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_论_透明的红萝卜_中黑孩形象的文学功能_王书情

第三只眼睛_论_透明的红萝卜_中黑孩形象的文学功能_王书情
第三只眼睛_论_透明的红萝卜_中黑孩形象的文学功能_王书情

第三只眼睛

———论《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形象的文学功能

王书情

(怀化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湖南怀化418008)

摘 要:莫言在创作《透明的红萝卜》时,塑造了一个极有内涵的意象黑孩,透视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思考。黑孩是作者不动声色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第三只眼睛。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感,冷静地刻画,给读者留有很大的再创作余地。就黑孩这一形象作简单地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关键词:意象; 审视; 形象; 文学功能; 色调

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2)01-0064-03

Literary Function of the “B lack Boy ”in the T ransparent R ed R adish

W ANG Shu -qing

(The Center o 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iques ,Huaihua Univer sity ,Huaihua ,Hunan 418008)

Abstract :When M o Y an wrote the m ovel of the T ransparent Red Radish ,he created a character of a “black boy ”,from whom expressed his own experience and thought of the s ocial and real life.H owever ,during the creation ,he managed to re 2strain his passion and calmly portray this character in order to leave s ome leeway for readers ’recreation ,this paper mad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is character for the sake of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im plication of the w orks.

K ey w ords :lntention ; judgment ; character ; literary function ; tone

收稿日期:2002-04-27

作者简介:王书情(1971-),女,湖南新宁人,怀化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助理实验师。

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是由梦境的红萝卜“生酵”出来的“内省型思维方式”的作品,是作者最有特色的作品之一,有人称之为拔地而起的奇峰。作者在写这篇小说时“并

没有想到要谴责什么,也不想有意地歌颂什么”。[1]

作品透出

了作者极大的克制与忍耐。而针对于作者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来说,与《红高粱》相比,则形成两种鲜明的格调,《红》给人一种红色的基调,是宏大与辉煌,交融野性与疯狂,是那种放荡、倜傥毫无半点的保留。而莫言在《透》中以朦胧而缥缈的氛围,空灵剔透而充实的意象佳境,超人而特异的感觉在发挥他的另一种阴灰的色调(基调)。气氛平淡,小说也无动人心魄,勾人心魂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例如故事一开头,“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作者很自然地就展开了,而且也没有丝毫杂入自己的感情,怜悯

或是同情。(这与《红》中的叙述风格诡秘神异、语言基调是忧郁痛苦而愤怒激昂是大相径庭了)从黑孩跟小石匠被安排在滞洪闸敲石头,然后又跟小铁匠拉风箱,到去偷红萝卜。小说犹如滩中水在流淌,但且宁静。作者的感情也似乎无动于衷,若无其事。时而有轻松的语言,优美的描写。如在写红萝卜时“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在金色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单纯从语言,读者似乎很难发现作者的意向和动机。而恰恰作者正是克制住了这种过于直接坦白的表露,而把感情过于往字里行间的深层次中去洋洋洒洒。只有通观大体,仔细深思一下,再结合主人公黑孩子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主题不是那么简单,作者的褒贬哀怨,感慨同情的感情起伏就凸显起来了。

我们来研究一下作品中的黑孩子这一形象,他就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他自始至终都未曾说过一句话。这与作者

第21卷第1期

怀化学院学报 V ol 1211N o 112002年8月

 

 J OURNA L OF HUAIHUA UNI VERSITY

 

Aug .2002

创作的其它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形象对比是鲜明的。这也显示了作者在与主人公一起沉默,也正显示了他的克制和忍耐。也不得不借助于黑孩来充当一只眼睛。来发泄作者所要说的一切,黑孩显然也就是一种象征,一个特殊的艺术形象。黑孩饱受人间苦难,不仅以惊人的适应力和承受力顽强地生活着,而且锻铸了、发展了超常的心理和行动,显示了对恶劣环境的超越和征服力。他称得上是一个小英雄,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自身,中国农民的伟大性格和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和力量,人类的伟大性格和力量,多多少少是浓缩在黑孩身上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人性和历史文化,可以审视和探求美。

根据作品的有关细节,可以推断出,它写的是中国五十年代那场刻骨铭心的改革———人民公社运动。那是一个人民群众都在经受苦难与阵痛的年代。除了集体似乎漫无目的的劳动外,人们仍然要忍受着饥饿的煎熬。而黑孩又是这个年代中极端的典型。他是与现实间隔着一段距离的,是那个年代的一个悲哀。他身手很敏捷,一副很机灵的样子,其实归根是个“小”。他是弱者的典型,也是饥饿的忍受者的典型,黑孩一出场,就显现了一副极不健康的躯体:“凸起的瘦胸脯,脖子细长,挑着这样一个大脑袋显得随时都有压折的危险。”还有,黑孩年龄小,才“十岁左右”,“又矮又瘦”,当别人打他的时候,他不会自卫甚至是逃避,他有着绝对的听命和服从。任凭别人的使唤和摆布。更为奇怪的是,文章中鸭子都会“呷呷”的发着牢骚,而黑孩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忍痛的沉默,“忍着,一声不吭,只是把嘴角微微吊起来”。实际上,作者是在将正义摆在黑孩一边,但作者始终都没有为黑孩说半句安慰话。虽然黑孩偶尔也有菊子姑娘的照顾,但是这姑娘本身就是一个自身难保的形象,时而要受别人讥讽,可以想象深受菊子庇护的黑孩又是如何的缺乏安全性,甚至正因为这层庇护才惹来更多的祸水。黑孩被完全置放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他命中注定就应该如此:非暴力但又得合作。小说中没有血淋淋的词语来修饰黑孩,但作者又在“力不从心”的看着黑孩流血。就让他自生自灭吧。莫言跟黑孩一样,两个人都在忍,一个精神上的,一个肉体上的。黑孩这一形象,是莫言赋予的与现实人间隔着一段距离的眼睛。首先,他有着人间苦难锻造出来的独特感受和超常行为。他是亲情的缺失者,父亲去了关东,杳无音信,后娘打他、骂他、虐待他,深秋的北方,人们都要穿着夹袄,他却还赤着脚,光着脊梁,仅穿一条又肥又长的大裤头子。他也是社会关爱的匮乏者,还仅是10岁的孩子,队长就安排他去做小工,一开口就是“黑孩儿,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生活在父母身边,受到学校、社会的关爱,发展自我个性的年龄。他自始至终都不开口说话,就连对菊子姑娘也未曾说过一句话。并对人群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他小心翼翼地苟存于人群中,他走进家门都是“翘腿蹑脚地”,回屋里都是用“溜”,又“悄悄地溜出来”“小心地走着,尽量使头处在最适宜小石匠敲打的位置上”,还有“哆嗦”“畏畏缩缩高抬腿,轻放脚”等描写黑孩子的动作,都表述了黑孩生活的艰

难和小心。他的生存环境要求他要敏感地对生活中的变动做迅速地反应,以消极服从为积极反抗。在小铁匠怒冲冲地吩咐他拾回灼热的钻子时,他只是耳朵动了动,脚却没有动,小铁匠用脚踢他,用钳子捅他,他才垂着头走到钻子前,“一点一点地弯下腰去。”当他一把攥住钻子,手里冒烟时,小铁匠像疯病人一样呙斜着叫“扔、扔掉!”他却走近小铁匠蹲下后,才松开手,然后就那么蹲着,仰望着小铁匠的脸。好像在向小铁匠示威,表示着他的无比坚强。他能以少有的敏捷从小铁匠手里挣抢萝卜,总之他的生活环境锻铸着他。因此他能很感受到周围人们———菊子姑娘、小石匠、小铁匠、老铁匠之间的矛盾的变化发展:他能不顾烫伤手,按小铁匠的命令捡起刚淬火的铁钻,反过来倒使他害怕屈服。其次,他是内外完全分离的统一体。他的外在的躯壳丑陋不堪而内在的世界绚丽多彩;他的外在是被精神遗弃的躯壳,对外界的刺激麻木不仁,在寒冬腊月“赤着脚光着脊梁,而无半点瑟缩,他抓烧热的钢钻手里冒着黄烟而不知烫,钢花碰到他的微微凸起的肚皮,会软绵绵地弹回去;他能用脚掌捻断,捻碎蒺藜尖;而内在世界对外界的变化则出奇地敏感。他能听到头发落地的声音,叶子落下来振动空气的声音,嗅到水里飘上来的血腥味”,看到“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的红萝卜!”

更重要的是这只眼睛正可以用来“拉开距离观察生活”。作者不用自我感觉去替代黑孩,而是利用黑孩的生活来体现星夜土地湿漉漉的神秘感和复杂的迷惘感,以及黑孩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的文学特有的造型感,来表达作者的生活经验、语言的积累,和对世界的理解。黑孩这个人群外外加的瘦猴,另类的人物可以偷偷溜进生活,不动声色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而不干涉生活。因而这只独特的眼睛就包含着作者代言人的成分,能让人从至高层次上观察到人本身,人的生活本身。“作者有意淡化政治背景,模糊地处理一些东西”。作品写的是人民公社时期,动员二百多民工集中劳动,虽然从原始的,低下的生活状况和停滞、畸形的画面中所感到那个特殊年代的实情,作者没有把这些作为故事本身来写,只是零零碎碎地透在黑孩这个主人公的周围。他采用黑孩这只独特的眼睛来观察生活。他是一个小精灵,是个体灵魂在群体社会中遭受扭曲、变形乃至毁灭的叙述视角,他昭示着乡土生活的沦灭。黑孩对外在世界的淡漠使他独立于人群之外,与他们保持着距离,而丰富的内在世界则让他能在人群之外探视人群。再次,他带有一点“老庄的潇洒旷达,空珑飘逸的灵气”,使他能“很高、很远地观察生活”[2]。这强烈表现在他对自然美和心灵美自由的追求。他不经意间发出对美感的感叹声,他对自然流连忘返,他深切幽远的眼睛有强烈的震撼力。最后,他的孩子的身份,使他的观察附上了童话色彩。从这四个方面看,黑孩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已经超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正常”人,他只是一个符号,一只与现实隔着一段距离的奇特的眼睛。

也正如莫言自己在谈到《透》的创作体会时说:“在坚硬的、冰冷的特异心理成分外边,施放上虚幻的,温暖的感觉烟雾,是否能使小说具有某种怪味呢?作者远远地躲进云

?

5

6

?

第21卷第1期 王书情:第三只眼睛

里雾里,能否获得某种更大的表现自由呢”?作者正是借助黑孩这一形象达到艺术、审美上额外的效果———拉开距离。这只眼睛看到了母爱的伟大。黑孩感受到菊子姑娘母亲般的关怀、爱抚,差点落泪。虽然他最终没把他的感情用眼泪表露出来,但这个已逃离人群的心灵在母爱的召唤下恢复了人间感情,这种爱的震撼力之大可想而知了。但同时,这只眼睛看到了充满野性和野蛮乡村陋习的情爱冲突。黑孩看到了菊子姑娘与小石匠日益火热的爱情,也灵敏地嗅出小铁匠妒火中烧的味道,甚至目睹了这两个情敌决斗的过程和悲剧性的结局———菊子姑娘被弄瞎一只眼睛。但面对这种悲剧,他“悄悄跑回石洞,蹲在最黑暗的角落上,牙齿‘的的’地打着战,偷望着工地的人群。”这种野性的爱和传统地野蛮地通过打斗来解决爱情问题的方式让他震撼恐惧。而通过这只眼睛窥视到的人们对这种野蛮的习惯观望和躲避,因而窥视到了人性的弱点。这只眼睛还向我们展示了一颗颗象老铁匠、小铁匠、小石匠、菊子姑娘那样“粗糙又坚韧”的心灵,他们的美与丑、善与恶、进步与落后、智慧与愚昧,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农村气息,并由它牵引着去思考几千年的乡村文化结构。

黑孩还是作者借以探索生活中美的眼睛,在《透》中,表现了作者的明显的、成熟的很有特色的美学追求。莫言自己在介绍《透》时,说是因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片红萝卜地,阳光灿烂,照着萝卜地里一个弯腰劳动的老头;又来了一个手持单叉的姑娘,她叉出了一个红萝卜,举起来迎着阳光走去,红萝卜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光彩。我觉得这个场面特别美……其它的人物,情节都是由此生酵出来的。”[1]作者在《有创作才有追求———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说;“不论多么严酷的生活都包涵着浪漫情调。而神秘美、哲理美、含蓄美是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作者通过这只眼睛来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美的人生、美的事物、美的意境。首先他能把生活的色彩近乎完美的描述:写小石匠和小铁匠打架:“一白一黑两个身体又扭在一起”,写并肩而立的恋人,“深红色的菊子和淡黄色的小石匠”,写黑孩看铁匠炉里的火苗,“一绺蓝色火苗和一绺黄色火苗在煤结上跳跃着”,他试图用一只眼睛盯住一个火苗,让一只眼黄一只眼蓝。写那只神奇的萝卜,泛着青蓝幽光的铁砧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这些色彩的调配和对比色的运用,给人感觉是传神醒目,横生妙趣,仿佛让人亲睹那美丽的画面,体会到内外和谐、幽默乃至神秘的意味。而这些美丽的画面大部分是黑孩感受到的,也就是黑孩给人的感受……。黑孩给读者的感受最深的是他对美的追求。丰富的内心世界、老庄的潇洒旷达和带着童话的眼光也使他对美的感受十分强烈。他对声色

音味触觉的敏感远远超越常人,充满神秘。他能“听到黄麻地里响着鸟叫般的音乐和音乐般的啾啾鸣唱。幽逸的雾气碰撞着黄麻子和深红或是淡绿的茎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蚂蚱剪动翅羽的声音像火车过铁桥。”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边传来的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唼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河上自发亮的气体起伏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到那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对美的追求在发现透明的红萝卜中达到最高境界。他看到的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非常人所见,十分神秘,是一种主客观的结合,一种理想境界。在他看到这红萝卜的时候,黑孩忘掉了世间一切与自己有关无关的仇恨恩怨,沉浸在火焰美妙的跳跃中,这红萝卜正是一种超脱了生活的种种丑恶达到超然物外的和谐、平静、和平的境界后的产物。这种境界的外观“透明的红萝卜”充满神秘,内在孕育升华着哲理,而两者又都隐含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第三只眼睛过滤了的透明的红萝卜,我似乎能看到作者追求的融入了老庄自由飘逸色彩的人生境界。

作者是用写意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莫言的小说艺术的另一特色是朦胧空灵的意境。作者能用一个“红萝卜”照出一片美丽而透明的童话世界,这正切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莫言的豁达,超脱的胸怀,使他有一种站在宇宙之外对世界、人生、历史作观察的时空意识,他曾说:“我觉得朦胧美在我们中国是传统的,象李商隐的诗,这种朦胧美是不是中国的蓬松潇洒的哲学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呢?文艺作品能写得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是一个很高的美学境界。”所以作者在《透》中关于打铁等不少细节,把所欲之“言”,所描之“象”都隐得更深而深得“写意”神韵。而写意本身是“藉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将现实、非现实因素溶成一体,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小说艺术形象”[2]。这种形象是模糊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黑孩似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又似乎存在现实之外。他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是融入作者本身的积累和感受,又独立于作家之外的一只眼睛。这只眼睛从与众不同的角度介入生活,又连缀了全篇的人物。虽说莫言在这篇作品中体现的思想还不够深刻,但他的“黑孩”这只眼睛给人提供的思考再创造空间之大,在我看来似乎能弥补深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徐怀中1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

对话[J]1中国作家,1986,(1):18-201

[2]李陀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N]1文艺报,1985-07-061

?

6

6

?怀化学院学报 2002年8月

文学理论 价值论

文学理论第四讲价值论 第1页内容 「价值」一辞,从现代文化来说,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文学理论借用这个名词,其函意较广,主要是指文学或艺术的功能,即其对个人及人类社会的用处、利益。文学的价值论要探讨的,就是文学可以有或应该有甚麽功能。 从原理来说,文学是人类的创造物,其功能本由创造者赋与。换言之,不同的创造者都可赋与文学不同的功能。因此文学可以有甚麽功能的问题,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论。有争议的,是应该有甚麽功能的问题。 第2页内容 在「本体论」一讲中,我们曾经回顾过文学内容的性质在历史上的演变。这些演变会不断影响文学的价值观。 在文学发展较早的阶段,其内容性质会比较广泛。无论东西方,早期「文学」一词的概念,都涵盖了一切用文字语言纪录下来的东西。除了各种学科的文献之外,甚至包括了典章制度的内容。文学内容在此一时期的性质,很自然就影响到文学的价值观。例如先秦时期,儒家对文学的功能,便有多样的要求︰ 《礼记》 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 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些古代经典在儒家心目中,其整体功能就是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性格教育,思维教育,以至语文教育。其性质既有观念性的,也有技艺性的,故《六经》也称「六艺」。 第3页内容 而每种经典,其功能也可以是多样性的︰ 《论语?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里「诗」指《诗经》。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获得多种功能。第一种是「兴」,据朱熹的解释就是「感发志意」(《诗集注》);就是对精神产生鼓舞作用。第二种是「观」,就是对人生、社会、民风、政情乃至于自然的观察。第三种是「群」,据孔安国的解释就是「群居相切磋」(《集解》),即互相启发的作用。第四种是「怨」,孔安国的解释是「怨刺上政」(《集解》),即对不良的政治加以埋怨、讽刺。此外还可有助于事奉父亲、君主,认识自然界动植物的名称。 第4页内容 虽然孔子指出诗的功能是多样的,他最看重的还是其中的道德功能︰ 《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好的诗,有正面的道德功能;坏的诗,对道德也有败坏的功能︰ 《论语?阳货》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这里,孔子已把诗的道德功能扩大为政治功能,认为可影响家国的存亡了。上面这段话其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8、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2-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

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不是任何文学现象相互之间都是可以拿来比较的。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可以比较研究的,什么是可比性,决定可比性有什么标准。 一、何谓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既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一个关键环节。 从学科理论的层面讲,?将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其理由何在?’这个问题不从理论上阐释清楚,人们就会感到‘比较研究的虚妄,至少是误入歧途’,从而怀疑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合理性,比较文学的危机也就由此产生了。?(查明建《是什么使比较成为可能?》,《中国比较文学》1987第3期)从研究实践的层面讲,可比性的把握,关涉到研究课题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深度。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关系。它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中最核心的,决定了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关键,也决定研究成果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用来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是保证比较文学研究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可比性一般应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对象之间应具有同一关系;这里的?同一关系?,在逻辑学中指对象之间外延相同内涵不相同的关系。客观存在的两个对象其外延不相同,只能限定在外延相同的范围内进行的比较,确定其同一的关系;2、应是对象之间具有的与文学相关的客观联系;3、是相对内在的联系而不是浮表的联系;4、在一次比较中,这种联系应该是始终明确、一致的。 确定这种研究对象同一关系的学理论据有二,即同源性和同类性。 例一:西方、日本的一些学者以西方文学史的分期比较中国史的分期,得出相应结论: 西方: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文学的繁荣 中国:先秦——秦汉魏南北朝——唐代古文运动——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繁荣这样的比较没有找到两者的可比性,其结论没有反映文学发展的客观实际,缺乏科学的意义。 例二: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三名20世纪著名作家都在1936年逝世。由此作为可比性,将三位作家做出比较。这样的比较非常表面,难以比出本质的东西,无助于对文学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的认识。 若换一个角度,三位作家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生活在相同的时代,

简述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雏形发展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学科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本体定义、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与意义。自从将比较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研究起,学术界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始终存在着见仁见智、难分轩轾的争议。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仍要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比较文学的定义必然要包括学科的目标、实质、方法、对象等,又要求简明扼要。比较文学是一门以探究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为宗旨,以跨文化研究为实质的文学研究。它以对话作为方法论基础,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以及学科交叉关系进行汇总的研究。 第一,比较文学以探究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为宗旨。 作为比较文学的宗旨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学研究所不能取代的。一般的国别文学研究,可以在本文化体系内探索文学演变规律,看到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但达不到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的目的。而且其民族文学特色没有其他民族文学的参照比较,也是自说自话,特色更无从谈起。而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研究的只是文学的普遍性规律,以忽略各自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为特点。只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通过跨文化的文学比较,对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两方面进行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两者不容分割。 第二,跨文化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实质 不少人定义比较文学时,用跨国界、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等来界定,但跨文化才是实质。它是确定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根本依据,跨国界、跨民族、跨学科都不是根本依据。蒙藏民间文学没有跨国界,但这是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没有跨语言,但这是比较文学;印度祖先与伊朗祖先都是雅利安人,虽没有跨越民族,但他们的古代文学比较却是比较文学研究。这里的跨文化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文学所属的文化体系,一是跨学科。 第三,比较文学以对话作为基础。 这里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沟通平等的意识,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这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前提。 第四,比较文学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以及学科交叉关系进行汇通的研究。 这里概括的指明了比较文学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特别强调这里指出的汇通研究,这里的汇通,强调的是对研究的两方或多方都要具有整体的贯通的理解和把握,不是就事论事作局部的、表面的对比比较。这里强调的既是一种研究观点,又是一种高素养要求。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精品文档)_共19页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 出题范围:教材及课件上的知识点 重要考点: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文学性、可比性 定义之争,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科相关的定义(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 第二章 中西比较文学发展史、学科建立的标志,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的危机 第三章 定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平行研究(具体判断哪些研究是平行研究) 阐发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案例) 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接受研究与渊源学的区别) 第四章 定义: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媒介学(译介学)、比较诗学 主题与母题、题材、人物与主题 文类的划分及其标准(中西方文类划分情况) 缺类现象中国是否有史诗?中国是否有悲剧? 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异国异族的形象(他者) 辨析: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是否就是形象学研究的对象? 媒介学、译介学翻译史上重要的译者、翻译思想,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比较诗学(名词)诗学概念的含义、中西诗学是否可比?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 一、单选题(出25题,每题1分) 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中说“比较文学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学者是 A A、季羡林 B、钱钟书 C、朱光潜 D、胡适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是 B A、可比性 B、文学性 C、宏观性 D、开放性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是C A、伏尔泰 B、斯达尔夫人 C、歌德 D、雨果 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C A、比较文学 B、比较诗学 C、历史比较文艺学 D、文学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可比性

浅论比较文学可比性 07中师1班廖丽葵 2007014143025 老师说,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的比较,然而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因为国家和民族两个概念有交叉的地方,同一个国家可能包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相同的民族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因此,我们似乎应该寻找一个能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概念出来,以期使比较双方的界限清楚分明。在这一方面,我比较认同北师大王向远教授的看法。他将比较文学定义为: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突出了“跨文化”,尤其是跨“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不管这个民族流落何方,只要他的脐带还连着这个体系,他就属于这个民族文化的范围;相反,哪怕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只要都认同并接受同一个民族文化,并且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在创作上有所成就,那么,他们都属于一个文化体系,是一类人。因此,我认为,比较文学,首先是要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标准下进行。在这个标准下,我们可以对文学创作本身,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关于文体的研究,关于文学创作过程本身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的研究,等等,从而探寻文学共同规律。 其次,比较文学里的比较也不是单纯的异同比较。如果我们要明确,谁跟谁可比,谁跟谁不可比,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他们究竟是为何而比。也就是说,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比较,是不可取的。例如,将潘金莲与简爱相比,恐怕连作者也说不明白究竟在比个什么劲吧,难道是单纯证明简爱比潘金莲有自尊有人格?对于探寻文学的特征和规律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可比。有一篇著名的比较文学论文《王熙凤和福斯塔夫——谈“美”的个性和“道德化思考”》,证明了即使貌美的王熙凤和肥的流油的福斯塔夫之间差异很大,然而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即对小人物如何在巨著中发光发热的文学技巧有所发掘,符合“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要求,因此,他们是可比的。总之,比较文学的比较,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违背这一条,比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比较文学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分为四种: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和平行研究。流传学和渊源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简单点说,比如我国(汉民族文化体系下的文学)文学作品流传到外国,从我国学者的角度去研究我国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就属于“流传学”;而我们的作品流传到国外,被接受,使国外的作家受到启发、影响并有所创作,此时,他们的学者去研究他们的作家受到我们的作品的影响的情况,就是“渊源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包括了对涉外文学和区域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研究。媒介学,主要包括促成文学流传的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对翻译文本的研究。而平行研究,是两个互不影响的文化体系之间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最能体现一些人类共通的规律。假如我们能够在两个毫不相关的文化环境中,发现相同之处,说明了这相同之处很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 而在具体的平行比较当中,比较又分为三个方面:类同研究、反比式研究、互衬式研究。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体系的前提下,发现双方的相互之间的三种关系,或者是类同的,相像的;或者是相反的,对立的;或者是各有特色而互相映衬,相映成趣的。比较类同点和不同点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文学母题,不管是差异多大的文化体系,都会有一些母题跟别人的相类同,仿佛是不约而同那样;又如中国的反侵略文学和日本的侵略文学形成鲜明的对立关系。这些,都很容易可以发现并找到可以轻易找到比较的立足点。而互衬式比较,不是为了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我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相关论文与著作研究 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王向远 平行研究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①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 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③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其中的类同研究模式被使用最多,但不少文章流于生硬比附,结论平庸。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流行的A与B两项式的平行比较,不能容纳尽可能多的同类的和相关的事项,不能在多个事项中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有价值的结论也就无从得出。为此,在方平先生总结并提倡的A∶B→C的公式的启发下,提出了X1∶X2∶X3∶X4……→Y的新模式,主张突破A与B的两项比较,变A与B两极两项的比较为多极多项、平行交叉、上下贯通的比较。 2.《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 季先生认为在他读过的文章来看,肤浅者居多。往往读了等于没读,毫无所获。作者勉强得出来的总论,也多是八股调,说了等于没说。然后举例一个外国学者写了一本长达数百页的专著,通过各种复杂方式论证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最后的结论是: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就是使它甜。 接着提到了比较语言学与比较文学中为什么比较文学有了“危机”,因为比较语言学中所比较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本来就存在在那里,一经揭开,豁然开朗。而比较文学中各国个民族文学缺乏共同的基础,所以强调,要作这样的比较研究,必须更加刻苦钻研,更加深入到中西文学的深层,分析入微,联类贯通,才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要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更难一点,越看得难,收获就越大。 3. 《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吕超 本文从破旧、立新、融合三方面论述这场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范式。 美籍捷克裔学者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突出标志是“未能确定清晰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人为限制。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机械主义。第三,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帐式的研究动机。韦勒克提出了初步的改革设想:比较文学和一般文学之间人为的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是一门不受语言限制的科学;比较文学研究者则应当摒弃毫无生气的事实,努力领悟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使文学文本成为研究的中心。 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两部没有必然联系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及观念上所表现出的类同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平行研究,可以对不同文学中的主题、文类、技巧、文学史等问题进行对照考察,还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单纯地把不同的民族文学进行比较,而在于该学科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跨越性的视野和方法,这样就彰显了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特质。 4.《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美国学派提倡的平行比较方法研究,提倡文学跨国界“共时性”研究,是“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在运用平行比较方法时,对比研究注重在某类现象的比较中寻找差异时,较多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如对中西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比较研究;类同研究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时,则更多使用归纳思维方式,从个别中见一般,分析文学的社会、历史土壤和文化条件的研究,如《〈莫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简答

绪论常见问题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

比较文学绪论

绪论 一、导论:无所不在的比较 “文学如果不是比较的,是什么?”(What is Literature If Not Comparative? 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哈利·列文语。)文学的比较几乎无所不在,随处可见。类似的感受,我们许多人都会有。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交融更加频繁,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也更加明显和迫切。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这个中西交汇的大潮之中,也都必然在中西文化与文明的交汇与比较中生活着。我们大学生的文学学习与研究,自然也不可能脱离这一东西方文化与文明交汇这一大潮,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和知晓这一状况的。 1、例如,一些讲授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认为,我只研究中国古代的东西,只研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与比较文学毫无关系,殊不知许多人在讲古代文学时,往往讲的是《诗经》的现实主义,《楚辞》的浪漫主义,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李白诗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此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并不是中国古代文论原有的术语范畴,而是西方文论观念。实际上,西方文论话语早已渗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中。这种用西方文论来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已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当然,实际上,其中更多的是“套用”。然而究竟怎样才能避免生硬套用,就需要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来加以指导。 2、翻译过程中会出现的文化过滤。如: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译文一: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朱生豪) 译文二: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方平) 朱生豪对这两行莎剧的翻译,一直受到译评家的赞许。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的“性忌讳”,朱氏采取从中国才子佳人戏里信手取来的办法,将上我的床(to my bed)译成“相思”,将“活守寡,到死是处女”(die maiden-widowed)译成“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这样一改动,原文所表达的本是热恋中的西欧少女渴望与已秘密举行过婚礼情人,在肉体上也和谐地结为一体,以完成灵与肉的爱,却被朱生豪改成精神上的“相思”,与原著的意境相差有多远!这都是因为文化过滤导致原信息损耗,同时渗透了译者自己的文化因素。 3、英语He is a fox,译成中文“他是一只狐狸”,中文读者也能领会其中“喻某人狡猾”的含义。但是,当我们把She is a cat译成中文“她是一只猫”时,有多少中文读者能体会到原文暗喻某女人“居心叵测、包藏祸心”的意思呢?而当我们把You are a luck dog(直译“你是一条幸运的狗”)译成中文时,中文读者很可能会拂然变色,甚至勃然大怒,因为他不知道在有些英语字句中的“狗”并无贬义。 二、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1、比较文学的法语是littérature comparée,其含义既可以指“被比较、被对照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指“比较性的文学研究”,同时还隐含了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意思,因此作为一种指称文学研究的名称,尽管它没有从名称

第四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第四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价值观: 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文学价值及其生成 文学价值是指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作家为文学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基础,读者的阅读接受为使文学价值得以实现,因此,文学价值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即,文学价值的创造和文学价值的实现。 3、文学价值的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文学价值既有客观的相对稳定性,又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以及阅读、批评者个人的阅读体验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4、xx古代文论中对文学价值的看法: “诗言志”、“以化成天下”、“兴观群怨“、“经国之大业”、“补察时政”与“泄导人情”、“抒愤” 5、文学价值的多样性和主导价值 一、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两个方面:1,文学作品本身价值的多样性(审美的、教育的、科学的、认识的);文学不同门类导致的多样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2,读者接受中所显示的价值的多样性(时代、环境的变迁的原因、读者个人的识见、道德准则等)

二、多样性价值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比如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价值,但作为一个总体概念,文学的主导价值就是一定时代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 三、当代xx文学的主导性价值: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6、文学的xx价值 ①文学的真: 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即,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 ②文学的善: 文学要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健康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和平、幸福的向往,以及对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珍惜等。文学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一定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③文学的xx: 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它通过作家的创作和读者阅读的过程,具体地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形式美等。 ④文学的真、善、xx统一: 文学中的真、善、美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渗透的整体。美的东西必然是真的而非虚假的(无论是主观的真实还是存在的真实),美的东西也必然是向善的而不是趋恶的。同样,善的东西也必然是美的和真的。 7、xx内蕴的真实:

《比较文学》小论文

西方诗人对中国诗人创作影响 ——以拜伦和梁启超为例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兼革命家,他的诗歌大胆、自由。他对中国近代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拜伦诗歌创作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古老的中国风雨飘摇之际欲扶大厦之将倾。他锐意革新,救亡图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他立志将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制度。他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同时在学术领域也卓有成效。他的散文、诗歌等均渗透着他的政治思想。他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外交流碰撞的时期,在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古典型向现代型过渡、转化的过程中,梁启超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他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境、大框架下,构筑诗界、小说界、文界革命的瑰丽殿堂。当然,他在文学上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来说是功过参半:功,在于使中国文学以外国文学为类比模式而获得了新的活力;过,在于把刚刚萌芽的现代型文学引入了功利主义的非文学轨道。但由于他在政治上抱着理想主义态度,并且以诗、文、小说作为鼓吹这种理想的工具,加上他本人又有浓厚的浪漫气质,所以他的作品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也带上一种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拜伦,19世界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学生时代即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扮演着诗人兼革命家的双重角色,对世界各国的近代政治与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为欧洲各民族民主自由而奋斗,为希腊的独立而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11级文教系汉本班张灿松 51103010017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一、何谓影响 (一)定义和特征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二、何谓“影响研究”定义: 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影响研究的传播方式: 直接和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作家通过一个或数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 影响研究传播过程: 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影响研究的传播途径: 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进行研究,都应该以事实为核心,但仅仅停留在事实的考证、筛选上的研究,只能是影响研究中的初级阶段。将重点放在对作家的创造性研究上,力图作出理论上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