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课考核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9107283.html,

病理学实验课考核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意义

作者:张志兴等

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14期

摘要: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的重要环节,由于传统的教学以及考核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通过一些改革改变这种现状。本文讨论了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改变其考核模式的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及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诊治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我校对病理学教授情况和授课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病理学实验课作为整个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演练场[1]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学习效果。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目的不但在于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要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连贯性教学。

一、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一)传统病理学实验的教学与考核方式

一直以来,病理学实验课作为考查课的形式设置,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实际操作为辅。我校为提高教学质量,于2012年引进了Motif显微数码互动系统[2,3]来完善教学设施。通过这套系统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观察疾病镜下病理学特点的过程中实现充分的互动,加强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

该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为实践操作,成绩结构由平时成绩与实践操作考试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0.1,其评定方法按照学生完成课上作图作业情况及课堂表现予以评定。实践操作考试的考核方法为识图答题,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播放幻灯片,考生在20分钟内完成10张镜下图片及大体标本图片的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作答。

(二)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堪忧

在长期的病理学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学生的反馈认为病理学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在学习病理学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厌倦情绪。

在教学手段上,使用的教学影片比较陈旧,授课内容及形式也比较保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