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党章与“中国梦”

十八大党章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习近平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被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全世界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也被载入了修订后《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内“根本大法”),成为8700多万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一、历史上对党章的修改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党的十七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六次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起到了党章的作用: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二大: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章: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

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

四大:规定党员三人以上可成立支部,第一次将党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各级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或“书记”。

五大: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在我们党的根本法规上,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同时,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

六大:突出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规定党员及地方组织要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并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

七大:共产国际解散后我党独立自主制订党章,标志着党在政治的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党章发展史上第一次增加了党章的总纲部分(党章包括总纲和条文两部分);第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三,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四,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八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针对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强调“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明确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等。首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

九大: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否定了八大明确的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党领导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载入总纲中,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三个伟大的里程碑”。

十一大: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

十二大: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彻底清除了“左”的错误:十二大党章的重要特点是:第一,有一个比八大党章更为充实完整的总纲;第二,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另外,十二大新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贯穿党章全文: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重大战略思想)

二、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七是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党章规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

三、关于“中国梦”

(一)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国家富强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更加匹配,国家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辉煌和沉沦交织的历史。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在挽救民族危亡这一政治理想的感召下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中国近现代史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慷慨悲歌。习近平同志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诠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自觉的历史担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统一。

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阐明了民族的责任和价值对于个体的意义,表达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个人梦与民族梦的一致性。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内涵概括,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的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

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是彼此孤立的梦,而是内在统一的梦。在国家层面上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在个人层面上,是人民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既宏大高远,又真切平实,既描绘了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又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找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点、最优结合点。

(二)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路径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习近平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四)动力源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

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科学、民主、富强=民族复兴),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众志成城的“中国梦”。这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有路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道路的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别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三大优势: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民族特色的优势。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独特优势是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来守护社会公正。

有魂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三大能量:能够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化解风险。

有底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础和可靠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三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成大事、融合发展干大事。

有人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中国人的梦想正是在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中不断得以实现的。

有备是指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有足够估计,树立忧患意识,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四、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梦”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2013年12月7日在上海开幕。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库恩(代表作《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7卷本《投资银行文库》。也是第一位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专题讲演的外国人)发表了题为《试析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和内涵》的演讲。他认为,中国梦既唤起了希望与期待,又提出了问题与困惑。中国梦已成为习近平领导下的高层组织原则。正是从中国梦这一宏大深远的愿景出发,中国梦的世界对话更显其意义。

根据“系统分类学”,他从五个大类来描述、分析中国梦,即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历史层面、全球层面以及对立视角等。他还指出具有重大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梦。

1. 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中国梦”由习近平主席定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体城乡居民生活殷实的社会。这意味着,到2020年左右,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比2010年(约1万美元)翻一番,到2030年左右实现城镇化(即城市人口达到10亿左右,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0%)。“现代化”指,中国在科技、经济、商业等领域重新成为世界领头羊,实现中华文明复苏,实现文化繁荣军事强盛,并且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各项事业。

“国家层面的中国梦”可以从以下七个环环相扣的角度理解:

(1)强大的中国:经济、政治、科学、军事;

(2)稳定的中国:无动乱;社会信心足;

(3)富裕的中国:人民生活殷实;

(4)和谐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和睦;

(5)文明的中国:公平正义,文化丰富,道德高尚;

(6)美丽的中国:环境美好,低污染,现代化城市,美丽的自然风光;

(7)创新的中国:科学领先;艺术辉煌;创新型产品;

2. 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的中国梦”以人民个人幸福为重心,打破集体大于个人的传统观念。“个人层面的中国梦”与“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是统一的。实际上,实现“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层面的中国梦”的实现。换言之,实现“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意味着“个人层面的中国梦”顺利实现。因此,“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将打破国外那种认为“中国以牺牲个人来造福集体”的定势思维。

“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可以详细解剖为两个方面:(1)物质幸福;(2)精神幸福。

物质幸福涵盖生活的各种必需品,并确保人人有所依,涵盖教育、医疗、退休、食品安全、住房和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物质幸福还包括良好的就业、富裕的家庭生活、享受娱乐等,还包括个人权利受到法律正当保护。

精神幸福可以解释为“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通过科学的干预使个人、家庭和集体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因此,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梦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幸福感,强调梦想的内容以及实现梦想的方法。幸福五元素(简称PERMA):积极情绪(强调好的一面);投入(专注于任务,对任务充满激情);关系(积极的人际交往);意义(让自己归属于某种超越自我的东西);成就(清晰可见的成就)。幸福感更强的人,更成功,更具创新力,精神更高尚,也更和谐。积极心理学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幸福不仅有个人情感价值,也有社会道德价值。比如,幸福感更强的人更无私。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更有可能帮助他人。幸福感越强,种族歧视、攀比等情绪越少,也更容易宽恕。简言之,幸福感越强,人民素质越高。

一个幸福感强的中国必然是一个创造力强的中国。当一个人恐惧、有压力或者沮丧的时候,满脑子肯定是分析和批判性思维。只有一个人情感更积极,才能更胜任创造性的任务。那么,如何让中国的下一代更富有创造力呢?那就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吧!

幸福还有其经济价值。幸福感越强,工作表现越好,失业率越低,也更爱关心他人。这样的人也更健康,需要的医疗资源也会更少。积极心理学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习近平主席强调幸福必须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而幸福五元素从积极情绪进一步延伸至投入与成就,因而这两者是相通的。

中国梦对个人而言意味着个人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促进个人发展的科学,能提高幸福感,进而增强中国人民的韧性和成就感,使中国社会更稳定更繁荣。

3. 历史层面

“历史层面的中国梦”关注两个方面:(1)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既有高度的文化和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成就,又有远大抱负和深切期望,既经受过波折与苦难,又迎来

了挑战与成功;(2)中国近期的政治理论发展脉络。

虽然中国文明在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中几乎一直雄踞人类文明的高峰,但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中国人民饱尝了各种苦难。建立一个统一、稳定、主权独立、和平的中国一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的目标。

近代,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饱受了外国侵略、占领、剥削、压迫和屈辱。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又深受国内军阀割据和极左思想的折磨,中国人民迫切期待寻求改变和稳定。“历史层面的中国梦”正是对这种期待的解答,展现出一幅未来中国的全新画面:一个独立、稳定、强大、主权独立、没有任何压迫的中国。

从另一个角度讲,“历史层面的中国梦”达到了中国政治理论发展弧线的顶点。邓小平理论把中国从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强调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应运而生。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江泽民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拓宽了国家发展视野。正因为有这一系列政治理论,习近平的中国梦才应运而生,并承前启后,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康。

4. 全球层面

“全球层面的中国梦”可剖解为两个方面:(1)中国梦如何造福世界;(2)世界为何担心中国梦。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切实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国内消费水平越高,意味着中国进口产品越多,创造的工作岗位和财富越多,将在世界范围形成乘数效应。进一步讲,随着中国的科技进步,比如在生产廉价的电子产品等方面,中国的成功让世界“沾光”,因为世界将从中国获得廉价的必需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大大受益,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智能手机等关键产品终究还是价格决定市场。)曾担任美国驻外大使的查尔斯?傅立民(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担任首席口译员)认为“中国目前的立场与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孤立主义不谋而合。那时的美国既不寻求主导或控制国际政治体系,也不追求以武力解决本国领土以外的问题。但是,美国最终两者兼具,为何,时也势也。”傅立民的结论是:“未来最有可能的局面是,中国与美国还有其他国家共同主导一个多边的全球治理体系。在这样一个寡头政治秩序中,中国将享有巨大的威望,但不会像目前的美国这样享有垄断权。”

5.对立视角

“对立视角的中国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关注中国梦不同侧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通常,这是每个社会都需要不断思考的“平衡”。在美国,这种“平衡”被表述为“手枪与黄油之争”,即如何配置国家资源,既实现军事强大又促进社会进步。然而,中国面临的“首要平衡”不是军事资源与社会资源之争,而是经济发展与解决发展引发的衍生问题之争。经济发展是建设国家、缓解社会失衡的必然之道,但同时又不断造成污染与社会失衡等问题。

以下是中国梦蕴含的几种本质矛盾:

(1)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

(2)经济发展与社会失衡:要平衡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投入(通常,投资发达地区效率更高,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失衡。)

(3)国家与个人:要平衡国家项目(例如基础科研、太空计划、国防需求等)与人民的当下之需(比如医疗)之间的投入。

(4)国家与世界:要平衡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和海洋纠纷;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

破坏全球利益。

(5)长远与短期:要平衡长远项目(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与短期需求(例如对贫困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补贴)之间的投入。

6.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梦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描绘了一幅变革性的蓝图,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习近平就三中全会《决定》向全会做说明时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他还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这一代中国人民听到的改革最强音,也是中央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开承诺。同时,一系列改革计划令人振奋,每一项改革本身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改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允许私有资本进入新的领域;国企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市场定价机制(油、汽、水、电、通信服务等定价交给市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海自贸区;财政体制改革(包括减少土地出售收益);地方政府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农村土地改革(保护农民权利);保障农民工权利;加强民主协商,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司法体制改革(标准化,减少地方干预);加强反腐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放开单独二胎;取消劳教制度等。虽然推行改革是一项复杂工程,而且要花费数年,但对一个大国而言,这是了不起的一步。多少年后,历史学家回望历史,很可能会把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评价为“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其重要意义不亚于1978年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把中国的重心由意识形态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其重要意义不容置疑。同样,习近平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的一系列复杂变革,其重要意义也不容置疑。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的发展蓝图,它勾勒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眼中的成功。简言之,三中全会《决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中国梦”的提出给中国当代青年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机会,“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依靠青年一代的努力奋斗。青年人应当脚踏实地地规划和实践自我发展,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推动民族梦和国家梦的实现。为鼓励每个青年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理想而奋斗,党中央将青年发展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对青年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当前应实施积极的青年公共政策,为青年人提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

青年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代的中国青年是爱国、开放的新一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赋予了青年新的品质和特征:你们崇尚自由,又寻求集体;行为务实,又充满梦想;你们的政治观和经济观呈现出现实性与理智化的特点,在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上趋于整合。

“中国梦”是由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的梦汇聚在一起的。其中,青年一代追求和实现他们的梦想,具有广泛的社会进步意义。中国梦的提出,对青年来说是最大的机会,它充分承认个体的活力,凝聚起青年们巨大的认知,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发展并不矛盾。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中国梦”的提出向全社会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青年实现“中国梦”就像当年移民到美国的一代实现“美国梦”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青年更应该脚踏实地,按照个人规划去寻梦和追梦。梦想是不能靠光说不练来实现的,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因此,青年人加强自我规划和努力奋斗是至关重要的。

理解是走进青年的关键,信任则是赢得青年的关键。相信青年必将能延续我们的事业。我们相信,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我们期待,青年人勇敢地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大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