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繁殖数据统计表52周——3mX1.5m_6月17

猪场繁殖数据统计表52周——3mX1.5m_6月17

母猪繁殖性能现状

母猪繁殖性能现状 一、母猪问题根源 近几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平衡、滥用性激素和繁殖障碍性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日本乙脑炎、黄曲霉素中毒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母猪整体机能下降,影响繁殖机能障碍,引起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不排卵、配不上种、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障碍最主要原因。 1、母猪妊娠是一种生殖激素,会出现一系列的繁殖生理问题 母猪从怀孕开始因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可以引起乳房水肿、便秘等,特别是母猪分娩时生理变化最为明显,非常容易出现由于分娩过度疲劳,机体功能恢复过慢或不能恢复后造成产后疼痛应激等导致产后高热、产后厌食和产后“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等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 母猪从怀孕开始,体内激素发生急剧变化,迅速使全身血容量扩张、血液中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骤降,或者母猪泌乳时大量白蛋白随乳汁排出等,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和乳房水肿等。 怀孕开始时由于血液中孕酮的增加使平滑肌收缩减慢,怀孕后期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大量水分进入组织引起水肿,肠内粪便水分被大量吸收而使粪便变硬,或者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压迫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减弱而使粪便变硬,或者产后过度疲劳和过度疼痛应激等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出现便秘,或者由于大量使用劣质麦麸和统糠等粗纤维(非膳食纤维)引起大便秘结,或者妊娠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药源性便秘,或者天气炎热造成热应激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便秘,诸如以上众多因素均可引起母猪便秘、高热和厌食。 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欲下降、营养失调;便秘的坚实粪球直接压迫子宫和阴道,引起流产、弱胎、死胎和子宫炎;便秘造成大量毒素被吸收造成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腺炎,造成胚胎发育受阻或死亡,损伤肝肾、心肺、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母猪食欲差、营养失衡、难产死产、弱胎死胎、母乳不足、仔猪黄白痢、生长缓慢,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 母猪怀孕开始时由于全身血容量的增加,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贫血;怀孕后期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血红蛋白的需求大增,以及后期易出现高热便秘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加重了贫血过程。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分娩无力,由于怀孕时营养失调,缺乏额外的补充钙剂、铁剂和硒等,而热应激有会引起钙、碘的需求增加而导致血钙、血碘下降,继而导致母猪分娩无力和产程过长。 2、后备母猪不发情及第一胎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后备母猪在70kg以后的营养需要就已经不同于一般商品猪,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并不是后备母猪所需要的。后备母猪的未来是为了繁殖小猪,但通常发现不少猪场存在后备母猪由于不发情、发情不正常不能怀孕被淘汰,淘汰率可达30%左右,严重的达50%

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

12级动物科学2班林兴涛学号:201230360215 养猪学作业5 题目: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成本构成及主要收入来源 1、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 (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等。 (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 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京育种中心等。 (3)公司独立自养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全部猪场自建、自养,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但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食品安全性有保障。以独立生产的专业化公司为主的牧原模式也应属于这种模式,河南牧原公司环保工作做得很好,综合采用水泡粪工艺、沼气等环保工程,但其环保投资过大。 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又分为一条龙养猪模式、阶段性养猪模式。大型养猪企业(集团)多采用一条龙养猪模式,自建自繁自养原种猪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包括生长育肥阶段)。

猪场员工生产指标月度绩效考核方案

猪场员工生产指标月度绩效考核方案(适合于满负荷均衡生产经营猪场) 为了加强猪场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为了提高猪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特制定《猪场员工生产指标绩效考核方案》如下: 原则:有奖有罚,奖不封顶;员工月度考核奖罚,场长年度考核奖罚;兼顾行业特点,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以生产指标为主,成本指标为辅,兼顾经济效益。 原理:生产指标、成本指标与经济效益正相关,猪场员工只要把生产指标、成本指标搞好了,经济效益自然就上去了;猪场不适合搞利润指标,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过大不可预测,利润指标往往难以兑现。 一.生产指标 1.配种妊娠舍\人工授精站生产指标 ●满负荷配种计划90% ●配种分娩率80% ●胎均活产仔数10头(原种及祖代9头) ● ???????④????7天 ● ???????2.2胎/头 考核奖罚; ●基本工资 2.产房保育舍生产指标●哺乳保育期成活率90% ●转出重4周龄(28日龄)7公斤、9周龄(63日龄)20公斤 3.生长育成(肥)舍生产指标 ●生长育成(肥)期成活率98% ●出栏重种猪16周龄(112日龄)50公斤,育肥猪23周 龄(161日龄)90公斤。 二.考核奖罚办法 1.配种妊娠舍\人工授精站 ●满负荷配种计划90%,每增减一头奖、罚50元 ●分娩率:实产胎数每增减一胎奖、罚100元

●胎均活产仔数:每增减一头奖、罚10元 2.产房保育舍 ●哺乳保育期成活率:每增减一头奖、罚10元 ●转出重:每增减一公斤奖、罚4周龄1元\9周龄0.4元 3.生长育成(肥)舍 ●生长育成(肥)期成活率: 每增减一头奖、罚50元 ●出栏重: 每增减一公斤奖、罚0.10元。 三.奖罚金分配比例 各组饲养员一人份,各组组长(含主配)2人份,生产线主管(一条独立的生产线设科级或科助级主管一名,万头规模以下猪场生产科长兼)是所辖生产线员工平均线的3倍,人工授精站员工—人工实验室员工是配种妊娠舍员工平均线的1.5倍。 四.结算兑现办法 1.每月结算,与工资同时兑现。 该奖罚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奖金可突破绩效工资上限,罚款限为绩效工资额。 2.结算时涉及其它指标参数时,参照事业部制定的各项指标。3.由场长组织、财会室负责、生产科配合统计结算。 说明: 1.猪场员工适合于以班组(车间)为单位的生产指标承包奖罚形式来进行业绩考核。 2.猪场生产线员工只负责某一阶段性工作,可以做月度奖罚考核。3.猪场后勤员工考核可参照集团公司其他行政后勤部门员工考核办法。 4.按上述方案实施,业绩最好的生产线员工可能拿到的最高奖金(绩效工资)约为:普通饲养员2000元(加上每月考勤薪资,月薪约3000元),班组长级(车间主任)员工4000元(加 上每月考勤薪资,月薪约6000元),生产线主管或生产科长 6000员(加上每月考勤薪资,月薪约9000元)。 猪场场长生产指标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适合于满负荷均衡生产经营猪场)

最全的猪场常用数据参照表格

最全的猪场常用数据参照表格表1.生产技术指标 表2.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 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 表15 猪只体温参数 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 表1.生产技术指标

表2.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现代的肉猪品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遗传潜力都高。在理想状况下生长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 1 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作者:杨学昌刘文瑜罗庭沙黄元鸿 摘要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技术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繁殖母猪头均每年提供出栏肉猪数,或头均每年提供育成仔猪数。母猪繁殖力是繁殖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需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母猪群体质量、配种受胎率、产仔数、育成率、仔猪断奶重、育肥日增重等一系列指标来实现1-3]。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1后备母猪培育 断奶时选留下来的后备母猪,可按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管理,不需要专用后备母猪饲料,不限制饲养,让其自由采食至180日龄,体重80kg左右。180日龄以上,体重80kg以上的后备母猪可适当限制饲养和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以锻炼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防止母猪过肥而引起不发情、不孕症。饲养方式采用群体饲养,每群4~6头,平均每头猪有2m2的活动面积,可以进行诱情刺激。210~240日龄,体重在100kg以上的后备母猪,经鉴定符合种用者可在第2次发情时配种。 2繁殖母猪选择 已配种受孕的后备母猪在1岁龄左右产第1胎,根据第1胎的产仔性能初步选出种用的繁殖母猪,到产第2胎后,再依据母猪年繁殖力选出生产力高的繁殖母猪作种用,淘汰生产力低的繁殖母猪4]。 3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 繁殖母猪的饲养水平和哺乳期对仔猪的初生重、断奶窝重、成活率、肥育日增重以及母猪连续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分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发情配种间隔期四部分,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左右,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左右。因此,做好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对提高繁殖母猪年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3.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期标准日粮供给量只占哺乳期的1/2,要遵循“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原则。 3.1.1妊娠前期。配种后1~30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胎。要供给妊娠前期母猪专用饲料,日粮饲喂量控制在1.8~2.0kg之间,每天适当喂给优质青绿饲料,以增加母猪的饱腹感,补充部分维生素。 3.1.2妊娠中期。配种后31~90d要调整好母猪的体况,饲料继续供给妊娠前期母猪饲料,日粮喂给量控制在2.0kg左右,但可以多饲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除增加母猪饱腹感外,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防止便秘、无乳症。有条件的可每日安排母猪自由运动1h,达到增强体质、减少难产的目的,对母猪不要大声吆喊、鞭打、追赶等。 3.1.3妊娠后期。配种后91d到产前3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减少母猪产后体失重。饲料由妊娠前期调换成妊娠后期饲料,日粮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0.5~1.0kg饲喂量或每日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乳脂率和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应单圈饲养,防止因机械挤压引起流产,但可以适当驱赶运动,减少难产5]。粪便干燥的母猪可在饮水中或日粮中加适量的轻泻剂。 3.2临产母猪饲养管理

生态养殖和公司+农户模式

发展生态养殖和公司+农户模式 一、生态养殖 1、生态养殖的概述 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相对于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来说,生态养殖是让畜禽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地生长,而不是人为地制造生长环境和用促生长剂让其违反自身原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快速生长。 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点: (1)猪—沼—有机肥生态养殖模式 (2)猪—沼—花木生态养殖模式 (3)猪—沼—果(菜)生态养殖模式 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养殖模式,也称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型养殖模式,或循环经济型养殖模式。是以生产沼气为核心,把种植、养殖和生活三个孤立的活动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实现物资循环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的猪场排泄物一般必须经干捡粪和固液分离后,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将其运输至果园、草地、菜地、竹林、树林等用于基肥或追肥。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猪场及周边农村居民的加热能源或用于沼气发电等,沼液则通过专门管道或车辆运输至消纳地进行消纳。通过这种模式猪场粪污作为有机肥料被种植物完全吸收利用,不会对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有效地解决力种植园的有机肥来源问题,相互补充,互为需求,这样就有可能达到养猪场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达到变废为宝、环保生态的目的。 (4)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 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

种猪场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猪场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作者:刘春然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5期 摘要:随着猪只饲养量的不断增加,饲养经济效益看好,越来越多的饲养者加入猪只饲养的行列。尤其是近几年非洲猪瘟的影响,不少地区的存栏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市场上猪肉的价格大幅上涨,在此种情况之下,更多的饲养者进行猪只的养殖生产工作,所以更加应该注意日常的健康养殖措施。种猪是猪场中重要的组成群体,种猪养殖的成败会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收益,所以本文针对种猪的繁育措施以及健康养殖的技术进行讨论,以期保证饲养者的经济收益,供参考。 关键词:种猪;繁育;养殖;技术 猪只的育种工作在整个种猪饲养环节,乃至是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对于猪只在育种改良方面的方法一般就是选择和杂交两个不同的方式。其中选择更多的受到遗传方面的制约,但是种猪通常都具有永久性和累积性的遗传变化;但是杂交的方式也具有更多的育种优势。瘦肉型的生长性状的遗传能力属于中等水平,而且在杂种方式上也没有很大的优势;繁殖性状在遗传能力方面的水平也相对不太高,但是在杂交方式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猪只的产仔能力和泌乳水平通常都是受到更多的母本影响,但是所产后代的瘦肉形状则更多的是受到父本和母本的均值影响,所以实际生产中应该关注父本瘦肉生长性能方面的遗传改良技术,临床中主要的改良方式就是选择的方法,因为杂交没有很大的优势;猪场对于母本的改良措施应该将产仔泌乳能力以及瘦肉生长性能同时考虑,在生产中将选择和杂交这两种方法共同执行,这就要求选择杂交亲本作为母本,同时针对生产母本的母系品种在选育方面进行重点的改良处理。 一、繁育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主要就是由原种场、扩繁场和商品场以及终端商品猪饲养场几个不同的部分构成,在猪场的整个繁育体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原种场部分。而猪场建立的繁育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致的总生产目标,即力争提供给市场优质、安全、绿色的猪肉,但是各个部分的工作性质和生产的任务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际生产中呈现出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形状排列,种猪机体的优秀基因流的方向也都是从金字塔的顶端指向其底端,但是绝对不能方向相反,生产终端的商品猪品质就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主要是用于检验整个种猪繁育体系的建立状况。 1.1原种场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并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品系繁育,最大可能挖掘母猪的生产潜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难题。一品种为先,选优淘劣选择高产品种与个体如太湖猪,平均窝产15.83头,最高窝产42头;外来品种中的大白猪产仔数在11~12头。这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有效途径。在个体选择中,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子率成正比。选好种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形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流齐、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作为种猪。再次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二.营养合理,控制膘情,短期优饲,增加排卵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母猪的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不能喂给过多的能量,否则将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母猪过肥: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母猪妊娠(114)期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在母猪配种前10 –15天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妊娠前期即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1.8千克~2.2千克。但蛋白不低于13%/日/头~14%/日/ 头。但如膘差,仍应给予高营养。在妊娠中期(妊娠第二个月到产前80天)的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进入妊娠后期(妊娠后80天~107天)后,这时的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略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粗蛋白16%~18%。采用这一方法对控制母猪膘情,增加产仔数,促进保胎及提高初生子猪体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母猪发情开始时,经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1000国际单位,可增加其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三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1.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配恶果多:产仔数少、死胎多、仔猪初生重小、体质弱、生长慢;母猪本身也生长发育不良,未老先衰,种用期缩短。过晚配又减少产仔胎数。本地母猪:6~8月龄,体重70kg以上配;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在7月龄左右。杂种体重不低于80~100kg;国外中型猪:如中约克夏,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配;国外大型猪如大约克夏:体重120kg

200头母猪规模猪场生产指标绩效管理

200头母猪规模猪场生产指标绩效管理 为了建立完善的生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生产线员工进行生产指标绩效管理。生产指标绩效考核浮动工资(奖罚)方案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浮动工资即生产指标绩效工资。 生产指标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今年是各项工作尤其是生产成绩力争实现跨越的一年!为加大我场生产目标考核力度, 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现制定“猪场生产指标考核奖惩制度”如下,即日起执行。 一.全场生产指标(以过去一年或半年猪场平均生产成绩定指标) 1. 配种妊娠舍\人工授精站生产指标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健康活产18.5头仔数(扣1.5斤以下仔猪为弱仔不计) 2. 产房舍生产指标 哺乳仔猪成活率95% 转出重4周龄(28日龄)8公斤 3. 保育舍生产指标 保育期成活率98% 转出重9周龄(63日龄)22公斤 4.生长育成(肥)舍生产指标

生长育成(肥)期(每批)成活率98% 出栏重16周龄(112日龄)60公斤,23周龄(161日龄)100公斤。 二.分工考核奖罚办法 1.技术员(1人,参考基本工资2000-2500元/月) 主要负责:全场猪群计划与周转、消毒、免疫工作与猪群保健、母猪治疗、制度饲养管理流程,配合全场母猪观察发情与配种\数据记录等工作。 考核奖罚办法: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商品头数17.5头,每增减一头奖、罚10元 2.配种妊娠舍\人工授精站(1人,参考基本工资1200-1500元/月) 主要负责:人工授精站工作、全场母猪观察发情与配种,公母猪群计划与周转、公母猪饲养管理与采精,配种妊娠舍\人工授精站日常管理与记录等工作。 考核奖罚办法: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健康活产18.5仔数:每增减一头奖10元、罚5元(弱仔不计) 3.产房舍(2人,参考基本工资2500-3000元/月,包括夜间接生仔猪加班工作500元) 主要负责:仔猪接生、治疗与护理、泌乳母猪饲养管理,配合技术员做好免疫工作,产房舍日常管理与记录等工作 考核奖罚办法:哺乳仔猪成活率96%:每增减一头奖10元、罚5元;4周龄转出重8公斤:每增一公斤补0.4元 4.保育舍(1人,参考基本工资1000-1200元/月) 主要负责:保育仔猪治疗与护理、配合技术员做好免疫工作,保育舍日常饲养管理与记录等工作

规模化种猪场育种方案(范本)

规模化种猪场育种方案

目录 第一章、育种目标 第二章、核心群组建的遗传基础 第三章、种猪育种计划 第四章、种猪性能测定 第五章、遗传进展评估 第六章、育种进度安排 第七章、环境保护 附件 一、养猪管理软件开发方案 二、种猪性状测定技术规程 三、种猪数据测定记录标准 四、种猪遗传测定评估模型 五、人工授精技术标准 六、种猪质量测定管理章程

种猪场育种方案 第一章种猪育种目标 优质猪肉的确定一是凭消费者的口感判断猪肉好吃,好吃的猪肉是口感细嫩多汁,鲜香味浓。我国的地方猪种具有这种特点,其不足之处是生长慢,耗料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我国新培育的猪种其猪肉具有上述特点。但口感有众口难调、各有所好的不足之处。二是根据多数学者意见总结,影响猪肉风味的主要因素是猪肉单位面积内肌纤维的根数与直径、大理石纹状(雪花肉)和肌肉脂肪含量(好吃的主要条件)。外种猪单位面积中肌纤维根数少、肌纤维粗,大理石纹状少,其中结缔组织比例大,脂肪比例小,肌内含脂肪量低,长白与大白都在2%以下,口感风味当然不佳。我国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在3.7%~5.42%,新培育的猪种均达到3.6%~4.6%,其瘦肉率达到57%以上。 以加系优质种猪作为育种核心基础群,种猪性能测定和选择方法等方面采用世界先进育种技术手段,建立1800头GGP基础母猪、9200头GP基础母猪、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00,000头的育种基地,每年保持5?—10?遗传进展。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速度前提下,以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育种目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宝种猪育种体系。 根据国内外育种现状和中宝种猪生产实际,确定中宝种猪育种目标是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率基础之上重点提高: (1)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主选日增重); (2)胴体瘦肉量和肌肉品质; (3)母猪的繁殖力和育成率(主选母猪年育成幼猪数)。 (4)乳头数、腿的结实度和抗逆性(或健康状况)。 育种目标同时结合生物学和经济学方法注重对各个性状进行加权,考虑市场需求及成本价格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取得理想育种效果。通过系统的育种措施,使培育的猪能在未来预期的生产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育种目标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母猪七个阶段营养来提高繁殖效率

母猪七个阶段营养来提高繁殖效率? 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效率,而母猪的繁殖效率受遗传、环境、猪群健康、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遗传育种工作使得现代母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成年体重的变化、体组成的变化、泌乳能力的提高等,对有关营养、环境等的要求更高,同时母猪不同繁殖周期(胎次)之间以及同一繁殖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之间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应采用精细的阶段饲养方案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1、后备母猪(3月龄―初次配种)的饲养 要使母猪群具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的饲养极其关键,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应使后备母猪在220~240日龄体重达到130~140kg,P2点膘厚达18~20mm,有过2次正常的发情,从而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 要实现此目标,建议采用如下的饲养方案: 45~75kg体重阶段饲喂生长育成猪饲粮,自由采食。

75~100kg体重阶段饲喂小母猪育成期饲粮,适当限制饲喂。小母猪育成期专用饲粮的营养水平不同于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饲粮,其含有的适宜水平的钙、磷、氨基酸、生物素、叶酸等,对小母猪骨骼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胎的繁殖成绩,同时可延长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 100 kg―配种前2周继续饲喂小母猪专用饲粮,限制饲养,控制日喂量在2.5~3.0kg,防止后备母猪过肥,过度肥胖的母猪激素分泌出现失衡,卵巢会有较多的脂肪蓄积,影响后备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数。 配种准备期(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可提高后备母猪的排卵数。即在配种前10~14 d提高饲粮的能量浓度或提高日饲喂量,有助于雌激素、促卵泡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排卵数。建议此阶段的日饲喂量为3.0~3.5kg 或自由采食。 妊娠期母猪饲养的目标是产出一窝数量多、初生重大且均匀、活力强的仔猪,同时母猪健康且具有充分发育的乳腺和良好的机体养分储备。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胚胎着床、胎儿发育直至分娩,这一时期对母猪称之为妊娠期,对新形成的生命个体来说称之为胚胎期。为实现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目标,应根据胚胎分生长发育规律、母猪乳腺发育和养分储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限制饲养,建议将妊娠期分为妊娠初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地控制母猪的体增重并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这样既可节约生产成本,又不影响母猪**繁殖效率的实现。

现代化养猪的猪群结构和存栏数的计算文档

现代化养猪的猪群结构和存栏数的计算 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是按照流水式、有节律的作业,要求严格按全进全出的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所以现代化猪场的猪群结构和常年各类猪的存栏数必须按这一规则进行精确的计算。现将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一、成年母猪头数 成年母猪头数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年出栏的商品肉猪头数来计算,如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所谓万头猪场其成年母猪头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万头商品肉猪数 每头成年母猪年提供的商品猪数 成年母猪头数= 每头成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要根据所设计的现代化猪场的预定生产指标计算而来。其计算方法是: 每头成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每头平均产仔数×年产窝数×窝产活仔率×哺乳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率×生年育肥成活率 这些参数在养猪手册中都可以查到,如《中国养猪大成》表7-6-6某万头猪厂的工艺参数中可查到: 母猪窝产仔数:1O头; 窝产活仔率:90%; 哺乳仔猪成活率:9O%; 断奶仔猪成活率:95%; 生长育肥成活率:98%; 母猪年产胎次:2.2。 将这些参数代入公式则每头成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为16.6头。 万头猪场成年母猪数=10 000÷16.6=602≈600头 第二种方法就是依据成年母猪数为基数来决定猪场的规模。如100头、20O头、3O0头等。有了成年母猪数以后就可以依下面的公式计算其他各类猪的存栏数,从而算出猪场的猪群结构。下面以万头猪场为例进行计算。 二、公猪数 公猪数=成年母猪总数×公母比例=600×1/25=24头 三、后备母猪数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年更新率=600×33%=198头 四、后备公猪数 后备公猪数=公猪数×年更新率=24×33%=8头 五、空怀配种母猪数 成年母猪头数×年产胎次×(产后配种天数+观察天数) 365×受胎率 空怀配种母猪数= 600×2.2×(10+21) 365×0.85 = =132头 成年母猪头数×年产胎次×饲养日数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 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 1、繁殖性状指标 (1)、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 5头; (2)、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 (3)、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 (4)、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 (5)、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 (6)、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 (7)、母猪年产窝数:2.2窝 (8)、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 (9)、一次情期受胎率 85.0% (10)、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11)、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2、生长肥育性状指标 (1)、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 (2)、出栏率:160.0% (3)、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 (4)、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 3、胴体性状指标

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及出栏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但是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近些年,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200个,但是这些规模化猪场相当一部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低、有规模无效益!笔者之便,曾走访服务过400余个规模化猪场,对此深有体会。怎样搞好中国的现代化规模化养猪?笔者认为,探索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更为实用!然后,我们的养猪专家及养猪企业家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模式进行复制并不断的加以完善。这比任何的空谈理论都重要。本人在国内外规模化猪场20余年,并先后成功地主持创立了广东温氏及北京大北农创业初期第一个场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温氏水台7万头商品猪场生产管理模式及唐山大北农2.6万头种猪场生产管理模式),尤其是水台模式非常成功,目前广东温氏的30多个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就是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它们的生产成绩及经济效益也是公认的国内一流。唐山大北农2.6万头种猪场生产管理模式是在水台猪场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的,并已初见成效。截止于目前,已有全国200多个猪场的管理人员来参观学习过,反映很好。现将唐山大北农种猪场生产管理模式介绍给大家,以供规模化猪场管理者参考!不足、不完善之处还望同行专家指教!一.正规化管理1.企业文化管理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猪场也如此。我们所依托的大北农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科教兴农、争创一流、共同发展。改良猪的品种、共同养猪致富,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决心把大北农种猪场办成一流的种猪场,把猪场员工培养为一流的养猪人才;、员工、共同养猪致富并带动广大农民养猪致富;我们有远大的愿景;人是大北农发展唯一资源,培养人才为我们的第一要务;大北农人要认同大北农文化,要有成就自我的使命感;要通过事业感召人,文化凝聚人,培养人,机制激励人,纪律规范人,绩效考核人…建立建全高效的管理机制,改变陈旧观念,改变落后的低效的管理机制;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养猪的人才;我们的三大法宝是:企业文化、自主创业的管理体系、资智股份化;使员工树立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用文化管理企业,要有远大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造就优秀,使员工立志大北农养猪事业,在大北农提供的广阔舞台上成就自我!2.生产指标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生产激励机制,对生产线员工进行生产指标绩效管理。规模化猪场最适合的的绩效考核奖罚方案应是以车间为单位的生产指标绩效工资方案。规模化猪场每条生产线是以车间为单位组织生产的的,如配种妊娠车间、分娩保育车间、生长育肥车间,每个车间里员工之间的是紧密相关的,有时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承包到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生产线员工的任务是搞好养猪生产、把生产成绩搞上去,所以对他们也不适合于搞利润指标承包,只适合于搞生产指标奖罚。许多猪场搞利润指标承包或承包到人的方法不是兑现不了,就是影响生产,往往都以失败告终。生产指标绩效工资方案就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浮动工资即生产指标绩效工资。生产指标也不要过多过细,以免造成结算困难,再说也突出不了重点,比如我们配种妊娠车间生产指标绩效工资方案中指标只有两个:配种分娩率与胎均活产仔。3.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猪场组织架构要精干明了,岗位定编也要科学合理。一般来说,一个万头规模猪场定编20人,一条万头生产线生产人员定编16人(其中配种妊娠车间4人、分娩保育车间6人、生长育肥车间6人),后勤及管理人员4人。责任分工以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具体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我们要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4.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为了定期检

国内繁殖母猪的生产现状及管理现状

国内繁殖母猪的生产现状及管理现状 繁殖母猪的重要性体现 繁殖母猪是整个猪场的核心群体,其繁殖性能高低决定着猪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及其盈利情况。母猪提供的卵子数决定产子数,母猪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提供的营养多少决定出生活仔数及出生重,哺乳母猪的体况决定其产乳量,而产乳量严重影响断奶仔猪头数和断奶重,同时母猪在断奶时的体况又决定其发情间隔和排卵数。繁殖母猪的发情间隔及其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重这些指标都直接与猪场的效益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猪场的生产力水平,提升猪场的经济效益,那么猪场的关注点就应多放在繁育母猪的饲养和管理上。 繁殖母猪的特点 现代母猪由于目的性更强的育种要求和更高的生产要求,使其体型更大,体组织成分中瘦肉比例加大,背膘厚度降低;饲料营养量提高,所以饲料转化率提高,采食量下降;母猪产子数和仔猪增重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泌乳量;同时配种年龄提前,生产周转加快。这些因素导致繁殖母猪长期处于高代谢高周转过程中,即长期处于生理应激中。因此繁殖母猪需要更精心的饲养和管理,从而保证处于高代谢高周转状态下的繁殖母猪具有良好的体质。而对于繁殖母猪的饲养好坏,也直接关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当前养猪业水平低下,繁殖母猪管理水平低是其重要原因。 国内繁殖母猪的生产现状及管理现状 我们现在的母猪的生产水平:每头母猪2.2胎次/年,提供出栏仔猪数也只有18头左右。国外2009年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每头母猪2.3-2.4胎次/年,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仔猪25头。 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发起者,但是母猪在生产中往往最容易受到忽视,有很多猪场花了大价钱引进了优秀的种猪,却用旧的饲喂方式,饲喂低标准的日粮,重引种却轻视饲养管理,管理中往往只重视看的到的利益,却忽视平时看不见却实际存在的利益流失。 国内猪场应需要的繁殖母猪 国内猪场低生产成绩的繁殖母猪会带来资源浪费,国外年出栏万头的猪场需要的繁殖母猪大致在400头,而国内则需要近600头,这多出来的200头繁殖母猪在一年的饲养过程中属于有饲料采食而没有仔猪产出,属于没有生产价值的母猪。而在国内,猪场长期饲养着这样一批浪费饲料的低生产成绩的繁殖母猪。在当前国家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当前饲料成本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养猪业要从成本上下苦功夫,那么提高繁殖母猪的生产成绩是必经之路。 国内猪场需要的繁殖母猪需要具备以下的特征:

母猪的繁殖指标

母猪的繁殖指标 (1)衡量母猪的繁殖力的主要指标是一头母猪一年生产了多少头断奶仔猪数,目标是25头。涉及到分娩率。分娩率以一年计,≤82%不能接受,目标值为85%,那末还有15%哪里去了?流产1-2%属正常;假妊娠<1%;规则返情10%:是造成分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般不是疾病的原因;不规则返情2-3%,疾病是考虑的主要原因:PRRS-AD-PPV-HC等。在分娩率低时,首先应区分是规则返情,还是非规则返情;其次是尽快找出返情的母猪。妊娠检查最好的工具是:公猪+仪器。 非生产天数: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生产天数,其次是活产仔数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未怀孕,又未泌乳的天数。公式为非生产天数=365-(泌乳天数十妊娠天数)x年产胎次。平均非生产天数是60天,变化范围是36-85天。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在最好的10%猪群中为89%;低分娩率是因受胎失败或妊娠失败造成的。 (3)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母猪断奶后体况良好,断奶后第一轮发情就可以配种。膘情适宜的猪群,目标值是7天内的发情配种率为90%以上。17-28天断奶的母猪,需要5-10天才能发情;头胎母猪和体况差的经产母猪需更长的时间才发情;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的母猪,提高断奶到发情期间的采食量是有好处的,会增加体况差的母猪的排卵数。配种后(24-72小时)进食能量过多,会增加体产热,使受精卵的死亡率升高。 (4)活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又一个指标,死胎、木乃伊胎表明繁殖力可能有问题。 (5)每窝断奶仔猪数是衡量分娩管理的指标。断奶前死亡率反映了母猪母性能力或分娩管理水平或环境控制能力。挤压致死和饥饿致死是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 11、管理对淘汰的影响 (1)增加母猪群的大小,会使群内的个体失去其个性。管理人员只能化较少的时间对猪逐头观察,因而无法及早发现病猪、受伤的猪、或体重减轻的猪。导致母猪淘汰并不因为繁殖障碍(不发情、反复返情、窝产仔猪少、母性差、泌乳障碍),而是母猪存栏过量,导致栏位紧张,无法向受伤的母猪(肢蹄疾患),或患病的母猪或瘦弱的(极端体况)母猪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环境。母猪体况过差,反映了猪场管理问题和营养问题。 (2)缺乏劳力,尤其是缺乏熟练的、有知识、有经验的工人,会导致猪群饲养管理不良,并导致母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增高。(3)选择后备母猪时不仔细和缺乏经验;后备母猪初配的提早;药物应用的减少,也是造成淘汰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五、疾病预防 1、不同的猪场可能实施不同的疾病预防策略。补铁-注射抗菌素-口服百球清,是初生仔猪最普遍的保健措施;产前驱虫-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阶段饲料用药,是分娩母猪的常规预防措施;对断奶仔猪,转入前保育舍预先加热和饮水加药,也是常规措施。 2、生产母猪预防的重点是PRRS、寄生虫(线虫和疥癣)、胃溃疡、PR、JE、PPV。 3、对于PRRS-PR阳性的猪场:PRRS阳性场,引入的后备母猪应是PRRS阴性,而且一次性引入足量的后备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适应为PRRS阳性,在以后的6个月内不再引种,通过封闭生产而成为PRRS稳定场或转为PRRS阴性场,当然还依赖于其他高健康技术;PR阳性场:引入后备母猪也是PR阴性,通过淘汰老龄母猪、疫苗免疫、和淘汰通过检测的阳性猪而达到全场PR阴性。 4、高健康技术在集约化猪场的应用:生物安全措施、多点式生产、按批次生产、按日龄断奶、全进全出、保育舍部分清群和阶段全场保健用药等。 六、关于员工

标准化养猪场设计图【养殖养猪场里的“标准化”生活】

标准化养猪场设计图【养殖养猪场里的“标准化”生活】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原种猪场的办公室,从闭路电视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猪舍中每头猪的情况,这与传统的那种“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散养猪圈有天壤之别。猪肉是菜篮子里的主要内容,其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一日三餐的质量。xx年5月,生猪和猪肉价格突然猛涨,相比xx年竟然高出一倍以上,这令很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压力。 对于猪肉价格猛涨,一般的解释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二是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xx年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后,养殖户淘汰了种母猪,导致xx年仔猪和生猪的供应量减少;三是生猪疫情严重,特别是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导致生猪饲养 量下降。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生猪供求失衡,猪肉价格上涨。 然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养猪生产模式处于转型期也是猪肉价格猛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养猪生产模式正在向现代化和规模化方式转变,在这一转变的初期,农村散养户退出了养猪业,而现代化规模养猪还未能完全及时跟上,导致养猪总量下降,最终造成生猪的 供求关系失衡,使得猪肉价格走高。

现在,局势正在往好的方面扭转。xx年以后,国家畜牧部门从源头抓起,大力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方式,并同步推行“逢猪必贷”的宽松政策,养殖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的养猪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 向规模型养殖转型 农户分散饲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小农经济历史条件下,沿袭下 来的一种养猪生产方式。广大农村至今还保留着上千年的“几亩地、一头牛、几头猪、十几只禽”式的庭院经济生产模式。据在河北省某畜牧站工作的研究员侯先生介绍,在他所在的地区,散养目前占了生 猪养殖的66%,全区20多万农户,平均每户养上两三头猪,全区散养生猪就可以达到60万头以上。 在规模养殖还未成气候之时,散养就成为了生猪鲜肉市场的主 要供货源。但庭院养猪生产规模小、管理落后、交易成本高,且无法抵御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所带来的高风险,因此并不能适应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