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韩语词汇由“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三部分组成,其中“汉字词”约占汉语词汇的一半以上。这使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要比西方国家学生容易得多,可是由于两种语言词汇仍旧是由许多区别的,而这些区别正是造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有障碍的主要原因。本人通过在韩国的教学实践,发现了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的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与汉韩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对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使用中,出现的几种动词使用偏误进行了分析,通过汉韩语言对比阐释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对今后课堂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动词使用中产生偏误的类型

把名词当作动词

?今天我要跟妈妈电话。

应改为:今天我要跟妈妈通电话。在汉语中“电话”只能做名词,而在韩语中“电话”加上动词词尾可做动词,因此韩国学生常将它误用为动词。

?到现在我还没有经验过失败。

应改为:到现在我还没有经历过失败。汉语中“经验”是名词,不能与失败搭配使用。韩语中“经历”只有名词词性,不能充当动词,而“经验”既可以做名词,加上动词词尾也可以做动词,因此学生会误用经验。

把动词当作名词

?我对这方面的事没有关心。

应改为:我不关心这方面的事。在韩语中,“关心”一词是名词性的,而在汉语中却是动词性的。

?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结婚。

应改为: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婚礼。韩语中“结婚”是名词,可以说祝福你们的结婚。而汉语中“结婚”是动词,是不能与参加搭配使用的。

?在毕业典礼上,我和老师一起照了照相。

应改为:在毕业典礼上,我和老师一起照了相片。“照相”在汉语中是动词性的,而在韩语中是名词性的,这就成为韩国学生造成以上错误用法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学生这些词的动词词性。

将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

在韩语中不及物动词很少,动词一般都可以带宾语,只是宾语的位置与汉语不同。因此,学生在遇到一些不及物动词时就会出现问题。下面是学生出现过

的错句。

1.把本该以介词引导作状语的成分误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是韩国学生常见的语法偏误。比如:?我着急你弟弟的健康。

?我妹妹失败了大学入学考试。

这两例中将“著急”、“失败”误作了及物动词。句中的“你弟弟的健康”、“大学入学考试”应分别由介词“为”、“在……中”引导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应分别改为:“我为你弟弟的健康着急。”、“我妹妹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失败了。”。

2.一些可作为复合趋向补语使用的动词,如“回来、进去、出去”等,后面不可以带宾语。但韩国学生在使用中常常会产生偏误,比如:

?他每天回来宿舍很晚。

“回来”不能带宾语。应改为:他每天回宿舍来很晚。

?你出来房间一会儿,我有事。

“出来”不能带宾语,可以说“从……出来”或者“出……来”。应改为:你出房间来一会儿,我有事。

将离合动词误用为及物动词

学生在使用汉语所特有的“离合词”时,常常将离合词误作及物动词,把该由介词引导的成分误作宾语。

比如:

?请大家随便说话自己的意见。

应改为:请大家随便说自己的意见。

?昨天我见面了我的中国朋友。

应改为:昨天我跟我的中国朋友见面了。

?我毕业首尔大学。

汉语中“毕业”是不及物动词,必须加上介词才可以,如“毕业于”,“从……毕业”。应改为:我毕业于首尔大学。或:我从首尔大学毕业。

二、教学建议

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对等词观念

学生的随意比附是产生词汇方面偏误的主要原因,学生头脑中存在这种观念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明白教材中所给的例子、解释和学生母语中的词语不是完全对等的,是有差别的。可同时给出两个对应词,使他们互相限制,利用不同的搭配关系说明词汇不是完全对等的,如“达到目的”、“到达目的地”等。

敏锐发现、适当纠错,注意词汇教学的阶段性

我们应经常留意到学生常用错的词,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偏误。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韩国汉字词对学生的迁移作用相当明显。但是初级阶

段的词语意义比较单纯,只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中指示的意义即可,个别容易引起偏误的词可稍加说明,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一时难以消化造成词义上的滥用、误用。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可以自己纠正错误,同时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偏误,抓住常见的、偏误频率高的词给予适当的纠正,并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工作。这样学生的汉语使用才会更准确,汉语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 .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以外, [ 都]? 除了?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 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 除“而且”外) 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除了?以外, 都?” , “ 除了?以外, 也?” , “ 一点儿也不?”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都”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 动词或结果补语) , 如: (1 ) 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

词汇-常用动词固定搭配

词汇-常用动词固定搭配 be) about to 刚要,即将 (be) absorbed to 专心于 account for 说明(原因等) (be) accused of 控告,谴责 acquaint with 熟悉,熟知 adapt to (使)适应;改编,改写 add to 增添,增加;补充说 add up to 合计达,总计 adjust to (使)适应于,把...调节到agree to (+物)同意,赞成agree with (+人)同意,赞成 aim at 瞄准,对准;旨在 aplolgize to sb.for sth.为...而向...道歉appeal to 诉诸,求助apply for 申请,请求approve of 赞成,同意;批准,核准 arise from 由...引起,由...产生 arrive at 到达(小地方);达成,得出arrive in 到达(大地方) ask after 探问,问候ask for 询问,要求assign to 指派,选派associate with 使联系,使联合;交往attach to 系上,贴上;使附属,使依恋attempt at 企图,努力attend to 照顾,护理;专心于 attribute to 把...归因于,归咎于 bear/keep in mind 记住 begin with 从...开始 believe in 相信,信任 belong to属于 benefit from 受益,获益 blame for/on 责备;因...而受到责备 boast of/about 自夸,夸耀,吹牛build up 积累,堵塞;树立burn out 烧光,烧毁;烧起来burst out + n.爆发,突然发作 burst out + V-ing 爆发,突然发作 care for 照顾,照料;喜欢;宠爱 catch up with 赶上 check in 办理登记手续 check out 记账后离开;检验,核查 cheer up 高兴,振作 clear away 把...清除掉,收拾 clear up 使变清;放晴;清理 combine with 结合,联合,化合 comment on 评论communicate with 与...通讯;交流compare to 比较,对比;把...比作compensate for 补偿,赔偿 complain about/of 抱怨,申诉 conceive of 想像,设想 concentrate on 集中,专心 (be) concerned with 关心,挂念,从事于 as far as..be concerned 就...来说 conflict with 冲突,抵触 congratulate on 祝贺,向...致祝词 consist of 由...组成 contrast with 对比,和...形成对照contribute to 捐献,捐助,贡献;投稿control over 控制,支配convince of 使确信,使信服 cope with 对付,应付 correspond to 相当,相类似 correspond with 相符合,成一致 count on 倚靠,指望 count up 算出...的总数,共计 cover up 掩饰,掩盖 cure of 治愈,医治;矫正 deal in 经营deal with 处理,论述,涉及dedicate to 奉献,把...用在depend on/upon 依靠,信赖,取决于 despair of 对...绝望 devote to 致力于,把...奉献给 die out 消失,灭绝 differ from 不同 disagree with 不同意,不一致disappoint at/with 对...失望distinguish from 区别, 识别,辨别,辨认do away with 废除,除掉do without 没有...也行draw up 起草,制订dress up 打扮,穿上盛装 engage in 使从事于,使忙于 equip with 装备,配备exchange for 交换,调换,兑换 experiment on/with 进行实验 expose to 使暴露,受到;使曝光 face up to 大胆面向 feed on/with 向...提供,以...为食 feel for 摸索,摸索着寻找 figure out 计算出;领会到 fill in/out 填充,

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中介语理论提出,学习者自身存在着一个介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并重视对这一语言系统的研究。研究时主要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即关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以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因此,教学中一般的纠错并不等于偏误分析,进行偏误分析首先要区分“失误”(mistake )和“偏误” (error )。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操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例如在一位学习者的同一篇作文中,先后出现了以下两句话: (1 )*从4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开始,我妈妈每天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回家。 (2)从5 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开始,电视台停止播放那首歌。 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 ,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例如: (3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要)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4 )*快八点了,你(要)起床了。 以上两例均出自初级阶段学习者的作业,由于他们还没有熟练掌握助动词“要”的用法,所以在该使用的地方却没有使用,这是他们在特定阶段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具有普遍性,所以他们所犯的错误属于偏误。 在教学实践中,纠错应该以偏误为对象,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偏误的成因,进而预测偏误的发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 (5 )*我每天吃晚饭在食堂。 此例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一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英语是地点状语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时间状语在前或者在句尾。所以学习者会受英语语序的影响,造出有偏误的句子。因此在讲解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时,教师应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在说明基本规则之外,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练习,比如列出以上带有偏误的句子,指导学习者改正,以便学习者早发现问题、早重视、早纠正。 、语法偏误的成因和特点 一)偏误成因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通常归纳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

动词固定搭配(原版)

动词的固定搭配是历次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期末考试当然也不例外,考前梳理记忆以下最常考的动词固定搭配,英语期末考试才能得高分哦! 一. 只接不定式(不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25个常用动词 1.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I want to buy a new computer this afternoon. 我想今天下午买台新电脑。 2. would like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this Saturday. 我想邀请你这周六来我的聚会。 3. wish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I wish to live on the moon one day. 我希望有一天在月球上生活。 4. help to do sth. 帮助做某事 I often help to do some chores at home. 我在家经常帮着做家务。 5. hope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I hope to have a good rest this weekend. 我希望这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6. learn to do sth. 学会做某事 He finally learned to play the piano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最终学会了弹钢琴。 7. manage to do sth. 设法做成某事 They managed to escape the fire yesterday. 昨天他们设法逃脱了火灾。 8. offer to do sth. 主动提出做某事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别在强人面前逞能。 9. 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 He plan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他计划要周游世界。 10. afford to do sth. 负担得起做某事(时间或金钱方面)We can’t afford to go abroad this summer. 今年夏天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出国。 11. agree to do sth. 做某事 He agreed to do it at once. 他同意立刻行动。 12. arrange to do sth. 安排做某事 I arrange to wash clothes tomorrow morning. 我安排好明天上午洗衣服。 13. ask to do sth. 要求做某事 The boy asks to go to school by bike. 这个男孩要求骑自行车去上学。 14. beg to do sth. 恳求做某事 He begged not to be put into prison.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1.doc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 1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亚洲教育制度一向被认为逊于西方社会,然而这观念从今起须要彻底改写。国际教育机构Pearson 发表2014年全球教育制度排名报告,结果发现,首4位全由亚洲国家和地区包办,榜首是以往甚少得到推崇的韩国,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上次排在首位的芬兰,今年则跌至第5位,加拿大就上升3位排名第7。 国际教育机构Pearson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制作《学习曲线》(The Learning Curve)报告,比较40个国家及地区的认知技能和教育成就,发表2014年全球教育制度排名报告,对上一次发表同类型报告是2012年。 全球教育制度报告评估准则,是根据各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素,例如识字率和大学毕业率,以及学生在国际考试的成绩而得出,参考数据有学生能力国际评估(PISA)、国际数学及科学趋势研究(TIMSS)及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 韩国今年荣登榜首 调查机构指出,教育水平与经济表现息息相关,亚洲教育制度的成功,反映他们尊重教师的文化,以及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皆为教育出力。 结果发现,亚洲多国和地区成功击败西方国家,占领首4位,

近年经济起飞的韩国,排名由前年的第2位,荣居今年首位,日本由第4位升至第2位,香港则微跌1级至第4,上次高踞榜首的芬兰,今年急跌至第5位。传统留学热点如英国、美国、澳洲和新西兰,排名于第6至16位之间,加拿大上次排名第10,今年排名第7位,仅次于英国. 对学习的兴趣,又会在多方面发挥影响作用。有效率的教育制度需要有一群背景不同的参与者,营造互相支持的学习文化。 质疑死记窒碍创意 报告也指出,韩国学生的评测成绩最为优秀,他们能背诵60至100页的资料,但报告同时也质疑这种“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长远价值。报告并提及研究的局限性,例如创意和解决问题等的宝贵技能,因难以衡量而未必能反映在是次结果中。 Pearson行政总裁John Fallon表示,教育水平与经济表现有密切关系,比较各地的教育制度能让大家互相借镜,其他国家可参考亚洲的成功例子。 他还指出数码科技有助分享知识,和强化教师角色,但不能取代教师。在全球化之下,他忠告教育制度应保持强烈的国家和本土意识,绝不能抛弃当地的“社区、文化和语言”。注:此报告包对39个国家(不包括中国)以及一个地区——香港,从认知能力和教育成就两方面进行对比。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一)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声调偏误负迁移母语非声调语言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以英语学生、韩语学生、越南语学生为例,描写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上的语音偏误表现,简要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如母语的负迁移、汉语声调自身的特点、过度泛化以及教学因素,并认为无论对非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有声调母语的学习者,汉语声调都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一、引言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 从汉语语音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声、韵、调上都会产生偏误,本文仅就不同母语的外国学生在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中,某一静态阶段的语音状况——汉语声调做一简要分析,分析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输出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 本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汉语零起点及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平均年龄二十四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材料大多以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材为主,方法是随机记录、统计、总结、分析。 二、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表现 1.无声调语言——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 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学生对汉语的声调极为陌生,他们对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很不习惯。主要表现为: (1)阴平55,读不到位,起点较低,但阴平调值是四声中掌握较好的一个,这个音类似英语平调。 (2)阳平35,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有时尽管加大声音,把音拖长仍发不成升调,有的学生用英语的升调代替汉语的第二声,但是汉语的第二声是在一个音节上的音高变化,音高是渐升的,而英语是先平最后尾音很快上扬。他们会把阳平35,读成224、223、34或23。 (3)上声214,这是英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声调,反映出的特点是第三声无曲折,变成纯升调,失去降的部分,或低平后上升,类似第二声,表现为把第三声214读为24、34、224、334。他们常会用英语的曲折调代替汉语降升调。在连读三声中,把半三声读成全三声。(4)去声5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生降不下去,有时会用英语降调读,但汉语的第四声是全降调,调值51。英语的降调,一般是半降调。 英语学生更大的困难在于词语一旦进入语流,英语腔调就浓厚起来。因为他们常常把声调与英语的语调相混。如把汉语陈述句中和疑问句句尾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升调,而把句尾重读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降调。例:初学汉语的英语学生发音。 例1:你是学生吗? 例2:我不是中国人。 例1是用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语调代替汉语声调,把“你”读成高平调,把轻声“吗”读成上扬的调子。 例2是用英语陈述句语调代替句末“人”字,把“人”读成降调。 有许多英语学生反映,记一个汉字,又要记音(声、韵),又要记声调,太麻烦了。这样他

常用短语动词和固定搭配汇总(带例句)

大学英语短语(Ⅱ) Phrases Translation Explanations and/or Examples in no case无论如何不,决不In no case shall we surrender(投降). catch on 1.受欢迎,流行起来; 2理解, 明白 1.The new song caught on really quickly. 2. He's always the last catch up with追上,赶上Will we catch up with Japa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face of 1.在前面; 2.不顾,即使 1.=in opposition to; 2=in spite of make a face做鬼脸 in fact 实际上,事实上He doesn't mind. In fact,he's very pleased. matter of fact实际情况,真相 fall behind落后to fall behind with one's work fall back on求助于,转而依靠Even if he is not successful as a singer,he has his training as a tea back on fall in with +sb/sth 1.偶遇; 2. 同意 1.=happen to meet; 2=agree to : He fell in with my views at once. fall out吵架,失和Jean and Paul have fallen out with each other again. fall through落空,失败The plan felt through. as far as / so far as 到...程度; 远至 by far....得多by far the smallest/heaviest far from决不,与非=rather than; instead of so far 1.到目前为此; 2. 至某 一指明地点 1.=until now : So far we have learned five lessons. 2.=up to a certain find fault埋怨,挑剔,找毛病She's always finding fault with the way I do things. in favor of赞成,支持; A有利于Are you in favor of worker's control of companies? feed in输入,进(料) feed on 靠吃...维持生命The horse feeds on grass. be fed up with对...感到厌烦I am fed up with your empty promises. feel like想要Do you feel like a coffee? feel like doing sth figure out 算出,估计,推测 find out发现,查明,找出 at first最初,首先 flare up突然烧起来,突然发怒 catch fire着火,烧着The pile of papers caught fire. set fire to使燃烧,点燃Someone must have set fire to it/ set it on fire. on fire起火,着火The house is on fire! in force大批地The police were out in force to stop any trouble. come/go into force开始生效 and so forth等等=and so on

外国留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否定形式使用的偏误分析

动,提升了淮安旅游和餐饮食的知名度、美誉度。淮安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重大旅游活动,大力推介淮安传统饮食文化,充分展示淮安菜肴、小吃等系列美食产品,充分展示淮安传统美食的风采。 3.6加大旅游餐饮的宣传营销力度。 淮安要充分发挥大众新闻媒体作用,以淮安饮食文化、美食为主要内容,电视、广播、报刊、网站要拿出适当的时段和版面开辟专栏,对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各旅游景点要有淮安地方风味小吃名点的介绍,主要旅游饭店、商场要有介绍淮安传统饮食文化内容的橱窗。淮安还要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整理,通过出版《淮安小吃》、《淮安饮食文化》等专业书籍,介绍淮安传统食品、特色菜肴和传统小吃的掌故习俗、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品尝精美的风味小吃时得到一种文化享受。 参考文献: [1]高岱明.淮安饮食文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8. [2]吴雪华.美食淮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3]张寿山.淮安特色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摘要:可能补语及其否定式是留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作者从误加、误代、错序三个方面对留学生在使用可能补语否定式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些偏误类型及成因,进而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可能补语留学生否定式偏误类型解决对策 一、可能补语简述 可能补语是一种组合式述补结构,说明由动词谓语表达的动作行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关于可能补语的类型,过去学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分歧,有的分为两类,有的分为三类,有的分为四类。两类分法以王力(1985)和黄伯荣、廖序东等(1997)为代表。他们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补语”(爬得/不上)和“述语+得/不得”(动得/不得)两种形式。三类分法以丁声树(1961)、刘月华(1980)为代表,他们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结果/趋向补语、述语+得/不+了(1iao)、述语+得/不得三种。四类分法以赵元任(1979)为代表,他把可能补语分为述语+得/不+补语、述语+得/不+了(来)、述语+得/不得和词汇的可能性(来得/及)四种。现在学术界一般采用了三类的说法,本文所采用的可能补语也主要依据刘月华的说法的第一类来研究留学生在可能补语否定形式方面出现的偏误。 动词+得/不+结果/趋向补语 肯定形式否定形式 看得见看不见(动词+结果补语) 写得完写不完(动词+结果补语) 说得清楚说不清楚(动词+结果补语) 进得去进不去(动词+趋向补语) 拿得出来拿不出来(动词+趋向补语) 二、留学生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的偏误类型 可能补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可能补语否定形式的使用,常常会因种种原因出现偏误。 笔者以偏误分析及其他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留学生关于可能补语否定形式的练习中出现的一些有问题的句子进行偏误分析,总结出其偏误类型,分析其偏误成因,并借此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鲁健骥把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语法偏误分为四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留学生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的偏误主要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 1.误代偏误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一个形式造成的。如: (1)老先生耳朵不好,你说的话他都不能听得见。(误) 老先生耳朵不好,你说的话他都听不见。(正) (2)这个故事我没听懂,所以我不能说得上来。(误) 这个故事我没听懂,所以我说不上来。(正) (3)这个桌子太大,我一个人不能搬得出去。(误) 这个桌子太大,我一个人搬不出去。(正) 此处该用可能补语否定式的地方,学生多用能愿动词代替,产生这种偏误的学生多是英语国家的,因为英语中没有与可能补语对应的形式而有与能愿动词相对应的助动词can’t,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偏误,产生例(1)到(3)的偏误,产生这一偏误的还在于留学生对于目的语的规则泛化或老师教授方法不得当,如留学生在习得这一语法点时,老师可能会讲授可能补语的基本涵义。 动词+得+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义为:能做某事, 动词+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义为:不能做某事。 如:看得见→能看见进得去→能进去 看不见→不能看见进不去→不能进去 这种讲授法学生会将这一规则泛化为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就是用能愿动词不能+可能补语,而忽视可能补语的限制条件,可能补语与“不能”不可以共存。 2.误加偏误 误加偏误常出现在一些语法形式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必须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些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 (4)昨天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得懂了。(误) 昨天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得懂。(正) 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主要是主、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实现某动作变化结果等。因此,一般用于未完成的动作或临时变化的情况。所以动词或补语后一般不能用完成意义的“了”。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仍在于对于目的语规则泛化,学生在习得“了”表示完成意义之后,以为任何一个动词后都可加“了”表示完成,忽视了可能补语的局限性。类似的病句还有(5)那时候我还小,爬不上去了那梯子。(误) 那时候我还小,爬不上去那梯子。(正) 3.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位置造成的偏误,留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否定式使用时造成的错序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a.宾语位置一般在可能补语之后,或主语之前,但留学生常造出下列病句: (6)我看这本书得懂。(误) 我看得懂这本书。(正) 这本书我看得懂。(正) 外国留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否定形式使用的偏误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赵雪莲 49

常见英语动词固定搭配

常见动词固定搭配 abstain(放弃,避免)from doing accuse(控告,指责)of doing admit ①to doing ②(that)sb do advise ①(sb)to do ②sb against doing agree ①to do ②about doing ③(that)sb should do aim ①to do ②at doing allow to do apologiz(s)e for doing appear to do approve of doing arrange ①to meet ②that sb should ask ①to do ②if/whether~ assist in doing assume(承担,假定,采取,装腔作势)that attempt to do avoid doing be able to do beg(恳求)to be done begin ①to do ②doing believe ①in doing ②(than)~ beware(注意,当心)of doing bid(投标,吩咐)(to)do blame for doing boast(自夸,因某事自豪)①of doing ②(that)~ bother ①to do ②about doing bribe(贿赂)to do cause to do cease(停止)①to do ②doing challenge to do claim ①to do ②that~ command ①to do ②that~ compel (强迫)to do complain ①about doing ②that~ confess(承认,坦白)①to doing ②(that)~ confirm(确认,证实)①doing ②(that)~ consist of doing(组成,在于,符合) contemplate(沉思,预期)doing continue ①to do ②doing contribute to doing convince(说服)sb(that)宾格should do cope with doing(处理,对付,竞争) counsel(建议,协商)①to do ②that sb should do cure of doing dare(to)do decide ①to do ③(that)sb will ②on doing declare(声明,宣布)(that)sb will defer doing(推迟,延期) deign to do(屈尊) delay doing delight in doing(高兴) demand ①to do ②that sb should do describe ①how to ②doing despair of doing(绝望) deter from doing(阻止,制止) determine ①to do ②(that)sb would do deny ①doing ②(that)sb do

【论文导读】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论文导读】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鲁健骥 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 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语法偏误在各种语法形式上的表现, 以及学习策略—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与教学失误对语法偏误产生的影响。我们的做法是, 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汉语的学生的偏误做形式上的归纳, 共得1 92 项, 并按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词语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 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 也包括各种短语( 如介宾短语) 、结构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项目, 包括各句子形式(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 所不同的是, 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 后者是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下面我们将以偏误的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 对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进行一些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 .某些意义上比较“ 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 以外, [ 都]? 除了? 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常见英语动词搭配-最详细·-

常用英语动词搭配 一·doing/to do 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此事未做) 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某事(此事已做过或已发生) stop to do 停止、中断(某件事),目的是去做另一件事 stop doing 停止正在或经常做的事 remember to do 记住去做某事(未做) remember doing 记得做过某事(已做) regret to do 对要做的事遗憾 regret doing 对做过的事遗憾、后悔 try to do 努力、企图做某事 try doing 试验、试一试某种办法 mean to do 打算,有意要… mean doing 意味着 go on to do 继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go on doing 继续(原先没有做完的事情) propose to do 打算(要做某事) proposing doing 建议(做某事) go on to do 继续做另一件事 go on doing 继续做同一件事 stop to do 停下来做别的事 stop doing 停止做某事 regret to do 遗憾地去做 regret doing 后悔做某事 二·doing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Have fun doing sth 玩得开心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Spend doing sth 花费时间做某事(主语是人) Keep doing sth 保持一直做某事 How about doing sth 做某事怎么样(表建议) What about doing sth 做某事怎么样(表建议) Have a difficulty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 Have a good time doing sth 玩得开心(大多数have +名词就再加动词ing)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禁不住做某事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to do也可,常考doing) 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finish doing sth 完成做某事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see/hear sb doing 看到/听到某人正在做某事(常出现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remember doing sth 记住曾做过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曾做过某事 try doing sth 做某事试试看有何效果 mean doing sth 意味着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 禁不住做某事 stop doing sth. 停止正在做的事 三·to do ask sb to do sth 要求某人去做某事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去做某事 invite sb to do sth 某人去做某事 plan to do sth 计划去做某事 would like to do sth 想要去做某事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是怎么样的 it takes(took)sb some time to do sth 花费某人某时间去做某事 hope to do sth 希望去做某事 try to do sth 努力去做某事 follow sb to do sth 跟着某人去做某事 want to do sth 想要去做某事 need to do sth 需要去做某事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去做某事 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tell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nothing to do 没有什么可做的(不定代词后常加to do) wish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demand to do sth 需求做某事

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的案例分析

语 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M 119 XIANDAI YUWEN 2009.12 章,然后让学生模仿范文,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提纲的形式写出来,但要保证全文必须连贯。经过系统地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减少语篇方面的偏误。 五、小结 以上我们对高级班两名留学生一个阶段的作文偏误进行了分析,虽然不能代表作文偏误的整体性问题,但通过对学生一个月作文情况的跟踪调查,可以证实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需要指出的是,留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与某一阶段内的强化训练有很大关系,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写作能力也会出现退步。有位作文曾获得HSK10级的韩国留学生回国生活后,在给老师写来的信件中偏误明显增多,这就验证了我们的观点。因此,作文教学应保持其连贯性。 参考文献: [1]何立荣.浅析留学生写作的篇章失误[J].汉语学习,1999,(1).[2]刘俊玲.留学生作文中的篇章偏误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5, (S1). [3]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 (1). [4]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6). [5]吴平.从学习策略到对外汉语写作教学[J].汉语学习,1999, (3). [6]辛平.对11篇留学生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 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4). [7]赵成新.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J].台州学院学 报,2005,(2). [8]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2. [9]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2. (吴泓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中文系 150025) 一、引言 无论在学习本民族语言还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都经常会出现各类偏误,这是难以避免的。以汉语为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由于国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各有不同。越南语和汉语都属于孤立语,和汉语一样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具有重要的语法意义。越南学生可能因为母语本身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所以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并没有感到特别困难,虽然有的声调也发不好,如阴平和去声往往区别不清,但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对于越南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时最困难的是汉语语法。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我们有必要对不同母语背景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者 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 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的案例分析 □高 洁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名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个案调查,对其语法偏误进行了研究。依据中介语理论,将语法偏误主要分为误用、误加、缺失、重叠、错序等类型,同时指出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学习环境时期产生语法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级水平的越南人学习汉语时的语法特点。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法偏误 越语 汉语习得 案例分析

偏误分析例析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例析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它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笔者直接接触到的真实的偏误材料进行偏误分析。 一、偏误例句及来源: 1.我书包里词典有。 2.我买了新书两本。 3.我见到了Mary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4.我要练习跟你。 5.我想见面你。 6.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 7.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 8.我和三个同学穿韩服唱了韩国传统歌,很精彩了。 9.学生都善良,还有很好学生。 10.我们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学生。 11.我们千佛山了。 12.我们一起大润发吧。 13.我们运动会了。 14.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欢。 15.朋友,天冷,保重身体。 16.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17.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 B: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 18.你不高兴,我没考好。 19.今天比昨天很冷。 20.意识到这一点很是让我非常难过。 以上例句中例1到例7来自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日常用语,例8、例9、例10来自留学生

办的教室板报,例11到例18来自非洲留学生平时的交际用语,例19、例20来自留学生的校内日志。其中韩国留学生和非洲留学生是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学习的汉语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教室板报和校内日志,涉及到的留学生水平从初级到高级不等。 二、偏误的来源及例句分析: 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还有不少偏误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下面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说明: 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 错误。韩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被修饰语”,受母语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出现像这样的语法偏误。如: 例1 我书包里词典有。 例2 我买了新书两本。 例3 我见到了Mary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留学生的语序意识增强,偏误发生的机率变得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非英语母语的留学生,除了受母语的影响,由于先接触和学习了英语、有时课堂也以英语为中介语,因此,也常发生因受英语影响的偏误。如: 例4 我要练习跟你。(英语为I want to practice with you 。) 例5 我想见面你。(I want to meet you. Meet在英语中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做不及物动词,但是汉语 “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加宾语“我”。) 例19 今天比昨天很冷。(在英语的比较句中表示差别的形容词要变成比较级,而不能以词语的原型出 现。如“这个比那个大很多”翻译成“This one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other”, 受此类影响出现了例句中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 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fion)或者过度泛化。如: 例6 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学习者在最初的学习中,会了解到“是”用来表示判断、 说明陈述对象的情况。但是如果判读、说明部分含有“不”、 “没”则不需要用“是”。) 例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们”的基本用法是“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是, 如果代词或是名词前有具体的数词修饰限制时,则不能再用“们”。 此处属于“们”的泛化。)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迄今为止,“偏误”这一术语引入我国只有二十多年。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法偏误分析更是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以二十多年来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为依托,从词法和句型两个方面,对外国人习得汉语过程中产生的语法偏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语法偏误分析有一个整体的掌握。 标签: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词法,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为句型的教学。①据此,我们将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分成词类偏误和句型偏误两大类分别进行综述。文章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二十年来中国期刊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在近70篇的语法偏误分析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46篇进行分析评述,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词类偏误分析 在外国人语法偏误分析的研究中,词类的偏误分析占了70%多。②其中对实词的研究占词语偏误分析的55%,虚词占45%。在词类的划分上,我们依据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的语法部分,以便于分类统计。③ (一)实词偏误分析 对外国人汉语实词的偏误分析都集中在了副词和动词上,很少涉及其它词类。 1.副词偏误分析 在词语偏误分析研究中,副词所占的比例最高。陈小荷(1996)以北京语言学院的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和副词“也”有关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语境分析和背景分析调查留学生使用副词“也”的使用率、偏误率、语法结构上的偏误原因以及与使用率和偏误率有关的语篇属性。通过语境分析将偏误分为四种类型并分析每种类型出现的情况,分类详细全面。通过背景分析调查了副词“也”的使用率和偏误率,最后得出结论:语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偏误发生的范围,“也”的使用率和偏误率与母语背景和语料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陈先生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语境分析对语法偏误分析所起的作用,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金昭延(2001)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句法功能方面的错误和原因。这是国内韩国人对韩国留学生学习副词进行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