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2、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标式

15、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的()。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6、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

17、“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希勒

D、卢梭

18、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9、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工作指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培养目标

20、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制定各自的()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22、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价值取向

C、教育功能

D、教育方针

23、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怎样看待人和社会的关系()

A、应当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B、应当把人的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

C、应当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

D、应当随社会的发展来确定二者的关系

24、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人本身

B、社会

C、经济发展

D、分工

25、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

A、社会条件

B、社会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

2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改善教育设施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大教育投入

D、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27、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面向()

A、社会

B、未来

C、全体学生

D、世界发展

2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29、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是()

A、培养爱国主义者

B、培养高科技人才

C、培养劳动者

D、培养有知识的人

30、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D、发展科技和经济

3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产生的理论

D、中国传统文化

3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是()

A、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B、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重视教育手段的运用

33、衡量社会主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

A、培养一批尖子学生

B、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C、全体学生平衡发展

D、每个学生都有所长

34、(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35、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6、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37、()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江泽民

B、温家宝

C、胡锦涛

D、邓小平

38、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

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3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40、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41、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4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3、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44、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45、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6、教育目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47、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48、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49、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50、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1、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5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54、下列不属于美国民主主义教育目标的是()

A、自我实现的目标

B、人际关系的目标

C、公民责任的目标

D、发展认识能力

55、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56、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5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5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5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60、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审美观

6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6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属()范畴。

A、智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63、相对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作用。

A、一般

B、支撑

C、辅助

D、主导

6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6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66、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67、美育即()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

68、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

A.1911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

69、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提出的。

A、卢梭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70、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71、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72、斯宾塞认为,学生应该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等课程,这是()的活动做准备。

A、为直接维持自己生存

B、为获得生活生活上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

C、为抚养子女

D、为更好履行社会义务、维持正常社会关系

73、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7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75、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

A、知识

B、能力

C、态度

D、素质76、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7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78、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

7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80、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1、自然主义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体思想()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泰戈尔

D、卢梭

82、下列哪位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

A、赫尔巴特

B、加涅

C、乔姆斯基

D、杜威

83、《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

A、尼采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84、()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85、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86、()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8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8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89、“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0、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做出规定。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质结构

D、人才规格

9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培尔

9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93、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

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95、18世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社会环境

B、儿童自然

C、儿童社会

D、社会影响

96、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殊教育

D、终身教育

9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98、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99、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100、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A、实践能力

B、健康的体魄

C、高尚的道德

D、创新精神

101、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102、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10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04、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0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06、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107、培养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08、()是着眼于受教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有哪些作用()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E、协调作用

2、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

A、为谁培养人

B、怎样培养人

C、培养什么人

D、怎样办教育

E、办什么样的教育

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

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4、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卢梭

B、孔德

C、裴斯泰洛奇

D、马斯洛

E、萨特

5、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孔德

B、卢梭

C、纳托普

D、凯兴斯泰纳

E、涂尔干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

A、全面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

C、社会制度

D、文化背景

E、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7、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E、素质教育要体现地区特色

8、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A、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重视人文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E、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9、构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有()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10、“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况的教育目的”体现出教育目的应该()

A、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

B、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C、培养“完善的人”

D、培养有能力的人

E、培养创造性

1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

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1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1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1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15、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

A、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E、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16、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表现在()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B、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E、检查学校的物质设备

17、下列各项中受教育目的制约的有()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制度

D、教育内容

E、教育思想

18、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

A、教育目的是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内容确定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最高准则

B、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选择等有支配、协调的作用

C、教育目的对国家的教育规划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

D、教育目的是检验教育活动成果与否的最根本标准

E、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涵,也是教育评估最高准则

19、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有()

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E、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

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0、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

B、教育发展程度和教育规律

C、哲学观念

D、人性假设观念

E、理想人格

2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B、受时代思想发展水平的制约

C、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D、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E、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这表现在()

A、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

B、学校有健全的设施

C、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

D、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效为全面的考虑

E、学校是接受政府管理的

23、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说来,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三点。()

A、管理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E、教育功能

24、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以下教育学家支持“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的是()

A、夸美纽斯

B、雅克·马里坦

C、小原国芳

D、卢梭

E、洛克

25、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其代表人物有()

A、卢梭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洛克

E、裴斯泰洛齐

26、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A、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B、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D、社会主义可以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E、原始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典范

27、以下正确表达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我国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我国具备了所有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D、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8、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A、创造精神

B、实践能力

C、活动能力

D、开放思维

E、崇高理想

29、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

B、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D、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E、校长权利与教师权利的关系

30、美国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

A、自我实现的目标

B、人际关系的目标

C、经济效率的目标

D、公民责任的目标

E、共产主义的目标

31、下列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 )

A、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C、公民责任的目标

D、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E、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32、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A、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B、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C、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E、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3、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

A、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心理品质

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E、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4、下列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理解正确的有()

A、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B、只有在现代才有创新精神

C、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D、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般区别

E、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

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理论研究中可以相互替代。()

2、教育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3、在确定教育价值取向上,应该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4、传统教育不可能体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5、由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时应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差异。()

6、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7、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

8、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9、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应该反对传统教育。()

10、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1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平均发展。()

1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1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5、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6、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8、广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的教育目的。()

19、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预期的目的,但不是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

20、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认知的;二是情感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21、由于存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因此教育目的并不是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2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23、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24、教育目的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具有激励的作用。()

25、美国学者华生认为:“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26、教育方针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8、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不需要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29、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30、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培养目标。()

3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方法的选择。()

33、各级各类学校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3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35、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所应形成的各种素质的预测。()

36、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3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8、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39、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德国的康德等。()

40、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萨特,德国的康德等。()

41、目的与目标实际上是一回事,都可以测量。()

4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根据一般的教育对象提出来的。()

4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4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称为教学目标。()

4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46、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47、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8、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49、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实质上都是强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50、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51、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52、前苏联是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其教育目的包括自我实现的目标等。()

53、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54、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教育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55、教育目的是具有客观性,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56、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57、拉伯雷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上,他们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

5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9、马克思认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60、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6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62、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3、教育目的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64、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65、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面向社会。()

66、德育就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68、重视智力的发展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69、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积累。()

70、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71、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不存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2、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73、创造美的能力仅仅指艺术美的创造。()

7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是中学智育的表现。()

7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76、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了“四有、两爱、两精神”的表述。()

77、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1985年《决定》中规定的。()

7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79、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80、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1、人的片面发展是旧的劳动分工和阶级对立的产物。()

82、人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发展。()

83、应试教育的核心点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84、“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一个教育科学的概念。()

85、“素质教育”就是针对我国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

86、《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87、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8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89、素质教育就是多开一些音、体、美之类的课程。()

90、素质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方针,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91、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

9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93、素质教育包含了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的转变。( )

94、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拥有大众个性的人。()

9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个人价值作出规定。( )

96、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97、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98、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应试教育。()

99、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调控的根本体现。()

100、教育目的并不是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BAD,6—10:CCCCC;11—15:DDBDB,16—20:ACDCC,21—25:CBADA,26—30:BCACB,31—35:ACBAD,36—40:AACAA,41—45:ADBCA,46—50:DBBDC,51—55:BACDA,56—60:DDDCC,61—65:DADAC,66—70:DABBA,71—75:BABBC,76—80:ABADC,81—85:DDBCB,86—90:ACABA,91—95:ACDCB,96—100:BCABD,101—105:ACCCA,106—108:CD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

3.CE

4.ACDE

5.ACDE

6.BCDE

7.ABCD

8.ACD

9.ABCDE 10.ABCE 11.ABCD 12.ACE 13.ACD 14.ACE 15.ABCD 16.ABCD 17.BCD 18.BC 19.ABD 20.CDE 21.ACDE 22.ACD 23.BCD 24.ABC 25.ACE 26.ABC

27.CDE 28.ABDE 29.ABCD 30.ABCD 31.ABDE 32.BCE 33.AE 34.ACE

三、判断题

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76—80:××√√√,81—85:√√×××,86—90:√√√××,91—95:√√√××,96—100:√√××√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举例子。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6课时)教学过程 一、通过讨论什么是教育目的,引入课题 问题讨论: 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理解“教育目的”一词的?你们来到学校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学校要把你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归纳总结: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知识要点: 1

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掌握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浏览P59小资料2-1,了解幼儿园体、智、德美等方面教育的具体目标)(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 有别于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目标把“体”放到了第一位,原因是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让学生浏览P43书上的结构图,初步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四)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分别从时间范围、教育目标指导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但是不论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来看,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 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 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 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 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 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属于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4.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

最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4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 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 56 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 承和发扬; 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 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 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在社会交往中, 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 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 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5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 族政策,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 义教育, 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丰富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 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 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 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 “四个 维护” (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 国统一)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 心力、凝聚力。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6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 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 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学 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从 历史的、 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 进一步认识党和 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 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活动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活动指明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体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所组成的。 (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 力奋斗。 (2)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多元的,是一个近期的目标,,也是在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标相适应的。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为什么要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呢? (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3)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4)培育“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积极性,是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 (2)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3)明确利益,增强责任感。 三、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 (2)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 <1>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 代的需要。 <2>要增强法律纪律意识。这是现在社会中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 要的意识。

识字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识字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龄初期的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必须先识字,由字才能构成词,当儿童的记忆里储存起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识字是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一种手段;识字的目的是为阅读和作文打下基础。尤其在一二年级打好识字基础,才能顺利地实行阅读和作文。 为什么要先识字呢?这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字音与字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字形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写、记。汉字常用字有3 000多个。初入学的儿童如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难以进入阅读和作文。低年级是否要以识字为重点。这个问题从新中国建立后就一直存有不同意见。因为这其中有个识字量问题,总识字量定得不足三千,尤其是低年级识字量过少,就不能提早地实行阅读。过去较长时间学生语文水平不高是和低年级识字量过少分不开的。所以我一直主张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以识字为重点。 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为完成这个任务,在教学生识字的同时,还要培养识字水平。识字水平包括:汉语拼音水平、语音和字形结构的分析与综合水平、理解字词义的水平、查字典的水平等。学生具有识字水平,就能半独立或独立识字,持续提升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还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识字是发展书面语言的必要条件,通过识字,才能学词、学句、学文。识字和发展语言是统一的。 识字教学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还要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提升儿童的思想理解,培养儿童的情感等。因为儿童的识字过程,一方面熟记字的音形义,一方面以字词为媒介,间接地理解世界,在学词、学句中丰富知识,提升理解,并在儿童记忆中以字词形式将理解的成果巩固起来。 如果全面地理解和完成识字教学的目的、任务,就不至于产生识字影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等片面的看法和做法了。 二识字教学的要求

《教育概论》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 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 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 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 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 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第一位是xx;( 1991 年11 月1 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 第二位是xx; 第三位是xx; 第四位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

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XXXX之子XX天一。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 是对教育所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和规定。 1、从内涵分: XX教育目的和狭义教育目的 XX 教育目的: 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 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所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本章主要研究狭义的教育目的,特别是我国的教育总目的。 2、从形态上分: 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 性的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之目的和任务-20190718

家庭教育之目的和任务 张珏成 1、家庭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所有教育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今后能够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也就是说,培养社会需要的新生力量。这些新生力量应该具备社会需要的工作能力,同时具有与社会协调的素质即品德,或者说是遵守现有社会秩序的品质。 家庭教育是广义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目的与广义教育目的一致,但目标有某种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是有些家庭对孩子有更高期望,培养孩子的目标被放大成为“让孩子有作为、有出息、做一番事业、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等,这种目标一般都比较含混。 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家庭教育的任务密切相关,然而是不同的事物。前者指示方向,后者规定要进行的工作。 2、孩子的成长目标 毫无疑问,培养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实现。而广义教育目的之实现,需要孩子的自我教育目标与其一致。自我教育目标即孩子自己的奋斗目标。个人的成长目标与其他各种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会极大影响教育效果。反过来,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成长过程的人生规划、个人努力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需要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建立或者获得。 显然,一个人只能自己建立他的人生奋斗目标,只能自己制定他的人生规划。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一个人必须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形成这方面的认识。这方面的认识属于人生观、人生智慧的内容,也是人生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单纯外部教育并不能完成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能力和素质培养。所谓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将外部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个人教育或者自我教育,即孩子自己从人生经历的得失成败、活动环境以及各种信息中的学习,在个人的奋斗过程、人生规划和奋斗目标两个方面都起重要作用。 的确,孩子自己可以自觉或被迫地培养自己的生存本领、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这里面包括了培养素质和能力、建立人生目标和规划等各种教育内容。但是,完全依赖孩子自己去理性地建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和规划,这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有极高要求,不仅要很好的先天悟性,还要有恰当的成长过程和人生阅历、还要恰巧遇见高人给予点拨。 3、外部教育之任务的差异 外部的教育集中于个人素质和能力,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些教育对孩子的个人奋斗、成长过程有一定作用。如果外部教育能够触动、激发孩子自己去建立人生目标、制订人生规划,那么,外部教育也在人生教育方面发挥了作用。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习题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填空题 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和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2.教育目的. 、组成了层次不同的由抽象到具体的教育目的系统。 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4.教育目的的概念是教育所培养人才的___的总规定或总设计。质量和规格 5.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_激励作用_、_评价作用_。 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制”,它的颁布,宣告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形 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性质的学制。癸卯壬子癸丑 7.洛克在《》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 目的论上持的教育主张。教育漫话教育个人本位论 8学生中心的教育学说主要以法国的________和美国的杜威为代表。卢梭 9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0.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 一途径。 1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 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等 人。卢梭杜威 1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 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孔德涂尔干 13.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教育向教育 转变的思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5.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 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规格基本要求 16.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的思想,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__ __,其次是_ ____。 社会方面教育本身 17.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1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9.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与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 二、选择题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刘丽平 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目标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把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四项内容,下面我就各年段对以上四项任务的不同要求做详细阐述。 一、低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写作: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综合性学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中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 3、写作: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课内习作每学年15次左右。 4、综合性学习: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高年段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目的 考点一:教育目的概述 1.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的规定性。广义是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3.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概念应用概念应用群体制定机关 教育目的理论术语个人 教育方针工作术语政府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考点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第一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第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第三层次——教师的教学目标

考点三: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制定者的理想和价值观;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考点四: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考点五: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过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同是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2.人的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成的。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方法。 考点六: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幼师教学目的与任务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幼师舞蹈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幼师舞蹈教学目的与任务 舞蹈是幼师的必修课程之一。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勾当,它是颠末提炼和加工,以人体的造型和有节奏的动作为首要手段,来表现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在幼师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生活和自娱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对于幼师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气节,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身体和精神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幼师舞蹈教学的目的 幼师的舞蹈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舞蹈的内涵和音乐及表显露原形式,应反映丰富多彩的民主社会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实际。经由过程舞蹈教学,提高幼师学生的舞蹈素养和精神文明程度,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 (二)幼师舞蹈教学的任务 1.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懂得人体美和动作美的概念,明确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舞蹈的素材,能够按人体基本勾当纪律和舞蹈的表现纪律做动作组合及跳集体舞蹈; 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动作素材。 2.进行形体和舞蹈素质的基本训练 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舞蹈基本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3.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造就幼儿舞蹈的组织指导能力; 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具备阅读和再现幼儿舞蹈教材的能力,并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 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勾当。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办事精神,热爱儿童, 刻苦学习; 造就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兴奋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陶冶美的气节,造就文明行为,提高检定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幼师舞蹈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经由过程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勾当共同完成的。: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管理员3号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412012-02-24 收藏字号:加大减小 文/余立峰 一、《标准》名称作了适当的调整 原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分离。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三、修订稿在几条课程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强调: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

最新第四章 教育目的资料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内涵 ⑴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⑵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⑶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⑷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⑸中小学教育目的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教学工作)。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学校教育的目的国家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 培养目标 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校应该达到的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 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3.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 行动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 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激励功能: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益,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4.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⑴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⑵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⑶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性极其具体内涵、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 3、识记、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4、理解并能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 2、课前预习幼儿园八大原则的涵义 ◆教学时数:3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直接导入新课,讲解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作用,介绍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目的。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它有何作用?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 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指引着教育过程的方向,使教育行为成为有意义、有秩序的的活动,避免或矫正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此外,教育目的还具有"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 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阅读并思考】 1、学生阅读教材P43:《幼儿园工作规程》摘要。 2、思考: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体智德美方面有何具体 要求?这些目标是否可以直接落实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了? 二、通过讨论分析,理解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比较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说说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和表述各有何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 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

第四章 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概念解释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二、选择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B.指导性 C.现代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课程目标D.课堂目标8.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9.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D.培养人才途径 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A.定性B.定向 C.定位D.定点 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A 6C 7A 8ABD 9BCD 10ABCD 三、问题简答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区别?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如此。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老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是一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和改造社会的精神性动力。目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使实践带有自觉性;实践将目的付诸实现,使目的具有客观现实性。目的与实践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具体的目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起点,并体现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的一但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就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们愿意实现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努力。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4.教育目的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上。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制定。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如教育工作领域、医疗卫生工作领域、工业生产领域、农业生产领域等)和特定的社会层次(如工程师、专家、科学家;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如初等、中等、高等学校)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完整版)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要求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来说,又可以分为学年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周或月的教育目标、单个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等。每一个层次的目标都是受上一层目标的制约,构成达到总目标的阶梯: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要覆盖幼儿全面发展的所有内容,即包括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并且不能偏废;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长期的、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保持各个层级目标直接的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是重要保证。教师必须清楚地理解教育目标的内涵与外延,掌握相应的实施技能,指导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我国幼儿园是学制教育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 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因此,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

第四章 教育目的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上课讲义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 3.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是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4.(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5.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 6.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7.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是( )。 A.教育规律B.教育任务C.教育性质D.教育目的 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 10.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 I.C 2.B 3.D 4.A 5.C 6.A 7.D 8.C 9. A 10. B 11.“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12.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达到( )的目的。 A.全民教育B.社区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13.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14.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 15.(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学目标B.教育计划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 1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迪尔凯姆)B.卢梭C.赞可夫D.福禄贝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