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位置及范围:以西,日月山以东,以南,秦岭以北,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2.黄土高原是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其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貌特征是由于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当地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耕地质量,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经济)

(2)造成当地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的发生。(生态)

(3)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易产生____灾害危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4.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②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

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于季,且多。

④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塌陷、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⑤植被:森林到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

⑥地形:平原到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形坡度大。

★自然因素主要从土壤、植被、地形、气候要素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外加地理位置和自然灾害。400MM等降水量线穿越黄土高原北部,因它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平原与高原、山地、农耕区与农牧区的分界线。所以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上具有过渡性。

(2)人为原因

①不合理的利用:采用的耕作制度;露天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植被;无计划的建、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

②破坏:如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3)根本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

★5.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多台风、暴雨(3)河流:河网稠密,河流众多,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1)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2)能源(煤、石油)短缺,乱砍滥伐(3)有色金属多,非法采矿、采石,破坏表土

根本原因: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

6.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结构,实行综合发展。一切以为中心,压缩用地,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开展采煤区的工作。

7.综合治理原则:即工程与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相结合;

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8.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在沟谷,修建______、_______和营造________等,即拦泥蓄水,又防止沟谷继续扩展,此谓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工程,但陡坡只能封坡植树种草;塬面上,坚持_________,大力___________,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精心选育、发展灌和灌技术、科学施肥,地膜覆盖、深耕改土、轮作套种等,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3)生物措施(根本):①退耕,以恢复地表植被;②大力植树种草,实行结合。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蚀能力。

a处为______,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大力___________;b为

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等高线比较

________,在此处可以采取________和

封坡育林育草等措施;d处为_____,

判断的依据是等高线比较________,只

可进行___________;c处为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此处

可以修建_____、_________和营造防护

林。

甲、乙、丙、丁四处,可以修建窑洞的

是______,原因是①此处地势_____,不

易积水;②向_____,光照充足;③冬

季风的______坡,冬季风的影响小。9.云贵高原的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石漠化多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地区,集中我国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

自然原因:①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慢,岩石裸露,土层薄;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雨

★10.西北的荒漠化(灌溉农业区还存在土壤的盐碱化)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

人为因素(主要):人口过渡增长和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灌溉)

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沙尘暴盛行

治理措施:(1)人口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资源问题:①利用和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②适度放牧,限制载畜量③避免过度开垦,退耕还草④合理利用水资源,流域内统一管理和调度⑤营造防护林,设置沙障,防风固沙(3)生态建设:营造“三北”

防护林,设置沙障,防风固沙。

★11.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绿洲等

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合理的灌溉,排灌结合;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生物措施;农田覆盖;

12.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13.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工程建设和开矿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部,地处处

于欧洲的“”。

②丰富的资源:该区蕴藏了丰富的资源,且距离铁矿产地较近;河流较多,____资源丰富。③便利的水陆交通:河纵贯南北,内河航运、铁路、公路交通发达。④城市、人口: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劳动力素质高。⑤市场:周边国家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⑥发达的工业: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重要的基地、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①环境恶化;②传统产业的衰落

原因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为主,产业结构以为主。②生产结构;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和工业走向衰落。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产业,大力扶持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①采取对企业实行化、化的改造和整顿。

②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改造后的鲁尔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以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产业的发展。

(2)治理,加强环境管理,营造:

①首先整治,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②其次是控制污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③此外,加强,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美化,提高。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

4.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及应对措施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2)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利区位因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改革开放和体制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滞后;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①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结构调整的步伐,发展市场经济②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扶持引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③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工业设备,提高生产效能④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⑤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⑥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培养

5.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及应对措施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2)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工农业基础好。

不利区位因素: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6.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及应对措施

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地理位置优越。(2)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利区位因素: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7.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发展条件及应对措施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利区位因素:能源、资源不足

★8.鲁尔区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比较

鲁尔区的优势: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劣势:铁矿缺乏,劳动力成本高

东北地区优势: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海运便利,农业较发达劣势:水资源不足,内河航运条件差,劳动力素质低

共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东北较鲁尔区这三方面相对要差些)

★9.山西省能源基地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表现对应措施:

★10.鲁尔区与我国山西煤炭生产基地比较

鲁尔区的优势: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劣势:劳动力成本高

山西省的优势:劳动力廉价

劣势:水资源不足,煤炭的外运能力不足,内河航运条件差,劳动力素质低共同点:煤炭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水资源总量居世

界第 位,从空间上看, 多 少, 多

少;从时间上看, 多 少。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成因: 东多西少原因: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受夏季风风影响小,降水少,东部季风气候,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南多北少原因: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雨

季短,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多,雨季长。 夏秋多冬春少原因:多为季风气候,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

★3.华北平原最为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河

流径流总量小②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

变化大,春秋降水少,且蒸发旺盛。人为原因

①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少②工农业发达,用

水量大③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4.归纳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

★5.水资源的数量、流量的时间变化、流域范围分析长江成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原因:

探究: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实施方案

★6.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的评价

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

★7.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对东线调水区的影响):

★8.应对不利影响采取的对策:

1、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2、国家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9.西气东输建设的必要性(原因)

①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在西

北的塔里木盆地、_柴达木

盆地、陕甘宁地区和西南的

四川盆地。

煤、石油多分布在西北、华

北、东北地区。总体上呈现

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

点。

②能源缺乏地区主要是我

国的东部和南方等经济发

达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

和珠江三角洲最为缺乏。

★③西气东输建设的原因: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③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0.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是新疆的_____途径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到达_____,二线起点是霍尔果斯到达_____。

11.一线沿线经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地形区。____次穿越黄河。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气候多样,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12.影响西气东输线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原因是城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大。线路从武威到郑州段,向北折通过靖边目的是补充气源。

★13.西气东输的影响

14.我国电力资源分布、消费特点

①煤多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水能多分布在西南、中南及长江流域。

②我国用电负荷却相对集中在京、津、粤、浙、沪、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15.西电东送建设的原因:我国电力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

★3.北通道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西南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北部通道采用火电输出优点:

①减轻了铁路的运输压力②减少了煤炭在运输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的污染③使京津唐地

区的煤炭使用量减少,减轻了大气污染。

★4.西电东送的影响

★六、晋煤外运

西电东送中以火电的形式向外输送到华北地区;向东通过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再经海运运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也可向南经焦柳线和京广线运送到华南地区。

★除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外,东南沿海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①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③积极发展核电(已建设了岭澳、秦山、大亚湾)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拟试卷一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 劳动力市场关系[B] 劳动者的劳动力 [C] 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D] 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2、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包括( )。 [A]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B] 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C] 劳动者的择业意识[D] 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情况 3、招聘文员最适合采用哪种方式()。 [A] 就业市场方式[B] 社会选拔方式[C] 招聘广告方式[D] 猎头公司方式 4、以下条款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 工作内容[B] 保守商业秘密

[C] 劳动报酬[D]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5、以下属于直接报酬的是()。 [A] 组织的福利支出[B] 股评期权 [C] 人力资源养护项目和费用[D] 非工作时间的经济给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6、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 [A] 生物性[B] 智能性[C] 社会性[D] 时效性 7、知识结构有多种划分。从人力资源的能力及其应用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 [A] 一般知识[B] 专业理论知识[C] 自然知识[D] 工作知识 8、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对追加资源投入方向的控制和已使用资源的调整实现的。其配置途径分为()。 [A] 减量配置[B] 增量配置[C] 存量配置[D] 余量配置 9、现代组织的特征()。 [A] 扁平化和柔性化[B] 人性化 [C] 可塑性和灵活性[D] 虚拟化 10、职务分析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 [A] 准备阶段[B] 推进阶段[C] 形成阶段[D] 应用阶段 11、人力资源素质测试从测试对象范围角度分类()。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 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 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 越高。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 源较少。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C 5.A 6.A 第4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5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6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2018·江西五校联考)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年10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ACDA 6-10.CDDCC 11-15.ABBBB 二、单项选择题 16.ABC 17.AC 18.A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BD 13.ABD 24.ABD 25.BCD 三、名词解释 26.工作扩大化:指扩大原有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与任务,是工作任务与职责数上的增加。 27. 工作日志法:任职者在规定时限内,实时、准确记录工作活动与任务的工作信息收集的方法。 28. 任务绩效,是指任职者通过直接的生产活动、提供材料和服务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受经验、能力及与工作有关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周边绩效:是指与周边行为有关的绩效。 29. 分数法也称计点法,这是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先将职务分解为构成要素,再以各个要素为依据,将职务与标准相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表示,然后将各种要素、分数合计起来,形成该职务的总分数,这一总分数就是该职务的相对价值。最后将职务按规定纳入相应的薪酬等级系统。 30. 法定福利是指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具体配套福利,用以保障或改善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维持家庭收入和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四、简答题 31. 简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指组织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通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特点:1、前瞻性;2、服务性;3、全局性;4、系统性;5、弹性;6、动态性。 32. 简述人员配置的方法 (1)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就是在完成岗位设置的基础上,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按照每个岗位的要求择优挑选和聘用最好的人来做这项工作,并按照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进行管理。 (2)以能力为标准进行配置 即从人的能力特长出发,按照人员综合测试中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恰当的岗位,做到人岗适宜,人尽其才。 (3)以团队为标准进行配置 以为客户提供总体解决方案为中心,把企业内部相关的各个岗位组合起来,形成团队进行工作。 (4)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配置 即在岗位和应聘者两者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各个岗位人员配置的要求。 33.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 2、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 3、属地管理原则 4、与内外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34. 简述期望理论的含义 (1)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2)激励强度是指动机的强烈程度,被激发的工作动机的大小,即为达到高绩效而做出的努力的程度。 (3)效价是指个人对他人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 (4)期望值是指个体对现实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五、试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以及它所依据的人性假设的观点 (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是人力资源管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1.5′×40) 1.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的共同点是() A、都有铁路干线与主要工业区相通,市场广阔 B、都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C、煤炭储量都在2000亿吨以上 D、区域内有丰富的铝土矿,发展金属冶炼工业条件优越 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2-3题。 2.图中反映山西省煤炭加工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A.能源转化率不断提高 B.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煤炭焦化的发展速度 C.2000年前发电量和煤炭焦化量不断增长,200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 D.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转换的增长速度 3.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4-6题 4.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5.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6.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7-10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A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 A.养老保险 B.就业保险 C.生活保障 D.健康保险 2、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C )。 A.关键事件技术 B.职能工作分析 C.问题分析 D.流程图 3、为使分配公正合理,必须对每一职务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贡献和地位,进行客观、准确、数量化的评估并加以排序。这是职务分析的哪一项主要内容?( B ) A.绩效评估 B.职务评价 C.人员的选拔与使用 D.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4、企业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员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称为 (A )。 A.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 B.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C.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5、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C )。 A.因人设岗 B.因制设岗

C.因事设岗 D.因利设岗 6、在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中,组织的薪酬标准具有吸引力,从而战胜竞争对手,引入所需人才,这体现出企业构建薪酬系统的( B )。 A.激励性原则 B.竞争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7、晋升、降职和调动这几种人员配置的具体形式属于人员配置模型中的( B )。 A.人岗关系型 B.移动配置型 C.流动配置型 D.优化配置型 8、首先选择职务评价要素,然后对各要素划分等级并分别赋予分值,再以每个要素为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是( C)。 A.序列法 B.分类法 C.分数法 D.因素比较法 9、ERG 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麦克利兰 B.奥尔德费 C.弗洛姆 D.赫茨伯格 10、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最主要的途径是( B )。 A.人才市场 B.学校 C.猎头 D.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11、为使分配公正合理,必须对每一职务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贡献和地位,进行客观、准确、数量化的评估并加以排序。这是职务分析的哪一项主要内容( B )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人力资源开发模拟试题.pdf

人力资源开发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人事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 2、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得来的战略意图和战略使命,将决定一个公司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和采取什么样的实施行动。(√) 3、采取低成本战略的企业,要求员工重视提高生产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应该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考虑人员的流动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再考虑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5、兰德把职业性向划分为:操作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技术型。(×) 6、网状职业路径,是纵向发展的工作序列和横向发展机会的综合交叉,使雇员在晋升前具有拓宽和丰富本层次工作经验的经历。(√) 7、岗位评价过程中既要评价岗位,又要评价岗位中的员工。(×) 8、弹性福利制有利于简化行政工作,降低成本。(×) 9、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职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权、责、利关系。(√) 10、劳动者保护概念包括对劳动者生理保护、劳动者心理保护和劳动者经济条件保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具有时效性特征的资源是() A、人才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人力资源 D、人口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 内容上 B. 观念上 C. 工作程序上 D. 管理理念上 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演变的阶段?() A. 福利人事和科学管理阶段 B. 事务性管理阶段 C. 分析服务管理阶段 D. 战略性管理阶段 4、特别适合普通职员招聘的员工招募方法是() A.推荐法 B. 布告法 C. 档案法 D. 任命法 5、影响职业生涯管理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A.个人因素B.职业倾向C.职业锚D.组织因素 6、一般来说,员工绩效的特点不包括()。 A. 发展性 B. 多因性 C. 多维性 D. 动态性 7、影响职业生涯管理的外部因素包括() ①产业因素②工作因素③环境因素④社会因素⑤组织因素 A.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8、一般来说,员工绩效的特点不包括()。 A. 发展性 B. 多因性 C. 多维性 D. 动态性 9、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 A.员工绩效 B.工会的力量 C.工作条件 D.员工的技能 10、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中所发生的关系。 A. 生产过程 B. 劳动过程 C.雇佣过程 D.合作过程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4.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3)单位产值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小 B. 科技水平低 C. 交通条件差 D. 劳动力不足 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 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 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 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 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 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 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

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 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 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 (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 A.极地东风 B.盛行西风 C. 东南信风 D.西北季风 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 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 (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 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答案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一)1-5 ACADA 6-10 BBABD 11-12 BB 1-5 职业教育能动性促进人的发展马尔可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10 德尔菲法复杂人信诚统一人口资源知识11-12 动态性智力内部 1-6 A,B,C,D B,D,E B,C,E A,B,C,D,E A,B,C,D A,C,D,E 名词解释题: 1、是综合运用体力、智力和其他多种能力,以探求新思想、想出新办法、构建新理论、做出新成绩为目的的高层次的实践活动能力。 2、是企业或组织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科学的原则与艺术的方法,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从预测、规划、招聘、选拔、录用、培训、使用到升迁、调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 3、是指投入到劳动者身上的,能提高劳动者知识与技能,并能影响劳动者未来货币收入和物资收入的各种投入。 4、是指在企业或组织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这种能力体现在每个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的综合水平上,并以劳动者群体的整体数量与质量表现出来。 简答题:

1、基本程序包括:(1)收集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2)预测供求,包括预测供给和预测需求;(3)制定规划;(4)规划的贯彻执行。 2、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来的资本。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3)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4)摆脱一国贫困状况的关键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 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方式有下列特点:1注重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性需要;2努力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3因势利导做好非正式组织工作;4提高组织管理者的素质。 4、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最终达到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目标主要是: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使用价值,增强人的主体性。 5、配置的特点是:(1)人力资源配置的对象是“活”的资源;(2)人力资源配置利率高、风险大;(3)人力资源配置复杂缓慢、收益隐蔽;(4)人力资源配置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5)人力资源配置要坚持科学原则和伦理原则的统一。 论述题: 1、通用性在职培训的成本是由工人而不是不是企业支付的。其原因在于经过培训使工人技能得到提高的收益由工人自己来获得,而且这种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可以转移,

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 修3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 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 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xx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609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古老、最基本的人员甄选方法是( D ) A.心理测试B.行为模拟测试C.面试D.笔试 2.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任用中最为普遍的任用形式是( D ) A.考任制B.选用制C.聘用制D.委任制 3.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D ) A.讲求实效的原则B.学用一致的原则C.按需施教的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B ) A.情感激励B.危机激励C.荣誉激励D.目标激励 5.目前,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 B ) A.发展型评估B.判断型评估C.参与型评估D.专项型评估 6.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 A )A.持续沟通B.实施绩效评价C。提供绩效反馈D.绩效改进指导 7.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的是( B ) A.记录考核法B.360度绩效评估C.行为观察量表法D.评级量表法 8.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顾客”即公务员服务对象对该公务员的评价,并影响考核的结果,从而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是( A )A.绩效评估B.绩效管理C.绩效反馈D.绩效改进 9.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的是( D )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B.公共部门工作分析 C.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使用D.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导向是( D )A.公共服务B.公共价值C.公共产品D.公共利益 11.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的是(D )A.人力资源的环境分析B.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C.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平衡状况D.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2.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 A ) A.英国B.美国C.法国D.中国 13.在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领域,从业人员获得很高的权威和公众的信任靠的是( C )A.能力B.权力C.知识D.人缘 14.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D ) A.功绩主义的精神B.人才主义的精神C.法治主义的精神D.独立主义的精神

第16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6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点1 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2)按开发利用状态分类 (3)按属性分类 2.我国与世界能源结构差异 结构:我国能源以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3.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2)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山西省地形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 a.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b.支出多:随着人口的増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3)山西的产业结构

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4.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问题一一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一一水污染、大气污染。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5.环境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3)调整产业结构: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考点2 流域的综合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2)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点:河流落差较大,水量很不稳定。 (4)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2.田纳西河开发时出现的问题 (1)土地退化:这里是美国的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造成土地退化 (2)植被破坏:由于扩大耕地、炼铜消耗大量木炭、矿山开采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炼铜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高考真题集锦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高考真题集锦 高三地理备课组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3.图4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图4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4.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5.图4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6.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 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图18为 “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6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2分)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 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 主要原因是。(2 分)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 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 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 主要有、、、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7分)(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7.(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

课题: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题: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节流域的结合开发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 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 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三节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背景知识(向学生重点说明流域的一般定义和相关概念,指出流域的特殊性) 流域的定义:河流或湖泊由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一般定义)。 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 2、流域和水系:(流域模型和课本P49的图3.12)(教师备课知识储备) 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向学生强调一下)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题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问答题(满分55分) 1、职务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什么作用?(12分) 2、人力规划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2分) 3、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设计一个企业的薪酬体系,必须考虑哪些方面的 影响因素?(12分) 4、未来人力资源经理应扮演哪些重要角色?(12分) 5、假设你是一名人力资源部经理,现拟招聘一名薪酬经理,请试拟出招聘广告(7分) 二、案例部分(满分45分) 案例内容纯属虚构,特此说明。 [案例一](20分) 韩国三星公司成立于1938年,短短几年内它由小杂货店跃居韩国企业之首的关键就在于三星的用人之道。 从1957年开始三星就实施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选择职工的标准是“具有智能,诚实和健康的人”。在把符合条件的人招为企业职工之后,公司会不惜花费大笔资金,把他们培养成为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包括严格的选拔、有效的培训以及安排合适的岗位等。 三星的选拔工作贯穿于整个实际工作中,立足于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实际业务中涌现出来的人才,三星一定会予以提升。此外,允许优秀人才犯错误也是三星人事管理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前提是尽职尽责的工作。而对于那些因工作懈怠、以己之利而损公司之利的人,公司必将严惩不贷。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使三星公司人才辈出。 三星不但重视人才选拔,更重视人才培养,它以一套独特而系统的培训制度著称。人才是企业竞争之本,三星公司在人才培训上可谓不遗余力。每年用于职员立志培训的费用就高达1亿美元之多。新职员要经过24天的集训才可上岗,以培养他们同心协力的三星精神。对原有职工,公司也提供很多进修机会,并明文规定,从董事到员工,每人每年至少受训两周,使大家及时掌握新经贸知识和政治经济形势。 三星在企业内部设立了管理能力部门,业务知识部门和精神状态部门等三大职能教育机构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聘著名专家开办讲座,派部分人员驻外进修,培养他们的海外工作能力。为更好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从1991年公司正式实施国际化人才培训制度,选出一些优秀员工派驻国外,通过一年的驻外生活体验,掌握当地的经济运作方式和法律规范条件,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以通晓当地国情民情的人,为三星将来发展服务。 三星还十分重视人才的自我提高。三星总是积极地创造条件,主要采取岗位教育、集体研讨和自我总结的方式,使员工通过自学自省,不断进步。随着三星集团日益走向国际化经营,三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迅速获得海外的先进技术和当地优秀人才。 正是因为三星集团的人才政策使三星既能有效的吸引和培训人才,又能合理的任用和提高人才,从而真正实现人才济济,各尽其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