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2014141130 朱敏敏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始于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展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宣告唯物史观的形成。

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完成,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进程的开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即“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和“政治国家是私有财产的已经得到实现的本质”。此时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结构和性质仍缺乏系统了解,仍基于人的本质来理解市民社会和财产关系,虽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算不上唯物史观的观点,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却是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因而,这两个命题的提出真正标志唯物史观的开始形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自我异化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开始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框架,但未提及“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概念,只是把这种新的理论称为“关于人的科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完成思想转变过程中,系统阐述无产阶级理论学说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深入地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述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手稿》中最重要的是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把哲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即,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第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首先,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其次,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最后,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的解决。综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论证了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并由此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手

稿》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史上第一个起始原理的深化和拓展,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全面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使马克思在寻找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圣神家族》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他们在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过程中阐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方面迈出一大步。第一,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第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其决定作用。《神圣家族》作为一部战论性著作,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继《神圣家族》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这不仅使他们在哲学领域中实现革命性变革,而且为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以“实践”为基础,第一,提出实践的科学意义,实践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第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第三,把实践看做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第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第五,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根本特点。《提纲》深刻的揭示了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的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而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全面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纲要,正因如此,恩格斯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材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即全面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确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指出唯物史观的本质特征就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完整地描述历史过程以及“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

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分工导致精神与物质的分裂,随着分工的发展,统一的人类实践活动开始分化,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分裂,精神生产者与物质生产者形成固定的职业分工,意识形态就是独立化的精神生产及其结果。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交往形式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第四,分析了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与动。第五,表述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观点。至此,马克思就正确地解答了生产方式本身如何运动及其如何决定社会发展的问题,并科学地制订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基本原理和结论。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基本结束,马克思大致完成了创立唯物史观的任务。

二、唯物史观的意义

从上述可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抽掉它便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使社会科学真正变成科学。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在没有另一种想科学地说明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别名。”

其次,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才使社会主义成为真正的科学。众所周知,马克思40年代下半期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但后来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他对经济学的研究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商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

最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导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不论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还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把握,都必须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只有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使我们坚定信念,看清方向,认清本质,头脑清醒。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7年11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7年9期第3~7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哲学研究》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对它的研究乃至发展、创新,不能仅仅限于抽象的概念思考或文本解读,而是必须面向生活实践。今天,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提供了大量的新经验、新问题。善于把时代的问题转化为哲学自身的问题,在解释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中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大量争论都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我们应当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显示出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读过李荣海先生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的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当人们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世界观”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这就是说,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三种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世界观,亦即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是我所写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该文构成与“李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通俗易懂的“历史哲学”的界定: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历史哲学有二义:广义指研究社会历史最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的边缘性学科;狭义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哲学”一词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就广义而言,历史哲学的内容和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很大变化。中国古代有过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反复循环更替决定的;欧洲中世纪有过上帝决定论,认为人们仅仅是历史的话剧演员,上帝才是他们的导演。这些思想反映出了当时对社会历史发展根由的看法,但还没有构成历史哲学的专门学科。最早把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作为专题,在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方面做出贡献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家G.B.维科,他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明确使用了“历史哲学”一词,意指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应超越堆积的史实,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性的认识。之后,历史哲学渐渐成为人们专门研究的知识门类。近现代西方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讨论:①历史演变的规律是什么;②历史理解的性质是什么。对前者的回答形成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对后者的回答形成了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它们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历史过程,力求从总的联系上把握这个过程,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部门,在思想发展史上有积极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从历史本身,而是从一般抽象原则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

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 唯物史观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 第一,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价值导向。作为经济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人类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社 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一经出现,便极大 地冲击着束缚在人们身上的血缘的、宗法的关系,将人从直接 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诚然,马克思也曾强烈谴责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但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形态而言,它能使人的社会关系更 加丰富,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 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规律。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如自发性、 野蛮性以及商品货币拜物教等,又都在新的形式上束缚、阻碍 着人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 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人的发展,既是 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评价经济发展的尺度。因此,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应该是创造精神的、物质的各种条件,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奠定基础的一个动态 过程。 第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人的发展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外,还必须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 面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 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 矛盾日益凸现;在评价体系中,重增长轻发展、重速度轻效益,唯GDP是瞻。总之,在建设中重物轻人,忽视了促进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并着力解决当前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 第三,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始终 都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既是量变又是质变。一方面,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看,改革是一次量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是一次质变,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经济运行体制上的根本变动,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 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环节与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强调要通过行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改革我国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信用秩序混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正常发挥,造成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 在加入WTO之后,信用秩序混乱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考研必备)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哲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eg: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 学历史唯物主义eg: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为第一性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的含义 一、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的含义 ——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它表现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又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将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根本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根本特征: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唯物史观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这三种形式的基础都建立在唯物主义这个前提上,并且首先肯定了人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地位,同时坚持了唯物辩证法这样他们之间的联系由逻辑变成了因果。 (二)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两个归结”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他说“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2)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人们才能清楚的看到,任何社会制度都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进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3)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 任何理论的发现和创立,都需要前人的思想、理论为前提。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等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看到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的斗争,而且也是无产阶级同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基佐等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重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试图探究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发现了财产关系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基础。这些关于社会历史的思想,

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三个科学论断 马克思就人的本质提出三个科学论断: 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三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关系。抛开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更不会有人类社会; 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社会关系又作为实践发展变化的结果。抛开实践活动的视野,就不可能理解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或是直观地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这样就更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根本无法实现; 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实践活动就是这种本能的现实体现,社会关系又促进了人的需要。抛开人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实践活动,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对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的揭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理论与以往的人的本质理论彻底区别开来,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区别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阐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在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由于动物的活动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因而动物的“劳动”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它们不仅不懂得其他种的尺度,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其他种的非我存在。所以,动物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不能自觉其活动,当然也不能自觉其活动的限制。然而,人的活动的性质却与动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乃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而,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一种意识到的自由,人能区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人自觉到非我的存在与自我存在的相异和对立,这就使人不仅能“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还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就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活动的性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此。 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对于动物的进化的研究,也往往要从其本身之外的环 境的变化入手,而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却离不开人自身。

第二讲 唯物史观

第二讲唯物史观 1.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理论。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不同于唯心史观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观念的产物,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考察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客观的,他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运动时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正是蔑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苦果。(三)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坚持的精神动力室最终原因的观点,是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而是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观,只是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在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水深火热的近代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基于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压迫阶级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革命阶级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们的斗争所产生的结局亦各异。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导致革命阶级自身的真正解放。 (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运动的。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他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历史上四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二者的矛盾达到尖锐化时就会爆发社会革命,借以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的实践。(七)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经济基础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而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正确适当的上层建筑意识有助于发展经济基础。以毛邓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理论,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更加有规可循,促进经济基础更加稳固,使经济可以更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不论是对社会主义大的思想武器理论的深刻理解,还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把握,都必须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有机延续。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作为一门新学,而更主要是作为救亡图存的真理,受到马克思主义者和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唯物史观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创造性地引导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但是,我们要正确对待唯物史观对社会规律的普遍指导意义,不可片面、教条主义照搬唯物主义的原理对社会发展进行逻辑抽象的虚妄。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甚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只有在结构分化较高水平上才能得到最清晰的表达,比如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自有资本主义时期,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政治没有明显的结构分化,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难以明显分开的复杂联系,因为就恨难说究竟谁决定谁。因此,如果不考虑具体历史时期的具体特点,把规律抽象化,即当作不考虑具

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

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3分) 第二,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种领域划分出了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了生产关系。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进而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 68.第24题 简述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3分) 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2分)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1分)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看成特殊的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1分) 69.第25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分)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分)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3分)70.第26题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2分)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如18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但在社会意识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和法国,但社会意识却比英、法两国先进。(2分) 第三,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1分)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互相制约。(1分)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1分) 71.第49题 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 答:规律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分)规律的特点是:第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1分)第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1分)第三,稳定性(重复有效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1分) 72.第50题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摘要 我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背景透视。在这一部分里,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从横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观;从纵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观。这两个方面不能孤立分开,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条红线贯穿在里面。从现实基础——经济体制转轨这个方面来看,虽然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但是,因为它还不够完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人的社会关系物化、拜金主义的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的盛行、个人得到片面的发展等,可以说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反思的结果。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在批判和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内容。在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通过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传统的人本思想进行梳理,得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它们的有机整合,既继承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又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了新的超越。其次运用了比较的方法,着重对“以人为本”的前提“人”进行了具体的哲学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揭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 第三部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在这一部分,首先从处理好人的各种关系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其次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它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传统的人本思想的有机整合。因此,对“以人为本”的解释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这个大框架,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更多地放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放在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放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中进行研究,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具体的阐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一整块钢”,具有深远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一、社会是个有机体,唯物史观所讲的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和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两类。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决定着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又能对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各种要素的机械结合,也不是历史事件的无序堆积,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是活动着的和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与动物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自觉的活动,动物活动是本能支配的活动;第二,人类劳动

创造并使用一定的手段,动物活动则是直接以自己的身体作用于自然;第三,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动物活动则局限于适应对自身生存有直接意义的那部分自然;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有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美的尺度,动物活动只有一个本能的尺度。在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的关键在于劳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产生,世界上才出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第一,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产生出人类社会,形成了社会与自然的对立;第二,劳动把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着二者的统一。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张晓庆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唯物史观是否具有当代价值,在于它是否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唯物史观仍具有价值。本文主要从唯物史观的五个主要内容来分别阐述唯物史观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唯物史观当代价值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唯物史观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它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是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方法,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科学依据。本文是依据唯物史观的五个主要内容来分别分析和探讨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第一个、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可以看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也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条件。这也表明,人的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建立不起来,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也得不到巩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我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就说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同样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生产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 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尽管离不开人的参与,但在其总体趋势上、运动轨迹上却是个人所不能左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去认识、解释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的基础和根源。同时,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又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从而制定了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以及后来各位领导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随着西方思想的渗透,人们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国家领导人面对新的挑战,积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组织研讨“六个为什么”的学习等,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过程。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是一种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之间是一种收租和交租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者和无产者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桎梏,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准。建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行公有制,表明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108 --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坚持群众史观还是坚持英雄史观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无论是主、客观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无论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都没有正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而社会存在则实际上被看成了社会意识的派生物。这些旧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其次,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之所以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 ①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不可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阶级根源:马克思主义之前,剥削阶级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为了证明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建立其统治的权威性,刻意宣扬唯心史观,夸大个人及意识的作用。 ③认识论的根源:历史上,人们往往看到了一些历史现象,即一些历史大事件总与某个人物有关,便认为历史是由这些伟大人物创造的,没有注意认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答: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论成为科学。 4、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旧哲学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的历史局限性;在唯物和辩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贯穿始终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的伟大意义 1、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

1、从复杂系统理论,谈你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 ●系统与复杂系统: 系统就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重要存在方式。从分子到天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社会,都可看成是一个个由若干要素组成、有一定层次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系统的特征在于:关系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赋予要素新的性质。 复杂系统则是指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如社会、历史、人生、股票、球赛等,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由要素、层次、子系统等有机组织构成,这些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关联,这样系统每一层次都存在关联性、整体突现性,就导致了系统的无比复杂性。由于复杂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才可以在相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通过“初值敏感”的不稳定机制,实现不同的可能状态,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呈现出由大量偶然事件所体现的统计的规律,特别是既确定又随机、既必然又偶然的非线性规律。原因是:历史结果是众多因素非线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相互作用使历史发展呈现出中轴线上下波动运动;历史是客观条件制约和主体选择活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分叉与河流的运动;历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可能的“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状态并不少见。从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属性谈谈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复杂系统是不可逆、不可重复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着。邓小平同志依据人类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即使道路是曲折的。” 过去不能完全决定未来 邓小平同志谈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曾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所遭到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苏联这个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实践成果虽然失败,但这不能笼统片面的就否决了社会主义。复杂系统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环境都随时在发生着变化,过去的失败不能完全决定未来的走向。 同样,过去的胜利和经验也并不代表着未来一定会成功。正如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所指出的:“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确定的,具有多种可能性 人们常常感到社会历史的变化是难以捉摸,好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无法认清社会历史的真面目。马克思、恩格斯在纷繁复杂的一个个社会历史现象背后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及规律,探索出了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历史进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显示,马恩对人类社会形态的预测并非完全准确,这正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所以我们回顾历史画卷,才会看到那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幅由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变幻莫测的动态图景。 初值敏感性 复杂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随机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其偏离最初的平衡状态,内部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