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是个技术活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读《当老师是个技术活》有感

金华市北苑小学蒋新兰

关于一些西方的教育文化,或许因为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又或者我把他们的理论体系想得过于复杂和深奥,并且缺乏深入了解他们教育实际的机会,管中窥豹,难免对他们的教育存在诸多误读。今年暑假读了《当老师是个技术活儿》这本书,忽然觉得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都遵循着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成长着;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样面临着痛苦,收获着快乐。当然,在这本书里,作者更多地呈现了教育实际中出现的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并且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给这些被困扰着的教师提供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处理方法,略带着“激将”意味,鼓励着教育教学工作中遭遇挫折的人们勇敢地前行。

中国当下的教育,也和作者及被作者提及的那些教师有许多相同的处境。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家庭和学生,也许我们都会有何去何从的困扰,眼前的路有千万条,选择走哪一条的权利,还好,还在我们的手里。

一、所有的痛苦都有意义。

接手这个五年级的班级后,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学生小王在给我的评价中说:老师,我觉得你说话和做事的时候很严厉,感觉强硬得像石头一样。看到这样的评价着实让我伤心,冷静地思索,

这段时间确实因为对这个班级的不熟悉,加上开学初的一些不愉快,相处磨合的过程便在心里多怀一份戒备。也许是彼此的防备心,让我们朝夕相处却不能完全信赖彼此:我担心学生、家长对我的工作挑刺,也担心不能好好地引领他们成长,生怕有所闪失,家长们又扑上来……工作的时候,患得患失的心蒙蔽了我的样子,也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说话的语气和做事的态度。

经过愤怒、伤心和反省,我想这也是一个好机会,是时候撕下我们之间隔着的这层戒备,这张摸不着看不见却天天蒙着的隔膜。当我站在他们面前,把事情前因后果和我的情绪、我的愤怒和我的反省细细述说的时候,或许还有不少人对“你坚硬得像石头”深以为然,慢慢地也走过了我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这件事情的“爆发”,我们都有责任。

我相信那厚厚的隔膜很快会消散,因为我们都捧出了真心。

作者说:我们不是要跟学生做伴,而是做他们的老师,我们喜欢不喜欢他们,或者他们是否喜欢我们并不重要。学生们需要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士经常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学会信任。

二、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做好我们该做的事,真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每天中午吃完饭要把剩下的饭菜及餐具送回食堂,每天安排了四个人值日——三个送走东西,一个留下来打扫。

这样简单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仍然不是时时像我在旁边看着的时候自觉:他们兴致一来,拎了一只桶便走;人都不见了,

地上还剩一堆盖子,一地狼藉!餐具根本不重,没必要所有的人都跑一趟,浪费时间又缺乏效率,看来需要好好谈谈“值日中的统筹学”。

先批评了一顿。这样的烂摊子留下来对班荣班貌是极大的损伤,而且有的同学认为这事情不值一提,但我们学习正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做事之前必须学会动脑子!举了做饭的例子,然后叫学生好好思考:在考虑重量、便捷的同时,到底怎么样将四只盖子三只桶送回食堂最合理?

四十一个孩子的智慧喷发,事情自然圆满收场,以后再也不见丢三落四、横冲直撞的送餐具了,大扫除的时候,分工合作,也多了几分理解。

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但它不仅是一项工作;它是一项使命,也是一项事业;它还绝对是一种责任,这一点,亘古不变。真正地负责任,就从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开始,并且一直认真地做下去。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工作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今在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实的生存压力,促使家长越来越急进,恨不得举鞭抽打催促孩子快走快跑;教师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也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当下的教育,就像一个被挤得没了形的面团,缺乏坚硬的骨子。想让它强大、坚硬,需要每一个教师有足够坚定的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发展而努力的坚定信念,要看到人生这场马拉松的胜利者是谁,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从我开始,脚踏实地——但问耕耘,不问

收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