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蛇》游戏感悟

《无双大蛇》游戏感悟
《无双大蛇》游戏感悟

《无双大蛇》游戏感悟

引子:游戏陪伴我已经有将近4个月了,至今还依然留存在小P中,虽说已经封盘了,但是她就像我的精神寄托一样,无法消逝。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说她是如今PSP上最原汁原味的无双

游戏,是恰如其分的。

一款好的游戏,除了要有完美的服饰作为修饰之外,其内在的气质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无双

大蛇》中正有这样的气质存在着。有人说,游戏的角色那么多,但是可玩的模式却很少,这样容易腻。我一开始也抱有同样的想法,那么多的人物,而关卡就这么些,可玩的模式也仅仅只

有STROY,会不会时间长了会丢弃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我进行第一场战役的一刹那,就被她无穷的魅力所吸引了。

背景、新角色-

不知道光荣是不是为了提前庆祝30周年纪念日,破天荒地把大蛇移植到了PSP上,而且基本上是原封不动的,只是对掌机的特性做了一些调整。在角色方面,完整收录了79名武将,没有任何删节。值得一提的是,光荣首次将她的成名之作:《真三国无双》和《战国无双》通过独特的一个背景糅合在了一起。大蛇的衡空出世,将原本已经处于分裂状态的两个文明古国联系在了

一起,而随后从天而降的心腹:妖狐妲己也渐渐成为了游戏的第二主角,凭借自身的冷酷无情、极其善变的性格成为光荣的新宠儿。不得不说,这两名乱入的新角色确实令我眼前一亮,并不是他们的造型有多么的怪异,多么的另类。我只是赞叹光荣能够如此地富有想象力,架构起整个游戏内容。可以这样说,大蛇是游戏的领路人,他的出现使得故事得以继续;而妲己作为远虑智的智囊,衔接起了同其他势力的桥梁,承担着传递两者之间信息的交通要道,可见背景构思之巧妙。

剧情-

大蛇的剧情是游戏非常出彩的地方,其中交织的不仅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人情世故、钩心斗角、剑拔弩张的一一体现和复原。这里截取了自己在游戏中对这些内容的摘要,体会一下在打斗之余,游戏带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吧。

1.阴谋与爱情

这四个字,我要送给游戏中的老夫老妻以及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角色:诸葛亮和、月英、

妲己。在远虑智以武力征服整个西蜀之后,诸葛亮就作为“无间道”而藏身于大蛇的阵营中,可以说是忍辱负重。长谷川一役,月英面对孔明的时候,激动和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的。当诸葛亮无情地回绝她的好意并扭头撤退的时候,我听到的依然是月英撕声裂肺地呼唤,刹那间有所感动。再来看看妲己这一边,虽然她性格多变,虚虚实实,但是她对于诸葛亮还是非常信任的,一口一个先生,一口一个崇拜。而诸葛亮也在恰当的时候愿意接受她的这种倾慕,让人不免感到一丝暧昧。当然,在月英的爱和妲己的好感面前,他依然选择了前者,西蜀和月英才是他的全部,妲己只是他盘算复活西蜀的一颗棋子,他的“阴谋报复”也在悄然进行。在天守,当诸葛亮亲自俘获妲己的时候,这个自命不凡的军师终于醒悟了:姜还是老的辣。

2.同室的操戈

说完了感情戏,再来看一下家庭矛盾。再也没有一个家庭的关系能够像孙家那样错综复杂了,大蛇的突然出现使得几乎颠覆了这个家庭。还是佩服光荣的设局之巧妙,给我们展示了从分裂到团结的过程,有些跌宕起伏。光荣安排大蛇将孙坚扣为人质,而孙策、孙权则为了救援父亲而忍气吞声,帮助远虑智打天下,在征战的过程中,孙策屡次同自己昔日的部下交战,过程异常

艰难。由于无法忍受这些耻辱,他同岛左近、森阑丸偷袭了大阪城,虽然一时见到了孙坚,但是最终还是被劫了下来。这是引发孙家内部矛盾的导火索。由此,光荣马不停蹄地设计了关原之战,让孙家兄妹相互残杀,使打斗充满另类和怪异,这点在我看来做的非常成功。分久必合,光荣也需要自圆其说,最终兄妹和好如初,合力救孙坚与虎口,讨伐了远虑智和妲己,也算是给我们的一个安慰吧。

3.奇怪的友谊

石田三成和曹丕,原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屈身于远虑智帐下,但却心怀各意,不过在远虑智、妲己之间的夹缝中“并肩战斗”了几回之后,两人居然产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友情,莫非是相互利用?先暂且不管这些,仅从曹丕在冀州放过孙策被妲己发现,到三成为曹丕圆场,打消妲己的质疑就可见一斑。最后的结局动画也更可以体现两人之间非同寻常的一面。曹丕为了复国,最终却迎来了自己的最大敌人:曹操的回归,他终究也没能顺利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三成也似乎为曹丕的“霸道”不畅而感到惋惜,一切有待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和咀嚼了。

游戏系统-

无双系列在PSP上的成长历程显得十分地艰难,限于机能影响,以往的无双作品,从《真三国

无双》到《激战国无双》,再到三国无双的进化版,虽然游戏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但是都有一个通病:都很难让玩家体验到一骑当千的感觉,战场被分割的七零八落,衔接感、带入感较差。有了前作的对比,《无双大蛇》确实承袭了其他游戏平台上的优良传统,首次应用了大战场地图,而且声效、图片CG动画也是可圈可点,光荣的多平台打造之梦延续了下来。

也许是光荣厌倦了之前单人模式的闯关模式,这次引入了类似于RPG作品中的小队系统。这也许是为了应对角色种类繁多,防止部分玩家因为长时间处于无休止的重复劳动状态所作的调整。这个变动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而且这个先河开得深入人心,确实有创新意识。而这种切换系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光荣敏锐地将武将分为了三种类型:力、技、速,且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力型的最终一击、技型的SP反击、速型的DASH,在不断进行角色切换之后,可以就不同类型的角色设定不同的打法,更好地在战场上生存。

游戏还首次加入了角色道具系统,虽然个人觉得这些道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也不乏收集的乐趣。光荣将角色道具代替了究级武器的收集系统(究级武器改为战场随即掉落),而且为每个道具独身定制了符合该角色历史身份的名称,熟悉历史的玩家一定会有种亲切感油然而生的。孔明的锦囊、敬母的草鞋、春秋左氏传等等都能让人第一时间想起某些历史人物,可见光荣忠实历史的态度是有目共睹的。

将升级、究级武器概念最大化也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加长游戏流程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99级是光荣为玩家制定的终极目标,平分的经验值也显得十分少量,况且打造完美的究

级武器也是耗费经验值的大户,很多人对此褒贬不一。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对游戏的热爱,才能使自己尽快认识新系统、接受并喜爱这些游戏设定。

个人情感-

再次,谈一下一些周边带给我的感受。游戏的对话部分非常搞笑,印象比较深刻。宁宁和

三成、稻姬和夏侯渊、三国枭雄和战国魔王,他们的相遇,都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宁宁对三成的“坏孩子”口吻被三成无情地忽视;稻姬和夏侯渊彼此为对方的弓术而赞叹,英雄惜英雄;曹操和信长为了各自的理想而似乎产生了友情,虽然极其短暂的。其实,我估计还有很多对话没有来得及触发,如果哪一天来了兴致,把这些对话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也未尝不是对游戏的一种纪念,意义非凡。

对于远虑智

这里还要提一下两个新角色,印象实在过于深刻。

其实我很对远虑智还是有一些同情的,虽然他一开始非常风光,但是每到各个势力的最后一关,他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我经常驻足而视,一次次看到他被本方友军扔向空中,半天下不来。他凭借的只有武力,虽然有妖狐作智囊,但是这如何对抗作为“无间道”藏身其中的曹丕、孙策、诸葛亮的合力一击呢?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

对于妲己

对妲己,却是充满了痛恨,屡次地变换阵营,在被曹丕打败之后,居然假惺惺地要求跟随曹丕攻打远虑智,最后居然又惟利是图,重新归入蛇魔麾下。还是石田三成说的好啊:“妖狐终究是妖狐。”在战乱纷飞的时代,善变的性格注定是要被人唾弃的。

落款寄语:

游戏当初在PS2上率先发布之后,玩家对其的评价也是各种各样,从系统、手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讨论。不过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游戏的系统确实在不断创新,虽然之后的355依然回归了单人角色、靠无双为主的传统,但是大蛇无疑是光荣寻求游戏瓶颈突破的一大举措,也许光荣在游戏发售后那么久,发现该系统依然存在着某些问题需要改进,没有在后续作品中加以继续使用。但是,这带给玩家的乐趣确实很大的,暂时把老系统抛在脑后,体验一下三国和战国武将的轮番上阵的独特魅力,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另外,我也很赞同有人说《大蛇》是一款EG作品,没有“恶搞”,就不会有穿越时空的聚会,就不会有蛇魔和妖狐来搅局。以前一直在想,妲己和远虑智怎么会同时出现的,难道有什么隐

情吗?游戏深入之后,再回想一下,这不就是EG嘛,光荣对战国无双和三国无双的总结也是需要借助“旁门左道”来圆场的,否则就太没有卖点了。

如今,虽然已经较少接触大蛇了,但是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出来重温一下,因为作为一个真正的无双迷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情结缠绕着我,使我欲罢不能。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即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所以,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关注生活,感受发现数学问题;体验生活,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实践探究,提高发展数学能力;应用创造,发挥数学应用价值,展示数学神奇魅力。 一、创设数学情境,感受发现数学问题 “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感受发现数学问题。如一年级小朋友上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识我们的校园》,带着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学校有几个大花坛,几块草坪,几棵树,几幢教学楼……在观察中,学生通过数一数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有序思考,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初步感知10以内的数。这样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数学的存在,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

自然产生亲切感,不但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而且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领会,同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二、体验生活,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感悟数学,说的是教学活动中不能把数学知识简单地呈现传授,而应通过创设情境、挖掘梳理已有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它既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也依靠平时积累。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的形成。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让学生自悟自得,感受数学的形成过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概念的:先让学生用铅笔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这个1毫米就是尺子上的一小格,可以在尺子的任何地方的一小格,初步建立这样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接着教师用尺子量出1分硬币厚是1毫米,让学生用手指捏住1分硬币感知它的厚度,再抽出硬币,告知这俩手指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然后反复多次捏住硬币—-抽出硬币让学生体验1毫米的长度,再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学生有的说很细,有的说很薄,有的说很浅。最后找一找生活中1毫米的物体,有的找出电话磁卡厚1毫米,有的说光盘厚1毫米,有的说3张扑克牌厚是1毫米。这样通过指一指、捏一捏、说一说、找一找使学生建立了1毫米的概念。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数学游戏心得

寒假数学卡片亲子游戏总结 我们二年级数学教师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数学卡片亲子游戏”作为寒假作业。 开学后,我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学生作业完成不理想,我校二年级十个班共574人,有207人能完成作业,占总人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长不重视,有的是父母不在身边,还有的是孩子没有学会游戏,不能教父母做游戏等等。不过做过游戏的学生和父母,对“数学卡片亲子游戏”很喜爱,感受颇丰。下面是他们的心得体会: 这个游戏卡新奇、独特,孩子在游戏中无形学到了不少知识,简单、有趣、易操作,大大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乐趣,希望以后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让孩子的学习不再产生压力,而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玩中学,学中玩。 二.五班黄乙寒家长陈艳艳 亲子游戏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它既消除了父子之间的代沟,又能冲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它可以孩子们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孩子们很喜欢这种即能学习,又能取乐的游戏。在乐趣中慢慢学习,我感觉这是一种让孩子喜爱的活动。 二.七班赵月凡家长 第一次玩时,我输了。第二次玩时,我很紧张,不知道谁会赢,玩着玩着,我爸爸下了最后一张,我还有很多卡片。爸爸说:“这次

你赢了。”我有点不确定的问爸爸:“真的吗”爸爸说:“真的。”我可高兴了,第三次玩时,我又赢了,第四次玩时,爸爸赢了,我们玩了很多次,开心极了。 二.七班赵月凡 通过和孩子做互动游戏(比大小),感觉游戏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玩中学,学中玩。非常赞同这个亲子游戏。希望学校、老师多多做这样的亲子活动,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易学。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机会,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事实。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越改革越进步。在数学活动中知识学起来简单,还记忆深刻。 二.七班段慎奥家长 互动游戏的几点体会 一、对游戏卡的认识 游戏卡中的内容包括数字、图片、英语、汉字、拼音等,包 含了小学教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因此该卡片既是游戏的纸 牌,又是一种丰富知识的载体。 二、对游戏玩法的认识 我们与孩子玩的是一同出牌,比大小,谁大所出的牌就归谁 的游戏,出完所有牌后,分别计算各自赢得的牌数,谁赢的 牌数最多,谁就是赢家。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即能辨别数字的大小,又能锻炼数学的 加法运算能力。如果熟练后,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运算速度和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2015年成都市中学数学论文评选 论文题目: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单位:大邑县金星学校 姓名:张文祥 电话: 时间:2015年3月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摘要:数学是对生活中的数与形的规律进行一系列的发展、思考、描述、解释和理解。数学的魅力缘于它是由人类的思想构成的,它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教好数学、学好数学是教育的一门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字:生活;思维;规律;实践 一、重新认识数学 数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数字”和“题海”,似乎题海战术就是学好数学的有效出路。然而在结合了新课标与教材的教学中,我发现数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以及数学对于生活的贡献。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或者是“图形”,它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认识,刻画和定义,归纳出现象背后的规律,再将所知的结论运用于生活与实践中,这样自由探索,拓展思维的能力显示出的正是一种科学的美。 1.源自生活的数学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土壤,没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数学。换句话说,人类生活同样离不开数学,数学让科技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数学就谈不上人类的现代文明。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体验数学,我们尝试了一个实践活动,约定在周末一天的时间里避开任何与数学、图形有关的内容,看看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在试验后,师生集体交流体会,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坚持下来。因为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与图形,有的学生说:打电话、遥控电视、玩电脑都要用到数字,到商场购物结账时要用到计算,还有出门坐车要选择准确的路线和知道大概的路程......这样亲身体验让学生切切实实感知到数学的存在,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学好数学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理解,善于运用,将对数学的感悟写到学习日记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 2.生活中的数学文化 数字和线条是数学文化的源泉,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数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逐渐已经衍生成为一门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反映着客观的规律,它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得力工具。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数学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做题”的层面,真正的数学学习需要用心去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数学的思想。数学不仅是客观规律的解释和概括,它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理应引导、辅助学生发掘数学中包含的宝贵思想。作为教师,我们都知晓,无论是教学哪一种科目都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虑,而数学学科尤为关注数学设计中要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直的品行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的职责不止是为

游戏中的数学

游戏中的数学 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三(1)班胡元强 我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最喜欢思考有关数学的问题。华罗庚爷爷说:“数学本身,也是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是不正确的,就像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枯燥无味一样,只要你踏进大门,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数学并不是几个数字算来算去,它的学问大着呢。 每个小孩都喜欢玩游戏,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数学游戏百宝箱啦,最感兴趣的是分油和过河。其中过河游戏分三个,我已经会玩农夫过河和过河(1)。 【题目】农夫过河。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一些菜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由于船太小,只能装下农夫和他的一样东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狼要吃羊,羊要吃菜,请问农夫如何才能使三样东西平安过河。 看到这个问题,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将它们过河。”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试了三次后,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终于将它们顺利过了河,具体过河如下: 第一步:把羊带过河,坐船返回; 第二步:把狼带过河,带羊返回;

第三步:将羊放在这一岸后,带白菜过河; 第四步:坐船返回,把羊带过河。 【题目】过河(1)。有3个传教士和3个食人族要过河,但只有一条船(没有船夫),这条船每次只能载2个传教士或食人族过河,无论哪边食人族的数量大于传教士的数量,食人族就会吃掉传教士。请问:怎样让他们都安全过河? 看到这个问题,我试了6次都没过河,我不耐烦啦。爸爸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无论何时开船,食人族的数量不能大于传教士的数量。”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试了几次后,终于将食人族和传教士都过了河。 【题目】过河(2)。传教士带着一个食人族,A、B两个部落的首领各带着两名随从共同过河。当传教士离开时,食人族就会攻击两个部落的人,并当某部落的首领不在时,另一个部落的首领就会攻击该部落的随从。只有传教士和两个部落的首领会划船。该怎样安排渡河(船没有船夫,一次只能载两人)? 这个问题,我试了10次,还没顺利过河,你会吗?会了后给我来信,我的信箱是:446330397@https://www.360docs.net/doc/ef7799348.html,。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课程游戏化的心得体会

课程游戏化的心得体会 篇一:课程化游戏培训心得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心得这两天,我们参加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聆听了省教育专家张晖老师的讲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涵与实施途径》和陈海青园长的讲座《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以及张红俭园长的讲座《幼儿游戏的观察记录与分析》,丰富详实的讲座内容,鲜活的案例分析,让我对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

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 这次的培训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2015年8月22日 篇二:《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学习心得(张)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学习心得 张明霞 2015年9月21日,缪园长组织我们开展了《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培训。我们每个聆听者不难听出局领导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视,缪园长提出幼儿在园要有一定的游戏体验,高质量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要做好课程游戏化的状态跟目前我们带班的现实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呢? 一、丰富生活环节增加孩子的游戏体验 在幼儿园生活中一个环节与另外一个环节衔接的时候我们有时也进行一些小游戏,如:手指游戏、小儿歌什么的,我们可以丰富此时的转换环节,如:语言、歌谣、节奏、手指游戏等。在点名环节,教师可以加一些游戏环节,而不是简单的点名。如加入一些情感游戏,孩子们在环节中就会有一定的情感体验。相信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二、让主题活动真正的落实在孩子生活中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郝辉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郝辉 发表时间:2012-04-26T15:37:58.20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郝辉[导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生活化”的,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郝辉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生活化”的,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只有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才能真正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才能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双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感悟数学的魅力

感悟数学的魅力 姚诚(43A13229) (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 211189) 摘要: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的魅力是流淌在历史河床上的涓涓细流,给予人类知识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本文通过形式、内涵、和谐与发展四个方面详细叙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mathematics charm is flow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trickle bed, giving nutrients of human knowled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paper form, content,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in four areas described in detail math charm. 关键词:黄金分割点、直觉主义、三角函数、魅力Keywords: golden point, intuitionism,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glamor 一、引言 多数人在听到“数学”二字后,第一反应就是“难”,对此很多人不敢涉足数学专业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细想下来,数学又无处不在,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像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世界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数学的强大张力,也正是它的魅力之处。 著名女诗人普拉斯曾说过:“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的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数学则恰恰是“魅力”最好的代言人,它的形式简单有序而又对称统一,它的内涵严谨简洁而又富含哲理性,它的和谐更是体现在数学的各个微小细节,它的曲折而坎坷的发展道路更像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过程,让人感同身受而又无限向往。 本文并非想借“深奥”的数学增加文章的“噱头”,而是想用在我们身边就能看到、感受到、接触到的数学,告诉读者其中的魅力,这样的魅力才是“贴地气”的魅力,才会让人心服口服。 二、数学的形式魅力 当我们真正进入数学王国,了解其中的各种奥秘后,就不再会因为其大量的公式、定理、图形而误认为数学是繁杂难懂的,相反我们看到数学文化中表现出来的简单、有序、对称、整齐、统一的形式魅力。 从数学中最简单的数开始,它的魅力无处不在,亿万年前的先祖们发现不同种类的东西的总量可以存在某种关系,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数学。古希腊著名

在游戏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游戏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游戏教学的原则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 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游戏活动也就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造成学生的参与面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 比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至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8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还有,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旁观者、局外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教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读感受好玩的数学有感

读《感受好玩的数学》有感 途径阅览室,突然想去找点备用的资料,在一大堆的新书中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有着好听名字的书籍——《感受好玩的数学》。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教了几年的数学了,真的好想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热爱数学,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的魅力,但也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妙招啊。看到这本书,真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便不假思索地借了过来。 《感受好玩的数学》这本书介绍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及教研员因陋就简、经济便捷、科学实用地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内容有:从哪里获得数学教学素材、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发数学资源、怎样开发学具与教具的新价值、怎样利用教材实施教学等一系列的内容。本书从编写体例到内容的安排上很有新意,体现了教师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的体悟与收获,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我仔细翻看了书中第五篇的内容,它讲述的是如何从游戏活动中获得教学素材。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将游戏引入课堂,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增长。大家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常用的概念形象教学方法,虽从最初的直观形象入手,但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不利于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正确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认知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订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方案,不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入手,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其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 在书中,也介绍了几则案例,看了让人深感佩服。如“玩加法棋”,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有趣的名字。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口算,笔算不感兴趣,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被动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

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导语: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下面是收集的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提供给大家阅读学习。 我一向对臻臻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得比较严。只有周六日这两天他可以适当玩一下电脑,平日里他正常上学,放学回家后他的作业也不少,通常不玩游戏。 两三个月前,他和班里的同学大部分开始分享玩一个游戏的心得。看他们谈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他们觉得蛮有趣。好奇之下,我也凑过去看了一下(对于游戏,我一向比较抗拒,尤其是那种打斗场面太多涉及暴力的如奥特曼变形金刚之类的游戏。)没曾想,在一个星期天,我站在臻臻旁边看看他玩,居然也被吸引住了。 我看臻臻获得的虚拟币不多,于是想弄清楚一下游戏是啥样的的。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我也注册了一个号码,自己玩起来。开始的时候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哪跟哪,就向臻臻请教。臻臻对他妈妈这么大的人还玩游戏,诧异之余,也非常热心地指点。我也了解到游戏里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后来,有一次,我没事,用他的用户名进去转转(这是他是允许的,而且特别叮嘱我,有空帮他“打打工”),我玩了一下,发现了他的一些做法,同时也了解到他自身的一些特点: 1. 他很热心。他常常去好友那儿,帮忙好友的家园除虫、浇水、灭火;

2. 他很有爱心。他对他的小动物照顾有加,生怕它们饿了、脏了、不开心,他会带它们出去玩,逗它们开心。他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小宠物和好朋友细心照料和呵护; 3. 他的魅力度挺不错,他性格乐观,喜欢交朋友。他的好朋友不少,他也很喜欢去他们那儿转转。 4. 他的公共意识似乎比较强,遇到公共事件,譬如火灾,自己也很有责任心,会尽力参与救火。 有一些好的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缺点: 1.他在玩游戏的时间里,花太多的时间去溜达了,而忘了“正事”,他没有花多大心思去勤奋打工挣取虚拟币,他在溜达中,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显得有些游手好闲; 2.他对自己显得有些简陋的家园,满不在乎,这可见他没有强烈的比赛意识。这也印证了臻臻平时为啥同样在学习方面同样没有具备较强的比赛意识。 3.他的条理性还有那么一点欠缺。他把他的模拟小屋里的物件,一件件地陈列起来,似乎显得有些杂乱。在现实生活中,他这个缺点也是存在的,但是一直在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慢慢地改,已经有些好转。 我们的玩,我们的交流很流畅,先把几点感想记下来 1、积极的回应就是交流中最好的强化

如何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如何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玩数学的感想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数学好玩 二实小:宫巧芬 本学期,在邢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玩数学”活动。刚开始我还认为,在课堂上不让孩子玩他还在下面偷着玩呢,别说让他们玩啦。心想:到时候看我们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课堂。带着困惑、带着怀疑跟着大伙走进了这次的活动中。说实话还是马老师的一节精品课改变了我的看法,扭转了我的态度。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马老师讲的是《圆的认识》这节课,她让孩子在下面自己先玩,上课时让每个孩子带一张圆片,在课堂上问同学们你们的圆片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答案确实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孩子答案引起了我的思考,用碗的底部的圆印出来的。当时我就想:孩子怎么能想出那么新奇而又别致的方法呢!这说明孩子对它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终于明白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事物等法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兴趣。在这我要感谢马老师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我对“玩数学”的看法。 我渴望成功、渴望快乐、渴望心灵的平静,既然我接收了它,就要为它付诸行动。就在今年冬天大型听课的时候,我选择了一定试一试。当时我讲的是《对策问题》。在准备那节课时我就想这是第一次,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法,能成功吗?但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接下来我认真备课,我一直在想,怎样让孩子感兴趣,怎样让孩子在课堂上

玩出名堂,怎样让孩子多说等等。为了这些我一直紧张着,向同头课的老师请教,向有经验的大姐请教,就连“练中玩”这个活动我也精心策划着。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还有在课堂有一个爱唠叨的毛病,怕孩子玩不透彻。总之,这节“玩数学”课玩的不算太成功,但我不后悔,因为没有第一次的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我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紧接着就是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博会”、“玩数学方面的成果展示”这两个活动,我真佩服他们几个,他们的设计所让我耳目一新,他们想办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还想办法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让孩子感受到数学鲜活、有趣。一说到这孩子在课堂上有趣的表现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像马老师班上的一位同学把热线都开到了邢校长那里;还有贾老师班上的孩子拿着自己找的长方体在课堂上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董老师班上的孩子那些有趣的话语都是那么的让我流连忘返。还有很多老师的课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他们让我从迷茫中渐呈清晰,真是精彩!我相信下学期我会在这些老师的带领下能学到真本领。坐下思考我也明白很多。 一、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学习 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也存在数学因素的内容。让数学走进生活,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能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学中要有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而且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形式注意了由单人回答——集体练习,由点到面,层次清晰。

读书心得《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读后感精选5篇

读书心得《爱上数学》读后感 精选5篇 (一) 在游戏中体验数学 ——读《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有感“数学不是静止的数字,不是呆板的符号,数学是跳动的音符,是活动的乐章”封面上的这段简短却又极具魔力般的话,带我走进了《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这本书。这是由丹麦作家亨宁.安德森所著,书中描述了华德福学校(也称斯坦纳学校)教授数学的特殊方式。 华德福教育讲究心、脑、手的协调,书中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这些游戏即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也满足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强调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是以身体运动为基础,以自己的感觉作为认知的前提,以无数次游戏作为大量运算的水到渠成的铺垫,更是先感觉、感知后认知的过程。 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即“体验式学习圈”,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

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体验式学习是个过程,是既令人兴奋又富有挑战性的,它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比如肢体上的挑战,游戏,模拟练习等有组织的互动。在所有的活动中,学生们是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体验中产生有意义、相关的见解。 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在学生学习知识之前,可以先让他们获得一种来自事物本质的体验。比如,几何中柏拉图多面体之间的关系,希腊人把它们与宇宙及四大元素联系起来,体会到数字和形状的世界与人类心灵密切相关。在整个古代,人们在体会柏拉图多面体时都会联想到球形的圆融一体。其实,儿童与数学中这些质的方面有着深厚的联系,就像人类早期思想中所体现的一样,但由于他们是孩子,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述自己的体验,也无法把这些体验与柏拉图多面体这些深奥的知识联系起来。但是,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一样的,只是在表达自己时用的是与其年龄相应的语言。出于这样的宗旨,我们可以让孩子体验相对简单的正多边形及外接圆。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圆里面画3条边、接着4条边、5条边甚至6条边,学生们非常清楚,要让图形美观,就要让各条边一样长,就像希腊人试图用正多边形搭出三维几何体时所发现的那样。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一样的,就是要寻求一致的感官印象。亦可以先让孩子们画出一个圆,然后,给

游戏感悟人生

游戏感悟人生 人生活在世间,大部分时间忙于生计,不知是哪位达人发明了游戏,使得人在闲暇时也过得快乐、充实。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游戏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每种游戏都有益智、娱乐之基本功能,但很难说哪一种更好、或者最好,可说是各有千秋。不过我觉得在打“升级”中除了可以体验扑克的游戏乐趣,还能从中看到不少人生哲理。 “升级”不论是一副牌还是两副、三副牌,其大规则基本类似,因地域稍有不同。这有些像我们的生活环境,即便是一样的社会运行体制,不同地方、行业、部门有其不同的附加规则,有的称为常规则,有的是潜规则,有一点是共通的:参与游戏就要遵循游戏规则,“入乡便要随俗”,否则没人跟你玩,除非有人陪你玩。规则是人定的,最理想的办法是参与者能够通过协商取得共同认可的规则。 打扑克有哲理,谁都想拿一手好牌,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随心所欲把好牌控制在自己手中;拿到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像每个人的人生起始一样:家庭出身、生存环境、社会资源等等都不是自己所能够选择的。有的人有权拿底牌换掉一些自己本身不好的牌,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机会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这也是主观不能左右的。 打牌打的是综合实力。主牌与副牌好比社会资源和自身素质,每个打牌者都想把自己手中的优劣势艺术地挥洒到游

戏当中、打出精彩。 有时手里的主牌不好,但副牌还凑合;或者主牌不错,副牌差些;但最惨的是拿了一把主副都很差的牌,这时谁都难免有种自暴自弃、欲罢不能的无奈。另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情况:在打“升级”的时候拿了一把“斗地主”的好牌,拿到这样牌的玩家,未免感觉有些明珠暗投或者怀才不遇的失落。优势和劣势没有绝对的,与游戏环境相适便是优势,反之就成了劣势。 实践中有并不看好的牌也没打输甚至还打赢的例子,可以说是“人定胜天”的典型战例,但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太少,胜算的机率很微妙,因此过程往往是引人入胜的。出牌的每一个回合,敌我双方都在谨慎地做着选择,双方实力互不知晓却又彼此猜测着,有点象“摸石头过河”,但不管哪个玩家都免不了判断和选择上的失误,即使拿了一把不错的牌也一样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谁都想笑到最后。 打牌要和搭档配合好,前提是彼此的牌互补性强,再加上主观上默契、出牌时判断准确。能否拿到一把好牌谁也无法决定且不能扭转,所以为了打赢,每个参与游戏者都想找个好搭档。所谓好搭档,有两层含义:一是彼此主观方面能力都不差,合作默契是最高境界;二是彼此的牌互补性强,以持牌者强强联合为最佳配对。前一层含义在游戏中常见,但现实中并不是谁都能找到合适的搭档,毕竟“知音难寻”;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注重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一、走进“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学生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减轻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学生在头脑中还没有一定的立体观念,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指头,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指头大小,然后拿出一个1立方分米模型盒让学生看一看它的大小,再在里面装上水倒在杯子里,看看有几杯。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呢?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的到呢?上课时,我准备3根米尺,利用墙角围成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学生是明白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为了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我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这么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进去的时候

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有这么大,能挤进去这么多的同学。这样,在同学既兴奋又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二、捕捉“生活素材”学习数学 教材中的有些事例往往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熟悉使得学与生活脱离。因此,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例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改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利用同学们每天中午吃饭时,有剩菜浪费现象这一生活素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很自然地主动参与进来,并提出问题,分析浪费原因:可能是菜不符合学生的口味;可能是烧的菜学生不喜欢吃等。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一引:“这样看来,如果你是食堂管理人员,要想办好食堂,我们首先得去了解些什么?”学生被这一身边的新颖问题所吸引,有的学生便得意地说:这得去了解我们同学们平时都爱吃什么菜。这样学生就自觉形成了统计的需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教材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再现“生活情景”学习数学 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接受。原因之一在于它是比较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而小学生则以具体的现象思维为主,又缺乏生活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7799348.html,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作者:胡亚丽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8期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们身边。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等。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

【读书心得】《怎样做数学游戏》读后感

读《怎样做数学游戏》有感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无疑是激发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最近有幸拜读了叶圣陶的《怎样做数学游戏》,叶圣陶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翻开书我就很吃惊,作者的游戏是以故事的方式展开的,里面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而游戏就穿插其中。让人读故事的同事通晓游戏规则,最后还揭晓如何才能玩的更好的方法。这种书不仅适合大人看,也适合孩子看,要是家长有时间,个人觉得亲子阅读是最棒的,既可以增强阅读能力,又能做游戏,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亲子关系。在这个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包括大人和孩子都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所绑架,很多时候是父母玩手机,孩子玩ipad。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少的可怜,那么共读这本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偶翻书后发现上面印着建议上架:儿童文学。看来与我同感的大有人在。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游戏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语文可以通过唯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那数学靠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大多数的人眼中,数学是枯燥的代名词,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很多还停留在写写算算上面,老师讲数学是理科的基础,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这对学生来书太飘渺,不现实。恰恰这本书为我们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供了渠道,书中的游戏在现实中产生,在实际中运用,游戏为数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这是学生在现实中很好的运用数学提供的机会,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加加减减了。

使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数学游戏好,但如何创造合适的数学游戏,如何就数学游戏展开教学?却是一大难题,现在的学生能力强,见识广,而教师的很多游戏设计来自网络加自己的改编,多数学生多游戏的套路明白的很,有时老师一不小心能被学生套住。叶先生虽生活在上一世纪,但设计的游戏新颖有趣,是网上百度不到的,他的游戏取材简单,操作性强,不像现在有的教师做个游戏恨不得把超市搬来。书中的很多游戏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可以借鉴,如求公倍数。 东西虽好,还要看如何运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着运用当中的游戏引导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