以放心地与你合作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另外,由于品牌管理输出方不可能派出商场运营需要的全部工作人员,所以只能是骨干队员,而地产商原来的管理团队整合进来也就顺理成章,关键是整合所带来的群体效能下降,原来的老总做不成了,只能做副总或经理,原来的经理做不成了,只能做助理,而且是由于他们操作水平问题才降职,心里难免出现不平衡,一般不会好好配合工作,甚至会起负作用,所以在团队整合上要慎之又慎。

问题三:招商问题

现代百货的三个核心能力是招商能力、营销能力与运营管理能力。如果招商不力,开业都是问题,还谈什么利润,所以对于新的百货商场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招商问题。在招商方面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与地产商在招商条件方面的冲突

地产商既然请专业的百货公司来进行操盘,一般来说他的期望值会比较高。他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和供货商的合作条件不能太低,否则影响利润率;第二是预期的销售额也不会低。第一个期望就给招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于这些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的项目而言,能够开业运营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后期调整的机会还很多,但是地产商是否认同你的观点就很难了,尤其是他花了钱请你来不是为了降低招商条件的,要靠降低招商条件来招商他也会。笔者曾经遇到的一个项目,人口不足10万的县级市,一层商场租金每天每平方米6元,而相邻县城收入比这里高,人口比这里多,位置不比这里差,租金才每天每平方米2元。可以想像招商难度有多高。所以在双方合作谈判之前就要对地产公司的合作预期有所估计,甚至要影响对方的期望值,既不要让他太过失望,也不能让他期望过高,以便为自己以后的操作留下余地。

2、百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在招商中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地产商所看重的和百货公司所标榜的不单单是它的管理体系,更大的是他的品牌影响力和供应商资源。只要百货公司过来大旗一竖,供应商就会跟过来,招商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招商难的情况呢?

其一,百货公司的品牌管理输出实际上包括两部分,管理输出和品牌输出。那么管理输出是必须要做的,否则无法保证品牌的塑造和提升。问题是,品牌是否可以不输出,能否是单纯的管理输出?答案是否定的。不输出品牌只能说是在挣工资,对品牌的扩张没有什么意义,不利于形成品牌的规模优势和知名度,和输出的初衷不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管理与品牌一起输出。如果新商场挂百货公司品牌的话,问题就又出来了。原因在于:如果商场品牌仅仅只是形式上简单的图形和色彩的组合,统一使用倒并非一件难事。然而,且不说商场品牌真正的意义,是通过经营业绩在业界获得公认而形成的,可以整合、可以利用的价值形象,单从由商场品牌衍生出商场经营定位的角度就很让人怀疑:作为成熟度高、定位清晰、目标消费群明确的百货商场品牌,难道在全国不同消费环境的地区、不同大小的城市,都能被始终如一地贯彻应用?如果某百货商场的经营定位为高档消费层次,那么是否意味着即便是在一个二线的中小型城市里,也能开上一家类似西武的高档商场,而不管其是否有市场、有购买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百货商场必将依据城市消费环境特征而调整定位策略,那么,商场品牌的原有内涵和价值又如何体现?如果不能保证同一品牌的商场在经营定位上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商场品牌的内涵与价值面对广泛的目标消费群体,便难以形成高度一致

的认同感,如果那样,商场品牌统一使用的效能,不过是个言之尚早的假设。

其二,真能做到商品(供应商)资源的整合利用吗?

众所周知,商品流通环节五花八门,形式多样,地域特征明显,同一品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代理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不计其数,做到对这些资源和渠道的统一调配和利用,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百货公司所经营的商品结构与大卖场不同,百货对品牌的要求比大卖场严格得多,它和家电连锁直接从生产厂家采购的情况也不同,除了珠宝和部分化妆品生产厂家直接做渠道的概率较高,服装、鞋帽等大多数商品是条块分割的流通体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代理商或经销商。而以品牌管理输出进行迅速扩张,由于考虑到这种合作模式的不稳定性,为避免一旦结束合作可能对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百货公司一般选择直营店所在城市以外地区,甚至尽可能更远一点,令彼此之间的客户群及供应商不至于重合。这样一来,原先期望连锁经营形成规模效应,比如说品牌影响、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等,便不能真正体现。异地品牌管理输出时所面对的某一品牌商品的供应商和直营店所面对的该品牌商品的供应商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供应商,所以原来的供应商资源优势不在。除了上述问题外,新的百货公司开业,当地原有的百货公司会对他的供应商下发通知,如果与新的百货公司合作,就要求该品牌撤场或者不给结款。在这样的威胁下,大多数供应商都会受其影响,出现了品牌资源被封锁的情况,这就使原本就不顺利的招商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即使新店所在地没有该品牌,而且在区域规划上不存在窜货的问题,那么直营店处的品牌供应商是否就会紧跟百货公司的扩张步伐?有两种可能或者可以做到对商品(供应商)资源的整合利用:第一,已经存在的百货布点态势与该商品(供应商)规划的通路布局完全一致,双方利益完全重叠,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会心甘情愿地跟零售商布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百货网络已建立得相当成熟与充分,商品供应商完全可以借助百货连锁通路的优势任意建立营销网络。由于整个零售市场激烈竞争,任何商家都很难满足上述条件。可以说,“百货品牌管理输出”对商品(供应商)资源的整合利用,显得有些一相情愿。再加上这种百货公司与地产商合作模式的不稳定性,也使百货公司对品牌供应商的号召力大打折扣。你在这里没有实际投资,相对而言就没有退出壁垒,随时可以退出,你要退出了,我们供应商怎么办?我们可是冲着你这家百货公司才来的,所以在是否跟进上还是小心为妙。

3、业务干部腐败的问题

业务干部的腐败问题,是零售企业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品牌管理输出团队,地产商的要求会比较苛刻,腐败问题更是不允许的。一个人的腐败,可能会为整个团队带来毁灭,全盘否定。但是管理团队在这种输出情况下比任何时候都易于出现腐败。为什么?其一,目前全国的供应商进场要交进场费、促销费、品类管理费等硬性费用,这是硬性支出,回避不了的,供应商和业务经理都玩不得任何猫腻。但规则总是障眼法,尤其是开业招商中,业务经理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如某些品牌的具体位置安排、联营扣率或者租金的小额浮动、装修队的安排等;其二,商场招商中总有或多或少的部分需要自营,比如一些极品服装品牌,这一部分需要实实在在采购,而且还需要自己做装修,这些事情又交给了业务经理来负责。笔者曾见过,商场自营五个极品男装品牌,从装修到采购商品,该业务经理这一项回扣不少于10万元,事发后给百货公司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三,管理的异地输出,考虑到家庭问题,大多数人不会愿意在外地呆太久,加上他对项目运作本身的长期性持怀疑态度,所以短期行为会比较严重,往往会有捞一笔算一笔的想法,这比正常情况下会更严重一些。

问题四: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商场终于开业运营了。原以为可以喘口气了,谁知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1、结款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地产商付出了这么多,商场终于开始有收入了。尽管总经理以及团队骨干是百货公司的人,但一般来说,财务却并不由百货公司控制,所以在商户的结款问题上,百货公司也是力不从心的。由于百货公司必须利用自己的供应商资源为店面招商,但又无法实际控制或影响供应商跟真正的商场老板——即地产商——之间的货款结算过程。假如,因种种原因发生长期拖欠货款情况,夹在中间的百货公司无能为力,就会因此失去供应商的信任。2003年9月,广州一家百货龙头企业在佛山市场品牌输出遇挫,受连累的供应商被原商场业主拖欠货款过千万元,供应商一怒之下,把这家百货公司告上法庭,从此也令其正在积极推行的品牌输出战略被迫搁浅。

2、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众所周知,一般新开张的百货商场都有一段市场培育期,百货店的培育期可能长达两到三年。这段时间经营最困难,亏损压力很大,地产商能不能从经营上认同市场的策略需要双方协商,冲突就又来了。冲突的实质在于:当合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一方面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不容易量化,开业之前,无形资产最直接的量化标准是招商成功、如期开业,开业之后就很难说了,最难的招商环节已经过去了,百货公司对地产商来讲存在的价值已经有所变化。还是第一部分所分析的,在品牌管理输出的模式下,百货公司跟地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三角关系。首先,地产商在其开发的商住物业内或周边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百货店等零售商家,目的更多是为了提升楼盘价值,帮助促销,一旦项目销售基本完成,前期引进品牌输出管理的零售店面又未能实现盈利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但每月还要支出可观的品牌费、管理费,他们很可能会感到难以承受。反过来讲,假如商场经营情况理想,营运走上正轨,地产商又会觉得未必需要你的品牌和管理,他自己同样能做好,也不愿意跟你分享利润了,因为往往经过段时间的经营,百货公司基本上已经把对方带出来了,短命原来是宿命。

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3437551.html, 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作者:梁益萍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06期 【摘要】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企业开展市场经济活动,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和经营内部 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规范企业涉税业务流程,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均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许多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逐渐凸显出管理认识偏差以及财务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目前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税务管理优化对策,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问题;优化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发生变革,各种类型的企业开始兴起并发展开来。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税务管理工作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是,当前环境下,我国国内企业税务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仍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企业进步发展。所以各组织机构需加强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化对策。 一、现阶段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现阶段许多企业内部并没有相对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规范税务管理工作和管理流程。同时,各企业均具有独特性,一旦企业内部进行资金管理时,没有实施成本核算,就不能应用会计计算折旧,易导致资金核算出现损失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发生这种情况也无法追究具体的责任,管理部门易忽视。 2.税务管理重视度不高 从企业以往的工作与发展过程中可看出,税务管理工作量较大,工作流程繁琐,其中尤以税务表格的填写较为明显,且大多数企业中,企业领导人和财务管理人业务繁忙,接触税务管理时间较少,或并未接受全面、科学的现代税务管理教育,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工作进展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仅可做到按期申报和缴纳税款,而对于税收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则并未重视,这就导致企业无法在社会投资或市场经营活动开展前提前做准备,使其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企业发展。 3.税务管理执行力不足 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存在单一性,不仅包括工作过程,而且还包括工作条件、员工工作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也是同样的,不仅需要企业税务管理部门重视前期预

百货公司运营管理办法

运营治理手册

2012年6月4日 目录 第一章服务观念及百货服务理念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三章导购治理 第四章商品治理 第五章服务治理 第六章商户治理

第七章安全治理 第八章运营作业流程 附录1、礼貌用语100句 2、禁忌用语8句 3、服务用语30句 第一章服务观念及**百货服务理念 一、**服务观念 公司所有的效益来自于对我们服务感到中意的顾客以及租户。因此,**服务的理念确实是:要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服务,使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愉悦。 二、**百货服务理念 对顾客、对客户、对同事你唯一要做的确实是服务 1、服务观念:顾客、租户、同事差不多上我们的服务对象,下一

环节确实是上一环节的客户。 2、讲求结果:仅仅用心是不够的,我们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是令人中意的结果。 第二章营运部各部门岗位职责 一、营运部经理岗位职责 直属上级:**百货副总经理 直属下级:营运部副经理

工作职责 1、依照公司的总体经营规划,制定营运部的目标治理打算和实施措施,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 2、负责健全、建立、贯彻、执行公司及部门的各项治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惩; 3、依照公司工作质量标准,考核及检查各区域的各项治理工作,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4、制定各种规范及措施,幸免各类事故发生,并依照考核结果,对下属职员的奖惩作出处理意见; 5、组织对竞争对手的市场调查,并进行分析,依照竞争对手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6、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并进行汇总反馈,为公司治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处理销售现场发生的较大事件,维护公司利益,确保顾客中意; 8、协调下属各部门的关系,沟通与衔接各部门的工作,使公司整体运作良好; 9、主持部门例会,分析工作现状,提出工作要求和解决方法,明确下时期工作目标; 10、组织并参与策划各项促销活动,力争促进销售的提高;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 信息化解决之道 近几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每次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本人长期从事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推广工作,因此有机会与众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内部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有很多接触交流的机会,特通过本文进行总结归纳。 目标达成问题:安全管理工作相关各方存在一致的 管理目标,但具体行动却做不到一致。安全生产管理是 为数不多的政府、企业、员工目标完全一致的工作内容,既然目标一致为什么行动不一致呢?究其原因,还是屁 股决定脑袋,政府图省事、企业图省钱、员工图方便。 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图省钱,从经营的角度来讲,控制 成本没有问题,但有头脑的经营者会把握好安全投入与 风险的平衡。至于员工图方便,还是意识不够,需要通 过安全教育以及严肃的奖惩措施引导员工实现“会安全、 能安全、要安全”的安全素质提升与转变。 专业性问题: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一定的专 业知识,但知识很难传递到一线。尽管大部分企业都配 臵了包括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等专业 管理人员,但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全员参与,一线人员对

安全知识的掌握普遍存在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知识 深入掌握有一定难度,另外是由于员工流动性比较大。 面子问题:信息不公开,责任不明确,是安全管理 开展不好的另外一大隐性原因。信息不公开是因为公开 的方式不方便,而且如果公开对安全管理人员会产生无 形的压力。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使得难以将不好的问题 公开暴露出来,尽管常常有领导讲安全问题大过天。另外,尽管有的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关进设备重点部位 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但总归有一些业务流程、一些作业、一些设备在管理责任上没有明确定义,另外还有一些交 叉管理的问题,比如设备,于是齐抓共管往往成了谁都 不管。 考核导向问题:奖惩制度尽管有,但由于缺少客观 指标,或者简单的以结果为考核导向,忽视了客观指标 以及过程指标的价值,从而导致做得优秀的员工得不到 及时的正向激励,做得不好的员工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或者说惩戒,结果就是大家就都随意应付了。 上述问题不仅普遍存在,并且普遍认同难以解决,其实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有效解决或者说起码缓解,在方法正确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只是需要点时间。那么为什么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呢?

注销税务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 注销税务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注销税务登记是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保证纳税人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堵塞征管漏洞,防止偷逃税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由注销税务登记工作引发的不缴税款、未结票证、跨区套购发票、偷逃税款等问题时有发生,渐成征管薄弱环节,对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政府部门缺少信息传递、联合制约。 在征管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企业工商营业执照被吊销税务登记仍未注销,或税务登记已注销而工商营业执照仍在使用的,或总支机构办理注销而分支机构未办理注销等情况。日常征管中出现大量的非正常户和税务登记失效户,说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解散后没有按正常手续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在大系统中形成大量的垃圾数据,影响着征管质量和效率。主要原因为: 1.缺乏数据资源的共享。目前企业是由国税、地税、工商分别管理,在办理纳税清算过程中,国、地税部门缺乏足够的信息协调与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企业申请注销税务登记时已经办理完工商营业执照注销,工商部门存在未按规定严格审核情况。我区采取多种措施,目前三个职能部门已经实现了基本信息的定期交换,解决了管理中三方数据不一致、漏征漏管等部分问题。但就注销登记环节而言,缺少三方在企业办理注销手续中协调统一的操作程序和相互制约机制,为部分企业不依法办理有关手续或偷逃税款提供可乘之机。

2.缺乏足够的注销环节宣传。目前各有关部门往往注重对税收政策、投资引税等方面的宣传,淡化了对企业办理撤销工作的相关宣传,部分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占比重较大)因不了解注销相关程序及政策,在解散后便一走了之,致使税收管理人员因企业未按期申报实地核查时才发现人去楼空,只能做转非正常户处理。部分纳税人税法意识淡薄且主观上存在逃避纳税,在套取发票、欠缴税款情况下便“消失”,对税收征管和税款增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管理上缺乏规范,部分环节存在问题。 注销登记工作主要有四个环节:申请受理环节、发票查验环节、核查清算环节、注销审批环节。从制度角度来看,注销税务登记工作相关规定明确,程序简明,但是在一些方面缺乏规范,如《纳税清算表》的内容填写,在纳税清算期间、审核日期、税款执行情况、稽核人员审核情况等项目各区县局要求不一,填写内容各不相同。注销工作缺少明确的考核考评办法,对工作时限、检查税款入库等都没有相应考核办法,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由于目前在发票查验、核查清算环节中,税务机关主要是根据注销企业提供的各类帐簿、凭证及发票结存情况,进行结税结票或核查其是否存在偷漏税现象,缺乏对日常征管环节各种税务系统中企业的基础数据、申报缴款及其他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不能将各种税务系统中的数据与企业帐簿、凭证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缺少一个对注销企业纳税数据进行事前评估的环节,致使出现了对企业的虚假帐目很难及时发现问题的现象。 (三)信息利用率不高,工作效率低。 一是数据支持不够,如个体工商户一般不设帐簿,自身对税收政策知之甚少,对完税凭证、发票等也保存不全,而在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中是将个体工商户的完税凭证汇总上缴国库,无法区分某个个体工商户纳税情况,给清算工作带来不便。二是网上地税局建设未及注销登记,仍是手工填写上门申请,核查清算工作效率不高,纳税人办理注销登记仍不方便。

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扩大和加速,大企业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占全国2.31%的大企业纳税户支撑着全国90%的税收收入,我国大企业经济规模持续增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提升,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我国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大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大企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企业越来越成为配置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主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大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大企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航母。大企业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调控经济杠杆的税收政策及管理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让税收管理更好的促进大企业发展就显得十分突出和必要,这还要首先从当前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谈起。 一、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基本是粗放式,统一,混合管理的税收管理模式。这一不分对象粗放管理模式大大影响了税收的财政作用发挥以及税收的杠杆效能,由于大企业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应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可喜的是总局已针对这种现状制

定的相应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各级税务机关也设立了相应的大企业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及个体户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一是生产经营规模大,巨大的资产规模和庞大的机构设置,税源结构具有复杂性;大企业注册资金、资产、营业收入、利润、职工人数等指标远远超过中小企业若干倍。二是生产经营范围大,如从事石油、房地产、煤炭、能源和化工开发等多种产业;塔形集团则形成了三大发展板块的宝塔模式,即以石油炼化为依托,化工产品为主的炼化实业板块等等。三是组织机构庞大。这些大企业的管理结构较为完备,资金、物流的管理十分规范,内控机制较为健全,一般都建立较为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上市公司,一般都聘请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年报信息,财务人员数量多而且比较精干;四是企业信息量大。大企业目前普遍使用财务软件,财务核算高度集中和规范统一,数据质量也很高。五是生产经营流程长,税源结构具有跨度性。六是具有较强的纳税意识,自身财务税收专业化水平较高;七是经济地位重要,税源举足轻重。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大企业的特点及时制定出适应大企业发展的管理办法,目前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有关单位的注意并已着手开始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里我们仍有必要谈一谈当前我们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已便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作为参考。 (一)税务管理机构与企业级别不匹配。由于我国大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有的更是中直企业,并有行政级别,一些副部、正厅、正市级单位屡见不鲜,其办理涉税业务的财务资产

百货商场运营管理技能提升

核心内容一:为什么说百货商场的运营服务质量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顾客的感知 问题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百货零售企业服务质量要素 ◇商品质量。 ◇商品价格 ◇商品特色 ◇商品品种 ◇信息服务 ◇系统服务 问题2:在顾客所感知的商场服务系统中,投诉处理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是两个最重要的系统是什么◇投拆处理系统: ◇售后服务系统: ◇环境设施 案例活动体验分析学习 核心内容二:百货商场卖场形象——影响店铺销售业绩关键力量 1、品牌商户服务形象 ◇售前服务 ◇售中服务

◇在导购过程当中的服务工作 ◇售后服务 ◇老顾客的跟进与回访 ◇投诉问题的处理 2、商品形象 ◇库存结构 ◇销售情况 ◇销售季节 ◇天气、节假日及季节 ◇其他因素 案例活动体验分析学习 核心内容三:我们每天在百货商场运营管理我们到底要管什么 以往百货商场管理就是管理供应商、管好百货商场内的相关事务,百货商场的管理人员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是管理权力的象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对百货商场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现在的百货商场管理应该管什么呢? 1、百货商场管理首先要管好服务 2、百货商场管理的另一项职能就是当好参谋、做好指导。 3、百货商场细节管理与优质服务 4、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是细节

5、百货商场忽视细节常是失去机会的根本原因 6、百货商场只有注重细节才能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7、百货商场要建立“细节优势”,保证基业长青 8、百货商场细小行为变化将影响全局 9、百货商场在企业管理中细节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10、百货商场1%的细节优势决定了100%的购买行为 11、百货商场不可忽视每个细微的环节 案例活动体验分析学习 核心内容四:百货商场运营顾客服务原则及实施要点 1、百货商场运营顾客服务原则 2、百货商场运营顾客服务实施要点 3、百货商场运营顾客服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4、百货商场运营顾客的重要性 5、百货商场运营保证满意,超出期望 6、百货商场运营顾客的有关权益 7、百货商场运营顾客服务的基本要求 8、百货商场运营服务规范 9、百货商场运营如何处理顾客的抱怨或投诉 10、营业员服务仪态、行为的基本要求

企业公司税务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各公司税务工作的管理,确保各公司合法经营、诚信纳税,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法规,并结合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二、税收登记、变更及年审管理 第三条公司税务登记、变更、换证及年审统一由财务部销售会计进行办理。 第四条公司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工商营业执照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企业统一代码证书等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注册登记。 第五条公司如发生下列内容的变化,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办理税务变更登记。 1.公司名称改变。 2.法人代表改变。 3.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 4.住所或经营类型改变。

5.生产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改变。 6.增、减注册资本。 7.隶属关系改变。 8.生产经营期限改变。 9.银行账号、记账本位币或结算方式改变。 10.其他相关内容改变。 第六条公司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以及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七条依据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的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财务部销售会计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持有关证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验证或换证手续。 三、收入、成本、费用税务规定 第八条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九条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具体包括: 2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编版)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96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编版) 摘要: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2008年全国煤矿共发生重特大事故38起,死亡707人,同比起数增加10起、上升35.7%,死亡人数增加134人、上升23.4%。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非法违法生产事故多发、瞒报事故多发。二是思想认识有差距,责任落实有差距,隐患治理有差距。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重形式、走过场,大量的隐患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零星事故频发。三是小煤矿总数多产量低事故大死人多。我国小煤矿数量占矿井总数的近80%,2008年,小煤矿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5%,而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3%;小煤矿共发生26起特重大事故,占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总起数的68%。 2、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出台不少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在部分需要修订完善。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门的职责已成为 当务之急。 2.2监管监察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及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

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房地产行业企业纳税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房地产行业企业是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这些企业曲解地方的优惠政策,甚至有的认为自己是招商引资企业,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得到“照顾”理所应当;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有关税收政策不清楚,特别是对预收房款、以房抵顶工程款、代收款项等特殊税收政策更是知之甚少。以高唐县为例,该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7家,其中,高唐本地企业仅有1家,其他均为招商引资的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在高唐的累计经营期限都超过了180天,按规定均应到国税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但是,除本地一家企业外,没有一户主动到国税部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经国税部门多次上门催办,目前已4家企业办理了税务登记手续,另2户企业仍在催办过程中。 2、房地产行业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一是财务制度混乱。帐务不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帐。二是收入不实。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用预收售房款的形式,因未开具正式发票,预收款长期挂在帐上,不作收入,有的甚至无账可查。三是虚列成本。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工期长,与建安施工企业结算不及时,成本核算未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遵循配比原则,有的仍然按收付实现制即对成本采取支付多少,就列支多少;对未售房面积,收入未转但成本已提前列支,造成收入、成本不配比,因而无法核实其真实成本,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盈亏情况。有的按预计数开具收款收据入帐,造成成本虚增,同时存在大量的不合法凭证或没有取得凭证。 3、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强。流动性强是房地产行业的共同特点,目前高唐的6家外来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是外地的固定业户,往往以回总公司汇总纳税为由,不愿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但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他们中无一符合回总公司汇总纳税的条件,并且在高唐累计经营期限都超过了180天,应该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流动性强的特点给税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稍有疏松,极易形成漏征漏管。 4、易造成其他偷逃税行为。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供货商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营业证和税务登记证,开具虚假发票行为严重,经营行为隐蔽、流动性大,如果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不到位,这些供货商偷逃税更有了可乘之机,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税务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规范建筑市场、优化工程项目运营效益、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纳税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为切入点,全面剖析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家相关税务政策为重要参考依据,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优化途径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务管理;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1建筑企业的纳税特点 第一,目前建筑工程的金额越来越大,市场上拥有高资质的建筑企业为数不多,部分建筑企业利用资质优势承揽业务后采用施工分包、劳务分包形式进行,只派出项目经理等核心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建筑企业仅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总包施工单位作为纳税义务人,很多时候需要兼顾处理好分包方和劳务方的税务问题,并承担审核流程、票据的连带责任。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企业以这种方式收取管理费用的,管理费用为整个工程项目决算金额的8%-9%,含需要代缴的流转税以及附加税费。第二,由于工程项目一般在偏远地区,一些小的项目的采购零星施工用品习惯采用现金支付,部分沙石等辅料由于是个体供应商,对银行转账或者电子支付等现代手段的应用也较少,这种传统支付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为上下游等各企业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无形中增加了税务检查的复杂程度及烦琐程度。第三,由于施工产品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工程,施工工序很多,建造过程非常长,采购的主要材料量也是特别大,机械租赁业务也经常发生,这时容易出现假发票未能及时辨别出来,或者接受了对方单位虚开增值税发票情况偶有发生,增加了税务管理风险。第四,由于在建工程大多数为异地工程,部分民营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相关规定开具外经证或者在项目所在地报备项目信息,在效益至高的追求下,纳税意识薄弱,纳税积极性不高,严重扰乱税收管理秩序和相关规定。 2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所得税。(1)拖延收入结转时间。工程施工的特点就是建设期和结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思考》对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摘自】会计师杂志 我国税收政策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中,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优惠政策,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缴纳税款的目的,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财务决策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生产经营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四部分,税务管理贯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财务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显现出其重要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税务管理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密切相关,税收负担的降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通过事先筹划和安排纳税行为,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的多样化,税收成本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税后利润。但如果企业仅一味追求低税负,一旦企业被查出有偷税、避税行为,会承担相当大的财务风险,不仅要支出税收罚款,还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不但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成本,还可以防止纳税人因违反税法而缴纳罚款,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税收成本,实现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在获取最大税收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赢得企业的长期发展。 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企业税务管理的前提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及相关行业的有关政策,因此对普及税法及财经法规知识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通过比较分析税法中的税基与税率的差别,从事享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或对一些纳税“界点”进行控制,才能促使企业为了减轻其税收负担,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资本在不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如积极从事税法规定的新产品、新

(整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整治力度的加大,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另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煤炭企业的外部形象大为改观。一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将大型煤炭企业当作自己就业的首选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但是,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煤矿恶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还亟待完善和加强。通过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事故多发且重、特大事故不断,涉及面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呢? 1·存在的问题 1.1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一个很抽象、哲理性和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难于用一个具体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又是一个很现实、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问题。因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同,则工作的重心、方式、方法和随之而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调查发现,大凡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足够重视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就搞得好,反之就搞得差。近年来,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主要表现为:一

是对我国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不能将其落到实处。在没有方针指导下开展安全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口头上喊安全第一,实际上生产第一,未真正将方针落到实处;安全工作仅停留在“安全第一”上,做“亡羊补牢”之事,未认识到“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工作重心不能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二是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了解,对体制各部分含义和相互间关系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不能摆正生产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位置。从领导到职工,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搞安全工作只会影响生产进度,影响增收节支,却见不到直接经济效益,因此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四是生产部门与安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不统一。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管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生产部门只顾片面追求进度和效益,而常常忽视安全,与安管部门不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出现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明 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生产进度,严重轻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第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政策上、措施上和制度上搞得都是生产第一。特别是实行承包制后,一些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只求自己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愿进行长远的安全规划和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少事故看起来是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根子还是因企业领导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年03月18日 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风险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新时期税收事业的总体要求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着眼强化税收安全、降低征纳成本、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纳税遵从提出的一项举措。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征纳双方的博弈冲突日见凸显。税务机关科学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服务的标准逐渐精细,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日渐加强,税务干部的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时刻接受社会各阶层的监督和制约,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在现实的税收征管工作中,不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一、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税务机关是具体的管理部门,其工作职责是对纳税人的实际经营和纳税情况进行监督、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以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和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二、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只要涉及到风险就一定是难点。税收风险管理处于探索阶段,受制于主观认识水平和客观条件瓶颈,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 (一)税收风险管理在技术力量、法律保障及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是技术力量的薄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数学模型,税收风险管理与数学发现密切相关,基层税务机关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有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否则就无法衡量税收风险管理的成效,也无法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而要建立并随时修正数学模型,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上的保证,这也是开展风险管理的基层税务机关所不具备的。二是法律基础的薄弱。现阶段,风险管理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的支持,风险管理虽然以内部控制为主,但其信息的获取往往涉及其它单位和个人,这就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三是外部环境上的欠缺。风险管理的必须依靠大量正确的数据信息,而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往往不是纳税人自己提供,而是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信息。第三方信息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支付制度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等方面,目前,银行卡支付仍未普及,存在大量的现金结算,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都是外部环境的欠缺。 (二)风险管理模型未建立与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一是税收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指标为主,风险模型的研究不够深入。电子档案及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水平及整合水平不高,有效的信息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信息缺乏指导性或针对性,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散乱信息多,提示问题信息少;提出问题、给任务型信息多,指方向、给方法型信息少;单个信息分析多,信息综合分析少; 二是税收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如何从制度上确定风险评估的主体、程序、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缺乏系统的操作办法,对风险管理任务的下达和完成缺乏统筹安排,导致风险管理形式重于实质,风险管理结果应用水平较低,互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风险案例和模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实战的风险指标特征体系的指向性不强,还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无法有针对地抓住重点开展风险的应对。 (三)税收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与权力过于集中。 现行基层税务机关主要采取行业和规模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模式,对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仍以属地分片、分责任区管理为主的拉网式、粗放型管理方式,对所有的纳税人实施均衡管理,缺少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管理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一是税源控管缺乏针对性。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化,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依靠税收管理员“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全面撒网、不分轻重的牧羊式管理方式缺乏对税源控管的针对性,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税收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的弊端。尽管税收管理员制度设定了双人上岗、定期轮岗等条款,同时

大型百货商场营运管理(百货)

奥斯卡百货商场营运流程规范、营业前工作:

附1 营运部岗位职责 一、经理职责 1、根据公司的总体经营规划,制定本部门的目标管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 务; 2、负责健全、建立、贯彻、执行公司及部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惩; 3、根据公司工作质量标准,考核各区域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检查各工作流转程序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4、制定各种规范及措施,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下属员工的奖惩作岀处理意见; 5、组织对竞争对手的市场调查,并进行分析,根据竞争对手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6、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并进行汇总反馈,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处理商场发生的较大事件,维护公司利益,确保顾客满意; 8 协调下属各部门的关系,沟通与衔接各部门的工作,使公司整体运营良好; 9、主持部门例会,分析工作现状,提岀工作要求和解决办法,明确下阶段目标; 10、组织并参与策划各项促销活动,力争促进销售的提高; 11、组织商场整体的物品盘点工作; 12、全面负责商场销售任务的完成。 二、主管职责 1、组织区域工作会议和每日早晚例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反映员工及柜组情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真协助部门经理工作,落实每天的工作内容,发现违规及时纠正; 3、了解部门人员思想状况,排除不良倾向,即时汇报、研究予以解决; 4、严格落实部门员工遵守工作流程、工作要点和规章制度,培养员工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5、熟悉本部门员工的工作状况,分析容易岀现的问题,并提岀解决问题的基本要领; 6、不定时巡视各岗位,指导员工工作并督促完成 7、宣传团队精神,弘扬企业文化,牢记公司宗旨,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8 组织市场调查,反映卖场存在的问题及顾客的真正需求,定期进行总结报告; 9、负责安排和调整员工班次,优先组合,正确使用指挥管理权; 10、努力学习有关知识,对复杂的要领能考虑到每个细节,对员工能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督导方式; 11、组织并参与策划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促销活动,与各楼层商户洽谈促销事项; 12、主持部门会议,分析工作现状,提岀工作要求和解决方法,明确工作目标; 13、操作、对待问题要有章可循,注重个人修养,给员工树立良好形象; 14、承担本部门的销售任务。 附2 专柜及促销员管理制度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如何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大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效益是不可分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而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大局、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重事后的分析处理向重事前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安全和谐的生产新局面。 近几年来,公司搞了很多活动,从“安全为天”到现在的“反三违、严惩低老坏”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这一主线开展,使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外部要求还存在差距,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上,进而形成了“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这很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如下。

1.安全工作安排多、指导少。公司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布置的工作不少,但缺少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定,工作随意性大;现在公司这方面的文件也特别很多,基层单位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应付文件的执行上面,来不及执行的干脆就只当邮递员,将文件转发了事。很少考虑实际的执行效果;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干部下现场的次数不少,但发现的问题不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人员下现场、盯作业,却没有结合岗位职责来确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致使一些人员感觉不到压力,工作缺乏责任心。 每年各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多,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年,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回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分散了大家的精力,没有把基础的安全工作落实好,没有把存在的隐患解决掉。结果是活动年年搞、问题回回提,隐患却经常在。如:习惯性违章问题至今还时有发生。 2.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现有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已相对齐全,但真正掌握、理解并合理运用的人员却很少。如:作业许可票的填写是一项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但每次检查作业许可票时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人员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

企业税务管理的两大关键点及案例分析

企业税务管理的两大关键点及案例分析 作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肖太寿 在企业税务管理的流程中,要抓住流程中的要害,才能取得实际效果。笔者认为,企业要控制税收成本,必须重视税务管理中的两大关键点:税务管理要从决策入手;税务管理要从合同签定入手。 1、税务管理要从决策入手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拿破仑说:“做决定的能力最难获得,因此也最宝贵。”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企业中执行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决策更加重要。没有正确的决策就没有优秀的执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成败影响十分巨大,据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因领导者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税务管理贯穿于企业决策活动过程中,企业老板或者是决策层在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都涉及到税收问题。如果在做决策时,没有考虑到税收成本控制问题,会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因为决策失误是企业的最大浪费,决策失误猛于虎,只要前期决策失误,有关的税收成本已成事实,再不缴税则是延期缴纳税款。正如宋洪祥老师所说:“税是业务过程产生的,是财务部门缴纳的。但是税收主要是取决于老板的决策。公司怎样发展?业务怎样做?都取决于老板的决策,一个决策的失误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税收风险。企业要管理好税,必须从老板的决策入手,加强经营决策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1]因此,税收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板和决策层的决策,要控制和降低税收成本,必须注重税务管理从决策入手,如果在决策环节忽略税收管理,很可能使企业背上不必要的沉重税收负担。 [案例分析1:某公司决策忽略税务管理导致2500万税款损失] (1)案情介绍 2012年4月,江西省国资委对某国有企业进行改制,为了解决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当地国资委与该企业达成以下两项协议:一是,政府无偿划拨一块市场公允价值10000万元的土地给改制后的企业,由改制后的企业负责给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办理手续,并承担这些下岗职工今后应继续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二是,政府把一块市场公允价值10000万元的土地赊销卖给改制后的企业,并在协议中明确规定:由改制后的企业用于解决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用支出抵偿政府卖给改制后企业的10000万元土地款。当地国资委让该国有企业的老板进行决策,在以上两种方案中任选择一种方案,结果该国有企业选择第一种

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及建议

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及建议 一、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使各项程序文件或安全操作规程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特别是在生产事故和应急问题的处理方面更有效、更直观。2、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要逐步形成自上而下、全面、全员重视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要紧密与程序文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员工受教育,管理有起色。安全奖惩在兼顾生产效益的同时,要重点突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建章建制,制度的落实,作业方法和作业标准的修订、完善,员工素质的塑造,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要把安全生产的奖惩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经济损失、事故责任等紧密联系起来。3、公司在事故应急防范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方面要科学合理,也要积极主动,不推诿、不隐瞒、不随意、不武断。要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好事故的报告、救治、调查、处理、防范等工作。另外,要结合今年6 月份前后因为本地区雨水较多的情况,在矿区也发生了供电线路受潮短路、一些库房和员工宿舍漏雨、一些中断有雨水涌入等,要结合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置办法。4、在员工的

安全培训方面,还存在安全培训内容零乱、安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足、“三级安全培训”不规范等问题。5、在安全管理的保证体系和监察体系的建设方面还需要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体制怎么构建、职责怎么划分等。6、龙山金矿、新老金场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还没有配备。7、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体员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突出的是在一些粉尘较大的作业环境,不戴口罩进行作业的现象很普遍。也有一些电焊工在焊接时,不用面罩进行施焊。8、铅锌矿405 和东部采区17 线的提升卷扬机设备主要部件如齿轮、刹车系统等磨损严重。9、公司缺少锅炉、电工、焊工等岗位的技术工人。特别是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的修理工,锅炉给水及水处理工;高压配电和维护人员。10、矿区用电负荷重、电压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也就伴随着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11、硫酸净化污水和选金厂含氰化钠部分污水外排存在安全隐患。二、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推广和提倡的几方面1、四矿区金矿在不影响选金厂生产的前提下,实施对主提升井提升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对井口地坪进行了整治硬化、制度规范悬挂,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新意,值得公司有关单位借鉴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