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附件4

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转变我县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根据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的要求,现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强化协作、区域联动,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着力做强基地和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示范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优势区和川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走出一条适合县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二)基本原则

1、发展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土地集约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生态循环型农业,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经营水平。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现

—1—

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建立健全农业抗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项目区确定

结合我县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区选择在区位相对居中、耕地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较大、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14个乡镇48个村,其中核心区30个村、带动区18个村。

(一)项目核心区。规划6个乡镇30个村:江口镇(含西城管委会)信义村、国光村、竹园村、安家坝村、五一村、光辉村、太平村、星光村、梅垭村、风滩村、红庙村、三房村、七里村、石庙村、官亭村、龙潭村;白衣镇圈井村、大梁村;元石乡黄滩村;坦溪镇孤山村、黑山村;土兴乡圣谕村、铁城村、福顺村、宇皇村;元山镇兴元村、长岗村、长城村、通木村、泥池村。

(二)项目带动区。规划13个乡镇18个村:江口镇白沙村、高冠村、三清村;白衣镇复元村;元石乡白顶村、华光村;元山

—2—

镇中岭村、新华村、龙泉村;坦溪镇民兴村;驷马镇创举村;得胜镇天宫村;灵山乡民意村;涵水镇庆丰村;南风乡天山村;高峰乡东升村;龙岗乡火箭村;镇龙镇元顶村。

(三)项目辐射区。全县其余29个乡镇。

三、建设重点、规模及布局

(一)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1、优质薯类种植

(1)高淀粉红薯引种繁育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白衣镇圈井村、驷马镇辉煌村、元石乡毛庵村、土兴乡圣谕村、元山镇居委会建立1000亩引种繁育基地,引进种薯30万公斤,建红薯育苗大棚3000个,添置配套设施300台套。

(2)高淀粉红苕育苗扩繁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建立增温育苗扩繁基地9000亩,购地膜45万公斤,添置配套附属设施500套。

(3)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建设:建立20万亩红薯生产基地,其中项目示范区5万亩,项目辐射区15万亩,实现年产鲜薯80万吨。

(4)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在项目辐射区镇龙镇建立脱毒薯网室繁育基地200亩,引进脱毒薯原原种60万粒,建冷藏库5000立方米,添置配套设施380台套,进行集中繁育。

(5)脱毒马铃薯一级扩繁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建立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购置农膜6万公斤、

—3—

生物有机肥及农家肥300万公斤。

(6)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建立20万亩脱毒高淀粉马铃薯生产基地,其中项目示范区5万亩,项目辐射区15万亩,实现年产鲜薯60万吨。

2、食用菌种植

在巩固提升坦溪镇民兴村、双鹿乡潘桥村食用菌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建江口镇(含西城管委会)信义村、风滩村、白衣镇圈井村、渔滩村、元石乡黄滩村5个富集微量元素蘑菇种植场,建食用菌种植大棚(8m×30m)2000个10000栋,年蘑菇种植规模突破1.25亿袋。

3、水稻、小麦品质提升

(1)品种改良、展示及扩繁: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土兴乡圣谕村、铁城村、福顺村、宇皇村连片建立2000亩优质稻、专用小麦引种扩繁展示中心,引进一批“高、新、特”水稻、小麦品种进行集中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其中水稻引进米质达国颁一级、二级的香稻系列品种;小麦主要引进推广适合做膨化食品、饼干、面条、糊类的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建立土壤及农产品微量元素检测中心,开展硒、铬微肥施用技术,提升品质。

(2)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项目示范区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水稻和2万亩专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种植优质水稻35万亩、优质小麦25万亩。通过严格按照

—4—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集成现代农业新种植模式,配套增施以硒、铬微量元素为主的生物有机肥,着力提高水稻、小麦品质,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

4、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

(1)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利用薯类加工厂附产物,在江口镇、响滩镇、龙岗乡、白衣镇、驷马镇、元山镇、得胜镇、云台镇、笔山镇、镇龙镇各新建1个年均出栏生猪3万头以上的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个场建圈舍60栋20160平方米,配套建设附属设施9690平方米,建蓄水池3个,饮水管道10500米。

(2)大型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利用农作物秸秆,在项目辐射区建年均出栏优质肉牛2万头的大型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建标准化牛舍200栋100000平方米,建沼气池、化粪池5000立方米,干粪堆放场3000平方米,建排污及雨水沟25000米,建围墙及围栏32000米,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建青饲料储存池(窖、坝)12000立方米,购置秸秆、精饲料粉碎等机械设备50台套。

5、红豆杉种植

在项目核心区白衣镇圈井村建立红豆杉苗木无性繁殖基地500亩。根据区域土地资源现状,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规模发展红豆杉5万亩(以曼地亚红豆杉为主)。

—5—

(二)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链建设

1、初级淀粉加工厂:在江口镇、响滩镇、龙岗乡、白衣镇、驷马镇、元山镇、得胜镇、云台镇、笔山镇、镇龙镇各新建1个初级淀粉加工厂,每个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以优质鲜薯为主要原料,进行淀粉初加工(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2、变性淀粉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变性淀粉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对初级淀粉进行精加工(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3、保水剂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保水剂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对变性淀粉进行再加工,生产保水剂(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4、生物燃料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生物燃料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5、生物药品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生物药品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6、稻米深加工企业: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优质大米深加

—6—

工厂,日加工稻谷330吨,日处理米糠80吨,年产绿色优质稻米10万吨,其中富硒大米6万吨、绿色免淘米3万吨、胚芽米1万吨,同时,开发米糠油、维生素E、谷维素、肌醇、糠蜡等深加工产品,增加产业链条和产品附加值(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7、微量元素加工厂:在江口镇新建微量元素加工厂一个,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利用富集微量元素蘑菇提取硒、铬等微量元素,同时把食用菌菌渣作为添加剂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具体设计方案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8、生猪、肉牛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厂:在江口镇新建15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厂一个,工厂占地2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

9、白酒产业技改扩能。对江口醇酒业、小角楼酒业进行技改扩能,进一步提高酒品品质,扩大生产能力,年产白酒4万吨。

(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路网建设:按照“连网成环、发展产业、方便生产、群众受益、降低成本”的原则,完善规划区内路网结构,新建、整治机耕道332公里、生产路(石板路)796公里、入户路(砼板路)664公里。

2、水网建设:抓好灌溉排洪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提水工

—7—

程建设,达到旱能灌、洪(涝)能排的可控效果,整治山坪塘198座,新建蓄水池394口,建囤水田850亩,建提灌站19座,建渠道430公里

3、田网建设:坚持沟、渠、路结合,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节省投资,便于耕作等原则,抓好项目区土地平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整理土地1.88万亩,地力培肥8.75万亩。

4、电网建设:增加变电站布点,着力解决供电瓶颈,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逐步淘汰高耗能与陈旧设备,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加快中低压配电网更新改造,尽快形成环路供电或双电源供电。

(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在项目区大力推广小型农用机械,购置微耕机500台(套);新建农民科技培训基地10个,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配套购置办公、技术培训及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服务设施设备300(台)套;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四、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46823万元,其中现代农业投资200823万元,占总投资的57.9%,高科技产业投资14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2.1%。

(一)优质薯类种植投资55923万元。

1、建立1000亩引种繁育基地,需资金3980万元。其中引

—8—

进种薯15万公斤×3元/公斤计45万元;建红薯育苗大棚3000个×1.2万元/个计360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1000亩×1800元/亩计18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1000亩×250元/亩计25万元;添置配套设施300台套计130万元。

2、建立增温育苗扩繁基地9000亩,需资金3395万元。其中购种薯135万公斤×6元/公斤计810万元;购地膜45万公斤×12元/公斤计54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9000亩×1800元/亩计1620万元;育苗肥料及药物补助9000亩×250元/亩计225万元;添置配套附属设施500套计200万元。

3、建立20万亩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需资金20000万元。其中种薯3000万公斤×5元/公斤计1500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0万亩×250元/亩计5000万元。

4、建立脱毒薯网室繁育基地200亩,需资金2266万元。其中引进脱毒薯原元种60万粒×6元/粒计360万元;建网室200亩×3.6万元/亩计720万元;建种薯冷藏库5000立方米计100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200亩×1800元/亩计36万元;添置配套设施380台计150万元。

5、建立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需资金5282万元。其中购种薯240万公斤×4元/公斤计96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2万亩×1800元/亩计3600万元;购置农膜6万公斤×12元/公斤计72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万亩×250元/亩计500万元;种薯仓储、运输计150万元。

—9—

6、建立20万亩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需资金21000万元。其中购种薯4000万公斤×4元/公斤计1600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0万亩×250元/亩计5000万元。

(二)食用菌种植投资46700万元。

新建5个蘑菇种植场,每个场新建大棚(8m×30m)2000个,总规模10000栋×3.2万元/栋计32000万元;地栽蘑菇年需菇种2400万瓶×5元/瓶计12000万元;建操作间、接种室、菌种贮藏室总面积18000平方米×1500元/平方米计2700万元。

(三)水稻、小麦品质提升投资2500万元。

项目示范区3万亩优质水稻×0.05万元/亩=1500万元,2万亩优质小麦×0.05万元/亩=1000万元。

(四)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投资38000万元。

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3000万元/个计30000万元;大型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计8000万元。

(五)红豆杉种植投资17700万元。

红豆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需投资3500元/亩×5万亩(不含土地租金)计17500万元;红豆杉种苗培植基地建设计200万元。

(六)农产品加工投资146000万元。

10个初级淀粉加工厂计30000万元;变性淀粉加工厂计15000万元;保水剂加工厂计18000万元;生物燃料加工厂计20000万元;生物药品加工厂(紫杉醇)计10000万元,微量元素加工厂计20000万元;优质稻米精深加工厂计6000万元;生

—10—

猪、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厂计17000万元;白酒产业技改扩能计10000万元。

(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投资20000元。

(八)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200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推动机制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畜牧、水利、扶贫、财政、发改、科技、环保、建设等诸多部门共同参与。

1、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合推动机制

成立由主管农业的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项目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的组织推动、政策落实、协调服务和监督指导;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在资金支持、项目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合推动机制。坚持落实县级领导包基地、县级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农户的责任机制,各主管部门要分产业、分项目、分阶段分解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相关乡镇及时将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田块。

2、做好项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抓紧组织各方面专家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对示范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布局、建设方案、建设投资等方面进行可行

—11—

性研究与评估,并制定完善的分步实施规划和分期建设工程。

(二)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1、巩固、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依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精神,结合平昌实际,制定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公共财政对示范区现代农业投入的重要地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主要包括以农业基础设施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市场体系建设、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扶持政策,为示范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落实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的各项扶持奖励措施,调动农户和龙头组织发展设施型、生态型、科技型、效益型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2、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推进体制政策创新,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围绕示范区重大产业发展工程项目,制定详细的项目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着重引导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12—

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探索“股田制”、“租赁+就业”、“向种田能手集中”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坚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投入为主,经营性服务项目以受益业主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企业带动农户投入为主,入户建设以农户投入为主,按照管理主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使用性质不变、审批程序不变的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农户联保、世行再贷款、互助合作资金等建设融资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积极培育有实力、会经营、讲诚信的业主主体,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产业。推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等配套支持措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结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13—

推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体化、规范化,使其服务现代农业、培训现代农民、开拓农产品市场、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能力不断提高。

2、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型、服务型企业,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集散交易,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鼓励个体私营、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性农产品贸易中心等市场型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科教兴农力度

1、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把示范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和生产要素聚集基地。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就地生产,加快科技成果辐射推广。采取技术依托、技术入股、联合开发、技术转让和委托开发等多种产学研结合方式,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力量与示范区建设紧密对接,促进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

2、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多渠道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通过科技入户、典型示范、农业科技推广、科技人员包村、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完善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农民及时得到全方位服务;积极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与

—14—

发布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监测系统、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指导系统等,提高示范区科技服务能力。

3、强化现代新型农民培训

健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方式,建立农村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的培训,提高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种养能手、农民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五)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1、加强示范区自主品牌建设

从现代农业自身特点出发,利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等现代农业特色标志创建品牌,积极进行商标注册,获得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记的专用权;以品牌战略开发占领市场,实现品质做优、品牌做响、市场做大,推进市场多元化,提升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制订科学的品牌发展规划,进行品牌培育,对现有农业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包装和宣传工作,全方位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以品牌开拓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完善示范区管理制度,夯实品牌基础

—15—

按照国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有关标准,严格实行“从产地到市场准入”全程标准化,加强示范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完善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流程、包装标签、贮运保鲜、产后加工、市场流通与营销等完整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增强示范区产品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

3、加强市场营销,增强名牌影响力

围绕品牌培育做好市场研究、营销策划、产品推介活动,举办农产品博览会,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带动品牌产品销售,扩大品牌知名度;重视培育农产品加工配送新业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以产品质量保证和信誉赢得市场,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示范区的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六)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

1、组织机构设置

在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辖的产业办公室内成立项目部、基建部、招商部、技术部、市场部等部门,负责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设与实施,统一进行规划论证、招商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整体形象推介、技术信息服务、实施运作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在相关乡镇成立项目实施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解决劳动力调配、土地流转等工作。

2、经营运作机制

—16—

采用“园区+龙头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集约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规范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建设与经营主体,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对区域农业的扩散、示范、辐射效应,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17—

四川地区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

四川地区新农村建筑住宅设计 学生:冯煜晨指导老师:黄达林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有关新农村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构想,同时以四川地区为主要的运用区域,进行设计的改良。以介绍农村地区居民住宅风格的变化,从中探索我国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相关规律,然后通过对规律的掌握,设计出相关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的蓝图。同时,对自身设计进行介绍与改良,对每个设计的难点与要点进行对应讲解,最后得出一套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案。最后,以四川成都地区为例,着重介绍了当地的建筑设计特色,着重分析该设计的在四川地区的兼容性等,最终探索出来以四川地区为蓝本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最终定稿。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设计设计风格

Rural building design of Sichua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idea,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main area, to carry on the design improvement. To introduce the change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styl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law of our country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and then through the grasp of the law, and design the relevant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blueprin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ir own design is introduced and improved, the difficulties and key points of each design to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explanation,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a set of practical solutions. Finally,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rea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feature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in the sichuan region compatibility and so on, finally explored in sichuan area based on the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The final version.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architectural style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可编辑版】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发展规划××村隶属于××市××区××镇,位于××市东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28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6亩,山峦6000亩,村级道路20公里,其中7公里实现了油路化;有民营企业10户,年实现销售收入201X万元;农民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绒山羊等种养植业和汽车运输业,201X年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村现有果园4000亩,年水果销售量2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面积300亩,年销售量达到80万株,实现销售额400万元人民币。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村距边境口岸12公里,距××机场20公里,距港口35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距××高速公路17公里,三维交通十分便利;距沿江景观路直线距离3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渡假区50公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交通条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镇××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发展现代近郊农业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村镇为目的,以农业旅游观光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经综合分析,认真论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

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 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我村农业结构调整便捷化;以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牵动我村工业生产集团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 二、目标安排及结构规划 (一)总体目标安排到201X年,要实现社会总产值一亿九千万元,营业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一百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八百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一亿六千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二千二百万元,五年总投入为二千万元。 (二)产业结构规划 1、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我村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用足用活政策。经五年努力,使我村形成“ 二、四”的格局。即培育两大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两大园区”就是指培育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镇东山工业园区。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就是做强新型建材、食用菌、果树、杜鹃花卉产业。 2、农业产业规划我村有耕地2206亩,山地6000亩,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一园两带”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一园”即建成××生态旅游观光园;“两带”指蔬菜、花卉、瓜果经济带、以艳红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带。 3、工业规划今后五年,我村工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两个推动、一提高”,即:

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

小孟镇王海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王海村位于小孟镇东南端,耕地面积1778亩,人口1186人,分5个村民小组,党员44人,200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万元。自1998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兖州市“五个好党支部”,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兖州市文明小康示范村,自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和省级林业示范村。 我村生产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全村耕地通过世行三期农业开发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标准,电缆铺设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村建有高标准政务、财务公开栏、计划生育宣传栏、科技信息发布栏、新人新事新风栏、读报栏,文化大院红红火火。村内建有幼儿园、小学一处,初中入学率100%,学前一年儿童入学率100%。多年来,全村无“三访案件”、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生活区、生产区划分完整清晰,布局合理,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安装了路灯、排水设施完善,四旁实现了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村级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实现了书记、村主任一人兼,两位成员交叉任职,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村民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的议事监督职能作用,村级政务、财务按时公开,群众监督渠道畅通有效。

二、创建内容 1、加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农业招商引资,重点招引蔬菜、生猪、奶牛等深加工龙头企业,新建规范猪场1个;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800亩;玉米秸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千方百计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2.3万元,满足村级管理和公益事业的需要,人均村收入达到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2、以“五治三通五建三化”(集中治理残墙、危房、治理柴草乱垛、治理垃圾乱倒、治理污水乱泼、治理畜禽乱跑;通电化、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建沼气池、建文化大院、建卫生所、建老年休闲场所、建乡村超市;绿化、美化、亮化)为突破口,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使全村呈现出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和谐景象。 3、以群众性集体活动为主,投资1万元规范完善文化大院,组建文化队伍70人,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加大平安建设力度,排查矛盾,营造安定的生活环境,实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 4、结合“三级联创”进一步加强两委干部及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务管理规范透明,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党员自富带富的能力,实现村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辖××社××户××人,与××县毗邻,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兴产业、促增收,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今春,按照“全村整推、一次成型”的思路,在川区一次性新植果树经济林2000亩,填平补齐500亩,幼园内套种早熟洋芋3500亩。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培育新兴产业,在川区强势推广秋播大蒜1200亩,套种早熟洋芋1200亩,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果产业的发展后劲,我们坚持走果畜互支互促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养牛业,发展壮大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完成牛舍修建、青贮饲料池等基础上,新建标准化全封闭繁育舍3座,引进秦川良种基础母牛200头,实行了自繁自养,繁养结合,滚动发展,初步形成种养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二是突出夯基础、强服务,大力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工作来抓,坚持“山水田林路”五位齐抓的工作思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面山绿化2000亩,栽植刺槐苗木40万株,维修机电井3眼,衬砌渠道20公里,新修梯田1000亩,新开2 横8纵田间道路18公里,栽植行道树3000株。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村域经济发展后劲,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中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和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硬化村庄主干道12公里,栽植行道树3400株。2011年以来共实施危旧房改造320户,实施改厕项目100户,拆除各类乱搭乱建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9100株。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在村社主要巷道设立路灯20盏,为群众夜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建立了农村环保和道路养护队伍,设立了垃圾集中投放点,落实经常性管护责任,逐步形成农村环境人人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是突出倡新风,重引导,不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始终把倡导文明新风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1000人(次)。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幸福家庭”、“诚信计生”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去年以来,共评选出“和谐五星”100户,“幸福家庭”168户,“诚信计生”216户。并通过“自乐班”文艺汇演,村民篮球赛、全天候开放农家书屋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

四川新农村养老保险广安试点

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为目的,以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农村适龄人口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参保相结合,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三、基金筹集 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省政府根据国家统一要求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基本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总量按地方补贴的50%安排,省对各试点地区根据其财力水平,分档次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两级共同分担,具体分担比例由市(州)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对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5元,对选择4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0元,对选择500元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5元,资金分担比例与基本缴费补贴分担比例相同。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应部分或全部代其缴纳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具体标准及分担比例由市(州)政府自主确定,自行负担。 四、建立个人账户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 五、养老金待遇 按照国家规定,我省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各市(州)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并对于长期缴费的参保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资金的具体标准及分担比例由市(州)政府确定,并自行负担。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领取完毕的,由当地政府继续为其终身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确保我省新农村建设项目建成后发挥示范效应,并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根据四川省投资体制改革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由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确定实施并安排投资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均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新农村建设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各级发展改革委(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本办法的要求,加强对杯目建设的指导和督查。 第二章项目选择原则和申报程序 第四条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选,其选择原则: 1、群众基础好。村内90%以上的村民同意开展新农村项目建没,并自愿投资投劳参与才d内公共工程建设。 2、村级领导班子强。村“两委”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带领村民开展新农村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 3、发展潜力大。村内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条件,通过新农村项目建设,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村民快速、持续增收。 4、具有示范效应。通过新农村项目建设,带动范围广、受益人口多,经济和社会效应明显,能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典型经验。 5、政府重视。县、乡镇政府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项目村有新农村建设规划,县级政府将项目村作为本县(市、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予以重点支持,并落实项目前期和管理工作经费。 第五条新农村建设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申报: 1、村申请。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布申报条件和扶持政策一犷讨论申报项一耳村建设的有关事宜,一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作出申报决定。由村民委员会向乡镇书面申请。 2、乡审核。由乡镇政府对项目村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资料进行审核,并向所在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书面申请。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2020年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把金沙村建设成“富裕之村,文明之村,和谐之村,秀美之村”,成为全市新农村示范村中的精品,从而推进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建设新农村事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聚全镇之力,引八方之援,在金沙村掀起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热潮,经过五年努力,金沙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社会及村容村貌有一个全新的飞跃,成为我镇“三农”工作核心驱动力,推动我镇其它15个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及小康事业建设进程。 一是建设“富裕金沙”。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形成辣椒、烟叶、玉米种植和肉牛、黑山羊养殖、渔业等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到年度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村级经济以每年8的幅度增长。其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在5年内,金沙村达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7000元,并以年8的幅度递增;剩余劳动力中的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80以上的劳动力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人人均有一技之长。90以上的农户有致富门路,其稳定收入占到年度纯收入70以上。再次,农民生活大为改善。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经济、适用、美观的楼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落到实处,完全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是建设“秀美金沙”。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村容整洁、环保,所有空坪隙地全部绿化;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农网改造100完成,数字电视和通讯入户率达10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家家户户均能用上自来水或纯净水,沼气等清洁能源入户率达100。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浴基本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有洁净明亮的村部、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以及远程教育点,公共管理设备运转和管理维护步入正常。 三是建设“文明金沙”。通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明创建活动进组进户,合作医疗率和计划生育合格率均达100;家庭和睦,邻里相助、人人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绝迹;村风淳朴,无打架斗殴、无买码赌博、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 四是建设“和谐金沙”。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牛羊养殖协会、菜篮子协会等),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达50;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凝聚力强、号召力强,成为先进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各种活动经常开展,不出现任何村级债务。 二、实施步骤 一是成立班子,形成中流砥柱。成立镇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周征同志亲自担任组长,朱建辉同志任常务副组长,郑志红、徐放明、仇登峰、韩红霞、翁中阳等同志任副组长,戴建兵、周军、徐四仁、任定国、李静、周建青、周吉文、余德清、周志兵及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国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干部联系制度,在金沙村的每一个项目都有1名干部具体联系,有1—2个部门单位作扶助后盾单位。 二是深入发动,营造浓厚氛围。2月中旬—3月中旬,认真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乡村干部、党员骨干会,统一思想,全面发动,并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三是精心规划,绘好编制蓝图:3月中旬—4月中旬,由有资质的规划部门编制建设规划,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上级批准实施。编制规划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突出经济发展,贯彻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方特色。具体做到村内的生产、社会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服务设施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是认真实施,追求一流效果。4月份规划制订后,按照编制规划实际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组织,加快实施。重点抓好“五新一好”。 (一)、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1、公路建设。在5年内,构筑两横四纵的公路网络,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通户道路的硬化率达到50。其中与乡西路相接,新建长约300米,宽约6米的水泥路直达余子塘钓鱼休闲基地,并在新建路边植入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均高的树木,在路口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的门楼或“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欢迎您”的大型文化石或文化碑,并在门楼侧或文化石(碑)基标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金沙村建设规划图”。 2、水利建设:抓好周公塘、余子塘、金沙塘的扩容及水泥护坡,抓好全村所有渠道的维修、加固,对所有的干

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

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代编写大纲)

I 规划名称 XX县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 2011 ?2020 XX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编制 二?一?年月

n 编规机构及项目管理 规划编制负责人:单位、职务或职称 编写人员:单位、职务或职称 编制时间:

n 评审组织及评审结论 评审组织单位:(盖章) 评审负责人:单位、职务或职称 评审人员:单位、职务或职称 评审结论: 评审时间:

IV目录格式 目录 第一章规划概述 第一节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第二节规划区域和规划期第三节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第二章现状与机遇 第一节发展和贫困现状 第二节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三节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第三章规划规模与组织 第一节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第三节总投资及资金采源 第四节规划实施与组织第四章规划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政策措施 第二节管护办法 第三节实施监督第五章实施效果与评价 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V 内容要求 第一章规划概述 第一节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阐明规划编制工作的背景(经济、政治、社会)、依据及主要参考的文件(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相关规划等)。 第二节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介绍各示范村规划的区域范围(所属乡镇,地理位置,村、社、人口数量)及规划建设年度。 第三节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概要介绍规划所形成的发展目标、主要建设性质、内容、规模、投资概算、受益人口等。 第二章现状与机遇 第一节发展和贫困现状 介绍各县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以工代赈投入的历史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描述县内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和贫困人口数量、类型。研究和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报告完整版

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报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 (2006年4月30日) 为学习借鉴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安排,由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代宁祥同志带队,有自治区有关地州党委农办主任参加的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一行6人,于4月中下旬赴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对五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的五个省代表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的内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经济发展内容,又有社会发展内容,既有各省的面上部署,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既有经济发达地方的典型经验,也有经济欠发达地方的推动措施。总体看,五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安排部署力度大,组织措施有力,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尽管学习考察时间短,但大家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加强了相互了解,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五个省的经验和做法对当前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五省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总人口8750万人,农业人口6700万人,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仅亩。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3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149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四川省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2005年全年仅肉猪出栏就达8764万头,肉类总产量949万吨,畜牧业产值11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49个民族成份,总人口3900多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8%,农村人口3225万人,人均耕地亩。全省88个县市有50个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26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465万人。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19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

农村建设规划

201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 2、村庄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全村有20个组,新农村建设就只有谭家咀一个示范点,规模相对较小,不具有普遍性。 3、精神文明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主要还是观看电影和欣赏本镇的农家乐队为主,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以全面整体推进双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最终目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全村组组都通自来水,硬化道路到每组,建设全村污水处理工程,创建农村劳动力工程,亦称全民信息化工程,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人均收入由3582元提高到6000元。 (三)基本原则 以构建“两型社会”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原则。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nextpage]三、规划建设主要内容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编制单位:中共繁城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繁城县财政局 编制日期:2010年10月22日

目录 1、关于呈报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的请示 2、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3、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4、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质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豫发【2009】28号)和《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豫财农【2010】189号)精神,结合我县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认真考察、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陈店乡陈店村为繁城县2010年度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村,并认真详细地编制了项目申报材料,填写了《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一、基本情况 繁城县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版图的几何中心,处于省规划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之中,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同时,繁城县也是农业大县,下辖10乡6镇,435个行政村,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9.87万人,耕地面积81.72万亩。 陈店乡位于繁城县正北方15公里处,境内三岗二洼,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901亩,下辖30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94个村民组,总人口5.01万人,乡内道路四通八达,颍冢公路穿境而过,东接311国道,西接郑南公路,有百强文化

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

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模板) 为推进妙村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特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全体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村规民约。人人参与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崇尚文明、树立新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村组干部、党员要模范带头,做好表率。 二、实行房前屋后、房屋周围三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各户要自觉搞好家居卫生,做到房前屋后无杂草、无垃圾、无积水,户外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乱堆乱放现象;各户门前摆有垃圾桶,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放。对家禽家畜要实行集中圈养,养狗必须实行拴养,死禽死畜要深埋处理。 三、村民建房必须落实村庄建设规划,实行一户一宅,鼓励拆旧建新,新建的房屋按统一风貌进行建设,各户负责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建筑材料不得乱堆乱放,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妥善处理,不得乱倒。各人对所属脏乱差的危旧房、乱搭乱建和土厕要自行拆除。 四、确保村内道路畅通,道路两旁不得堆放废土、粪渣、沙石、杂物;保持河道、沟渠、山塘、水库等水域清洁干净,

不得将生活垃圾、死禽死畜等废弃物以及农田杂草倒入河道、沟渠、山塘和水库等水域内,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干净清洁、不得污染。 五、提倡环保节能,做好垃圾分类,农业薄膜等能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料要放到指定回收器具,农药包装和废电池等污染物要放到专门污染物回收器具,不能乱扔污染环境。不得露天焚烧秸秆,鼓励使用新能源。 六、每200名常住人口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进村道路、村内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转运等工作,保洁员工资资金来源按农村居民每人每年18元标准收取,不足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解决。 七、为保障本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建房堆放物料和红白喜事需交纳卫生费押金500元/每次,依照要求搞完卫生后退还。 八、定期开展“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对先进户进行适当奖励,对不卫生户在村内进行通报。 九、对经常违反本《村规民约》经教育又不改正,导致全体村民利益受损的,在其申请宅基地等需要村民集体签名的事项时,全体村民将拒绝签名。 十、本条约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实施主体为各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由全体村民和村委会负责监督。 村民理事会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省环境科研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施为光 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村容整洁”就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和特点,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保留历史文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看来,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居住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却日趋严重。 一、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 目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中凸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过于追求经济目标,在扩大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发展乡镇企业时削弱了环境约束,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城市。另一方面是农村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许多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缺乏也导致污染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因: (一)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 我省新农村建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得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化程度增加,从而导致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为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强度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另外农业生产的非点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很难监控。 (二)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足 尽管国家非常关心新农村建设问题,但即使是2003年执行了新的排污费制度,农村仍然从财政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以及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另外,我省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资金被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导致难以顺利完成一项具体的污染治理工作。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些公共服务,由于没有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因此也难以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三)扶持措施不力 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匮乏,贷款授信程度低,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加上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因此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导致了农民加大化肥农药用量进行掠夺式生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作者:来源:更新日期:2006-12-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确保我省新农村建设项目建成后发挥示范效应,并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根据四川省投资体制改革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由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确定实施并安排投资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均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新农村建设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各级发展改革委(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本办法的要求,加强对杯目建设的指导和督查。 第二章项目选择原则和申报程序 第四条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选,其选择原则: 1、群众基础好。村内90%以上的村民同意开展新农村项目建没,并自愿投资投劳参与才d 内公共工程建设。 2、村级领导班子强。村“两委”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带领村民开展新农村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 3、发展潜力大。村内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条件,通过新农村项目建设,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村民快速、持续增收。 4、具有示范效应。通过新农村项目建设,带动范围广、受益人口多,经济和社会效应明显,能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典型经验。 5、政府重视。县、乡镇政府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项目村有新农村建设规划,县级政府将项目村作为本县(市、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予以重点支持,并落实项目前期和管理工作经费。 第五条新农村建设项目按以下程序进行申报: 1、村申请。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布申报条件和扶持政策一犷讨论申报项一耳村建设的有关事宜,一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作出申报决定。由村民委员会向乡镇书面申请。 2、乡审核。由乡镇政府对项目村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资料进行审核,并向所在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书面申请。 3、县(市、区)推荐。由县(市、区)发展改革委c局)对乡镇上报的项目村进行审核、比选,’确定1个村,由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向市(州)发展改革委申报。 4、市(州)申报。市(州)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和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的申报材料,组织开展现场论证,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新农村建设项目村,并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建设资金申请报告。 5.省审定。省丈展改草委根据余农村建设项目选择原则、建设内容、前期工作情况等对项目进行审定,符合要求的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实施。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