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传记阅读《陶潜》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传记阅读《陶潜》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传记阅读《陶潜》附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晋书隐逸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学善属文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

B.亦时相赡赡:赡养老人

C.未尝有所造诣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

D.而畜素琴一张畜:蓄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非谢家之宝树

C. 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6、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潜自幼就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B、陶潜笔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为及处境是他自己的写照。

C、为了有隐居之资,陶潜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

D、陶潜简慢自尊,因为不愿束带拜见都邮,隐居不仕,写下《归去来兮辞》。

7、将下列从文言文阅读文段和课文中选出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分)

(2)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分)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分)

参考答案:

4、A(B赡:供给,C造诣:去(的地方)D畜:存,储存)

5、C(于是,就。A介词,为了/语气词,呢。B动词,到/助词,的。D连词,来/因为,)

6、C(为了有隐居之资错误)

7、(1)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什么地方的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何许、以为,各1分,大意1分)

(2)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不久)就自己辞职回家了。(亲、堪、解归,各1分)

(3)年老时志气应更加旺盛,怎么能在白发苍苍是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应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远大的志向。(益、移、穷、坠,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职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不久,被征召做著作郎,他没有去任职。既拒绝了州里和郡里的人前来拜见,也就从未去拜访过这些人,所去过的地方只是田里和家里,以及到庐山游览观光而已。

刺史王弘很钦佩仰慕他,至于(陶潜的)酒啊米啊,用光的时候,(王弘)也会经常供给他

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存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岁,文集流传于世上。

名言警句——辞典

6 国家 (1)治国 6.021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6.023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6.024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6.025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6.027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6.17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6.17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6.182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6.21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6.244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7 人民 (1)民本 7.00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7.006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7.010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7.016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7.029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2)民心 7.041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7.042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名人名言(治国)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 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管子治国》 6、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 7、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贤君》 8、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清唐甄《潜书考功》 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含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 10、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1、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宋欧阳修《原弊》 12、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南齐书武十七王传》 13、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孙中山全集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 14、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明史》卷二一0《桑乔列传》 15、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潜夫论爱日》 16、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唐白居易《策林不夺人利》 17、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8、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 19、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0、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清唐甄《潜书考功》 21、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隋巢子》 22、积贮者,天下之大命。----《汉书食货志》 23、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武候集便宜十六策治人》 24、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上非是不以行赏,下非是不以效治。----清唐甄《潜书考功》 25、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唐吴兢《贞观致要》 26、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27、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列传》 28、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29、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3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3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32、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3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34、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申论引用名言警句汇总与引用实例

申论引用名言警句汇总与引用实例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名言警句—之古文篇

国家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é: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人民 ()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é: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民心

古诗杜畿传翻译赏析

古诗杜畿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杜畿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注释】 畿:读作ī。 以:凭借。 独:任命。 顾:文言连词,但。 苦:苛刻。 进:推荐,举荐。 诣:到…去。

化:教化。 是时:当时。 举:推荐。 【翻译】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Org/b/19908。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牛、马,甚至养鸡鸭狗猪等,都有规定。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 教了。”于是在冬天整治军队讲授武功,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治国名言

治国名言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伊春市上甘岭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伊春市上甘岭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九上·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2. (2分)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大雁归来”、“云南的歌会”、“中国石拱桥”都是偏正短语。 B . “联合国宣布今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是‘青年与和平和发展’,口号是‘和平等于未来’。”这是一个复句。 C .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性。”一句中“世界自然和文化”是定语。 D . “如果脱离实际,这个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无法解决问题。”是假设复句。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9分) 3. (5分)请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 (4分) (2019七下·广州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________。 (2)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 (3)传来的话说,前面又一段路在qiào bì________上,马爬不上去。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zhèn sǒng________起来。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5. (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子日:“岁寒,________。”(《论语·子罕》)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④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苏轼《浣溪沙》)

杜畿传详注详解(2020年山东德州高三上期末考试)

一、[2020·山东德州市高三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幼年丧父,又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继母苦(困辱,折磨)之,以(凭)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拘囚)数百人 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又】主宰。特指杀,称自裁。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④衡量。“取民则不裁其力。”⑤体制;风格。张衡《西京赋》:“取殊裁于八都。”(八都:八方。)⑥用于布帛之类。“学生谒师,贽用腶脩 一束,酒一壶,衫布一裁,色如师所服。”⑦通“才”。仅仅。⑧通“材”。材器,材质。)其轻重/尽决(判决)遣之/虽未悉(全)当/郡中奇(意动,感到惊奇)其年少而有大意(志向)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①<动>迁移;迁徙。《史记?秦始皇本纪》:“迁其民于临洮。”②<动>特指迁都。《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③<动>变动;变更。《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④<动>调动或晋升官职。《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 史令。”⑤<动>放逐;流放。《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护羌校尉,使持节 ..,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发动)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召,征召),河东人卫固、范先外(表面)以请邑(①城镇。《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封地。《荆轲刺秦 “悒悒”,忧闷不悦的样子。)为名,而内实与幹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险要的地形)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名作状)通刘表,固等因(因袭,沿袭)之,吾恐其为害深。(张晟在殽山、渑水之间作乱,向南联络刘表,卫固等人也效法张晟,我担心他们为害太深。)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推举,推荐)萧何、 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 前,头低到挨着手,后世指下跪叩头。《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鸿门

申论写作古文名言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注——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注——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注——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注——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注——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注——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注——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注——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注——兴行:重德行。)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注——怀:怀柔,感化。)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注——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注——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注——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注——任:承担。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注——释:解除。)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注——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注——恒:长久不

公考必备——名言警句

公考必备-----名言警句 治国篇 1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2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3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安危篇 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2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3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4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5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人民篇 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2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

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3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6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7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8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9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10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11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12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群众篇 1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2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政 治 篇 1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杜畿传阅读答案

杜畿传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①少孤,继母苦之苦:②荀彧进之太祖进: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诣: 22.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2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答:2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参考答案:21.(4分)①苦: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②进:推荐,举荐。③诣:到。22.(4分) D 23.(4分)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前后两个分句各2分,酌情给分)24.(4分) C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学术界至今关注不够⑴。现有成果还存在很多问题,往往关注的是贫农的较低消费,忽视了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化,没有去考察秦汉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善及消费水平之提升。因而,多般以最贫困的农民的最低消费视为秦汉农民消费的整体实情,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农民生活消费的状况,也无法全面考察农民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本文就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略的梳理和论述。 一 秦汉时期,乡村社会农民包括自耕农、佃农、雇农三种,其中自耕农按所占土地的多少可分为富农、中农、贫农,⑵而佃农是靠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户,雇农是靠出卖劳动力的为他人耕种土地的农户。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秦汉农民收入的主体是家庭经营的耕织收入,对其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战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结构、数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种植业收入,是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包括五谷、瓜菜、果树等收入。若无天灾人祸,这项收入是比较稳定的,是满足农民自给消费的主要来源。秦汉时,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代田法与区种法的推广,推动了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农作物亩产量的增长。《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时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汜胜之书-区种法》说:“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如此则以区种,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倍於后稷。”尽管氾胜之说的亩产量有些夸张,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除了种植五谷以外,还种植瓜菜、林木等,增加种植副业的收入。如《淮南子-主术训》说:“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搞.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代薪蒸,以为民资。”《汉书-循吏传》载:龚遂为渤海太守时,“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于是亲自躬率俭约,劝导农民勤务农桑,并且责令按人口数“种一树榆、百本、五十本葱、一畦韭”,结果“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家庭副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是另一重要经济收入,包括家庭纺织、禽畜饲养等。家庭纺织业是农民的主要副业生产。秦汉文献中,经常“男耕女织”并提,所谓“男得耕种,女得织纴”⑶。商品市场的发展与活跃,家庭纺织品 除了自用外,还拿出一部分投向市场,换取货币,实现生活必需品的余缺调剂。东汉末年,农民家庭纺织缣纨、刺绣等现象趋于普遍。

《杜畿传》阅读附答案

《杜畿传》阅读附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少孤,继母苦之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诣: 【小题2】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行拂乱其所为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小题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 答案 【小题1】①苦:让吃苦头或者虐待。②进:推荐,举荐。③诣:到。 【小题1】 D 【小题1】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小题1】 C

申论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一、国家 (一)治国 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出处:《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出处:《意林》引《物理论》)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义。(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出处: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二)安危 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出处:《老子》六十四章) 3.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出处:《管子?正世》)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5.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出处:《管子?版法》) 二、人民 (一)民本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出处:《管子?君臣上》) 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出处: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二)民心 1.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出处:《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2.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出处:《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3.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出处:宋?苏辙《新论下》) (三)爱民 1.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出处: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2.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出处: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申论写作古代名言

申论名言名句集成1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唐马林《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高考语文答疑《杜畿传》—杨树

高考语文答疑《杜畿传》 杨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开头这两句,主要翻译方法,就是加谓词,变单句,杜畿字伯侯,这里字就是谓词,或者杜畿他的字是伯侯,不简洁。他是京兆杜陵人,这里京兆府杜陵县人,可能不熟悉,最好不懂)。少孤,继母苦之(少失去父亲叫孤,苦之:使动用法,可以灵活翻译,继母让他吃了不少苦),以孝闻(前句使之苦,后面以孝闻,逻辑要贯通,必须加关联词,即便是继续让他吃了不少苦,但他仍然以对其孝顺而闻名)。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代理郑县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太祖,就是曹操,可以对应翻译,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加上垫词,不久有提拔他为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在曹操平定黄河以北以后不久,这里河北要翻译:黄河以北,否则高考扣分,这是得分点,既定:....以后不久,字字落实,且与后面句子照应)。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被征:被朝廷征调),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请求王邑继续留任,请求王邑干什么,后面这个含义垫词必须补充,意思必须翻译到位),而内实与干通谋(前句“外”和这句的“内”要精确翻译,“外”:对外假装;“内”对内暗地里却,这就是翻译的灵魂)。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关西就是马腾韩遂他们,西凉兵马,骁勇善战。他们凭借地形险要和战马好的优势)。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的地区,这里不用翻译,被山带河:依山旁水),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萧何寇恂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像萧何和寇恂那样的有才能的人)彧曰:“杜畿其人也。”(其:指示代词,翻译时候,加上谓语,注意语气,杜畿可就是那样的人啊!,表示对杜畿才能认可度,现代汉语翻译好时候,也得照顾人物形象刻画,恰当翻译语气)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绝:就是切断,掐断,跟现在肺炎一样,切断我小区外出通道),畿至不得渡。彧谓畿曰:“宜须大兵。”(不能翻译为:应该用大兵解决,这里要注意语气,有的人就对杜畿说,我们还是等等朝廷大军到来吧,不同身份的人,说话语气要符合身份)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这里要注意翻译逻辑,前后贯通,避免单句翻译,顾头不顾腚。河东有三万多户百姓,不见得都诚信作乱,要是大军给他们压力太大,他们即便是想

名言警句及解说

国家 (1)治国 6.021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6.023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6.024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6.025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6.027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6.17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6.17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6.182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6.21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6.244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人民 (1)民本 7.00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7.006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7.010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7.016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7.029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2)民心

杜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诣: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化: 10.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1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4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答案:9.①苦: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②进:推荐,举荐。③诣:到。④化:教化。10. D 11.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12. C

《杜畿传》阅读附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杜畿传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①少孤,继母苦之苦:②荀彧进之太祖进: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诣:【小题2】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行拂乱其所为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小题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答案【小题1】①苦: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②进:推荐,举荐。③诣:到。【小题1】 D 【小题1】(4分)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前后两个分句各2分,酌情给分)【小题1】(4分)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