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

目录

难点1 守恒法 ........................................ 难点2 估算法 ........................................ 难点3 差量法 ........................................ 难点4 和量法 ........................................ 难点5 设一法 ...................................... 难点6 奇偶数法 .................................... 难点7 关系式法 ...................................... 难点8 虚拟法 ........................................ 难点9 混合气体组成的讨论 .......................... 难点10 等质混和等体混 ................................ 难点11 浓度不同产物异 ................................ 难点12 顺序不同现象异 ................................ 难点13 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 难点15 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 ............................ 难点16 水的电离 ...................................... 难点17 溶液的pH ...................................... 难点18 溶液的蒸干与浓缩 .............................. 难点19 平衡结果求取值 ................................

难点20 等效平衡解题模式 .............................. 难点21 切割法 ........................................ 难点22 均摊法 ........................................ 难点23 燃料电池 ...................................... 难点24 电解原理 ...................................... 难点25 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 难点26 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妙解 ........................ 难点27 一类无机推断题 ................................ 难点28 最低系列原则 .................................. 难点29 商余法 ........................................ 难点30 有机分子空间构型 .............................. 难点31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 难点32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33 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 ............................ 难点34 先定后动法 .................................... 难点35 残基法 ........................................ 难点36 构造法 ........................................ 难点37 数据推断题 ....................................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难点1 .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有19.7 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

●案例探究

[例题]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13.400 g溶于水配成500.00 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 g。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 -)∶c(Br-)为

A.3∶2∶1

B.1∶2∶3

C.1∶3∶2

D.2∶3∶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

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

n(Ca2+)= n(Cl-) +n(Br-),错选A。

解题思路:1个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

2n(Ca2+) = n (Cl-) +n (Br-)

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

●锦囊妙计

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电子守恒

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原子守恒

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4.质量守恒

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

此外,还有物料平衡,将编排在第16篇——水的电离中。

●歼灭难点训练

1.(★★★)将3.48 g Fe3O4完全溶解在100 mL 1.00 mol/L 的H2SO4(aq) 中,然后加入

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 K2Cr2O7(aq)25.00 mL,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且Cr2O 2

7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KOH :90.00%。取此样品1.00 g 放入46.00 mL 1.00 mol·L-1 的HCl(aq) 中,过量的HCl 可用1.070 mol/L 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

3.(★★★★)A、B、C三种物质各15 g,发生如下反应:

? D

A+B+C?→

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30 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 g 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 9 g

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 6 g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D.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 g

4.(★★★★★)

(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近O2-的核间距离为a×10-8cm,计算NiO晶体的密度(已知NiO摩尔质量为74.7 g·mol-1)。

图1—1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1—1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守恒得如下关系:

提示:根据Na 原子守恒和SO-2

4

2NaOH ~ Na2SO4~ H2SO4

则:n(NaOH) = 2n(H2SO4)

c(NaOH)·V [NaOH(aq)] = 2c(H2SO4)·V [H2SO4(aq)]

V [NaOH(aq)]可求。

答案:800 mL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Fe3O4中+2 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Cr2O-2

中+6 价铬所得电子物质的量

7

相等。

1

mol

g 232g 48.3-?×(3-2)= 0.02500 L ×c (Cr 2O -

27)×(6-3)×2。 答案:0.100 mol ·L -

1

2.提示:根据 Cl 原子守恒得:

n (KCl) = n (HCl) = 1.00 mol ·L -1×0.04600 L = 4.60×10-

2 mol ,m (KCl) 易求。 答案:3.4

3 g

3.解析:第一次反应 A 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入 A 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 C ,说明 A 、B 恰好完全反应。则:

m 反(A)∶m 反(B) = (15 g +10 g)∶15 g = 5∶3

第一次反应耗 B 的质量m B 为:15 g ∶m B =5∶3,m B =9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 质量为:15 g -9 g=6 g 。 可见(A)选项不正确。

根据m A +m B +m C =m D ,可知生成30 g D 时消耗C 的质量。 m C =30 g -15 g -9 g=6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 质量为:15 g -6g=9g 。 又见(B)选项不正确。

易见反应消耗A 、B 、C 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15 g ∶9 g ∶6g=5∶3∶2 (C)选项不正确。

答案:D

4.提示:由题得 NiO 晶体结构(如右图)。其体积为:

V = (a ×10-

8cm)3

右图向三维空间延伸,它平均拥有的 Ni 2+、O 2-

数目为:

N (Ni 2+

) =N (O 2-

) =

81×4 =2

1

=N (NiO) 由密度公式得:

ρ(NiO) =A

3812)cm 10(a mol g 7.74)NiO ()

NiO ()NiO ()NiO (N V M V m -m ???=

=-。 (2)(电荷守恒法)设 1 mol Ni 0.97O 中含Ni 3+

物质的量为x ,则Ni 2+

的物质的量为(0.97 mol -x );根据电荷守恒得:

3x +2×(0.97 mol -x )=1 mol ×2 x =0.06 mol

N (Ni 3+)∶N (Ni 2+

)=0.06 mol ∶(0.97 mol -0.06 mol)=6∶91

答案:(1)A

N a 2)cm 10(mol g 7.743

81

???-- (2)6∶91

难点2 .估算法

估算就是不算,估算法是通过推理、猜测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

●难点磁场

不要计算,请推测下列题目的答案,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 、Y 两种元素,甲、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30.4% 和 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 XY 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A.XY

B.X 2Y

C.X 2Y 3

D.X 2Y 5

●案例探究

[例题]在 100 mL 0.10 mol ·L -

1的 AgNO 3(aq) 中,加入 100 mL 溶有 2.08 g BaCl 2 的溶液,再加入 100 mL 溶有 2.50 g CuSO 4·5H 2O 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混合过程中,逸出无色气体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 (Cu 2+) = 0.01 mol ·L -

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及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知识依托:Ba 2+

与 SO -

24、Ag +

与 Cl -

的反应及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数字运算失误。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计算法):n (Ag +) = 0.100 L ×0.10 mol ·L -

1 = 0.010 mol n (Ba 2+) = n (BaCl 2) =

1

-mol

g 208g

08.2?= 0.0100 mol n (Cl -

) = 2n (BaCl 2) = 0.0200 mol

n (SO -

24) = n (CuSO 4·5H 2O) =

1

-mol

g 250g

50.2?= 0.0100 mol 首先 Cl - 与 Ag +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

Ag + + Cl -

==== AgCl ↓ 0.010 mol 0.010 mol 0.010 mol

反应后剩余 Cl -

:0.0200 mol -0.010 mol = 0.010 mol 。其次 Ba 2+

与 SO -

24发生反应生

成白色 BaSO 4 沉淀:

Ba 2

+ SO -

24==== BaSO 4↓

0.010 mol 0.010 mol 0.010mol

生成BaSO 4 0.010 mol 。反应后溶液中含 Cu 2+

,其浓度为: c (Cu 2+

) =

3

L 0.100mol 010.0?= 0.033 mol ·L -

1

与备选项对照,可知答案。

方法2(估算法):最后 Cu 2+

留在溶液中,溶液浅蓝色,A 项不可选。由 CuSO 4·5H 2O

的质量是3位有效数字,及溶液的体积也是3位有效数字可推知c (Cu 2+

)应为3位有效数字,D 项不可选。由于溶液混合时,只发生 Ag +

与 Cl -

、Ba 2+

与SO -

24的反应,所以也不会逸

出气体,C 项不可选。

答案:B

评注:就解题效率而言,估算法大大优于计算法。 ●锦囊妙计

估算法虽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但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计算题是不能用估算法解决的。尝试用估算法解题是好的,但面对每一个题都想用估算法解决,有时也会

●歼灭难点训练

1.(★★★)有规律称:强酸溶液每稀释10 倍pH 增加1 ,强碱溶液每稀释10 倍pH 减小1,但此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问将pH = 3 的H2SO4(aq) 稀释105,其pH 为( )

A.8

B.7

C.2

D.3

2.(★★★★)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aq)1 L(密度为1.06 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3.(★★★★)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反应可用下式表示:2R —H +M2+

?MR2+2H+,若将100 mL 水经过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流出液用0.10 mol·L-?→

1的NaOH 溶液中和,完全反应后用去NaOH 溶液20 mL,若此水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Ca2+,则100 mL 水中含有Ca2+为( )

A.20.03 mg

B.40 mg

C.80.16 mg

D.160.32 mg

4.(★★★★★)图2—1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 = 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C 是A、B 的混合气体,则C 中:n(A)∶n(B)为( )

A.2∶1

B.1∶2

C.1∶1

D.任意

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图2—1

解析:由于甲分子中含X:30.4%,且N(X)∶N(Y) = 1∶2,现乙分子中含X:25.9%,小于A 中X 的百分含量,故可估算出乙分子中,N(X)∶N(Y)必小于1∶2,只有D 选项中N(X)∶N(Y) = 1∶2.5 符合题意。

答案:D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酸不可能稀释为碱,也不可能稀释后pH 变小或不变。

答案:B

2.解析:电解NaOH(aq) 的实质是电解水。随溶液中水的减少,w(NaOH)逐渐增大,因而C、D项不可选。电解时阳极产生O2,阴极产生H2,其质量前者大,后者小,故B项

答案:B

3.提示:由题意:n (Ca 2+

) =

21n (H +) =2

1n (NaOH),根据数据可断定n (Ca 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又:m (Ca 2+

) = n (Ca 2+

)×M (Ca 2+

),则m (Ca 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B 4.提示:首先排除任意比。由图可知: 1 mol A 耗用 0.5 mol O 2,1 mol B 耗用2 mol O 2;若 A 、B 以1∶1混合,则 1 mol C 耗用 1.25 mol O 2,而图中 1 mol C 耗用1 mol O 2,可见 A 、B 混合物中,n (A)∶n (B)>1∶1。观察备选项可知答案。

答案:A

难点3. 差量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象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 1.00 mol · L -

1的 H 2SO 4(aq )100.0 mL ,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量..的镁粉和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 g 和b g ),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1)a 、b 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2)a 、b 的取值范围为 。 ●案例探究

[例题]将上题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改为:少量镁粉、过量铝粉,其他不变,试求之。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应用差量进行过量计算的能力。 知识依托:Mg 、Al 与 H 2SO 4 的反应;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应用过量物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忽视有效计算得出不确切的答案。

解题思路: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表明两烧杯内质量净增数值相等。则可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

n (H 2SO 4) = 1.00 mol ·L -

1×0.100 L = 0.100 mol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mol 24

a

g 12

11a

2 Al +

3 H 2SO

4 ====Al 2(SO 4)3 + 3 H 2↑ 54 g 3 mol 6 g

g 80.1 0.100 mol

g 200

.0 (波纹线上为求出数值,下同)。根据题意: ①

24

a

< 0.100 (H 2SO 4 过量) ②b >1.80

(Al 过量)

③b g -0.200 g =

12

11a

g (净增值相等)

由①③得:b <2.40,结合②可知 b 的范围。 由②③得:a >1.75,结合①可知 a 的范围。 答案:(1)11 a = 12 b - 2.40 (2)1.75<a <2.40,1.80<b <2.40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形,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 1.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

2.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 ●歼灭难点训练

1.(★★★)10.0 mL 某气态烃在 50.0 mL O 2 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 35.0 mL 的气体混合物(所有气体的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3H 8

D.C 3H 6 2.(★★★★)用 H 2 还原 x g CuO ,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 g ,共用掉z g H 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A.

9

8

(x -y ) g B.

8

9

(x - y ) g C.9 z g D.

40

9

z g 3.(★★★★)总压强为 3.0×107 Pa 时,N 2、H 2 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3)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 2.5×107 Pa ,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

A.35%

B.30%

C.

4

1 D.

5

1 4.(★★★★★)已知 NH 3 和 Cl

2 相遇,发生下列反应: ①8NH 3+3Cl 2 ==== N 2+6NH 4Cl (NH 3过量) ②2NH 3+3Cl 2==== N 2+6HCl (Cl 2过量)

今向过量的 NH 3 中通入少量的 Cl 2。若开始时 Cl 2、NH 3 混和气体中 Cl 2 的体积分数为 x ,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分别是 a L 和 y L 。则:

(1)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题设条件下,H 2SO 4过量,则: Mg + H 2SO 4====MgSO 4+ H 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mol 24

a

g 12

11a

2 Al +

3 H 2SO 4====Al 2(SO 4)3+3H 2↑ Δm 5

4 g 3 mol 6 g 48 g

b g

mol 18

b

g 9

8b 由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得:

a b 12

11

98 ,即:32 b = 33 a ①

24

a

< 0.100 ①

由 H 2SO 4过量知:

18

b

<0.100

①②联立,解得:b <2.48。不满足③,舍去。 ①③联立,解得:a <1.75。满足②,为正确答案。 答案:(1)32 b = 33 a (2)a <1.75 b <1.80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用体积差进行计算: C x H y (g)+(x +4y )O 2(g)??→?点燃点燃x CO 2(g)+2

y H 2O(l) V 前-V 后 1 L

1+

4

y

10.0 L

25.0 L

y = 6。 答案:BD

2.提示:用固体质量差进行计算: H 2+CuO ?

====Cu +H 2O

Δm 80 g

64 g 18 g

16 g

g )(8

9

y x - x g -y g 不可用 z g H 2 进行计算,因为用掉的 H 2 并非全都参加了反应;不可只用 x g 进行计算,因为 CuO 未全部参加反应;不可只用 y g 进行计算,因为 y g 是 CuO 和 Cu 的质量和。

答案:B

3.提示:本题有多种解法,根据压强差计算尤为简捷:由于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所以:

N 2+3 H 2 2 NH 3 Δp

1 3

2 2

p (NH 3) 3.0×107 Pa -2.5×107 Pa ,

p (NH 3) = 0.5×107 Pa ,

?(NH 3)=Pa 102.5Pa 105.07

7??=5

1

。 答案:D

4.解析:NH 3 过量,Cl 2 不足,只发生反应①: 8 NH 3+3 Cl 2==== N 2+6NH 4Cl ΔV 8 L 3 L 1 L 10 L

38ax

L a L ·x 3

ax L

3

10ax

L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则:

3

8ax

<a (1-x )L x <

11

3 y L = a L -3

10ax

L 。

答案:(1)0<x <3/11 (2)y =a -

3

10ax

难点4 .和量法

与差量法相反,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难点磁场

用和量法尝试解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H 4)2CO 3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共 19.6 g ,将容器加热到 250℃,充分反应后,排出容器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2.6 g 。则原混合物中(NH 4)2CO 3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 1∶2

C.<1∶2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案例探究

[例题]18.4 g NaOH 和 NaHCO 3 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6.6 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分数。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过量判断能力,及计算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的能力。 知识依托:NaHCO 3 的不稳定性及碱与酸性气体的反应。 错解分析:过量判断失误,导致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错误。

解题思路:发生的反应有:①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②2NaOH +CO 2?

====Na 2CO 3+H 2O(加热条件下,不生成 NaHCO 3)

通过极限思维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NaHCO 3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大,NaOH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小。

判断 NaHCO 3 受热分解产生的 CO 2 能否被 NaOH 完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首先需要写出 NaHCO 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18.4 g -16.6 g = 1.8 g 。

设固体失重 1.8 g 需恰好完全反应的 NaHCO 3 和 NaOH 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124 g

18 g x

1.8 g

x =

g

18g

1.8g 124?= 1

2.4 g <18.4 g

可见,题设条件下反应发生后 NaOH 过量,过量 NaOH 质量为: 18.4 g -12.4 g = 6.0 g , 参加反应的 NaOH 质量为:

1

mol

g 124g 4.12-?×40.0 g ·mol -

1 = 4.00 g ,

原混合物中 NaOH 质量为:6.0 g +4.00 g = 10.0 g , w (NaOH) =

g

18.4g

10.0×100% = 54.3%。

答案:54.3% 。 ●锦囊妙计

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

1.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

2.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

3.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 ●歼灭难点训练

1.(★★★)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 NH 3(g) 和 Cl 2(g) 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 N 2(g) 和 NH 4Cl(s),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B.11∶1

C.7∶1

D.11∶7

2.(★★★)Na 2CO 3(s) 和 NaHCO 3(s) 的混合物 190.0 g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 128.0 g 。则原混合物中 Na 2CO 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取 6.60 g NaHCO 3 和 Na 2O 2 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5.30 g 。计算原混合物中 Na 2O 2 的质量分数。

4.(★★★★★)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NH 4)2CO 3 和 NaOH 两种固体共 A g 将容器加热到 2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其中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B g ,求出不同组合范围内的(NH 4)2

难点磁场

提示:固体混合物失重:19.6 g -12.6 g = 7.0 g ,题设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

(NH 4)2CO 3?

====2 NH 3↑+H 2O ↑+CO 2↑ 2 NaOH +CO 2?====Na 2CO 3+H 2O ↑

当(NH 4)2CO 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固体失重 7.0 g ,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可求:

因为 17.6 g <19.6 g ,所以 NaOH 过量。 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w (Na 2CO 3) =

g

190.0g

168.0g 190.0-= 11.58%。

答案:11.58%

3.解析:发生的反应有: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2Na 2O 2+2 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 若 Na 2O 2 不足,则 Na 2O 2 先吸收 CO 2,再吸收 H 2O 。 首先确定水是否参加了反应。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6.60 g -5.30 g = 1.30 g 。

当 Na 2O 2 与 NaHCO 3 分解生成的CO 2 恰好完全反应时,设固体失重 1.30 g 需这样的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可见,原混合物中 Na 2O 2 并未将 NaHCO 3 分解生成的 CO 2 全部吸收,也就未吸收 H 2O 。

设原混合物中 NaHCO 3、Na 2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 、b ,则:

a NaHCO 3+

b Na 2O 2====22b a +Na 2CO 3+22b a -CO 2↑+2a H 2O +2

b

O 2↑ 84.0a +78.0b =6.60

(原混合物质量)

106×a +2b 2=5.30 (剩余固体质量)

解得:b =0.0200 mol (a 可不求出)

w (Na 2O 2)=g

6.60mol

0.0200mol g 78.01??-×100%=23.6%。

答案:23.6%

4.解析:加热时,容器内发生以下反应: (NH 4)2CO 3?

====2NH 3↑+H 2O +CO 2↑

2NaOH +CO 2====Na 2CO 3+H 2O ②

当①反应生成的 CO 2 与 NaOH 固体完全反应时,可认为发生了以下反应: (NH 4)2CO 3+2NaOH ?

====2NH 3↑+2H 2O +Na 2CO 3

(1)当③反应发生,且(NH 4)2CO 3 和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

即当A =

53

88B

g 时: m [(NH 4)2CO 3]=17696A g=116A g ,或m [(NH 4)2CO 3]=106

96B g=5348

B g ;

m [NaOH]=176

80A g=115A g 或 m (NaOH)=5340g 10680B

B =g 。

(2)当A >53

88B

时,③反应发生,(NH 4)2CO 3过量,这时同时有①反应单独发生。

(NH 4)2CO 3+2NaOH ?

====2NH 3↑+2H 2O +Na 2CO 3

80 g

106 g

106

80B

g B g m (NaOH)= 106

80B g=5340B g ;m [(NH 4)2CO 3]=(A -5340B

) g 。

(3)当 A <53

88B

时,③反应发生,且 NaOH 过量。

(NH 4)2CO 3+2NaOH ?

====2NH 3↑+2H 2O ↑+Na 2CO 3

Δm 96 g

80 g

106 g 70 g 70

)

(96B A -g

(A -B ) g

m [(NH 4)2CO 3]=

70)(96B A -g=35

)

(48B A -g ;

m (NaOH)=A g -35)(48B A -g=35

1348A

B -g 。

答案:

难点5. 设一法

设一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值计算的常用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向1.06 g 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氢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2.20 L,则该碳酸钠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碳酸钡和碳酸钾

B.碳酸钾和碳酸氢钠

C.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D.碳酸钙和碳酸锌

●案例探究

[例题]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

(1)吗啡中含碳0.7158(质量分数,下同)、氢0.0667、氮0.0491,其余为氧。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

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②吗啡的分子式。

(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

①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海洛因的分子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物质内所含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能力。

知识依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化学式的关系。

错解分析: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效数字取舍不合理,再根据原子个数比列式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解题思路:(1)由吗啡中各元素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断定吗啡分子中所含N 原子数最少,设吗啡分子中含有 1 个N 原子,则:

M r(吗啡)=14.0/0.0491=285<300

符合题意;若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N 原子,则:

M r(吗啡)=28.0/0.0491=570>300

不符合题意。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以上的N 原子更不可能,可见吗啡分子中只含有一个N 原子,且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

吗啡分子中所含C、H、O 原子个数分别为:

N(C)=285×0.7158÷12.0=17.0

N(H)=285×0.0667÷1.00=19.0

N(O)=285(1.0000-0.7158-0.0667-0.0491)÷16.0=3.00

吗啡的分子式为:C17H19NO3。

(2)生成二乙酸酯的反应可表示为:

?R(OOCCH3)2+2H2O

R(OH)2+2HOOCCH3?→

显然,海洛因分子比吗啡分子多了 2 个C2H2O 基团,则海洛因的分子式为:

C17H19NO3+2C2H2O====C21H23NO5

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r(海洛因)=12×21+1×23+14×1+16×5=369。

答案:(1)①285;②C17H19NO3。(2)①369;②C21H23NO5。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况,可用设一法:

1.c、w、ρ间的相互转化;

2.根据质量分数确定化学式;

3.确定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歼灭难点训练

1.(★★★)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试求此溶液的密度。

2.(★★★)已知某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0 mol·L-1,密度为 1.08 g·cm-3,试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3.(★★★★)称取可能含有Na、Mg、Al、Fe 的金属混合物12 g,放入足量盐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11.2 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金属,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四种金属,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确定一定不含有某种金属?

4.(★★★★★)1924 年,我国药物学家从中药麻黄中提出了麻黄素,并证明麻黄素具有平喘作用。将其予以合成,制作中成药,可解除哮喘病人的痛苦。

取10.0 g 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到26.67 g CO2和8.18 g H2O,并测得麻黄素中含N:8.48%。

(1)试确定麻黄素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确定麻黄素的分子式还缺少一个条件,该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析:若为 1.06 g 纯净的碳酸钠经题设过程可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 2.24 L;而题设条件下,1.06 g 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仅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2.20 L,可见,等质量的碳酸钠和杂质分别与过量盐酸作用,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多,杂质产生二氧化碳少;则题设条件下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碳酸钠的质量小,所需杂质质量大。

为方便计算,设生成1 mol 二氧化碳,则需要题中所列物质的质量分别是:

Na2CO3~CO2 BaCO3~CO2 K2CO3~CO2 NaHCO3~CO2

106 g 1 mol 197 g 1 mol 138 g 1 mol 84 g 1 mol

KHCO3~CO2 CaCO3~CO2 ZnCO3~CO2

100 g 1 mol 100 g 1 mol 125 g 1 mol

所需碳酸钡和碳酸钾的质量都大于碳酸钠的质量,A项可选;所需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质量都小于碳酸钠的质量,C 项不可选;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所需碳酸钾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介于84 g ~ 138 g 之间,所需碳酸钙和碳酸锌混合物的质量介于100 g ~ 125 g 之间,都有小于106 g 的可能,故B、D 项都不可选。

答案:A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设H2SO4(aq) 的体积为1 L,则:

m(硫酸溶液)=c mol·L-1×1 L×98 g·mol-1÷w=98 c/w g

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硫酸溶液)=98 c/w g÷1000 mL=0.098 c/w g·cm-3

答案:

w c

098

.0

g·cm-3

2.提示:为方便计算,设有硫酸铜溶液1 L,则硫酸铜的质量为:

m(硫酸铜)=0.050 mol·L-1×1 L×160g·mol-1=8.0 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m(硫酸铜溶液)=1.08 g·cm-3×1000 mL=1.08×10-3 g 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w(硫酸铜)=8.0 g÷(1.08×103 g)=0.0074(或0.0073)。答案:0.0074(或0.0073)

3.提示:摩尔电子质量法(设一法的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是指金属在反应中失去

单位物质的量的电子的质量,其单位通常用 g ·mol -

1 表示。由题意:

n (H 2)=

1

mol L 22.4L

11.2-?=0.500 mol

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 (e -

)=1.00 mol 则:

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 12 g ·mol ,则一定含有比其摩尔电子质量小的物质 (Al),也一定含有比其摩尔电子质量大的物质(Na 或Fe ,不能确定),是否含 Mg 也不能确定。

答案:(1)Al (2)Mg 、Fe 、Na (3)不能

4.提示:设麻黄素分子中含有 1 个 N 原子,则:

M (麻黄素)=0848

.0mol g 0.141-?=165 g ·mol -

1

由于:n (CO 2)=

1

mol g 44.00g

26.67-?=0.6061 mol

n (H 2O)=

1

mol

g 18.0g

8.18-?=0.454 mol 则 1 mol 麻黄素中:n (C)=

g

10.0mol

6061.0×165 g=10.0 mol ,

n (H)=

g

10.0mol

4541.0×165 g ×2=15.0 mol

再设麻黄素的分子式为:C 10H 15NO x ,则x =

1

111mol g 16.0mol

1.00mol g 14.0mol 15.0mol g 1.00mol 10.0mol g 1

2.0g 165----???-??-??- =1.000 mol

最简式可得。借鉴例题可知 (2)答案,但已知麻黄素的式量范围不一定能求出麻黄素的化学式。

答案:(1)C 10H 15NO (2)M (麻黄素)(即麻黄素的式量)

难点6. 奇偶数法

奇偶数法是利用数字间的奇、偶性规律,探讨试题答案的一种巧解方法。 ●难点磁场

试利用数字间的奇偶性规律巧解下面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时,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

●案例探究

[例题]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 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奇偶数”规律的认识或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特殊元素性质的认识。

知识依托:元素周期表。

错解分析:不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奇偶性规律,利用其他方法解题得出错误答案。

解题思路:本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其中最简捷的是奇偶数法。

方法1(枚举法):ⅡA 族元素Be、Mg 与ⅤA 族元素N、P 形成的化合物符合题干要求,其中Mg3N2中Mg 与N 原子序数差5。ⅢA 族元素B、Al 与ⅥA 族元素O、S 形成的化合物亦符合题干要求,其中Al2O3中Al 与O 原子序数差5,Al2S3中Al 与S 原子序数差3。欲找差值为 1 的化合物,需从变价元素中找,如N2O3中N 与O 原子序数差1。选D项。

方法2(奇偶数法):由于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为2∶3,则可断定一种元素处于奇数族,另一种元素处于偶数族,奇数族原子序数为奇数,偶数族为偶数,奇数与偶数差值是奇数。观察备选项,可知选D项。

答案:D

●锦囊妙计

下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能用到奇偶数法:

1.某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合物的分子式与原子序数的推定;

3.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数值;

4.化合价与分子式的关系;

5.有机分子中H 等原子的个数。

●歼灭难点训练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PH3====_____P+_____H2

(2)_____NH3+____NO====_____N2+______H2O

2.(★★★★)单质M 能和热浓硫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后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 )

A.+4

B.+3

C.+2

D.+1

3.(★★★★)某金属元素R 最高价氟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其最高价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设此元素最高正价为n,则n与M1、M2的关系可能是( )

A.n=(M2-2M1)/58

B.n=(M2-M1)/29

C.n=(2M2-M1)/58

D.n=(M2-M1)/58 O

4.(★★★★★)已知某有机物A 的式量为128。

(1)若A 物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A 分子中含有一个酯的结构(—C—O —),则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任写出一种)。

(2)若A 物质中只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且A 分子中氮原子数目最少,则A 的

分子式为__________,若 A 分子中有一个由氮原子和其他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则 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析:由题意知,2个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将被1 个HNO3分子中+5 价的N 原子得到,由于2 个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一定是偶数,所以得到偶数个电子的这个+5 价的N 原子反应后化合价一定是奇数。与备选项对照,可知C项可选。

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1.(1)2 2 3 (2)4 6 5 6

2.解析:单质M 和热浓H2SO4反应,H2SO4被还原为SO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为偶数,则M 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必为偶数。由题意知:n(M)∶n(H2SO4)=1∶4,可见M 化合价变化应为偶数,这样可淘汰B、D 项选项。具体分析A、C 知A项(如单质碳)可选,而C 项不可选。

答案:A

3.解析:此题须讨论n为奇、偶数两种情况。

(1)若n为奇数,则其氟化物和硫酸盐的化学式分别是:RF n、R2(SO4)n。

(2)若n是偶数,则其氟化物和硫酸盐的化学式分别是:RF n、R(SO4)n2。

答案:AB

4.提示:(1)含有一个酯键的A 的分子式为C7H12O2,其结构有多种,如:

(2)A 式量128 是偶数,决定了A 分子中氮原子数目是偶数,因为当A 分子中氮原子数目是奇数时,不论氮原子存在于硝基还是氨基中,A 式量都是奇数。则A 分子中最少含有2 个氮原子,A 分子式可为C7H16N2,其结构简式有多种,如:

难点7 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诸法中较主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多步计算化为一步而完成。

●难点磁场

请用关系式法解决下列问题,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将a g 铁和b g 硫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再将所得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稀H2SO4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案例探究

[例题]用黄铁矿可以制取H2SO4,再用H2SO4可以制取化肥(NH4)2SO4。煅烧含FeS2 80.2% 的黄铁矿75.0 t,最终生产出79.2 t(NH4)2SO4。已知NH3的利用率为92.6%,H2SO4的利用率为89.8%,试求黄铁矿制取H2SO4时的损失率。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关系式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转化率、损失率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依托:H2SO4的工业制法、NH3与H2SO4的反应。

错解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利用率的含义而错解。

解题思路:首先须搞清H2SO4的利用率与FeS2利用率的关系。H2SO4的利用率为89.8%,与H2SO4的利用率是100%、FeS2的利用率为89.8% 是等价的。并排除NH3利用率的干扰作用。

其次,根据S 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FeS2与未知量(NH4)2SO4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

FeS2 ~ 2H2SO4~ 2(NH4)2SO4

120 264

75.0 t×80.2%×89.8%·x 79.2 t

x=66.6%

黄铁矿的损失率为:1.00-66.6%=33.4%。

答案:33.4%

●锦囊妙计

凡反应连续进行,上一步反应的产物为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的反应,绝大多数可用关系式法解决。寻找关系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逐一递进找出关系式;

2.根据某原子守恒,直接写出关系式。

●歼灭难点训练

1.(★★★)在O2中燃烧0.22 g 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H2O 吸收。所得H2SO4可用10.0 mL 0.50 mol·L-1的NaOH(aq)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将2

3.0 g 石英与60.0 g 石灰石在高温下灼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难点2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两电极都不参加反应,反应的是通到电极上的燃料和氧气,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难度。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2CO+2CO-2 3 ?→ ?4CO2+4e- 正极反应式:。 总电池反应式:。 ●案例探究 [例题]某原电池中盛有KOH浓溶液,若分别向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通入可燃性气体,向________极通入O2,则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试完成下列问题: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知识依托:原电池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错解分析:忽视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误以为负极能放出酸性气体。 解题思路: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到较高价态:氢元素将被氧化到最高价:+1价,在碱性溶液中产物不是H+,而是H2O——H +与OH-结合的产物。 H2S中硫元素,含碳物质中的碳元素将被氧化到+4价,而+4价的硫(或+4价的碳) 又不能单独存在,在其常见形式SO2和SO-2 3 (或CO2和CO-2 3 )中,因周围环境显碱性生成 酸性氧化物是不可能的,产物应为SO-2 3 (或CO-2 3 ),O2-由谁来提供?显然是OH-,提供O2- 后裸离的H+怎么办?与别的OH-结合生成H2O。若燃料中含有+1价的氢元素,则它反应前后的价态不变(都是+1价),氢元素反应前在含碳燃料中,反应后在生成物水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可根据电荷守恒而配平。 燃料电池中,正极通入的O2得电子被还原,成为O2-。 O2-4e-====2O2- O2-被H2O分子俘获变为OH-: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类总结:整体思维、逆向思维、转化思维、转化思维妙用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类总结:整体思维、逆向思维、转化思维、转化 思维妙用 化学问题的解决与思维方法的正确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有关化学问题,可以明辨概念,生华基本理论,在解题中能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而达到准确、快速解答之目的。下面例谈化学解题中的一些常用思维技巧。 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就是对一些化学问题不纠缠细枝末节,纵观全局,从整体上析题,以达到迅速找到解题切人点、简化解题的目的。 例1、将1.92g Cu 投入到一定量的浓 HNO3 中,Cu 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求通入多少毫升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可使容器中充满液体。 解析:按一般解法解此题较为复杂。如果抛开细节,注意到它们间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作为整体考虑,则可化繁为简。浓 HNO3 将Cu氧化后自身被还原为低价氮的氧化物,而低价氮的氧化物又恰好被通入的氧气氧化,最后变成 HNO3 ,相当于在整个过程中HNO3的化合价未 变,即1 .92 g Cu相当于被通入的氧气氧化。由电子得失守恒知 1.92g 64g/mol ×2 = V(O2) 22.4L/mol ×4 解之, V(O2 )=0.336L 即通入336mLO2即可。 例2、某种由K2S和Al2S3组成的混合物中,这两种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含32g硫元素的这种混合物的质量是() A.64g B.94g C.70g D.140g 解析:由K2S和Al2S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可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其化学式为K6Al4S9。得K6Al4S9~~~~9S 6309×32 X 32g 用此方法,答案很快就出来了,为70g。 答案:C 例3、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 2mol/L 盐酸溶液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4 mol/L NaOH 溶液,若要达到最大量的沉淀物质,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A.300 ml B.250 ml C.200 ml D.100 ml 解析:物质之间的转化为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大家好,我是王伟川,14级北大化学学院 今天与大家分享化学部分的经验 这部分比较长 因为化学,其实高中不同的三个部分,其应对战略并不完全相同 家长可以先了解,然后后续让孩子看 为什么家长也要看? 因为家长如果对于孩子所学,一无所知,很难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不需要家长具体了解内容,而是框架性就足够 这样,家长催促孩子复习,就不是快去复习! 而是,你那个元素化学看得如何了? 也方便和老师的沟通 关于高考化学的学习方法,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建议与参考,或大同小异,或笼统概括,或蜻蜓点水地说出“归纳很重要、做题也重要”这样的言语却不加细释 乍看之下言简意赅,然而实际上当学生想要学习它的做法时又显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我决定从一个高考亲历者的角度出发,还原出当年我自己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真实心得与经验,将所有的方法与建议都以最详细的方式呈现出来 力求“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当然,方法因人而异,供各位学弟学妹参考。

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去看书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高中的化学分为好几个类别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通过【图表总结,类比学习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最为有效 然而对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方法来学习,都有自己的知识图表,如果连自己究竟是哪一块最薄弱尚未清楚,所做的努力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 从知识点上分,高中化学,分为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大部分,各种具体的化学实验贯穿其中 基本上,高一上,最多高一下一点点,解决初高中衔接和元素化学高一下进行化学反应原理,这个基本上要一直到高二上 剩下是有机化学 这里我们举一些例子 元素化学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 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注意,这种总结,框图,你必须自己写,不能是模糊地我记得的!给一张白纸,你自己写下来,梳理出来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指导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二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三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四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此类试题的解法技巧主要有,逐项分析法、电子守恒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归纳法、推理验证法等。 例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方法:依靠概念逐一分析。 捷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离子由于有电子的得失,当失去电子时,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Na+等。A选项错。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正确。氦的最外层为第一层,仅有2个电子,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正确。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D选项错。以此得答案为AD。 总结:此题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不难,但容易出错。 例题2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方法:采用分类归纳法。 捷径:首先将四种离子分成阳离子与阴离子两类,分析其原子序数及离子半径。阳离子为a A2+、b B+,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a>b,离子半径AD。再将其综合分析,因四种d D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位于C、D的下一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b>d>c,离子半径A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妙招、技巧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妙招、技巧 俗话说:“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学好化学还是有妙招的。下面就我的经验和学识,谈几点学好化学的方法: 一、使用记忆本,强化记忆效果: 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而每一道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事实确实是这样,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而成绩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为及格而发愁的“差生”,则肯定是在记的方面出现了问题。 从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角度看,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对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并使之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换的速度与质量决定了学习的效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总体上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依据心理学的知识内容,我指导学生采用“记忆本”进行记忆。要求每个学生各一个“记忆本”,随时把要记忆的知识,记在上面,带在身上,随时翻阅,反复记忆。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记”下要记知识: (1)记下规律性的知识: 如:稀释浓H 2SO 4 时要将浓H 2 SO 4 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过滤操作的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给定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焰色反应中 钠呈黄色,钾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显紫色。Al、Al 2O 3 、Al(OH) 3 均可既与强酸反应,又与强碱 溶液反应。Fe2+与Fe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Fe3+遇到Fe、Cu等可被还原为Fe2+,Fe2+ 遇到Cl 2、溴水、酸性KMnO 4 等可被氧化为Fe3+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机物中烃的燃烧规律等等。这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整理一下。这是各类考试的热点。 (2)、记下特殊的知识: 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如: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1、 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①质量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②元素守恒——就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③电子守恒——就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④电荷守恒——就是指在物理化学变化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⑤能量守恒——就是指在任何一个反应体系中,体系的能量一定是守恒的。 2、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 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例1】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例2】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K)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例3】将一定质量的铁放入100g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05.4g,求加的铁的质量 3、就是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的两种或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系数 (化学计量数)并用短线相连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在解题过程中方便一点,少写一点,而且看的清楚一点。 例如:2NaOH + H2SO4= Na2SO4+ H2O 可以写为2NaOH~ H2SO4量上2:1的关系 4“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例 4】某碱金属单质与其普通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40g,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后生成1.79g碱,此碱金属可能是() A. Na 钠 B. K 钾 C. Rb 铷 D. Li 锂 【例 5】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5g,投入组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得11.2L H (标准状况下), 2 则原混合物组成中肯定不能为下列的() A.Mg Ag B.Zn Cu C. Al Zn D.Mg Al 【例 6】0.03mol Cu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 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30 B. 46 C. 50 D. 66 【例 7】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元素.5%,含氯元素.0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A. 25% B. 50% C. 80% D. 无法确定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汇总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6大方法助你实现逆袭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6大方法助你实现逆袭 高考学习交流群:239690649 绩优堂高考学习知识点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b926991.html,/zsd/ 认真看书,嚼透细知识点。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做题。因为高中化学不像物理和数学,要是吃不透知识点就一点思路都没有。化学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看到一点算一点。 1.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1)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2)预习 预习是为了使学生对欲学知识作好心理准备,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增强听课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它包括知识性教材的预习和实验教材的预习。教师要指导和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知识性教材的预习,要大体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及自己感到疑难之处,标出不懂部分,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作好准备。对实验教材,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并写出实验操作提纲或画好图表,列出带记录的空白表格等。 (3)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果。听课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三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辩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 (4)做实验 做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性的重要实践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显着特征。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认真预习,做好准备;实验中操作规范、认真、精确、细致,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数据),并做到实验、观察、思考相结合,坚决废除“照方抓药”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应认真及时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指导01 关系式法

专题01 关系式法 【母题1★★★】为测定某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称取W g 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 mol/L 的盐酸,使它完全溶解,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CO 2,再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 4)2C 2O 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 出草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 2O 2-4 +Ca 2+ =CaC 2O 4↓,过滤出CaC 2O 4后,用稀硫酸溶解:CaC 2O 4+H 2SO 4=H 2C 2O 4 +CaSO 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 0 mL 。取出V 1 mL 用a mol/L 的KMnO 4酸性溶液 滴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 - 4 +5H 2C 2O 4+6H +=2Mn 2+ +10CO 2↑+8H 2O ,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 mol/L 的KMnO 4 V 2 mL ,计算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分析】本题涉及到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为: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C 2O 2-4 +Ca 2+ =CaC 2O 4↓ CaC 2O 4+H 2SO 4=H 2C 2O 4+CaSO 4 2MnO - 4+5H 2C 2O 4+6H +=2Mn 2+ +10CO 2↑+8H 2O 【解答】由方程式可以得出相应的关系式: 5CaCO 3——5Ca 2+——5CaC 2O 4——5H 2C 2O 4——2MnO - 4 5 2 n 1(CaCO 3) aV 2×10-3 mol n 1(CaCO 3) = 2.5 aV 2×10-3 mol 样品中:n (CaCO 3) = 2.5 aV 2×10-3×1 0V V mol 则:ω(CaCO 3) =% 25%100/100)105.2(1 2032 1 WV V aV g W mol g mol aV V V = ????-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80多个)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如弄清烟、雾、火焰的区别。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即用点燃的木条和石灰水最后从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 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要袖手旁观。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元素 元素化学实际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书(必修1)后半部分的无机

化学内容,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各版教材里面,都是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分别的讲解,换言之,就是把每一种元素分别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性质都一一讲解,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 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 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 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 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完整版)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完整版)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1、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

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高中学习方法化学六大块

高中学习方法化学六大块 高中学习方法化学1、基本概念“块”。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含义,学习时不要只局限于熟记,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去理解。只有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如:变”;质量守恒定律重点理解“参加反应”、“质量总和”、“相等”,抓住“三个守恒”(元素、原子、质量)。 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方法只是方法,行动才是王道。 刚才讲的所有方法,其实同学们或多或少见过类似的,也知道该怎么做。关键问题就在于——缺少行动。我反复地告诉你要自己去画框图总结,结果你还是不愿意动手去做,那么你知道再多的方法也执行不下去。 很多同学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真的按照你讲的方法去做了,岂不是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吗?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自己归纳总结需要花很多时间,正说明你掌握的不够好,难道不应该花精力下去自己复习吗?等你某一天能够轻轻松松完成这项工作了,说明你已经对部分内容整体知识点了然于胸,后续花得时间自然就少了。 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想法 网友1 我个人认为鉴于你是高三学生,想用一年的时间把化学成绩搞上去,那么你就必须针对考试有重点的学习。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是高三用了半年的时间把化学从倒数变成了顶尖,当然我的学校和老师还是很好的,所以你必须树立一个信心,你完全可以把化学赶上去的!首先,高中化学可以划分为两大块,无机和有机,而在考试中,很少会碰到把无机和有机混合的题型。现在你需要做的事是考虑一下你是无机学的比较差还是有机比较差,或者两个都很差,依此来规划分配一下你以后的学习中在这两大块花费的时间比例。其次,针对无机,无机又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金属主要是铁、铜、钠、镁、铝这五种考得比较多,主要复习他们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盐,

化学解题方法高中与技巧平均值法

化学解题方法高中与技巧平均值法 化学解题方法高中【说明】平均值法:就是根据两组分解物质的某种平均值来推断两物质范围的解题方法。 平均值法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xA<M<xB 只要知道x,便可判断xA和xB的取值范围,从而实现速解巧解,可见平均值法适用于两元混合物的有关计算,若混合物由两种物质组成,平均值法就是十字交叉法,只是在解题时没有写成十字交叉形式。 【误点】9.惯性思维 【题例9】把含有某一种杂质氯化物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AgCl为300g,则该MgCl2粉末中杂质可能是______。 A.NaCl B.AlCl3 C.KCl D.CaCl2 【纠错】此题若惯性思维为混合物计算,则运算过程复杂化,且花费时间较多。若用平均值法的技巧,计算过程简单、明确。 95克MgCl2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300gAgCl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300/143.5大于2mol 说明杂质中含Cl的质量百分比大或提供1molCl-所需物质的质量小。提供1molCl-所需各物质的质量为: 【误点】10.考虑问题不全面 【题例10】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和物,在密闭容器中

加热到约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和物中NaOH的百分含量。 【纠错】本题在1989年高考(也包括现在学生的平时练习)中,多数学生求解过程如下: 2NaHCO3=Na2CO3+CO2↑+H2O--------- 若NaOH过量,只发生反应,减少的1.8g为H2O。 设NaHCO3的质量为X, NaOH+NaHCO3=Na2CO3+H2O 8418 X1.8g NaOH%=10g/18.4g*100%=54.3% 若NaHCO3过量,发生的反应为、,减少的1.8g为H2O和CO2。 设NaOH的物质的量为y. NaHCO3+NaOH=Na2CO3+H2O ymolymolymol 2NaHCO3=Na2CO3+CO2+H2O 16862 4-124y1.8-18y 168/16=(18.4-124y)/(1.8-18y) 答:(略) 其实,上述求解过程中只有答案54.3%是正确的,答案39.1%不成立。因为,如果7.2g NaOH代入反应,所需的NaHCO3质量为

高考有机化学解题技巧

高考有机化学解题技巧 有机化学知识在高考中占21分或15分左右,所占比例较大。在高考复习中有机化学 的复习尤为重要。在有机化学的总复习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侧重能力的培养,做 到“以考纲为指导,课本为基础,能力为核心”。 一、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递变规律,可以采用“立体交叉法”来复习各类有 机物的有关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点。 首先,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 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 法。自已动手在纸上边理解边书写,才能深刻印入脑海,记在心中。 其次,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三,依照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这样交叉复习, 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 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 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 质。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乙烯的平面分子结构、二烯烃的1-4加成与加聚反应形成新的双健、苯的环状共轭大丌键的特征、甲苯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 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会断裂发生加氢反应、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碳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 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 例题一: 这是一道典型的基础型应用题,其有机基础知识为:1-3丁二烯的加聚原理、卤代烃的水解、烯烃的加成反应、l-位醇的氧化、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等。平心 而论,按照上述复习方法,答题应该毫无困难。 二、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 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必有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推断或合成题。这类试题通常 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 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其中有:推断原料有机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的结构式、有机反应类型和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等。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5设一法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难点5. 设一法 设一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值计算的常用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向 1.06 g 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氢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 2.20 L,则该碳酸钠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碳酸钡和碳酸钾 B.碳酸钾和碳酸氢钠 C.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D.碳酸钙和碳酸锌 ●案例探究 [例题]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 (1)吗啡中含碳 0.7158(质量分数,下同)、氢 0.0667、氮 0.0491,其余为氧。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 300,试求: 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②吗啡的分子式。 (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 ①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海洛因的分子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物质内所含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能力。 知识依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化学式的关系。 错解分析: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效数字取舍不合理,再根据原子个数比列式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解题思路:(1)由吗啡中各元素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断定吗啡分子中所含 N 原子数最少,设吗啡分子中含有 1 个 N 原子,则: M r(吗啡)=14.0/0.0491=285<300 符合题意;若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 N 原子,则: M r(吗啡)=28.0/0.0491=570>300 不符合题意。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以上的 N 原子更不可能,可见吗啡分子中只含有一个 N 原子,且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 吗啡分子中所含 C、H、O 原子个数分别为: N(C)=285×0.7158÷12.0=17.0 N(H)=285×0.0667÷1.00=19.0 N(O)=285(1.0000-0.7158-0.0667-0.0491)÷16.0=3.00 吗啡的分子式为:C17H19NO3。 (2)生成二乙酸酯的反应可表示为: ?R(OOCCH3)2+2H2O R(OH)2+2HOOCCH3?→ 显然,海洛因分子比吗啡分子多了 2 个 C2H2O 基团,则海洛因的分子式为: C17H19NO3+2C2H2O====C21H23NO5 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r(海洛因)=12×21+1×23+14×1+16×5=369。 答案:(1)①285;②C17H19NO3。 (2)①369;②C21H23NO5。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况,可用设一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1、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有的同学可能一时不适应,这是大家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 2、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十大技巧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十大技巧 (一)按照顺序解题 化学试卷发下后,先按要求在指定位置上填上准考证号、姓名等,再略花三、五分钟浏览一下试卷的长度、题型以及题数,但尽量不去想这份卷子的难易,然后马上投入到答题中去.命题人员对题目的安排一般是先易后难,因此可循序答题.但碰到个别难题或解题程序繁琐而又分数不多的题目,实在无法解决时则不应被缠住,此时应将其撂下.避免耽误时间,影响信心. (二)认真审清题意 审题时不能急于求成,马虎草率,必须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 【例1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NH4+。NO3-。CL- +.K+. % +.K+.ALO2-。NO3- +。Na+。SO42-。HCO3- 有些考生不注意题干上“无色”两字而选了A和C,结果不得分. 从历届学生考试情况来看,审题常见错误有:一是不看全题,断章取义.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包含完整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前后呼应,相互衬垫.所以必须总观全题,全面领会题意.二是粗心大意,一掠而过.如许多考生把不可能看成可能;把由大到小看成由小到大;把化合物看成物质或单质;把不正确看成正确;把强弱顺序看成弱强顺序而答错.三是误解题意,答非所问.四是审题不透,一知半解.许多同学见到新情境题目,内心紧张,未能全面理解题意. (三)根据要求回答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分子式;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把物质的量、摩尔浓度、气体体积、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答题技巧

改进的化学实验有哪些优点: 1.(一个实验进行改正) ①用该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XXX的验证无干扰,反应现象直观可信。 ②现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几乎实现了有害气体的零排放。 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对装置的各部分作用以及对反映本质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④装置简单,仪器易取,操作简便,反应物用量少。 ⑤用针筒进行加液,克服了气压的阻力,适合教师演示或者学生分组实验。 2.(改进前与改进后,两个装置) ①从实现本身来讲,两个实验中所有条件除所加药品不同外,其他均保持一致,原理相同,具有科学性。 ②从实验现象来讲,由于同时进行,通过直接对比,与分开实验相比现象更明显,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③从价值观角度来讲,可以节约加热时间及能量损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④从课堂效率上讲,同时进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平时改进实验我们需要注意的哪些方面: (1)实验改进要具备科学性,原理正确,现象明显,通过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2)实验改进要便于课堂实施,利于学生观察和操作,体现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 (3)实验改进要体现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强化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 (1)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验,结合其他学科创设情境教学。 (2)学生可以更多的学习和联系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3)学生可以学到有关实验设计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4)色彩鲜明的实验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诊断题:错因分析 一般都是直接分析,点名错误原因,若需要答题语言,则有如下: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仅仅知道片面的知识,不了解反应背后的原理,不能从根本上分析化学问题,进而得出了错误的理论。 案例分析题 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 (3)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题 答案参考模板: (1)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基本知识,基本内容,书上明确可以找到的知识点,黑体字。 例: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接羟基的结构特征,知道乙醇的化学性质。 掌握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例:过程与方法:通过……的学习,学到……的能力/的方法 通过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探究,学习观察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反映事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形成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观点。/培养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求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书中知识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和重点有关,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机理,硫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教学设计(重点在与教学互动,别的别出现知识性错误就行。)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讲授新课/讲练结合,讲授新课 3.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