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前沿论坛FORWARDFORUM

作者简介:张贵凯(1977~),男,山东荷泽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研究。

1前言

农村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地域由于经

济发展而导致的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及

其在地域上的集中过程

1]

。它是欠发达国

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更是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异、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状况、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各国对农村城市化的研究较多,在国外较盛行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弗里德曼的

“核心—边缘”理论等

2]

;国内研究者也从

多个角度和方面对农村城市化进行了研究,如人口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度与政策的限制、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的量度以及城市化的个案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较大的观点主要有“三元结构”理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理

论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理论[3]

。我国对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对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研究,对西部地区则研究较少。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背景差异,另外国内外的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不可能采取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走东部地区的老路,因此必须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动力机制,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模式。

2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农村

城市化的启动力的来源、作用方式以及对城镇发展的相互影响,具体是指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人口转移、政

策制度调整等与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生态环境响应。因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农村城市化的动力一般主要来源于:农村非农化—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居民对增加收入的追求、受环境胁迫进入城镇。

另外根据启动力的来源,又可将农村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1)“自上而下”型城市化。这种类型的城市化多发生于改革开放前,国家在某个地区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布局大型的工业、工程项目及配套设施,从行政设

置上将农村地域直接转变为城市地域,完成城市化进程。

(2)“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这种类型的城市化多发生于改革开放后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

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张贵凯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西安

710006)

摘要:农村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矛盾的途径之一,而其动力机制更是农村城市化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政策及措施,激发、诱导其多元化动力机制,形成不同于东部地区的、西部地区特殊的农村城市化,从而加速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StudyonDrive-mechanismofRuralUrbanizationinWesternChina

ZHANGGui-kai

(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ofShaanxiProvinci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Xi’an710069,China)

Abstract:RuralurbanizationisanapproachtosolvethepresentinconsistenceofeconomyinChina,andstudyonitsdrive-mechanismisakeyofexpeditingcourseofruralurbanization.Inthispaper,thedifferencesofsocialsetting,geographyenvironmentandeconomicsituationbetweenWesternChinaandEasternChinawerecomparedandanalyzed,anddiscoveredthedrive-mechanismofruralurbanizationinWesternChina.Toinspirethem,correspondingpoliciesandmeasureswerepresented.Keywords:WesternChina;ruralurbanization;drive-mechanism

指标名称

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外资对GDP增长的拉动度(%)人均外资利用量(美元)外资利用增长率(%)

0.10642.41.4

0.21490.90.5

0.0185.26-14.4

表1

2003年东、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的兴旺昌盛,改变了所在地域农村的面貌,使其从景观上、文化上、生活方式上接近于或等同于城市地域,达到城市化的目的[4]。

(3)“自外”动力型城市化。这种类型的城市化动力来自于国外,多发生于沿海交通发达地区,在我国主要指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吸引国外大量资金,建立以加工为主、“两头在外”的产业发展模式,刺激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村城

市化背景的差异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政治

的形势、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条件及背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3.1社会背景差异

(1)国内形势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初

期相比,国内经济由绝对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业发展不能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供不应求的真实缺口来获得增长空间,经济的增长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以高速的数量扩张为主,而必须依靠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效益型的增长来谋求发展的空间。

(2)国际形势的变化。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9?11”事件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变化,使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影响,WTO的加入又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线弱化,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国际化,西部地区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3)市场体制与政府职能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使通过中央政府直接参与和干预来推动区域开发的力度和能力在减弱。西部地区不可能像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地区开

发那样,主要靠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给予独有的优惠政策来推动其区域开发。

3.2地理环境差异

(1)区位条件劣势。西部地区绝大多

数省份既不沿海,也不沿边,由于距离所导致的在时间和运输费用上的额外消耗,以及现今交通条件不足所导致的对外联系障碍,使其在对外开放中存在一定的区位劣势(见表1)。即使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贸联系中,也在许多方面受到区位条件的限制。

(2)脆弱的生态环境。东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气候湿润,植被良好,生态环境容量较大。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地理环境复杂、生态脆弱、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并且恶化趋势相当明显,波及影响面很大。西部不少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环境超载—生态恶化—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东部发达地区那种“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以乡镇企业为推动力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道路在西部地区是行不通的。

3.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还存在

着经济基础较差、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劣势。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5%,总人口的

28.5%,而2003年西部十二省市区GDP

只占全国GDP的19.7%;人均GDP4

250元,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69.3%,东

部地区人均值的28.6%(见图1)。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部地

区的城市化平均水平为27.7%,而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36.2%。与全国城市化水平相比较,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缓慢。

1988年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全国水平

的差距是4.9个百分点,到1998年这一差距已扩大至6个百分点,到2000年这一差距又扩大至近9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2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仅相当于

1983年的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

4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

制的特点

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经济基础差,“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动力弱;(2)受区位条件的限制,“自外”的城市化动力难以发挥作用;(3)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政府职能的转变,“自上”的动力只能间接地推动农村城市化。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只是由来自于“自上”、“自外”以及“自身”的多元化动力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4.1“自上”

的动力不可忽视国家的投资和优惠政策曾对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把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建设地区,布局了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工程设施,形成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高潮。后来由于错误的路线与指导方针,西部地区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大量的工业企业布置在远离城镇的山区,使工业布局很难促成新的城镇产生,城市化速度逐渐减缓。

如今,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

前沿论坛FORWARDFORUM

(下转9页)

差异的日益扩大及其他诸多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如何加快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实施,中央更加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也更加偏重于西部地区。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由于目前所处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本部地区的区位劣势,虽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一样直接完成本部地区农村城市化,但可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清除体制障碍、扩大内外交流等间接地推进农村城市化,所以仍是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享受来自中央政府特殊优惠政策的同时,西部地区还应注重自身制度的创新,配合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制定适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地方政策与规章制度。

4.2“自外”

的动力日趋增强由于区位限制及国内外条件的影响,西部地区的农村城市化不可能像东部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一样靠引进外资,发展以加工为主、“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但是,西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的主要原料产地和重要的市场以及生态环境涵养地,东部地区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与西部地区息息相关。因此,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出于全局和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有越来越多的东部省份以向西部投资、提供先进技术等方式支持本部开发。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部分外资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将选择到

西部地区投资。这些,都会相应地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西部地区要密切

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加强在物质、技术、人员上的交流,规范市场经济制度,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快

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西部地区。但同时要借鉴东部地区的教训,防止以生态环境的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防止东部部分地区为减轻自身的污染,将一些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

4.3“自身”

发展的动力要求十分迫切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社会环境复杂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当前,西部地区农村贫困落后与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并存,迫切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因为,只有通过农村城市化,才能使过剩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减轻农村人口对农业经济的依赖,缓和对以土地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的压力,从而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县,全国共计594个,其中西部地区307个,约占全国总数的57.5%。

2003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仅仅是全国人均水平的74.9%。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低,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如果

考虑到环境保护,退耕还林(草),加上从

生产效率低的地区退出等因素,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更多。因此,要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使这些人从传统的农业部门中转移出来,走非农业化道路。而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正在进行的农村退耕还林(草)的山川秀美工程和即将进行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大调整,将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批非农产业,客观上将

会促使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

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自上“、“自外”和“自身”和这三

种推动力的有机结合。能否协调好三者

的关系,激发、诱导其发挥作用是能否加

快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关键。

5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必须根据其农村城市化进程,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积极争取中央的大力扶持、东部地区的支持以及加速自身的经济发展。

5.1制定实施灵活的政策制度

优惠的政策对于西部地区的区域开

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间接地推动了农村城市化。因此,西部地区要积极地利用国家的各种相关政策,地方政府要发挥前瞻性的政策指导和引导作用。对于个别与当地情况有出入的制度安排,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作适当调整[5]。

5.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非农

化进程

西部农村城市化的一大目标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解决

“三农”问题,而其中农民增收又是“三农”问题中的关键。基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劣的情况,单靠农业难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因此,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

图1西部各省市区人均GDP增长趋势图

亿元

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

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

全国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年度

产业转型,并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聚,缓解生态敏感区的压力。这不仅可以推动农村城市化,而且还杜绝了东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形成的“村村点火,户户冒

烟”的“农村病”[6]

5.3促进人口流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速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首先要改革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制约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除个别大城市外,一般中小城市都应允许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市,同时要消除种种不公平的待遇,降低进城“门槛”,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人口能进得来,留得下。而农村也应当允许进城人口保留他们的承包土地、宅基地等物权和使用权,并可以有偿转让,以解决进城人口的后顾之忧。

对于部分小城镇难以建立自己特殊的社会保障体系,可由所在地区建立统一的集体保障体系,也可逐步发展各种商业保险进行替代。

5.4提高小城镇质量,重点建设中

心镇、示范镇

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鉴于近几年来小城镇发展速度过快,但水平较低的情况,今后应把发展重点放在提高现有小城镇的质量上,以县城、交通沿线、基础较好的工业城镇及开发价值高的资源分布城镇为发展重点,通过计划指导、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引导人口、产业向这些城镇集聚,以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小城镇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7]。

5.5加强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

高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口素质差的问题,特别是城镇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城镇管理知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

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示范镇的镇领导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并适当组织对县(市)长的培训[8]。

参考文献:

[1]王杰义.农村城市化概念界定及其测

定[J].中国农村观察,1996(1):55~56.[2]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郑弘毅.我国乡村城市化的主要理论和

基本特征[J].城乡建设,1999(2):6~8.

[4]崔功豪.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及

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

[5]温铁军.中国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

问题[J].开放导报,2000(5).

[6]叶裕民.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

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7]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几个问题

[J].唯实,2000(1):10~14.

[8]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

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矿产,可适当扩大本类资源的区域外获取量,合理开发量可控制在年需求量的

51.6%~66.3%、62.7%~71.4%、65.1%

~73.1%;水泥用灰岩、

玻璃用砂岩、陶瓷用矿产等为本省重要的建材工业及建筑工业的依托类矿产,又是本省的优势资源,未来的合理开发量可确定在年需求量的84.6%~99.3%、83.9%~

94.5%、79.6%~96.4%,具体可依据区

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区域社会经济支持力度、资源储量水平等条件的变化适时确定其开发水平;金矿资源具有其特殊性,其合

理开发量的确定对市场需求因素并不很敏感,而主要依赖于地区金矿资源的储量水平,其合理开发量可控制在规划开采量的

84.7%~97.2%。

参考文献:

[1]钟契夫.资源配置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孙卫东,闫军印,等.区域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郭宝宏.简论优化资源配置的标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32~35.

[4]徐保根,等.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2(4):252~256.

[5]李中念,等.河北省铁矿资源可供性及保证程度的探讨[J].河北冶金,2003(1):11~15.[6]徐荣校.河北省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华北地质矿产志,1999(2):128~139.

[7]余敬,等.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及其系统构建[J].地球科学,2002(1):85~89.[8]闫军印.资源经济学———区域矿产资源经济决策的新途径[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11):6~9.

表4各主要矿种资源合理开发量计算结果一览表

矿种方案煤炭(万吨)铁精矿(万吨)铜矿(铜万吨)铅矿(铅万吨)锌矿(锌万吨)水泥灰岩(万吨)玻璃用砂岩(万吨)陶瓷用矿产(万吨)金矿(金千克)年需求量预测(2006~2010)ⅠⅡ13654.1712293.62

8552.457927.33

3.092.93

3.273.13

1.401.33

9195.168412.19

311.13283.37

343.11312.1311787.01年合理开发量(2006~2010)

ⅠⅡ

7892~88077106~79294362~57224043~53031.59~2.051.51~1.942.05~2.331.96~2.23

0.91~1.020.86~0.977779~91317117~8353261~294238~268

273~331248~301

9983~11457

(上接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