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理

如何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理
如何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理

如何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理

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能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广大家长的殷切希望,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大多数的家长都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人,但又常常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当前,孩子们面对着各种各样挑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期至关重要。

一、成人的呵护,是孩子自我服务的绊脚石

现在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总是百般呵护,放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们总怕辛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揽,又或者是担心孩子做不好给自己添麻烦,这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是极不利的。例如:当孩子想帮助大人洗洗手帕时,成人会说“不用了,你会弄湿衣服的”成人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大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幼儿都有一颗好奇的心

灵,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但成人做的往往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束缚。他们错误的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培养。因此,当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成人总会说:“穿错了,穿反了,别穿了,我来帮你穿。”教育孩子常常也会持这样的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其实我们不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且这种做法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大大压抑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令孩子从小有了一种不良的意识:我什么也不会干,我什么也干不好,有大人帮我就行了,我不需要干这些,这些等到以后再做。从而使包办成了现代家庭里一个普遍现象。

二、成人的过分保护,是孩子形成自理能力的拦路虎

在家长眼中,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护、灌输、训教,具体表现于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过度保护。不可否认,安全第一,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是一切。但是,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玩滑滑梯却非要在成人的搀扶下慢上慢下。其实,孩子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成长,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应付危险的能力。但是,如果成人整天对孩子说,这个要小心,那个也要小心,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本来,自理能力的形成及成长都是在锻炼中磨练出来的。在这种种限制保护下的小孩子又何来机会锻炼呢?因此,成人的过分保护给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

首先,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创设环境,增强幼儿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长大了”、“我会……”“送玩具回家”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3、运用观察法和比较法(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其次,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因材施教,重视每一名幼儿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如在指导穿衣的过程中,小

班幼儿中只要求会解散钮扣,脱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大班幼儿不仅要正确区正反面,还要求正确系好钮扣。再如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应该个别指导。

2、寓教于乐,让幼儿轻松学会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只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如厕,特别是冬天,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步掌握穿脱裤子如厕的技巧。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类似“你真棒”、“你真能干”的话语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当幼儿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最后,幼儿自理意识一旦形成,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幼儿在园内集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可供幼儿练习,例如:

幼儿在进餐、入厕、盥洗、整理……,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同时,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应时刻保持与幼儿园联系,做到家园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的好习惯,应该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巩固。不应有“孩子还小,许多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的思想,因此,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

家长在家能鼓励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提供给幼儿一些劳动的机会如: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整理玩具等,并且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做得不好的也不应埋怨和代替,而是多鼓励引导。幼儿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最强,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保持一致的态度,让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这项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

总而言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类劳动活动,让孩子在学习生存的时候首先学会自理,为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繁复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孩子不自立,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不自立,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不自立,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立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本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毫无主张,事事都依靠家长;也有些孩子年龄虽然不大,却很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自己上学;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向这些家长求教孩子教育方法,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1、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作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

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2、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家长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安排内容,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安排时间。 3、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4、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家长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5、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

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精神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运用教育理论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精神的研究》 结题报告 泉源乡中心小学毛善英颜士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给予了过分的保护和溺爱。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家长都替他做了。孩子想自己穿衣服,不行,太慢了;孩子想出去和小朋友玩一会,不行,受伤怎么办?这也不能干,那也有危险,禁止孩子接触任何新鲜事物,从而限制了孩子的主动性,一切听从家长的安排。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怎样去做,也不敢去做,处事畏首畏尾,对任何活动缺乏主动,意志不坚强,缺乏独立性。因此要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家长首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摔几跤、累一些并没有什么关系。凡是同龄儿童能够做的事情,如穿衣、洗涮、同陌生人谈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等等,哪怕多少带点危险性的事情,都应让孩子去做。因为孩子只有完成了多少带点危险的事情,在完成过程中内心多少有点不安,他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变得坚强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当然要注意安全,给孩子适当的保护,防止孩子接触危险的东西或去危险的地方,如有电、有火的地方或阳台、高墙等。在孩子做事情前,告诉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危险,以及防范措施。 五十年前,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对父母对孩子照顾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说明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的舒适,也关系到孩子对生活有没有自信心,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能不能自立于社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诉告诫年

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享誉世界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要总是扶着走,牵着走,而是看着走,让他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把孩子应该自己完成的,能做到的事,都要还给孩子,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我提出的要给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是符合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理论依据 无数自强自立者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本课题在研究中通过引导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挖掘孩子的自主选择潜力、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的精神。 三、课题内涵及研究的基本内容 引导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是迈向自强的第一步锻炼。勇于承担责任就是自责。在社会生活中有成与败,有得与失,有荣与辱,有幸与不幸。追求自强的人,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对孩子来说,告诉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怨天尤人,就是对困难的畏惧和怯懦,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样的认识归因会使自己产生挫败心理,自我萎缩。自强得人必是勇于自责的人;勇于自责的人,才能做到自强。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立能力的基础。美国哈弗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的400名少年儿童所作长达20念得跟踪调查,发现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孩子与不爱动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这有力的证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生活自立能力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重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案资料

欠缺责任心的小孩怎样教育 你好!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好的品质,面对事情要负责任、有担当,这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 那么,上面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怨孩子吗?我觉得还是我们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让孩子学会负责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谁会要求刚刚出生的孩子负责。因为他还小,不能也不必要负责。但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能力越来越强,他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了。但是,做家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孩子小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责任意识训练。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训练了,就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穿衣服的事情负责。有时家长和孩子到菜市场去买菜,家长要孩子适时也提一部分菜,有时妈妈走路累了,脱下的外套,完全可以让小孩帮妈妈拿着行走,培养她的责任意思。特别是外出旅游,妈妈要想婚恋孩子多承担责任,主动走到前面问路,主动帮妈妈拿行李,主动去打车票,让他感受有一份责任的快乐。 而我们家长有的看到孩子不会做事,就着急地给孩子“帮忙”了,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狭义地认为“树大自然直”,这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暗示——责任可以由爸爸妈妈来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像这样的细节构成的了孩子的品格。这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将来长大了,觉得孩子该承担一点责任了,可这个时候才发现长大了的小孩的思想出问题了,因为他不想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了。 其实,责任并不是一种凭空而来的东西,需要我们来播种与培育。没有人会埋怨自己的孩子都7岁了还不会开飞机,因为他知道没有给孩子相应的教育与训练,但是埋怨孩子不会负责人的却很多,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美国有一个真实故事,一个11岁的美国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我。在接下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让孩子学会独立精选作文

让孩子学会独立精选作文 豆豆是院子里公认的乖乖仔――长得秀秀气气,性格又是文静,腼腆,完全一个小女生的样子,特别让她婆婆赞傲的,是他总是很听大人的话,让他玩跷跷板,他是决不会自作主张去拉单杠的。 这样的孩子,对于他的监护人来说,真是省心又省力,比起带那些淘气不听话的小孩来,要舒适很多。 所有的老年人都夸豆豆的乖顺。 相反,所有的年轻人,如我们,都觉得可惜了一棵好苗子。 好动,爱玩,淘气,捣乱,是孩子的天性。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尝试到各种刺激到来的感观感受,滋生了自主创新的想法和行动,也包括,对他们心理发育的一个完善。这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可是,包办,代劳,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动脑能力都得不到尝试,用白白扼杀了一个天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猿的独立行走,标志着向人类进化的成功,可是,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更尤其是中国的孩子,有几个,是真正能做到独立行走的? 一些少儿教育学家,包括对少儿教育入门较深的家长,都关注过对国内外少儿成长监护的比照。中国的家长,向来喜欢对孩子说:宝贝,乖,听话;这个不能动啊,会烫到手的,疼;那个不能爬啊,会跌下来的,摔破了会流血的;颜料不能出线的,只能在线内画;那是人家的东西,你不可以拿……

可以说,“不”,是中国式监护人常挂嘴边的一个词,不容置疑,不可违抗,因为,家长们,尤其是带孩子的祖父母们,都把孩子看成心头肉掌中宝,都不希望他受一点点伤害,恨不得保护他终身。因此,中国人,真正因为创造发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似乎还没有;相反,遇事畏手畏脚,没有主见的,倒是一大把。这与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思想观念,不无牵连,甚至是有很大干系的。 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在3岁之前形成并定位后,后天,是很难再去改变的。而3岁之前的中国孩子,正是在这不许那不可以的气氛熏陶中,乖乖儿,是他们的楷模。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家里没有人有精力管束,导致他顽劣异常,看似没有“教养”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同学的喜欢,到了社会上,却往往点子多胆子大,比那些高学历者更有成就。 再看国外,家长几乎不去约束孩子,也很少是祖父母专职带孩子,通常父母们注重的,不是孩子的详细行为,而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培养。放手,给孩子充分自由,让他们享尽孩童应有的快乐,满足他们的好奇,给他们时机体验失败,等等看似不管不问的教诲,把孩子的创造心,探索心,爱心,同情心,自尊心,一样一样建立起来,让他们尽早适应社会上的种种。 所以,大家都觉得外国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独立,中国的大学生们,经常是一到周末,脏袜子脏衣服一大堆拒回家给父母洗。 梁启超早就呼吁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下册《担当家庭责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二课让我的家更美好 第1课时担当家庭责任教案 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2.懂得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尽责出力; 3.明白自立自强是对家人最大的安慰; 4.懂得面对家庭生活变化时要学会体谅父母,尽自己所能为家庭分担。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歌曲欣赏:《让爱住我家》 问题:歌曲表现了人们对于家庭和睦温馨的向往,你 的家庭温馨和睦吗? 教师:我们都向往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如何建立这 种家庭氛围呢?我们应该如何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 的责任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担当家庭责任》

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多媒体展示家庭责任清单 请同学们亮出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出示幻灯片 教师一边展示一边与同学们一起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家里承担的事务会越来越多。 师:从大家不同的家庭责任单中,你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每个家庭中父母都承担着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责任。 多媒体展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多媒体播放《我想有个家》 教师提问:你认为家是什么?如果没有家会怎样? 家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家庭既满足了我们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基本需求,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教师提问: 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父母在承担责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f14363518.html,]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学会自立自强,在家庭中为父母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我们一起来晒一晒我们的“自理、自立我能行”吧! 同学们上台交流自己自理自立的经历,教师做适当点评。 多媒体播放自理自立楷模视频 学生发表感想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提升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提升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df14363518.html,] 提升学生的自理自立意识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三篇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三篇 材料一: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自立、自强、自信、阳光、勤奋、好学,这就是她,一个留着学生发,圆圆的脸蛋上总带着灿烂笑容的女孩。她就是我校七年(3)班的学生——身残志坚的***同学。 提起***同学,认识她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师说,她是一个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孩子;爸爸说,她是一个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孩子;邻居说,她是懂事乖巧、讨人喜欢的孩子;同学说,她是一个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孩子;她自己却说,我只是个普通的孩子。 ***同学出生在仙游县***镇溪车村,先天性肢体残疾(左脚缺掌),懂事时她发现自己的左脚少了一半,运动起来非常别扭。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练习走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自己独立行走,这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是她却经历了许多艰难,左脚缺掌处那厚厚的老茧就是无声的证明。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于***中心小学,距家有近八千米的路程,由于家中抽不出人手接送,六岁的她自己乘着***乡村路车去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到小学六年毕业。慢慢地,她学会了洗衣、拖

地做家务,还帮助忙碌的父母带弟弟,养成了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的品格。每天作业完成后,她总是自己整理好书本和学习用品;第二天晨起床,总是自己动手折好被子、穿好衣服;上学从不需要大人接送,生活从不需要大人操心。提起她,父母一脸的愧疚,觉得不能给她一个健全的身体,但听到同学与老师的赞赏时又一脸的自豪。 “身残志坚”,这句话放在铖立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残疾孩子,***同学清楚地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她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学习成绩在班级年段一直名列前茅。课堂上她总是认真听讲,那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准是她;课堂外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她总是及时完成,因为,老师的教导“当天的事当天完成”她牢记心中;不懂就问是她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图书阅览室是她最爱去的地方,她还时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她。她的理想是要做一名残联老师,她想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同学不仅刻苦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刻苦钻研书本外的知识,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她是学校绘画兴趣小组的主要成员,多次参加各级绘画比赛;她还是个出色的主持人,演讲朗诵极富表现力,经常主持学校的演出、比赛;她虽身残,却不自卑不屈服是远近闻名、不折不扣个运动健将,多次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她喜欢读书、唱歌、绘画、运动,她是一个真正全面

儿童担当责任的小故事

儿童担当责任的小故事 篇1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 到邻居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 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却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 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 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位70岁的老汉卢克, 卢克看着小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留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 克力送给小杰克。 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对他说:“卢克先生,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 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 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教育哲理】: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 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并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 篇2 有个小男孩在马路上和同伴们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路边一户人家的窗玻璃,户主怒 气冲冲地问:“这是谁干的?”男孩愧疚的承认错误,请求原谅。可是户主坚持要求男孩 按价赔偿20美元。男孩哪有那么多钱! 自知闯了大祸的男孩哭了,只好回家向父亲求助。父亲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跟着男 孩去户主家赔偿,而是借给男孩20美元,并与男孩约定一年后还清。 此后,男孩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辛勤打工挣钱。他在街头擦过皮鞋、早起去送 报纸,还到餐厅里洗盘子……一年后他终于挣到了20美元,自豪地交到父亲手上。父亲 欣喜地对他说:“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果然,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曾连任美国两届总统的里根。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我们父母会怎么做呢?许多父母在现实生 活中的表现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小朋友的玩具,在餐厅吃饭摔坏了 盘子,都是由父母去买单,更有甚者,孩子上学迟到了,明明是他自己起床晚了,却在校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怎么办? 现在很多家长存在着这方面的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十几岁了没有洗过衣服、烧过饭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上大学了还要把脏衣服拿回家来让妈妈洗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那么,什么是“独立自主”? 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主要从:“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的原因”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性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和缺乏独立自主性呢? 我们在座的家长不妨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独立自主性好不

好?如果不好,那么您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的心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也许我们意识不到这些举动原本是错误的行为,而恰恰是这些习惯性的生活细节,导致了孩子自幼便缺乏独立自主性的锻炼机会。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有的孩子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妈妈则连忙推托说:“你快一边玩去别捣乱了,你这么小哪会洗碗啊?洗不干净我还得冲洗刷不说,不小心兴许还得把碗给我打了。”如果家长的话再多一点儿,还会不停唠叨着,这碗可是从哪里买来的,可是花了多少钱等等。家长觉得这是一种得不偿失冒险行为,所以不肯放心和放手地让孩子去尝试,而孩子又何苦呆着没事找这番数落呢?有过一两次的教训后,渐渐就失去帮忙刷碗的兴趣了,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我不行,我可刷不好碗”的这种不成文的意识了。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不用练,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会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也将导致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美德少年自强自立范文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挖掘学生身边道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建设,通过评选表彰美德少年,用身边的典型模范教育学生学模范,做模范,引导孩子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培育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良好风尚。根据《关于开展安庆市第二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的通知》(教体团[2017]78号)文件精神,经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继续组织开展第二届美德少年评选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二、评选范围: 全校1-6年级在校学生 三、推选标准 美德少年推选的基本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遵守《中小学生守则》,热心公益、遵守公德、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家中做文明尊老尽孝心的好孩子,在学校做文明勤学送关心的好学生,在社会做文明

诚信献爱心的好公民。 美德少年根据其事迹分为尊师孝亲、自强自立、诚信守礼、勤学创新、热心公益等五个类型,具体标准是: 1.尊师孝亲美德少年: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分担家务。 2.自强自立美德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锻炼,独立自主,勇担责任,自强不息。 3.诚信守礼美德少年:为人诚实,信守承诺,遵纪守法,恪守公德,举止得当,文明礼貌。 4.勤学创新美德少年:热爱学习,成绩优良,勤于思考,特长鲜明,勇于实践,善于创新。 5.热心公益美德少年: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爱他人志愿服务,言行文明。 四、评选办法 第一步:宣传发动:学校公布、班内张贴公示评选方案,并告知家长,让每一个学生、家长了解并支持本项活动。 第二步:评选 1.认星。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照星级标准,自愿提出自己的争星目标,并在班级公开承诺。 2.创星。学生根据自己认定的星级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学生有认星争优记录本,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认识责任、学会担当》教案+《家长必读》

《认识责任、学会担当》 四年级家长学校——家长必读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责任、学会担当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让家长明白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懂得珍惜友情,与朋友相互理解。 3、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懂得共同担当的方法,学会理解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担当。在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倍致、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耍,不去关心他们,有的甚至还吵着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报喜不报犹,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没有学会担当。 二、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敢担当。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觉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2、让小学生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在属于自己。 (二)对他人负责 1、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知恩图报,说话文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诚实不说谎话,做事有始有终,不斤斤计较,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歧视弱是群体,能伸出热忱的手帮助他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自立自信原本就与“自强不息”紧密关联,“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早在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曾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就指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要知道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要坚强地面对一切挑战,因此父母就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社会意识与独立意识。做为父母不仅是给孩子宽松的生活环境,无忧无虑的成长空间,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品格,让孩子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作为年轻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呢?一、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亲情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的培养。 有一首诗歌中说到“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家庭中大大小小的成员忙碌了一天,回到幸福的家中享受着家庭的关爱与亲情,传递着美好的情感。的确,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了充分的安全感,让他眼中的世界是祥和的,纯净的,让他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光明的,有安全感的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自立自强与自信。相反,长期处于不和的家庭,孩子目睹父母争吵与敌对,常常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与不正常的情感反应,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对他人往往产生不信任感,在行动上也会常常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甚至脆弱自卑,害怕与他人交往。这样的孩子是与自立自强自信挂不上钩的。因此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和睦,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当然,年轻的父母自身也要面对工作、生活、交际的各种压力,但是无论遇到何种的不顺利,父母都要必须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遗忘那些不愉快的不顺心的事儿,用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家庭,面对孩子,面对未来。尽可能的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攻击对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孩子乐于表现自我,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培养。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因一点儿小事起了较大的争执,一贯活泼开朗的儿子突然间缩在我的身后,噙着泪水的眼睛呆呆地望着我俩,一副可怜巴巴的孤独无助的神态。当我看到这一幕情景,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憾,俗话说“打无好手,骂无好口”,父母双方的争执吵闹只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痛楚,无以适从,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又从何而谈?从那以后,我与爱人都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有了不高兴的事儿也做到心平气和地沟通,将家庭的矛盾消弥在无形中。家中的温馨和睦让儿子更加开朗,自信。每当儿子搂着我俩的脖子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我们一家”时,我看到儿子的小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幸福。 二、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的束缚,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相信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让他拥有成功与满足感,也有利于孩子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是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有自己的人生,他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挑战,父母不可能一辈子跟着他,替他包办所有的事儿。他必须学会自立自强与自信。父母要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不必要的束缚,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相信他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儿。当他做好了这些事儿时,父母要面带微笑,使用充满激励性质的语言“你真棒!”“你已经学会照顾自己了!”等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满足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树立自立自强与自信的意念;如果孩子还没有做好这些事儿时,父母也不要责备,而应使用有建设性的语言“你一定能行!”“我们慢慢地试着再做一次!”让孩子失落的情绪得到及时的调控,重新考虑该怎么做,恢复他的自信。平时,我就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儿子摔跤了,我尽量不扶,让他自己爬起来;儿子穿鞋也让他自己穿;儿子吃饭也是自己吃。一开始儿子很不乐意,摔了跤爬起来后用脚跺地责怪地挡了他的道,当我发现后,立刻告诉儿子,是他自己不小心摔到地上的,怎么怪起地来?由于我有意识地坚持让儿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儿子小小年级就比较独立,做起事来也很有想法,也很有主见。记得有一次到市场购物,4岁的儿子买了一件玩具,当时商场里的人不多,我有意识地从包里拿出20元钱交给儿子,让他独自一人地收银台付款,并告诉儿子还要找回5元钱。也许是买到心爱玩具的喜悦让儿子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蹦着跳着就往前走,刚走了几步,儿子突然间停住

让我学会了担当

让我学会了担当 守在母亲的病床前,闻着刺鼻的药水味,听见 孩子们的哀嚎声我心里乱糟糟。 突然,医生推开病房的门,冲我招招手。我忐 忑不安地跟在医生身后,走进办公室。他递给我 一份病单,上面赫然写着乳腺瘤,而患者正是我 的母亲。我怔怔地看着病单,母亲若是垮了,谁 来管我?谁来支撑这个家?医生说,做手术才能 进一步确诊。 母亲决定做手术,她很勇敢,也必须勇敢。一 直以来,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手术那天正赶 上我已放寒假,我可以陪着母亲。 看见母亲被推入手术室,我的心不禁揪了起来。手术室外,我坐立不安,在门口徘徊。我想起母 亲每个清晨为我做早饭,每个夜晚给我准备洗脚水,我想起她的声声唠叨和我的种种不耐烦我突 然感到害怕,我怕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做饭,再 也没有人在我面前啰嗦,我的心揪成一团。仿佛

过了一个世纪,灯灭了,医生终于出来了,我呜咽着问:我妈她不等我说完,医生说了句:没事了!小姑娘,不用担心,肿瘤是良性的。我连声向医生道谢,眼泪却不知何时淌了下来。 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渐渐消退,我守在母亲病床前。因为打的是全麻醉,妈妈要到第二天才会醒来。我把母亲额前的乱发拂开,看见她的嘴唇苍白而翘起了皮。我将消毒过的棉球棒放进温开水里,然后,拿出来放在妈妈的嘴上轻轻地擦拭,来来回回十几次才停止。夜晚睡觉前,我打了一盆温水帮母亲擦了擦脸和脚。怕她半夜醒来,够不着灯,于是我握着她的手趴在床边,不知不觉睡着了。那晚,我做了从没为母亲做过的事。我的心里不再抱怨,只希望母亲快点好起来。 母亲出院了,我每天为她擦身子,给她换药,下厨做饭。母亲说我笨手笨脚,说这话的时候她分明嘴角含笑眼中含泪。母亲恢复得很快,买菜时她非要跟我一起,母亲挑选,我负责付钱和提货。快要过年了,买年货是项艰巨的任务,每每从外面回来我都是三背六挎两提,而我坚决让母

如何教育孩子自立

如何教育孩子自立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立自强的品性和奋斗精神。可是现今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分的呵护和娇惯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强的意识。今天,我为您带来的是教育孩子自立的一些方法!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长[微博]应该离职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2、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纪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 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 系到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练节目时,自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争论,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和探索当中,得出的最后的正确结论,必然是十分宝贵的。 8、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有一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在孩子进取胜利之后,家长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竞争。 9、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信、自强

如何教育孩子自立自信自强 家长没办法给自己的孩子买幸福保险,如果有什么能代替这个保险的话,那就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只有在不断失败,不断摔倒,不断吃亏的过程中,孩子才能慢慢成熟长大。在丰衣足食的今天,孩子们最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丰盛,而是父母在精神上的支持,那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总有比别人强的一面。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有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有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父母也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 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杰姆斯说:为了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使用工具,教孩子从小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及电器。工具包括手锯、刨子、锉刀、螺丝刀、钳子等。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东西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 5、教孩子适应环境,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交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6、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的男孩,带他们上街时,他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

培养孩子自立的十大方法

培养孩子自立的十大方法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离职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2.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纪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

让学生学会自立、自理、自强

实施“三自”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青海省互助县城北小学严雪功 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乏实例: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智商、二是习惯。智商的高低,先天的禀赋是关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几个平行班来说,学生在天赋方面总体的平均水平时基本一致的,那么,决定这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只有行为习惯了。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就只有行为习惯了。,就拿学习成绩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的准备做得很充分,课堂上始终能主动学习。而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一般不是智力因素引起的,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写字,他们找不出书写工具,课堂上东张西望…… 研究那些著名的班主任老师的经验,我们发现: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能当“保姆式”的全程班主任,也不能“破”字当头,横扫一切,大开批判路,而要“立”字当头,只有把好习惯建立起来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才会被好习惯排挤和清除掉。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先知后行”诵记“三字歌” “三字歌”是儿歌式学生行为规范准则,它几乎涵盖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而且以三字经的格式呈现出来,学生诵记时朗朗上口。每天我校各班利用晨夕会和课堂五分钟训练的时间让学生诵记“三字歌”,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在熟记在内容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再生活中实践。此基础上,在实践“知行合一”。 二、“知行合一”制定“争星栏”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美好的想象,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但自控能力却很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校学习的方方面面,只有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看得见,摸得着的要求,才能使之学得会,做得到,记得牢。因此,把那些操作性强的行为习惯细化是很有必要的。 在已诵记了“三字歌”的基础上,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先让学生根据“三字歌”的内容,讨论一天中自己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制定“一日争星栏”。“一日争星栏”从学生的品德、学习、卫生、纪律、两操一活动等五大方面制定了争星内容。以四人为一组,倡导“人人爱集体,人人做主”把合作小组成员按班委编制进行角色分工,在组长领导下有“品德学习岗”、“卫生岗”、“纪律岗”、“两操一活动岗”等四个岗位,每周每人轮换担当岗位负责人。这样,一个小组相当于一个班,使每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增强自理、自立和自律的能力,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同时,也避免了专人负责时出现的“登记不公”,“打击报复”等诸多问题。 与“一日争星栏”的相对应的“一周争星栏”汇总了同学们周一至周五的争得星情况。一周之内争得每颗星“一周争星栏”得红星一颗;一周之内丢失2—3颗星则“一周争星栏”得红旗一面;一周之内丢失4—5颗星“一周争星栏”的红梅一朵。学期每周累计得分是期末评定“三好学生”的主要依据,占百分之四十,学习成绩占百分之三十,体育达标分占百分之三十。 三、持之以恒,内化行为 然而有了细化的行为争星栏,行为习惯不是一撮而就的,还要持之以恒,内化为行为习惯。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学习、纪律、品德、卫生、两操一活动的纪律制度,不同的是,有的班级严格执行了,有的班级却仅仅写在了制度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因此,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时

经历了这个特殊假期的孩子们:懂得担当 收获成长

经历了这个特殊假期的孩子们:懂得担当收 获成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不起,昨天妈妈骗了你们,妈妈还是去武汉了。妈妈是医生,在疾病到来时一定要站到最前面,望能理解……”落款是“爱你们的妈妈”。 2月7日清早,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刘艺的两个儿子醒来时,妈妈早已离家,只有一封信,留下熟悉的字迹。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个假期也变得特殊而厚重,奉献与牺牲,坚守与执着,生命与健康,责任与担当,科学与真知……千千万万个孩子,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却接受着或将影响一生的教育;千千万万位老师,叮咛嘱咐,责任到人,架起一道护卫学生身心健康的“城墙”。 师生们都说,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年初的寒假,一定会发现,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小小的肩膀,自此懂得了担当、收获了成长。 “希望长大后,你们就是他们” 除夕前夜,武汉。 “脑海中立刻出现一个身影,一位身着防护服,却佝偻着腰的老人,那是我

的外公啊……”当得知年迈的外公上了前线,16岁的高中生陈琪方一下子红了眼圈。 “不要担心我!我是一名工作了50多年的内科医生,心中有数,放心放心!”73岁的外公回复。同是医生的妈妈也在前线,外公嘱咐妈妈:“你今天24小时班,不能有丝毫大意!” 陈琪方睡不着,这个不能团圆的春节,外公和妈妈教会她的,是党员就要义无反顾,是医生就要冲上前线……她动笔写下一封信,给并不认识的患者:“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 一夜之间,陈琪方长大了。而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父母就在疫情一线奋战;他们中的一部分,父母坚守各自岗位,确保城市正常运行;他们中的更大部分,响应号召,守在家中,为这场疫情的尽快取胜做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贡献。 在这个假期当中,有无数封感人至深的信件,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好的教育文本: “亲爱的孩子,你们好吗?很多东西,无法通过教科书教给你们。这次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除了可敬的‘逆行者’,还有更多默默守护这座城市的普通人,希望长大后,你们就是他们。”——这封信,来自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 “在这场抵御疫情的战斗中,希望大家领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科学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