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何炎深医疗经验

老中医何炎深医疗经验
老中医何炎深医疗经验

博采众长治病不拘一格的临床家何炎燊

马凤彬整理

编者按:何炎燊,全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现任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广州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因其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经50年临床实践磨炼,终成一代中医名家。更由于在医疗、教学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获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文重点介绍何氏博采各家学说,集百家为一家,蓄众长为己长,治病不拘一格;治急病行霸道,重视下法在内科急症的应用;主张伤寒温病,既应合流,更应发展的学术观点。临证擅长化裁古方,强调育阴潜阳,扶持胃气的诊治特色。名案评析所收录中风、急进性肾炎、习惯性流产、红斑狼疮、高血压危象案等,更能反映他临床辨证思路和用方巧妙。

医论医话中,“论古人著书校勘之疏忽大意”,可知何氏精心细读前贤医著,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指出谬误,推陈出新,其治学之严谨,由此可知。“请君一读《郭玉传》”更显他“不分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细心诊治”的崇高医德。所收录的“二甲调肝汤”等四首经验方,即何氏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今公诸于世,有心习者,定能受益。

总之,细读全文,这位出身贫寒,历经坎坷,自学而成才,在实践中扬名的老中医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经验,定会使后学之人受益匪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玉扎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韩愈《进学解》

何炎燊,广东省东莞市人,生于1922年10月,现任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东莞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广州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他又是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东莞市(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第四、五届副主席。

何氏自幼受业于宿儒李仲台先生,在名师的熏陶下,从小就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抱负。

考入高中后第二年,日寇侵占华南,莞城沦陷,父亲在战乱中病逝,家产荡然无存。他不因中途失学而灰心,在十分恶劣的生活环境里,发愤自学中医。他开设

私塾,白天教书,靠微薄的收入,以第二卷510养母弟。入夜,则在一盏黯淡的桐油灯下,刻苦攻读医书。21岁起即以术问世,迄今逾50余载。

他从医不久,即享盛名,四方求诊者,日踵于门。他为了尽量多诊治一些病人,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早出迟归,50年如一日。他不但医德高尚,医风正派,极为群众所称道;还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先后主办了五届中医学徒班,两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培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250多人,为中医事业后继有人,付出了毕生精力。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广东省名老中医”光荣称号,1986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7月,为了表彰他对我国中医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批准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了证书。

何氏精勤力学,至老不倦,除博览中西医籍外,还旁及经史古文诗词,故学识渊博,深受同道尊敬。他治学态度严谨,客观求实,对古今各医学流派,不存偏见,故能撷采众长,为己所用。

临证精思明审,运用古方以治今病,常有得心应手之妙。何氏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主张“寒温合流”,对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都有所创新。又专于杂病,对内、妇、儿疾病均有独到的经验,救治顽症痼疾,数不胜数。他治疗急、重病,擅用霸道,常说:“试看兴王佐命臣,哪有一个和平老?”而治疗慢性病,则主张“王道勿求近功,处处要扶持胃气,顾护真阴”。他勤于笔耕,著述甚丰,虽诊务繁忙,社会活动多,但不忘抽暇撰述,已在省级以上公开医刊发表论文50多篇,已出版专著有《常用方歌阐释》和《竹头木屑集》。

何氏虽已届高龄,仍老当益壮,为中医事业,辛劳不懈;以“有残年而无闲年,我一息尚存,将继续奋斗”的高尚品德要求自己;常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抒发自己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的激情!

学术精华

一、各家学说,俱收并蓄,治病不拘一格何氏少时从宿儒学习五年,熟读经史、古文、诗词,对古典文学造诣颇深,为他自学中医打下牢固基础。他曾说:“没有祖传师授,光靠自学历尽艰辛,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别人多,这本来是件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好就好在完全靠自己独立思考,不会被一家之言,先入为主,印定耳目,以致临床思维,偏向一边。”他又说:“常见行道数十年的老中医,必有几套看家本领,或长于温补,或擅用寒凉,或善治惊疳,或专医崩漏;甚至对一方一药的运用,也有独到之处,如‘竹茹先生’、‘平胃散大夫’等。

而自己则十分惭愧,可以说是一无所长。如果一定要说出自己几十年读书临证有哪一点成就,那么,一言以蔽之曰:师古而不泥于古,能撷采众长,为己所用;而辨证细心,据理治病,不拘一格,如此而已。”何氏博览群籍,对宋、金、元、明时期争鸣的百家,用历史唯物观点,详细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时人民生活状况,对他们某一方面的成就,都给予肯定,不存任何偏见。例如,寒凉派的刘河间,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立防风通圣散一方,治疗外感热性病。何

氏认为此方祛第二卷511风解表、泻火通腑、疏瀹气血,是表里上下同治之法,加减运用以救治不少中风阳闭危症,都能转危为安。

又如,脾胃学说专家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为世所重,而其清暑益气汤却被后世温病家訾为“药物驳杂,有清暑之名,无清暑之实”,王孟英竟另立一方代之,李氏名方遂被搁置。何氏却认为,此方最能体现东垣之学术思想。方以补中气,升清阳的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合生脉散以保肺救津,又加苍术、神曲、青皮以燥中焦之湿,黄柏、泽泻泻下泉之火,用意十分周匝。在今天,随着人民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劳逸失节伤气,烦劳操持伤阴,酒醴冷饮生湿,甘肥炙 生热等病机,往往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清暑益气汤的加减应用,范围更广了。

何氏以擅治肾炎名闻海内外,他治急性肾炎,用气味俱薄的叶氏枇杷叶煎,轻可去实,肃肺化气以行水。治急进性肾炎血尿如注,宗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认为是阳陷阴络,迫血妄行所致,不用凉血止血药,而用大补阴丸得效。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反复不愈,则从张景岳的“水肿用温补而愈者,愈出自然,用攻破而愈者,愈出勉强”之说,用大补元煎,屡收实效。肾炎发展到尿毒症,何氏则认为是:脾肾久虚,由虚到损,损久不复,则脾之健运失职,肾之分清泌浊功能丧失,于是浊阴凝聚,郁而化火,是一个由虚变实的过程,即《内经》“重阴必阳”之理,此时应急则治标,用刘氏神芎导水汤大寒清泄之剂,救治了数十例,能降低血氮,改善症状,延长病人生命。

重型小儿腹泻,暴注下迫,发热烦渴,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一般通治之法不愈的,何氏加入白虎汤则效。有人说,白虎非止泻之方,何氏认为,无形邪热,流于阳明之经,迫津液外泄为大汗,仲景用白虎汤。今无形邪热下注阳明之府,却不成里结,而迫津液外泄为泻,症虽异而理同,故亦用白虎治之屡效。阳明为三阴之屏障,一旦藩篱尽撤,邪陷三阴,立即化为虚寒凶险之症,此“重阳必阴”之理。何氏仿谢映庐《得心集》大回生汤之法,用大剂丁蔻附桂理中汤,加黄芪、五味、赤石脂、全蝎等,挽救不少危重患儿。

综上所述,说明何氏能吸收古贤各种寒热攻补之法,因人因证而施,治病不拘一格。

何氏对古今有成就的医家,都十分尊敬,但不盲目崇拜。他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尊崇仲景,却没有成为泥执仲景成法的“经方派”;他佩服叶天士,却没有成为徒尚轻灵的“时方派”,也不同意叶氏的“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他赞赏王孟英,但惋惜王氏偏好寒凉,畏羌、独、芎、防如虎,而他用活人败毒散治愈1000多例流感和登革热,雄辩地说明,寒温之间,本无界限,不能偏执。

凡是活人之术,不论古的、今的、中的、西的,以及针灸外治,民间草药单方,何氏都俱收并蓄,不肯轻弃。他用泻曲池、补足三里的针法,治愈遍身风疹块、高热持续的少年;用热酒浸足的外治法,救治一鼻血不止的农妇,至今为人称道。早在40年代,他认识一位外科铃医,此人朴讷忠厚,可惜少不知书,不懂内科,只会用草药治外症,但有好几例肠伤寒,误用温补,出现严重血症,此医用鲜崩大碗二斤,捣汁与服,皆转危为安。何氏吸收其经验,经多年搜集崩大碗资料和

临床验证,认识到崩大碗甘淡而寒,去湿清热解毒力甚强,又不伤正气,用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百余例,降低血中非蛋白氮,确有实效。

韩愈说:“玉扎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句话,何氏可说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卷512二、治急病,行霸道,扩展下法在内科急症的应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示人急重病必须急治。何氏主持病房工作20余年,抢救不少危重病例,他主张:治急病,须行霸道,才能拨乱反正。例如,用大剂“近效术附汤加味”(白术60克、附子18克、炙草9克、生姜15克、大枣6枚、天麻15克、半夏15克)救治虚寒性高血压危象的老年患者。用吴茱萸汤治疗寒邪上逆的头目暴痛,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治疗出生才70天的婴儿极重型小儿腹泻,连用丁蔻附桂理中汤17剂,始转危为安。而运用下法治疗内科急症,常有得心应手之妙,大大扩展了下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而用诸临床,实始于仲景。仲景把下法与汗法看作祛邪外出的重要手段。所谓邪,不单是指外感六淫之邪,还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燥矢等)和病人的某种宿疾(如论中所说的血家、饮家、喘家……等)。

因此,《伤寒》、《金匮》的下法包括了荡涤实热、泻下瘀血和攻逐宿饮等多种方法,而且对急下、缓下、可下、不可下和误下致变的辨析十分精细,可知,下法的运用,远在1700年前就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成为系统的理论了。

后世医家,在仲景理法的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对下法不断加以发展,并有所创新。如刘河间立峻逐水邪的舟车丸和表里双解、气血同治的防风通圣散,陶节庵为正虚失下而制的黄龙汤,都是明显的例子。吴又可更提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的论点,进一步扩展了下法在外感热性病中的应用。到了清代中叶以后,吴鞠通所创制的宣白承气、导赤承气、牛黄承气、增液承气等和何廉臣所博采的各种下法新方,有如百花齐放,大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何氏认为,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应用下法治疗,不仅仅是泻热通便,也并不局限排除机体有毒物质,而且更能对有病的机体起着整体调节的作用,这对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一)下法治疗乙型脑炎何氏治疗乙型脑炎常用下法起主要作用。但古今名家,都说暑病不需用下。如叶天士引张风逵之言:“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酸敛酸泄,不必用下。”余师愚治暑热疫更反对下法,他说:“热疫乃无形之毒,而当硝黄之猛裂,热毒焉不乘虚而深入耶?”石家庄治疗乙脑经验,也有“邪陷心包时,徒攻阳明,并不能解决问题,且遗后患”的论点。何氏的看法是:阳明乃五脏六腑之海,居中土而万物所归,伤寒温热之邪皆可传胃腑,既然“夏暑发自阳明”(叶天士语),其热性又较伤寒温热为甚,岂有始终流连在经而总不入

腑之理,故以“六经实热,总清阳明”立方以硝黄畅下之后,有如釜底抽薪,营热肝风均随之平息,且无后遗症。

(二)下法治疗麻疹后肺炎合并心衰小儿麻疹后肺炎合并心衰,是儿科重症,然西医之“心衰”,并不等于中医之“虚脱”,切忌对号入座,若一见心衰,即投姜附必致偾事。即如此例,乃麻疹失治,热毒蕴聚,内陷心肺,劫灼津液,呈脏腑气机升降窒塞之候。《幼幼集成》名之为“马脾风”,论云:“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热痰壅盛,忽然暴喘,不急治必死,用牛黄夺命散。”这是上病下取之法,因为肺失清肃,气机有升无第二卷513降,故喘促致危,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往往急下之后,地道一通,天气即舒,肃降之令得行,则诸恶候可迅速消减了。何氏常师其意而不泥其方,用大黄通腑,安宫牛黄丸清心火以保肺金,兼涤热痰,合竹叶石膏汤加味,甘寒清肃,以救欲绝之化源,较单用牵牛、大黄为胜。而大黄捣浸灌服,给药迅速,故不用西药,亦能抢救垂危。

(三)下法治疗脑血管意外何氏认为,此乃中风闭证之重者,即《素问·调经论》所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金匮》说:“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进一步阐述厥证之所以发病,是由阴阳失调,以致血气运行不循常道而走于上,这时并走于上的血气已非正常的血气,而转化为病邪了。故《金匮》揭示出此属实证。王旭高治中风一案云:“痉盛神昏,风淫火炽极矣,夫内风多从火出,欲熄其风,必须清火,欲清其火,必须镇逆。”他针对气血并走于上的病机,提出“镇逆”之法,是有真知灼见的。他仿风引汤立方:“取石药 悍滑疾以平旋动之威”,是可取的,但方中既去大黄,又杂以生地、天冬等物则不妥。此时冬、地育阴,介属潜阳,已是缓不济急,只有“泄可去闭”,重用硝黄急下,以折风火上腾之势,才能达到“镇逆”目的。何氏每用河间防风通圣散加减,通腑泻火之中,兼能疏风活血,又取风引汤之石药大寒沉降,加上牛黄至宝之通窍苏神,治疗多例均效。

(四)下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何氏认为过敏性紫癜有谓属血证范畴,或称肌衄,有人说是阳斑,总之不必拘泥。用中医审证求因之法分析,此例显系湿热之邪,内蕴肠胃,郁而化火。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古人谓斑出于阳明,就是此理。来诊之时,已出现气血两燔,表里俱实证候,虽未至危,而来势颇凶,防风通圣散祛风透表,泻火攻里,兼有凉血解毒之功,施于此症,甚为合拍。患者便溏不结,而仍用硝黄者,是遵循吴又可“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之说,他又指出:“况多溏便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果然,峻下之后,病势顿挫了。

(五)下法治疗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病机极为复杂,且非一经为病,而是几个脏腑同时受累,很难机械分型,只有精细辨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因人因证,灵活施治,才能提高疗效。一般认为,肾炎水肿发展到肾衰阶段时,无论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下法仅能治标而已。更有人说攻下逐水,只图快利一时,而遗无穷之后患,张景岳就是力主温补而痛斥攻逐者。证诸临床,也不尽然。1960年何氏首用神芎导水丸治一混合型慢肾重症,使之转危为安,至今20余年未复发。后来此方在

本院内科推广应用,治愈过不少重病,因知推陈确可致新,张子和强调“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确是有一定道理的。

上述5个病种,从现代医学来看,性质完全不同。按中医理论分析,属外感者二,暑陷心营有别于风温闭肺;属内伤杂病者三,亦有风(大厥)、血(发斑)、水(肿胀)之各异。但每个病种在它发病过程中的某个特定阶段,都可用下法治疗,分别能获得邪势鸱张者得挫,阳热亢盛者得制,气机逆乱者得平的效果,而且远期效果也很满意。可知在病情急重之际,要迅速拨乱反正,王道已第二卷514无近功,须行霸道(如汗、吐、下、大寒、大温、大攻、大补之类)。《蠢子医》说得好:“试看兴王佐命臣,哪有一个和平老?”所以下法作为中医治疗急症的手段之一,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三、伤寒温病学说,既应合流,更须发展(一)寒温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太史公说他作《史记》,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何氏认为研究中医外感热性病正好用上这句话。自从仲景根据《内经》天人相应之理,创立六经辨证论治学说之后,至今千余年,中医治疗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不断得到补充发展。历代医家,虽持论不同,但理无二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伤寒温病学说不仅应该合流,而且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创新。故伤寒温病,不能强行划分,今举一些显而易见的事例,足以说明问题。

1 外感热性病中哪个病属寒,哪个病属热,哪个病属湿?虽说与季节的转移,六气的变化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决定于某种致病因素(邪毒)的特定性质。霍乱多发病于暑湿交蒸的夏秋之间,但40年代何氏所经治的许多病例,几乎全是“寒中三阴”这类型,这与光绪年间湖北田宗汉所著的《医寄伏阴论》称之为“时行伏阴病”者完全相同;近十年来所见的散发性副霍乱病例也是如此。这就说明,霍乱弧菌致病,不论是在一百年前还是现代,不论是在长江流域还是广东,都具有“阴寒”的特性。又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生于寒风凛冽的冬春季节,而其临床表现却不是“冬伤于寒”,而是“温邪逆传营血,发斑动风”。广东肠伤寒发病最多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此时正是风高气爽,燥金司令,而患者却出现“湿热缠绵”的证候。由此可知,按季节气候,强划寒温,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2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病人的素质在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院某医生,素禀虚寒,1975年盛夏,家中数人患流感,都是暑热证型,第三天,他也染上了,但症见凛凛恶寒,涔涔汗出,发热头痛,干呕不渴,舌白脉浮而松软,何氏授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一剂知,两剂已。同是感染上一种病邪,却又因人之体质不同,发病之寒热虚实迥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六气感人,为病同也,人受之生病异也。推原其人,形之厚薄,脏之寒热非一也,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读了这些阅历有得之言,则寒温的门户之见,不攻自破了。

3 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张洁古曾倡言“夏月贪凉饮冷,静而得之为阴暑”,后世温病学家多斥其非。今天,随着人民生活的现代化,风扇、冷气日趋普及,冰棍、雪糕,到处皆是,阴暑(即夏月感寒与寒湿伤中)之病却一天天多起来了。在冬天,室外虽朔风怒号,室内则暖气温煦,加

上蛇羹狗肉,对酒围炉,故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一书所说的“客寒包火”之病,也屡见不鲜了。

又如麻疹喘咳(合并肺炎)之治,自宋迄清,儿科方书皆用苦辛寒降、肃肺涤痰、清热解毒之法,近十多年,临床所见麻疹合并肺炎(特别是中后期)约有半数出现火盛刑金,伤津耗气证候。

这些患儿,大都是父母溺爱,偏食膏粱、朱古力、红外线烘饼干,平素内热燔灼,偶一发热,动辄静脉输液,抗生素与激素并进以致肌柔骨脆,气阴不足,一患麻疹,每致酿成重病。此时若泥执板法,极易导致心衰。何氏用喻氏清燥救肺汤原方(人参宜用西洋参)加沙参、川贝母,若合并第二卷515心衰,尚未致亡阳者,再加五味子、安宫牛黄丸,皆可转危为安。此法乃前人所未论及者。故医贵达权,体察古今之变,正如叶氏所云:“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盘走珠耳。”(二)后世医家对伤寒论的补充仲景根据《内经》的天人合一学说,确立了治疗外感热性病的六经辨证体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人,其396法、113方历用1700余年而不衰,不愧为医中之圣。然而,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衡量,仲景所立的理、法、方、药,并非完美无缺的,后世医家在实践中加以修正补充,也是必然的。可以说,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治,是治疗外感热性病之“源”,丢了伤寒论,就如无源之水。后世医家的修正补充,则是其“流”,只有源而无流,那就变成一潭死水了。

从西晋到明末清初,发展伤寒学说有成就的医家不下十余人,何氏认为以朱肱、刘守真、陶华、吴有性为最。

宋代朱肱论少阴病,不拘泥于以虚寒为主要病机的“脉微细,但欲寐”,却认为“伤寒热气入于脏,流于少阴之经,少阴主肾,肾恶燥,故渴而引饮,又经发汗、吐、下后,脏腑空虚,津液枯竭”,提出少阴病的主要病机是“热邪伤阴”,修正了仲景的寒化为正局,热化为变局的立论,无疑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又如朱肱论厥阴病,提出“故唇青舌卷而卵缩,知厥阴受病也”。已体察到厥阴病有肝风内动的病机,这也是仲景所未论及的。

金元时期,刘河间大胆地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倡言“人之伤寒,皆为热病,古今一词,通谓之伤寒。病前三日,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六经传变,由浅而深,皆是热证”。其言虽未免偏执,但已开后世温热学派之先河。无怪叶天士在医案中也写上“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了。

明代陶华(节庵),是一位“治病有奇效,名动一时”的临床家,对仲景的方药,多所补充,仲景在阳明急下、少阴急下诸条,一律用大承气汤。甚至病情发展到热灼神明,昏不知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微喘的危候,也没有其它方法。陶氏补上一黄龙汤,在大承气汤中加入人参补气,当归补血,以救正虚失下之证,多可挽回。又如,少阴病死候最多,因病在心肾两脏,是生命之根。此时阴寒极盛,阳气欲绝,仲景用四逆汤救治,甚至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 ,烦躁,脉微欲绝的危候,还是四逆汤,不过用附子大者一枚,加重干姜之量,更名为通脉四逆汤而已。

陶氏则立一回阳救急汤,在四逆汤中加入人参、五味子以收敛漓散的元气,加入温煦血分的肉桂,取血为气母之意,又加用苍术、陈、夏者,是体察到危重病人常兼寒痰上涌。而用少量麝香于大温大补剂中,确有回苏救脱之妙,此已为今日科研所证实。故陶氏此方,远胜仲景原方,故何廉臣称之为“回阳救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

如果说,朱肱、刘守真、陶华等人对仲景的理、法、方、药的修正补充,只是六经辨证的小修小补,到了明末,吴又可索性离开了六经立论,提出致病原是六淫之外的一种“戾气”,传入途径,不是“一日太阳受之”,而是“邪从口鼻入”,病变部位则是“伏于膜原”了。与此同时,新创的辛凉祛风、甘淡祛湿、清营凉血、开窍熄风的方法,又大大提高了疗效。医家不再对伤寒论作小修小补,叶天士跳出伤寒圈子,另立温热学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实叶天士根本没有把温病与伤寒对立起来,《温热论》开头就说:“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因为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而营卫气血则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是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和后来吴鞠通的三焦辨证,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只不过第二卷516“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而已。而所谓“大异”,并非一道鸿沟,而是发展和补充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三)融汇伤寒温病的理、法、方、药并有所创新如上所述,何氏一向认为伤寒、温病学说,是应该合流的。他不尚空谈,而是在实践中融汇了伤寒温病的理、法、方、药,大大提高了疗效。

1 新订柴胡饮系列方张景岳的《新方八阵·散阵》中有正柴胡饮(柴胡、防风、白芍、甘草、陈皮、生姜)和一、二、三、四、五柴胡饮。何氏师其意而不泥其方,新订了一系列柴胡饮,治外感热性病邪在卫分者。

景岳的正柴胡饮,实从仲景桂枝汤脱胎而来,不用桂枝而用防风者,李东垣谓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既能解肌祛风,又不若桂枝之温燥,与柴胡为伍,则解表逐邪之力更强,去大枣之壅,加陈皮之走,兼利气透解之能。故景岳说,外感病中,凡血气和平,宜从平散者宜之,既不同于桂枝汤之温散,又非银翘散之凉散,其实与叶天士所言“在卫汗之可也”,用葱豉汤之平散法,药虽不同而理同。以此方为基础,可加减成以下一系列方:解肌柴胡饮———加桂枝、大枣,即合桂枝汤,治如桂枝汤证。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较桂枝汤原方为优。

撤热柴胡饮———去生姜,加银花、连翘、栀子、黄芩。此辛凉解表,苦寒清里之法。吴鞠通之银翘散,为后世温病家所宗,然其解表之荆芥、豆豉、薄荷之力,不及柴胡、防风,而清热之力又嫌不足。吴氏界划三焦,每多清规戒律,他说银翘散一方是从清心凉膈散加减而成,“病初起,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实际上黄芩亦是上焦药,能清肺热,吴氏所说之“犯”,未免固执而不合理,除非辨证谬误,方药舛错,否则黄芩从无犯中焦之弊。如所周知,一药是有多能的,吴氏所用之银花,既能清上焦风热,亦可治大肠热痢,岂非直犯下焦乎?叶天士说“温邪热变最速”,既然“最速”,则应遵《金匮》“上工治未病”之理,方中仍应用上清心凉膈散之栀子、黄芩,解表邪与清里热双管齐下。实践证明,疗效较银翘散为优。

疏风柴胡饮———外感热性病早期,常见上呼吸道症状,温病家说是“风温犯肺”,常用桑菊饮主之,方轻清而力尚薄,现将正柴胡饮去生姜之辛燥,加入桑叶、菊花、杏仁、桔梗、牛蒡子,以肺为娇脏,既不宜温燥,又不可过于寒凉也。

益气柴胡饮———即正柴胡饮合玉屏风散,初起恶寒重,无汗者,用苍术,有汗用白术。仲景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者用麻黄汤,表虚自汗者用桂枝汤。但常有气虚之人,表虚而不能作汗者,仲景未出方治,陶节庵则立再造散一方以补仲景之缺。然总不如正柴胡饮加玉屏风散为稳当。

因其有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之双向作用也。

2 大青龙汤变法《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汗不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治外寒束内热之祖方,然方药甚峻,仲景告诫:“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1950年夏秋,南粤晴雨寒暖失调,患流感者沿门阖户,症见:凛凛恶寒,壮热无汗,头痛目疼,身痛,腰脊如折,咳嗽声重,心烦口渴,时医用温热暑湿之法治之不应,何氏谓此外寒束内热之大青龙汤证也,然脉不紧而浮数无力,不能套用原方以致汗多亡阳,考《活人书》之人参败毒散,喻嘉言盛称其功,说“暑湿热三气门中,推此方为第一”,后世温病家余师愚第二卷517治暑热疫,善用寒凉,并说“先用败毒散去其爪牙”,可知此方败毒(抗菌抗病毒)之力甚强,乃用此方重加石膏以清热除烦,即仿大青龙汤之义,一两剂病即霍然。仅两月,治愈700余例,后1985年,东莞登革热流行,亦如大青龙汤证型,亦用此法治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3 分消走泄与和解少阳叶天士《温热论》:“……气分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如温胆汤之走泄。”所谓“走”,是用半夏、橘皮之辛香流动以舒展气机;所谓“泄”,有两义,一是竹茹、枳实之微苦清泄以撤热邪,一是茯苓之淡渗,以泄湿邪。故能上下分消,邪势得松,可冀战汗而解,此是叶氏心思灵巧之处,其实是从《伤寒论》推理而得,《伤寒论》第101条指出服柴胡汤后有“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者”,是战汗透邪之最早描述。

而第230条更阐明柴胡汤能战汗透邪之理:“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故分消走泄与和解少阳,理无二致,惟叶氏畏忌柴胡不用耳。何氏常于温胆汤中,加柴胡疏透少阳,黄芩苦寒泄热,人参(太子参或西洋参)扶持正气,而去姜枣之温,治热邪留于半表半里者有良效。

4 湿温可下,下之宜早吴鞠通倡言湿温下之则洞泄,近世之宗吴氏者皆云湿温忌下。其实,吴氏的前辈薛生白所著的《温热条辨》,用下法就有三条。王孟英也说:“湿热证原有可下之证,惟湿未化燥,腑实未结者不可下耳。……如已燥结,亟应下夺,否则垢浊熏蒸,神明蔽塞,腐肠炼液,莫可挽回。”何氏更认为,湿温早期,湿浊蕴聚化热,应从吴又可“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之说,若等待王孟英所说的“已经燥结”才用下法,未免太迟。蒋宝素所著之《医略十三篇》记其师王九峰用达原饮治湿温伏邪,何氏汲取其法,于达原饮加柴胡解表,大黄通腑,治疗肠伤寒(属湿温病之一),大大缩短病程,退热时间与用氯霉素相同,

而用氯霉素病例有1/3复发,用中药者则无一例复发,经多年临床实践,厘定为加减达原饮一方,治肠伤寒早期有实效(槟榔、地榆、银花各20克,厚朴、草果、黄芩、白芍、柴胡、大黄各15克),二三日畅下后,大黄改用黄连。

综上所述,何氏从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伤寒学说从奠基时起,一直发展到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的过程。科学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因此寒温学说也应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学如积薪,后来居上”,理固然也。

临证特色

一、擅用古方化裁以治今病何氏一向谦虚谨慎,常言“孔子述而不作”,是很好的学习榜样,他不像张景岳好立新方,从医50余年,自订之方,寥寥可数,而是运用古方,灵活化裁,以治新病。前人有说,古方不能治今病,但只要辨证精细,变化因心,古方也可以治今病的。

第二卷518(一)“陈氏升泄法”新用“陈氏升泄法”见《温热经纬·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第5条。原文云:“风温证,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苔黄谵语,胸痞脉数,此温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芩、桔梗、煨葛、豆卷、橘皮、甘草之属,以升泄温邪。”后贤张聿青善此法,《张聿青医案·风温门》第二例祝姓案,初诊所用之“薛氏升泄法”即此方加味。而陈氏何以变为薛氏?因此卷《外感温病篇》最初名《温热病指南集》,刊于1809年,题陈平伯撰。后吴子音于1831年刊叶、薛、缪三家医案时,附录此卷,易名《温热赘言》,却题寄瓢子述,于是后人又认为是薛生白所作。姑勿论作者为谁,现以《温热经纬》为准,名之曰“陈氏升泄法”。

王孟英固执叶天士“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畏忌葛根之升,甚至对方中之桔梗、豆卷一并訾之。如云:“下利正是病之去路,升提安可妄投?既有咳嗽胸痞之兼证,岂葛根、豆卷、桔梗之所宜乎?当易以黄连、桑叶、银花。”果如王氏所增删者,则此方只泄不升矣。试看陈平伯原注:“温邪下利,是风热内迫,虽有谵语一证,仍是无形之热,蕴蓄于中,故用葛根之升提,不任硝黄之下逐也。”此论实从《伤寒论》太阳邪陷阳明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一法中悟出,且经实践检验而化裁者,非如汪谢城、杨素园等宦而知医之辈,徒然纸上谈兵也。方中葛根既是主药不可去,而桔梗亦不可删。叶氏《幼科要略》论春温、风温初起,皆列清心凉膈散为首选之备用方。

此方即凉膈散去硝黄之下夺,加桔梗为舟楫之官,上行而清胸膈无形风热,陈平伯此处用桔梗,即取其意。至于大豆黄卷,原非表散之药,《本经》用之治湿痹筋挛,《纲目》谓其能除胃中积热,可知其有清化湿热之功。王孟英自制之蚕矢汤,亦用豆卷与芩、连、蚕砂、木瓜诸药配伍,治热性霍乱吐泻转筋烦躁危急之症,豆卷岂升提药乎?故陈氏升泄法之妙,在此三味,王氏肆意吹求,致使后人不敢轻用,殊可惜也。

风热内迫肺胃,表里皆受,此等证颇常见,尤以儿童为然。用陈氏原方为基础,按其原文所列证候加味,常获良效。

身热,表证较重,无汗,微恶风寒,或发热弛张者,加柴胡、防风。

身热,里热较重,口渴甚,心烦,溺辣者加银花、竹叶、芦根。

咳嗽痰稀,喉痒者加前胡、北杏;痰稠难排者加桑皮、瓜蒌。

下利黄秽,肛热后重者加黄连、白头翁;下利溏滞,腹痛者加厚朴、山楂。

胸痞气逆者加瓜蒌皮、郁金;胸痞脘闷欲呕者加竹茹、半夏。

谵语较少见,而多是心烦懊 不安,睡中梦呓,应仿仲景法,加栀子、豆豉。何氏用此法,历数十载,治验甚多。

(二)叶天士枇杷叶煎治肾炎水肿枇杷叶煎乃叶天士治疗朱某喘胀之方,见《临证指南·肿胀门》,徐灵胎评云:“喘胀此方甚合,足见心思灵巧,如此等治法,真可编入医案。”何廉臣所编著之《通俗伤寒论》选录此方,定名为“枇杷叶煎”。何氏认为此方乃前贤宝贵经验之一,应予发掘,以为今用。

枇杷叶煎方:(药量乃何氏所改订,较叶氏原方用量为大)枇杷叶煎15~30克,杏仁、焦栀皮、淡豆豉、通草各12~15克,茯苓皮20~30克,滑石24~30克,苡仁18~30克。

朱某之病,已到了“逆乱纷更,全无头绪”地步,而叶氏仅用“凡此气味俱薄,为上焦药”以治第二卷519之者,乃深得“轻可去实”之妙义。此方之妙,在于杏、杷、栀、豉两组药物。杏仁、枇杷叶微苦微辛,入肺理气,辛者能开,苦者能降,则肺气之壅塞者得以宣通,清肃之令行,三焦水道便畅通无阻。焦栀善泄郁热,豆豉和中化浊,两者合用,可以“宣其陈腐郁结”,加上苓、苡、滑、通等淡渗而凉,于是气化湿除,溺畅肿消矣。且诸药性质和平,不比发汗峻剂而损上焦之阳,泻下峻剂而伤中焦之气,利尿峻剂易耗下焦之阴,故虽久服亦未见有何副作用。

何氏运用枇杷叶煎治疗肾炎水肿,逾40载,临床加减化裁如下:1 治急性肾炎有良效,以急性肾炎多实证故也。然而临床所见,每多兼证夹证,故在原方不变基础上,应随证加味:阳水暴肿,皮色光亮者,加麻黄9~15克,石膏30~60克;水邪射肺,喘咳不得息者,加葶苈子15克,桑白皮20克;小溲浑浊者,加川萆 30克,菖蒲9克;头痛、脉弦劲(血压偏高)者,加夏枯草15~30克,黄芩9~15克;发热咽痛,咳嗽,上焦有风热者,加连翘15克,蝉蜕9克,射干12克;湿热浸淫,皮肤疮疖者,加银花、蒲公英各15~30克,土茯苓30克;中焦困钝,腹满便溏纳呆者,加苍术9克,厚朴、陈皮各6克;下焦湿热,溺涩茎痛者,加车前草、石韦各30克;热伤血络,尿血者,加白茅根30~60克,旱莲草15~30克。

2 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此乃久病痼疾,多出现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证候,自非枇杷叶煎所能奏效。然而中医处方用药,贵在掌握病机,权衡标本缓急,《内经》所谓“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是也。因此,上述诸病在发

病过程中,若有肺气不降,三焦决渎失司见症者,既可用本方以治其标,更可与补肺、益脾、固肾、活血、祛瘀、通阳、泄浊……诸法配合化裁,标本兼顾,亦常获效。

(三)清燥救肺汤治麻疹合并肺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清燥救肺汤乃喻嘉言治燥气伤肺之方。喻氏认为《内经》的“诸气 郁,皆属于肺”与“诸痿喘呕,皆属于上”都属肺燥为病,而“病机19条”却阙佚燥病,乃补论之而立此方,大旨以甘凉养胃阴,甘寒清肺燥为主:桑叶、石膏、人参、麦冬、甘草、阿胶、胡麻、北杏、枇杷叶(蜜炙)。《症因脉治》收此方,无胡麻。胡麻偏于滋肝肾,熄内风,不若遵仲景法,以火麻仁易之。火麻仁入脾胃大肠,滋土可以生金,大肠为肺之府,地道通畅天气亦舒也。方中人参以用西洋参为佳。

70年代,何氏用此方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甚效,尤其是中后期,麻毒久羁,伤津耗气,半数以上出现肺叶焦枯危候,若再进苦寒清热解毒,极易导致心衰。统计一年132例中,60%以上用本方化裁主治,全部治愈。(见《新中医》1977年1期)近年开始用此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经内科住院抢救者已逾50例,颇能顿挫病势,缓解症状,使患者带病延年,近期疗效满意。

我国的肺心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由于长期呼吸功能减退,气体交换障碍,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这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是机体内部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一种“邪”,这个由虚致实的过程如下:久咳伤气→肺肾两虚→气不化津→蕴聚为痰→久郁化火。

此时最易感受温邪,以致内外交炽,肺卫心营受其熏灼而变生诸证了。最近文献也有报道,从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用辛凉解表,清热涤痰之法(如麻杏、银翘诸方)远较用温阳行水、温补肺肾之法(如青龙、真武、肾气诸方)为优,无疑是十分精确的。

然而,此病毕竟是本虚标实,清热祛邪固然重要,而心肺功能不全,又不可不顾护其虚,清第二卷520燥救肺汤就是两者兼顾的良方。

试将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分为两组:一组是:桑叶、杷叶、北杏、石膏、甘草。很明显,这和麻杏石甘汤大旨相同,不过用桑叶、杷叶的辛凉微苦,解表降气,以代麻黄之辛温而已。

另一组是:人参、麦冬、阿胶、火麻仁、甘草。这是仲景复脉汤去桂姜枣和生地,有很好的补肺气,养心阴的作用,这是治本虚的。

正如喻氏所说“诚能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证……”确有良效。而且何氏用此方加味防治肺性脑病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最危险的并发症,依照《金匮》“上工治未病”及叶天士“务必先安其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的理论,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若身热不退,或热虽退而脉数不减者,当细察其舌,不论舌苔是黄是白,是厚是薄,而舌尖赤或起红粒者,就是肺性脑病先兆,历验不爽。清燥救肺汤中即应加入羚羊角(用代犀角)、竺黄(竹沥更佳)、郁金等物,化服安宫牛黄丸,不要等到营分症状明显时才用,虽未能完全

控制其发病,但见症较轻,预后较好。因为肺心病患者,就是叶氏所说的“平素心虚有痰”之人,“外热一陷,里络就闭,恐其昏厥为痉也”,此时才去清营开窍,未免为时过晚了。

古谚有云:“方智圆德”,故一定之方,又可圆而用之,王晋三说:“处方则一成而不易,用法则万变而不滞。”许多古今沿用不衰的名方,只要遵循理法为指导,用治新病,常收良效。

二、育阴潜阳法的运用祖国医学认为,人身脏腑之阴(津、液、血、精、髓等)是生命之根,“阴精所奉其人寿”,而“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故历代医家,不论其持论如何,而顾护真阴这一点,诸家皆有共识。朱丹溪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虽为后世一些医家所訾议,但临床实践证明,素禀阴虚的人确实比阳虚的人为多,因而,滋阴之法,被广泛用治各科疾病。何氏多年临床体会,更进一步认识到,在运用滋阴法的同时,不能忽视潜阳这一面,才能收到更满意的疗效。

何氏的论点是: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处于不断的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状态之中,以维持其相对平衡,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就是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的时候,就是所谓“阴阳失调”,便会发生疾病。阴阳失调所包括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像邪正的消长,寒热的偏盛,营卫气血的失和,上下升降的逆乱等都是,而阴虚阳亢则是其中一个很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

阴虚阳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真阴亏损到一定程度,以致阴不维阳,阳失所制约,便亢盛为病,这是阴虚导致阳亢;阳气亢盛,反过来又会灼烁真阴,使阴液进一步亏损,这是阳亢导致阴虚。两者互为因果,故治疗上须双管齐下,不能偏废。自从王太仆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一个治疗法则后,钱乙立六味地黄丸,被认为是滋阴之祖方。后人于方中加入知母、黄柏,滋阴之中,兼寓抑阳之义。但知柏究竟是苦寒沉降之品,虽可暂折相火升腾莫制之威,但有苦寒化燥之弊。后来朱丹溪制大补阴丸,用龟板沉潜之品以制亢阳,配地黄填阴,确具创见;然方中仍用知柏苦燥,阴亏之甚者,不很相宜。明清以后医家,用介属潜阳者渐多。至吴鞠通,汲取前人经验,立大小定风珠、三甲复脉汤诸方,育阴潜阳之法始被广泛用于温病,并进一步推广用于内伤杂病。

第二卷521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例如属于外感的乙型脑炎和肺炎,属于内伤的溃疡病合并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年期综合征并发癫痫、高血压等,它们的致病因素完全不同,而在病程中的某一阶段,都会出现阴虚阳亢的现象。即除了具有某病本身所特有的证候外,还伴随有眩晕、目花、耳鸣、心悸、筋惕肉 、烦热、盗汗、咽干、口燥等症状,脉多弦细数或弦劲,舌质干红少苔或光剥。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这时采用育阴潜阳为主(以三甲复脉汤为代表方)的方法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就以上述六个病种为例,既有出现阴虚阳亢的矛盾普遍性,而又同时具有每个疾病的矛盾特殊

性。如乙脑则是手足厥阴受邪,神昏痉厥;肺炎则是邪入肺络,喘咳痰潮;溃疡病合并出血则是脾胃功能失调,脘痛黑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是血不循经,发斑衄血;更年期综合征并发癫痫则是气逆痰壅,闭塞清窍;高血压则是内风升动,乘巅袭络等。所有这些矛盾特殊性是和阴虚阳亢同时出现而且互相联结着的。

我们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必须把两者同时解决。既不能笼统一方,泛泛无着;也不能单纯对症而治,顾此失彼。

三、扶持胃气,重视后天何氏治病,除上述的要处处顾护真阴外,还着重扶持胃气。古人有言:“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所谓胃气,乃脾胃受纳、腐熟、运化、输布各种功能的总称。自李东垣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伤则元气伤而百病丛生的论点后,历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皆有所发挥。明代周慎斋进一步提出:“治病不愈,必须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病证多端,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乃岐黄正道也。”与周氏同时的缪仲淳,认为东垣之法,详于补脾阳,而略于补脾阴,他说:“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按:应是甘平)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他所用的人参、扁豆、山药、莲子、麦冬、炙草、大枣、石斛、麦芽等甘平和缓补脾阴之法,补东垣之不足。至叶天士,则认为东垣长于治脾,短于治胃,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明确提出甘凉濡润养胃阴之法。何氏博采众长,除于治疗内、妇、儿各种疾病中,坚持扶持胃气这一原则外,还运用各家脾胃学说的精粹,更参以己见,治疗一种或几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一)补脾阳,不忘理湿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脾虚之人,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又易感时令之湿,故虚与湿常兼见。不祛湿则脾的健运受阻,不补脾则湿暂去又易复萌。何氏认为,治脾虚之病,不能专事补益,必须细察其有无兼湿,然后权衡虚实,孰为主次而兼治之。他十分赏识李氏清暑益气汤,温病家訾其用药驳杂,有清暑之名,无清暑之实,乃一偏之见,何氏曾治内伤发热反复经年之患者,某大医院确诊为“恶网”,断为不治之症。时方夏末,患者发热弛张,恶寒身痛,形浮色瘁,气怯喘促,肢体沉重,咽干口苦,脘闷腹痛,杳不知饥,便溏溺短,脉六部洪大而数,按之空豁,舌淡不华,苔腻浊,辨证为肺脾大虚,清阳不升,津液不布,中焦湿困,下泉有火之候,病机错综复杂,惟东垣清暑益气汤最为合拍。此方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合生脉散以保肺津,苍术、青皮、神曲第二卷522燥中焦之湿,黄柏、泽泻泻下泉之火也。投剂即效,依法治之两月,诸恙悉安,随访四年,健康良好。由此可知,前贤立方,自有妙义,何氏灵活用之,古方可治新病也。

(二)补脾阴,注意平肝明代医家,如缪仲淳、周慎斋辈,提出补脾阴之论,补东垣之不足,何氏积50余年临床经验,体察到脾阴不足之病较脾阳不足之病为难治,一是用药稍温则脾阴更伤,过柔则脾运失健;二是五行生克之中,以肝犯脾为最常见,《临证指南》特列“木乘土”一章,并非无因。而脾阴不足之人,肝水更易克犯。近年患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者日多,约有半数出现脾阴不足,木来侮土证候,如大便不实,日三四行,胁腹拘痛,心烦口干,舌红苔干,脉弦细数等。何氏用四君子汤,以山药易白术,变甘温为甘平,加石斛、扁豆之清养,又用乌梅、木瓜之酸以敛肝,且与甘药相合,酸甘化阴而益脾阴,更与四逆散合用,取柴芍之疏,枳实之泄,而成酸甘益阴,培土疏木之变方,颇具实效。

(三)养胃阴,须佐降泄如果说,东垣长于治脾,短于治胃,那么,叶天士补充了甘凉濡润养胃阴之法,治脾胃虚证的方法已粲然大备了。后世所宗的沙参麦冬汤、叶氏养胃汤等,有人认为是叶氏养胃阴之代表方,实在是不全面的,何氏研究《临证指南》多年,认为叶氏除了用甘凉濡润之法外,还注重降泄,因为“胃宜降则和”,且胃为阳土,胃阴虚则易生内热,故应在甘寒濡润之中,稍佐微苦清泄之品,以遂其通降之性。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何氏用《金匮》麦门冬汤合《千金》温胆汤为基础,取参、麦、草、枣之甘凉柔润,陈、夏微辛之通降,茹、枳微寒之清泄;阴亏明显者,加沙参、石斛、百合之清养,而避寒腻;内热明显者,加蒲公英、旱莲草之清化,而远苦燥,药虽平淡,而收效甚宏,不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长期治疗后,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基本治愈。

四、疏利佐运,有利小儿小儿脾常不足,已为历代儿科专家所公认,近年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父母对子女溺爱,甚于往昔,而儿童患脾胃疾病者日多。正如清代名医所说:“大抵爱子之偏,出于父母,所嗜之食,任其饱足,以致所伤,深染难调,奈何不为戕害!”何氏治疗小儿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所发生诸症,如厌食,偏食,入睡不宁,磨牙踢被,烦扰夜啼,潮热盗汗,口臭便溏,面黄腹胀等,用叶天士的“疏补佐运”之法(语见《幼科要略》)。疏者,疏瀹气机,使湿、热、积滞,无所留潴也;补者补其不足也。如此,则脾胃健运之能,自然恢复正常。缪仲淳所立之资生丸,前贤称之为“九消九补”之法,最合疏利佐运之旨,原方虽为妇人妊娠堕胎而设,然可推广应用于内、儿科疾患,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以此方殿群方之后,盛赞其功,说:“夫脾胃位镇中枢,而司出纳,为人生后天之本,一失健运,百病丛生,凡衰老稚弱,及饥饱不时,劳逸过度,思虑久伤之辈,脾胃尤易受病,若常服此丸,俾升降不愆,周流无滞,挥霍缭乱,于是弭焉。”我院根据何氏经验,用资生丸加减制成之健脾开胃口服液,治疗小儿脾胃疾患,疗效甚佳。

第二卷523名案评析

一、中风阳闭案木工刘某,61岁,平素血压偏高,1970年秋日晚膳之际,突然昏仆,急请西医出诊,用降压镇静药,嘱其迅速入院。家人不愿,翌晨请何氏诊治。病者僵卧神昏,发热(38 6℃),息鼾痰鸣,呼之若有反应,口噤,撬视之,舌歪,质绛,苔黄腻浊,与之水,尚能吞咽,半从口角外流,推之,左肢能伸屈,而右侧若废。血压24/14 7kPa(180/110毫米汞柱),脉数(102次/分),左弦,右滑大。此风火夹痰,奔腾莫制,中脏腑重症也,急投苦辛大寒沉降之品,佐以潜阳熄风,涤痰开窍:石膏30克、滑石30克、寒水石30克、磁石30克、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羚羊角4 5克、钩藤15克、川贝9克、秦皮15克、草决明18克、蒺藜18克,冲竹沥一盅,姜汁少许,和至宝丹一丸,少量频灌。

再诊:体温降至37 5℃,血压22 9/14 7kPa(172/110毫米汞柱),面赤稍减,神识略清。前方加菖蒲、竺黄各9克。

三诊:热退(36 9℃),血压22 7/13 6kPa(170/102毫米汞柱),神识渐清,闻言会意,脉数减(86次/分),舌绛转红,苔仍腻浊,壮火渐戢,痰浊未清,转方以涤痰为主,清火熄风为次:半夏12克、茯苓

9克、竹茹18克、橘红6克、枳实9克、胆星9克、竺黄9克、川贝9克、羚羊角3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菖蒲9克,冲竹沥一盅,姜汁少许,和猴枣牛黄散一支(连用四天)。

七诊:神识颇清,能自诉头痛目眩,耳中鸣响,但言语謇滞,入暮神烦,睡则息鼾,时有呻吟太息。舌苔退薄八九,舌质干红,右脉颇敛,左手弦劲,血压未续降〔22 9/13 6kPa(172/102毫米汞柱)〕,风火之势渐平,浊痰胶结,仍恐余烬未息,拟滋下清上,标本同治之法:龟板30克、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阿胶15克、白芍18克、川贝9克、竹茹15克、竹叶卷心20条、生地24克、麦冬15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

此后悉用此法加减,或增二至以益肝肾,或合沙参、石斛以养胃阴,便秘则加李仁、麻子,心烦则加黄连、朱砂,不杂一温燥。调理半月,寝食均好,头目渐清,惟口歪未正,语言不利,右半身不遂依然,脉缓(68次/分),左手仍弦,舌质淡红,血压缓慢下降在20~21 3/12 8~13 3kPa(150~160/96~100毫米汞柱)之间,拟峻补肝肾,养血活络,仿地黄饮子意:熟地24克、萸肉12克、巴戟12克、苁蓉15克、麦冬15克、首乌15克、玉竹24克、五味子6克、远志9克、菖蒲9克、牛膝12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地龙6克。

此方服至25剂,口舌之歪斜者转正,神识清朗,言语如常,右足能着地,惟行走不便,右上肢仍萎软不举。前方去菖蒲、远志、五味,加黄芪60克,桑寄生15克,隔日一剂。又三个月,肢体完全恢复正常,惟右手握物无力,嘱其常用黄芪、黑豆、桑寄生、大枣代茶,逾年竟能手持刀斧,重操旧业。至今24载,年过80,健康良好。

[评析]古今方书,皆分中风为闭、脱两大证型。临床所见,闭证多而脱证少,初起即出现第二卷524脱证者更少。常见之脱证,实由闭证发展而成,内闭至极,乃急转而为外脱,此“重阳必阴”之理也。故闭证救治得当,可以避免脱证之发生。

方书又将闭证区分阴闭与阳闭,其实不必拘泥。阴闭并非阴寒之证,仅其所出现之外证,与阳闭相较,有动静之稍异,即风、火、痰三者,孰为主次而已,其为实证则一也。《内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此时并走于上之气血,已转化为邪,并非正常之气血,故《金匮》亦揭示此为实证也。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治中风一案云:“痉盛神昏,风淫火炽极矣。夫内风多由火出,欲熄其风,必须镇逆。”王氏针对“气血并走于上”之病机,提出镇逆一法,确有真知灼见。此例乃仿其法,用《金匮》风引汤取诸石药之 悍滑疾,大寒沉降,直折风火上腾之威。

而方中又汲取叶天士治某妪中风一案,所用“苦降辛泄”法加入秦皮、草决明、蒺藜、钩藤等药,整体大用,故屡收捷效。

闭证得开,险浪得平后,多数患者有后遗症,以偏瘫失语为主。王清任认为,人身有十分元气,若亏损五成,则不能周流全身,于是半身不遂,故立补阳还五汤,

以补其元气,使归还所亏损之五成也。近年此方被广泛用于中风瘫痪之治,甚至有定为中风后遗症之治疗常规者。然数十年来临床所见,此症属气虚夹瘀者,仅十之三四,而阴虚阳亢者,则超过半数。盖内风萌动根源,乃人身阳气之变,且患者多是中年以后,经云“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加之烦劳操持,精血暗耗,肾阴不足,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陡化内风,而成大厥。厥回神醒之后,标症暂解,而阴亏之本质未变。肾阴不荣舌本,故言语艰謇;肝肾精血不足濡养筋骨,故肢痿若废。刘河间有地黄饮子一法,为此等证而设。然此际临床见证,多有虚阳尚伏于肝脏、瘀血又滞留脉络,故投剂不宜过温,补养剂中又须兼活血祛瘀。故将地黄饮子去桂附之辛温助火,更酌用性质和平之当归、鸡血藤以活血祛瘀。王道之方,利于久服,虽无近功,却收良好之远期疗效。

二、急进性肾炎案邓某某,男,15岁,学生,198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两岁时曾患黄疸,体质素虚。十天前碰伤小腿,继发感染,随即咽喉红痛,痛缓解后,即颜面浮肿,四肢远端肿胀,恶寒发热,经门诊治疗未效,17日呕吐神烦,急诊入院。体温37 5℃,血压17 3/12kPa(130/90毫米汞柱),血常规:白细胞12000,杆状1%,分叶78%,淋巴细胞21%,红细胞373万,血红蛋白11 8克,尿素氮51 7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36容积%。诊断为:急性肾炎合并急性肾衰。用宣肺行水,清热解毒大剂治疗四天,浮肿减退,小便反转深黄带赤,神烦,心悸,纳呆,呕逆。23日晨,突然眩晕跌仆,昏不知人,汗出,心电图显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经救治苏醒后,即血尿如注,色纯赤,溺时无痛感。尿检:血红蛋白尿阳性,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素氮升至55毫克%。是日请何氏会诊。诊其脉结代缓大空豁,舌质干红不华,苔薄黄而燥。眩晕不能稍动,动则心悸汗出,静则心烦口渴,目中冒火,问其溺时无痛觉,但觉尿如热汤,可知非有淋浊砂石,此现代医学所谓急进性肾炎。先按阳邪内陷,迫血妄行,心阴损耗立法,湿热余邪,徐图后治,方用大补阴丸、人参固本汤加减:龟板25克、生地30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洋参15克、麦冬15克、天冬15克、北芪20克、甘草5克、旱莲草20克、茅根30克、银花炭10克。

24日精神稍振,血尿如前,方中加阿胶15克。

第二卷52526日会诊:前方已服3剂,眩晕已止,脉结代亦渐减,溺红稍淡,转浑浊,口秽,腹满,心烦,四日未解大便,正气稍振,改用滋阴泻火通腑:洋参15克、元参25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大黄12克、滑石25克、茅根30克、蒲黄10克、栀子15克、琥珀10克、甘草5克、露儿勒根30克。

另用鲜崩大碗500克捣汁和服。

此方连进3剂,每日解坚粪数枚,第三日始解溏粪;烦热大减,能进食,小便量亦增,脉之结代仍见于清晨时,尿素氮降至40毫克%,尿检: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尿阴性。此时湿热之邪渐解,心肾之阴仍亏,再拟六味地黄合复脉法,以治其本:洋参10克、阿胶20克、麦冬15克、白芍25克、炙草5克、生地30克、怀山20克、茯苓20克、萸肉15克、丹皮15克、泽泻25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

此后悉此法加减,治之匝月,诸恙悉蠲。3月3日出院,出院时检查,血象:白细胞8000,分叶68%,淋巴细胞32%,红细胞384万,血红蛋白11 2克,尿素氮23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61容积%,小便未见异常。出院后常来门诊检查,健康良好。

[评析]此病血氮升高,血尿如注,眩晕失神,脉结代,心动悸,显示心肾功能皆受损害,而病能速愈者,关键在于权衡邪正消长之机。在湿热邪势甚张之际,猝然晕厥,血尿,脉结代,故急急益气、强心、育阴潜阳以止血,无暇顾及湿热。《伤寒论》177条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既曰“伤寒”,是知尚有邪气未解也,而脉结代,心动悸,则都城震撼,虽有邪气,而攻取之法,亦无所施,待里虚渐复,方可攻邪,何氏遵仲景之法,故先用参、芪、龟、地以匡其正;次用大黄、滑石、栀子、崩大碗以攻其邪,又于扶正剂中,佐以凉血清火;祛邪方内,辅以益气养阴,此临证变化之妙也。

三、慢脾风(重型小儿腹泻)案彭某某,男,2岁。1975年3月患泄泻,其母惑于“千金难买春头泻”之谬说,不以为意,自购消导药与之服食经旬,病重时始入院治疗,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一星期后病情好转,惟泄泻未止耳。竟自动出院,辗转就医于各门诊中西医之间,甚至日易一医,皆无显效。四月初来我院就诊时,病已38天。据云:现一昼夜仍泻10次左右,泻时肠鸣辘辘,先下稀水,完谷不化,继则里急后重,努责频频,又滞下黄色粘液少许,或带鲜血(检视之乃肛门红肿破损所致,与肠道无关)。口渴思饮,多饮则吐,知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呕逆,小便黄短而浑。视其人,肌肉尽削,神气极疲,昏睡露睛,时而惊惕搐搦,时而烦躁呼叫,咬牙抓衣,息微而促,四肢厥冷而后脑发热(体温38 2℃)。腹满如鼓,青筋暴露,遍布灯火爆痕无数(曾经江湖医生用灯火爆法)。

舌质暗晦,尖边起红刺,苔黄燥,脉弦细数,重按则细弱似散。何氏曰:“此病甚重,刻下不但火衰土败,痉厥已作,且加肝木偏旺,疏泄太过,寒热虚实错杂,处方用药,实费周折。”乃仿仲景乌梅丸法加减:乌梅肉、黄连、肉豆蔻、丁香、全蝎、钩藤各4 5克,附子、白术各9克,炮姜6克,党参18克,五味子、炙甘草各3克。每日另用洋参6克、粳米一撮,熬饮代茶。

一剂夜睡稍安,烦渴减,搐搦缓,二剂四肢温,后脑热退,三剂搐搦全止,泄泻减。从第四剂始,去钩藤、全蝎,加破故纸9克。服至第七剂,大便每日四行,成糊状,无里急后重感,进食不呕。乃去黄连、丁香,加黄芪、茯苓各15克。服至15剂,诸恶候悉退,又半月大便始成形,继进第二卷526大补脾肾之剂,遂日渐康复。

[评析]此即幼科所谓“慢脾风”之病,实由误治酿成。初来诊时,其母出示前方一叠,乃知医者多为假象所惑;有见其舌刺燥渴,作热邪烁津治者,不知乃津液下夺,阴不上承之故;有见其腹满绷急,作胃肠积滞治者,不知乃脾虚气滞,运化无权之故;有见其小便浑短,作湿热困阻治者,不知乃肾气虚衰阳不流行之故;有见其烦躁神迷作邪陷心包治者,不知乃元气匮乏,心神失守之故。遂致迁延日久,恶候蜂起矣。审其病机,颇类厥阴病之乌梅丸证。章虚谷论乌梅丸云:“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

火。”何氏师其意立方,但患儿兼见风动神衰危象,故参入《谢映庐医案》之大回生汤法,化裁成方。谨守病机,药随证转,而而获效。

附:谢映庐《得心集》医案大回生汤方:人参,白术,黄芪,附子,枣仁,杞子,茯苓,肉桂,丁香,白蔻,钩藤,全蝎,甘草,煎成入赤石脂末和服。

原书云:“治小儿夏月吐泻及杂病误治成慢脾风症,一切脾肾虚寒,发痫惊风,实有起死回生之功。”四、滑胎(习惯性流产)案李某某,27岁,工人,已婚三年。从婚后第二年起,连堕两胎,皆两月殒。1988年10月怀孕第三胎,即小心翼翼,广用中西安胎药物。12月下旬,阴道出血,一如前两胎。中西医多方治疗十天而血不止,医云胎不能保,建议刮宫人流,家人请何氏一决。视其人,面色萎瘁,形体虚胖,短气若不相接续,稍劳则自汗涔涔,头目昏花。胸脘痞闷碍食,口不知味。腹不痛而小腹里急,腰骶酸坠沉沉。所下之血,色暗淡,时稀时稠,未见瘀块,脉细濡而缓,沉取尚有滑象,舌正红,苔薄白腻,何氏曰:“此妇脾土大虚,清气不升而下陷,古人所谓土虚不能载物者;且兼奇经亏损,不能维荫胞宫,胎焉得不堕?现胎犹未殒,试尽力图维。”索阅前方,皆胶艾四物汤,参、苓、萸、杞、桑寄等物,且加炭类止血药。其中芎、归之走窜,萸、地之柔腻,白芍之酸寒,皆与病刺谬;用炭类药止血,仅能治标,更无补于中阳之虚也。病势急,须用大剂。处方:上等野生人参一支,去芦,重约6克,另炖兑服。

黄芪60克、白术45克(同糯米炒黄,去米)、炙草10克、炙升麻10克、炙柴胡15克、陈皮5克、炮姜15克、大枣30克、砂仁5克后下,川断20克、杜仲30克、菟丝子20克、巴戟15克。

(以剂量大,用水五大碗煎成一碗半,兑和参汤,早、午、晚分三次服完)此即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砂仁,合理中汤(干姜炮黑取其守)以升举元气,温补脾阳,再加川断、杜仲、菟丝、巴戟以峻补奇经也。

次日,血减大半,以野生人参难得,改用新开河参30克代之,服法如前。第三天血全止,腰腹亦舒。又两剂而痞闷除,食欲增进。乃去升麻、柴胡,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酒炒以制其寒),炙防风10克,取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意,以和营卫而固表,又三剂自汗全止,头目轻清。乃嘱其常用三年以上之老母鸡一只,去皮及肠杂,入杜仲30克、红枣10克炖食。此安胎保胎之食疗方,屡验多人。1989年9月顺产一男,现已能走能说,健康良好。

[评析]陈修园从土载万物之理悟出滑脱半产多由脾土虚衰所致,因而制订“所以载丸”第二卷527(白术、人参、茯苓、桑寄、杜仲、大枣,见《女科要旨》)其方颇纯,而陈氏释方,则好谈玄理,如释茯苓、桑寄云:“一者伏于土中,俨若子居母腹;一者寄于枝上,居然胎系母胞。”殊属可哂。此方常服以资后天生化之源,不无裨益,若用以拯危救急,则尚嫌力薄,即如此例,若非用大剂补中益气汤及上等人参以补之、升之、举之,又兼用峻补奇经之药以维系之,支撑之,则胎恐不能保也。古人有言,医者临证,必须“剑胆琴心”,诚非虚语。而对待前贤成说,又须采其长而弃其短也。

五、瘿瘤案丁某某,女,53岁,干部,其人体甚胖,面赤,声音粗嗄,患有冠心病及脑动脉硬化症。1976年始发觉颈部肿大,右大左小,以为体胖脂肪积聚使然。1985年肿物渐渐增大,以工作忙,未及时治疗。1986年秋,肿物增大较快,伴随胸闷气结痰多,而宿疾心悸头痛眩晕发作亦渐频。

遂到广州某院检查,超声波显示颈右侧有3 5×3×2(厘米3),左侧有1 5×1 2×1(厘米3)两个实性肿物,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吸131I率正常,但血压甚高(23 4~27 3/13 3~14 9kPa),乃暂缓手术。患者于1986年11月5日来就何氏诊。脉沉数而坚,舌边红暗晦,苔黄浊,肿块质硬,有压痛,口苦,心烦,少寐。遂予三甲消瘿汤,因屈头鸡时缺,乃加昆布、海藻各30克,一周后改用三棱、莪术各15克,如此交替使用。考虑病程长,肿物大而硬,嘱患者兼用食疗法佐治:1 金边吊兰头全草30克,瘦猪肉100克,煎汤作羹。

2 雪羹:干海蜇15克,荸荠5个,瘦猪肉60克,煎汤代茶。

服药月余,肿块如故,而压痛,心烦,气结均稍减。服至60剂后,肿块变软,体积亦略小。

1987年春节后,患者突然头晕欲倒,并见短气、心悸、耳鸣、腰酸、精神疲惫,此时既要继续消瘿,又须兼顾心脑血管宿疾。仍用前方去昆布、海藻、三棱、莪术,并另处第二方:石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龟板30克、太子参20克、黄芪20克、丹参20克、玉竹20克、麦冬15克、天麻15克、葛根15克、首乌15克、三七5克。

两方相间服用,患者感觉良好,瘿瘤消散亦快。1987年4月后,患者常因公外出,服药有时中断经旬,而肿瘤仍继续消退,至8月底,共服药115剂,左侧肿物已完全消散,右侧只余小指头大小。此时患者又远赴日、美、北欧,停药三月。返国后检查:右侧肿物竟亦全消,再服药10剂以巩固疗效,10年久病,至此告痊。

三甲消瘿汤(何氏自拟方):炮山甲10克、鳖甲25克、牡蛎25克、元参25克、浙贝母15克、猫爪草25克、夏枯草20克、屈头鸡30克、罗汉果10克、风粟壳15克、丝瓜络15克、半夏15克、瓜蒌仁1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

[评析]此方大旨乃软坚散结,除痰清火,故用程氏消瘰丸,加山甲、鳖甲软坚,猫爪草、夏枯草散结,瓜蒌、半夏、罗汉果、风粟壳除痰清火,丝瓜络通经脉,民间用草药屈头鸡[注]之果实治疗痰核有良效,故加入方中,与诸药配合,相得益彰。此方清而不克,消而不伐,利于久服,加减法列后:1 古今医书皆谓昆布、海藻为治瘿良药,而本方则不作为必用药,因两药含有大量碘之故。甲状腺瘤与由于缺碘所至之地方性甲状腺肿不同;且少数患者出现轻度甲亢症状,亦有部第二卷528分患者吸131I率偏高,故两药应慎用。无甲亢见症吸131I率不高者,方中加入两药各30克,可增强疗效。连用一周,停用一周,然后再用为宜。

第一批全国 名老中医名单 含第二批 第三批 之河南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河南在指导老师合计:65 人 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 1娄多峰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2赵清理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3李振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4邵经明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5吕承全1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6武明钦1河南省 7乔保钧1河南省 8唐祖宣1河南省 9郭维淮1河南省 10毕福高1河南省 11石冠卿1河南省 12张海岑1河南省 13郭春园1河南省 14冯化驯1河南省 15李鸣皋1河南省 16翟明义1河南省 17高体三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18王宏坤2河南省河南省中医院中医科

19庞清治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20张磊2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 21邵梦杨2河南省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22陈阳春2河南省 23赵国岑2河南省 24宋光瑞2河南省 25吴林鹏2河南省 26唐祖宣2河南省 27蔡福养2河南省 28邵福元2河南省 29秦继章2河南省 30李金明2河南省 31孟宪杰2河南省 32闻善乐2河南省 33郭维淮2河南省 34刘学勤2河南省 35崔玉衡2河南省 36杨友鹤2河南省 37崔公让2河南省 38石景亮2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39李修五2河南省 40李宴龄2河南省

41张东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 42吕靖中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 43袁海波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幅院中医科 44郑绍周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 45毛德西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46门成福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47石景亮3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中医科 48李鲤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49郑建民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50郑启仲3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51王自平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科 52侯士良3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中药 53黄明志3河南省 54张世峰3河南省 55邱保国3河南省 56杨之藻3河南省 57关思友3河南省 58贾太谊3河南省 59孫六合3河南省 60张天健3河南省 61赵金普3河南省 62祝庆堂3河南省

中医医案(带下)

中医医案(带下) 例一余××,女,32岁,搬运工人。初诊日期:1975年5月21日。 患者服长效避孕药已一年,近月来白带增多为水样。胃纳差,口淡,睡眠欠佳,尿量减少,大便两天一次,面部色素沉着明显,舌淡白,唇色亦淡,脉沉滑略弦。 辨证,脾肾虚损带下。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药:菟丝子2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海螵蛸15克、白芷10克、岗稔根30克,4剂。 5月28日二诊:服药后带下较前大减,胃纳增进,面部色素沉着亦减轻,睡眠仍欠佳,尿正常,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滑。药已见效,按法照上方加首乌20克,续服6剂后,自带已净。 (《罗元恺医著选》) 例二王,女,37岁。 带下青色,腥臭稠粘,头胀目眩,口苦胁痛,脉来弦数,舌质红,苔黄腻。症属肝经湿火下注,拟泻厥阴之火,化膀胱之湿。 龙胆草6克、黑栀9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3克、黄芩4。5克、青陈皮各3克、茯苓12克、绵茵陈15克、柴

胡4。5克、川萆薢9克、炙白鸡冠花12克 三诊:带下不多,胁痛间或有之,脉弦,苔薄黄。再拟疏肝和营,兼清余热。 炒柴胡4石克、丹皮4。5克、黑山栀9克、当归9克、制苍木4.5克、茯苓12克、炒白芍6克、甘草2.4克、薄荷、纯梗4.5克、郁金6克、炙白鸡冠花12克(《叶熙春医案》) 例三吴××,35岁,职工。素嗜辛辣,房室不节,以致形肉日消,迩日易怒,咽痒干咳,入夜少睡,多梦纷纭,心悸惊惕,赤白带下,头晕腰瘦,便艰,溲赤,舌质红、苔白糙,切脉二尺沉细,寸关弦数。 女贞子、旱莲草、麦冬、远志、金樱子各9克,阿胶、茯神、生地、杞子各12克,黄连1。8克、莲肉15克、鸡子黄1枚,5剂。 嘱忌辛辣,禁房事。 复诊:带净,寐安,唯腰膂仍感酸楚,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继投六剂,所患诸恙尽廖。 (陈予舟等整理)周兰若先生治疗带下经验介绍,江苏中医8:31,1965) 例四张x。肝燥血虚,气机失调。干呕暖气,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舌白胖。以和中调气治之。 焦白术9克、旋复花4.5克、生白芍9克、偎木香2.4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老中医秘方验方

(2014-10-25 21:04:25) 转载▼ 分类:医药秘方 标签: 健康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行医30多年,今年过年(2014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公布我的秘方。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59个药方,这些药方更多的是孙大夫的家传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更突出,换句话说,我的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真正是属于孙大夫的个人祖辈留下来的药方,这个也是无形资产。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沂蒙山区的一位干了30多年的中医,从太爷爷那辈开始我家就几辈从医,抛去所谓的“祖传”秘方咱不谈,单就本人的在基层30多年的临床治病经验而言,这些经过本人长期验证的特效药方贡献给大家,希望同仁们有需要的可以借鉴交流引用,有些药方虽然只有一句话,但那都是真言,都是称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对于有用的药方希望大家珍惜收藏并保留和宣扬。大家知道,中医靠的是悟性,希望我的药方能给大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时候有些疾病是必须辩证的,最起码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方来用,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对更深奥的知识还请各位老师引导指正,谢谢大家。来路不明的未经验证的药方不值得一看,就像夜市上小贩卖的8元钱一本的里面有上千条所谓的秘方的药书。而得到一方显效的药方,当如获至宝、兴奋至极。“德不近佛不为医”是从医座右铭。真心希望您能够把我的这些药方收藏转载,告诉您开诊所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1、手脱皮一抹灵好多朋友都知道,手掌蜕皮导致的出血和疼痛令人苦恼,有的时候拿钢笔都疼,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工作,特别是春天树发芽和秋天树落叶的时候,一年两次蜕皮,每次时间都长达一个多月,手蜕皮非常痛苦。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小时候,家里居住环境不好,住的是土房、瓦房。秋天落叶纷飞,很容易飘落在屋顶,堆积在瓦沟,以致屋顶的排水通道被堵塞。每次下雨的时候,只要雨水稍大一点,屋顶排水不畅,瓦房就会漏雨。雨水从屋顶滴答滴答地落下来,落到屋内的地面上。为了防止地面被雨水淋湿,只好弄个盆子接水,但雨水滴在盆中后,还是会溅起来,盆的周围通常会被溅湿。所以雨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面弄干,父亲最常用的办法是将灶膛里的柴灰撒在被溅湿的地上,柴灰很干燥,撒上去之后,很快就将地上的水吸收了,将已经吸水的湿柴灰扫干净,然后再撒上干燥的柴灰,如此几遍之后,潮湿的地面,很快就干燥了。 后来我跟随太爷学习中医,每当听到太爷五行相克,特别是“土能克水”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父亲用柴灰来弄干地面的情形。 随着对中医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对临床的不断接触,我对五行相克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其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前面一章通过养猫的故事,阐述了相克的道理,当人体水湿过重,出现湿邪为患的疾病时,调理脾脏,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肾脏主水,有“水脏”之称,当肾脏出现功能异常,体内水湿泛滥的时候,通过调理脾脏也可以得到治疗。所以又有脾主湿之说! 要深入理解“以土制水”的含义,我们还得明白这里的“水’’在人体的指向,水过多的具体表现,知道了什么是“水湿太过”,知道了“土能治水”,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以土制水”。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湿邪在体内的表现形式。 湿邪重表现之一:痰多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一些老年人,长期咳喘痰多,体温并不升高,西医诊断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其实这样的病人,并不是所谓的炎症,而是“脾虚失运,痰湿内盛”所致,止咳化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急性期痰湿较盛,可以通过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来缓解,后期则从脾胃人手,培土制水,让脾胃功能恢复了,痰湿的来源自然也就得到了控制。虽然表面上没有治痰,但实为治痰的不二良方。 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都是用二陈汤作为主方,随症加减。二陈汤的组方是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生姜。因为陈皮和半夏,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陈”。 二陈汤的组方略为加减变化,就能用于多种痰证。 1、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 2、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 3、治寒痰、凉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 4、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息风; 5、治痰食交阻,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 6、治痰气郁闭,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

到上海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去看

到上海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去看,上海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是上海最好的,想看中医也可以 下面是上海几位知名专家及介绍,请参考。 陈顺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 国际知名的风湿病学专家。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科学教授,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他对于中国风湿病学界,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贡献卓越,是我国风湿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 专业特长:风湿病学,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为重点的各种风湿性疾病 鲍春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专家 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风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风湿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治研究工作,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关、多发性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专家门诊:星期四下午 顾越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专家 专业特长:风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关、干燥综合症、硬皮病、皮肌炎、手肌炎等诊治 专家门诊:星期五下午 邹和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专家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风湿科主任、教授、硕导。兼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上海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审 业特长:风湿类风湿及职业病诊治 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 沈丕安-上海市中医医院-免疫内分泌科专家 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部名老中医诊疗所特邀专家。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职称:主任医师、教授专业特长: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痛风等风湿病、免疫病 专家门诊:周二、四上午,周四下午

北京当代著名针灸专家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

1立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中医,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医学,-----曾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伟大贡献,但今天再次面临危机,------作为一名中医,深感自豪的只是历史,而面对的却是严峻的现实。”——杨俏田 不少有识之士看到这种危险,全国一些重要的省、市、自治区医药学界纷纷把记录、整理、研究和继承他们的经验列入重要的医学科研内容,例如北京建立了“焦树德经验科研组”、“祝谌予经验科研组”,上海建立了“裘沛然经验科研组”;不少高等中医药院校组织专门班子,探索应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记录和研究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大量的中医药科技期刊为整理研究老中医经验开辟了专栏,发表了大量论文;不少有关老中医经验的专著陆续问世。这些努力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一些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反复研究和酝酿,1990年6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出《关于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遴选出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对象,采取独特的师承形式和制订相关的特殊政策,抢救这一面临失传危险的民族文化精萃,这一重大决策深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组织一批中医药专家建立科研小组,收集北京的大量有关资料,经过认真整理研究和反复讨论。决定着手对中国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最有代表性的学术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使它们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给祖国医药学界奉献一部高水平的当代中医各家学说,为祖国医学史记录下当代中医药学家的独特贡献。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长远的意义,不仅需要全体科研小组成员付出若干年艰辛的劳动,更需要得到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及其学术继承人的鼎力相助,还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2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21组建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小组1991年夏我们确定进行此项工作后,决定由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邱德文教授领衔,组织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地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能力并热心于中医经验整理继承工作的中医药专家,组成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小组。我们要求小组成员应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学科涵盖面包括中医、中药各中西医临床和基础各个学科,还有从事科技出版社工作多年的资深编辑。除了考虑以上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覆盖面的因素以外,还特别注意把学风严谨、知识面宽、对学术问题采取客观公正态度,并有较高文字能力作为重要条件。经过精心挑选,并征求本人同意,组成了20余人的科研小组,基本上达到了预定要求,为了工作方便,贵州的中医药专家较多,有10人。 22确定较高的工作目标科研小组收集了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有关老中医经验整理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分头进行阅读、研究、分析,发现全国各地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普遍是分散的、零星的,系统、全面整理的并不多。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组织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介绍了部分名老中医成长的经历。贵州组织出版了《医林拔萃》,初步整理了贵州16位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他省、市、自治区也做了一些工作。随着国家两部一局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工作,各地也正酝酿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经过科研小组多次反复讨论,我们对自己开展此项工作确定了较高的工作目标。首先是起点要高,要在全国和我们过去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仅要把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原原本本地记录保存下来,而且要帮助他们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第四十九节陈湘君证治经验 陈湘君,女,1939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 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 年制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行医近40年,擅长于运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对内科常见病、疑难病作出双重诊断,并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方法治疗内伤杂病。尤其对风湿病有较深的造诣,她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由于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低下)以致外邪入侵而致组织与关节,内脏受损的疾病,因此主张扶助正气与祛除病邪相结合来治疗风湿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中医内外合治的特色,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检测手段诊断与随访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使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使中医药治疗风湿

病的机理也取得了进展,目前已总结出治疗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痛风等风湿病的经验方。 94年她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对类风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他主持的“滋阴解毒法为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95年参与的“癌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关系及益肺抗癌饮对其影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参与的“益肺抗瘤饮对肺癌生长转移的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91年、94年、99年分别应邀赴日本、捷克、美国、越南、泰国等国进行风湿病学术交流,94年、96年、98年多次应邀赴台湾与香港地区进行风湿病学术讲座,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好评,94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证书。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着作12本。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陈湘君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是在肝肾精血阴津亏虚邪火内生的基础上,感受风湿热毒或因曝晒日光,内外相合,两热相搏,导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脉痹阻,脏腑亏损,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肝肾亏损为本,邪毒亢盛为标,本虚标实的疾病。治疗当以滋养肝肾、清热解毒为原则。由于其病程漫长,症状复杂,因

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手脚断只连少许皮能痊愈股骨头坏死秘方会自发热的中药外敷散四味药治 好俺老伴的风湿滑膜炎能解决、大黄米加芥末!五代祖传骨科秘方颈椎病奇效良方颈肩腰腿痛、秘方很管用!仁炟法师推荐的治风湿秘方消肿止痛偏方:黄豆醋糊三两韭菜籽治好肩周炎着名骨科专家林如高给我师的秘方伤筋外洗验方——非常好用仙方接骨散止痛消炎排脓生肌--神效膏核桃泡酒治劳伤腰痛有效仙方接骨灵膏:骨结核、蛤蟆烟叶来愈合!类风湿变形、狗骨头祛病!羊头骨泡酒、颈椎病摆手!脚顶硬物治腿抽筋三种果核治糖尿病吊单杠、睡硬板可以治腰突三种药片治好俺的痛风风湿疼痛外用方!落枕不能动、鞋底来搞定!腰椎间盘、就怕土元!肩周炎、治好并不难!.骨质增生、一方轻松!.仙人掌治足跟痛.外敷治疗脚跟痛!.急性腰扭伤临床验方!.老苍子治风湿效果真不错.治疗骨髓炎的专利祖传秘方.腰间盘突出偏方.味药治好股骨头坏死.鸡蛋泡醋喝能治肩周炎.种材料治好骨刺.蝎子泡酒可治风湿病.颈椎病不用怕,啤酒瓶对付它!.老父亲还有一个治疗骨伤的祖传方.吃了天偏方腰疼病好了.小偏方治好俺媳妇风湿病.“火疗,治好俺的风寒腿”.个土鳖治好足跟痛.汉三七泡水可治骨股头坏死.个月治好腰突病.腰突无需手术、一方解除痛苦!.关节炎、骨刺偏方.骨质增生,本人献方.药物鞋垫治疗脚跟疼!.崴脚消肿偏方. 跌打丸配白酒可治腱鞘炎.治疗手指僵硬肿胀泡手特效偏方.薛氏祖传秘方(手掌痛).羊草配红花可以治崴脚.四种材料一周治好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的外用绝妙方.治腿抽筋见效最 快的中医妙方.眩晕汤治疗颈椎病眩晕.奇!“苍耳草”治好几十年的风湿病!.颈椎骨质增生,老壮医特献方!.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跌打奇方(分钟止痛,分钟消肿).三代家传麻痛灵治风湿疼痛麻木百发百中.风湿腰疼久不愈小方也可顽疾去.治跌打损伤淤肿偏

中医临床经验验与药方(六)

中医临床检验与药方(六) 慢性胃炎 1.寒热不分、病位不明,以热作寒,以胃作肝,难于奏效 索××,男,45岁 胃脘胀痛7~8个月。医诊慢性肥厚性胃炎。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未见明显效果,继又配合中药健脾和胃、温中健脾,疏肝健脾等亦无明显改变。细审其证,疼痛以剑突以下的上腹部为主,按之则痛甚,舌苔白,脉浮滑。因思脉浮者上焦病也,滑者痰实凝结也。合之于证,乃痰热之邪结于胃脘也。仲景《伤寒论》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医宗金鉴》云:“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萎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此病正相合拍。乃拟清热涤痰散结。处方:瓜蒌4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枳实10克。 服药1剂,诸证大减;继服4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慢性胃炎为什么用治胃病法而不效,而老师用小陷胸取效呢?答曰:此证从西医的诊断看是慢性肥厚性胃炎,其治疗的规律是有的,但是由于兼杂证甚多,故治疗起来就很复杂了。因此我们必须随时注意随证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又问:为什么小陷胸汤又加枳实?答曰:小陷胸汤加枳实方本为鞠通《温病条辨》方,其本用于“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冷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而余根据其黄连、瓜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养

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故加枳实,实践证明其效确实优于单纯的小陷胸汤。 2.寒热夹杂,不审比例,以热作寒或以寒作热,杂药乱投,始终不愈支××,男,成。 嘈杂泛酸1年多。医诊慢性胃炎。始以西药止酸剂有效,但一停药即复如初,后又请中医以瓦楞、螵蛸、浙贝之属治之,亦时有减,但一停药即复如初。再改请某医诊治,云为胃寒,服1剂烧心即减,然再服则口舌生疮,后云其为胃热,然服药口疮减而烧心嘈杂则甚。细审其除嘈杂泛酸之外,并见口苦而干,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思之:此乃寒热夹杂,寒多热少之证也。为拟苦辛通降,热多寒少之剂。处方:半夏10克,黄连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大枣7个。 服药1剂,嘈杂泛酸即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 何××,女,46岁。 一年来,嘈杂泛酸,口苦口干。医诊慢性胃炎。先用西药治疗症稍减,但稍一停药,证复如初。又改用中药乌贼骨、瓦楞子之属治之,亦与西药相差无几。其后又遍请中医治疗,有云寒者,有云热者,但诸药仍不见效果。细审其证,除泛酸烧心外,并见口干,脉滑。因予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大枣7个。服药4剂,诸证大减,继服20剂,愈。患者云:此方之药前医所开方中俱有,然其不效者何也?答曰:本病系寒热夹杂,热多寒少之证,故用寒多热少之药相伍为用,

名医特效医疗经验精选

名医特效医疗经验精选 作者:医坛怪手全国名老中医冷方南治再障贫血经验全国名老中医蒲辅周治肾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沈仲圭治慢性肝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赵永昌治骨髓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骨痹”经验 中医专家林教授治糖尿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江履秋治风湿顽痹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赵绍琴治失眠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血精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之文治头痛眩晕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不射精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男性死精不育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李寿山治劳淋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徐振盛治糖尿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早泄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韦文贵治眼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风湿热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谢海洲治颅脑损伤后遗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谢海洲治三叉神经痛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水气”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沈仲圭治风湿痹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赵金铎治失眠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周济民治痔疮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皮肤瘙痒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姚五达治高血压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治冠心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方药中治慢性肝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全国名老中医武明钦治高脂血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痛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视神经萎缩经验全国名老中医路志正治阳痿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徐福松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遗精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阴囊湿疹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治瘀血痹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赵金铎治头痛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治支气管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关幼波治糖尿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魏长春治慢性胃炎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张赞臣治鼻窦炎经验

老中医罗元恺医疗经验

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 罗颂平张玉珍整理 编者按:罗元恺,广东南海人,1914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副校长、顾问。曾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本文系统介绍罗氏在学术上以脾肾为本,气血为用;温热病证,养阴保津;博学笃行,业精于专;因材施教,医教相长;学术渊源,本于医经的治学风格和理论精华。临证特色则主要介绍他对妇科诊法首重望诊,妇科用药特点,以及对崩漏、胎动、不孕症、绝经前后诸症、盆腔炎的治疗经验。所选录的医案及医论医话,进一步反应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治疗特色。入选的五首经验方是罗氏毕身医疗经验的结晶。全文前后呼应,理技相通,文笔流畅,细读之后,定能大有收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罗元恺,男,出生于1914年阴历10月,祖籍广东南海。其父棣华公,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南海、广州等地,后参加北伐,善治热病,对温病颇有研究。罗氏幼承庭训,诵读方书,随父侍诊,立志以医为业。及长,乃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年毕业,并考取广州市中医师执照,开始其医学生涯。他以总成绩第一留任该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医师,后兼任该校《金匮要略》课教师。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停办,其间曾在粤北地区行医,并开设中医讲习所。抗战胜利后,重返母校任教,1949年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广东中医院院长,其后兼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该院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77年成为国内第一批中医教授,1979~1982年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生工作,并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1983年由卫生部任命为该院顾问。 罗元恺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精于妇科。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和1978年均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1991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其学术继承人张玉珍、罗颂平在1994年结业出师。 第五卷585他勤于研习医经,终生致力于临床,并潜心于中医教学和科研。在学术上受陈自明《妇人良方》、张介宾《妇人规》和傅山《傅青主女科》等名家医著的影响,注重脾肾和气血,调理冲任,还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养阴保津的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对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滑胎、不孕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丰富经验。创制了补肾安胎的“滋肾育胎丸”,曾获1983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活血止痛的“田七痛经胶囊”,获1986年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研究生探讨“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乙等奖;“广东省名老中医电脑诊疗系统”获1991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指导研究“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6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范畴,中医药治疗心衰取得较好的效果。为 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最佳诊疗方案,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对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临床治疗急心衰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对制订心衰的中医诊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锡武认为本病证属心肾阳衰,水气上逆,凌心犯肺。肺满、喘促、心悸诸症较为常见。其心悸之治非补益气血、养心复脉之所能,当取强心扶阳、宣痹利水之真武汤为主,辅佐“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治水三法”,方能奏效。李介鸣认为心衰若以心悸气短为主症,多以气阴两虚为主,当以益气养阴,方以生脉散为主方。以呼吸困难为主症,多以温补肺肾为主,方以右归饮加减。心衰若以水肿为主症,治疗宜用抑阴扶阳、温阳化气利水法,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其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也具有经验。(1)尿量减少:利尿为治疗心衰之关键。最常用的利尿中 药有:获苓、猪苓、车前子、冬瓜仁、冬瓜皮、泽泻等。对水肿较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水者多用牵牛子末;腹水肝大者可加三棱、莪术。胸水与心包积液者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己椒苈黄汤治疗。(2)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往往心率偏快,多伴有房性早搏、心房纤颤或室性早搏等等,可加琥珀末、紫石

英、珍珠母以加强镇心安神作用。心率偏慢或有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低下,可加独参汤或保元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用补肾阳药,如仙茅根、淫羊藿、鹿角胶、补骨脂等以温肾阳促心阳。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强调用温药。(3)感冒与感染: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先纠正感冒再治心衰。(4)咳血问题:心衰患者因肺动脉高压或肺瘀血易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丝的症状,在辨证基础上加入代赭石、旋复花、紫苏子霜等降气止血药,同时还可加大小蓟、侧柏叶、血余炭、藕节炭等。(5)胃肠症状:心衰患者多有胃肠道瘀血,又多长期服用强心、利尿以及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易出现胃肠功紊乱,如恶心纳呆、胃脘胀满等症状,又常可加重心衰,可加砂仁、陈皮、佩兰等健脾行气的药物,调和胃肠功能,以助后天之本。(6)口干渴: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而损伤阴液,常表现为口干渴,可用生地黄、石斛、元参、沙参等养阴生津的药物。顾景琰认为心衰乃五脏同病。治疗原则当以扶正补虚为本,祛除实邪为辅。补虚主在培补心肺肾脾,调和气血阴阳;祛邪主在和血通络,温化水湿。治疗常以参附汤与生脉散为基本方药。颜德馨认为心衰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关键点是心气阳虚,心血瘀阻,提出“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瘀血乃一身之大敌”的观点。在临床上将心衰分为心气阳虚、心血瘀阻即可基本把握心衰的辨治规律。心气阳虚为主者,以温运阳气为重要法则。心血瘀阻为主者,行

民间秘方里面的方子都是一个老中医几十年的心血

民间秘方 里面的方子都是一个老中医几十年的心血! 1、本报告所用药物,以食物为主,绝对无毒 2、为使读者易懂,剂量单位均用旧制,如:斤、两、钱等,有的用碗,是指一般性中碗。 3、所用药物凡带有*记号的一般可到中药店买,药店都有。 4、报告中所讲的醋,就是一般食用醋,如果用白醋的,报告中另有注明 5、报告中所讲的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 6、有些疾病治疗期间需忌口,是指用药期间如不忌口,则会影响疗效。 7、本报告共三部分,每部分最后均附有防病保健知识,本报告是一专家用了近十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医疗保健知识书刊,结合古代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秘方整理出来的宝贵资料。它汇聚了古今诸多名方、妙方、秘术,不仅能为百姓带来方便,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报告资料,而且,对一些中西医专业医生来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民间实用土方(上) 一、内科 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清热化痰。可与第九条同用。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0、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 1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12、胃、十二脂肠溃疡: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1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14、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15、肠胃炎、腹泻: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

省中医临床经验方汇总

邵念方协定方 中风2号 黄芪30 首乌24 桃仁15 川芎15 鸡血藤30 葛根30 土元 6 生山楂24 水蛭 3 舒心饮 柴胡24 前胡15 元胡20 丹参30 党参24 栝楼3降香8 炙甘草3 保丹饮 黄芪30 党参24 麦冬30 丹参30 檀香10 砂仁6葛根24 菖蒲12 枣仁30 炙甘草6 滋水清肝饮 生地30 山芋肉10 山药15 泽泻24 云苓24 丹皮15 柴胡24 枣仁30 焦栀子12 苦参煎 苦参30 双花30 白头翁30 赤芍30 川椒15 生百部15 黄柏15 蛇床子15 冰片6 衍股消肿汤 怀膝60 桃仁15 红花15 苍术12 黄柏12 薏米30 防己12 三七粉6 穿山甲9 水蛭15 甘草9 滑膜炎1号 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 双花30 苡米30 萆解15 地龙12 车前子9 五加皮9 陈皮9 莪术9 甘草6 活骨2号 生熟地各3 肉苁蓉9 补骨脂9 骨碎补9 红参9 川断12 淫羊藿9 制龟板9 制鳖甲9 山甲3 当归9 丹参30 鹿角胶9 独活9 海桐皮15 海风藤15 全蝎6 甘草6 强脊汤 熟地9 防己12 肉苁蓉9 肉桂3 熟附子6 仙茅9 鲜灵脾9 防风15 川芎9 杜仲12 川断12 狗脊9 桑寄生9 细辛3 海风藤15 地龙9 乌梢蛇9 羌独活各15 甘草6 骨性关节洗药 当归9 防风15 灵仙15 透骨草15 海桐皮15 苏木9 川楝子9 桑枝9 姜黄9 花粉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6 制草乌6 红花9 蔓荆子15 白芷9 羌活15 激活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桃仁9 红花9 伸筋草9 桂枝9 木香9 甘草6 激活2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乌梢蛇9 木香6 甘草6 川草乌各9 康复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杜仲9 枸杞30 骨碎补木香9 甘草6 康复2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 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乌梢蛇9 海风藤9 木香9 甘草6 清炎消肿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土元9 黄柏9 知母9 猪苓15 泽泻12 桃仁9 红花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车前子12 伸筋草9 木香6 甘草6 清炎消肿2号 败酱30 公英15 地丁9 双花30 连翘12 丹参15 赤芍12 丹皮9 猪苓15 泽泻12 车前子12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山甲9 大黄9 防己30 木香6 甘草6 牛膝15 止咳化痰汤 炙麻黄9 桃杏仁各9 川浙贝各9 当归12 丹参12 银花24 连翘9 厚朴6 瓜蒌30 半夏12 黄芩12 芦根18 桔梗18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 功效:清肺化痰 适应证:咳嗽痰多,胸闷气急,急性支 气管炎,伴喘息性胸闷气急,慢性喘息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小青龙汤加味 炙麻黄9 桂枝6 干姜6 细辛6 白芍12 半夏12 五味子9 丹参12 当归12 厚朴6 苏子12 莱菔子12 黄芩12 徐长卿9 公英24 甘草6 功效:温肺化饮 适应证:咳喘夜甚阵作,大便不实,或 腹泻,肩背胀痛,顽固性咳嗽,舌暗 淡,苔白黄腻。 平肝理肺汤 柴胡12 黄芩12 麻黄6 半夏12 厚朴6 干姜6 桔梗12 苏子9 杏仁9 瓜蒌18 丹参12 银花15 连翘9 党参9 炒枳壳9 云苓12 当归12 苍术9 芦根15 甘草6 功效:健脾调肝清肺 适应证;咳、气急、喘、阵作,作则剧 或有情志不畅,舌暗,苔卜黄,脉弦滑 或涩不利。 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汤加味 炙麻黄9 桂枝6 干姜6 白芍12 细辛6 五味子9 半夏12 黄芩12 当归12 丹参12 生石膏24 公英18 厚朴9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6 功效:清肺温阳化饮 适应证:喘咳阵作口干喜饮。 清上补下汤 柴胡12 黄芩12 当归12 厚朴9 丹参12 沙参18 桔梗12 公英15 生熟地各15 五味子9 党参12 枸杞12 川贝9 苏子12 莱菔子12 甘草6 功效:清肺补肾祛痰饮 适应证:久病咳喘,发热,口干,胸 闷。 加减参苏饮 党参9 云苓9 陈皮9 半夏12 桔梗12 炒枳壳9 苏叶9 连翘9 黄芩12 浙贝9 蝉衣9 薄荷9 瓜蒌9 枇杷叶6 芦根18 前胡9 沙参15 甘草6 加味苏子降气汤 苏子9 厚朴9 炒枳壳9 干姜6 当归12 肉桂6 半夏12 莱菔子12 前胡12 党参12 苍术9 甘草6 苏子导痰汤 苏子12 当归12 厚朴6 前胡9 半夏12 枳实9 胆星9 云苓9 海浮石12 炙牙皂6 桔梗12 甘草6 竹沥20ml 党参12 清痰化积汤 炒枳实9 半夏9 云苓9 香附12 焦山楂12 焦神曲12 炒谷麦牙12 内金6 沙仁6 莪术6 莱菔子12 苍术9 炒大黄3 焦山栀3 公英18 干姜3 伤食腹胀痞满 陶氏健肝汤 茵陈9 苍术6 丹参9 栀子6 白蔻6 厚朴6 山药12 枳壳6 公英15 香附12 连翘9 白术9 党参12 麦芽12 山楂12 甘草3 消炎利水汤 银花30 公英30 败酱20 苡仁30 连翘9 桔梗12 黄芩12 芦根18 车前草30 扁蓄12 石苇15 黄芪15 云苓皮18 大黄6 竹叶9 益肺行水汤 黄芪12 党参12 苍术9 白术9 云苓9 苡仁30 枳实9 车前子12

附1 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

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 北京市(5人) 王文友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张志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应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黄丽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高才达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 天津市(5人) 马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志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炳忠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 武连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洪义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 河北省(6人) 韩志河邯郸市中医院 张士舜石家庄市中医院 李淑荣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刘玉洁唐山市中医医院 刘启泉河北省中医院 高慧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西省(6人)

薛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高继宁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宋明锁山西省中医院 文洪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梁瑞敏山西省中医院 贾跃进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3人) 琪格其图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米子良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赵震生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 辽宁省(8人) 田素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白凤鸣辽宁省阜蒙县蒙医医院肖瑞崇沈阳市中医院 黄恩申沈阳市骨科医院 白长川大连市中医医院 杨世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李敬林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5人) 赵继福长春市中医院 刘大同吉林省人民医院 赵树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陈向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吴铁白城中医院 黑龙江省(6人) 卢芳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侯丽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隋淑梅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李维民佳木斯市中医医院 孙远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5人) 石仰山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 李鼎上海中医药大学 俞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陈以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朱培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苏省(8人) 孟景春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福贻江苏省中医院 张继泽江苏省中医院 赵化南连云港市中医院 李乃庚盐城市中医院 谢兆丰姜堰市中医院 曾学文盐城市中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