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1 原理 实践环节指导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2014-2015-1学期

实践教学方案

“原理”教研室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考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学理念落实情况的具体步骤。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活动目的及效果

1、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与时俱进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生动的认识,由此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自觉。

2、在实践中增强理论学习的导向,使学生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3、突出学生的实践教学主体地位。实践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脑动手,教师辅助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为6学时,以下方案供任课教师参考选用。

【方案1】主题讨论

1、实践目的

课堂教学以往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单向度的向学生“灌输”,致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主题讨论加强学生的参与度,除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等。

2、实践内容

在教学中,紧扣课程内容,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由学生分组开展主题讨论,并将其讨论内容制作成 PPT,然后上台发言、交流。

3、实践步骤

步骤1:题目布置。教师拟定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

步骤2:分组讨论。合班教学中以自然班为单位,5-8人组成讨论组,教师可以按学号顺次安排(如四个合班课,以每个班的学号1-8的学生组成小组,第二次主题讨论,由每个班学号9-16的学生组成小组,以便于让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该环节中)。讨论组成员课后查阅资料、阐述观点,汇总讨论意见,制作成PPT,撰写讨论发言提纲。

步骤3:上台发言。安排一个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各讨论组选派一名主讲人,10分钟内阐述本组观点,并对其他同学的提问做出解答。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

【方案2】讲事例(时事)说哲理

1、实践目的

通过讲事例(时事)说哲理,能有效敦促学生熟悉教材,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

2、实践内容

在每次课堂教学正式授课前,让学生讲一则案例、故事,揭示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或是解读、剖析国内外时事所运用到的基本原理内容。

3、实践步骤

步骤1:布置。教师布置哲学原理内容,由学生准备素材(适合该原理的案例、故事、社会焦点事件或时事)。

步骤2:要求。学生准备5-10分钟发言,讲述所准备的案例、故事、时事,由事件引申出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或是用哲学原理来剖析、评述事件。

步骤3:开展。每次授课,抽出20分钟,来进行学生讲事例<时事>说哲理。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将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再深入挖掘。

【方案3】指导学生实践研究课题

1、实践目的

通过参与实践研究课题活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够学以致用;提高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2、实践内容

由学生组成实践研究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面向社会现实问题或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对于入选的课题,思政部予以一定经费支持。

3、实践步骤

步骤1:申报选题。学生自由组合,5-8人形成实践研究课题组,拟定选题,填写申报计划书。

步骤2:课题竞标。每个教学合班获得经费资助的课题一般为1-2项,对于申报超出数额的班级,任课教师需组织课题竞标:由课题负责人在教学班上就选题的现实性、与原理课程内容的结合性、课题完成的保障性及团队的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最终由任课教师进行选定。

步骤3:完成课题。学生课题组要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提交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期间任课老师要指导、检查、督促学生课题的实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并负责最后的定稿内容与格式审核。

步骤4:交流总结。课题完成后,任课教师要在班上组织交流。学生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理念、方式、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课题最终的结论、心得体会在班级上汇报交流。(同步进行资料的保存、制作简报、上传动态等工作。)

步骤5:课题评选。由原理教研室组织部分教师对结题报告进行评阅,推选出优秀课题,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附1:选题原则和要求

(1)选题要面向社会现实问题或学校存在的问题或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2)选题要尽可能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运用基本原理对社会问题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影响

(3)选题要力求具体,范围要小,坚持“小题大做”。切忌大而空泛,做到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如: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4)选题在时间、地点和经费上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经费仅用于文献资料的购买、复印,调查问卷的复印及合理的交通费用支出。)(5)选题要经过学生课题组多次讨论,教师指导把关,方可确定。

附2:时间安排表

第1-3周:形成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申报课题,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计划书。

第4-6周:收集文献资料,开展调研,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

第7周:修改、交流,完成结题报告。

第8周:提交成果。

附3:评比标准:

1、格式:结题报告的格式要规范,不规范者将不予参评。

2、选题:课题要和所学课程有关联性,要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等。

3、内容:调研报告(或论文)的研究方法科学得当;论述分析条理清晰;论据正确,结论合理;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完整性:调研报告(论文)应结构完整,资料详实,包括附件,如调查问卷、调研心得、课题组成员名单等。

5、组织:报告要反映出整个实践研究课题的组织状况。如,小组分工合理明确、调查研究踏实有序,综合收获丰富等。

【方案4】社会调查

1、实践目的

让大学生走出去接触社会,带着理论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及理论上思考、整理归纳提高同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2、实践内容

(1)围绕课程内容,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周围企业、校内以及周边中小学高校等进行调查、参观。包括收集数据、发放网络问卷等形式。

(2)避免偏离主题,题目自拟,关键在调查材料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等。

3、实践步骤

步骤1:从本方案布置之日起,一周之内在教学合班按自愿组队原则确立小组并确定选题,在任课教师处背案。

步骤2:3--4周之内完成社会调查报告。

步骤3:从第五周起,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报选题选择1-2个小组在每次课程课堂讲解前做课堂展示。展示时,所在小组选派代表站上讲台,由一人或多人结合小组的课件进行讲解,其他组员亦可进行补充或者回答问题(具体形式可以自拟)

附1:社会调查报告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写出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一份,交电子版、纸质版(用A4纸打印)、ppt电子文档各一份。在调查过程中最好是图文并茂,图片可作为PPT 展示内容,从而使报告更加生动。

(2)内容翔实,反映问题客观,材料充分,书写规范,逻辑清楚。

(3)对社会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分析水平,洞察力和研究能力水平。

(4)所有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在制作的PPT封面写清楚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所交电子文档需将所有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名称应为小组成员班级名称和作业名称。

附2:考核标准

(1)开展的社会调查要与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结合;

(2)调查报告是否是原创、是否有教育意义和调研报告的水平;

(3)调查报告是否符合撰写规范。按照优、良、中、差四个评定标准。

附3:注意事项

(1)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单纯讲述原理或单纯叙述实际都属于不合格。(2)根据选题指定的范围,自己拟定论文的具体题目。论文题目要小、要具体,分析问题要深入、丰富,防止“假、大、空”和简单化。

(3)课件制作时切忌大堆文字堆砌。文字描述可放在附录文档或者准备的讲稿上。课件上尽量使用图表,流程图,小图片来反映自己的思路和推理过程,每张幻灯片上文字最好不要超过50个字。课件风格可以自己设计或者使用好的模版,彰显出个性和小组的风格(简洁明快的风格为佳)。

(4)一般情况调查报告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体现文章的真实性、严谨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5)课题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体现出不同的分工,如:报告撰写者、课件演讲者、回答问题者、问卷调查者、搜集资料者、拍照录像者等。

(6)课堂演示时间5—8分钟。

(7)严禁抄袭,一经发现,该实践成绩按0分记。

附4:社会调查报告模板(另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