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对策研究报告

加快实现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对策研究报告
加快实现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对策研究报告

加快实现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对策研究报告 “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组1

1 课题组成员:杨团、唐钧、张时飞、陈树强、马凤芝、胡薇、张小曼。

总报告执笔人:张时飞

引 言

为稳妥推进北京市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应对日趋严峻的养老、助残等问题,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人员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就“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由于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因此,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举措也多以此规划。考虑到北京市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发展老龄事业事关北京市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与委托单位商榷,本课题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北京市为老社会服务的议题上。

针对北京市为老社会服务的现状与需要,本研究确立了三个关联密切的研究主题:一是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鼓励、扶持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和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既是推进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方略,也是《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明确提出的要求。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涵。二是“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是我国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社会福利服务的主流趋势。目前,北京市已在各区县进行试点探索,对其进行梳理,有助于完善这一改革措施。三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主渠道。北京市虽然是较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地区之一,但整体看,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工作尤其是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此,在实际运作中,本课题又细分成三个分课题,各自的调查方法如下:

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调查,重点放在海淀、石景山两区,共选择了9家养老机构。从兴办主体看,这9家机构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类型,即个人办、村(居)委会办、单位办、社会团体办和合伙办等。机构的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机构所处的位置既有城区也有农村。此外,北京市所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基本都在首批获得北京市民政局资助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次调查的养老服务机构全部都为获得资助的机构。调查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医护人员和院舍老人。

“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调研,选取的是通州、丰台两区,共4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其中有1家回族敬老院)。调查对象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的院长或主要负责人、院舍老人。同时,研究者也与通州区民政局社会科主管官员进行了座谈。

由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时间不长,已开展且具备研究条件的区县不多,为此,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西城区的月坛和德胜两个街道。因为,月坛街道的“汽南模式”和德胜街道的“德胜模式”是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两个工作典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调查对象包括西城区民政局负责人、月坛和德胜街道负责人、无围墙敬老院院长、德胜街道敬老院院长、服务人员、接受服务的老人等10人。调查方法是对上述调查对象进行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深入访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报告中涉及的许多全市性数据,多由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提供,研究人员整理分析而成。报告中有些观点和看法,也直接引自该处提供的研究成果,或得益于与管理处主要负责人的专题讨论,对他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课题组表示衷心感谢。

一、“十五”期间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概况

(一)突出成绩

1、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05年,北京市已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13所,养老总床位30267张,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养老设施床位1.5张,基本实现了北京市“十五”时期老年人事业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

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2001-2005年,由政府投资兴建并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1和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2,床位数分别由10783张和7293张增加到18243张和12024张,五年年均增长13.8%和13.0%,均超过一成。

具体而言,三类养老服务机构对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贡献良多。一是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如表1所示,北京市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由2001年的8431张增加到2005年的13832张,五年年均增长12.8%。二是区县办养老服务机构。2001-2005年,北京市所辖区县政府新建了8所养老服务机构,机构总数由4所增加至12所,床位数由745张增加到2103张,床位数五年年均增长36.5%。三是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最近五年,北京市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势头迅猛,机构数由2001年的16所猛增至2005年的58所,床位数由2001年的2051张增加到8727张,五年年均增长65.1%,已成为目前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主体。

1包括市属养老机构、区县级养老机构、乡镇办养老机构和街道办养老机构。

2包括企事业单位办养老机构、合作合资办养老机构、村居组织办养老机构和个人办养老机构。

表1 2001-2003年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规模与结构

政 府 社 会 年

项 目 办 乡镇 区县 办 个人 全 市 机构数(所) 252 203 4 60 16 312

床位数(张) 10783 8431 745 7293 2051 18076

2001 收养数(人) 6873 5098 548 2736 453 9610

机构数(所) 228 175 12 85 58 313

床位数(张)

18243 13832 2103 12024 8727 30267

2005 收养数(人) 11196 7855 1466 6157 4011 17353 扩建资金(万元) 27432 14449 1373 13830 8825 41262

2004 改建资金(万元) 13568 12419 990 8452 1404 22019

2、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起着骨干和示范作用。首先,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依然凸显。与2001年相比,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现有机构数、床位数、收住老人数占全市的比重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仍维持在72.8%、60.3%和64.5%的高位(见表1)。其次,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福利效应十分彰显。一方面,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三无”、“五保”等传统民政对象,绝大多数住养在政府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据2004年年检资料,北京市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共收住了2830名民政对象,占全市的94.8%。另一方面,相对于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入住率高企。据北京市民政局有关官员介绍,北京市3所市属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入住率常年保持在100%,院外还有超过1500人在排队轮候。城八区的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也都高达98%左右。

进一步分析显示,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是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主体。2005年,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收住老人数分别占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76.8%、75.8%和70.2%,占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55.9%、45.7%和45.3%,其基础性地位可窥见一斑。因此,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建设,对形塑北京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格局意义重大。

二是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日趋成为新的增长极。2005年,北京市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入住老人数已达85所和6157人,与2001年相比,其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2004年,北京市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投入扩建资金13830万元,改建资金8452万元,分别占全市当年改扩建资金总量的33.5%和38.4%,均超过三分之一(见表1)。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茁壮成长中,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可谓异军突起。2001年,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收住老人数分别占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26.7%、28.1%和16.6%。时至2005年,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上述比例分别为68.2%、72.6%和65.1%。显然,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主导力量。如果未来政策措施得力,可以断言,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有可能成为北京市养老服务领域新的生长点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很明显,在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格局中,乡镇办和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双雄鼎立。资料显示,两类养老服务机构现有机构数、床位数、收住老人数合计分别占全市的74.4%、73.9%和68.4%,接近或超过七成。如若能重振和保持上述两类养老服务机构的优势地位,必将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3、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局良好。在居家养老模式唱响前,北京市为老服务的重点是“空巢”老人。2005年,北京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卫生局、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基层社区建立"空巢家庭老人帮扶服务网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立安全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温情服务“四网合一”帮扶服务网络的要求。主要做法有三:一是把“空巢”家庭老人纳入市政府建立的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上门服务。二是与120等急救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应急救助呼叫服务系统,相关部门为有需求的老人安装应急救助呼叫器。三是建立完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除上门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外,还积极开展陪聊、陪读、陪生活、过节等活动。

而率先在全市推出居家养老新型服务模式的当属西城区。这有其现实因素。因为,西城区既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也是城市核心区之一,资金和土地均不利于建设大规模的养老服务设施。在此大环境下,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开展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就成为必然。事实上,早在2004年,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就首创了“无围墙”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随后,德胜街道又创立了“德胜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市范围内不断被推展和创新。特别是2006年,北京市民政部门把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部分区县已呈现初步成效。如丰台区,结合区情区力,逐步建立起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有效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较具创新方式有:依托“星光计划”,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进养老服务机构进入社区,创办养老服务站;在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置日托区域等。

(二)主要做法

1、强化政府投入,提升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水平。主要表现有二:

一是实施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工程。自2001年始,北京市政府连续3年(2001-2003年)把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造工作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即市政府折子工程)。在此期间,北京市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34455万元,其中市财政资助5130万元,市福利金资助3320万元,区县政府投入2467万元,乡镇政府投入2.3538亿元。全市共有171所乡镇敬老院被改造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新建面积180788平方米,改扩建面积120186平方米,新建改建床位13776张。经过三年的集中改扩建,北京市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不仅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其服务功能也大为扩展:由过去仅以农村“五保”老人为中心、提供救济性服务的单一性功能,转变为具有福利服务、文化娱乐、科普

教育、体育健身、农村社区服务五大服务功能,成为全市开展农村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是启动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工程。在全面完成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造工作后,为调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布局,扩大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规模,缓解城市养老服务机构供需矛盾,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北京市民政局适时启动了城区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工程,决定从2005年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2005-2007年)对所辖区县街道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和已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扩建、改造工程予以资助。具体资助标准是:对改善条件、环境和增添设备,不增加床位的养老服务机构,每所资助10万元;对有新建、扩建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除资助10万元外,凡新增加一张床位,还可资助1万元,每所资助金额最多不超过100万元1。2005年度,北京市共计对21所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2进行了改扩建资助。

2、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改革的路径有二:

一是全面实施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2005年3月,北京市民政局颁布了《北京市民政局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试行)》,决定对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并符合资助条件,完全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服务人数,每张床位每月给予100元资助;由上级国有资金补助经营或以“公办民营”的形式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服务人数,每张床位每月给予50元资助。资助的资金主要用于社会福利机构的设施改造、完善和改善服务。2006年初,首批符合资助标准的社会办福利机构共83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77家、残疾人福利机构6家,资助总金额518.6万元。是次调查显示,受访的9家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均表示,该项资助款对改扩建、设备的更新等都是一个极大的帮助,普遍希望政府能把这项政策持续下去,同时更希望政府能够加

1参见《关于2005年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造试点资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具体分布是:石景山区1所,朝阳区3所,东城区6所,西城区5所,丰台区3所,海淀区1所,通州区1所,崇文区1所。

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各区县根据《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具体操作程序,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确保资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二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的试点探索,其直接动因是破解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硬件设施提升后营运反而艰难的困局。经过三年的集中改扩建,北京市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观,但机构改造后床位空置、功能闲置的情况更为突出。为化解这一矛盾,北京市民政局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的试点改革。截至2006年3月,在北京市民政局备案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共有19所,占全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8.3%,涉及房山、通州、丰台、门头沟、昌平、海淀、朝阳等7个区县。在这些试点机构中,区县民政局直属的1所,乡镇政府办18所;床位总数2416张,占全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的13.2%;入住老人1506名,老人入住率62.3%,床位占有率68.8%,其中床位占有率在90%以上的机构有5所。

目前,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探索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承包式,即把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服务权转让给社会经营者,政府根据协议收取一定的承包费,监督相关服务与运营。这种形式相对简单,操作相对成熟,目前全市有14所机构都采取了这种方式。二是租赁式,即把养老服务机构的资产承租给社会经营者使用,政府根据合同收取一定的租金,监督租赁的财产不受损失。目前全市有2所机构采取了这种方式。三是合营式,即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服务权由社会经营者部分代行,根据政府与社会经营者双方的资金及精力投入比例、以及能力优势分配经营服务权,通过协议确认双方在某些服务管理上的职责范围,形成合作关系,社会经营者根据投入情况获得相应回报。目前全市采取这种方式的机构有3所。

“公办民营”试点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三:一是减轻了政府负担,促进了政事分开。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公办民营”后,基层政府不仅变服务提供者为服务监

督者,也实现了投资方向的战略转变。政府只负责大型设施建设投资,日常运营费、小型设施建设费均由社会经营者投入,并且每年社会经营者还会上交一部分利润,作为机构的折旧费和发展基金。如通州区宋庄镇敬老院,改制前,宋庄镇政府每年对该机构的投入(员工工资、奖金、日常运营费等)至少需要30万。改制后,五年来,宋庄镇敬老院共接收社会老人1350人次,投入小型设施建设费50万元,上缴镇政府利润63万元。二是盘活了存量,降低了“门槛”。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公办民营”后,许多闲置的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呈现了“当年承包、当年见效益”的局面。另一方面,“公办民营”模式也无形中降低了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的“门槛”。如养老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已由政府投资建好,社会经营者的前期投入不必太大;机构的相关经营手续政府已经办妥或者可以协助办理,社会经营者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三是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制后,养老服务机构在经营上相对独立,由过去依赖政府转向依靠市场,从而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促使经营者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服务上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老人入住。

二、当前北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机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要评估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供需关系,可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使用经验数据进行宏观比较分析。较为普遍采用的衡量养老服务机构供求关系的综合性指标是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社会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总数的5-7%,我国仅为0.84%。二是从维持底线公平的角度,大体估算出几类特殊困难群体应该入住而目前未能入住养老服

务机构的人数,并依此估算出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的缺口。

一是从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看。要推算2005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首先要认定该年份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由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时点为2000年11月1日,2005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据只能在此基础进行推算。从已有资料看,有两套推算数据较为成熟:一是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2005年2月推算的数据(简称“中心数据”),本文截取的是中方案预估值1。二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4月推算的数据(简称“北大数据”)2。

表2 北京市2005年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

如表2所示,依据北大数据,2005年北京市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1.48张养老床位;根据中心数据,2005年北京市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1.58张养老床位。显然,无论是北大数据还是中心数据,目前北京市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是从政府承担的福利养老看。从现实需要和未来政策走势看,福利养老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类老年特困群体,即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传统民政对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孤寡老人(社会底层老人)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计划生育国策衍生出来的特殊人群)。若依此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严重脱节。从福利床位需求看,如表3所示,

1《“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口及老龄化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委托单位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承担单位是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2005年2月。

2“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机构需求调查报告》,课题委托单位是北京市民政局,课题承担单位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4月。

若按第一方案1推算(低标准方案),北京市三类老年特困群体需要15905张养老床位;若按第二方案2执行(中标准方案),共需养老床位24719张。从福利床位供给看,据2004年年检资料,北京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收住传统民政对象(包括“三无、五保”老人和孤残儿童)2989名,占全市总数的33.4%。进而言之,以2005年为基准年,按第一方案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床位的缺口为12916张;按第二方案推算,北京市福利养老床位的缺口是21730张。

表3 北京市2005年福利养老床位数估计

受城乡低保待遇的孤老数的推算方法是: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全市享受城市和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分别为154606人和78095人。根据课题组在通州区的了解,调查时点,该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8400人,其中孤老1000余人,约占农村低保总数的12%。若以此作为经验值推算,2005年,北京市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人员中,孤老人数大体在27924人左右。3.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数据源于北京市计生委2005年的统计。

而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城区养老服务机构严重匮乏。一方面,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老龄化程度最高,老人住养需求最旺。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北京城区老

1第一方案假定“三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60%,城乡低保孤老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入住率均为30%。应当说,该方案算是低标准方案。理由有二:一是浙江省2005年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均超过90%;二是已颁布施行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列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五保供养的服务机构要实现集中供养率50%的目标;三是有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市6000余名享受城市“低保”的老人中,“空巢”老人达4500名,占低保老人总数的75%。

2第二方案假定“三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80%,城乡低保孤老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入住率均为50%。应当说,此方案只能算中标准方案。

年人口35.7万,占城区总人口的16.9%,老龄化程度居全市首位;2005年,北京城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和老人入住率分别为109.1%和85.1%,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5%和57.3%)。另一方面,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最慢,养老床位最少,设施条件最差。2005年,北京城区老年人口已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9%,而城区现有养老床位数仅占全市的4.1%,城区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仅为0.32%,明显低于全市1.5%的平均水平;与2001年相比,2005年北京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政府办和社会办)不但未增反而减少了3所,养老床位也仅由800张增加至1253张,五年年均新增床位不足100张。此外,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大多规模较小,设施设备较差。据2004年检资料,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中位数为60张,而城区仅为32张;城区养老服务机构现有房间中,多人间无卫生间的占73%,双人间无卫生间的占63.3%,单人间无卫生间的占55.7%。是次调查也表明,多数城区养老服务机构没有户外活动场所,房屋拥挤,建筑陈旧,缺乏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在高度老龄化和养老需求强烈的大背景下,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却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建设初期兴办机构不多,后期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规划;独特区位因素(如旧城大面积拆迁改造、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等),制约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空间等。然深究其理,以下两个方面因素至为关键:一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不良影响。城区养老服务机

构的主体是街道办事处投资兴建并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后,街道办事处一级财政权力被上收,“三产”被移交,没有能力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大的建设投入。再加上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多改成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部分街道办事处认为职责已尽,对其未来发展态度不甚积极。由于失去了政府财政的支持,街道办养老服务机构普遍感到资金紧缺,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政府优惠政策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不足。2005年,城区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仅有7所,占城区总数的二成左右,投资渠道单一。导致社会力量不愿进入城区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是城区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前期投入大;政府优惠政策至今未得到全部落实。

二是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闲置问题突出。一方面,远郊区县养老床位数和老人床位拥有率全市最高。2005年,北京远郊区县(顺义、通州、昌平、大兴、门头沟、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和延庆)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34%,而远郊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市的53.9%,超过半数。平均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35张,远高于本市其他地区。另一方面,远郊区县的养老床位的使用率和老人入住率全市最低。2005年,据2005年年检资料,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和老人入住率仅为59.2%和53.7%,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5%和57.3%)。

进一步分析显示,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闲置问题,实质反映的是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因为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主体是乡镇投资兴建并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2005年,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老人入住率分别占远郊区县的76%、64.1%、61.5%。

应当说,相对于城区和近郊区养老服务机构,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劣势显而易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等。不过,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自身也具有独特优势:一是收费标准低。平均而言,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平均收费比近郊区低100-200元/月,比城区低200~300元/月,价位竞争优势明显。

二是经过三年(2001-2003年)大规模集中改扩建,绝大部分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大为改观。以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为例,远郊区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为4.92:1,而近郊区和城区仅为2.42:1和1.33:1。

显然,导致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的深层原因不在于此。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导致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的真正元凶是现行体制机制。具体而言,政府投资兴建并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容易产生机制僵化、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竞争活力和发展动力匮乏等诸多问题。为转变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僵化的运营机制,倡导和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被视为一种现实选择。至于“公办民营”能否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将专节进行讨论。

我们的看法是,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现行体制机制是主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真正影响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的因素是市场没有真正开发出来。我们知道,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存在价值在于解决本地区/农村地区特殊困难群体的住养问题,在有余力后才允许养老服务机构向农村地区社会老人开放,再就是城市社会老人。事实上,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依然承担着这一功能。2004年,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收养社会老人占本区的39.2%,占全市14.3%。收养民政对象占本区94.3%,占全市的76%。

然现实情况是,在远郊区县,生活着大量的政府有责任解决的住养老人,如果把他们全部纳入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视野,乡镇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现有资源必将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上述难题也会得到有效缓解,自然机制诱因也会不攻自破。

(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动力与活力不足

首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动力不足。突出表现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相对迟缓。从增幅看,2001年至2005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分别由60所和7293张增加至85所和12024张,五年年均增长8%和13%。而

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相仿的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从1997年的20家发展到2005年的231家,养老总床位从1276张增加到25567张,八年年均增长132%和238%;从结构看,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分别占全市的27.2%和39.7%。而同期的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分别占全市的48.7%和51.6%。同期的天津市,其比例分别为92.3%和83.3%,均明显高于北京市。

其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活力不够。明显反映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经营业绩欠佳。有研究表明,要达到收支平衡,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一般需要达到70%以上。而调查显示,2001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仅为40.6%,其中个人办养老服务机构只有27.7%。本次调查的受访机构,其平均入住率(68.3%)虽有明显提高,但仍有半数左右未达到上述水平。总体判断是:目前,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状况是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基本持平,三分之一亏损。

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陷入发展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产权不明。北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多登记为社会非企业单位。而《社会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非企业单位的资产。进而言之,社会非企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产权归社会所有、经营收入不能分红。然现实是,除个别基于信仰、独特个人经历出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士外,大多数社会投资者或多或少都带有营利的目的。更何况养老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民间资本的注入。应当说,政府要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注册为社会非企业单位,有其自身的逻辑。如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养老使命”而不是“利润”。但问题是,政府现阶段优惠扶持政策均不足于维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基于生存和福利,采取“自负盈亏”方式

营运甚至部分机构选择市场组织的道路,可谓是迫不得已。如果政府一味坚守养老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而不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不容乐观。事实上,目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运营急功近利、投入畏首畏尾的现象正是上述问题的极端反应。

二是融资困难。一方面,养老行业属于规模性行业,养老服务机构要步入良性运行轨道需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而新建或改扩建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入。即便是租借院舍,要想形成一定的规模,院舍租金也很昂贵。调查显示,租用一所能容纳150张床位的院舍,年租金约在10-2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多是在居民楼、幼儿园、工厂等设施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完善服务功能(如增置更新设施设备等)需要一定的资金。一般来说,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有三条,即自有资金、亲友借款和银行信贷。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主要是房租、基本建设/设施设备改造)较大,在利用前两项融资方式上,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上尽其所有,机构未来滚动发展最现实的融资方式只有银行信贷。银行信贷需有质押物,而养老服务机构现有的房屋、土地、设备是其最大的资产。然《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服务机构不得以该机构的房屋、土地、设备等作其他用途的抵押。”这一政策排除了养老服务机构以房屋等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的可能。在举债无门的情况之下,大多数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凸现资金运转问题,经营陷入困境。

(三)“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和服务有待加强

北京市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1、部分社会经营者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养老服务机构“既不服务本地的老人,也不服务没钱的老人”。从对象选择看,“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瞄准的是市区老人而不是辖区内的老人,是收入较高且稳定可靠的老人而不是经济拮据的老人。调查显示,通州区受访的3家“公办民营”养

老服务机构收住的老人,绝大部分来自城八区。从资源分布看,“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方面个别社会经营者把机构内原有的健身室、娱乐室等设施撤销,改成老人住房,以达到增加收住数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普遍采取“包房”的形式,以减少服务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部分“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背离福利性质、单纯追求营利、忽视困难群众需求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社会经营者的资质不理想。养老行业作为一种公益性较强的行业,委托对象的爱心、责任、专长远胜于“有经营头脑”。然调查显示,受访的4家“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承包人均是个人,他们原职业情况分别是:小车司机2人,个体工商户1人,个体办养老服务机构院长1人。我们无意质疑他们的身份和能力,事实上,与改革前相比,受访的“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了较大改善。但客观地说,“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存在的损及社会公平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经营者的资质不理想有关。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不外乎两个:一是合格的社会经营者不容易找到。在养老服务中介组织不发达的今天,政府可委托的对象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政府趋向于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或经营头脑的个人,也就不足为奇。二是社会招标程序不规范。为确保委托经营者的资质,政府也倡导采取社会招标的方式。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的社会招标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政府仍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委托合同,造成各地、各机构之间政府限定性条款差异很大。如有的机构必须承担一定比例的福利养老责任,有的则没有此要求。政府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委托对象的资质也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使部分招标过程流于形式。据反映,“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竞标成功率为零”和“拎着提包进来就成了个院长”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

(2)政府的监管手段待完善。为确保“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福利性质,目前基层政府主要采取两种监管措施:一是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收住本地

区传统民政对象的人数;二是要求社会经营者上缴一部分租金或承包费。从执行效果看,成效明显,问题不少。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合约明确规定须收住本辖区内有需要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老人的机构并不多。在受访的4间“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中,仅有通州区宋庄镇敬老院有此要求。即便如此,宋庄镇敬老院收养的农村“五保”对象也只有15人,不到政府规定人数(40人)的半数。其次,社会经营者上缴租金或承包费应以何种科目出现,多少为宜,如何处置,目前政府尚缺乏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基层政府普遍抱持“一包了之”的消极心态。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试点改革过程中,作为产权所有者的基层政府对应该如何履行职责、保障服务颇感困惑。他们普遍认为,实行“公办民营”后,养老服务机构如何经营、经营好坏是社会经营者的份内事,基层政府无须干预,“甩包袱”的心态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则是: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后,基层政府不再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扶持和帮助,不在后续基建上投入资金,不出面为机构协调有关事宜,只管收取社会经营者上交的利润作为分红,等等,采取类同于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式,放弃了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福利服务的功能。由此导致的后果有二:一是在政府未提供足够的委托费用和行政支持的背景下,为缓解经费紧张问题,社会经营者只得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二是由于政府责任意识不明确,甚至过于强调减轻财政负担的目标,大大削弱了政府对“公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的能力。

(四)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设计亟待深化

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正因如此,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中外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渠道。然调查了解到,北京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有效需求不足。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定位在两类老人,即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老人和其他60岁以上的社会老人。调查表明,基于经济和观念的因素,不仅绝大多数社会老人不情愿自己掏钱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那些已享受政府补贴的服务对象也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如月坛街道,符合条件的有29位,实际上服务的仅有11位。德胜街道的情况也是如此:符合条件的50多人,实际上服务的不足20人。进一步分析显示,享受政府补贴的老人并不是对补贴有意见,实际上,他们企盼已久的事情终于实现了。问题在于,这些老人从观念上难以接受让别人来伺候的事实。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很难广泛开展,有违初衷。

2、服务内容与老人需求错位。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和精神慰籍三项。北京市街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多提供了上述内容。然调查发现,购买或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普遍要求的是提供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服务,很少专门要求提供精神慰籍服务的。与此相对应,服务人员在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也很少会顾及到精神慰籍。问题是,老人没有专门要求并不意味着老人不需要精神慰籍服务。调查结果刚好相反:并不是老人不需要精神慰籍服务,而是他们不愿意花钱购买精神慰籍服务。也正是因为如此,服务人员在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也大多偏重在生活照料或健康护理方面,而很少能顾及到精神慰籍。

3、服务资金普遍缺乏。相对于其他区县,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资金上有一定的保障,来源主要有三块,即政府的财政拨款、福利彩票的收入和社会捐助。用途主要有两个,即支持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支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报酬。即便如此,实际运作居家养老服务的街道还是饱受资金不足之苦。具体而言,困境有三: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运作费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难以拥有自己的服务人员队伍。二是受资金限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难以开展更多的适切服务。三是为了缓解资金难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得向服务人员征收少

我对社会化的认识

我对社会化的认识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在很多中国人的信念中,常会认为人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幼年和青少年,譬如,有俗语称"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是说一个人在年轻时的特质会决定人的一生,但事实上,人的社会化不是速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未成年人所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非正式学习称为预期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此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人需要继续社会化。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不能顺利实现社会化,还存在着再社会化的问题。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表明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贯穿人的一生。继早期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一个人经过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基本上掌握了作为社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青年人步入成年之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与规范,参与新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既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逆向社会化,也叫反向社会化,它同一般的长辈向晚辈施教的正向社会化是相对,是晚辈对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所谓“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或者说是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回去稍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反向社会化的实质是由于各种电子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和干涉使得接受新事物能力较高的年青人比起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的老一代更能够对社会新变化、新知识做出反应和接触。 尽管社会化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进行,但我们所形成的人格大部分是建立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未发生变化的价值观之基础上,建立在那时确立的自我认同之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经历着一种再社会化过程,即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再社会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对犯罪分子的改造是强制进行的。这种再社会化必须通过特殊机构,如监狱、劳动教养所与少年管教所等来实施。对罪犯的改造,一般难于采用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13小题) 1.(1分)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形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是在20世纪的() A、5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1分)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3.(1分)"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4.(1分)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5.(1分)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A、权威性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6.(1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是() A、林德布洛姆 B、洛克 C、科勒曼 D、梅伊克尔扎克 7.(1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使用的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名称是() A、公共政策学 B、政策学 C、政策科学 D、政策分析 8.(1分)公共政策学、政策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这些不同的学科名称表达的是() A、同一概念 B、不同概念 C、相关概念 D、同一学科的各个分支 9.(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 A、《过秦论》 B、《战国策》 C、《论积贮疏》 D、《商君书》 10.(1分)全世界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可能是() A、《国家论》 B、《政治学》 C、《理想国》 D、《智囊补》 11.(1分)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12.(1分)被人们认作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的公共政策学名著是() A、《经济与社会》 B、《国富论》 C、《战争论》 D、《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13.(1分)公共政策学的发源地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 1.(2分)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2.(2分)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2分)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我国社会救助社会化之路_以_爱心超市_为研究样本_肖小霞

我国社会救助社会化之路 ——以“爱心超市”为研究样本 肖小霞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东 广州510000) 收稿日期:2011-03-12 作者简介:肖小霞(1980—),女,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May.,2011 Vol.19No.3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11年5月 第19卷第3期 一、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状况与主要问题社会救助亦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面向贫困人口和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①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由 早期的临时性紧急生活救助,发展为以农村为主、城乡分野的经常性、定期定量救助,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当前我国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以及临时性生活救助等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这个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从功能上已经开始从“生存保障”向“生活保障”转变,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述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主导是贯穿我国社会救助半个多世纪发展的主轴,社会救助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和义务,这已经成为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共识,似乎不容置疑。但反观中西方社会救助的历史,我们会看到社会救助从来都不仅仅是政府行为,它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前工业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救助的责任都是同时由个人、家庭(包括家族)以及社会组织(主要是宗教组织)来承担,政府只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才承担有限救助的责任。而在现代西 方福利国家,虽然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和国家福利制度高度发达,但在社会救助领域活跃着大量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它们以经济募捐、社会服务和其他慈善活动来开展自发性救助,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与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其他社会福利制度一样,社会救助的主体、对象、内容和形式等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框架下都应有进一步的突破。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一个老话题,检索学术期刊网站,可以发现自1984年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社会化”讨论的文章达4000余篇。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社会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大众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社会化”也有明确界定,指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在政府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福利”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剩余福利”、“残 补福利”或“狭义福利”② ,仅仅局限于政府所提供的制度化、 规范化的福利保障之外的其他领域,而作为政府行为的社会救助既没有将社会化作为其发展目标,也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过社会化实践。这一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使得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极大凸显了国家道义和政府责任,但长期看来,它无助于社会救助水平的提升和救助范围的扩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政府仍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主导,它 在凸显国家道义和政府责任的同时,也制约了社会救助水平的提升、受益面的扩大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目前,投资主体单一、救助对象狭隘、救助内容单一、救助理念差异大、救助队伍非专业等因素导致当前我国救助制度社会化程度低。社会救助应以社会化为目标,从投资主体多元化、救助对象大众化、救助内容多样化、救助理念社会化、救助队伍专业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化;慈善超市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1)03-0103-04

公共政策概论-04任务(1)

公共政策概论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 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满分:2 分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B. 权力 C. 公共 D. 权威 满分:2 分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 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B. 公共政策客体 C. 非官方决策主体 D. 执政党 满分:2 分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满分:2 分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满分:2 分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满分:2 分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满分:2 分 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满分:2 分 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 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社会福利服务事业

儿童津贴 对抚养学龄前的儿童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另外,儿童津贴是从办理申请的次月至孩子就学前之间支付的津贴。详细情况,可向下列所示的有关部门咨询。 ☆儿童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抚养津贴 对由于父亲的死亡或双亲的离婚而又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未满18岁的孩子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抚养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决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至于领取儿童抚养津贴额的多少,也将根据抚养人数来决定。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抚养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儿童抚养津贴的支付,是到孩子年满18岁以后初次的3月31日为止。但,如符合可以领取儿童抚养津贴的条件,而过了5年却还没有办理该申请的话,就不能再领取该津贴。 ☆儿童抚养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相谈所 在育儿的最初,也许有许多有关孩子的问题想要进行相谈。那么,在如下所示的场所,也许能满足你的要求。在这些相谈所孩子的双亲、家属、保育所、学校的老师、邻居、以及孩子本人,都可以去相谈。费用是免费的。另外,关于相谈内容也有严格的保密规定,请放心地去相谈。相谈的方法有电话、面谈、访问等。 儿童教育相谈处的名称 所在地 电话/传真号码 管辖地区 中央儿童相谈所 〒690-0823 松江市西川津町309-1 TEL (0852)21-3168 FAX (0852)21-3163 松江市、安来市、八束郡、 能义郡、隐歧郡 出云儿童相谈所 〒693-0051 出云市小山町70 TEL (0853)21-0007 FAX (0853)21-0047 出云市、平田市、簸川郡、 大原郡、仁多郡、饭石郡 浜田儿童相谈所 〒697-0023 浜田市长泽町1428-6 TEL (0855)22-0178 FAX (0855)22-2319 浜田市、大田市、江津市、 迩摩郡、邑智郡、那贺郡 益田儿童相谈所 〒698-0041 益田市高津町イ2561-2 TEL (0856)22-0083 FAX (0856)22-0075 益田市、美浓郡、鹿足郡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在我国,社会福利务的供给、管理与促机制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刻的变革,其基本趋势是由原的政府包办+不干预模式逐步新的社会福利服务式转换。在迈向市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面临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建立健全社会福利障体系,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的课,又面临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中,探索和建构新型的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的挑。 一、培育多元化的会福利服务供给主体 般说来,政府部门、公立社会服务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力量。性质上,他们三者有着明确界定,政府部门侧于根据社会福利的需求确定福利投入,分配福利资源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而社福利组织,无论是公的,还是志愿的,更多的是直接向公众的服务。在承的社会福利服务的职责,前者的相当一部分职不断向后者转化,这不仅是更面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一种客观要,也是福利服务社会化发的进步趋势。社会福利社会化虽然意味着政可以在服务具体递送方面发挥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但这做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一是会上已经有相应的组织或构可以承接政府退后的社会功能,不至于政府退出了却没有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可以承起政府原有的职责与功,导致社会不必要混乱与无序;二是政府对这些接政府功能的组织与机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评估。 根据美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米基利对社会福主要制度安排的描述,民间组织与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路径选主要有:

第一,非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包括个人、庭、邻里和社区为增进社会福,履行文化和道德责任所担的各种活动,例如个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的活动,社区这个方面的集体努力等等。它是一由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社区内志愿者社区领袖、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正式网络提供。非正式的或者非专业的、民间的自我服务,旨在社区内有需要的人供福利服务的非正式制度,也称为“由社区照顾”的社区福利服务度。在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中,民间组织主要是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如向社区参与自我服务的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指导和培训,为非正社会福利服务提供部分资金物质帮助,鼓励生活在社区内本机构成员业余参与非正式社会利服务等。 第二,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在界各国,各种社会福利服务通常以社区为单元来组织,并最终落到生活在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因此,正式的社会利服务也就是正式的区福利服务。具体地,间组织介入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的方式通过“区内照顾”来进行的。所谓“社区内照”,就是指为了避免去大型照顾机构那种冷漠、没有人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机构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应,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区里建立小型的、业的服务机构,发展以社区基础的治疗与服务设施、技术和计,使所提供的福利务更贴近人们的正生活和真实需求,如建立社区活动心、老人之家、青少年之家、日照顾中心等,为老、残疾人、不需住院治的精神病、慢性病患者、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及父母无照顾的儿童提供照顾、治疗和教等方面的服务。这是民间

社会福利政策-教学大纲

《社会福利政策》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50972B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8 学分:2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先修课程:社会学、经济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培养计划中,本课程是社会保障核心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实现如下两个层次的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及其沿革历史、思想源流;能够比较几个典型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并理解其成因;能够分析福利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够解读我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能够掌握主要社会福利项目的设计与评估。 综合素质目标: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理解现实形成的历史根源;理解政策背后的哲学假设;具备初步的政策分析能力;拥有理性的头脑,慈悲的情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逻辑来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制度层面。这一层面体现社会福利政策与政治的关联,包括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国家权力与政治过程,意识形态与福利理念,财政与收入分配。第二,政策与操作层面。这一层面主要讲授作为行动指导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在政策指导下的福利行动。主要包含政策分析方法,社会福利政策的起源与发展,社会福利项目及其改革,社会及专业同行对相关重要社会问题的历史看法与现实观点。其中,社会福利项目包括收入转移项目,也包括社会服务项目。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授课、经典阅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上述方法依据课程内容穿插结合,理论化的部分更多地涉及课堂讲授和阅读分享,政策实践部分更多涉及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尤其是通过政策议题相关的案例分析,训练学生做出决策或评估。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开卷考试与课堂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成绩占60%,课堂参与占40%。 (四)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过《社会学》、《经济学》等先修课程,事先掌握一定的知识及方法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及其沿革历史、思想源流;了解典型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并理解其成因;理解政策背后的哲学假设;掌握初步的政策分析方法。 课后作业主要是相关文献阅读及重要议题的案例分析。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 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题5-9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P45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P200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老年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公共社会福利。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科技扶持、信息扶持。P90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慈善和恩赐思想、人权思想、温情主义论。 P8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全面康复、医学康复。P273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免费性质、平等取向、全民性。P295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亲属抚养、家庭收养、家庭寄养。P267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经济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P232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居民之间。P306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扶助功能、稳定功能、激励功能。P92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救助对象的全民性、最低保障性、适时调整型、长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结合、选择性。P45 名词解释(5题): 1、社会救助:p18是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因 所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福利:p214指的是政府或者社会通过专业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会上的特 殊群体以及一般社会成员的实际困难,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设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p10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 消费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多。凯恩斯认为,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个人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4、市场失灵理论:p14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矛盾都可以 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来自动解决。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矛盾(如贫富悬殊)并非如此,即产生了市场失灵。此时,就需要政府出面干预社会和经济等领域(如通过再分配调控收入差距)。社会救助制度正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的,用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问题详解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社会福利机构优惠政策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 哈政综〔2008〕5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以下简称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福利机构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福利机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年福利事业,拓展福利机构建设的投资渠道;坚持服务对象公众化,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坚持服务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坚持服务队伍专业化,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坚持运作机制市场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福利机构的运营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之间福利机构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标准。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要不断完善促进福利机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起政策法规配套、机构布局合理、考核评估有力的全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市属福利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福利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主要目标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xiaowugui

第一节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 1、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社会救助) 2、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定义(课本P324) 所谓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的内容? 3、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性 A、当代各国的福利性服务政策行动主要是基于商业化服务的不足而设立的,而商业化服务可能会使一些困难家庭难以获得最基本的服务。 B、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为人们共同需要的服务项目也不宜通过使用者个人付费的商业化方式来提供。 C、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服务活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整合,这些服务不宜采用商业化服务。 综上所述: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生活的有序和促进社会整合、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满足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就需要政府和其他

公共组织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二、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特征 1、社会福利服务的首要特征是其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是指按照非商业性的原则和方式来提供的服务,与“商业化”相对。 2、社会福利服务一般是指针对个人的社会服务 3、社会服务与社会救济是既相关又不同的服务 针对以上各点应作解释 三、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内容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在当代各国,政府、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居民或员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方面的服务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 2、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服务需求,这些共同的服务需求可以以“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满足。 3、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在各个社会中政府或其他组织都有一些针对特殊困难者(主要包括贫困者、老年人、残疾人、残疾儿童以及其他一些在生活中具有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个人和家庭)的福利性服务。 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异同(应该分析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救济的异

第三讲 个人与社会化

第三讲个人与社会化 社会与个人 角色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society)的存在,使得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得以产生。这些概念作为社会的局部,不属于个别人。它们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迫使社会中的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社会中的个人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通过身份确认、角色扮演并组成群体,建立社会机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并成为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 1、身份或者地位status ●指在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医生、父亲等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身份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和职业相关。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或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教师、营业员、拾荒者、父母、配偶等等。自致地位原则上可以改变。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长子、孙女、某些皇室成员等等。 ●身份与地位的高低:绝大多数的身份或者地位可以依据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但社会学中将等级看作是次等重要的问题,在提到身份或地位时,是指不必分出等级差别的某个位置。但当涉及到社会平等关系时,就会强调等级次序,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差异。 ●首要地位: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如总统、富翁、流浪汉、黑人等等。

●优势身份:某些有助于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身份。如男性、白人、贵族等等。 2、角色role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距。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实际扮演角色的方式。 ●思考:安乐死中医生的角色,是否存在着期待与表现之间的距离? ● ●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这种情形导致的个人压力就称之为角色紧张。 ●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角色冲突的状态。 ●身份(地位)与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的有用工具。我们对社会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先确定其地位,再找出拥有这一地位的人期待着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角色表现)。 ●Q: 当你出现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应对? 二、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学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婴儿无法“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没有语言提供的概念,就无法体验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没有充分的互动,人们就不会相互学习,价值观、规范就不会形成。正是通过接触沟通,人类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社会成员,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 1、自我和意识的社会化 ●我们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别。人是如何形成我

英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社区照顾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班级: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姓名:卫欣然学号:0907111070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英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发达的福利国家,同时也是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英国家庭的养老功能已明显衰退,法律不再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老年人也普遍认为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在英国将近80%的老年人没有与子女同住。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解决老年人问题只能走社会养老的道路。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就推行“住院式照顾”模式,即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舍,同时花钱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这种照顾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义者的批评。同时,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英国政府从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的方式,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所谓社区照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4种形式。 居家服务,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室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者,也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一般收费由地方政府决定,在老年人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不足部分由政府开支。 家庭照顾,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老年人,在家接受亲属全方位照顾的形式。政府发给老年人与住院同样的津贴,这样使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时有了一定的经济保证。 老年人公寓,是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夫妇或单身老年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老年人公寓由二居室组成,生活设施齐全。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老年人感到不适,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老年人公寓收费低廉,但数量有限。 托老所,包括暂托所和老年人院。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便可送到暂托所,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几天,最长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老年人则送入老年人院,即分散在各个社区中的小型院舍。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为帮助老年人能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65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还有家庭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换药、洗澡等。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 ——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 田北海/钟涨宝 2012-9-17 15:49:10 来源:《探索与争鸣》(沪) 2009年8期【英文标题】The Value of Social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A Four-dimensional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Welfare Pluralism 【作者简介】田北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武汉430070;钟涨宝,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0 【内容提要】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在一个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为主体的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福利目标由最低标准向社会质量转变、福利对象由被动受助者向能动主体转变、福利主体由独力支撑到多元合作转变、福利机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转变,以及福利政策模式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化/福利多元主义/四维分析框架 福利多元主义四维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福利国家危机,西方学者提出了“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的理论范式。福利多元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提倡福利主体与福利来源的多元化,倡导社会共同责任本位。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主张,罗

斯认为,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是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家庭福利的总和。然而,纯粹由国家提供的福利可能导致“政府失灵”和福利依赖,纯粹的市场福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单纯的家庭福利可能导致福利总量不足。为了纠正和补偿“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家庭失灵”,他提出要建立起一种国家、市场和家庭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提供福利的福利多元组合体系。[1]这是一种三分法的划分模式。 随着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以志愿者组织、非营利部门为代表的民间社会力量对社会福利的整合意义日益凸显。伊瓦斯提出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四分法模式,指出社会福利的来源有四个,即市场、国家、社区和民间社会。他特别强调民间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在基于不同理念上的政府、市场、社区之间建立联系纽带,使私人与局部利益和公共利益相一致。 借用这一理论,笔者尝试建立一种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图1)。根据这一框架,在理想状态下社会福利由国家、市场、民间社会和社区四大主体共同提供。在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一方面,不同福利主体的价值理念与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所扮演的角色和运行机制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福利主体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共同承担社会福利责任。 图1 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 四维分析框架下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涵义 在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本质是以“福利多元主义”或社会共同责任本位

(完整word版)MPA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案例分析)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 ——宁夏西海固地区种草政策中遇到的问题 为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国家于2002年开始执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对所有符合国家条件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土地经过验收后给予粮食和现金的补贴。为达到同样的目的,与此政策相配套,国家进一步规定了舍饲圈养政策,要求所有养牲畜的农户不得以放牧的形式放养牲畜,而应将牲畜圈养起来,人工喂养。国家的这一政策由东部推向西部,并特别在西部的一些生态环境恶劣的省份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西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养牲畜特别是养羊比种粮食收入高。当农民使用放牧的方式养羊时,几乎没有投入,养羊的边际成本较低却收益较高。因而放牧养羊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却给环境带来很高的边际成本;如果让农民用圈养舍饲的方式养羊,虽然对环境有好处,但与农民快速致富的预期和愿望又相违背。用舍饲圈养的方法养牲畜,而且在西部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的地方,难免会出现地里产的秸秆不够牲口吃,农民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饲料的情况。这样很难保证农民不重新放牧牲畜,环境和脱贫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面对这一矛盾,国家的总体思路是:让农民用一部分种粮食的田

地种草,如果有草,农民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饲料喂饲圈养的牲畜,这样既可以解决养羊、牛致富的问题,又可以不破坏环境。 政府在宁夏推广的草的品种是苜蓿。苜蓿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牲畜食两年生植物,播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两年,如果长势好的话,一年还可以收获两次。苜蓿还具有抗旱、抗寒、高产、低投入、少投工的特点,很适合在干旱少雨的地区种植。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苜蓿的种子,但要求农民必须将其耕地的1/5到1/10(根据每户承包地块的面积和条件确定种草面积的差异)用来种草,且种苜蓿因为不属于退耕还草的部分,政府并不给予农民粮食补贴。这一政策在宁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银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现农民种草致富、生态环境改善、政府投入逐年递减等多赢的局面。 但一个在银川地区受到大家欢迎且取得良好结果的政策,到了银南特别是到了西海固地区却遭到了从百姓到一些干部的冷落,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将种苜蓿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交给干部,将干部监督农民完成规定种草面积数,同干部的工作绩效和年终评奖挂钩。 按理说国家推行种草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农民尽快脱贫,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宁夏的西海固地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统称,同时也是西部最干旱贫困地区的代名词。除固原市之外,西吉和海原两个县现在仍然是目前不多的国家级贫困县。西海固地区种植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海拔高(平均海拔2000-2500米)雨水少、气温低、土地土层薄,没有自然河流和人工灌溉。苜蓿种植下去和粮食一样,产量完全靠老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