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说梗概

革命小说梗概

《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机智和勇敢所吸引,被嘎子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铁道游击队》,书中共二十八章,主要是讲铁道游击队在枣庄、微山湖一带扒火车抗日的故事。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不但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经过,还揭露了当时敌人的残暴,表现了老百姓们生活的艰苦。我被战士们那种英勇奋战,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这种坚强的意志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都要不忘国耻,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机智和勇敢所吸引,被嘎子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铁道游击队》,书中共二十八章,主要是讲铁道游击队在枣庄、微山湖一带扒火车抗日的故事。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不但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经过,还揭露了当时敌人的残暴,表现了老百姓们生活的艰苦。我被战士们那种英勇奋战,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这种坚强的意志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都要不忘国耻,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认识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认识 答:1. 革命历史小说的内涵 :叙述1921共产党成立到1949 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区间,以共产党为叙事主体从事各种改变社会、改变人、改变历史的活动。包括史诗性革命历史小说《保卫延安》《红旗谱》《红岩》,传奇性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个人追忆革命历史小说《百合花》《青春之歌》《三家巷》。 2.写作者的身份:亲历者。例如《保卫延安》的作者杜鹏程1938年到延安参加过革命 3. 革命历史小说的叙述形态的差异: 全景式、史诗性,重大史实加入虚构人物事件,试图揭示历史本质,借鉴西方及苏联卫国战争小说。例如《保卫延安》作品的总体构思就是以对“战争全局”的把握来关照具体的、局部性的战事和人物的活动。在虚构性艺术文本中,将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是高级将领彭德怀)作为艺术形象加以正面表现。 小型战斗、非正规军战斗,浓重的传奇色彩,故事性强,借鉴古代演义小说,接近现代通俗小说,有草莽英雄+政委的结构模式。例如曲波的《林海雪原》以“奇袭虎狼窝”“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小说情节创造出人物的“传奇性”,赋予了人物性格“浪漫”色彩。 追溯回忆、抒情化的写作。例如孙犁的《铁木前传》表达了在对于农村“阶级分化”的描述中,作者所表达的忧虑,是有关真挚、美、纯朴友情在“时间”中不可逆转的磨损、变异的事实。回忆,是他小说的框架和情感基调。 4.写作的目的: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的真理性出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为处于转折其中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 5.革命历史小说的时间与叙述 1)进化论的历史观,西方的进化论历史观取代中国传统的循环论历史观。 2)从胜利走向胜利,小说往往从灾难或失败开始到胜利结束。人物关系的时间化。革命历史小说忠奸邪恶两极分化是新旧二元对立的转移, 6. 战争文化观念下的审美模式:歌颂赞美英雄;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 由于战争是以辉煌胜利告结束的,战争帮助人们实现了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美好愿望,所以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创作基调被作为固定的审美模式,并以此形成了统一的审美风格特征。 试以某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主要特点 答:这个时期收获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它的题材覆盖面广,从经济恢复、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到三大改造以及后面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被纳入长篇创作的题材范围。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形象发展史。 第二、它的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这期间的长篇创作,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作品,往往塑造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众生百态的人物图画。 第三、它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多样。虽然总体上说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范畴,但它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具体的叙事方式和角度。这构成了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支配下的不同艺术表现形态。 第四、作品的矛盾冲突的设置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仍不买受制于一定的理论政策和阶级本质的限定,以至于与其它作品想比较时,其人物类型大多雷同。

知识框架: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思潮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1917-1927) 即: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框架: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第三节外来文艺的影响 ?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 ?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 ?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 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 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 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 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 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 2、“三界革命” ★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 ★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 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 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 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 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 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纯文学”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 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文学研究会 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 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 3、创造社 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 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4、湖畔诗社 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 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 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 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 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 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 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 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 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I、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J、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繁星》《春水》 K、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8、20年代新诗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胡适:《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教我如何不想他》《扬鞭集》 沈尹默:《三弦》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一首最完整的诗。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发展研究分析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发展分析

————————————————————————————————作者:————————————————————————————————日期: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二、中短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丰收 四、长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五、寻求新的替代:革命英雄传奇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概念: 革命历史题材因所具有的革命内涵而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历史题材严格区分开来,它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具体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与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 开端:解放区文学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开始就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有着较明确的规范,并由此而同“历史小说”严格区分。至于在解放区创作的那批作品,也就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奠基之作。特殊意义:革命历史小说承担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 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革命历史小说讲述的是革命之所以产生的必然性,人民由挫折、失败走向胜利的规律性,以及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推翻一切反动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合理性。为了实现教育功能,革命历史小说高扬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卓绝中的乐观主义,生死考验而前的坚贞不屈,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中常见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性格核心。由于题材的特殊性,革命历史小说在表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时,往往比其他题材的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 发展原因:受到特别关注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革命历史小说有着诸多良好的发展条件: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作家亲身经历了这些伟大斗争,为英雄立传的激情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把笔触伸向那些可歌可泣的业绩;建国前在战争控惚的岁月里作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从容地进行艺术构思,建国后和平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都使革命历史小说在建国初期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与描写农村生活创作并驾齐驱的两大题材之一。其涉及作家之广,创作成果之多,艺术水准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在本时期的创作中都是独占鳌头的。 发展过程: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 60年代:左倾思潮带来严重干扰 本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艺术特点 (1)强烈的故事体和纪实体特征 (2)革命历史小说的成熟,集中地体现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其标志是作家对“史诗性”的追求和一批作品体现出来的“史诗风范”。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第一章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1.概念解释 (1)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新月社;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象征诗派没有统一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 (6)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新文化运动 1、猛烈批判传统文化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即由此为肇始。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胡适(1891-1962)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10年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 (胡适)改良"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究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二、响应者(支持者)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 双簧戏的两演员: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王静轩)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六岁入私塾,十岁入东昌府立小学堂,十一岁读完《十三经》。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三、理论建设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口号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 四、扩大阵地《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新潮》(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李大

第四章“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第四章“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教学时数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重点:1、分析吴强的《红日》对现代革命战争生活的出色描绘,对英雄性格局的丰富性的刻画; 2、分析曲波的《林海雪原》所反映的特殊战斗,孤胆英雄性格的传奇式刻画; 3、分析梁斌的《红旗谱》史诗气度,朱老忠性格的时代性、、革命性和民族性; 4、分析欧阳山的《三家巷》取材的典型化与生活动化还原。 教学难点:1、对这四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对这四部作品的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目的:1、了解革命历史题材小就创作潮流兴起的原因; 2、了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作《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三家巷》艺术特色、作品的风格及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创作中,以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成绩优股最为突出 1、提问: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潮流兴起的原因是什么?P315 2、提问:当时比较突出的小说有哪些? 3、提问:这些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二、分析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描写解放战争、成功塑造彭德怀将军感人形象的长篇小说,曾被誉为“英雄史诗”而轰动中国文坛。然而,由于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批判,使得这部优秀作品及其作者杜鹏程也遭受株连。沉浮跌宕,几多悲欢。 1、作者简介:杜鹏程,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1937年抗战爆发,16岁的杜鹏程参加了由一些进步教师倡导的共产党外围组织叫“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了一名小队长,从事抗日宣传,并接触《共产党宣言》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理论著作,心灵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8年6月,正值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县城贴出布告招生,他就积极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太小,他被抗大分校选送到延安鲁迅师范学校读书。从此,杜鹏程在延安揭开了个人生活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1954年6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初版印数达到近百万册,这部作品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出现了争购争读的可喜景象。 这部书出版后,杜鹏程调任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当选中国作协理事。然而,这位因《保卫延安》而享受全国的著名作家,却同样因为这本书而遭到意外的厄运。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写了反对“大跃进”的《意见书》而遭受批判,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国防部长职务,由于《保卫延安》曾描写了彭德怀的艺术形象,自然受到牵连,被诬为“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 1966年“文革”一来,更是雪上加霜,杜鹏程被抄家、批斗、游街、示众、蹲牛棚、劳动改造……专政方式,名目繁多,早年曾戴过“八路”、“解放”臂章的胳膊上,现在换上了一块白布,上写着“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早年曾浴血奋战的地方,现在成了被到处游斗、侮辱示众的场所。1967年12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不惜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出长文《(保卫延安)——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随即,对这部作品长达数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批判和围剿开始了。从那时起,杜鹏程的处境空前恶劣起来,加在他身上的各种折磨手段也升级了,他的身心几乎到了被摧毁的地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78年12月,随着彭德怀冤案的平反,《保卫延安》及杜鹏程也恢复了名誉,他们夫妻相拥而泣。1979年这部书第4次重新出版,并被译成多种外文。杜鹏程为他衷心敬仰的彭德怀元帅的早逝而悲恸。他在这部书的《重印后记》中感慨地说:“我还活着,还在执笔为文……我们被折磨得内外是伤,但依然昂首挺立,而且满怀着激情和热爱,注视着这个辽阔广大的国家,注视着这块用我们的血汗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1、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2、文学革命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实绩:出现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社团、刊物,确立了白话文的正宗地位等; 3、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它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指由1930年6月,由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民党军官等。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文艺的危机”。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 【革命文学运动】 1、 1928年初,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以《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 三个刊物为主要阵地,一齐鼓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等,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倾向;在革命文学创作中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对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家和作品进行批判否定,尤其是集中攻击鲁迅,从而引发了与鲁迅、茅盾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促使双方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思想,纠正了某些理论错误,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革命文学论争】 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两个口号”论争】 1、 1935年,党中央根据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策略。1935年底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解散左联。1936年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从延安到上海。鲁迅、冯雪峰、胡风等商量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以进行补救。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对此进行指责,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类型化成团探析

内容摘要: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在小说内容、人物刻画、叙事模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类型化特征。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之所以形成类型化,主要是因为时代的要求、读者的阅读需求、作家的自觉追求以及文艺政策和文艺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类型化成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以反映战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历史小说已成为新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并形成了类型化创作热潮。仅长篇小说而论,十七年国内出版的长篇小说就达320部,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其中的主力军。当时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红岩》、《林海雪原》、《红旗谱》、《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在短短十七年间曾掀起两次创作热潮,无论是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类型化、模式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时代社会和读者阅读的要求 新中国建立之初,首先要稳固新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对内要肃清反动派残余势力以及敌特分子的破坏,对外还要对付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封锁。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为了巩固政权,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道德规范。而任何时代,文艺活动都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文艺创作自然也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联系,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因此作家创作必然围绕新政权的建设,围绕新的道德规范创作出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是时代的要求。为了树立典型、形成规范,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体现了政治的要求。李英儒就说过作家“要选择对今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使作品充溢着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情感。而时代精神就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至高无上的共产主义风格”。[1]为了表现所取得的伟大的胜利、勃勃生机的新生活,解放初文坛掀起了颂歌浪潮,歌颂新中国,歌颂英雄人物,歌颂劳动生产成为颂歌的基本内容。要让子孙后代“从那些可歇可泣的斗争的感召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心和热情”。[2]梁斌在谈到《红旗谱》创作时说:“今天在文学作品里写起来,主要是写广大工农群众在阶级斗争的英勇,这样便于后一代学习。”[3]因此在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出现了《红旗谱》、《红日》、《红岩》、《青春之歌》、《苦菜花》、《烈火金钢》、《黎明的河边》、《党费》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革命历史小说。就是要教育下一代“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在缅怀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时,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热爱党,热爱人民,努力工作。除此之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国发起了大规模的纪念建军30周年和建国10周年的征文活动,大型革命回忆录《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也在广泛征稿,这一切都推动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 某一类型小说的流行,除了社会政治的因素外,还有广大读者阅读的需求,“刚刚获得和平幸福感的广大读者也自然会对为换取今日生活的那些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产生了强烈的了解欲望”。[4]正因为如此,当时人们空前关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某种政治心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它以其强烈的政治情感,赢得了当时的公众,尤其是青年的共鸣。人们在阅读中陶冶了情操,得到了审美享受。这从其发行数量可窥一斑。十七年文坛,像《保卫延安》、《红岩》、《青春之歌》等小说的发行量和阅读热潮自不必说,1965年出版的《破晓记》(李晓明、韩安庆)首印即达到10万册。 而革命历史小说类型化创作潮流形成,艺术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普遍的政治文化心理导致的文学需求所造成的。当时的理想是要求人们舍已为人、大公无私,通过了解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文学作品无疑是较好的传播平台。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也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要素构成的,就生产而言,它的主体是作家的创作,就流通而言,它的主体是出版方的经营操作,就消费而言,它的主体是读者的阅读。正如一切商品的命运都最终取决于消费一样,文学的能否发展,能否盛行也取决于读者的阅读需求。时代的需要、读者的渴望选择了革命历史题材,所以才会形成类型化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发展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二、中短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丰收 四、长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家与作品※ 五、寻求新的替代:革命英雄传奇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概念: 革命历史题材因所具有的革命内涵而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历史题材严格区分开来,它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具体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与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 开端:解放区文学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开始就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有着较明确的规范,并由此而同“历史小说”严格区分。至于在解放区创作的那批作品,也就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奠基之作。特殊意义:革命历史小说承担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 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革命历史小说讲述的是革命之所以产生的必然性,人民由挫折、失败走向胜利的规律性,以及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推翻一切反动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合理性。为了实现教育功能,革命历史小说高扬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卓绝中的乐观主义,生死考验而前的坚贞不屈,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中常见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性格核心。由于题材的特殊性,革命历史小说在表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时,往往比其他题材的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 发展原因:受到特别关注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革命历史小说有着诸多良好的发展条件: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作家亲身经历了这些伟大斗争,为英雄立传的激情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把笔触伸向那些可歌可泣的业绩;建国前在战争控惚的岁月里作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从容地进行艺术构思,建国后和平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都使革命历史小说在建国初期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与描写农村生活创作并驾齐驱的两大题材之一。其涉及作家之广,创作成果之多,艺术水准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在本时期的创作中都是独占鳌头的。 发展过程: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 60年代:左倾思潮带来严重干扰 本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艺术特点 (1)强烈的故事体和纪实体特征 (2)革命历史小说的成熟,集中地体现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其标志是作家对“史诗性”的追求和一批作品体现出来的“史诗风范”。

早期_小说月报_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_一个基于数据统计和文本比较的分析

早期《小说月报》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 ——一个基于数据统计和文本比较的分析 侯运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早期《小说月报》的数据统计,凸显出其创作与 翻译并重、文言向白话过渡的特质,说明早期《小说月报》一直在进行 着自我改良。同时,选择其与五四新文学均关注的男女平等与婚恋问 题、下层人的生存问题、侨民生活与国民性格等题材的典型文本,进行 比较研究,论述旧文学改良性的扩容并不能完成中国文学向现代化的转 型,而必须通过文学革命才能够完成。 关键词:《小说月报》 数据统计 文本比较 文学转型 《小说月报》是在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刊物之一,其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1910年创刊至1920年为早期;1920年茅盾任主编后,至1932年停刊为后期。目前,对早期《小说月报》的作用和民初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问题,以此为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衍生、传播与演变规律的专著已经出版;其“编辑风格”、其刊载的翻译文学也有学者研究。 1但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研究其改良过程、通过文本比较剖析其为何不能完成现代转型的问题尚未见解决。本文即以数据统计、文本比较为切入视角展开论述,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一 考虑到早期《小说月报》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宽泛的小说概念——不依严格的现代意义的“小说”来框定之,而是将志人、志怪、笔记体、译文、编述等体裁各异,内蕴皆具备小说特征的文本均视为小说;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体看,1910—1920年《小说月报》共刊载小说725部,其中白话小说仅133部,文言小说为592部;从创作和翻译的情况看,创作小说414部,翻译小说3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 部,两者仅相差103部。依此数据,笔者认为:其一,《小说月报》刊登小说的比例真实地反映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文言小说是白话小说的四倍多,说明此时作者熟悉的思维与创作工具仍是文言,这符合作者大多是从晚清社会过来的士人的史实;同时,也凸显出白话小说尚处于尝试阶段。尽管如此,仍应看到这些白话小说的创作实际上是承晚清白话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并在“新文化运动”以前就已进行了多向尝试。其二,翻译小说与创作小说的接近表现出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与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此期翻译多不注明原作者,只署“译述”;有的连“译述”也不署,而是改写原著,因此很难归类。笔者在统计时,考虑到即便改写,仍以创作成分较大,故归入创作类中。无论是白话小说的日见增多,还是创作与翻译小说界限模糊——或改写外国小说,将人名、地名、风俗等改为符合中国读者习惯的;或在文本中揉进外国元素,借西方的故事承载自我的立意,甚至有的文本只是为了便于传播西方文化知识而选择外国背景。凡此种种,均可看出早期《小说月报》的小说作者是有意识进行改良的。 考察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的流变,可以发现随主编的两次更换而呈现出三个阶段。1910年第1期至1912年第3期,主编为王蕴章;1912年第4期至1917年第12期,主编为恽铁樵;1918年至1920年主编仍为王蕴章,沈雁冰协助编辑。从统计数字看,各阶段自有特点。1910年—1912年,三年间无一篇白话小说,所刊43篇小说全为文言小说。仅此即可看出,该刊物尚未摆脱旧的文学风格,对白话未加关注,对小说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文学层面上,认为小说不如诗词散文重要。这既可从所设栏目考察之,如“杂纂”、“笔记”、“文苑”、“译丛”等,传统“说部”尚未独立;也可从数量上估评之,36期刊物仅43篇小说,平均每期1.2部,与其名不相符。此期创作数量大于翻译,两者比例为:1910年为9∶2,1911年为14∶3,1912年为8∶7。这些数据凸显出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小说家多喜欢沿用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手法,用熟悉的语言(文言)写熟悉的题材,尚无文学变革的急切要求;另一方面,时代毕竟发展到了20世纪,而且梁启超等人鼓吹小说功用、提倡文学变革的理论传布已久,因此《小说月报》所载译作也在增加,由占所刊小说的1/5到近半,发展速度应该说还是较快的。考察其成因,除刊物处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作者的审美趣味、时代的文学氛围及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可能随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而随时更替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编的作用。 我们分别考察两位主编的材料,便可看出他们的影响。王蕴章(1884—1942),字莼农,别号西神残客。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学识渊博,善骈文、书法,喜填词度曲,以词章写小说,尤善传奇、杂记。 2我们虽然不能说主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2006-7-1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B.王蒙的《布礼》 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 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B.《大雪无乡》 C.《大厂》D.《分享艰难》 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B.人民化C.个人化D.贵族化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B.格非C.扎西达娃D.北村 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B.先锋文学C.寻根文学D.新写实文学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 A.《永远是春天》 B. 《万年青》 C.《春之声》 D.《人到中年》 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

十七年小说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第一节十七年小说概观 一、小说家的分化 1、“现代”的小说作家,在进入50年代之后,其写作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小说创作。(沈从文、张爱玲、徐訏、钱钟书) 2、另外一些小说家,开始了他们在取材、艺术方法、作品风格上的改造,以适应新的文学时代的需要。(老舍《龙须沟》、萧军在被整肃之后创作《五月的矿山》)) 二、小说体裁的状况 1、两极分化现象:长篇和短篇。 2、出现分化的原因:长篇可满足史诗情结和表现伟大的时代的需要,短篇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 三、小说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1、题材的分类 作为分类的尺度,有社会生活“空间”上的工业、农业、军队、学校等,有时间上的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等。这一分类,在实质上包含着“阶级”区分的类别背景,同时,也表现了以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而非“个人日常生活”)作为题材区分的根本性依据。 2、等级的确立 不同的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即指认它们之间的优劣、主次、高低。类别的严格区分,与等级上的清楚排列,是紧密关连的。 划分等级的原则:工农兵生活优于知识分子或非劳动人民的生活,公共生活优于私人生活。 3、小说创作情况 在5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创作显得较为沉寂。《铜墙铁壁》(柳青)、《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等,是比较重要的几部。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长篇出版的数量大为增加,且出现了一批体现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水准的作品。因此,这个阶段,常被当时和后来的批评家称为长篇小说的“丰收”(或“高潮”)期。 红色经典:“三红一创保青山(林)” 另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姚雪垠的《李自成》浩然的《艳阳天》等 四、十七年小说特点——形态的单一化趋向 1、内容的单一化 A在40年代后期,对言情、侠义等主要类型的现代通俗小说的批判,使“通俗小说”在当代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B体现对“最积极”的生活现象(如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正面评价的小说,处于最值得肯定的位置上。 C揭露、批判性质,或幽默、嘲讽的小说,其价值地位受到怀疑。

革命_历史_小说

评论小辑 革命?历史?小说 黄 子 平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末,横跨一个半世纪的中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个案中最宏大、最复杂的社会变动。这段时间的中国革命包含了政治学理论中所有类型的“革命”——千禧年式的农民叛乱(太平天国),无政府式的暴动(义和拳),政变(西安事变和林彪事件),军事叛变(北洋军阀时期),国共内战(1945-1949),自上而下发动的全国性动乱(文化大革命)。其中同时伴随着极其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文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这种竞争至今仍在台湾海峡两岸以及海外许多华人社区以各种不同形式持续着。 本书不打算研究这些革命,而只是研究对这些革命的“讲述”。更具体地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以“小说”形式对这些历史变动所作的叙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小说”被卷入革命之中,担负起“新一国之民”(梁启超)或“改造国民性”(鲁迅)的重任;另一方面,“小说形式”本身也在这漫长的一个世纪里发生着不容忽视的“革命”。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想象、虚构和叙述历史与现实的方式。“小说”有时直接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部分(“齿轮与螺丝钉”、“旗帜和炸弹”),有时,却于边缘处记下了正统“大历史”必定遗漏的苦难、挣扎与悲欢。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建立、维护与颠覆,同样成为本世纪中国历史最令人眩惑的奇观。因此,文学形式与革命、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书想一再加以探讨的课题。其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的“言情小说”与“英雄传奇”两种样式,以及欧俄传入的“写实主义”长篇小说样式,在这种互动中的衍变最为耐人寻味。 “革命历史小说”是我对中国大陆五十——七十年代生产的一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它们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以此维系当代国人的大希望与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中的主体意识。这些作品的印数极大,而且通常都被迅速改编为电影、话剧、舞剧、歌剧、戏曲、连环图画,乃至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人物形象、情节、对白台词无不家喻户晓,深入日常语言之中。对“革命历史”的虚构叙述俨然形成了一套弥漫性基奠性的“话语”,亟欲令任何溢出的或另类的叙述方式变得非法或不可能。然而,正如我在本书中讨论到的,此类作品本身也仍然包含着无法消泯的异质性,使得“经典化”也成为 98当代作家评论 2001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