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捕获错误,测试与调试

4.捕获错误,测试与调试
4.捕获错误,测试与调试

捕获错误,测试与调试

本章内容

●连接到目标

●编译时错误

●异常处理:与完整版.NET Framework一致

●运行时异常

●全局异常处理

●几种重要的异常

●日志文件

●手段

●单元测试

本章将讨论如何连接到仿真器或设备,以便能在开发过程中对代码进行调试。您会学习到在运行时的各种错误类型,如何编写程序来捕获并处理的异常。您还将学习Microsoft .NET Compact Framework运行库生成的各种日志文件,了解如何使用它们对特定的错误进行诊断,了解如何将追踪消息输出到IDE,或将其写入部署后的应用程序活动日志中,这些为人们提供了诊断的工具。

4.1 连接到目标

在讨论调试技术、最优异常处理技术和一般场景下的除错技巧之前,必须先了解如何连接到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目标”上。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真实设备,也可以是一个仿真器。在本书的后续部分,我们所提到的目标、设备、仿真器都是可互相替代的。

远程工具

Visual Studio 2005是一个单独的开发工具,既可供托管开发者使用,也可供本地开发者使用。而在此之前,本地开发者不得使用嵌入式Microsoft Visual C++ IDE来进行开发。整合的好处之一,是曾经在嵌入式Visual C++中存在而在Visual Studio .NET 2003中空缺的远程工具,现在都被收到Visual Studio 2005中,并同时开放给这两类开发者(如图4.1所示)。

图4.1可以在开始菜单中Visual Studio下的Remote Tools中找到

“远程放大”(Remote Zoom In)可以非常方便地对设备进行截图(bitmap)。“远程注册表编辑器”(Remote Regsitry Editor)允许开发者进入并更改远程目标中的注册表,它是一个很常用的工具。“远程文件查看器(Remote File Viewer)”可以替代Microsoft ActiveSync技术来对远程目标上的文件系统进行读/写(包括导入和导出)。“远程查看器”(Remote Spy)类似于它在桌面上的等价物,可以用它来浏览活动窗口和发送给每个窗口句柄(window handle)的消

“远程进程查看器”(Remote 息,它并不是平时所用的工具,但若是需要,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

Process Viewer)用于查看目标上当前运行的进程列表、这些进程所拥有的线程及所加载的模块,也可以用来销毁进程。最后的“远程堆查看器(Remote Heap Walker)”的作用被托管开发削弱了,因为托管程序开发者一般并不关心用于托管进程堆的标识符(identifier)和标志(flag)。

远程工具降低了一地(PC)开发异地(设备)运行的难度。在.NET Compact Framework version 2.0 Service Pack 1中有另外一个工具“远程性能监视器”(Remote Performance Monitor,RPM)。RPM将在第5章讲解。

4.1.1 设备

设备的连接功能由ActiveSync (AS)4.x 版(或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上的Windows Mobile设备中心[WMDC],正如第1章所述)来提供。如果您拥有Windows Mobile设备,可能已经将它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线连接到计算机上。这个软件和连线一般是每个Windows Mobile设备的附件。ActiveSync允许通过USB进行连接,也允许通过蓝牙(Bluetooth)、红外线(infrared)端口和串口进行连接(如图4.2所示)。在连接确立之后,这个设备就可以作为Visual Studio的目标了。

在Visual Studio中,您可以配置与真实设备的连接:在“工具”菜单上选择“选项”项。在“选项”对话框中,向下滚动列表,找到“设备工具”节点,将其展开并选择“设备”。选择平台(如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5.0 Pocket PC),从列表中选择Device(而不是Emulator),最后,单击“属性”按钮。在“属性”对话框中,单击“配置”按钮打开“配置TCP/IP传输”对话框,如图4.3所示。

图4.2通过ActiveSync 4.5的“文件”菜单打开“连接设置”1

图4.3Visual Studio 2005的设备传输的配置

在默认情况下,通过ActiveSync连接到设备,调试可以轻松进行(如图4.2中的对话框所示)。第一次部署到没有安装.NET Compact Framework的设备上时,框架的二进制代码库会首先推送到目标上,然后才是您的应用程序。要手动在目标上安装.NET Compact Framework,必须将相关的.cab文件(在Visual Studio安装目录的SDK\CompactFramework下)复制到目标机,并在目标机上运行它。根据使用的设备不同,您可能会遇到安全提示。这一般是由于这些二进制代码没有签名所致,确认便可以使其在设备上运行。

基于Microsoft Windows CE的设备不支持ActiveSync,这些系统是定制的,可以遵循如下步骤,使其通过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直接连接。

1译者注:端口的数目与种类与硬件支持有一定的关系,列表中还可能会包括一些虚拟端口。原书图中只有一个COM3,而译者这里则多了一些;红外线端口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安装,它也是不会显示的。

此图为ActiveSync 4.5简体中文版的“连接配置”(原书是4.2版)。

(1) 首先,准备好要连接的设备,从开发计算机上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CoreCon\1.0\Target\wce400\中复制3个.exe文件和两个.dll文件2到设

备的Windows文件夹下。

(2) 在设备上运行ConmanClient2.exe文件(这是之前所复制的3个可执行文件之一)。

(3) 然后,在“配置TCP/IP传输”对话框(如图4.3所示),为Visual Studio指定要连接

设备的IP地址。

(4) 如果设备上的安全功能已开启,还需在试图与Visual Studio进行连接之前,运行设

备上的CMAccept.exe。

4.1.2 仿真器

连接到仿真器与通过ActiveSync或WMDC进行连接一样简单。Visual Studio 2005包含一些Windows Mobile 2003 Pocket PC和Smartphone仿真器。若要使用Windows Mobile 5.0的各种仿真器,必须下载免费的软件开发包(SDK),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下载一些针对某些设备的仿真器镜像(image)。仿真器的发布一般独立于开发环境。可以通过Microsoft下载中心或根据Windows Mobile开发者中心上的链接下载,网址为www.microsoft. com/windowsmobile/developers/default.mspx。对于其他厂商(如Palm)的特殊设备仿真器,可以访问那些厂商的网站来获取。

注意图4.3所示“选项”对话框中的仿真器选项。如果选择其中一项,并单击“属性”按钮,会出现一个类似于图的对话框。您可能会发现对话框中的设置不同,有的提供了另外“DMA传输”。DMA代表“直接存储器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这是Visual Studio 2005中新的默认传输方式——可以认为它是进程间不通过TCP/IP,而直接进行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通信的技术。不通过TCP/IP,则意味着连接会更快,并且,在没有连接到Internet时,不需要额外的配置(例如,Visual Studio .NET 2003需要配置“环回适配器”)。

可以在运行项目时(如按F5键)选择所要部署的仿真器,也可以通过“选项”对话框(如图4.3所示)、“工具”菜单(选择“连接到设备”)、“项目属性”窗口或通过Visual Studio 的“设备”工具栏进行选择。在图4.4中,您会看到后面两种。

另一个启动仿真器的方式是通过“设备仿真器管理器(Device Emulator Manager)”您可以在“工具”菜单下打开这个工具,如图4.5所示。

2译者注:有的文件夹下是3个。

图4.4通过“项目属性”窗口或“设备”工具栏来选择仿真器

图4.5“设备仿真器管理器”与“工具”菜单(本章会经常提及)3“设备仿真器管理器”的优点之一,是仿真器一旦启动,就可以通过“操作”菜单将其“插入底座”。通过“插入底座”功能,您可以像运行用ActiveSync连接的真实设备那样测试应用程序。还有,插入底座后,仿真器可以通过桌面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连接到Internet上。也可以通过ActiveSync的“浏览”选项打开浏览器窗口,对仿真器中的文件进行读/写。“设备仿真器管理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出于测试或演示的目的,可以单独安装它到一个没有Visual Studio的计算机上。

最后,让我们探究一下仿真器的配置选项。在仿真器的“文件”菜单上,选择“配置”

3译者注:仿真器管理器升级后,界面可能不再为中文的。

打开“仿真程序属性”对话框(如图4.6所示)。“共享文件夹”是一个实用的设置,它可以将桌面计算机上的一个文件夹作为设备上的Stroage Card文件夹,这便可以在桌面计算机中轻松访问设备上的文件了。

图4.6“仿真程序属性”对话框4

通过下载Windows Mobile 6 SDK,您将得到Device Emulator 的第2版,其功能比第1版多。Visual Studio 2008将搭载Device Emulator 第3版。

命令行调试

.NET 2.0的新.NET SDK工具之一,是用于托管应用程序的命令行调试器Mdbg.exe(https://www.360docs.net/doc/eb2552438.html,/en-us/library/ms229861(vs.80).aspx5)。这样便无需在桌面计算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就可以调试应用程序。.NET Compact Framework 2.0 SP1 中包含Mdbg的扩展MdbgNetcf.dll,您可以用命令行调试设备应用程序。可以通过Mdbg的Load 命令来加载这个扩展,正如前述链接的文档所讲述的。

通过命令行,是对基于Windows CE 4.2目标的托管代码进行调试的唯一方式,因为Visual Studio 2005不再支持那个平台。它还可以在Visual Studio不可用的其他时候下发挥作用。注意,只能通过TCP/IP传输用命令行来调试仿真器,不能通过DMA(可以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这种传输方式,正如我们本章前面所讨论的那样)。

要了解更多关于命令行调试和其他调试建议与技巧,请访问David Kline的博客,地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eb2552438.html,/davidklinems/。

4.1.3 最佳选择

无论部署的是仿真器,还是真实的设备,过程都很简单。那么,哪一种才是设备开发者日常使用的呢?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如果没有真实设备,显然,仿真器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它会尽职尽责。对于最后的质量保证(QA)测试、用户接受程度测试和交互模式的测试,必须用实际设备来进行(而在仿真器上,没有触笔是不够真实的)。在调试场景下,涉及紧密的硬件交互,一个物理设备或许是最佳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必须的)。对性能进行

4译者注:读者若按文中所述打开这个对话框,可能会发现它与这里有一些区别,即某些选项不可用。可以按如下步骤打开这样的窗口:在Visual Studio的“工具”菜单上,打开“选项”窗口,展开“设备工具”,选择要设置的设备,然后单击“属性”按钮,在这个“属性”对话框中,单击“仿真器选项”。

5译者注:简体中文版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eb2552438.html,/zh-cn/library/ms229861(vs.80).aspx。

测试时,您也会经常用到真实设备(有关性能方面的更多探讨,请阅读第5章)。

如果暂时无法获得某些特殊形状的设备,但还要测试,仿真器也会派上用场(例如,不是每个人都有方形的Windows Mobile 5.0 Pocket PC、一个横向的Windows Mobile 5.0 Smartphone或者Windows Mobile 2003 SE Pocket PC的设备)。如果您的目标设备遇到上述的某种情况,那么,仿真器就是一个用于日常开发的不二之选。如果没有您所针对的带有某种自然语言(如希腊语)的设备系统,您可以下载其他的本地化仿真器,可以通过它们来测试应用程序。

最后,一些开发者声称,在真实的设备速度较快(即开发的速度更快,从而节省了开发的时间)。在多数情况下的确如此,但如果在高性能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有足够大的内存供仿真器使用(更重要的是,如果您已下载并安装最新的高速仿真器),那些断言也未必总是对的。

4.2 编译时错误

在理想的情况下,代码一旦写好,开发者按动“生成”按钮,计算机就应该找到所有可能的错误。遗撼的是,虽然编译器以可喜的速度日趋完善,已经不只局限于能找出简单的语法错误,但它们仍然不能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我们在接下来的几节中将讨论运行时错误。因为它们不易被识别和更正,所以要充分利用编译器的功能,使其做尽可能多的工作。

排除错误 编译器会将错误和警告显示在“错误列表”对话框中,此对话框可以在Visual Studio 2005的“查看”菜单下打开。应总是从错误和警告列表的最上端开始查

找。您可以双击其描述导航到所对应的文件,并精确定位到发生问题的那一行。

也可以用右键单击那一项,并选择“显示错误帮助”来获得更多内建的帮助信息。

最后,可以使用您所偏爱的搜索引擎搜索确切的错误描述(用双引号引上),它会

返回问题的讨论结果。换言之,通过不同方法,在短期内就可以找到有关编译错

误的信息。

利用编译时诊断的技巧之一是,除了错误以外,还应检查一下“错误列表”中的警告(如图4.7所示)。

图4.7“错误列表”对话框

在“项目属性”窗口(可以在“项目”菜单中打开)中的“生成”选项卡上,将“警告等级”设置为4。等级1是编译器基本上能确定的错误,且其在语法和语义上是正确的。等级4警告的情况是初学者可能会犯的一些错误,编译器只能确保开发者得到通知。等级2和等级3的警告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6

在Microsoft Visual Basic项目中,对应的是“编译”选项卡,其中的列表包含9个条件,每一个都对应一种通知项,其行为可以更改。我们强烈建议将前三个和最后5个条件配置为“错误”,如图4.8所示。

图4.8Visual Basic“项目属性”窗口中的“编译”选项卡

如果您的Visual Basic“项目属性”窗口与图4.8有出入,表明您放弃在编译时捕捉错误的机会,而将会潜在的错误推迟到运行时来处理,这样,诊断通常会更困难。

可以将第4个条件(在赋值前使用变量)设置成“警告”,但它可能会产生很多虚假断言,而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因为这个功能没能正确无误地涵盖所有可能的条件,所以,同样,它只是有时会有所帮助,而不会总是。然而,还是应该相信,有一天它能够完善!如果您决

6译者注:等级0,关闭所有警告消息的显示;等级1,显示严重的警告消息;等级2,显示等级1 警告以及某些不太严重的警告;等级3,显示等级2 警告以及某些不太严重的警告;等级4,显示所有等级3 警告以及信息性警告。

定将这个条件设置成“警告”或“错误”,那就看看下面的例子,它演示了虚假断言的出现:Public Sub FalsePositive1()

Dim s As String

s = s & "why?" ' WARNING ?! - it is a valid statement

End Sub

Public Sub FalsePositive2()

Dim o As Collection

' some other code here

If o Is Nothing Then ' WARNING ?! - just checking if it is null o = New Collection()

End If

End Sub

Public Sub FalsePositive3()

Dim s As Object

Me.GetValueByRef(s) ' WARNING ?!

' I don't want to initialize s. The function will.

End Sub

' If only Visual Basic had "out" like C# has

Private Function GetValueByRef(ByRef methodAssignIt As Object) As Boolean methodAssignIt = "some value to return"

Return True

End Function

如果您拥有Visual Studio 2005 Team Edition版本之一,可以利用另外的编译时工具“代码分析”(Code Analysis)(曾被称作FxCop)。在“项目属性”窗口中的“代码分析”选项卡,选择“启用代码分析”复选框。这将生成其他警告消息,帮助您提高所写代码的质量。例如,给出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MyType

{

public int NoOfWidgets; // CA1051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tring s = "start";

for (int i = 0; i < 30; i++)

{

s += "let's kill perf"; //CA1818

}

}

}

您至少得到两个警告:

(1) CA1818:Microsoft.Performance:将MyType.DoSomething():Void 更改为使用

StringBuilder 而不使用String.Concat 或+=。

(2) CA1051:Microsoft.Design:将“NoOfWidgets”标记为private 或internal (在VB

中为Friend,在C++ 中为public private),并提供public 或protected 属性来访

问它。

不幸的是,这些警告没有针对智能设备项目特别设计,一些警告或许并不恰当,而仅当所写的代码用于桌面平台的完整版.NET Framework才较为合适。事实上,即使在完整版.NET Framework项目中,也不要苛求消除所有FxCop的警告消息,因为它们可能不总是符合您特殊的目的。话虽如此,在智能设备项目中还是能在“代码分析”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将这个功能开启(即便偶尔会有用),在您将代码提交到QA小组之前,也不妨一试。

技巧 要禁用FxCop对某个方法、类,甚至是程序集的警告消息,您可以使用System.

Diagnostics.CodeAnalysis.SuppressMessageAttribute。右键单击警告消息,并选择“禁

止显示消息”,可以自动插入这个属性。也可以通过“项目属性”窗口,将特定警告更改为错误7。

4.3 异常处理——与完整版.NET Framework一致

遵照前一节的建议,编译器在程序运行之前排错功能就几乎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没有哪个应用程序没有问题和错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逻辑错误,它将导致程序产生错误的结果和/或行为(这将在本章后面讨论)。

●运行时抛出的异常。

我们在接下来的几节中,将讨论各类运行时异常,并讲解如何进行处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讨论一些针对.NET的异常处理。

从根本上说,.NET Compact Framework的错误处理与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一致。异常用于不可预知的情况,而不能用于控制正常的通信流(用返回值或事件来代替,会是一个更理想、更快速地方式)。异常的抛出与捕获也使用人们熟知的throw,try,catch和finally 结构。在Visual Basic中,还可以使用关键字when,它甚至还延续了对On Error GoTo/Resume Next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使用它们。这个建议与桌面上的一致,其中一个原因是出于对性能的考虑。某些功能若在桌面上对性能造成消极影响,同样会在移动设备上发生。要进一步了解性能,请阅读第5章。

当一个异常被抛出时,它会在调用堆栈(call stack)中逐方法传递。其中每个方法都有机会在catch代码块中捕获并处理这个异常,要么不予理会,继续传递下去(bubble up),要么重新抛出(rethrow),如下面这段代码所示(虽然不太切合实际):

private void SomeMethod()

{

// 1. There is no try..catch around this call, so if an

// exception is thrown inside MethodThatMayThrow(),

// let it bubble up to be handled by some method higher

// up the call stack.

this.MethodThatMayThrow();

// 2. Rethrow.

try

{

this.MethodThatMayThrow();

}

catch (Exception ex)

{

// Do something with the exception object, such as log it.

LogException(ex);

// or do something else such as cleanup in this code block,

DoCleanup();

// now rethrow to allow this exception to be handled elsewhere.

throw;

}

// 3. Catch exception.

try

{

this.MethodThatMayThrow();

}

catch (Exception ex)

{

// FULLY deal with this exception.

7译者注:在“代码分析”选项卡中,通过单击“状态”列的警告图标,或双击“警告”或“错误”标签来切换这两种状态。

RunSomeCodeSpecificToThisException();

}

// 4. Swallow.

try

{

this.MethodThatMayThrow();

}

catch (Exception ex)

{

// Swallow, just so it doesn't go up to other methods.

// DO NOT do this!

}

}

桌面上的优秀异常处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设备开发。永远不要“吞噬”8异常!当异常在运行时发生后,它会提供所有用于修正错误的信息:消息、类型和调用堆栈。若吞噬了异常,您就等于对所有这些信息置之不理。只是简单捕获异常,而不对此做任何处理,会导致严重的错误且很难诊断。即使程序吞噬异常后运行良好,但也可能由于掩盖错误积累而导致程序执行的失败,且无法追溯到错误的根源。

提示 捕获异常并决定再次抛出它时,应该使用“throw;”语句而不是“throw ex;”。前者会保护调用堆栈,后者会对其进行重置,这会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本章的代码遵循了这条规范,它也可以为您的代码提供一个好的范例。

另一个好习惯是,捕获特定的异常。这不像4.2节示例代码所做的那样,在调用代码时,有必要了解一下可能会发生的异常类型,并在catch块中明确地进行指定,例如:private void UpdateTimer(ref System.Threading.Timer tmr)

{

try

{

tmr.Change(2000, 10000);

}

catch (ObjectDisposedException)

{

tmr = new System.Threading.Timer(…);

tmr.Change(2000, 10000);

}

}

要捕获泛化Exception对象的唯一理由,可能是再重新将其抛出之前,进行一些操作,也可能是由于您所调用的代码没有在文档中注明它所抛出的异常类型。即使是后一种情况,如果要在主调代码中处理Exception类型的异常,应确保它能够真正处理所抛出的“各种”类型的异常!当然,try块可以不仅可以有一个与其对应的catch块,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最后一个catch块处理泛化的Exception类型,做一些清理工作,然后重新将其抛出(而第一个catch块必须处理最有针对性的异常)。

警告 在.NET Compact Framework中,某些情况生成的异常类型,与相同情况下完整版.NET Framework不一致(这与某些在线文档稍微有些冲突)。例如,以下代码段在.NET Compact Framework框架中引发的是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异常,而在桌面上会导致TargetInvocationException异常(其InnerException属性会被设置成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ype t = this.GetType();

MethodInfo m = t.GetMethod("DoIt");

8译者注:见前面代码中的“4. Swallow”。

m.Invoke(this, null);

}

public void DoIt()

{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my msg");

}

警告 这种设计将导致使用范围的限制。当您的代码需要使用相同的基本代码库来跨越多个平台时,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您必须能够捕获那两种类型的异常,以便代码会按照预想的那样,正确地在两个平台上运行。

前面提到过清理的问题。这不应与finally代码块混淆。在前面几部分中,清理所涉及的代码仅运行于异常被抛出时,而放在finally块中的代码总会运行,不管是否发生异常。桌面世界的忠告在此同样适用:在程序中,try..finally块在数量上应比try..catch块多。换句话说,仅在处理异常时才捕获它,同时,不论发生的是不可预知的异常,还是没有捕获到的异常,都要确保清理代码能够被执行。

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回顾了.NET中的异常处理结构,并给出了一些忠告,现在是详细讨论运行时异常的时候了。

4.4 运行时异常

如果某个异常没有被捕捉并处理,您将最终在运行时得到一个未处理异常。图4.9所示为最终用户在Pocket PC上看到的界面。

(a) (b)

图4.9内建的用于显示运行时未处理异常对话框:退出程序的选项(a);单击“详细信息”后的结果(b)

在本章前面提出了一条规则:永远不要“吞噬”异常。那么第二条规则是:永远也不要让用户看到运行时异常。在接下来的几节中,将讨论下面几个问题来细化这条规则:

●如何调试并找到所发生的异常

●为什么未处理异常是开发者的失误

●如何从根本上避免异常被抛出

●如果不可避免引发异常,应该如何处理

●全局异常处理(最后的防线)

如果您注意到本章前面给出的忠告“永远不要吞噬异常”,那便很容易推理出这一结论:

永远不要有未处理的运行时异常。

4.4.1 异常起因的诊断

虽然不要让用户看到运行时异常(正如下一节要讨论的),但一般的开发者还是愿意在调试或测试时发现少量异常。

一般情况下,开发者编写代码后,确认其可以被编译,然后按F5键(或选择“调试”菜单下的“启动调试”)启动Visual Studio的调试器并运行项目。当代码在目标上运行时,如果某个异常被抛出,调试器将会暂停于Visual Studio的代码文件上,并定位在引发异常的那一行。例如,如果您注意以下代码段第二行中的NullReferenceException,不难看出,它忘记了对obj进行初始化,更正很简单(如obj = new SomeClass();):

SomeType obj = null;

obj.SomeMethod(); // NullReferenceException

这里有另外一个例子。以下代码会引发InvalidCastException,调试器将停留在出现问题的那一行(如图4.10所示):

private void AnotherMethod(SomeClass obj)

{

((ISomeInterface)obj).DoIt();

}

图4.10 调试器提示一个未处理异常,直逼异常发生的那一行

通过异常的名称和那行代码,一般就能猜测到问题所在。但某些情况下,还是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例如,在之前的示例代码中,您可能会猜测SomeClass没有实现IsomeInterface 接口。基于这种假设,那些代码可以像下面这样改写,但仍然会抛出异常:private void AnotherMethod(SomeClass obj)

{

ISomeInterface i = obj as ISomeInterface;

if (i != null)

{

i.DoIt(); // still throws here!

}

else

{

// Do something else!

}

}

同样的异常还会出现在原来那一行,但要清楚,异常事实上来自更深处,而在这里,就是DoIt方法本身。

技巧 将多行代码连接成一行是不明智的,而且还会使可调试性降低。最好将其分解为多行,除了缓解上述问题,还会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DoIt方法和SomeClass类型位于扩展的类库中,因而,调试器停在调用它的位置上。然而,(暂时不更改代码)您可能通过查看调用堆栈已经注意到,在“调用堆栈”对话框(如图4.11所示),其所停在的位置,比第一个示例继续前进了一步。

图4.11“调用堆栈”窗口在调试时十分有用

注意此程序和其他类库中不可用的代码在调用堆栈中是如何显示的。在调用堆栈的顶端,很容易定位到DoIt方法(异常发生源头)。

技巧 注意图4.11中其他窗口是如何辅助调试的。可以在Visual Studio 的“查看”和“调试”菜单下打开它们。对各自的功用描述,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列,但我们推荐您通过阅读Visual Studio文档进行学习。

如果在没有调试器的情况下运行程序(如直接运行.exe文件),在设备上也可以找到调用堆栈。如果您在目标上运行程序,用户所看到的用于显示未处理异常的内建错误对话框,有一个“详细信息”按钮。单击这个“详细信息”按钮即可显示调用堆栈(如图4.12所示)。

(a) (b) (c)

图4.12内建的用于显示未处理异常错误对话框:“详细信息”视图显示了调用堆栈——虽然对最终用户毫无用处,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在调试时是非常有用的在.NET Compact Framework 2.0版中,可以通过Exception类的StackTrace属性以编码方式使用调用堆栈。如果像下面这样更改代码,便会在“输出”窗口中显示调用堆栈(见

图4.13):

private void AnotherMethod(SomeClass obj)

{

try

{

((ISomeInterface)obj).DoIt();

}

catch (InvalidCastException ex)

{

// Log the exception to file.

Debug.WriteLine("The stacktrace: \r\n" + ex.StackTrace);

// Take some real recovery action!

}

}

图4.13Exception.StackTrace会返回一个字符串,并被打印到“输出”窗口

4.4.2 这是您的失误

了解如何找到异常根源后,您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发生未处理的运行时异常?事实上,发生未处理的运行时异常是程序员的失误(虽然这会有争议)。尽管有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公共语言运行库)的致命性异常(如OutOfMemoryException,StackOverflowException 或ExecutionEngineException),但开发者还是可以通过的代码避免其他异常的抛出,或至少能够优雅地处理这些异常。

异常什么时候发生?答案很明显,但还是要强调一下,看过前一段的代码就不难理解。异常的发生是由于所编写的语句,一般是方法的调用。在调用方法前,您要了解此方法所能抛出的各种不同的异常,您还要知道,它为什么会被抛出。要了解这些,既可以通过文档(可能是来自Microsoft或者是第三方的),也可以通过所写的方法(记得将它可能抛出的异常整理成文档)。即使某些方法没有完全文档化,在测试时,也要对方法做出注释,以便易于发现它可能抛出的异常。这样就能在调用的地方来处理它们。若在部署后发现一个未知类型的异常,只说明您的测试还进行得不够彻底。查看您在代码中所写的每一条语句,并问这样一个问题:“这行代码会引发异常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继续考虑如何避免此异常的发生。

4.4.3 避免异常抛出

考虑下面的代码示例: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interestingWith(string path)

{

FileStream fs = File.Open(path, FileMode.Open);

//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with fs.

}

此代码做了一个假设,而这个假设将导致异常的发生。此代码假设在给定的路径中确实有那么一个文件。事实上,如果无法确定,您可以从它的文档中取得帮助。其中将列出可能抛出的各种异常,其中之一是FileNotFoundException。一个既幼稚又错误的方式是像下面这样更改代码: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interestingWith(string path)

{

try

{

FileStream fs = File.Open(path, FileMode.Open);

//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with fs.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x)

{

// TODO deal with the invalid input

}

}

这的确会捕捉异常,并处理。然而,通过正确的方式来编写语句,完全可以避免这个异常,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interestingWith(string path)

{

if (File.Exists(path))

{

FileStream fs = File.Open(path, FileMode.Open);

//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with fs.

}

else

{

// TODO deal with the invalid input

}

}

前面这个模式非常普遍。大多数情况下,您可以通过if语句来替代try..catch,这也是第一道防线。回忆一下便知道,前一节的代码示例要避免的是InvalidCastException。

4.4.4 合理进行异常处理与恢复

当然,在某些场景中,不可能以那种方式避免来自所调用方法的异常。在那种情况下,可以做出一个选择:不能处理某个异常时,是让它继续向堆栈上方传递,还是就地处理它。在本节开始时,有一个例子处理的是Timer所抛出的ObjectDisposedException异常。在下面,您还会看到一些相关的例子。

您可以通过将某个异常转换为一种对状态的改变来处理这个异常。以下代码段展示了这个方法如何引发特定异常条件下的自定义事件,并在让它继续向上传递前,将这个未处理异常记入日志:

private void ConnectToThis(IPEndPoint ep)

{

Socket s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try

{

s.Connect(ep);

}

catch (SocketException)

{

// Translate exception to own custom event.

if (CantConnect != null)

CantConnect(this, EventArgs.Empty);

}

catch (ArgumentNullException)

{

// IPEndPoint passed in is null. Pass it up, caller's fault.

throw;

}

catch (Exception ex)

{

LogException(ex); //our own logging method

throw;

}

}

另一种处理上述异常的方式是使用一个返回结果:

private bool ConnectToThis2(IPEndPoint ep)

{

Socket s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try

{

s.Connect(ep);

return true;

}

catch (SocketException)

{

// Translate exception to return result.

return false;

}

……

}

在第一个例子中,异常被转换成某种状态的改变,这次是通过返回值来通知主调代码。原则还是一样的:永远也不要吞噬异常——要么完全处理,要么将其向上传递到其他方法中,这样,其他方法也有机会处理或者使其继续向上传递。

让异常继续向上传递的一个变种方法是,在捕获它的那一层中,将其封装为另一种异常并抛出。要让主调代码抛出一个更有意义的异常时,将现有异常封装成另一个的方式非常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使用其他框架中更有针对性的异常,或者,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在前面有关套接字(socket)的示例中,若不想将异常转换成状态,可以选择抛出自己的异常CantConnectException,而不是让SocketException继续向上传递,如下所示:private void ConnectToThis3(IPEndPoint ep)

{

Socket s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try

{

s.Connect(ep);

}

catch (SocketException ex)

{

// Wrap existing exception with more descriptive one.

throw new CantConnectException(ex); //Nest the existing exception.

}

… …

}

始终牢记,异常不能替代事件和返回值在方法间进行通信。实在没有可行的处理方法时,才能抛出异常(现有的或自定义的)。当您确定抛出异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不能确定是抛出现有异常时,还是自定义异常时,就抛出现有异常时。

4.4.5 保卫边界(全局异常处理:最后的防线)

通过检查代码中的语句和方法调用,您可以避免异常的发生(即使用条件判断),否则,要么彻底处理它们(即将.NET异常转换为您业务逻辑中的状态),要么使其继续向上传递。如果将它一直沿着调用堆栈向上传递,而没有哪个方法去处理它,最后结果如何?最后的结果就是用户可以看到未处理的异常,这正是您要避免的。遵循本章中的指导原则,可以确保用户不会看到未处理异常。

某些在“保卫边界”方面的方法很特殊。边界方法(boundary method)是调用堆栈中根部的后备方法。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控件的事件处理程序(如按钮的单击)。它们保护着UI

边界。换句话说,它们是主UI线程的入口点。任何脱离其中的异常(即向上传递以

致逾越调用堆栈顶端的)都会在内建的错误对话框中显示出来。

●线程上第一个运行的方法。任何脱离第一个线程方法的异常会在内建的错误对话框

中显示出来。

●用于对您的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扩展类库事件处理程序。如果您需处理来自第三方

类库的事件并抛出异常,这个异常将沿着调用堆栈传递到那个类库的根方法。这样,它会被如何处理,就不由我们决定了——不应该使其逃出您的边界。

边界方法的特殊有两个原因。其一,它不允许任何异常继续沿堆栈向上传递,因为接下来的一层就是最终用户。因而,要注意每一个符合前述条件的方法,并使用try..catch语句对其进行封装。在catch块中,因为那可能是完全不可预知的,所以,要记录所发生的异常,通知用户,并以友好方式退出程序。在极少数情况下,对于个别的GUI事件处理的方法,要判断它是否会对整个程序运行的安全造成威胁。换句话说,要判断程序是否处在一个不确定状态下,并判断是否需要为此而退出。注意,即使边界方法通过try..catch封装整个方法体,也并不意味着其内部就不应该再有try..catch块来封装可能抛出特定异常的方法。总而言之,边界方法是捕获错误的安全之网,也是处理异常的最后场所。

这些方法特殊的第二个原因是,它们必须防止程序的其他部分接收到非法输入。这就要求在执行逻辑代码前,验证每一处输入。如果某些非法输入侵入到某个先行的方法中,则不要再去调用其他内部方法。如果这个输入是用户的行为(例如,在一个文本框中进行非法的输入),那就提示他。

那么,再考虑一下前面例子中的Socket.Connect。这次,来看一下对ConnectToThis方法调用(假设它来自某个菜单的单击):

private void menuItem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PAddress ipAddress = this.GetIpAddressSomehow();

int port;

port = Convert.ToInt32(textBox1.Text);

IPEndPoint ipe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 port);

this.ConnectToThis(ipe);

}

这是一个边界方法,基于之前的忠告,不应允许任何异常向上传递。在分析过此方法之后,可以像下面这样进行改进:

private void menuItem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PAddress ipAddress = this.GetIpAddressSomehow();

if (ipAddress == null)

{

MessageBox.Show("Sorry could not get ip address.");

return;

}

int port;

try

{

port = Convert.ToInt32(textBox1.Text);

}

catch (FormatException)

{

MessageBox.Show("Please provide a valid port number.");

return;

}

IPEndPoint ipe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 port);

try

{

this.ConnectToThis(ipe);

}

catch (CantConnect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Sorry, could not connect");

}

}

注意,除了“由于它是边界方法,不应让它允许任何异常向上传递”,本章目前所给出

的所有忠告,在此都已一一应用。

由于它是边界方法,那么最后一项任务是,防备您自己所犯的错误或对边界方法与调用分析出现遗漏。(请先有个印象,因为我们会在本章4.5节继续这个话题。)这意味着,需要捕获所有不可预知的异常:

private void menuItem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IPAddress ipAddress = this.GetIpAddressSomehow();

if (ipAddress == null)

{

MessageBox.Show("Sorry could not get ip address.");

return;

}

int port;

try

{

port = Convert.ToInt32(textBox1.Text);

}

catch (FormatException)

{

MessageBox.Show("Please provide a valid port number.");

return;

}

IPEndPoint ipe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 port);

try

{

this.ConnectToThis(ipe);

}

catch (CantConnect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Sorry, could not connect");

}

}

catch (Exception ex)

{

LogException(ex);

MessageBox.Show(

"An unexpected error has occured. Please shut down this app.");

ExitApplication();

}

}

您会发现,如果将这些措施实施到每一个边界方法,没有哪一个异常能逃脱应用程序。

注意 对于类库来说,边界方法的定义牵涉所有公共类的公共方法(即类库的入口点)。这些规范同样适用,除了通知用户,并/或退出应用程序,还要为其外部的调用者抛出一个合理的异常。作为类库开发者,请记住,应将所有离开您所管辖范围的异常记录在日志中。

4.5 全局异常处理

.NET Compact Framework团队强烈要求实现的功能之一是能在一处捕获全局未处理异常。这已经在完整版.NET Framework中实现了,而在.NET Compact Framework 1.0版中并不

性能测试-linux资源监控

目录: Linux硬件基础 CPU:就像人的大脑,主要负责相关事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处理的机制。 CPU: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和逻辑结构等参数。 查询指令:cat /proc/cpuinfo 内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皮肤、眼睛等所收集到的信息记录起来的地方,以供CPU 进行判断。 内存:影响内存的性能主要是内存主频、内容容量。 查询指令:cat /proc/meminfo 硬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重要的数据记录起来,以便未来再次使用这些数据。 硬盘: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 查询指令:fdisk -l (需要root权限) Linux监控命令 linux性能监控分析命令 vmstat vmstat使用说明 vmstat可以对操作系统的内存信息、进程状态、CPU活动、磁盘等信息进行监控,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d:显示各个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Sar sar是非常强大性能分析命令,通过sar命令可以全面的获取系统的CPU、运行队列、磁盘I/O、交换区、内存、cpu中断、网络等性能数据。 sar 命 令行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

?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 ((80%*总PV)/(24*60*60*(9/24)))/服务器数量, ?即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2.14*(总PV)/* (24*60*60) /服务器数量 ?最高峰的pv量是1.29倍的平均pv值 性能测试策略 1.模拟生产线真实的硬件环境。 2.服务器置于同一机房,最大限度避免网络问题。 3.以PV为切入点,通过模型将其转换成性能测试可量化的TPS。 4.性能测试数据分为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两部分,索引和SQL都会被测试到。 5.日志等级设置成warn,避免大量打印log对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6.屏蔽ESI缓存,模拟最坏的情况。 7.先单场景,后混合场景,确保每个性能瓶颈都得到调优。 8.拆分问题,隔离分析,定位性能瓶颈。 9.根据性能测试通过标准,来判断被测性能点通过与否。 10.针对当前无法解决的性能瓶颈,录入QC域进行跟踪,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性能测试压力变化模型

a点:性能期望值 b点:高于期望,系统资源处于临界点 c点:高于期望,拐点 d点:超过负载,系统崩溃 性能测试 a点到b点之间的系统性能,以性能预期目标为前提,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负载测试 b点的系统性能,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压力或增加一定压力下的持续时间,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极限,例如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等。 压力测试 b点到d点之间,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收用户请求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 a点到b点之间,被测试系统在特定硬件、软件、网络环境条件下,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使系统运行一段较长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一般稳定性测试时间为n*12小时。 监控指标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包括: 1.服务器 Linux(包括CPU、Memory、Load、I/O)。 2.数据库:1.Mysql 2.Oracle(缓存命中、索引、单条SQL性能、数据库线程数、数据池连接数)。 3.中间件:1.Jboss 2. Apache(包括线程数、连接数、日志)。 4.网络:吞吐量、吞吐率。 5.应用: jvm内存、日志、Full GC频率。 6.监控工具(LoadRunner):用户执行情况、场景状态、事务响应时间、TPS等。 7.测试机资源:CPU、Memory、网络、磁盘空间。 监控工具 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下列工具进行监控: 1.Profiler。一个记录log的类,阿里巴巴集团自主开发,嵌入到应用代码中使用。 2.Jstat。监控java 进程GC情况,判断GC是否正常。 3.JConsole。监控java内存、java CPU使用率、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4.JMap。监控java程序是否有内存泄漏,需要配合eclipse插件或者MemoryAnalyzer 来使用。 5.JProfiler。全面监控每个节点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响应时间累计值、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6.Nmon。全面监控linux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CPU、内存、I/O等,可独立于应用监控。

测试部测试执行制度及业绩考核KPI

测试部测试执行制度及业绩考核KPI 本着以测试质量为重、对产品负责的角度,同时对测试工程师工作的负责和认可,执行以下规范制度和KPI,提高测试人员的质量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中。 测试执行制度 一、测试工程师比开发工程师要更了解产品;对产品各模块有总体把握能力 二、测试工程师要从用户的角度来检测软件的功能 三、测试工程师利用资料、需求文档等编制的测试用例要切合测试的重点、难点以及关 注点; 四、测试工程师要比开发工程师更容易发现产品的问题;要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五、测试工程师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并验证问题;及时提交bug、严格bug等级;区分 不同问题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测试工程师按照测试计划完成各自工作 七、测试工程师及时与开发工程师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 八、测试工程师及时提交测试报告;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深入的测试写出全面性和高质 量的测试报告 九、测试工程师之间协调处理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并对客户提出的bug、问题等进行 跟踪。 十、测试工程师发布版本必须到组长处领取发布版本号。 BUG级别划分 一级BUG(致命) 1.可复现的崩溃,系统闪退、挂起、死机、不能进行安装等(例如:每次提交头像都崩溃) 2.不可复现但极频发的崩溃;(例如: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不确定哪个页面就会崩溃,出现 频率很高,或进入上传个人资料照片的页面10次有6次崩溃) 3.功能未实现或逻辑错误、菜单不起作用;(例如:要求加入验证码登录方式,实际没做) 4.数据丢失或异常、产生错误结果;(学员信息丢失;填写了姓名,年龄等资料,显示的和 填写的不匹配;应该有数据但是看不到) 5.服务器或数据瘫痪;(例如:每天7点人一多就打不开软件) 6.功能频繁失效;(例如:使用导航功能,10次使用6次定位不准无法播放语音) 7.任何可变现的资金相关;(例如:充值100元账户余额200元;有系统漏洞可以刷QQ 币,使用QQ币可以买东西) 8.软件无法做到升级,或出现升级异常;(例如:当用户使用了我们最新的软件以后,下次 升级就升级不了了,或者无法收到更新提醒) 9.主功能流程有问题,流程走不通、不得已测试中断;(例如:不能下单) 二级BUG(严重) 1.不可复现崩溃;(例如:在上传个人资料照片的页面10次有2次崩溃) 2.非用户正常操作或极端场景下的可复现崩溃;(例如:后台强行删除某用户后,软件崩 溃;无网或网络极差情况下崩溃) 3.逻辑需求未按设计的或私自设计的;(例如:需求要求提交资料后需等待审核才能进入

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

C7-73 工程名称测井公司会解室电力系统维修工程工程编号 施工单位江苏大汉建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日期2012 年月日 执行标准GB50200---94仪表型号场强仪 DS1001序号房间号出线口编号末端电平 1101101高端 / 低端 70/71 2102102高端 / 低端 67/72 3103103高端 / 低端 68/71 4104104高端 / 低端 67/72 5105105高端 / 低端 68/71 6106106高端 / 低端 68/68 7107107高端 / 低端 67/68 8108108高端 / 低端 70/71 9109109高端 / 低端 67/72 10110110高端 / 低端 68/71 11111111高端 / 低端 70/75 12112112高端 / 低端 68/71 13113113高端 / 低端 67/72 14114114高端 / 低端 68/71 15115115高端 / 低端 68/68 16116116高端 / 低端 67/68 17201201高端 / 低端 69/69 18202202高端 / 低端 68/68 19203203高端 / 低端 67/68 20204204高端 / 低端 70/71 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执行国家标准GB50200---94使用场强仪测试结果DS1001 测试仪测试电视信息点89 个,包括前端放大器、楼头放大器及光接收机同轴电缆及无缘器件整个链路各项指标均符合GB/T50311-2000 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结论 监理工程师施工技术施工 (建设单位代表):负责人:质检员:记录人: 大庆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协会监制

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X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1 项目背景 为了了解XXXX系统的性能,特此对该网站进行了压力测试2 编写目的 描述该网站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3 参考文档 4 参与测试人员 5 测试说明 5.1 测试对象 XXXX系统

5.2 测试环境结构图 5.3 软硬件环境 XXXXX 6 测试流程 1、搭建模拟用户真实运行环境 2、安装HP-LoadRunner11.00(以下简称LR) 3、使用LR中VuGen录制并调试测试脚本 4、对录制的脚本进行参数化 5、使用LR中Controller创建场景并执行 6、使用LR中Analysis组件分析测试结果 7、整理并分析测试结果,写测试总结报告 7 测试方法 使用HP公司的性能测试软件LoadRunner11.00,对本系统业务进行脚本录制,测试回放,逐步加压和跟踪记录。测试过程中,由LoadRunner的管理平台调用各前台测试,发起 各种组合业务请求,并跟踪记录服务器端的运行情况和返回给客户端的运行结果。录制登陆业务模块,并模拟30、50、80、100 个虚拟用户并发登陆、添加和提交操作,进行多次连续测试,完成测试目标。 测试评估及数据统计 此次测试通过同一台客户机模拟多个并发用户在因特网环境进行,未考虑因特网的稳定 性的问题。此次测试用户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只录制了三个事务,即:用户登录、添加和信息提交,从测试的数据来分析,各项性能指标基本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在测试过程中也发 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重视。 1 、模拟80 个用户并发操作时,出现1 个未通过的事务,具体原因需结合程序、网络和服务器综合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非无可挑剔。 2 、用户登陆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与其他两个事务相比等待的时间要长,且波动也较大, 在网速变慢、用户数增加的外部条件下,有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议优化系统登录页面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测试缺陷跟踪处理规程-9.06

文件会签页

文件历史记录

目录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角色与职责 (1) 5. 缺陷定义和属性 (2) 5.1 缺陷定义 (2) 5.2 缺陷属性 (3) 5.3 缺陷类型 (3) 5.4 缺陷等级 (3) 5.5 缺陷状态 (5) 5.6 缺陷完成度 (5) 6. 缺陷管理工具 (6) 7. 测试缺陷跟踪处理流程 (6) 7.1 准入 (6) 7.2 输入 (6) 7.3 测试缺陷跟踪处理流程图 (6) 7.4 流程说明 (7) 7.5 输出 (9) 7.6 准出 (9)

缺陷跟踪处理规程 1.目的 规范测试过程中的缺陷跟踪处理活动、确保发现缺陷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测试活动的缺陷跟踪处理。 3.术语和定义 3.1 业务需求 用户实现业务显性的、明示的需求(含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开发产品实现用户业务应提供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2 产品需求 产品需求是指产品满足标准、法律法规、社会文化、客户、用户需求及干系人对产品所期望的等集合,为产品开发和测试提供依据。 3.3派生性需求 为实现业务需求或产品需求而产生的需求。常见的派生性需求为系统分解所产生的新的软件、硬件子系统的接口需求。 4.角色与职责 4.1 测试工程师 1)上报验收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并指派给项目经理; 2)在回归测试中对已解决的缺陷进行关闭处理。 4.2 项目经理 1)判断并分配测试工程师指派过来的缺陷; 2)对于不是缺陷和是缺陷但不做修改的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 3)研发工程师修改缺陷后重新提交测试。

系统测试执行记录

XX软件 系统测试执行过程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 记录项目系统测试执行过程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环境 (4) 2.1硬件环境 (4) 2.2软件环境 (4) 3冒烟测试 (4) 3.1被测软件 (4) 3.2测试策略 (4) 3.3执行步骤 (4) 3.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4) 3.4.1 管理员 (4) 3.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学生用户(待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结果分析和结论 (5) 4功能测试 (5) 4.1被测软件 (5) 4.2测试策略 (5) 4.3执行步骤 (5) 4.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自行补充) (5) 4.4.1 管理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学生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结果分析和结论 (5)

软件性能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 前言 (3) 1第一章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3) 1.1 被测系统定义 (3) 1.1.1 功能简介 (4) 1.1.2 性能测试指标 (4) 1.2 系统结构及流程 (4) 1.2.1 系统总体结构 (4) 1.2.2 功能模块描述 (4) 1.2.3 业务流程 (5) 1.2.4 系统的关键点描述(KP) (5) 1.3 性能测试环境 (5) 2 第二章性能测试 (6) 2.1 压力测试 (6) 2.1.1 压力测试概述 (7) 2.1.2 测试目的 (7) 2.1.3 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 (7) 2.1.4 测试指标及期望 (8) 2.1.5 测试数据准备 (9) 2.1.6 运行状况记录 (99) 3第三章测试过程及结果描述 (90) 3.1 测试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测试场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测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第四章测试报告 (11)

测试跟踪工具Bugzilla的使用介绍

1.用户登录及设置流程 ?打开浏览器,进入Bugzilla主页面。 ?进入主页面后,点击【新建帐号】,进入注册页面。 ?在注册页面中输入E-Mail和真实姓名(为了统一,这里我们都使用计算机名),然 后,点击【Create Account】,随后,你将收到一封包含初始密码的E-Mail。 ?在收到E-Mail之后,点击【登录】,在帐号栏输入注册时使用的E-Mail地址,在密 码栏输入邮件里通知的初始密码,然后点击【Login】。 ?如忘记密码,在登陆页面中输入注册用户名,点击【Submit Request】,根据收到的 邮件进行重新设置密码。 ?成功登录后,点击【Edit属性】->【帐号设置】,进行密码修改。 ?点击【Edit属性】->【邮件设置】,进行邮件通知设置。 ?点击【Edit属性】->【权限】,进行权限查询。 ?注意:在登陆使用之后,一定要退出登陆,这不仅是一个好习惯的问题,在bugzilla 中将成为一个隐患——当你没有退出登陆而关闭页面,当用同一台机器再次访问的 时候,系统会以上次登陆的用户访问——小心你的权限被错误使用哦! 2 . Bug处理流程 ?测试人员或开发人员发现bug后,判断属于哪个模块的问题,填写bug报告后,系 统会自动通过Email通知项目组长或直接通知开发者。 ?项目组长根据具体情况,重新reassigned分配给bug所属的开发者。 ?开发者收到Email信息后,判断是否为自己的修改范围. 1)若不是,重新reassigned分配给项目组长或应该分配的开发者。 2)若是,进行处理,resolved并给出解决方法。(可创建补丁附件及补充说明) ?测试人员查询开发者已修改的bug,进行重新测试。(可创建test case附 件) 1)经验证无误后,修改状态为VERIFIED。待整个产品发布后,修改为CLOSED。 2)还有问题,REOPENED,状态重新变为“New”,并发邮件通知。 ?如果这个BUG一周内一直没被处理过。Bugzilla就会一直用email骚扰它的属主, 直到采取行动。管理员可以设定最迟采取行动的期限,比如说3天,系统默认为7 天。 3.Bug的提交过程 Ⅰ要先进行查询 ◎确认要提交的bug报告不会在原有纪录中存在,若已经存在,不要提交,若有什么建议,可在原有纪录中增加注释,告知其属主。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BA系统调试及检测

一、系统调试及检测 7.1 系统调试、运行方案 系统调试是否顺利,对于整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调试在整个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7.1.1 准备工作及调试条件 在系统调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设备机房必须有良好的照明和正确的电源; 当涉及与其他有关厂家机电设备接口时,厂家必须有人配合; 中心机房必须装修完整,清扫干净,并且有充足的照明和电源; 系统调试工具到位。 7.1.2 调试时间 考虑本工程项目施工工期情况,我司在设备安装时即进行相应设备的现场单体调试,利用平行施工的方法来保证工期。 7.1.3 系统调试的实施步骤 单体设备调试: 线缆测试完毕,可进行单体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的通电、编码、性能调试等。调试时,要观察设备受电情况、表针指示等,对运转不正常的设备应立即断电检查。调试通过,做好调试记录,作为能开始系统调试的必备条件,部分可作为主要设备中间验收交付的依据。 系统集成调试: 在各单体设备调试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集成调试。系统集成阶段,系统均已开通运行,故必须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相应的接口界面(包括技术数据接口、设备材料供应界面、操作使用界面等),明确工程公司、设备供应商的职责,工程接口界面今可能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调试步骤为:中央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分区域端接好的终端设备-程序演示-开通。系统集成调试应按设计要求和计划进度逐项进行,做好调试记录,作为系统可以投入试运行的依据。 调试结果:

调试过程中所有技术参数和运行数据都分布分项记录归档,并提交业主。 7.2 系统检验测试 BA系统的检测工作首先要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文件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被检测系统的业主与工程承包商需提供的主要文件有系统选型论证、系统规模容量、控制工艺说明、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BA系统结构图、系统控制原理图、BA系统设备布置与布线图、与BA系统监控相关的动力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现场设备安装图、DDC站与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员站的监控过程程序流程图、中央监控室设备布置图、BA系统供货合同及工程合同、BA系统施工质量检查记录、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单、BA系统运行记录。在此基础上,根据BA系统的验收标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BA系统检测方案。 检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中央监控站、子系统(DDC站)与现场设备(传感器、受送器、执行机构等)来进行功能检测。 7.2.1 中央监控站的检测 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具有对所有监控点进行监视的功能,是否对部分控制点具有远程遥控功能。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采用汉化图形界面。以便于操作人员工作。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能实时记录各种运行状态信息、故障报警信息、各种统计数据,发生报警时有关系统的画面或数据能自动调出显示。中央管理工作站存储的历史数据时间是否大于三个月。检测的项目如下: 在中央监控站上观察现场状态的变化,中央监控站屏幕上的状态数据是否不断被刷新及其响应时间; 通过中央监控站控制下属系统模拟输出量或数字输出量,观察现场执行机构或对象是否动作正确、有效及动作响应返回中央监控站的时间; 人为在DDC站的输入侧制造故障时,观察在中央监控站屏幕是否有报警故障数据登陆,并发出声响提示及其响应时间; 人为制造中央监控站失电,重新恢复送电后,中央监控站能否自动恢复全部监控管理功能; 检测中央监控站是否对进行操作的人员赋予操作权限,以确保BA系统的安全。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2008-12-16 13:58:04 / 个人分类:转载好东西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1、明确用户的性能需求(显示的和隐式的),性能测试点,找出瓶颈 1)用户直接需求的和使用过程中(行业经验)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点必须测试和分析到。当然,客户不需要的,也没有必要去花时间和精力。 2)从中获取相应的性能测试参数,峰值和平均值。 3)客户的性能容忍度和系统所能承受的容忍度同样重要。 4)确认系统运行的最低硬件环境要求(虽然硬件便宜的多了,但客户能不能改造自己的环境还得客户说了算) 5)如果可以的话,将系统的容错性做为性能测试的一部分进行测试 2、测试对象和性能负载分布 1)基本的3个对对像:C/S、B/S中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还有网络进行连接或中间件。 2)服务端可能分为数据端、业务端和服务容器。 3)跟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合理的进行相应的性能负载分布。 3、负载、容量和压力测试逐一进行(如果需要) 1)更多的情况下,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是最初的设计时应存在的问题。如果可能,建议对相应的性能提前做测试和优化。 2)够用就好,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要进行性能测试,一切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准。 4、测试点 1)CPU和内存使用(系统自身的原因)。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和释放,是否存在内存溢出。 2)访问的速度(客户需求或是实际的应用要求说了算) 3)网络。网络传输速度,网络传输丢包率。(找些工具,有免费的)

4)服务器。指令、服务应答响应时间,服务器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服务器对峰值的处理(建议进行服务器优化或是进行服务负载均衡,有大量的文档对此进行描述) 5)中间件。中间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处理性能及信息处理的正确性。 5、测试和监控数据 1)均值下的持续运行(通过分析对整体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 2)短时间的峰值运行(分析系统的处理能力) 3)最低配置和最佳配置下的性能对比 4)多用户。同时访问,同时提交。 5)对4 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控 6、选择测试工具 现有的测试工具太多了,不在一一列举。 适用就好,推荐开源的工具。 作为一名测试新人加入团队,大多数情况下,项目组成员都是一种热情欢迎的态度,并且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快速熟悉项目业务和测试环境,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我谈谈个人的经验和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1、寻找新公司的团队元老: 一般来说,一个新人进入新公司,都要指定一个师傅带一段时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测试前辈。很多时候,测试前辈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测试高人,如何您和他相处融洽,关系不错,凭他个人丰富的业务经验,给您指点迷津,也许会比你自己摸索10倍的时间效果还好。很多的测试新手,刚进入新公司时,自高自大,眼高收低,测试前辈都不愿意交,结果到了试用期转正答辩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被迫离开公司,被炒鱿鱼。这样的例子我看到的不下于10例,很可惜丢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2、虚心的学习态度: 刚到一家新公司,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非常必要。记得我刚毕业那年,公司招聘了一个测试主管,他有4到5年的工作经验,阅历算是不简单,也是我们心目中的牛人吧。但是那个人,除了听总监的话以外,对于我们部门的其它人来说,他简直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根本不把部门里的其他人放到眼里,觉得部门的人都不如他。他作为一个空降兵,老员工和新员工,对他都很冷漠,碰到什么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帮忙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帮助他,互相推诿,

最新DCS系统测试记录表格

DCS系统抗射频干扰能力测试记录表 用功率为5W、频率为400MHz~500MHz的步话机作干扰源,距敞开柜门测试方法及要求 的分散控制系统机柜1.5m处工作。分散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 站号测试结论测试人 详细说明: 测试试验时间年月日时分 测试人签字 验收人签字

DCS系统电源冗余测试记录表 测试内容要求测试结论测试人第一路供电电源电压额定值±10% 第二路供电电源电压额定值±10% 第一路电源独立供电正常,无失电现象 第二路电源独立供电正常,无失电现象 第一路电源切向第二路电源供电切换时无失电现象 第二路电源切向第一路电源供电切换时无失电现象 电源状态指示和失电报警正确 数据说明: 实测的第一路供电电源电压: 实测的第一路供电电源电压: 问题说明: 测试试验时间年月日时分 测试人签字 验收人签字

DCS系统电源冗余测试记录表 测试内容要求测试结论测试人第一路供电电源电压额定值±10% 第二路供电电源电压额定值±10% 第一路电源独立供电正常,无失电死机现象 第二路电源独立供电正常,无失电死机现象 第一路电源切向第二路电源供电切换时无失电死机现象 第二路电源切向第一路电源供电切换时无失电死机现象 电源状态指示和失电报警正确 数据说明: 实测的第一路供电电源电压: 实测的第二路供电电源电压: 问题说明: 测试试验时间年月日时分 测试人签字 验收人签字

SOE功能试验记录 试验步骤 序号试验步骤及标准 1 检查SOE功能软件各项组态正常 2 根据情况选取部分或全部SOE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通/断试验,并做好记录3 检查工程师站是否能成功追忆SOE动作记录,并确认所记录的动作顺序正确无误 4 检查SOE时间是否与主时钟同步,正常工作 试验记录 SOE 组态检查 SOE点 通/断试验 点名动作情况(详见所附SOE打印记录) SOE时间与 主时钟同步 测试试验时间年月日时分测试人签字 验收人签字

视觉跟踪实验调查(2015-3-31 16.8.38)

视觉跟踪实验调查 内容提要 在过去20年间的文献中,有各种各样的追踪器被提出,其中成败各半。在现实场景中,对象跟踪是个难题,因此,它仍然是计算机视觉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好的跟踪器应该在大量涉及照明变化、遮挡、混乱、相机运动、低对比度、高光和至少六个其他方面的视频中执行良好。然而,这些被提出的追踪器的性能,通常是通过不到10个视频或专用数据集来评估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针对包含了上文各个方面的315个视频碎片,用实验方法系统地评估追踪器性能。我们选择了一组19个包括在文献中经常被引用的各种算法的追踪器,用2010年和2011年出现的代码公开的追踪器作补充。 我们证明了可以通过生存曲线、卡普兰Meier统计和Grubbs测试客观地评价追踪器。我们发现,在评估实践中,F-score和对象跟踪精确度得分是一样有效的。这些多种情况下的分析对追踪器的优点与缺点提供了客观的见解。 【关键词】对象跟踪、跟踪评估、跟踪数据集,摄像头监控,视频理解,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一.介绍 视觉跟踪是个难题,因为需要在一种算法中同时考虑不同且多变的各种情况。举个例子,有的追踪器可能善于处理光照变化,但在处理由于对象的观点变化而导致的对象的外观变化时有困难;有的追踪器可能通过预判移动来估计速度,但在追踪弹性物体时有很大困难;有的追踪器能对外观作出详细的假定,却可能在一个关节式物体上失败。 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跟踪情况和跟踪方法,评价视频序列的数量通常是有限的,这一点让人意外。在2011年出现在TPAMI或CVPR上的关于跟踪的文章中,不同的视频数量只有5到10个。视频长度可能长达1到15分钟,但在5到10个视频中,很少有以上条件能得到充分测试的。 考虑到对计算机视觉进行追踪的重要性,用于追踪的视频数量如此之少就显得更让人惊讶。在几乎每个视频分析任务中,跟踪都会发挥作用。跟踪确实已经发展得令人印象深刻,甚至令人惊异、独特的结果,就像对尘土中的摩托车或汽车追逐的跟踪。但是只要这些关于跟踪的文章依旧用有限数量的序列来检测他们方法的正确性,很多情况下就很难得出关于那些方法的鲁棒性的什么结论。我们觉得是时候进行一次针对各种条件的实验调查了。 调查的目的是评估一个视频中的目标跟踪的艺术状态,着重考察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由于在这些方法之间没有统一的概念,我们试图从另一头来描述艺术状态:数据。我们设计了一组尽可能多样化的现实数据集,并且记录了所有被选用的追踪器的表现。我们想根据跟踪方法的实验表现来将它们分组。同时,我们也要评估跟踪绩效的表现度和相互依赖性。 我们在ALOV把315个视频碎片聚集起来,每个视频集中在一个情境,以此来

最新测试BUG记录表模板

测试BUG记录表外呼前台: 项目信息 测试时间:2012年9月28日测试人员:韩娟娟 前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3/login.aspx 后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1/login.aspx 后台帐号4000810010 座席 号 2046 后台密码:666666 系统环境:2008系统浏览器:Ie8 合成地址:无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1、错误路径:客户资料 截图:

错误描述: 1.客户资料——添加客户资料——展开,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 2.客户资料——来电记录——编辑,咨询内容不能换行输入。 3. 客户资料——查询客户资料——编辑,客户资料也不能换行输入。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填写)2、 错误路径:通讯录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通讯录——个人通讯录——添加,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msn格式没有验证。如图一 2.通讯录——个人通讯录——编辑,如图二备注中换行输入内容,单击“保存” 后,在列表中显示换行标记,如图三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 3、错误路径:知识库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知识树不能及时刷新,添加了内容后,需要重新回到此页面才能显示更新内容。 2.知识库——个人知识库——添加,若换行输入知识库内容,添加成功后,再次编 辑或查看时,出现如图二、三所示 3.知识库中个人知识库、企业知识库、共享知识库,单击“查看”时弹出页面显示

常规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和系统测试方案

系统调试方案和系统测试方案 一、系统调试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调试方案是根据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公司多年设计和施工经验及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 2、本工程在设计、施工、调试、测试以及验收阶段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我司有幸中标,则在以上过程中还必须满足我公司长期从事冰蓄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总结出的公司规范和标准。 (1)国家相关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 《制冷设备通用技术规范》GB9237-8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66-84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TJ231-7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2).设计标准 根据设计院的设计参数,我公司对有关的设备进行试运转、调试,以满足业主最终使用功能要求。 2、调试组基本成员人员如下: (1)、业主单位或监理单位:1人,作为暖通专业负责人,负责总体协调工作。 (2)、施工单位:2人;其中调试总负责人1名(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自控专业负责人1名。另派操作工若干; (3)、设备供应商:主机供应商,其他相关设备供应商,由施工单位负责联络组织。我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增加人员的数量,确保调试的进度和质量,按时交付业主使用。 3、调试时间安排 因为制冷机房有7台离心主机,而国标规范要求单机试运转需正常运转至少8个小时,预计调试时间需要三天。 4、调试前准备工作 (1)设备单机试运转前,设备找正找平、精平、清洗等各道安装工序均已完成,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已结束,系统

国内试车场跟踪研究汇总

国内汽车试验场跟踪研究 我国汽车试验场的起步较晚,试车场的数目更是屈指可数。面对新轮的汽车技术创新挑战与冲击,汽车企业希望找到更好的途径来测试和调整其产品,全国各地正兴起汽车试验场建设的热潮。 一、寒区试车场 (一)黑河寒区试车场 黑河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面积为6.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75万,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与俄联邦州政府所在城市相对应的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开放最早的中国边境城市。 黑河市道路种类齐、分布广,有水泥混凝土路面911公里,沥青路面100公里,渣油路面15.4公里,砂石路面1960公里,改善路面1540公里,无路面130公里。辖区内有大小河流621条,大中型水库14座,还有众多的湖泊以及宽阔的江面可供冰面试车。 黑河已建有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卡伦山冬季试车场、美国天合汽车集团宋集屯冬季试车场、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冬季试车场、上海大众汽车冬季试车场、韩国万都卧牛湖冬季试车场和红河谷综合试车场等六家试车场。其中:红河谷试车场是我市第一家对各试车企业开放的寒区试车场,建有陆地ABS试车跑道、冰雪跑道系统、17条功能跑道,可为前来试车企业提供服务。 1、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卡伦山冬季试车场 2002年2月28日,中国第一家寒带汽车试验场———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黑河冬季试车场建成使用。 该试车场投资700万元,整个试车场由陆地试车场、冰面试车场和大型试车间三部分组成。黑河冬季试车场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寒带试车的空白。 2、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冬季试车场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各出资50%共同组建而成。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也是国内最大的研发中心。 3、美国天合汽车集团宋集屯冬季试车场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实用版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计划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结果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测试指标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 一、软件性能测试需要监控哪些关键指标?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 评价系统当前性能,判断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 寻找软件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定位性能瓶颈并解决问题。 ? 判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而对于用户来说,则最关注的是当前系统: ? 是否满足上线性能要求? ? 系统极限承载如何? ? 系统稳定性如何? 因此,针对以上性能测试的目的以及用户的关注点,要达到以上目的并回答用户的关注点,就必须首先执行性能测试并明确需要收集、监控哪些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性能测试监 控指标主要分为:资源指标和系统指标,如下图所示,资源指标与硬件资源消耗直接相关,而系统指标则与用户场景及需求直接相关。 性能测试监控关键指标说明: ? 资源指标 CPU使用率:指用户进程与系统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长时间情况下,一般可接 受上限不超过85%。 内存利用率:内存利用率=(1-空闲内存/总内存大小)*100%,一般至少有10%可用内存,内存使用率可接受上限为85%。 磁盘I/O: 磁盘主要用于存取数据,因此当说到IO操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两种相对应的操作,存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写IO操作,取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是读IO操作,一般使用% Disk Time(磁盘用于读写操作所占用的时间百分比)度量磁盘读写性能。

网络带宽:一般使用计数器Bytes Total/sec来度量,Bytes Total/sec表示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 ? 系统指标: 并发用户数:某一物理时刻同时向系统提交请求的用户数。 在线用户数:某段时间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这些用户并不一定同时向系统提交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系统处理事务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事务的响应时间是从客户端提交访问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对于系统快速响应类页面,一般响应时间为3秒左右。 事务成功率:性能测试中,定义事务用于度量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程的性能指标,如用户登录、保存订单、提交订单操作均可定义为事务,如下图所示: 单位时间内系统可以成功完成多少个定义的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系统的处理能力,一般以事务成功率来度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超时错误率:主要指事务由于超时或系统内部其它错误导致失败占总事务的比率。 二、如何监控关键指标? ? 资源指标监控 主要针对各服务器系统平台(Windows、Linux、Unix等)资源使用进行监控。 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或者第三方工具进行监控,如Windows系统自带的“系统性能监视器”,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