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有效朗读让感悟水到渠成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邮编:211121

张贤伦

【内容摘要】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效的朗读应努力做到: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心体验。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四、边读边练,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水到渠成,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有效朗读感悟水到渠成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朗读感悟很重要。正如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经过精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其次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教师才予以启发、引导、组织讨论等,学生则或在教师的启发下,或在讨论中,或在相互启发后,使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1.要保证读书时间

当前的语文课堂,老师问学生答挤掉了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文本内涵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朗读往往是流于形式,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根本谈不上有效朗读了。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

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来决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来与文本对话。

2.必要时教师要范读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充斥着当前的语文课堂。君不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常常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了指导却还没能抓住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或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读得重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语速快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听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的人都会被他那扎实、灵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所折服。从他的课中我们可以看见于老师的真心与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范读,于老师范读时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音质虚实、读音长短的运用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自叹不如。听他声情并茂的范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悲伤处又催人泪下。(笔者有幸聆听过他上的《秋天的怀念》)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充满感情的朗读,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向与会老师传递着他对语文课程质朴而睿智的理解,传递着他对本色语文的准确把握。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首先要像于老师一样读好、读懂教材。(1)“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要想真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懂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或事物特点,教师首先要“钻进去”读懂课文。这个“懂”字可不止一遍、两遍,于老师说过至少八遍、十遍,甚至更多。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我想那一定是读到让你感觉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了,要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即所谓的“披情入文”。教师读懂了课文,课堂中才会用那被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被形象化的韵律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给学生以引领、提示、点拨与必要的解说。学生入情入境的倾听有助于进入情境、领悟文本内涵。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进而被那娓娓动听、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吸引,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用心去体验,用情

去感受。教师读懂了文章,领悟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走进文本,通过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才能“文意兼得”,更好的领悟文本内涵。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烟台的海》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烟台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又美在何处?课后,我问学生:“烟台的海美在哪儿,在你的头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的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的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刻了。

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心体验。

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是否实现了,不能单看孩子们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能否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要力求让孩子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培养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力,驰骋其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双眸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的范围里,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如茅盾先生提出的:“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

1.引导学生将作品还原于生活

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引导孩子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边读边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的《识字1》“春

节饺子拜年清明扫墓踏青端午粽子龙舟中秋团圆月饼”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激活并调动积累在记忆中的材料,用上相应的词串先说给同座听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然后再大堂交流。由于词串中所涉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们表现异常兴奋,思维灵动,发言积极。他们联系生活去感知、理解文本,用生活中的情感去体验文本,做到了“语境同构”。“教”与“学”的双主体在极其和谐的情境中碰撞、对话、交流。在学生将作品还原生活后余味未尽时,我又引导学生学着本课词串的样子,在小组内用三个词语概括出一个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不一会儿,就有了这样两个词串:“重阳茱萸登高”“元宵汤圆(汤团)观灯”有了这样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的效果,我非常满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建构主义理论也又一次告诉我们: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

2.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课文,能提供给学生迁移的语言材料很多。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各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迁移。例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些学生理解圆明园辉煌的历史,当他们看到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影片时,不禁提出“英法联军为什么敢任意烧毁圆明园?”此时教师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阅读迁移。经过一番查阅,同学们终于明白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爱国的情感。

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进行迁移性朗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读书生活,使学生对学校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楚,而且提高学生的修养,充实思想,陶冶情感,从而成长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

3.教给必要的朗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其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清啊、绿啊、奇啊、秀啊、险啊”。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又如《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

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更能提高朗读的教学质量。

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朗读的重要性。时下,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可是仔细听听,很多课堂只注意了朗读的量,真正有效的朗读不多。朗读不仅仅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它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是读者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由浅入深地来确切地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

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对文中的很多词、句都细细欣赏、品味,那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目标,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进行训练,并且要使关键字、词、句的训练成为整体关照下的训练。我认为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让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

1、引导学生“读到关键词语的背后去”。

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二段时,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激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关键词语,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说,尽情地演,并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让孩子们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与小稻秧的弱小无助。文本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解读生活。学生是活的生命体,有其先期的生活经历,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并迁移进文本,就能实现有效朗读。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适用。国标本小学第三册教材中的《小鹰学飞》一课的教学中,我试图指导学生读好小鹰第一次学习飞行后,高兴、得意地喊出的一句话:“我已经会飞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得出来,他们已经理解这句话了,可是让他们读的时候,也许是太过拘束的缘故,就是读不出味。于是,我问他们:“昨天当老师告诉你们明天要去秋游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喊起来的?”受了这一启发,学生这下来劲了,很多人都在座位上学了起来,接着我顺势引导说:“以前小鹰不会飞,今天它一下就飞到了大树上面,那高兴劲儿不亚于你们现在。谁来当当小鹰喊一喊?”不等我说完,班上几个调皮大男生大声喊了起来,小鹰得意的表情,高兴的语气被他们表露无遗。在轻松

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在朗读和体验中获得自悟,从而使得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有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对课文的理解便能迎刃而解,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2、引导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

文本中的灵魂是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文本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语言句子间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去寻求文本的灵魂和感情。如何读好呢?1、教会学生把句子读通顺,不读破句。2、教会学生联系文本环境,读出语气,逐渐培养语感。3、教会学生边想像边读,读出文本所表达的真情。4、教会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悟意。

中国的语言文字奥妙精深,文本中的感情和灵魂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才能得出。因此,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立足文本,通过有效的朗读,去品味、去感悟文章内在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

四、边读边练,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还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1、将听说读写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穿插进行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课上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通过抓字、词、句、段的有效朗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反复诵读,但是读中一定要穿插议论、引导,还要进行适当的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年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文字优美,用词生动形象,且句式整齐,语言流畅,是增加学生积累的好材料。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精彩词句,内化积累的:桂林的山怎样?水又怎样?让学生大声反复朗读,先个别读,再比赛读,小组读,最后集体读,加深感知,充分领悟桂林的山水美。为进一步感知课文,我这样鼓励学生:你觉得课文里哪些词句最生动、形象、准确,把它读出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学生纷纷品读起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这样通过

反复品读、体会、感悟,学生很自然地牢记在心里,积累了精彩词句。又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进行了两个拓展训练:1.出示海底世界画面,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2.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对高年段的练笔形式更是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

2、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外显的语言。

因为读懂了,感悟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还要会迁移、会积累、会运用。(2)“也就是学生通过‘含英咀华’投入地倾听文本的声音,真挚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一种被吸引的创造’……”让学生把朗读后的内心感受、想法写下来,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外显的语言,生成具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和思想并在学生心中沉淀,逐渐积累并成为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手法表达中心思想和体现写作意图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有“读书伴随着写作,写作伴随着读书”的意识。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独立的一件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广泛的写——“亦读亦说亦写”。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的读、诵,伴随着悟、说,在此基础上写。读课文或课外书都可以感悟其写法、表达,先仿写,再创写。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在反复品读、感悟课文,选择最喜欢的片段,展开想象的翅膀仿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学生写周围一处景物的习作训练。正如一位老师说的“在语文课堂上将品读、对话、精思、练习粘贴在浩瀚的历史、广博的文化这一天空中,就能够不断地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百花园,在文化的链接中去品味语言的优美、清新、典雅,去感受人文的厚重、浓郁和芬芳。”(3)

参考文献:

(1)出自窦桂梅《构建理想的课堂》

(2)出自《江苏教育》2008、4刘剑华的《三次写中见智慧》

(3)出自《江苏教育》2008、2 王学峰的《也给语文做回“超级链接”》蒋仲仁先生的《略论朗读与背诵》

(4)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5)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

(备注:此文于2008年10月在《江宁教育》上发表。)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作文80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作文800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作文800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作文,800字,,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优秀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五(4)班韩维华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经典像颗闪耀的星,让懵懂天知的我们明理,努力。经典让我们像诗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们警悟,奋进。经典,宛如一串珍珠,让我们在阅读经典的同时感受到它的光泽和美丽。经典,似那淡蓝的海,让天真无邪的我们伫首聆听他的低吟浅唱。 对于经典,我就有一种莫名亲切感,所以便与经典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我偏爱的是童话《安徒生童话》带我领略社会的黑暗与人心的温暖,《格林童话》带我领略世界的变迁,《贝诺童话》、《豪夫童话》和《王尔德童话》等的故事情节令人着迷。 等到再大一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开始阅读小说《红楼梦》中曲折宛转的故事情节;高尔基《童话》中的人物命运使人落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的豪情壮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何察金勇敢无畏。而现在,我渐渐被一些古典诗词所吸引。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苍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默;“同是天漄沦落人”的伤感;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 经典是每个名族,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们要传 承,更要发扬。 我们在经典中成长,他交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经典根是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的指路人,我们在经典的熏陶下成长。因此我希望经典能够伴我成长,照我前行。 (指导教师:韩秀花) 篇二: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五(6)班巩凡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如这句话所说书让多少人走向了成功,书让多少人感悟了生活。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传统,而且给人类带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感动——秋天的怀念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感动——秋天的 怀念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感动 ——小语九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修订教材小语第九册第三组文从不同角度赞颂了人间高尚,美好的情感《秋天的怀念》是其中的一篇略读文,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教学本,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的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设计理念】 《语文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秋天的怀念》一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及本特点,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设计"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堂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有情感朗读中,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步骤】 激情导入,情感铺垫 检查预习,初步解题

⑴文讲谁怀念谁? ⑵预习了文你知道作者是怎样的人? 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本文作者1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身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一分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的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心情: 在《思乡曲》低回哀婉,如泣如诉乐曲声中,教师饱含深情的诵读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为后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速读梳理,整体感知: 1,整体式默读思考:文主要写什么?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寻读式速读想一想: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事?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以上问题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的能力和语言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 (1)

“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是在当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因为考试不考朗读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学往往忽略朗读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我们多数的语文教师确实对朗读知识积淀不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因而不敢涉足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是因为在朗读中的“忽视” 和“不敢”,导致了朗读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在这次小课题研究中选择了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教学研究。实验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要求、有指导、有评议的训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合声齐唱”。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进行小学语文“真情朗读,体验感悟”的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因“读”能使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可见有效的朗读是感知课文,启迪思维,领会真情的主要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真情朗读的热情。 2、引导学生掌握感悟朗读的方法,高质量的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3、多形式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感悟朗读的快速成长。 4、互动评读,提升学生感悟朗读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我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阅读教学论》等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懂得: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意境。从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提高。 要想获得小课题实验的成功,就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不断的充实自己,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探讨、请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学模式。 四、实验过程、方法 (一)实验的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 1.申报课题。 2.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放飞思想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放飞思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名言,广为 人们所知,也为当前教育理念作注脚。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完全从属于应试能力培养而变得苍白无力,功利化倾向使学生成为应试机器。而语文教育应以提高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标,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给予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讲析与训练所能够达到的。因此,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没有大量的文本阅读,失去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所谓熏陶只能是空中楼阁。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完成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潜心阅读。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具体的做法是: 一、淡化分析、讲解,让琅琅书声回到校园 古人早就有诵读的习惯,在学生的启蒙教学中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文学作品中无法言传的神韵。现在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重视朗读,一遍一遍地诵读,把优美的语句,优秀的文学篇章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孩子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心灵深处。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都是精挑细选、文笔优美的优秀文章,都非常适合诵读,尤其是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诗歌,琅琅上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注重内容的分析,学生吟诵的时间太少。程式化的繁琐分析,把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没有到位。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个别读了一起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3.朗读的面窄。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时间:2017/4/10栏目:征文范文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一)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典作品就像一个个精心打磨的钩子,将人类的智慧环环相扣。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经典作品就像一对美丽的翅膀,引领我通往神秘的知识殿堂,让我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读一本好书,像喝一碗心灵鸡汤,畅游书海、其乐无穷。 在我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妈妈天天给我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让我对美丽的童话故事充满了兴趣,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幼儿园时,《三字经》教会了我孝顺和谦让,还让我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明白了书籍的重要,时间的可贵。随着我识字量的增加,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结识了很多"朋友".从《西游记》中我领略了孙悟空除妖降魔的勇敢;从《三国演义》中我了解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有刘关张的勇猛善战;从《夏洛的网》中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了我要有保尔科察金的信念和意志力。生命在于努力,在于奋斗,厄运能使一个软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读这些经典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假如说我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就是那阳光、和风与细雨,只要我们经常品读经典、感悟经典,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鲜艳、更持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以书为侣,以书为伴,继续诵读吧!让经典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 指导教师:李珊珊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二)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骆驼祥子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葬;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自己来,埋起着自私的、堕落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对比体现·想象体现·语言感受·朗读享受

对比体现·想象体现·语言感受·朗读享受 发表时间:2017-05-19T11:02:18.17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作者:牟亚州 [导读] 任何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美学范畴和特征。美需要去发现和挖掘,就像深山里的一块玉,不经过打造,它的魅力是很难彰显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辽宁省朝阳县瓦房子镇杨树沟小学122000 任何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美学范畴和特征。美需要去发现和挖掘,就像深山里的一块玉,不经过打造,它的魅力是很难彰显的。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其美学价值更是异彩纷呈,只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学生通过课文中“美”的呈现,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自身好词佳句的积累;同时,学生在整个“美”的欣赏过程中,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陶冶自身的情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了,这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发现美和挖掘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美在“对比”中体现 对比,也就是我们说的作比较,通过甲与乙的比较,学生可以从中发现美,感悟美,形成强烈的爱憎感情。 《渔夫与魔鬼》一文中,渔夫代表的是正义、勇敢、机智;魔鬼代表的是贪得无厌、凶恶、恩将仇报。渔夫与魔鬼进行较量,最终把魔鬼再次装进了瓶子。这就给了学生“美”的感悟,学生会去更加痛恨假、恶、丑,尊崇真、善、美;同时,渔夫的机智、不畏强敌的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立”了起来。 又如《小英雄雨来》一课,日本鬼子对雨来的恐吓,雨来的坚强,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对比的过程中,雨来的聪明,雨来的爱国情绪就得到了彰显,一个小英雄的形象就那么伟大地定格于学生的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比的地方还很多,譬如中西的对比,古代和现代的对比,客观和主观的对比,形象与本质的对比,环境的对比等。《地球》一课中,就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对比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美在“想象”中体现 小学语文的一些课文,课文中蕴含的美有时候是隐藏的,这需要去想象。“想象”在古诗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透过诗人描写的花草树木、山水楼台,去感悟整首诗歌的意境。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在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连白云都不理作者的意境,还可以想象作者一人独坐敬亭山孤独的情景。学生进入了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就能感受到诗人的乐观、坚定,以及诗人对当时社会腐败的批评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又如《望庐山瀑布》,诗歌描写了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巨大壮观,语言奔放,想象神奇。教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站在瀑布前的情景:巍峨的庐山,烟气升腾,瀑布从天而降,像是银河落了下来——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感受到瀑布的气势磅礴以及庐山风光的引人入胜,从而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的无比壮观,产生强烈的爱国情绪。 三、美在“语言”中感受 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语言是非常讲究的,作者可以说是惜墨如金,字字珠玑。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经典作品,作者文字的运用非比寻常。 巴金在《鸟的天堂》中这样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中,作者描写了树叶的绿和树叶的充满生机:“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学生通过对这些“独到”语言的理解,可以感受到作者所传达出来的美。 《桂林山水》这一课,词语非常讲究,如“危峰兀立、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怪石嶙峋、云雾迷蒙、连绵不断、绿树红花”等,学生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感受到桂林山水的水之“静”和山之“奇”。本课中描写山的句式和描写水的句式运用了排比,读来琅琅上口,强烈的语感也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桂林山水的美仑美奂,激发起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热爱情感和为祖国拥有这样美好的风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美在“朗读享受”中体现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 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翁媪、三儿等人物景象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村生活图景。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诗意、诗情,并受到自然美、艺术美的熏陶,学生根据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就能不同程度地进入诗句所描绘的美好境界,再通过说把诗意表达出来,达到创造美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又如《嫦娥奔月》一文中,嫦娥在月亮上深情凝望着后羿,后羿不顾一切朝月亮追去的情景。此时,学生在朗读中,与他们一起分享离别深情,从而使嫦娥、后羿为民着想、牺牲自己幸福的美好形象深深地萦绕在学生的心头。 综上所述,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了,无疑为他们写作文提供了一块厚实的奠基石。学生可以把他所欣赏到的“美”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把“美“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东西才称得上真正的“美”运用到作文中来。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反思)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反思) 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课文内容和思想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学生体验加深感悟的重要的训练方式。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发展语言,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办法:1、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性,有感情的朗读是理解课文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背诵课文的基础,要达到背诵就必须反复诵读。2、抓好范读,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和兴趣。3、朗读过程中,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原则,学生每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加分激励法,抓住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之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继续好好书的愿望。4、适时开展朗读小比赛活动。 二、引导正确朗读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丢字、加字、读破句子、前后不连贯,停顿不恰当等情况经常发生。那么,如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教学中,我严格要求,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四不两要”: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一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读准字音正确区分平翘舌,不读错音;二要注意恰当的停顿重音,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训练过程中我循序渐进从一点一滴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读正确读流利;才能读出感情,真正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其次,教给朗读技巧,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语气词的音变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反复引导学生注意“啊”的音变,并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变,使学生在朗读时更加顺畅。 三、朗读方式灵活恰当 在朗读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学生差异,所以朗读的组织形式要灵活恰当。 第一,想方设法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尽可能地给全班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可采用个人自由读、同座轮流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齐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促进学生全体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与展示的机会。 第二,朗读要求要有层次,步步提高。初读课文时,要求做到读音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丢字,一字一句读准确,再读时要求读流利,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就有了保证。 第三、抓好范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通过精彩的范读,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注意抓好三种形式的范读。 一种是讲前范读。对于情境性的文章以及较难读的课文,我一般放在课前进行全篇的范读。第二种是讲中范读,在讲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时进行范读。通过范读指导,达到了深入理解体会句子含义的目的。第三种是讲后范读。通过讲后范读,对全篇课文进行再欣赏品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感受能力,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抓好配合,赢得家长的支持 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单靠在学校里的几节课的指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在家里做好初读课文活动。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督促孩子的学习,指导孩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做好签字工作。这样在课堂上有感情的朗读就水到渠成了。俗话说:书

语文(心得)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论文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下面,就“自读自悟”这一环节,略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以疑促读,读中理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有疑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借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整个阅读教学

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上课开始,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再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里,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整体把握了课文后,教师继续让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是一对怎样的父子?(了不起)找出课文最后一句反复读,然后设计一个有探究性的问题。围绕探究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进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之后,学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版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确,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小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

小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 #小学生诵读心得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国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慢慢品味,其乐无穷。学生们诵读,可以从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更加懂礼貌,更加爱学习……国学经典在诵的过程中深入了学生们的心灵,为学生们储存了文化的养料,等他长大的时候慢慢吸收。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的底蕴厚重。走近国学经典,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宁静、潜心。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当我们被现代社会许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自己的手脚以至心灵的时候,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消除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更不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国学经典的精髓。 我校积极倡导读诵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思想。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汲取千年文化中的营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朋友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学生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学生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国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收获与成长。 #小学生诵读心得2# 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

用儿童诗推进写作启蒙

用儿童诗推进写作启蒙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偏重技法的教授而忽视心智的 开发,很少把写作放在生命活动、生存状态的意义上去认识和实践。因此,如何在孩子的写作起步阶段,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启蒙的同时发掘出儿童的天性,进而进行思维的启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儿童诗文字流畅,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是非常适合儿童吟诵的文学作品。最难得的是儿童诗音韵美、意境美、创意美,是对孩子进行思维视角启蒙很好的载体,它对启迪儿童心智、激发儿童想象、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儿童诗入手,通过听童诗、读童诗、赏童诗、仿童诗、创童诗等教学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儿童的写作兴趣。儿童诗教学应该在小学写作启蒙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在诵读中感受儿童诗的美妙 儿童诗具有丰富的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爱不忍释。而让孩子感受儿童诗之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

教师要做有心人,运用多种方式,为孩子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儿童想象,引发心灵共鸣,使孩子乐于诵读,从而在兴趣盎然中感受儿童诗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学与情感的熏陶。 (一)读前说一说,听一听 在指导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绘声绘色地说一说所读的童诗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顺利地进入童诗情境。也可以放一段与所读童诗有关的音响,包括拟音、配乐等,把学生带入音响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建立关于所读童诗的具体表象。 (二)读后演一演,画一画 在初读之后,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对童诗意境的理解,分角色登台表演。学生在这种活泼、有趣的表演中,通过相互启发,想象童诗的内容、情感、意思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画,用图画唤起儿童原有的生活体验,同时,图画中描绘的各种景象能刺激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美妙意境。 二、在品读中感悟儿童诗的神韵

用朗读与默读架起通向感悟的桥梁

用朗读与默读架起通向感悟的桥梁 青山小学甘笛 【摘要】朗读与默读是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种“读”的形式,它们既是通向“感悟”的道路,又与“感悟”一体两面——朗读是“悟”的表象,默读是“悟”的内化。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通过默读来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本文以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读”为出发点,试探如何将两种“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品悟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默读策略准备引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阅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甚至连阅读的兴趣都提不起来。默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思考,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因此,让朗读和默读这两种看似平行的“读”紧密结合,共同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品悟文本能力的目的,是本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现状:难在哪里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一开始朗读便习惯性地拖长音,使得自己的朗读在这拖沓的长音中变得零散破碎,于是就有了“听者索然无味,读者昏昏欲睡”的现象。久而久之,朗读成了学生的负累,让学生对其厌烦不已。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语文教师们的共识,然而学生长期如此朗读,早已丢失了“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不少学生在提起“有感情朗读”时显得一脸茫然,进而对自己的朗读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变得不敢开口朗读。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一堂课能分配给朗读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存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篇幅比较长的原因,以及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水平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有能力读好文章的学生不知怎样读好,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尝试着去读好文章。最后,在这种迷茫不安的情绪下,学生们仍是只能维持平时的拖长音读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生选择默读文本。然而,默读实际上比朗读在专注力上的要求更高。因此,在默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常常能发现读着读着就走神的学生。 二、策略:做好准备、恰当引导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阅读上的难关在前,学生学得艰难,教师教得困难。既如此,身为领路人的教师就更需要先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成为手握神杖的摩西分开红海,带领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课前准备是摩西的神杖,那么恰当的引导方式就是摩西的咒语,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解决阅读上的难关,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做好准备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个性令识者无不留下深刻印象,要做到用表象的朗读来促进内化的默读,再由之反映到朗读上来,做到“有感情朗读”,教师首先就要做到未进课堂,先握中心。换句话说,就是要提前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唯有如此,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诵读中理解、感悟

在诵读中理解、感悟 作为语文老师,当我读到王崧舟所说:“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时,我不知道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何义?我觉得我所认为的诗意就是李白的两句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我纠结、困惑:我怎样诗意的栖居在我的阵地上?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课对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能在快乐中、无痕状态下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文化积淀,思想升华?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大家在课堂上身心愉悦,快乐中学有所获,那时我就是被幸福浸润的老师。 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我被震撼了:同样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表达是那样的流利;上台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是那样自然得体,展示词语积累时是那样的迅速,书写是那样的工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竟能默写出34个词语……我当时想,如果我的学生能够如此学习,3年后的中考一定会

出乎所有的意料。 回来之后,我尽力模仿:一上课,首先板书课题,将教学过程写在小黑板上,叫学生读课文,然后向全班学生提出几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立刻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接着各小组派代表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或由教师随意点几个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上述学生汇报或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时地点拨引导,使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断地趋于正确。最后教师对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作一小结。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有到黑板上梳理自己的掌握易错的词语或重要的词语、有小组合作朗读、有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有小组的展示,还有其他同学的点评。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成了目前语文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的“时髦”。我不禁追问学生走进文本了吗?这是真正的鲜活的语文课吗?这样的课脱离文本进行分析讨论,实际上是游离于“根本”,学生脱离了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任何讨论都没有效果。还有: 1、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前并没有真正阅读课文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在无准备的状态下参与小组讨论的。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没有时间去认真阅读课文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时就出现了少数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发言积极(“满组灌”),学习成绩比较差

浅谈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浅谈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永发中心学校永灵小学语文科卢启章 这次国培学习,听了教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感情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 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有感情的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重要性。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从阅读教学来说,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触摸语言文字心跳,品悟语言文字味道,挖掘语言文字内涵,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浸润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阅读素养得到丰润,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感染力等一系列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还获得诸多生命体验,精神历练,感情熏染……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精神人格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整。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然而,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朗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背课文,这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于文本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打铁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如在教学《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的小桃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教《纸船和风筝》时,先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伤心情感。学生对文章的悲伤的感情基调有了点滴认识后,再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三、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取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赛读、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如《翠鸟》最后一段有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汇总篇一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了读好书诵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以来,对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校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升国旗的仪式上,领读的孩子站在国旗下,带领国旗下的孩子领诵《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感到了国家对经典文化的重视,他们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每个星期二的晨诵时间,看着孩子们整齐地捧着论语书,听着朗朗的读书声,领读的孩子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齐声诵读,我就品到了古香。 每天,我们老师读经打卡,把自己所读的经典录音,传道微信群里,共同分享,领导统计检查,公布。自己把论语的一个章节,读上两个多月,几百遍的功夫,熟读成诵,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感到李白的一句话“只要功夫到,铁杵磨成针。”是真理。 经典诗文,如同民族服装,绚丽灿烂,是一朵开在无限斑斓世界的一朵花神,迷人,令人神往!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汇总篇二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宝库。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串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 我们的经典琳琅满目,经典诗文的诵读,这项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受益匪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将杜老先生那种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彰显出来,那种豪迈的气概又影响了多少后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朗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刘巨波)

朗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中。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对话”,是朗读者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能够认真的、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朗读语感学会朗读感悟能力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变成有声的言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而且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认真的、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朗读,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本人在教学中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朗读 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朗读之所谓“朗”,就是清晰响亮,也即朱熹所说的“字字响亮”,这是对声音的要求;所谓“纯熟”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是朗读程度的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的符号,转换成有声口头言

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就有助于文章的理解。”(1)实际上就是自身语感与文本言语声音的碰撞、交流、融合,学生原有口语中有那些不合乎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有可能得到逐步的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和促进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感受、发现、理解别人传递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朗读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平时注重对《春》、《背影》、《济南的冬天》、《小巷深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周庄水韵》等名篇的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感悟的习惯。在朗读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朗读。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充分进行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析而是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教学价值在于高效与深刻,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又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课堂教学的活跃外象与学生思维的深层触动同时生辉。 朗读教学中,朗读的方式虽多,但无论哪种朗读,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朗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没有了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朗读感知研读探究品读感悟

朗读感知研读探究品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它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本文将就如何运用对话理念指导阅读教学,谈几点感想。 一、朗读感知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要想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就必须建立在让学生正确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因为学生语感尚在形成中,其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除了获得与成人阅读同样的意义外,学习语言(包括朗读、背诵、积累、运用等)也是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常用的有:(1)"创设情境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把课文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等手段,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然地对文章感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如一位教师教学《秋姑娘的信》,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秋姑娘"这个艺术形象,与"秋姑娘"的心灵相会,营造这样一个情境:"枫叶信"飘进了课堂。 "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了。秋姑娘担心起来,不知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教师生动地描述着,又打开课件(枫林,簌簌秋风,枫叶飘呀飘......),"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她掠过田野,越过山冈,走过森林,飘过江河,你们看(画面上出现飘舞的秋姑娘,孩子们发出‘啊'的惊叹),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枫叶信也飘到我们这儿来了!"教师拿出自制的"枫叶信",微笑着发给孩子们。"啊,这上面有字!"孩子们十分惊喜,他们模仿着课文中的角色,美滋滋地大声朗读起来: "亲爱的大雁,南去的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哪!你们的好朋友秋姑娘。" "亲爱的青蛙,冬眠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了!你的好朋友秋姑娘。" 孩子们互换着枫叶信,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诵读着。 这里,教师运用诗一般的教学语言、形象化的课件画面和富有创意的小制作"枫叶信",巧妙地创造出与课文相和谐的意境,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读题质疑法"。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天游峰扫路人》,先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抓住"天游峰的好山好水不写,为什么写一个普通的人呢"这个问题投入阅读。在自由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之后,孙老师再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深处"和"细处" 寻找问题,并通过"归类"的方法,拎出两个问题:"游人累,为什么70岁的老人不累?""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30年之后再去看他?"提炼出的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然而正是课文"思想的眼睛","情感的焦点",很容易点燃学生的激情,引发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 2、保证阅读时间 阅读应让学生潜心会文,披文以入情,这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然而在听课时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情绪时做得很好,花样翻新。可当学生自主阅读时,却舍不得给时间往往是没等学生把书读完,就让其汇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本没有读通课文,可为了迎合教师,也只得于匆忙间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又走进了琐碎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时空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尽可能让学生从多读几遍所获得的感悟中为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提供沟通的可能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