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总结(全)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项目目标与决策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项目前期阶段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投资项目建设的成败。项目是指投资于工程建设的项目,简称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两个层次,即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项目的宏观目标

项目的宏观目标是指项目建设对国家、地区、部门或行业要达到的整体发展目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工业项目:满足国民经济经发展对产品的需要或者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改善运输条件,便利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性项目:改善人们生活活动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项目的具体目标:项目的具体目标是指项目投资建设要达到的直接效果。

1.效益目标:效益目标指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要实现的目标值。

(1)经营性项目:投资收益具体的目标值。(2)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满足客观需要的程度或提供服务的范围。(3)环境治理项目:环境治理的效果。

2.规模目标: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目标值。

3.功能目标:对项目功能的定位:(1)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2)向前延伸,生产所需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风险。(3)向后延伸,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4)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5)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6)利用专利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7)拓宽投资领域,分散经营风险。【记忆技巧】一个成本,两个产业链,三个技术,一个投资领域、经营风险

注意: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方向以及国家总体规划、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资源政策、环境政策的要求,研究确定建设项目的功能目标。

4.市场目标:是指项目产品(或服务)目标市场和市场占有份额的确定。

(三)建设项目目标与宏观规划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建设项目目标要与国家、地区、部门或行业的宏观规划发展目标相一致,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要求,要符合区域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

二、项目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

1.决策定义:

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若干预选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从中选出较优方案的过程。

2.决策过程:

决策四阶段: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抉择。这四个阶段相互交织、往复循环,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

3.决策的分类:

(1)根据决策对象的不同: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营销决策等;

(2)根据决策目标的数量: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3)根据决策问题面临条件的不同: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二)投资项目决策

1.投资项目决策含义:投资项目决策是指最终做出是否投资建设某个项目的决定。

2.项目决策分类:从不同决策者的角度可将项目决策分为:

(1)企业投资项目决策。

企业根据总体发展战略,自身资源条件、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项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等因素,以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做出是否投资建设项目的决定。

(2)政府投资项目决策。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做出政府是否投资建设项目的决定。

(3)金融机构贷款决策。

遵照“独立审贷、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原则,依据申请贷款的项目法人单位的信用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还贷能力以及项目的盈利能力,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

(三)项目决策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决策原则: 2.民主决策原则:先评估后决策,需要注意对政府投资项目一般都要经过符合要求的咨询机构评估论证,特别重大的项目还要实行专家评议制度。3.多目标综合决策原则: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结合进行决策。4.风险责任原则:“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强调建设项目决策的责任制度。

第一,企业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由企业进行自主投资决策,自担风险。

特殊:重大类项目和限制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政府核准。

第二,政府投资项目(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政府要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项目的风险承担责任。

三、项目决策程序

1、政府投资决策: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的项目→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

政府投资补助、转贷、贷款贴息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2、企业投资决策:《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实行核准制(仅

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其余企业项目均实行备案制(按属地原则备案)

关于投资体制中核准制和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制

第二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任务、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一、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任务

(1)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推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和建设规模;

(2)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研究项目运营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3)比较并推荐先进、可靠、适用的项目建设方案;

(4)估算项目建设和运营所需的投资和费用,计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5)从经济、社会、资源及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外部影响,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和谐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效果;

(6)分析项目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7)归纳总结,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判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技术经济可行性。

(8)对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有关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必要的建议。

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料数据准确可靠;方法科学;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多方案比较与优化。【08单】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1.以人为本;2.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必须着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必须体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资料数据准确可靠

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有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资料数据是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资料数据:规划、政策、规范标准定额、参数和指标、基础数据、协议或意向书、市场信息或社会公众要求。

(三)方法科学(采用列表法记忆):

1.经验判断法:(1)经验之所以可以作为决策分析评价的依据,在于历史发展存在规律性和继承性。(2)经验判断法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受个人主观认识的限制。

2.数学分析法:系统分析、线性分析、统筹方法等定量数学分析使评价结论更加严密和准确。

3.试验法:适用于经不起失误的重大决策问题,尤其对于缺乏经验的新问题适用。(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本质: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种经济因素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通过费用和效益计算、比选取舍。定性分析是指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之上,根据咨询工程师的经验、学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的决策分析。

(五)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主要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项目计算期内费用与效益进行折现现金流量分析【09】,(动态指标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年值)静态分析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静态分析不能够准确反映项目费用与效益的价值量,静态指标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等指标。

(六)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三、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申请报告。

(一)投资机会研究阶段

投资机会研究:重点是分析投资环境;目的是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分

为两类:一般投资机会研究与具体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1.一般投资机会研究:(1)地区投资机会研究、(2)部门投资机会研究、(3)资源开发投资机会研究。

2.具体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具体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是在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筛选出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后进行。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对投资机会进行研究。

●成果是机会研究报告,是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投资机会研究参照类似项目的数据粗略估算项目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1.初步可行性研究,也称预可行性研究(预可研),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环境评价,对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初步判断。

2.初步可行性研究目的:判断项目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进行可行性研究。

3.初步可行性研究重点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经过调查研究、市场预测,从宏观上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初步可行性研究深度及方法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处在投资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之间,项目投资和成本费用估算采用估算指标法。

5.初步可行性研究成果——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建议书

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仅为企业内部决策。

政府投资项目,仍需审批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 注意: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小型项目或者简单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机会研究后,可以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

1. 可行性研究一般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主要建设方案和条件的分析比选论证进行的详细研究,以得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研究结论,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既是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又是多方案比选的过程。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投资决策的依据2)筹措资金和申请贷款的依据3)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

3.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要求:预见性、客观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

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分析拟建项目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必要性;二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拟建项目: a.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b.是否符合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要求;c.是否符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2)市场分析:调查分析拟建项目产品及主要投入品的市场供需、价格,进而确定目标市场、预测市场份额、研究营销策略。

(3)项目建设方案的研究。

(4)投资估算。在确定工程量的基础上估算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5)融资方案。

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等。

(6)财务分析(也称财务评价):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7)经济分析(也称国民经济评价):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识别估算项目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费用与效益,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8)经济影响分析。从行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收支、收入分配及是否可能导致垄断进行分析。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

(9)资源利用分析:a.高耗能、耗水、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项目:分析相关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b.一般项目: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分析;c.所有项目:提出降低资源消耗的措施。

(10)土地利用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

(11)社会评价或社会影响分析。

(12)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粗略预测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13)风险分析。

(14)结论与建议。

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项目,除

(2)项目实施代建制方案。

(3)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式。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分析出资人代表的情况及其合理性;

(4)对没有营业收入或收入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的公益性项目,从项目运营的

5. 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应达到的深度要求:

(1)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据充分,结论明确,能满足决策者定方案定项目的需要。

(2)选用的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引进的技术设备的资料应能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

(3)重大技术、财务方案,应有两个以上可比选的方案。

(4)得出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

(5)应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对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估算,估算的准确度应达到要求。

(6)融资方案应满足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对投资数额、时间和币种的要求,并能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

(7)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推荐的理由应反映在可行性研究中,以供决策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

(8)附有供决策审批的合同、协议、各类主管部门意见,出具相应行政许可文件。

6. 可行性研究与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关系和区别

(四)、项目申请报告

1、项目申请报告是《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为获得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行政许可而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2、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

1).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1)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4)节能方案分析;(5)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6)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经济影响分析(8)社会影响分析。(9)结论建议

2).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经营期限、投资方基本情况;(2)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产品,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3)项目建设地点,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4)环境影响评价;(5)涉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6)项目总投资、注册资本及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及融资方案,需进口设备及金额。

报送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附送以下文件:(1)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营业执照)、商务登记证及经审计的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2)投资意向书,增资、购并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3)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4)省级或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书;(5)省级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6)省级或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7)以国有资产或土地使用权出资的,需有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文件。

3).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投资方基本情况。(2)项目背景情况及投资环境情况。(3)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产品、目标市场,以及项目效益、风险情况。(4)项目总投资、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融资方案及用汇金额。(5)购并或参股项目,应说明拟购并或参股公司的具体情况。

报送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附送以下文件:(1)公司董事会决议或相关的出资决议;(2)证明中方及合作外方资产、经营和资信情况的文件;(3)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4)以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权益出资的,按资产权益的评估价值或公允价值核定出资额。应提交具备相应资质的会计师、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或其他可证明有关资产权益价值的第三方文件;(5)投标、购并或合资合作项目,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或框架协议等文件;(6)境外竞标或收购项目,应报送信息报告,并附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确认函件。

4)、项目申请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关系和区别

第三节项目前期咨询评估

一、项目咨询评估作用

咨询机构根据委托,对项目建议书(初步可研)、可研报告(申请报告)

,开展进一步分析和再评价,提出明确评估结论,提出优化建议。

不同委托主体的侧重点:

政府部门:侧重项目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论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金融机构:侧重融资主体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企业或机构投资者:侧重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和财务风险;

二、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评估的区别

三、咨询评估机构的选择

三个基本条件:执业资格、信誉、实力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市场战略

消费调查需要某一产品针对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在经过市场细分明确产品

的消费者之后再进行调查,【09单】调查内容包括:消费层次、消费要求、心理状况、消费动机、消费方式等。

(四)竞争者调查

二、市场调查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制订调查工作计划:准备阶段是调查工作的开端。

(二)调查阶段:实施调查计划、落实调查方案是市场调查的最重要环节。

1.收集文案资料。文案资料是市场调查的基础资料,也是市场调查工作的基础。

2.收集一手资料。

(三)分析总结阶段1.分析整理。2.综合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是市场调查的核心。3.编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成果的最终体现。

三、市场调查的方法这里主要是区别各市场调查类型、方法,注意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市场调查的类型:市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二)市场调查的方法:

都是依据经验、智慧和能力在个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的方法。直观判断法主要有类推预测法,集合意见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

2.定量预测:可归纳为因果性预测、延伸性预测和其他方法三大类。

(1)因果性预测方法通过寻找变量之间因果关系,从而对因变量进行预测,这四、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基本前提:两个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

(一)基本原理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一元线性模型来模拟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

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已知的历史数据求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使得模型计算得出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误差最小,然后将自变量代入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二)预测流程

第一步:输入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如果预测对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将预测对象作为因变量y, 将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x,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a+b x+e 其中: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e是误差项或称回归余项。

对于每组可以观察到的变量x,y的数值x i,y i,满足下面的关系:

y i=a+bx i+e i

其中:e i是残差项,是用a + bx i去估计因变量y i的值而产生的误差。

在实际预测中,e i是无法预测的,通过确定回归参数a和b,来揭示变量y 与x之间的关系,表示为拟合方程:

y=a+bx

第二步:计算回归参数a和b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回归系数。由此求得的回归系数为:

式中:x i、y i 分别是自变量x和因变量y 的观察值,分别为x和y的

平均值。

n 为样本数量。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 的数值,都有拟合值:

第三步:回归检验(方差分析、相关系数检验、t检验)

运用回归模型预测需要判定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因此需要对回归系数、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方差分析、相关系数检验、t检验等。

1.方差分析

(1)基本公式:

TSS=ESS+RSS

偏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

总变差=未解释变差+可解释变差

在进行检验时,通常先进行方差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可以检验在计算上有无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其它检验所需要的基本数据。

(2)可决系数R2

定义可决系数R2:R2=RSS/TSS

R2的大小表明了y的变化中可以用x来解释的百分比,因此,R2是评价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弱的指标。

R2≤1,越接近1,x对y的线性影响就越强,拟合方程的误差就越小。

2.相关系数检验:

(1)计算相关系数R

相关系数描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也就是可决系数的平方根,用R表示。

R在-1和1之间,

当R=1时,变量x和y完全正相关;当R=-1时,变量x和y完全负相关;

当0

当R=0时,变量x和y没有线性关系;

R的绝对值越接近1,变量x和y线性关系越好;越接近0, x和y线性关系越不好。

注意:只有R的绝对值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2)将计算得出的R值与R(α,n-2)进行比较

R(α,n-2)是自由度(n-2)和显著性水平α(一般取α=0.05)的临界值,可以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到:

R >R(α,n-2);则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成立;

R ≤R(α,n-2);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成立。

3.t检验:

t检验是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判定预测模型变量x和y之间线性假设是否合理。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y=a+bx+e,a是常数,通常只检验参数b。

(1)计算t b

(2)将计算得出的t b 值与t (α/2,n-2)进行比较

t (α/2,n-2)是显著性水平为α,自由度为n-2的t 值,可通过t 分布表查得。

;回归系数显著性不为0,t 检验通过,变量x 和y

之间线性假设合理。

;回归系数为0的可能性较大,未通过t 检验,回归系数不

显著,说明变量x 和y 之间线性假设不合理。 第四步:计算——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1.点预测 点预测是将自变量的未来值x 0代入建立的回归模型求出因变量估计值的方法,也称为点估计。公式为:

2.区间预测: (1)概念:由于现实情况的变化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预测的实际值总会与预测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偏移,如果仅根据一点的回归就做出预测结论,是不可信的,因此,一般来说点估计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09单】回归分析的预测更希望求出y 值可能的范围(区间预测),而不仅仅是某一点的预测值。 区间预测:以一定的概率(通常是取置信度为1-α)预测

y 在附近变动的范围。 (2)计算步骤和公式 进行区间预测,首先应计算出变量的点预测值,然后选择公式来计算预测的区间。 ① 当样本量n 小于30

,置信水平为100(1-α)%的预测区间为:

其中:t

(α/2,n-2)可以查t 检验表得出。通常取显著性水平α=0.05。 ②当样本n 很大时,在置信度为68.2%,95.4%, 99.7%

的条件下,预测区间分别为:

(概率论中的3α原则)

其中的s y 是回归标准差,

第五步:预测结果分析

第六步:输出预测结果分析

五、弹性系数分析 1.弹性系数定义:一般来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相应的弹性值就越大;两个变量越是不相关,相应的弹性值就越小。

2.弹性系数特点:优点:简单易行,计算方便,计算成本低,需要的数据少,应用灵活广泛。 缺点:一是其分析带有一定的局部性和片面性。二是弹性分析

的结果在许多情况下显得比较粗糙。 (一)收入弹性

1.前提:在保持商品价格不变时,

2.基本公式:收入弹性=购买量变化率/收入变化率 =(购买量变化量/基期购买量)(收入变化量/基期收入) 这里的收入水平的衡量可以用国民收入,也可用人均收入或其他收入变量,主要是根据研究的问题来决定采用哪个收入变量。

3.特点:收入弹性一般为正数,也就是收入增加,需求量上升;收入减少,需求量下降。 (二)价格弹性(是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1.前提:当收入水平保持不变时 2.基本公式:价格弹性=购买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购买量变化量/基期购买量)(价格变化量/基期价格)

3.特点:价格弹性一般为负数,价格的变动方向与需求量反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就会上升。

(三)能源需求弹性

1.概念:能源消费量变化率与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率之比。

能源消费: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费;

国民经济指标: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主要产品产量等,可按这些指标计算不同的能源弹性。能源的国内生产总值弹性,是指能源消费量变化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之比。

2.基本公式:能源的国内生产总值弹性=能源消费量变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 六、消费系数法 1.消费系数法概念:

■ 消费系数是指某种产品在各个行业或部门的单位消费量。

■ 消费系数法,是对某种产品在各个行业的消费数量进行分析,在了解各个行业规划产量的基础上,汇总各个行业的需求量,从而得出该产品的总需求量。 2.具体程序是:

(1)分析产品x 的所有消费部门或行业,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市场。

(2)分析产品x 在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量x i 与各行业产品y i 产量,确定在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系数;某部门的消费系数e i =某部门产品消费量x i /该部门产品的产量y i

(3)确定各部门或行业的规划产量,预测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需求量; 部门需求量x’i =部门规划生产规模y’i ×该部门消费系数e i

(4)汇总各部门的消费需求量。产品总需求量x’=∑各部门的需求量x’i 七、简单移动平均法

(一)分类: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 (二)简单移动平均公式

移动平均法从方法论上分类属于平滑技术。 (三)n 的选择

2.n 的选择:n 一般在3-200之间: 【08单】:(1)水平型数据,n 值的选取较为随意; (2)历史序列的基本发展趋势变化不大,n 值取大一点; (3)具有趋势性或阶跃型特点的数据,n 值取较小一些;

预测目标的趋势在不断发生变化,n 应选小一点。

(四)简单移动平均的应用范围 1.移动平均法的适用范围 ■ 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短期预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用于以月度或周为单位的近期预测。■ 另一个主要用途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数据中的异常因素或除去数据中的周期变动成分。

2.移动平均法的优缺点■ 优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缺点:只是在处理水平型历史数据时才有效,应用范围受限。 八、指数平滑法

(一)基本原理:指数平滑法又称指数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一种变化,选取递减指数数列作为各时期的权重进行加权移动平均计算。

(二)一次指数平滑法:又称简单指数平滑,在计算预测值时对于历史数据的观测值给予不同的权重,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1.一次指数平滑公式:

2.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

它以本期指数平滑值作为下期的预测值,预测模型为:

3.一次指数平滑法与简单移动平均法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能够提供简单适时的预测;区别:简单指数平滑法对先前预测结果的误差做了修正。

4.一次指数平滑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市场观测呈水平波动,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情况下的预测。 (三)平滑系数的选择

观测值呈较稳定的水平发展,α值取0.1~0.3之间; 观测值波动较大时,α值取0.3~0.5之间; 观测值呈波动很大时,α值取0.5~0.8之间。 (四)初始值的确定

当时间序列期数在20个以上时,初始值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很小,可用第一期的观测值代替,即F 0=x 1;当时间序列期数在20个以下时,初始值对预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可取前3~5个观测值的平均值代替,如:F 0=(x 1+x 2+x 3)/3 (五)指数平滑法的程序:输入历史统计序列—选择平滑序列—选择平滑系数—确定初始值—计算—预测结果分析—输出预测结果。 九、类推预测法 (一)类推预测法是根据市场及其环境的相似性,从一个已知的产品或市场区域的需求和演变情况,推测其它类似产品或市场区域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判

(一)德尔菲法程序:1.建立预测工作组2.选择专家:选择专家的数量为20人左右【关键步骤】。3.设计调查表:一般调查要经过2~3轮。调查表没有统一的格式。4.组织调查实施5.汇总处理调查结果。

(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1.特点:德尔菲法的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特点。2.优点: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3.的意见;存在组织者主观影响。 (三)德尔菲法的运用范围:(1)缺乏足够资料。如新产品的市场预测。(2)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3)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4)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第三节 市场战略 一、产品生命周期

(一)产品生命阶段的划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二)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二、市场战略类型

(一)总体战略

1.总体战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进入或退出哪些领域,选择或放弃那些业务。

总体战略分【09多】:(1)稳定战略(2)撤退战略(3)发展战略

(a )新领域进入战略:为培育新的增长点而采取的产业拓展或市场拓展战略,包括进入新的市场、进入新的行业等。

(b )一体化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战略和横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生产的上下游组合起来一起发展的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巩固市场地位,提高竞争能力而与同行的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c)多元化战略:多元化包括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是以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能力为基础,发展与现有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新产品和服务。不相关多元化则是企业进入完全无关的行业。

(二)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集中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在追求产量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用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赢得竞争的胜利。

2.差异化战略: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差别化可以表现在产品设计、生产技术、产品性能、产品品牌、产品销售等方面,实行产品差别化可以培养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的平均利润水平。

类型:产品质量差别化战略、销售服务差别化战略、产品性能差别化战略、品牌差别化战略等。

3.重点集中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面向全行业,在整个行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重点集中战略是围绕特定的目标进行密集型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求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采用重点集中战略的企业,基本上就是特殊的差别化或特殊的成本领先企业。重点集中战略可使企业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重点集中战略优缺点:优点:企业市场面狭小,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和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缺点:其目标市场相对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总体水平较低,在获得市场份额方面有局限性。

(三)职能战略:职能战略研究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如何为企业总体战略服务,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包括研发战略、投资战略、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

三、行业竞争结构(一):分为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

(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抗衡。

具体参见教材58页图2—7

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行业新进入者威胁的大小取决于行业的进入障碍和可能遇到的现有企业的反击策略。

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替代品的威胁:包括三个方面,替代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质量和性能;客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4.现有企业的竞争:五因素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量。现有企业竞争决定了一个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

5.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客户的集中程度、产品市场的集中程度、客户自身垂直整合能力、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

四、竞争能力分析

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取决于行业结构和企业相对市场地位,主要基于企业内部要素进行。企业竞争能力分析的工具有竞争态势矩阵、核心竞争能力分析等。(一)企业竞争地位:

1.企业竞争地位涉及的因素:

1)行业竞争分析:揭示了行业中各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区别行业成功者的重要因素;

2)竞争对手分析:提供了判断关键竞争企业强势和能力的信息。

企业竞争地位的具体评价指标中,能否获得成本优势和能否保持成本优势的持久性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二)竞争态势矩阵:

1.竞争态势矩阵是通过行业内关键战略因素的评价比较,分析企业的主要竞争对

手及相对于企业的战略地位、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大小,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竞争优势分析工具。

2.分析步骤:(1)首先确定行业中的关键战略因素。(2)根据每个因素对在该行业中成功经营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每个因素的权重,从0~1,权重和为1。(3)筛选出主要竞争对手,按每个指标对企业进行评分。(4)将各要素的评价值与相应的权重相乘。(5)加总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基本概念:【08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拥有的比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的关键资源或活动,它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不可移植、不随员工的离开而流失等特点,它对公司的竞争力、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竞争能力可能是优秀技能、技术诀窍、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也可是那些能产生具有很大竞争价值的生产能力的一系列具体技能的组合。核心竞争能力的产生是组织各个不同部分有效组合的结果,是个体资源整合的结果,植根于技巧、知识和个人的能力。

3.企业竞争成功关键因素分析:是指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在特定市场获利所必须拥有的技能、条件或资产。

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可以解决一些问题:顾客选择产品的因素、企业竞争成功具备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因素。

五、SWOT分析

(一)SWOT分析实际上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要素分析的组合分析,企业外部环境评价矩阵和内部要素评价矩阵构成了SWOT分析的方法基础。优势与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的比较,而机会与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可能影响上。

(二)优势S与劣势W分析: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企业的主要目标包括赢利、增长、市场份额等。影响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主要有三个关键因素:①建立这种优势需要多长时间;②能够获得的优势有多大;③竞争对手做出有力反应需要多长的时间。

(三)机会O与威胁T分析:

1.外部环境(1)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2)环境机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

(四)企业战略选择:

增长性战略:主要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性战略:避开威胁,消除劣势。扭转性战略:改变企业内部的不利条件。多元化战略:避免或降低外部威胁的打击,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六、投资组合分析:

分析方法:投资组合分析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矩阵分析方法,包括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等方法。

(一)波士顿矩阵:又称成长-份额矩阵、事业结构转换矩阵。

研究对象: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

2.战略应用:

(l)发展策略:特别适用于“问题”业务,发展策略也适用于“明星”业务。

(2)稳定策略:适用于“金牛”业务,也适用于“问题”和“瘦狗”业务。

(3)撤退策略:适用于“瘦狗”和“问题”业务,这些业务常常是亏损。(二)通用矩阵:

1.概述:为克服波士顿矩阵的局限性而提出的改良分析矩阵,也称GE\麦肯锡矩阵或行业吸引力-企业实力矩阵。

2.通用矩阵与波士顿矩阵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理论上类似,

区别:(1)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比较。(2)横坐标:企业实力代替了相对市场份额;纵坐标:行业吸引力代替了行业成长速度。(3)通用矩阵增加了中间等级以避免波士顿矩阵坐标尺度过粗的缺陷。

3.通用矩阵的实质:是把企业内部实力与企业外部环境归纳在一个矩阵内。

可以采用行业吸引力分析方法和企业内部评价矩阵对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实力进行评价。

4.通用矩阵的应用(1)评价业务单元(2)预测战略业务组合的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七、营销策略研究

(一)消费分析

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消费分析是营销策略研究的基础。

1.消费行为研究的内容:(1)消费习惯和偏好。(2)消费行为的变化。(3)影响消费的因素。

2.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消费者自身条件(2)消费环境(3)企业形象(4)客观因素。

3.消费行为的产生:消费需求生成(2)收集商品信息(3)评价拟购商品(4)决定购买。

(二)市场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研究一般应分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销售渠道、销售网点、价格定位、宣传手段、结算方式、售后服务等,通过对目标市场、销售渠道、销售价格和促销方式及其组合的研究来确定营销策略。

(1)麦卡锡4P组合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2)科特勒大营销概念—11P组合策略,在4P组合的基础上加上了政治权力、公共关系、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

(3)新兴的营销理论:4C: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成本、便利和沟通。4R: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

强调市场营销的真正动机在于为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回报和长期的价值回报,这也是营销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而赢得市场的关键是获得消费者。

营销策略研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08多】。

第三章建设方案研究

对两个以上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优化选择。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选择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选择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制定明确的资源供应、运输方案、选择适宜的场址,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及相应的配套方案。【09多】 建设方案研究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基础。

二、建设方案研究的内容:建设方案研究的内容可随行业和项目复杂程度而异。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方案研究比较粗略;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方案研究要求全面深入。大型或复杂工业项目的建设方案一般包括下列内容【08多】: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生产工艺技术 3.场(厂)址4.原材料、燃料供应5.总图运输6.土建工程方案及防震抗震7.公用、辅助及厂外配套工程8.节能、节水(在第四章中描述)9.环境保护10.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1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2.项目进度计划 三、建设方案研究的作用:

建设方案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在市场、资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为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3.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完善建设方案,优化项目目标;4.为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5.为相关评价、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材料。 6.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合理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性利用标准和设计技术。

一个好的建设方案,是实现项目目标、增加投资收益、规避投资风险的基础【09单】。建设方案研究工作的好坏,对项目科学决策起关键作用。 四、建设方案比选和优化: (一)比选要求与方法: 1.要求:不同方案的比选应在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经济建设法规和技术政策的条件下,满足一系列要求:(1)满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2)满足项目业主的发展战略和对该项目的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3)满足技术先进、适用,且有一定前瞻性的要求;(4)满足技术可得性及技术贸易的合理性要求;(5)满足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满足资源节约要求;(7)满足风险规避及工程可靠性要求;(8)满足节约投资和成本控制的要求等。 2. 3.基础资料及数据:建设方案比选应以可靠、可比的数据为基础。

基础资料及数据主要包括:地区资料、工程规范资料、市场调研的资料。 4.比选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

(1)定性分析法:分析建设方案对项目目标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较高,负面影响较小的方案即是较优的建设方案。

(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的核心是提出建设方案优化的数学模型,在定量的基础上评价建设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项目整体方案比选与 专项方案比选

1)整体方案比选 采用直接反映项目可盈利性的方法,即建设方案经济比

选方法

不能用技术经济指标来表达的,通常由专家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的评议,采用加权或不加权的计分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比选。

2)专项方案比选 针对项目中某个部分或专业比选,一般可以用技术经济指标来表达,但不直接反映项目可盈利性的。

(二)方案比选的范围和步骤 1.建设方案比选的范围:

(1)项目总体方案: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总体技术路线、场址选择方案、总体布局和主要运输方案、环境保护方案;

(2)分项工程方案:各车间建设、各生产装置建设、各专项工程建设、其他分项工程

(3)各专业工程方案:公共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方案、主要设备选择方案 2.建设方案比选的步骤:(1)比选问题的命题和准备(2)选择比选的组织形式(3)对建设方案进行初审(4)确定比较方法(5)开展参选方案比选工作。 一般项目可由咨询人员自行进行多方案比选;简单的建设方案比选可以适当

简化;有些专业性方案比选,可以由专业工程师独立承担。 第二节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一)产品方案:产品方案需要在产品组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 产品方案(也称产品大纲):拟建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或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包括产品品种、产量、规格、质量标准、工艺技术、材质、性能、用途、价格、内外销比例等。

二、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是指所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项目可能达到的生产或者服务能力。建设规模是在产品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工艺技术、原

材料和能源供应,协作配套和项目投融资条件,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提供2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建设规模。

(二)建设规模研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和内容:【08多】

1.合理经济规模:合理经济规模是指项目投入产出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衡量指标有:单位产品投资;单位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单位投资利润等。

2.市场需求对规模的影响:当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规格多时,应采用中、小规模战略。当产品适应性强,市场需求量大,品种规格变化较小时,可以采用

大、中规模战略。

3.资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

4.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确定建设规模,要研究该类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得性。按照先进而不可得的技术确定建设规模是不现实的;按照没有工业化的技术确定建设规模也是不可取的。

5.资金的供应量:结合资金的可得性,量力而行考虑建设规模;

6.环境容量

7.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

8.行业因素

9.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 (三)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1.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2.收益的合理性。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主要应考虑资源利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 项目的建设规模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各种资源供应能满足建设规模的要求,并且稳定可靠、价格合理。5.对于技术改造项目,其建设规模的确定应与现有装置有效结合与匹配。 第三节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研究 一、生产工艺技术选择

(一)生产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

法律、合同等。

(三)技术转让类型: 1.技术转让类型:(1)单纯的软技术转让:只通过技术许可证转让完成。(2)通过贸易和投资转让。 2.技术许可证:(1)内容:包括专利许可证、商标许可证、版权许可证、商业秘密许可证、技术服务和咨询合同。(2)技术许可证转让研究的内容: 四、高新技术工艺方案选择研究

1.高新技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三方面:(1)有助于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2)有利于加速技术更新、促进经济增长;(3)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1)重点突出“高”和“新”。

高:是指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

新:积极培育原始创新,重点突出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要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风险予以高度的重视。

第四节 场(厂)址选择

一、项目选址应考虑的区域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和

自然条件。(2)运输因素(3)市场因素(4)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分

布、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劳动力费用等)(5)社会和政策因素(6)集聚

二、选址原则及注意事项

选址注意事项:一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规和规定。避开

国防军事禁区、空港控制范围区、泄洪或洪水淹没区、地下可能有文物存在的场

地。二要听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如规划、建设、安全消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交通、地质、气象、水利、电力、文物管理等部门的意见。三是要充分考虑项目法人对场(厂)址的意见。四在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的区域;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区域;可能发生地震危险的区域;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物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区域;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未稳定的地下采空区及泥石流多发区等区域。五是避开对工厂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有威胁的区域,如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或大量有害气体的地域,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区域;有爆破作业的危险区等区域。 三、场(厂)址比选主要内容【09单】:

1.建设条件比较。

2.投资费用比较。

3.运营费用比较。

4.环境保护条件比较。

5.场(厂)址的安全条件论证比较。 四、项目选址意见:1. 编制场(厂)址选择报告,提出场(厂)址推荐意见。

应描述场(厂)址概况、优缺点和推荐理由以及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通、公用设施等的影响。 2.选址方案的位置图应标明原料进厂方式和路线、水源地、进厂给水管线、热力管线、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源进线、灰渣场、排污

口、铁路专用线、生活区等位置。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 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包括:城市建设、

有可能导致地址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

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进行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2. 评估结果处理: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

的建设工程,报告编制和评估单位应提出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

同时进行。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①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②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③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第五节 原材料与燃料供应

一、 原材料供应分析

1.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性能分析:根据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要研究

确定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性能(含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

2.原材料需求量:依据项目产品方案,以及建设规模和物料消耗定额来计算

年消耗量。依据生产周期、生产批量、采购运输条件等计算出各种物料的经

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季节储备量和物料总储备量,作为生产物流方案(含运输、仓库等)研究的依据。

3.原材料供应必须进行多种方案比较:外购原料的项目应对原料供应和价格

进行预测,分析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情况。内供原材料的项目,应计算说明有关生产单位之间的物料平衡。矿产开采项目和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项目,须经国土资源部评审备案。

4.稀缺原料:分析其来源的风险和安全性

5.涉及原料进口的项目,说明进口配额、贸易权限;

二、燃料供应分析:(1)确定燃料类别和质量指标,计算所需燃料数量。(2)

研究燃料来源、价格、运输条件,进行方案比选。对于大宗燃料,需要与拟选供应商、运输公司签订供应意向书和承运意向书。(3)研究所选辅助材料和燃料被替代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三、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的比选:1.采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2.

价格(含运输费)的经济性及可能的风险;3.经过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第六节总图运输

总图运输方案研究是依据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结合场地、物流、环境、安全、美学等条件和要求对工程总体空间和设施进行合理布置。

一、总图运输方案

(一)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

1.总体布置的要求:(1)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布局规划(2)满足生产、运输、防震、防洪、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职工生活设施需要(3)近期集中布置,远期预留发展,分期征地(4)、不同类型装置应按生产性质、相互关系、协作条件等因素分区集中布置。

2.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在总体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置。(1)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联合多层布置;

(2)根据生产流程、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3)分期建设工业气压,近远期工程统一规划。(4)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地貌等条件,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5)总平面布置要与厂外铁路接轨站、码头的位置相适应。(6)合理确定厂区通道宽度。(7)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油气管道通过厂区,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8)改扩建项目应符合新老产品流程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空地、建构

(二)竖向布置,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竖向布置的要求:(1)竖向布置应与总体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厂区自然地形。(2)满足生产工艺、场内外运输装卸、管道敷设对坡向、坡度、高程的要求。(3)充分利用地形,选择相适应的竖向布置形式。(4)保证场地排水通畅。

(三)运输:

企业物流系统组成部分:原料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

可行性研究阶段要确定原料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的运输方案(即厂外运输方案),确定生产物流的运输方案(即厂内运输方案)。

(1)厂外运输方案

对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要分析铁路、航道的运输能力,并附承运部门同意运输的“承运意见函”。

经济技术比较选择的比较因素一般包括:运输距离、包装方式、线路能力、运费、运输工具来源、运力、运输可靠程度、安全程度、承运公司资质等。(2)厂内运输方案

(四)厂区道路

1.道路布置的要求:(1)满足生产、运输和消防的要求,合理分散人流和物流。(2)与厂外道路衔接顺畅。(3)与厂区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铁路、管线、绿化等布置相协调。(4)尽量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一般采用正交和环形式布置,对于运输量少的地区或边缘地带可采用尽头式道路。当采用尽头式布置时,应在道路尽头处设置回车场。(5)综合考虑确定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6)当人流集中,采用混合交通会影响行人安全时,应设置人行道。

(1)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2)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3)工厂的绿地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厂区绿化系数=(厂区绿化用地计算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

(六)总图技术经济指标: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重;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作用:(1)可用于多方案比较或与国内、外同类先进工厂的指标对比;(2)用于企业改、扩建时与现有企业指标对比;(3)可以用于衡量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技术水平。 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09多】

1. 投资强度: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2. 建筑系数及场地利用系数

【09单】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及人行道占地面积+铁路占地面积+管线及管廊占地面积) ÷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建筑系数和场地利用系数是衡量项目总平面布置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工业项目而言,其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3.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m ,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4.【08单】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二、总图运输方案比选

第七节 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方案

一、工程方案,也称建筑工程方案,是构成项目的实体。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 (一)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09多】: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4.经济合理,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5.技术改造项目应注意新增设施与原有设施的协调。 (二)工程方案研究内容

1.一般工业项目:建筑特征、结构型式、特殊建筑要求、基础工程方案、抗震设防。

2.矿产开采项目:主要研究开拓方式,这类项目的工程方案将直接转化为生产方案。(三)建筑和结构方案比选

土建工程方案比选: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结合建设场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开展土建工程方案研究。

结构方案比选:应通过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对大型建(构)筑物、重要建(构)筑物采用的结构方案。以节约建筑投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方便。

(四)防震抗震与地震安全性预评价

1.防震抗震: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抗震设计措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要求,针对工程项目特点,制定相应防震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2.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内容:

(1)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要求;(2)地震活动环境评价;(3)地震地质构造评价;(4)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5)地震地质灾害评价;(6)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