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

B.水圈

C.土壤岩石圈

D.生物圈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

B.脉搏、心率

C.代谢产热量

D.出汗量

E.温热感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

【答案】B

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

B.生活居住环境

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温室效应

C.酸雨

D.氮循环不平衡

E.以上都是

【答案】D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D

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C

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二氧化氯消毒法

E.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D

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毒理学指标

C.细菌学指标

D.水体自净指标

E.放射性指标

【答案】D

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

B.5.6

C.4.6

D.3.6

E.2.6

【答案】B

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

B.0.5米的高度

C.1.0米的高度

D.3米的高度

E.5米以上高度

【答案】A

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A.9.0吨

B.4.5吨

C.18吨

D.90吨

E.45吨

【答案】A

13.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

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

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

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

【答案】C

14.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

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

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

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

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

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

【答案】C

15.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A.痛痛病事件

B.黑脚病事件

C.光化学烟雾事件

D.水俣病事件

E.煤烟型烟雾事件

【答案】D

16.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A.过氧乙酰硝酸酯

B.醛类

C.臭氧

D.氧化烃

E.过氧化氢

【答案】C

17.山谷风的风向是()。

A.白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夜间由谷地吹向山坡

B.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谷地

C.冬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夏天由谷地吹向山坡

D.夏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冬天由谷地吹向山坡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8.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A.毒理学指标

B.细菌学指标

C.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D.放射性指标

E.流行病学指标

【答案】E

19.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两种浓度,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

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

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

C.急慢性中毒

D.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

E.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

【答案】E

20.堆肥法的原理是()。

A.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产生高温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

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

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1.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

B.提倡喝开水

C.多吃海带

D.供给碘化食盐

E.改善居住条件

【答案】D

22.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A.加入石灰使pH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

B.加入Ca(COI)Cl使pH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

C.加入硅酸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D.加入CaCl2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E.加入NaCl与镉元素结合

【答案】A

23.下列哪种因素可促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

A.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B.饮水的钙离子浓度低、硬度小、pH值低

C.当地气候干旱、半干旱,降雨量低于蒸发量

D.富含钙、硒和抗氧化物的饮食

E.饮水的钙、镁离子浓度高、硬度大、pH值低

【答案】C

24.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土壤(岩石)、食物和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答案】B

25.有三种类型的化合物,其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的特征不同,它们是()

A.有机物、无机物和金属化合物

B.有机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

C.无阈值化合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

D.无阈值化合物、有阈值化合物和必需微量元素

E.有机物、无机物和有阈值化合物

【答案】D

26.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

A.地势低凹

B.逆温

C.空气潮湿

D.气温高

E.大气SO2污染严重

【答案】D

27.家居环境铅污染主要与下列哪种家用化学品有关?()

A.化妆品

B.洗涤剂

C.涂料

D.粘合剂

E.杀虫剂

【答案】C

28.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A.皮肤色素代谢异常

B.掌跖部皮肤角化

C.末梢神经炎

D.乌脚病

E.麻痹性震颤

【答案】E

29.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

A.动物-土壤-人

B.人-土壤-人

C.土壤-人

D.动物-人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0.集中式给水水质监测的必测项目是()

A.细菌学指标、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

B.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

C.细菌学指标、色度和游离性余氯

D.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浑浊度

E.细菌总数、肉眼可见物和游离性余氯

【答案】A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

及答案(二)环境卫生学试题 1. 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 直线 B. U 型 C. S型 D .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 A 2. 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 A. 氰化物 B. 铬 C. 硝酸盐 D. 放射性物质 E. 砷、汞 【答案】 D 3. 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 明矶 B. 漂白粉、漂白粉精 C. 三氯化铁 D. 聚合氯化铝 E. 硫酸铝 【答案】 B

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A. 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 B. 远期和近期规划结合,总体和详细规划结合 C.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景观环境 D .经济技术合理 E.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 【答案】 D 5. 原生环境是指:() A. 天然形成,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 天然形成,且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C. 天然形成,且受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D. 天然形成,且受人和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E. 人类生存的环境 【答案】 A 6. 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 A. O3 B. PANs C. 醛类化合物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7. 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 A.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B .化妆品痤疮

C.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

D.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 E. 军团菌病 【答案】 E 8.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 A. 痛痛病 B. 水俣病 C.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D. 温室效应 E. 光化学烟雾事件 【答案】 D 9.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PH 值的影响,其特点是:() A. PH 值低,金属溶解度高 B. PH 值高,金属溶解度高 C. PH=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D. PH >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E. 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 PH值无关 【答案】 A 10. 下列何者不是影响饮水氯化消毒的因素:() A.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B. 加氯设备 C. 水的PH D. 水的浑浊度 E. 水温

2014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考试科目和参考用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介绍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代码077802 专业概况:我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本学科早在1985年就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该领域我国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基础理论研究、环境监测与评价和卫生工程技术(包括尘、毒控制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学制3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工程控制技术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研究能力,以及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规划管理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劳动保护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学校等从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规划、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空气净化原理、毒理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监测技术、现代除尘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毒物控制技术、人机工程学和膜分离技术等。 学科地位:我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也是国内首批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具有较悠久的办学历史。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人才,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的专家,为我国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术带头人姜亢教授作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协会工业防毒专委会主任委员,在工业毒物控制、作业环境有毒因素检测评价、作业姿势与疲劳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显著特色,被聘为卫生部职业危害评价专家组成员、专家授课教师,北京市职业卫生专家库成员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顾问。本学科在噪声控制、尘毒控制等职业危害控制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专业培养特色:本学科特色是以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控制职业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发生。包括尘毒控制技术、噪声振动控制技术、职业卫生监测和人机工程等职业卫生基础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同时加强水环境和废固处理理论与工程技术等环境卫生方向的研究工作。 自身的优势: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雄厚,由3名教授、5名副教授和2名讲师组成学术梯队,其中5人拥有博士学位。在任的教授、副教授长期从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中有3人是卫生部专家组成员,担任着国家及北京市学术机构中的重要职务。另外,本学科还聘请北京市科委的专家、北京市开发区明星企业研究员,以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担任导师。另外,我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科技创新平台还拥有精密噪声分析系统、建筑声学分析测试系统、烟气综合分析仪、气相色谱(Agilent7890A-MS)、高效液相色谱(Agilent1200-MS)、紫外可见(Cary50)、离子色谱仪(ISC1500)、原子吸收光谱仪(ContrAA-700BU)和粉尘浓度测定仪等先进的卫生检测仪器设备,为创新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多年来,本专业导师带领研究生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北京市政府等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多项。目前,本专业导师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和多个横向研究课题。年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 收录。

(完整word版)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 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卫生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 小儿体温( )为低烧。 A. 35.5~36.4℃ B. 36.5~37.4℃ C. 37.5~38℃ D. 38℃以上 2. 下列不属于婴幼儿耳的特点的是( ) A. 耳廓易生冻疮 B. 易患中耳炎 C. 外耳道易生疖 D. 对噪声迟钝 3. 鼻腔的易出血区在( ) A. 鼻中隔后方 B. 鼻中隔中部 C. 鼻中隔前下方 D. 鼻中隔前上方 4. 大脑右半球( ) A. 具有潜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 B. 具有显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 C. 具有潜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 D. 具有显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 5.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B. 维生素C可防癌、抗癌 C. 维生素C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D. 蔬菜漂洗过多易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 6. 下列属于化学消毒法的为( ) A. 机械法 B. 煮沸法 C. 漂白粉 D. 漂白粉 7. 从胎盘、乳汁获得抗体是( ) A. 自然自动免疫 B. 自然被动免疫 C. 人工自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8. 鼻是保护( )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作用。 A. 咽 B. 喉 C. 肺 D. 气管 9. 不属于传染病传染三环节的为( ) 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传染途径 D. 易感者 10. 三种睡眠障碍中醒后有异常表现的为( ) A. 夜惊和梦魇 B. 梦游症 C. 夜惊 D. 梦魇 11. 睡眠不足会引起儿童( ) A. 食欲减退 B. 精神一般 C. 脾气温顺 D. 不打瞌睡 12. 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是( ) A. 食盐和食碱 B. 病原微生物 C. 动植物本身 D. 有毒化学物 13. 口服糖丸是( )疫苗。 A. 百白破 B. 脊髓灰质炎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1.微量元素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直线 型 型 D.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B 2.下列哪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无关:() A.胃癌、食管癌 B.肝癌、胰腺癌 C.宫颈癌 D .结肠癌、膀胱癌 E. 乳腺癌 【答案】C 3.下列何者不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A.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 B.水温 C.混凝剂种类和搅拌强度 D .滤料颗粒大小 E.水的PH值和酸碱度 答案】D

4.城市规划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为避免城市热岛效应,应将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迁移至城市周围。 B .北方寒冷地区,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可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C.南方炎热地区,可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D.应尽量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建成河(湖、海)滨公园 E.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宜作居住区用地。 【答案】A 5.克汀病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砷中毒 B.碘缺乏 C.饮水硬度过低 D.缺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 A.饮水受镉污染 B.水中铬污染 C.水中砷超标 D.饮水中汞含量超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D.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E 8.引起痛痛病的物质是:() 【答案】D 9.氟斑牙的发生最常见于:()岁以下幼儿 岁以下儿童 ?15岁儿童 D.成年后迁入病区的氟骨症患者岁以上成年人 【答案】C 10.下列何者为介水传染病:() A.痢疾、乙型肝炎、伤寒 B.伤寒、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 C.霍乱、伤寒、乙脑

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出发,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1.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具有扎实的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解决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学术交流。 3. 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要求。 4. 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强烈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2.职业卫生工程学。 3.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基础理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三年。其中一年半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学习、调研和选题等工作,不少于一年的时间用于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学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一年毕业。 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但未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1. 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选修课。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本专业研究生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其中:必修课为26学分,选修课为16学分。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每门必修课成绩达到70分(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二门以上本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 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 1.专题研讨 由导师、相关学科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加。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有关前沿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讨。由研究生综述、分析评价所阅读的文献资料或报告自己的论文工作进展,导师和其他教师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向学院提交“专题研讨简况表”和研讨报告。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累计不少于六次。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由导师提出教学实践内容和时间,学院具体安排实施。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月的助教工作量。教学实践结束后,填写“教学实践情况考核表”由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写出评语。 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4.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应参加导师所从事的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单选题 1反刍动物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的产热属于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2动物妊娠时的产热为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 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3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4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爱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格罗杰法则 5等热区的上限叫做 A临界温度B过高温度C舒适温度 D皮肤温度 6家畜热应激最严重的环境为 A.高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低温、低湿 D.高温、高湿、无风 7 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艾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伯格曼法则 D.个罗杰法则 8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属于下列哪种产热形式? A.肌肉活动产热 B.热增耗 C.生产产热 D.基础代谢产热 9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0在太阳辐射中,穿透力最强的光线是 A紫外线 B 可见光C红外线 D蓝光 11畜舍中对家畜没有直接危害的有害气体是 A 氨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2水体“三氮”指标在分析水质时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高,说明了什么? A水体无污染 B水体正在自净 C水体已经自净 D不能说明问题 13在畜舍建筑朝向设计中,应考虑畜舍纵墙与夏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角度,可减小涡风区,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其适宜的角度为 A. 0° B.10~20° C. 90° D.30~45°

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1.微量元素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直线 B.U型 C.S型 D.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B 2.下列哪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无关:() A.胃癌、食管癌 B.肝癌、胰腺癌 C.宫颈癌 D.结肠癌、膀胱癌 E.乳腺癌 【答案】C 3.下列何者不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A.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 B.水温 C.混凝剂种类和搅拌强度 D.滤料颗粒大小 E.水的PH值和酸碱度 【答案】D 4.城市规划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为避免城市热岛效应,应将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迁移至城市周围。 B.北方寒冷地区,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可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C.南方炎热地区,可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D.应尽量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建成河(湖、海)滨公园。 E.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宜作居住区用地。 【答案】A 5.克汀病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砷中毒 B.碘缺乏 C.饮水硬度过低 D.缺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 A.饮水受镉污染 B.水中铬污染 C.水中砷超标 D.饮水中汞含量超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7.COPD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D.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8.引起痛痛病的物质是:() A.Cr B.As C.Hg D.Cd E.Pb 【答案】D 9.氟斑牙的发生最常见于:() A.2岁以下幼儿 B.6岁以下儿童 C.7~15岁儿童 D.成年后迁入病区的氟骨症患者 E.20岁以上成年人 【答案】C 10.下列何者为介水传染病:() A.痢疾、乙型肝炎、伤寒 B.伤寒、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 C.霍乱、伤寒、乙脑 D.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阿米巴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1.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 A.漂白粉 B.硫酸钙 C.硫酸铝 D.臭氧 E.硫代硫酸钠 【答案】C 12.复氧作用是指()。 A.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B.水中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氧不断地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C.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D.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氧不断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E.地面水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所含的氧量 【答案】B 13.对大气中某一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时,在风向比较固定的情况下,其布点可选用()。

2012年12月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考核试题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写出3类)___________、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浸泡灭菌;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为 _____________。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测指示菌为____________. 3、平板暴露法采样时,物品准备:9cm直径无菌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无菌纸。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处理后、操 作前进行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_____________.方法:室内面积≤30㎡,设一条对角线取______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_____点;室内面积>30㎡,设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及中心点。采样时,动作要轻,注意布点顺序、收取顺序要一致;采样后,注意做__ _________。Ⅱ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_cfu /cm3,Ⅲ类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 cfu /cm3。 4.物体表面采样时,物品准备:5cm×5cm的标准无菌规格板、装有无菌棉拭子+10ml采样液、酒精灯和弯盘。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_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__表面;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2。 5、Ⅰ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 cfu /cm2。Ⅱ 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 cfu /cm2。Ⅲ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__ cfu /cm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__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6、医疗用品卫生标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_. 接触皮肤或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共25分) 1、关于无菌器械保存液和消毒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无菌器械保存液应该是无菌的,最多允许检出少量微球菌 B、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2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C、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总数应≤5 cfu/ml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cfu/ml,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E、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2、关于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B、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C、灭菌剂每月生物监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的浓度应每天监测 E、对戊二醛浓度的监测应每月不少于1次 3、关于地面和拖洗工具的消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地面应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既能消毒,又能增白 B、因为2%戊二醛是高水平消毒剂,有条件时最好用戊二醛拖地,消毒效果好 C、地面应湿式轻扫,保持清洁,局部有血迹等污染时局部用消毒剂处理 D、脱洗工具使用后先洗净,再消毒,然后晾干 E、检验科的地面每天均需用消毒剂脱洗 4、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E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汽灭菌法 5、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A、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碘伏 D、洗必泰 E、异丙醇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完整版题目与答案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卫生学实习六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 、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2 、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3 、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1原则: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必须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防止漏诊、误诊、冒诊。)辅4 ((3)临床表现)详细可靠的职业史依据:(1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5()排除其他助检查结果 处理原则:治疗、落实待遇尤其是可疑/生产环境资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收集当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2毒物监测资料,深入生产现场弄清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个体防护与个人卫生情况等,从而判断患者在该作业环境中工作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以及接触机会的大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此为诊断的基本依据,以推测有无职业中毒可能。 3、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职业中毒的诊断(中毒事故(21)查明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5)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4性质的认定)(3)责任认定;()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6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岁,近年来常感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右上肢发麻,食欲减退,腹部隐痛。,男性,患者赵42** [案例一] ,次℃,脉搏收治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因数日未解大便,并出现腹绞痛,/min7037.1,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未次,血压呼吸120/70mmHg/min20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 X1] [问题讨论、上述资料中,你认为患者的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1)3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答: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接触)排除其他。所以该病人的病史中还应补充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 史、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2答:腹绞痛主要由腹部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常见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盆腔炎、急性胃炎、肝硬化、肠梗阻、胆道或输尿管梗阻、胆石症、胆道蛔虫、肾绞痛、胃肠痉挛、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 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是什么?哪些行业可接触该毒物?答:可引起腹绞痛:铅,有机磷毒物,毒蘑,毒扁豆碱,斑蝥,乌头碱,巴豆,砷,汞,磷化合物,腐蚀铅尘或铅蒸气;熔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矿开采及冶炼、铅:常见致职业中毒的有性毒物等。接触机会: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 进一步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患者在某私人铅酸蓄电池厂工作年,每天工作小时。疑为慢性铅1012中毒。 [问题讨论2] 4、慢性铅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答:(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也称铅绞痛)。 (3)血液及造血系统:可有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气、水、土壤、饲料和其它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应激: 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的总和。 3、应激源: 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4、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 生产性能: ①、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②、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一般认为在应激情况下,会导致幼畜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发育及成熟受阻,从而使家畜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③、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④、应激对肉质的影响: 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以及少数产生DFD肉。健康: 应激因子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或心理平衡而影响其抗病能力。5、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 (1)、改善环境条件。①避免环境骤变。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2)、选育抗应激品种。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如仔猪的氟烷测验。

(3)、药物的应用。①xx类: 如Vc、V 1 / 16 B、VE 。②镇静剂: 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③抗应激制剂: 琥珀酸盐、延胡索酸。④电解质: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 ;5%NaHCO3静脉注射等。⑤其它: 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4)、加强锻炼。可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因子的耐受能力 第二、三章 1、xx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 2、等热区: 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3、露点: 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4、舒适区: 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一、A1 1、对生态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 B、使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 C、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所连接的稳态系统 D、构成生物群落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E、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最本质的联系是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吸收与排泄 C、信息传递 D、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 E、营养物质的转换 3、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 A、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 B、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 D、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E、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4、食物链的概念是

A、生物与生物间因化学因素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B、生物与生物间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C、生物与环境间因食物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D、生物与环境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E、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5、生态系统是由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他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6、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B、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平衡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D、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7、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A、剂量或强度 B、作用持续时间 C、受害的人群数量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00402)(2015版) 一、培养目标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 (二)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求知若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勇攀职业医学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 (三)尊敬师长,团结同志,自觉树立精诚相待、克己奉公的团队精神。 (四)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习本学科、专业的先进理论、先进技术,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 (六)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职业卫生事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职业卫生学 2、职业病学 3、卫生化学 4、职业流行病学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1、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习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学习学位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主要学习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科学研究或实践及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为两年半。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所修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一)、学位课程

(二)、专业课、专业英语 1.职业卫生学研究方向: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学分)、环境卫生学(1学分)、毒理学基础(2学分),合计5.0学分。 2.职业病学研究方向: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学分)、内科学(2学分)、医学诊断学(1学分),合计5.0学分。 3.卫生毒理学研究方向:毒理学基础(2学分)、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1学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学分),合计5.0学分。 4、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方向:流行病学(2学分)、分子毒理学基础(2学分)、社会医学(1学分),合计5.0学分。 专业课基本要求:各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学习上述专业课,5学分的专业课不得少于80学时,学习方式可以讲课、答疑、质疑、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通过专业课学习,硕士生应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专业先进技术,结合中外文文献的查阅,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及现状。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统一组织笔试。 专业外语基本要求:各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学习相关专业外语知识,2学分的专业课不得少于32学时,开课方式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可以讲课、答疑、质疑、文献资料阅读、文献资料翻译、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通过专业外语学习,硕士生应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及词组;能以每分钟80-100次左右的速度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外文资料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5—20万英文词(包括专著、教材、论文、文摘等);能以每小时350个外文单词的速度翻译外文资料,能以每小时250个汉字的速度将中文资料翻译成外文,翻译应达到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言错误;能借助词典撰写论文摘要,并写出10篇左右的文献摘要、综述。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统一组织笔试。 五、必要环节 1、文献阅读与综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题

【【【名词: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 3.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 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 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例如:农田、牧场、温室、住房、畜舍的小气候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 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 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 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 1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每克水蒸发能吸收2.43KJ的汽化热) 15.辐射、传导和对流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也称为“显热发散”或“可感散热”。 16.潜在发散:蒸发散热只能使环境湿度升高,称为“潜在发散” 17.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18.化学调节(产热调节):在较严重的热或冷应激下,散热调节已不能维持体温恒定,则必须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热的产生,把此种调节称为化学调节。 19.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 20.临界温度(LCT):指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也叫下限临界温度。 21.舒热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 22.生产工艺:是指畜牧生产上采用的生产方式(畜群组成、周转方式、饲喂饮水除粪方式和产品的采集等)和技术措施(饲养管理措施、卫生防疫制度、废弃物处理方法等) 23.饲养方式:是指为便于饲养管理而采用的不同设备、设施(栏圈、笼具),或每圈(栏)容纳畜禽的多少,或畜禽管理的不同形式24.通风:气温高时,加大气流流动,使动物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 25.换气:在密闭舍内,引进舍外的新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气体,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排出舍内水汽、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 26.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即1:X 27.入射角:是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所引的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入射角一般不少于25oC 28.透光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透光角一般不少于5oC 【29.相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30.露点:空气中水气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露点 31.空气湿度(气湿):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物理量叫做,简称气湿 32.肌肉活动产热:即动物由于起卧、站立、运动、争斗、采食,使役等肌肉活动增加的产热量。 33.生产过程产热:动物的生殖、生产、生长都会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产热量即生产过程产热 34.噪声: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震动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角度讲,凡是使人讨厌烦躁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35:饲喂方式:是指不同的投料方式或饲喂设备 36.外围护结构: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的外壳,将畜舍的空间与外部隔开,称外围护结构 37.基础:指墙突入土层的部分,是墙的延续和支撑(决定了墙和畜舍的坚固和稳定性) 38.冻账层:基础下承载荷重的那部分土层 39.导热系数(λ):表示当物体厚度1m,两表面温差1 ° C 时,1h内1 m2面积传导的热量。常用的一个指标。(w/ m.h. ° C )40.热阻(R0):当热通过畜舍外围护结构传递时受到的阻力。即当结构两侧温差1度,通过每平方米面积传出1J热量所需要的小时数 41.容重(γ):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kg/m3)。 42.空隙率:材料中空隙所占的百分率 43.热压:当舍内不同部位的空气因温热不匀而发生比重差异时,产生的空气压力 44.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空气、水体、土壤和饲料的污染,达到致害的程度 45.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物质 46.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在生物圈内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 47.水的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污染逐渐消除,这个过程称水的自净 48.细菌总数:1 ml 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集落总数饮用水≤100个/ml 【【【简答:1】简述应激反应的发展阶段? 答:应激反应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惊恐反应、抗拒阶段、结束阶段 (1)警恐阶段:应激因素产生→畜禽感受到,应激因素进入战备状态。 (2)抗拒阶段:很快进入此阶段分泌功能强,呼吸快,心跳快,惊恐,奔逃,生殖免疫等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3)结束阶段:因应激因子的强弱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结束有三个表现: a.应激因子消失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b.逐渐适应应激因子刺激。 c.无法适应刺激而死亡或淘汰。 2】综述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和消除(或缓解)应激的措施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激主要指病理性应激,应激(病理应激)对畜禽机体的影响: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降低;导致动物生长停滞、饲料转化率降低。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使之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3.对生殖的影响:应激可使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LTH)等分泌减少,幼年动物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动物性腺畏缩,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发育不良,并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儿发育因此我们要控制应激的发生,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及其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方式、密度、饲喂饮水、清粪、光照等2 药物防治3 开发专用型复合抗应激添加剂4 培育抗应激动物品种 4】简述温热环境对家畜的影响?答:温热环境对畜禽发生作用:(1)直接影响:温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调节对畜禽发生影响。 (2)间接影响:①除高温、高湿和强太阳辐射外;②炎热多雨地区植物生长快,粗纤维含量较多,可消化物质和净能含量相对较少; ③矿物质和含氮物质易被淋洗,植物中的矿物质和粗蛋白亦较少。 ④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加重畜禽热负担,矿物质,蛋白质少对生长不利 3】阐述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对畜禽的作用及其控制措施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答案】 B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土壤岩石圈 D. 生物圈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2. 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 皮肤温度、体温 B. 脉搏、心率 C. 代谢产热量 D. 出汗量 E. 温热感 【答案】 C 3. 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 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 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 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 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 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4.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自然环境 B. 生活居住环境 C.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 引起 "富营养化 "的原因是()。 A. 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 温室效应 C. 酸雨 D. 氮循环不平衡 E. 以上都是 【答案】 D 6. 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 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 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 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 居住建筑基底面积 /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 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 D 7.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 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 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 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 C 8. 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 普通氯化消毒法 B. 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 二氧化氯消毒法 E. 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 D 9. 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 毒理学指标 C. 细菌学指标 D. 水体自净指标 E. 放射性指标 【答案】 D 10. 酸雨是指降水的 pH 值小于()。 B. 5.6 C. 4.6 D. 3.6 E. 2.6 【答案】 B 11. 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 呼吸带高度 B. 0.5 米的高度 C. 1.0 米的高度 D. 3 米的高度 E. 5 米以上高度 【答案】 A 12. 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 吨,煤中含硫量为 1%,约有 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 SO2()。 A. 9.0 吨 B. 4.5 吨 C. 18 吨 D. 90 吨 E. 45 吨 【答案】 A 13.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 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C. 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 A. 6.6 B. 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